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好趕上電影在上海路演,現(xiàn)場見到了多年偶像成龍大哥。
作為從小看成龍電影長大的影迷,這部電影讓我全程看得感動又感慨。
龍虎武師是香港功夫電影能夠風靡世界的幕后功臣,也是成龍電影生涯的起點。
如今已經(jīng)快七十歲的成龍用一部致敬龍虎武師的電影,以最擅長的動作喜劇類型展現(xiàn)香港電影人的拼搏精神,令電影《龍馬精神》無論對于主演成龍本人還是成龍影迷而言,都顯得意義非凡。
動作片、功夫片是香港電影的重要類型,因此香港電影圈有一個特殊工種——龍虎武師。他們在電影中做演員替身、表演特技以及跑龍?zhí)椎?,極為辛苦,工作又具有一定的危險性。
主人公是一位生活落魄的武行老羅(成龍 飾),年輕時曾經(jīng)是香港影壇最有名的龍虎武師,曾經(jīng)在銀幕上完成過無數(shù)危險動作。
然而英雄遲暮,如今的老羅更像是一位困守在舊時代的失意者。
盡管他仍舊堅持著“敢打敢拼、親身上陣”的龍虎武師職業(yè)精神,卻因時代的變化和電影技術的發(fā)展,他的那套“拿命去拼”的拍電影方法已經(jīng)無人認同,就連他自己也淪為了被淘汰和遺忘的一群人。
《龍馬精神》的整體基調(diào)雖然是溫情喜劇,但全片的底色卻帶有一種淡淡的哀愁與傷懷。
電影講的是動作電影特技人的傳承與堅守、信念與付出,同時借主角羅師傅的人生浮沉,折射出成龍那一代電影人對港片的熱愛與理想——戲中羅師傅的窘境其實也是那些曾經(jīng)輝煌如今只剩一身傷病的老一輩龍虎武師的集體境遇。
落魄失意的老羅收養(yǎng)了一匹愛馬“赤兔”,老羅將他視作“關門弟子”,對愛馬精心喂養(yǎng)訓練,一心想要讓“赤兔”完成自己的夢想,將它培養(yǎng)成片場的動作明星。
影片的故事圍繞老羅與愛馬“赤兔”在片場追夢的經(jīng)歷,展現(xiàn)了動作演員和武行、武替?zhèn)兊钠D辛與不易。整部電影既是成龍對于六十多年電影傳奇人生的階段性回顧與總結,也是對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的懷念與致敬。
“龍虎武師”的主要工作內(nèi)容,是代替攝影機前的主角完成各種危險動作,挨打、爆破、騎馬、跳樓,對他們來說都習以為常。由于工作性質(zhì)的特殊,受傷是家常便飯,甚至有時還伴隨著死亡的陰影。
戲外的成龍是香港動作演員中受傷最多的一位,最嚴重的一次是在1985年拍攝《龍兄虎弟》時摔傷頭部導致險些喪命;戲中成龍扮演的羅師傅每次從片場回來都傷痕累累,他的徒弟女武師“櫻子”更是因為片場的意外事故導致重傷。
可以說,戲中的老羅在許多方面很像現(xiàn)實中的成龍本人,一拼就是一輩子,身體力行堅守著龍虎武師的精神。老羅的女兒因為擔心父親的安全,不愿再讓父親從事如此危險的工作,老羅卻回答說——“這就是龍虎武師的命”。
“用生命拍電影,用熱愛過一生”,是主人公羅師傅的片場準則,更是主演成龍的人生寫照。也因此,這部電影帶有一定“半自傳性質(zhì)”,從影片開場的第一幕起,有關成龍電影的彩蛋就比比皆是,很多場景都致敬了成龍過去經(jīng)典電影中的名場面,足以讓熟悉成龍電影的影迷會心一笑。
成龍電影的標志性詼諧武打風格也在影片中得到了繼承,但和以往成龍電影不同之處在于,這次成龍的身邊多了一匹調(diào)皮搗蛋、極通人性的愛馬“赤兔”。故事一開場就是熟悉的成龍式喜劇風格,從羅師傅與愛馬“赤兔”的調(diào)皮逗趣日常開始,一人一馬的“互動”充滿了喜感和幽默。
緊接著羅師傅在片場遭遇追債,被迫與對方發(fā)生交手,人馬訓練多年配合默契,飛檐走壁閃轉(zhuǎn)騰挪間將對方打倒在地,同時又點到為止留有底線。在不過分渲染暴力的情況下突出動作的驚險感和武打設計的節(jié)奏感,一直是成龍動作電影最成功的地方。
坦率地講,如今的成龍在電影中的動作可能不及年輕時那么流暢迅猛,卻仍舊老當益壯,一招一式打得非常精彩扎實。而更讓影迷感動的地方在于,當看到已經(jīng)快70歲的成龍仍舊在銀幕上揮灑自如,會讓觀眾產(chǎn)生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動。
關于電影的文戲部分,《龍馬精神》作為一部溫情喜劇,編導將故事的重心放置在主角羅師傅和身邊人的內(nèi)心情感轉(zhuǎn)變的刻畫上。
