石亭讀作:落寞時分,最是懷舊
美劇《鍍金時代》第一季完結(jié),中規(guī)中矩無甚驚喜,情節(jié)基本可以預測,但還是很好看的,期待下一季。
New money 與 Old money之間,地位階層和結(jié)構(gòu)顛覆的社會爭戰(zhàn),最是吸引無聊看客,政治八卦和娛圈濫事,也大都可以歸于此類。人類的本性從無改善,天下大勢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家族恩怨,大國之爭,百年前如此,百年后也依然如是。
敘事始于1882年的《鍍金時代》如果與2010年熱播從1912年泰坦尼克災難講起的英劇《唐頓莊園》接續(xù)看待的話挺有意思。那么可以預測:《鍍金時代》里新貴大亨羅素家的千金,最后應該是遠嫁英國,拯救了瀕臨破產(chǎn)的老貴族莊園,作了伯爵夫人,New money 與 Old money 相親相愛地度過一生,皆大歡喜。
近些年,歐美影視劇作的敘事策略與價值取向產(chǎn)生巨大轉(zhuǎn)變,女性角色的核心人設與敘事主體地位空前強化。女主角不再是傳統(tǒng)好萊塢的輔助花瓶,在很多故事里女性角色都可以獨立支撐起整個敘事。這是時代思潮造成的,至于在歷史和現(xiàn)實中,女性地位的真實狀況為何,那是另外一回事情。這其實也是夢工廠,在虛構(gòu)通俗情節(jié)劇的創(chuàng)作自由度方面的巨大優(yōu)勢。
最近有部國劇《人世間》大熱,我還沒看。個人感覺,從敘事視角來講,西式思維是以微觀入手見宏觀,中式思維是從宏觀俯察看微觀。這可以引申出二者價值觀方面的差異。所謂差異,也非關(guān)優(yōu)劣,源于久遠時空積累的不同文化基因。
視角雖然有別,但是背后的掌控及引導力量,從來都源于權(quán)勢和權(quán)威,金錢加話語權(quán)而已。底層的看客,則永遠都是看客,沉浸其中的看客,消磨掉幾個小時無聊的時光。
唐頓火的時候可惜我還是個天天埋頭作業(yè)沒時間看電視的學生黨~好在《鍍金時代》的開播讓我趕上啦!?。?/p>
雖然目前為止只放了兩集,可看了之后我只想說:這是什么神仙劇組!竟然復刻了好幾套薩金特筆下人物的服裝!
首先是第一集里阿斯特夫人的小女兒——Carrie Astor。
她身上的這套漂亮禮服靈感應該是來自薩金特1884年的作品——Mrs. Wilton Phipps。
接下來則是第二集里羅素夫人的驚艷出場。
這套禮服靈感則來自1892年的Mrs. Hugh Hammersley。
要說的第三套則是本劇的女主布魯克小姐身上的。是我翻豆瓣劇照時看到的,應該會在未來亮相。
想必是出自這幅畫吧?——1885年的Madame Paul Poirson。
除此之外,我還想說說劇里已經(jīng)出現(xiàn)的幾幅畫作,布置的可以說是非常用心。
第一幅在第一集的開頭。
這幅畫的作者是美國藝術(shù)節(jié)的大佬之一——吉爾伯特·斯圖爾特。他履歷上最亮眼的一項成就大概是為美國國父喬治·華盛頓畫的一幅肖像。
這幅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名字叫做The Skater,也可以被叫做Portrait of William Grant。
然后這位Grant先生,恰好就是一名律師??。
