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Shiv在英國城堡外的沼澤地上舉辦了婚禮,當所有人都在沉浸在婚禮的喜悅中,只有Kendall Roy手足無措,他重重得踢開腳下的泥土,塵土飛揚就像在在他心理蒙上一層厚厚的灰塵。這一刻,Kendal害死了一個年輕人,他第一次感受到內(nèi)疚,第一次感受到球場之外的世界邏輯意味著什么。然而當Logan再次主動提出幫Kendal化解麻煩的時候,Kendal意識到他又能襁褓在父親的游樂場之內(nèi),場外的世界邏輯,法律法則與道德準則的林林總總都與他無瓜。
《繼承之戰(zhàn)》諷刺了特權(quán)階級和精英主義,描繪了普通人觸及不到的老錢生活,在這種生活下富人做的一舉一策牽一發(fā)而動全身,他們的每一個噴嚏每一次任性都會震顫到全世界的人民。無論Roys家族有沒有認識到他們的影響力有多缺乏責任感,我們都能從這四季的每個沖突中看到Roys家族對我們的世界多么缺乏同理心。尤其是在Logan去世之后,他的四個子女由此展開的繼承之戰(zhàn)其實就像在游樂場里面的鬧劇,與世界存在很大的脫節(jié)。而這種脫節(jié)注定慘敗其實是因為Kendal、Roman、Shiv以及Connor的視野從小就被局限在Logan圈定的游樂場里——在那里他們可以隨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但隨著游樂場搭建起來的玩樂項目越來越多,游樂場也會吸納來越來越多的游客,不僅影響著游樂場內(nèi)的人也會影響游樂場外的人。
所以,在我看來《繼承之戰(zhàn)》這部劇某種程度譴責了那些逍遙法外的當權(quán)者,并充分展示了特權(quán)階級在世界頂端食物鏈上漂浮不定的生活和那種光鮮亮麗的黑暗。
整部劇中,我們其實很難補齊4位兄弟姐妹的童年背景,不過從劇集開頭序列我們還是能從部分家庭錄像帶的畫面中側(cè)寫出Logan這4位子女的童年故事。在這個家庭錄像帶中我們看到一座被茂盛綠植包圍的豪宅和無數(shù)精致考究的便利設(shè)施,但除此之外Logan Roy對四個孩子的忽視才是這段家庭錄像帶傳遞出來的主要情緒。我們看到他獨自在草地上踱步的場景,攝像機慢慢從他的身影搖開體現(xiàn)他的缺席,還有Siobhan遠遠渴望地看著她的父母的場景……
還有在第四季又加入了孩子們在Party抽雪茄的場景,這些都暗示著Logan不在場的育兒式教育,暗示了孩子們在廣闊的庭院里被困禁的虛無。
所以,The Roys家族的四位子女在童年從未真正走出他們的庭院,他們被限制在這所“游樂場”里,在那里他們得到了物質(zhì)上的一切,但是卻陷入了精神上的停滯,而這種停滯是因為每一個人都將一生攜帶著被父親Logan忽視的創(chuàng)傷。
雖然這種被父母忽視的原生家庭問題并不稀奇,但是如果把這個問題放在這群金字塔頂層的家庭上,任何不足為奇的問題都會被無限放大,所以片頭就把The Roys子女的童年鏡頭與紐約市的航拍照片并列,強調(diào)了這種游樂場思維的后果。因為Roys家族擁有整個世界的控制權(quán),倘若游樂場內(nèi)的人只是自我陶醉互相攻擊,他們其實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會溢出游樂場之外并造成影響全世界的后果與災(zāi)難。
這一段片頭序列真的百看不厭,就像權(quán)游、黃石、西部世界的片頭序列一樣,成了一段明喻與暗喻交織的藝術(shù)品。
但要注意的是,他們的游樂場不僅僅有豪宅,他們游樂場還有游艇、酒店、辦公樓,度假村,私人飛機,私人酒會,他們從一個游樂場飛到另一個游樂場,他們在游樂場里狂歡,不沾塵世,但是游樂場的聲音卻輻射到世界各地,他們在游樂場里操縱世界的力量并侵蝕了整個世界的完整性。
比如在第二季第五集,Roys家族來到Pierce家族的Tern Haven豪宅里商討收購與兼并。從表面看,這是屬于富人家族之間的一筆交易,但是從深層次看,交易受阻的爭端點其實是Waystar Royco公司有毒的工作環(huán)境和對新聞?wù)\信度的漠視讓Pierce家族心生嫌隙。得記住啊,倘若這場談判Waystar取得成功,直接導(dǎo)致的后果就是全世界信息的壟斷和整個道德邊界的模糊。所幸的是,這場談判沒有成功,但將這個世界命懸一線的危機放在這樣“輕而易舉”的談判里,是一件多么細思極恐的事情??!