羅師傅與小寶從陌生到諒解并最終接受彼此,羅師傅與愛馬赤兔之間的相依為命、一起闖蕩片場、彼此成就對方的“人馬羈絆”,還有羅師傅與徒弟櫻子、蝦毛等人的師徒情等等,多條故事線穿插并行,但對角色之間的情感勾勒卻很細膩動人。
尤其以羅師傅和小寶之間的情感刻畫最為動人,過去電影中“英雄流血不流淚”的成龍在本片顛覆以往的形象,不僅把三年前的“意氣風發(fā)”與之后的“失意落魄”兩種狀態(tài)表現(xiàn)得很到位,更貢獻了幾場相當催淚的表演,將一位渴望得到家人諒解和支持的失意形象,演繹得入木三分。
同時,電影作為一部成龍式喜劇,沒有刻意煽情也不強行拔高價值,喜劇元素的加入恰到好處的平衡了電影的敘事節(jié)奏,讓整部電影在笑中帶淚的氛圍中完成對故事主題的升華。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場戲是老羅最后的轉(zhuǎn)變,可以說是全片最重要的主題傳遞。
老羅的妻子曾向女兒如此形容他們那一輩的龍虎武師——“他們很簡單,Action(開機)、Jump(跳)、Hospital(送醫(yī)院)”,老羅即便不再年輕也依舊強調(diào)“龍虎武師,never say no”。
用近乎偏執(zhí)且無畏的態(tài)度來拍電影,這對于老羅來說,是奉行了一輩子的職業(yè)信條和畢生追求。戲中的老羅如同一個被困在舊時代的沙場將軍一樣,即使英雄遲暮也不肯低頭認輸。
但在影片的最后,一生驕傲的老羅卻選擇卸下內(nèi)心的驕傲與自尊,承認已經(jīng)無法再完成危險的動作。這場戲讓“老羅”這個角色變得更加豐滿接地氣。
年輕時,他可以為了熱愛與理想不畏所有艱難險阻,可如今的老羅更是可以為了家人與親情,毅然卸下枷鎖急流勇退。
戲中的老羅告訴吳京飾演的年輕一代動作影星元威說:“跳下來容易,走下來難”,這句臺詞不僅是說給許多打拼多年的龍虎武師同行們的,也是歷經(jīng)六十多年電影生涯后的成龍的人生自省。
站在這個角度來看,《龍馬精神》無疑是成龍獻給影迷與觀眾的一次“真情實感”抒發(fā)。
這個故事里有太多值得紀念和感動的部分,關乎于成龍個人的生命體驗,關乎于香港動作電影,關乎于締造港片輝煌的一代幕后工作者,更關乎于無數(shù)看著香港電影長大的觀眾們。
某種意義上說,成龍用這部電影紀錄的是一個時代,它的背后是以成龍電影為代表的港片時至今日仍舊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而這正是《龍馬精神》所代表的真正“精神”。
成龍飾演的龍虎武師老羅看到小寶翻出自己當年在片場拼命的那些舊視頻看,有從高樓跳下來的,有從華麗燈具一路火花帶閃電掉下來的,有從疾行的車子上落下來的……最后幾乎無一例外都重重摔到地上,有些時候受傷了,有些時候忍痛也就挺了過去,有些時候流了血……
老羅起先的表情還能繃住,后來也忍不住落了男兒淚。這一刻,你知道老羅這個角色只能是成龍來演,只有他來演才具有說服力。因為那些視頻中就是年輕時候的成龍?。∪绻琴Y深影迷,一定能憑借這些動作戲說出影片的名字:《警察故事》《A計劃》《紅番區(qū)》《重案組》《醉拳》……
成龍的電影史,就是一個他的動作特效史,也是一個他的受傷史。
拍《龍兄虎弟》時,他從15米高的樹上摔下來,現(xiàn)場休克,之后腦袋穿了口,要做開顱手術;《警察故事3》被直升機撞出血;《A計劃》鼻骨斷裂,手指翻折……
電影《龍馬精神》中有句臺詞,“什么叫龍虎武師?就是action,jump,hospital.”——這其實就是成龍當年參加一檔國外綜藝時,斯皮爾伯格問自己是怎么從一棟樓跳到另一棟樓后的回答。
沒有別的辦法可想,也沒有捷徑可走,就是豁上命去努力完成。哪怕受傷,哪怕再次受傷。
《龍馬精神》致敬的就是像成龍這樣親身上陣演動作戲的龍虎武師,他們當年為了讓電影中的動作戲更好看,或者說更有創(chuàng)意,于是不惜以肉身相搏,跳窗、跳崖、跳樓、徒手拉汽車,徒手扒飛機……危險重重,受傷不斷。然而,敬業(yè)精神讓他們一部一部拍下去,搏下去。成龍說:“有一次在加拿大拍戲,摔斷腿后他們說至少要休息三個月,我說這不行,馬上要開工,他們很驚訝:你們難道沒有工會嗎?我說有,我就是工會會長,但我們必須要完成它?!?/p>
電影致敬的是那個拳拳到肉的年代。
因為確實如果沒有這些拼命的龍虎武師,沒有那些精彩的武術特效橋段,令我們緊張,讓我們感覺刺激,很多電影就是沒有那么好看。