第二個我很喜歡的點則是一幅劇組安排的羅素夫人肖像畫。
要我說,這是一幅非常Giovanni Boldini風格的肖像。
他是和美國“鍍金時代”同時期的歐洲“美好年代”背景下的熱門肖像畫師,畫風非常先進,以筆下放射性的線條而聞名。處處趕時髦的羅素夫人選中他畫像,我真是一點都不驚訝(畢竟這可是個品味大膽的女人~雇的法國廚師,啟用的是新銳建筑師)。
最后我想提及的點,則是第二集結(jié)尾掛在阿斯特夫人家樓梯處的那幅肖像(P.S. 阿斯特夫人每集都在結(jié)尾中出現(xiàn)點題的設定我好喜歡~)。
這幅其實和原作就不是特別相像了。
不要以為這位卡羅呂斯-杜蘭先生是一位無名之輩——他可是薩金特的老師??。雖然后者的名氣要比前者更大。
后面有發(fā)現(xiàn)會繼續(xù)更新~
第九集 //www.douban.com/note/828053887/?_i=7990067Mga-wyJ
第八集 //www.douban.com/note/827599736/?_i=7397204HvC2jsv
本劇和《唐頓莊園》共有同一個編劇,乍看上去有很多相似性,尤其是拍攝手法,跟隨仆人在豪宅里的長鏡頭、紐波特掠過水面的航拍等等。兩劇年代相差不多,都是有關(guān)富人的生活。根據(jù)IMDb,編劇Julian Fellowes說過考慮讓年輕的Granthan伯爵夫人Cora在《鍍金時代》某個時間點出現(xiàn)。
《鍍金時代》講述的是美國故事,必須有美國視角;而《唐頓莊園》則有關(guān)于光輝和榮耀的逝去,一個年代的終結(jié),因此以泰坦尼克號的沉沒開局。在《鍍金時代》里看到的是美國夢的開始,工業(yè)化的美國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財富。在這樣一個令人眼花繚亂的年代和地方,美國頂替英國成為世界的超級力量。
——《鍍金時代》執(zhí)行制片人Gareth Neame
“The Gilded Age”通常指1870到1900年這段時間,也有擴展到一戰(zhàn)前的。馬丁-斯科塞斯的電影《純真年代》設定上也差不多是同一時間。本劇和《純真年代》一樣,場景中都用了大量藝術(shù)品,特別是這個年代的畫作。
一、部分畫作
片頭的舞蹈鏡頭,靈感像是來自威廉-高斯的畫作Detail of Hofball in Wien (1900)。
第四集瑪麗安拜訪錢伯林府,看到的第一幅畫是愛德加-德加“芭蕾舞系列”中的一幅。
這幅“Dance Class”之后在第六集也出現(xiàn)過,第七集律師瑞克斯也見到了這幅畫。
Corot的《楓丹白露森林》。讓-巴蒂斯-卡米耶-柯洛(Jean-Baptiste-Camille Corot,1796-1885),法國著名的巴比松派畫家,也被譽為19世紀最出色的抒情風景畫家。畫風自然,樸素,充滿迷蒙的空間感。
這里瑪麗安問錢伯林夫人她的畫作是繼承自哪方家庭,但顯然錢伯林夫婦都是艾格尼斯姑媽眼中的“新貴”,沒有繼承一說都是買來的;在《唐頓莊園》有反向?qū)υ?,瑪麗的一個追求者問她家的畫值多少錢,她淡淡地說不知道沒買過,都是一代一代傳下來的。
這邊有一幅莫奈的《拿雨傘的女人》。
莫奈畫前面的雕像又是德加作品,“年僅14歲的小舞者”,可以看作是“芭蕾舞系列”之一。