同樣在第二季第10集因為Waystar封存的性暴力丑聞泄露,Roys家族被迫撤退到一艘游艇上來決定誰來承擔丑聞事件的替罪羊。這艘航駛在湛藍大海中央的游艇又是關(guān)于游樂場最直接的隱喻。因為至于誰最終成為替罪羊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場公關(guān)危機化解之后整個世界還是依然籠罩在有丑聞前科的媒體環(huán)境里。這種既往不咎的特權(quán)能容忍一次就還能容忍第二次以及無數(shù)次。
在第三季第六集里,我們又看到另外一個游樂場(同時也是最震碎我三觀的一處游樂場)——一座金碧輝煌的酒會。在這個酒會里,匯集了全世界的商界財閥、社會精英和政治大亨,他們就在觥籌交錯之間談笑風生里之間戲謔誰是下一任共和黨總統(tǒng)候選人。這時候,民主選舉制度形同虛設(shè),總選選舉不再是美國人民的信仰體系和公眾支持所決定的,而是由富人的認可來決定。他們在這個酒會里相中了Jeryd Mencken,雖然他的政治意識形態(tài)親傾向于法西斯主義,但是他愿意幫助Waystar Royco維持政治控制并限制大型科技公司,所以Logan選擇了他。而Shiv出于道德動機的抗議在Logan看來只會不可避免得提高社會爭議熱度而保證收視率。
所以,在這個酒會里,在這個游樂場里,Logan的魔爪已經(jīng)遠遠超出前兩季的范圍,而且只要他們有絕對的勢力,他們就會繼續(xù)肆意妄為。
不過話說回來,比起以上提到的“游樂場”,沒有什么能夠比 Waystar Royco 更大的游樂場了。無論The Roys子女多么試圖想從現(xiàn)實世界中找到救贖,他們總是又回到Logan大家長的庇護之下——想想前面提到的Kendall造成的車禍, 他的反應(yīng)第一反映就是跑回Logan的懷抱;還有Shiv放棄她為自己打造的生活,重新加入兄弟姐妹之間的權(quán)力斗爭中。 正是對權(quán)力的強烈渴望,尤其是對Waystar的強烈渴望,而且多次被明指暗指要踢出局,四個子女還是依戀于 Waystar 的游樂場。因為在Waystar的羽翼下,The Roys家族可以將他們的變態(tài)、謀殺和對民主的威脅置之不理,可以隨心所欲與這個世界打交道。這就是為什么在第三季的結(jié)局處, Waystar還是讓兄弟姐妹“團結(jié)”到一起。
一旦你接近權(quán)力和財富,你就會成為吸毒者,你會被摧殘,你會被糟蹋,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權(quán)力和財富太讓人興奮了,就像圍在炙熱的火爐邊——盡管滾燙,但溫暖至極!
————Jesse Armstrong
沒有什么大寫縮略詞比NRPI更能體現(xiàn)Waystar的態(tài)度了。 在 Waystar Royco 的行業(yè)規(guī)則內(nèi),該術(shù)語用于描述犯罪受害者可以很容易地從公眾意識中移除并遺忘,甚至還會被新聞發(fā)酵成二次受害者。
所以只要我們了解到Waystar如何用NRPI貫穿他們?nèi)粘_\營與化解公關(guān)危機,我們就可以理解什么叫做他們,什么叫做我們。
Waystar Royco的游樂場之所以能夠如日中天,是因為它的排他性——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甚至Logan對于族類的圈定也只限于在他自己身上。在第二季結(jié)局,Kendall覺醒之后,第三季完全按照Kendal在推翻父親的策略展開,隨之而來就是必然會卷入現(xiàn)實世界里大大小小的糟心事中,必然會經(jīng)歷普通人要走過的酸甜苦辣,也在這個過程中,他也認識到兄妹們過于以自我為中心的劣根,他也在自己生日派對上大罵Roman根本不是一個真實的人。對,Kendall罵得對,但實際上沒有一個The Roys是一個真實的人。因為Roys的社會地位和家族勢力,他們的排他性不僅烙印在DNA里,更表現(xiàn)在他們極度缺乏同理性和極度自私,并把這種冷酷運用在與世界打交道的過程中,而實際上卻無法與世界建立任何聯(lián)系。