成龍當年能夠從一眾香港打星中脫穎而出,成為當時的頂流——香港票房最厲害的“雙周一成(周潤發(fā)、周星馳、成龍)”,就因為他擅長硬橋硬馬的功夫,但同時又很機靈聰明,每一部電影都挑戰(zhàn)自己。
我對他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打戲不同于別人,不但拳拳到肉的真實,而且非常擅長用就手的道具。所以就會讓人感覺到新鮮、意外又好看。這次《龍馬精神》中也是,他幾場和安志杰等人的對打戲,靈活地運用飯桌、搖椅、梯子等家具。在成龍手中,這些家具不但不會是羈絆,甚至都成了趁手的武器。于是哪怕每次都是這些人對打,但因為場地不同、道具不同,于是就有了不一樣的精彩。
我猜想,每次面對不同的劇情、不同場景、不同道具,然后設計出不同的動作特效,并且完成了,一次比一次更加挑戰(zhàn)自己,這就是像老羅這樣的龍虎武師們在血汗中堅持至今的動力吧。
不過這一次,成龍不僅致敬了龍虎武師,也致敬了陪同龍虎武師在片場出生入死的動物,比如馬。馬作為很多動作戲中亮眼的存在,在片場經(jīng)常和龍虎武師一起拼命?!洱堮R精神》中的老羅,能夠多年之后在片場重新站起來,有戲拍,靠的就是他養(yǎng)的馬“赤兔”??梢哉f,是他們彼此默契的配合,一起出生入死,才真正成就了一段又一段精彩的動作特效鏡頭。
現(xiàn)實中,成龍也是非常愛馬的,2005年他還在新疆野生動物保護協(xié)會那里認養(yǎng)了兩匹普氏野馬。分別以其主演的影片《神話》中的戰(zhàn)馬“黑風”、《飛龍再生》中的“飛龍”命名。這次合作的“赤兔”,在《龍馬精神》殺青后,成龍也特意聯(lián)系了一家專業(yè)的馬術俱樂部接收,為“赤兔”找到了新歸宿。
《龍馬精神》中,很多動作戲都是老羅和“赤兔”一起完成的,“赤兔”總是載著他一騎絕塵,高高躍起,完成很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但我覺得電影更好的地方卻是在致敬之外,也講到了放棄,放棄了危險的動作,放棄了和“赤兔”的那一躍。
這才是“赤兔”馬存在于這部電影的真正意義啊!因為老羅之前都是站在自己龍虎武師的身份去思考問題的,片場那么多人等著自己開工,電影還要繼續(xù)往下拍,跳還是不跳?當然要跳!再危險的動作也要去做。而因為從小馴養(yǎng)“赤兔”馬,在“赤兔”這里,他一下就轉(zhuǎn)換成了家人的身份。于是他就懂得了家人一直以來對自己的擔憂。那句話雖然很俗氣,但卻也真實,就是別人只關心你打得帥不帥,家人卻關心你摔得疼不疼?傷得重不重?
于是終于在片場,不需要別人逼老羅,他自己放棄了和“赤兔”做危險動作。
這里,其實也融合了成龍這些年心境的變化,就是要打得漂亮和真實,也要接受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fā)展,觀念在轉(zhuǎn)變。拍電影的方法也在不停更迭。
曾經(jīng)拼過命的那些輝煌時光是值得致敬的,不過電影工業(yè)也在不斷前進,很多動作特效已經(jīng)可以用其他方式完成,來更保障龍虎武師和動物們的安全,保障電影的順利拍攝。
當然,龍虎武師的精神永存。
“我們過去不是這樣的。”
這是《龍馬精神》接近結尾時說的話,成龍飾演的龍虎武師老羅終于得到了一個機會,和他的愛馬赤兔一起出演一部向龍虎武師致敬的影片,他做了一輩子的武打替身,在大銀幕上出現(xiàn)的永遠都是別人的臉,只有從高處跳下去時的那個背影,是屬于他的。
這一次,他終于可以在電影中留下自己的臉。
但是一切,都和他們當年不一樣了。
吳京扮演的元威和唐季禮扮演的唐導演給他說戲,老羅扮演一位將軍,要從宮殿的螭陛上縱馬高高躍下,唐導演用CGI技術給他模擬了鏡頭的呈現(xiàn)效果,旁邊有武行師傅騎著假馬的模型在走位,元威張羅著給他和赤兔穿上威亞衣……
老羅看得目瞪口呆,他說:“這不是假的嗎?我和赤兔來真的?!?/p>
而唐導演和元威忙搖手拒絕,“真的?不用不用,太危險了。”
在那一刻,我和片中的老羅從未如此清晰的意識到,這個時代,已經(jīng)不再需要用命去拼一個危險動作的龍虎武師了。
在我們熱議會不會被chatgpt取代工作的時候,龍虎武師們的工作,早就被CGI取代了。
這個時代,也不會再出現(xiàn)下一個成龍了。
很多人看了《龍馬精神》都感覺,這是成龍的半自傳作品,因為片中很多次出現(xiàn)了成龍過去幾十年作品中的經(jīng)典鏡頭,劇情中也埋伏了不少成龍影迷都能get到的彩蛋。