這個舞者雕像在第七集瑞克斯的場景中又出現(xiàn)過。
兩人告別之前瑪麗安背后是德加“芭蕾舞系列”的另一幅畫作。
二、部分真實人物
創(chuàng)建紅十字會的Clara Barton。
鍍金時代紐約名流Maime Fish。
為很多富人設計過住宅的Stanford White,設計了著名的華盛頓廣場拱門,高77英尺(23米),模仿巴黎凱旋門(1806年),后者則模仿羅馬的提圖斯凱旋門。懷特這個人最后是被人大庭廣眾之下殺死的,因為做人不太名譽。
復制維多利亞時期的服裝,右圖來自佛羅里達州志,一位無名女性,the face of victorian era。
故事開始,女主瑪麗安出身賓西法利亞小城,父親去世后沒有留下任何遺產(chǎn),于是去投奔在紐約的姑媽。
幫瑪利安處理父親遺產(chǎn)事物的律師瑞克斯,對女主有好感,沒有收費幫她。
去往紐約要轉(zhuǎn)車四次,在第一趟出發(fā)等車時,瑪麗安沒有出門經(jīng)驗,被小偷打架轉(zhuǎn)移注意力就被偷走了錢包??。仿佛預示著女主天真不經(jīng)世事,后面她還要繼續(xù)被忽悠。
沒有車票和錢的瑪麗安在等車的長椅子上流淚,同座位的黑人女士佩吉于心不忍,出手幫了瑪麗安買票,幫她到了紐約,以后兩人成為朋友。
第九集 瑪麗安小姐的戀愛課
女性的戀愛是一場劫難,運氣不好的話,陰影一輩子也逃不掉。運氣好的如瑪麗安小姐,也經(jīng)歷了說走就走的私奔,及時止損回到姑媽家,這趟冒險沒交很高的學費,她以極小的代價教會女性觀眾,至少從她的案例中學到下面幾點:
1.當對方讓你跟娘家人切斷關(guān)系時,這個男人絕對不能要!為什么?斷掉你的后路的男人,就是要控制你后半生,你回頭來不及,指望他一個人時,他想怎樣對你都行。這樣的男人,可以說居心很險惡。
2.沒有經(jīng)歷過任何考驗對方對待利益態(tài)度,金錢價值觀的事情,不要信任他,在一片愛與和諧的社交場合,無法真正了解一個人,只有共事相處過,知道對方對待金錢和對待人生前途的態(tài)度,是和自己一致的,才能考慮發(fā)展親密關(guān)系。
3.律師先生其實不算是渣男,他對瑪麗安小姐就是一種好奇心和占有欲,留一條后路給自己在紐約的打拼,他沒想到瑪麗安這么認真,原本只是選擇的一個而已。男人的承諾,這種,在做決定時,女人不應該考慮,更多考慮自己和他在一起,自己能怎樣增值?獲得怎樣的生活?,旣惏睬『脹]想好,她只是想逃離姑媽家而已,暫時的權(quán)宜之計,通過私奔解決暫時的困惑,并沒有長遠計劃,也沒有自己的事業(yè)規(guī)劃。她剛剛開始的慈善事業(yè),一旦離開了紐約富人圈,就再無可能開展,瑪麗安小姐沒有事業(yè)心,走馬觀花,到處玩玩兒,自己還沒想好人生方向時,就不要考慮為了有事情做而走入婚姻,女生真的要明白這一點。
律師在私奔當天沒有出現(xiàn),就算是渣男業(yè)界良心,當然他也權(quán)衡了,一旦自己結(jié)婚了,身價也會掉下來,他并非為了瑪麗安考慮,只考量自己的利害得失,男人在婚姻的事情上,非常理性,談戀愛怎么都行,真的要結(jié)婚,男人考慮的要比女人長遠很多,精打細算很多。
4.女生身邊要有智慧的朋友,能在你頭那發(fā)熱的時候,幫你一把,不是那種嫉妒你生怕你過得好的損友,是真的朋友?,旣惏捕氵^這一劫,全靠她表姐拉了她一把,還有小姐妹佩吉陪伴她。失戀的時候,尤其需要女性朋友的陪伴。