比如我們看看《繼承之戰(zhàn)》的室內(nèi)布景,劇中里的室內(nèi)布景看起來活脫像是用公式組合在一起的。這種有條不紊的布景設(shè)計從紋理從光澤從面積上是絕對得高質(zhì),但一切顯得如此冷冰冰,沒有生機。所以The Roys一家就一直在這樣沒有情感的貧瘠中在死氣沉沉的空虛中度過,家卻反而是他們無法傳達人類基本情感的空殼。所以對他們來說,空殼需要什么填補?他們需要的正是Logan一樣的傳奇人生來類化自己的人生,用權(quán)力的光彩和地位的光環(huán)來掩蓋自己“無家可歸”的傷疤,無限拉開與家人的距離,也無限拉開與世界的距離。
可以說,只要活在《繼承之戰(zhàn)》的名利場里,這些角色都害怕摘下自己的面具,即便無數(shù)次與坦誠正目四對,他們都會故意選擇回避。這種偽裝在第四季第一集Shiv和Tom兩人躺在床上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盡管相距咫尺又隔絕千里。這一刻,夜深人靜,兩個人最容易袒露心聲的時刻,如此脆弱,悲傷,但還是無法擺脫揭下白日商戰(zhàn)戴上的厚厚的面具,到底哪個更接近真實的他們,我們無從得知,或者都是真實的,或者都不是真實的。
這就讓我想到了柏拉圖的洞穴理論,這個哲學(xué)寓言表明,如果囚犯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被鎖在一個山洞里,并一生都在都在看著身后火光投下的影子,他們就會接受這些影子是他們認知里面唯一的真實。在這個故事中,一名囚犯掙脫了束縛,看到了火焰,逃離了洞穴,目睹了陽光與大地,滿心歡心來告知獄友,獄友卻只接受墻壁上的影子作為自己的真實世界。
所以The Roys四個子女看待世界的認知是不完整的,但Kendall通過將游輪丑聞歸咎于Logan而逃離洞穴,把時間花在了洞穴外的世界,試圖成為人民的擁護者的時候,現(xiàn)實其實會讓他更崩潰。 在第三季中,當他試圖招募他的兄弟姐妹來糾正 Waystar 的錯誤,他們都嘲笑并拒絕了他,因為他們包括我們在第一季都看到Kendall企圖惡意收購的落敗結(jié)局。所以這些角色對他們的面具很滿意,因為冒險到洞穴外就意味著他們需要為自己的影響力負責,而且四兄妹根本沒有準備好面對這個世界,因為在精神上,他們?nèi)匀槐焕г谛r候保護他們的游樂場圍墻內(nèi)。
《繼承之戰(zhàn)》的角色就像這個洞穴里面的囚犯,他們在一個溫飽富足的世界沒有必要去向往洞外的世界,只要洞穴足夠封閉足夠牢固,他們就可以在洞穴為所欲為。就像Jesse Armstrong(編?。┧f的一樣——“當你把富人放置在人行道上,會帶來巨大的危險甚至災(zāi)難”
但是與柏拉圖洞穴預(yù)言不同的是,居住在洞穴里面的The Roys家族其實對洞穴外的世界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
《繼承之戰(zhàn)》批判了資本主義造成的階級分裂,通過The Roys家族來具象化這種階級分裂。在這幾季中,我們反復(fù)了解到問責制是不存在的,洞穴的壁壘也就是游樂場的壁壘使The Roys家族受到遠離公眾輿論的保護——比如:Kendall的魯莽行為可以導(dǎo)致無辜者死亡而無需入獄;Roman可以不必要加速火箭發(fā)射而危機生命;制度化的厭女癥會造成性暴力和不正當行為的循環(huán);Connor可以手指一揮2億萬美刀而從不知道2億是什么數(shù)額——只要洞穴一天不坍塌,無論發(fā)生什么事情,他們都可以躲到洞穴下找到庇護。
“我怪我自己。 我寵壞了你,現(xiàn)在你完蛋了。 對不起。 對不起,你是溫室里的花朵——你什么都不是。 你是凝固的奶油。 也許你應(yīng)該寫一本書或收集跑車之類的東西。 但是,對于世界? 不。 對不起。 你不是為此而生的。
— Logan Roy 對 Kendall Roy,Succession 1x10
上層階級的排他性是資本主義的根本基礎(chǔ),因為資本主義為他們提供了一個不斷擴大的游樂場。這部劇警示觀眾,只要世界還在那些逍遙法外的人的擺布下,只要他們還在不斷積聚了財力,他們的游樂場也變得更加堅不可摧,而且實際上,現(xiàn)在這個世界發(fā)生的就是這樣。
甚至當?shù)谒募窘Y(jié)局,象征著傳統(tǒng)媒體的Waystar被Gojo新興的技術(shù)流媒體收購后,他們的游樂場就不再是自洽的洞穴了,相反整個世界都是他們的游樂場,他們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為非作歹而不用追責。