比如,他送給小寶的一頂毛茸茸的小海豹帽子,很明顯,是他在《警察故事4:簡單任務》中戴過的那頂,別說當年年幼的我看到這頂帽子的時候是真的很想要……
還有他第一次和乃華的父母見面,說自己是在片場工作的,對方問他具體是做什么的,他說:“就是跳高樓、鉆玻璃、摔火坑,拿雨傘掛在公交車后面甩來甩去那樣的……”
每一個,都是他電影中曾經(jīng)驚艷過無數(shù)觀眾的高危鏡頭。
跳高樓,那跳的太多了,就算是63歲的時候,他也依然在《機器之血》里挑戰(zhàn)了悉尼的幾大標志性建筑:
鉆玻璃也非常多,最經(jīng)典的莫過于《警察故事》中商場的打斗戲,打碎了相當多的玻璃,由于商場段落損壞的玻璃非常多,劇組當時將本片戲稱為“玻璃故事”。
還有這一跳,足足有20多米高,用危險的市電,裝玻璃,裝燈飾,裝爆炸,準備了2個星期,拍了12個鏡頭,留下了影史中的經(jīng)典。
摔火坑則是《醉拳2》,成龍是在鋪滿了燃燒的炭火的坑里反復拍攝,手都被燙掉了一層皮還在堅持拍攝:
這都是真炭,真火,真燒啊,我光看看就已經(jīng)覺得肉被燒焦了:
至于用傘掛在公交車后面甩來甩去,則依然是《警察故事》中的精彩鏡頭:
當然,過了二三十年再看這些鏡頭,和當年是完全不同的感覺,當年只覺得好威風,好厲害,而經(jīng)過這么多年,看了很多幕后的花絮,包括紀錄片《龍虎武師》,再加上這次《龍馬精神》中對龍虎武師們鏡頭下的人生B面的展現(xiàn),再看這些鏡頭,就覺得多了幾分心酸和惆悵。
這大概就是《龍馬精神》能打動人,讓人全程笑中帶淚的原因吧。
我覺得《龍馬精神》其實并不完全是一部成龍的半自傳電影,更像是一部送給全部龍虎武師的電影,是成龍寫給依然還在懷念那個真打、真跳、真拼命時代觀眾的一封情書。
片中的老羅,與其說是成龍,不如說是平行世界里的成龍,在那個平行世界里,他做了一輩子的龍虎武師沒有熬出頭,他做了一輩子的替身,做了無數(shù)個危險動作,受了重傷險些喪命,因為重義氣幫助兄弟,晚年欠債,妻離子散,孑然一身,為了活下去,還得在影視城里熬著,靠跑龍?zhí)鬃鎏嫔砘炜陲埑浴?/p>
這是沒有成名的成龍可能會擁有的人生下半場,更是這個行業(yè)里大多數(shù)默默無聞的武行們?nèi)庋劭梢姷娜松掳雸觥?/p>
他們這一生,得到的掌聲很少,因為搏命拍攝引發(fā)的問題卻是一點不少。
在看《龍馬精神》之前,我以為這又是一部帶有強烈成龍個人風格的合家歡式影片,在過去成龍電影的世界里,其實是非常理想主義和美好到不真實的,在那個世界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那個世界里付出就有回報,敢拼就會成功。
但這一次,成龍直面了現(xiàn)實,他用老羅一生的經(jīng)歷告訴觀眾,人生,并沒有那么多理所當然的事情。
他告訴觀眾,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成龍,而絕大多數(shù)的武行的結局是老羅和他的女弟子那樣,在無數(shù)次“Action,Jump,Hospital”的輪回中,結束自己的職業(yè)生涯,甚至是危及生命,無法很好地走完人生的下半場。
當然,成龍在片中的反思并不是要否定龍虎武師們過去所做的一切,恰恰相反,他對活在那個時代的、堅守真功夫原則的老羅們,保持著至高的敬意。
龍虎武師們,是一個時代的產(chǎn)物,在那個無論是資金還是特技都完全無法和好萊塢抗衡的時代,香港電影,完全是靠著龍虎武師們的真打真跳真摔的搏命精神,在世界影壇贏得了一席之地。
成龍、洪金寶等接受采訪的時候都提到,那個年代,他們是互相競爭,就比誰的動作更危險,你今天跳了三樓,我明天就挑戰(zhàn)五樓,都是直接往下跳,地上就鋪著幾個紙殼箱。
以電影《龍的心》為例,洪金寶設計的“建筑工地爆破之后八人跳樓”戲份,八位武師從七樓無防護跳下,實拍現(xiàn)場直接出現(xiàn)了人壓人的慘狀,拍完之后,洪金寶喊的不是“收工”,而是“救人”。
他們對曾經(jīng)香港影壇的貢獻,不能被抹殺。
片中的老羅,暮年依然有培養(yǎng)下一代龍虎武師的壯志,對應在現(xiàn)實中,即便我們已經(jīng)能像好萊塢一樣出神入化地用特效拍攝出大場面的電影,但是無論是好萊塢還是華語影壇,依然有那么一撥“老家伙們”,在不服輸?shù)赜米约旱摹袄弦惶住比ブv述自己想要講述的故事。
比如史泰龍的敢死隊系列,比如阿湯哥的碟中諜系列和《壯志凌云2》,比如成龍在不斷地和年輕導演們合作挑戰(zhàn)不一樣的電影類型……