這個戲的編劇應該開一個寫作班,她是個會寫戲的編劇,(是會寫戲,不是會編故事)。
很多人會編故事,但是不會寫戲,很多人相反,因為寫戲和編故事是兩個工種。
編劇是把已經(jīng)成為故事的材料,組織成戲,寫故事是編出情節(jié)、事件、人物,其實都有各自的工作難度,也需要不同的才華。
這個劇的編劇也是《唐頓莊園》的編劇,她很擅長把一個事件按照戲劇的方式一點點推進呈現(xiàn),按照生活的節(jié)奏走,她很少一下字給出狗血離奇的事件,都是慢慢進展,從正常變成不正常,從普通變成狗血。比如故事主線之一,雄心勃勃的羅素夫人要打入紐約上流社會,從開始的巨大阻抗,不被接受,各種拒絕,看人臉色,到第六集里,接待紐約著名交際花老娘舅,這個過程是戲劇式緩緩推進,而不是用突然的大事件砸下來;編劇能把這個過程寫得很有耐心。
《唐頓莊園》里面寫大小姐接受未婚夫,寫了好多集,多到觀眾有點兒不耐煩,可是越長就越期待結(jié)果,這是編劇,不是編故事,編故事急于要結(jié)果,編劇卻要呈現(xiàn)發(fā)展過程。
是不是越磨嘰就越有戲呢?磨嘰的,注水的戲很多,比如一些注水國產(chǎn)劇里常見到?jīng)]完沒了的聊閑天兒,情侶倆不必要的撒糖,婆婆媽媽吵一會兒架,可是都算磨嘰,但不等于有戲,這樣的戲每部劇里,都有,但不能太多了,太多觀眾就散了。
有戲就是有戲,磨嘰就是磨嘰。什么是有戲?鍍金時代里有很多范本,在故事情節(jié)推進中總是有著人物的心思,性格,欲望,事件情節(jié)在進展,但都是有人物的事件和情節(jié)。比如這場阿格妮斯姑媽怒闖羅素家午宴這場戲,按道理,這個大事件可以演得非常狗血,事件不是重點,姑媽的憤怒被羅素家的氣場,整個的風向動搖,這也像是姑媽的一個轉(zhuǎn)折點,她或許會更加頑固抵抗,成為羅素家的反對派,或許開始了解這位富人鄰居到底怎么回事。這個事件里紐結(jié)著姑媽的人物心理微妙變化,這樣的戲才是戲。
塑造人物形象都是在事件情節(jié)中,不會讓事件和人物各自孤立,都是在一起的裹挾。第一集最典型的讓事件帶出人物,不是單獨為人物性格呈現(xiàn)寫戲。姑媽怎么看待投奔自己的侄女,兩個姑媽一番對白,性格、前史都出來了;瑪麗安小姐在火車站的事件,寫了人物傻白甜的個性,佩吉的出場也是事件帶出來,而且這一系列的事件都是連續(xù),不是單獨寫的。只有一件事,瑪麗安老爸去世,家里破產(chǎn),不得不投奔姑媽,帶出來四個重要女性角色出場,這個事件進程中,也呈現(xiàn)了各自的性格和人物關(guān)系。
通常也有編劇會單獨為了人物出場寫戲,但不能出場四個就寫四場戲,彼此沒關(guān)系,事件不連續(xù)時,觀眾就不會再看下去了。除非是那種平行多線的結(jié)構(gòu),像很多美劇的犯罪懸疑劇,線頭很多,最后再收。不過中國觀眾會更喜歡單線索連續(xù)的故事。但很多編劇做不好一個事件紐結(jié)人物和人物關(guān)系,是因為太難設計這個連續(xù)事件了,也太難呈現(xiàn)人物關(guān)系了,需要生活經(jīng)驗,閱歷,和對人性想象力。某種程度上,編劇的黃金期是35歲以上,年齡沒有上限,越理解人性,生活經(jīng)驗越豐富越能寫戲。嗯,是寫戲,不是編故事!