你可以說他們是過時了,不過愿意為他們買單的觀眾依然大有人在,我們這批看著成龍電影長大的觀眾只是老了,又不是死了,我們能接受最新的特效影片,但我們也時常懷念那個功夫片蓬勃發(fā)展的時代。
也許新一代演員里再也不能出現(xiàn)下一個成龍,但是我們有這個成龍,就夠了。
期待了好久,終于又能在大熒幕上看見成龍大哥。作為中國動作片當仁不讓的代表人物,‘成龍’這兩個字本身就是質(zhì)量保障。本來觀影之前是奔著大哥流暢痛快的打戲、緊密刺激的劇情去看的,沒想到看完以后,卻被成龍和一匹馬的真摯情感戳中內(nèi)心最柔軟的部分。
電影前半段的氛圍輕松愉快,成龍飾演的老羅即使生活不那么如意,也是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赤兔馬則更是像一個孩子,有點頑皮,有自己的小脾氣,還很聰明。它會在老羅賴床睡覺的時候不由分說就把他叫醒,遇到不想做的練習就瞪大雙眼,任老羅也無可奈何,也會在被人追債的緊急時刻混入道具馬之中,成功逃過一劫。這個階段老羅和赤兔有著最樸素的幸福,來自于日常生活中平凡的溫馨,是在一日一日互相陪伴里累積出來的信賴與呵護。
感情的遞進是再次回到劇組拍戲。雖然現(xiàn)在的老羅過著平平淡淡的生活,每天拉著赤兔供游客合影留念,但老羅的心中一直有把火焰,他對于龍虎武師的精神有著始終如一的追求。但這些赤兔并不了解,他并不懂為什么要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做各種反應,于是它懵懵懂懂的放棄,好像也沒覺得有什么問題。直到別人換掉老羅,老羅的輝煌與榮譽在別人不屑的表情中終于偃旗息鼓,似乎連他自己也認命了。
但在這一刻,赤兔卻懂了。他不懂人類的世界,不懂劇組的環(huán)境,但它懂老羅。赤兔與老羅第一面的緣分,是在赤兔出生不久,因為先天畸形和肺部問題要被放棄的時候,老羅看著他濕漉漉的眼睛,試著說“只要你能站起來,我就帶你走”,于是赤兔用盡了全身力氣,為自己爭取到活下來的機會。在一天天成長、塑形、蛻變的過程中,赤兔與老羅已經(jīng)超越了人與動物的情感,是血濃于水的親人,也是惺惺相惜的朋友。老羅不舍得為難赤兔,赤兔也不舍得讓老羅難過,于是它一次次重振旗鼓,穿過人群,跳過溝壑,努力去完成好每一個艱難的任務。而在這個過程中,它的一舉一動也被老羅深深牽動著。在一場戰(zhàn)爭戲中,赤兔英姿颯爽,從戰(zhàn)火中奔襲,所有人都在為他的精彩表現(xiàn)贊嘆不已的時候,只有老羅滿心滿眼都是擔心和牽掛。
這樣雙向奔赴的愛,是世界上最堅固的羈絆。所以在最后因意外要分開的時候,老羅和赤兔貢獻了本片的最大淚點。老羅坐在車里雙手掩面不敢回頭,痛不欲生,只想快快逃離,赤兔卻掙脫束縛,堅定的奔向老羅的車而去,哪怕一次次摔進泥里,也依然倔強的站起,直到看到老羅雙眼含淚的說“你走吧,我不要你了”。
赤兔不懂什么叫分開,他只知道如果不能再見到老羅,那它寧愿也不活著。老羅瘋狂壓抑自己的情感,直到失而復得以后才敢把一顆心展示給赤兔看。真正的愛莫過于此,世界上最真摯的情感可以跨越語言,跨域種族,是愛與愛的回饋,心與心的交流。
影片的最后,老羅在赤兔身上終于領略到,真正的龍馬精神從來都不是硬碰硬,而是柔軟和保護,而作為觀眾,在愛里浸潤的兩個小時過得很快,而等燈亮起,似乎也有什么重要的等著我們?nèi)ケ几啊?/p>
3月份以來,chatgpt為首的AI產(chǎn)品帶給我一次又一次的震撼與沖擊。
即便毫無繪畫基礎,我也能夠通過關鍵詞在幾分鐘之內(nèi)做出CG圖片效果的巨型機甲,還能模仿龍珠和海賊王的風格制造漫畫。
國外AI公司已經(jīng)在電影制造領域發(fā)力,可以訓練模型完成電影,甚至連演員和特效都能通過AI完成。
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藝術形式,正在走向黃昏。
再怎么努力和專業(yè)的個人,都抵不過技術革新帶來的強大生產(chǎn)力。
人們在自己的專業(yè)領域即便什么都作對,甚至做到最好最努力,依然難以擺脫時代的潮流將人甩下。
無奈嘆息之下,不禁引人思考,技術無法代替的東西,到底還剩多少?人身上的精神屬性,能否在第四次工業(yè)革命的趨勢下,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fā)展?
成龍扮演的龍虎武師面臨的困境,何嘗不是現(xiàn)在各行各業(yè)遇到AI沖擊下的無所適從。
在這個時期,看到這部電影,引發(fā)我電影之外的思考很多。
我對成龍的第一印象不是來自電影,而是小霸王學習機,那是我人生第一臺游戲機,給我的童年帶來非常多的快樂。每次開機一句“小霸王其樂無窮”,陪伴我無數(shù)次歡聲笑語的游戲時光。
后來長大后有了電腦,便將小霸王放置在了倉庫,即便偶爾心血來潮出于情懷再玩一遍,也早已失去了兒時的樂趣。
九十年代,街上多了很多賣錄像帶和磁帶的店鋪,成龍和周星馳的影片永遠都是供不應求的大熱門,錄像店里一到晚上就擠滿了小椅子看香港電影,如此風靡了五六年,很快又被CD和VCD取代,隨后是DVD,不知不覺間,這些店鋪已然消失得無影無蹤 。
我們這一代人遇到的技術革新之快,實屬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在如今這個年紀,碰見AI技術的全面爆發(fā),即便哪天真能開發(fā)出黑客帝國那樣的虛擬世界,也見怪不怪了。人類在淘汰人類本身這件事上,已經(jīng)沒有退路。
我們生活在一種變化本身都無所適從的年代,電影中龍虎武師這個工種的失意和窘境,在我眼中有了更多大時代下普通人的象征意義。
龍虎武師最風光的時候當然是香港動作電影最火爆的時期,八九十年代熱火朝天的成龍背后,養(yǎng)活了一大幫敢打敢拼的龍虎武師,他們專業(yè),勇敢,熱血,受傷,誠如電影臺詞所說Action!Jump!Hospital!在技術還不成熟的年代為電影的危險動作付出了精彩的貢獻。
成龍在《我是誰》中從大樓一躍而下的經(jīng)典畫面,至今想來仍是敬佩不已。即便放在今天安全措施已經(jīng)很好的電影制作環(huán)境,也沒有幾個演員敢挑戰(zhàn)這樣的動作吧。
我們龍虎武師就這命。
需要的時候奮勇向前,不需要的時候無人問津。
時代變了,江湖也變了,人還是原來那些人,可是大眾需要的口味,已經(jīng)變化到他們自己都無法琢磨。
《龍馬精神》是一個溫情喜劇的外殼下包裹的時代悲劇,這個悲劇在未來十年內(nèi),將會在各行各業(yè)反復上演。人到中年早已嫻熟的技藝和能力,在CG技術浪潮前面無能無力,甚至不如一個初出茅廬卻熟練掌握新技術的毛孩子。你想拼,可大家覺得沒那必要,付之一哂。
不僅是龍虎武師,這是每個人在未來都會面臨的窘境。
你的經(jīng)驗,技術,專業(yè),你曾經(jīng)引以為豪的那些優(yōu)點,AI輕而易舉就達到了。
就像一個少年勤學苦練幾十年劍術,到了戰(zhàn)場卻發(fā)現(xiàn)對面掏出了機關槍。
你憤怒、不甘、抵制、反抗,可那些擁抱技術的人,根本不care。
人生最難的,大概就是體面地退場。
成龍已經(jīng)快七十歲了,他在多個場合說過,如今拍電影不是為了自己,真的是為了他身后一大幫養(yǎng)家糊口的老兄弟們。羅師傅的那套“拿命去拼”的拍電影方法已經(jīng)不被現(xiàn)在的電影制作者所認同,大多數(shù)人就如影片中“吳京”一樣,一方面尊敬佩服他,另一方面也確實無可奈何,不知道怎么讓他們在新時代過得更好。人都是經(jīng)驗的產(chǎn)物,你不能指望一個上了年紀的人還能像孩子一樣去學習新事物。
熱血男兒,龍馬精神,無懼生活的挑戰(zhàn),成龍電影的內(nèi)核總是積極向上的,無論遇到怎么樣的困難,他臉上的每一條溝壑,都寫著不要怕,迎難而上。