《鍍金時代》里的事件也有為了推進情節(jié)設計的戲,比如壞人,羅素家的女仆的戲,都是為了情節(jié)變化,真心不愛看;但她的很多寫在主角身上的戲,充滿了人物心理活動,人物之間的心理較量。一集有一、兩場這樣的戲,這一集就值得觀眾追下去了。一整季的劇集里,每一集保持幾場戲劇張力拉滿的戲,有人物心理的戲,就能進入我私人的優(yōu)秀劇集行列。
最近發(fā)生太多事了,我覺得自己心里都是荒涼。
最近開兩會,提案有允許單身30歲女性生一胎,有允許妻子查驗丈夫財產(chǎn)情況的。
我心里好難過。這兩條在我心里都是成立的,但是推進都好難。
就像這個劇里,那個黑色女孩想發(fā)表文章,報紙想影藏她的膚色。
一切都是觀念,我們在任何時代都有需要奮斗努力的東西。
因為不被這些東西束縛住的人是不會懂被這些東西束縛住是有多么痛的。
幸好,痛的不止我一個。
要發(fā)聲,要進步。
以后,當兩個黑人在街上說話,再也不用給白人讓路了。
暴發(fā)戶寵妻狂魔同事業(yè)型愛妻,攜一雙金童玉女兒女闖蕩貴族圈
羅素夫人好美!羅素先生好棒!簡直是一對璧人,你們還征服啥,世界都是你們的。
也太太太太好看了吧!!啊啊啊啊尖叫?。。倓偪赐甑谌?,這個走向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越來越好看了!臺詞真的太贊了吧
終于開播,期待卡司很久了,傲骨之戰(zhàn)+欲望都市,還有梅姨最小的女兒。//節(jié)奏好快,我喜歡。
Leftovers后沖Carrie Coon看的。首集馬拉松80分鐘有點累,他們說話不用思考時間的嗎,一直無腦飆臺詞。政治隱喻也是有的。老公帥點就好了。有基情。配樂非常傻白甜。
鍍金時代,既是美國內(nèi)戰(zhàn)后大基建,大發(fā)展的時代,也是貧富加劇,腐敗橫行的時代。以史為鑒,可知興替,本劇或許挺有現(xiàn)實意義。
唐頓莊園的班底怎么會不好看了!
第一集和看了電影似的
你們不覺得女主長得特別像饑餓游戲里面的皮塔嗎。。。我無法釋懷!
暴發(fā)戶夫婦有看頭
哇哦真的不錯,George Russel真的也太迷人了?。。?/p>
別來感情戲,真的,千萬別最后讓女主仗著新貴公子喜愛去挑戰(zhàn)雙邊勢力。那可太俗太沒勁了。果然!一集過去一半!又開始了。
比披著貴族外衣搞小妞題材的唐家屯大氣。
深度上還是差點意思,但很喜歡最后一集的一句臺詞“畢竟這里是美國”
女主一副除了自家親戚誰都是好人的狀態(tài)
開頭就是熟悉的唐家屯一鏡到底,氣度不凡!目前看來各個角色也都很討喜,可惜不是我喜歡的題材了。
這部作品有意思的地方是明明是瑪麗安為女主,偏偏人設讓人越來越討厭,相反舊貴族的代表人物兩位姑媽以及羅素先生充滿了魅力。全當看戲的時候,此劇告訴我,“有錢才能說話”的本質(zhì),以及我甚至邪惡的希望瑪麗被律師騙婚的慘痛經(jīng)歷,讓她不要吃住姑媽,拿這種底氣來贏得所謂的“自我”!
這不比無趣的宮斗好看?暴發(fā)戶男也太難找了吧。面對半夜爬床的女人都能說不。天天想的就是如何利用自己的錢讓自己老婆開心,不讓我老婆參加慈善?我出錢包了。想向我借錢?那你得賞臉參加我老婆辦的舞會?!@什么絕世好男人啊。另外女主沒私奔成太好了??吹南霙_進去讓她清醒清醒,
唐頓莊園制作班底新作講述1880年代紐約,美國新富VS老錢之爭,第一集主要鋪陳背景介紹人物(實在太多了)還沒怎么來得及展開海報上雙女主的對決,安排了黑人和基線符合多樣化要求,CB和CN分別扮演毒舌阿姐和老處女妹妹,期待這兩位更多戲份及金句啊~
四星觀望。服道化精致,old money和new money之爭,題材雖然不新鮮了,但劇情節(jié)奏還挺快,人物塑造第一集已經(jīng)立起來了,期待女主后面的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