我們說情懷,情懷不僅是一種群體的共同記憶,更是一種引發(fā)共鳴的精神內(nèi)核。
中華民族近百年來經(jīng)歷了太多苦難和變化,走到二十一世界,無可抵擋的時代洪流就是開拓進取,走向世界之巔。
這一路有多少人趕不上時代潮流被拋下,在發(fā)展的路上伴隨著多少失意者的哀嘆與苦澀不可勝數(shù),而成龍代表的符號,正是傳統(tǒng)中國人身上都會有的強大精神內(nèi)核,““跳下來容易,走下來難”,一時的龍馬精神能讓人振奮,一代又一代的龍馬精神,正如西行取經(jīng),硬剛九九八十一難。
怕什么艱難險阻,敢問路在何方,路就在腳下。
作為家里有毛孩子的人看電影的時候真的好幾次狠狠落淚,赤兔對老羅來說不僅是伙伴更是家人,老羅對赤兔也更是值得依靠的搭檔和愛它的爸爸,一人一馬都倔強、固執(zhí),但又善良、溫柔。
第一次見面時,它奄奄一息,等待它的很可能是被人道主義消滅;而他風華正茂,是彼時龍虎武師里站在金字塔尖的人物。
他看著它,不忍心它就這么斷送生命。于是他說,“如果想跟我走,站起來。”
它聽懂了,然后叫了一聲,好像在回應他。是的,它想活,想活的意志終究戰(zhàn)勝了病軀,它努力地站了起來,這一段劇情的處理讓人覺得痛心又溫馨。從此,一人一馬的故事便拉開了帷幕。
他給它起名赤兔,那之后,赤兔便不再是馬廄里可有可無的一匹馬——它是老羅的赤兔。老羅把赤兔當兒子一樣照顧,耐心為它治病。并且在他的訓練下,現(xiàn)在的赤兔活蹦亂跳健碩聰敏。
這匹小馬會在每天早上強行讓老羅“開機”,叫他起床,偶爾還會捉弄他,但也會馱著老羅躲避壞人的攻擊,上下樓梯也不在話下。最逗的是,赤兔還特別聰明,壞人想要抓它的時候,它知道混進假馬堆里以假亂真,這段看得我當場笑噴。一人一馬就這么彼此陪伴,歡笑嬉鬧,走過了許多孤獨而又寂寞的時光。到底是赤兔需要老羅多一點呢?還是老羅需要赤兔多一點呢?好像很難說。畢竟一個不會表達,一個又不善表達。但在愛對方這件事情上,他們不輸彼此。
赤兔深知老羅對于龍虎武師的追求和熱愛,所以不怕辛苦、奮不顧身地和老羅一起追求夢想,而老羅大半輩子都在追求龍虎武師never say no的精神,卻選擇在最后一次放棄跳下去,只為不讓赤兔涉險??梢岳寺卣f,這一人一馬都在為對方考慮,老羅說,龍虎武師真正的精神是,守護好身邊自己所愛的一切,這一次,老羅懂了,也走下來了。
老羅不善表達愛意,但他用每一次的拼命和專業(yè)保護著赤兔的安全,甚至最后不惜自己受傷也不讓赤兔涉險。
赤兔不會表達愛意,但它會全力配合老羅的每一次動作拍攝,在被迫與老羅分開之后,甚至不惜以餓死自己的方式來捍衛(wèi)對老羅的愛。
這一人一馬雙向奔赴的故事實在令我動容,老羅與赤兔,他們就是龍虎武師最好的詮釋——捍衛(wèi)愛的方式是拼命。
存子就是接了太多沙文主義導演的沙文主義故事里基于沙文主義敘事目的而存在的功能性女性角色,才導致她永遠困在「假」的藩籬之中,因為這些角色本來就不真啊。要是真想達成父女的雙向治愈,有什么理由不把女兒設置成律師,而是要讓女婿來完成這個任務?讓父親認可了女婿、讓女兒認可了父親,女兒自身呢?女兒只會承認自己年少叛逆,甜甜地說一句爸爸你好厲害,我第一次知道有爸爸保護是什么感覺。吳京客串的角色對成龍說“兄弟們你都罩著,有苦你從來不說”,真的嗎?不是都花一整部電影來說了嗎?
如坐針氈,如芒刺背,如鯁在喉。這是聽到這三如后,第一次在電影院感受。幸虧是沒花錢,我謝謝你,淘票票三百積分。
又名《忠馬赤兔物語》,這片子主打的就是感情牌、煽情戲,父女的感情戲、人馬的感情戲…如果能在龍虎武師的精神上、對龍叔實拍動作戲的敬業(yè)的致敬上多下功夫,會提高不止一個檔次。
別的不說,什么樣的家庭實習生和大三生就開上了路虎,不能因為贊助商是路虎就全片都是路虎吧。母親不在了,女兒也不和父親來往,那請問她的經(jīng)濟來源是什么,電影也不交代,很多橋段都太過兒戲。
如果,只有一龍一馬的故事,會更有精神吧
奧斯卡終身成就獎除了表彰大哥以前的辛苦和貢獻,也是讓他別再拍了,想打就打給自己看,咱就行行好,別讓觀眾買單了。
剛看完出來,和想象中一樣好難看,真的早就不欠成龍電影票了,也求你別再忽悠觀眾了。
一時之間分辨不出,劇情、成龍演父女情還是存子的演技,哪個更尷尬。
女兒對父親這么多年怨念這么深,一筆帶過就和解了,恰恰說明他對小龍女的感情空白,太想當然太假了!
今天是成龍69歲的生日,有這樣一部致敬香港龍虎武師的電影上映確實意義非凡。想來,成龍算是我觀影生涯里看過作品最多的電影人了,也是我學生時代最喜歡的動作武打明星??吹狡泻芏啻蟾邕^去的影像作品混剪,確實很感慨,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我第一次去影院看電影好像就是我父親抱著我看《我是誰》,票價只有5塊錢,是禮堂式的電影院,一轉(zhuǎn)眼都二十多年了,更不可思議的是,我竟然就在2天前《龍馬精神》點映親眼見到了大哥,站在大哥身后完成大合影。這部電影可以說濃縮了成龍的大半生,如果從小就看成龍電影長大的影迷估計都會很觸動吧,最近昆汀和伊斯特伍德都公布了自己生涯的最后一部電影計劃,但是我希望成龍可以一直拍下去,甚至可以重新為動作喜劇找到新的表達方式。
從小學看大哥的電影一直到成為社畜,竟然一直都在打也是相當不容易了,喜歡片中穿插的成龍過往作品鏡頭,讓人回味起以前抱著碟片不撒手的時候了,是爽的
我的天啊??郎月婷都演劉浩存的媽了,為啥倆人只要在一塊兒,劉浩存的頭就小了一圈兒,縮頭術笑死我了。
不可否認成龍大哥的敬業(yè)精神,只是看到他裝模作樣演著父女情深的橋段,怎么演怎么跳戲。不知現(xiàn)實中被大哥不聞不問的「小龍女」看到影片中父親與劉浩存「感人至深」的羈絆時會作何感想?反正我挺想吐的。。(電影想靠各路喜劇咖的堆疊與賣弄「龍虎武師」的回憶殺吸引眼球,結果不僅笑點全崩,連情懷都毫無共情,假的一批。。)(楊子+成龍+少班主的組合本來也是個爛片標配,有期待是我的錯?。?/p>
成龍的粉絲電影,也就結尾煽情了一把,前邊都是瞎胡鬧,根本就不像電影,大哥真的有認真反思自己為啥從最好變最爛嗎?
赤兔和成龍的打戲好評,如果僅僅只是一個功夫喜劇片我絕對五星,偏偏導演想不開要加什么亂七八糟、自認為煽情的親情戲,搞得不倫不類。最想罵的就是含存量過高,咱就是直接一個快跑?。?!拋去其他的不說,究竟是誰教lhc這么做作的演戲和講話的?還說像章子怡,人章子怡演戲的時候身上那種孤傲與堅韌勁哪有這么裝?
3.5,成龍ip大聯(lián)歡,其實有很多可玩的點,但劇本有點拉……考慮到大哥一把歲數(shù)還在打值一個4分但是該死啊眼淚為什么停不住……為什么把真實的武師故事插到這么怪的劇本……
成龍的印第安造型秒回《我是誰》,在片場大哥看的是《新警察故事》劇本、還有拍攝《龍兄虎弟》時最嚴重的一次受傷,以及蒙太奇閃回的不用替身動作畫面…這部就像劉德華的歌曲”十七歲“一樣,屬于成龍對自己演員生涯的一次回顧與情懷致敬?!安徽嫠?,觀眾看什么…致敬就要像以前一模一樣:來真的!” 做這件事是擇一世、終一生的選擇,他們的時代永遠沒有過去。
看的是超前點映 都說戲如人生 看電影的時候 數(shù)次被成龍于馬兒于女兒的情感感動到落淚 but戲外成龍是如何處理小龍女事件的大眾都知道 對照現(xiàn)實又覺得有些許諷刺 劉浩存怎么哪兒都有你 厭惡至極!最后還是要向那些曾經(jīng)為電影事業(yè)一直默默付出的人們致敬。
成龍現(xiàn)實對女兒那么絕情,電影里又一往情深。致敬自己的同時還不忘洗白和小龍女的"父女情",劉浩存知道自己演的誰嗎!
龍虎武師管馬什么事兒?最后的片長我還以為龍叔要跳下去致敬,誰承想,自己成了自己之前討厭的樣子,什么致敬?什么精神?沒錢的時候談致敬,沒錢的時候談精神,太可惜了。我說完心里也有些隱隱作痛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