好在的是,我們要慶幸HBO的制作人用《繼承之戰(zhàn)》曝光給觀眾,讓他們的一言一行在觀眾在公眾的目光下更加清晰,或許在某種程度上能夠推動真正的變革,或許這才是《繼承之戰(zhàn)》偉大的道理——因為我們普通人生存的世界也許對于某些人來說是游樂場,但是對于我們來說這是我們需要守護且保護的家園。
莎士比亞悲劇美學(xué)的天花板。
第四季是最終季了,最終的走向雖然褒貶不一但也是最合理最附和主題的結(jié)果了。
這里我不想說其他的角色,只想從我所理解的Shiv的角度寫一寫我的一些看法。
Shiv作為劇中唯一的女性主角,她最后的決定完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連我也不免受到了沖擊。緩過來之后細想她背后的動機,卻是我完完全全能夠理解并感同身受的,以至于我看到網(wǎng)上有人為肯豆氣急敗壞甚至破口大罵的時候,覺得有點諷刺甚至想笑。
關(guān)于我們?yōu)槭裁磿籗hiv的決定驚愕到,并且反感?除了是代入到肯豆這位順位繼承人的身上意淫幻想自己站在世界之巔(這里不分男女),蔑視眾人之外,更多的是Shiv的這一舉動違反了普遍的文化邏輯,讓觀者產(chǎn)生了認知不協(xié)調(diào)。
她怎么敢?”
她怎么敢以蚍蜉撼樹之力動搖這個經(jīng)過時間和歲月洗禮的父權(quán)結(jié)構(gòu)?
說實話它怎么不算全人類最珍貴的非物質(zhì)人類遺產(chǎn)呢?無可否認父權(quán)這套制度是有它的魅力所在的。
肯豆成為CEO,可以說——順理成章,是一件非常符合邏輯的事情。正因為如此,他上位會給人一種舒服感,給人一種一切總算走回正軌的放心。這個世界還是有真理的,新神會代替舊神,但是Shiv的叛變直接終結(jié)了這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
她就是破壞這一切的最罪魁禍首,她是讓這一切都崩潰的源頭。
父權(quán)社會對女性最危險的可能不是壓迫和歧視,它像是一池溫泉,剛開始進入時因為溫度太高而身體有所不適,但只要你待得夠久,慢慢地也就適應(yīng)了,最不幸的可能是,有些人還會愛上它。
經(jīng)過長時間溫水的泡煮,不管是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我們都會漸漸主動地去融入我們所在的環(huán)境。就算這個世界對有些不公,有所不足哪又怎樣,我的抱怨不值得被傾聽,我的忌恨除了讓我身心俱疲,根本改變不了什么,那便只能放下,麻木的精神至少是健康的。
不是Shiv做錯了什么,而是那瞬間的變卦戳到了整個金字塔制度最薄弱的地方。
我們當中的很多人被文化/階級/性別所撕裂,不理解為什么Shiv會做出這樣的決定。她總是如此的矯情,遇見了挫折只會雙目泛淚,這世界的不公那么多,為何這世界要單獨為你讓步?
你終究沒辦法說什么,我沒有任何可以參照的范本讓我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摸著石頭過河是Shiv不愿承認更羞于暴露的成長之路。
我覺得現(xiàn)在的人,無論男女,對女性總有一種誤解,普遍認為女性贏的欲望沒有男性來得高,當然這只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而非性別本質(zhì)。
我沒有對等的權(quán)力和待遇,我主動索求,換來的是上位者憐憫同情的目光和不恰當?shù)氖┥?;我默不作聲,卻又是對我人格自尊的踐踏。
起步階段,你在想著我贏的可能性有多大,而我早就做好了輸?shù)臏蕚?。結(jié)局就是我終究要以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這樣愚蠢的方式把你拉下來。
這怎么不算是悲壯的呢?怎么不是絕望之下的最后一搏呢?
至于家人……家庭單位在資本主義的時代早就分崩離析了,所有情感也終究不過是交易的一部分而已。
亂寫一通,各位海涵。
最后一集我稱之為爛尾。為黑ken而黑,一到三季都是Ken和Logan的對抗(遺書接班人只有Ken的名字,無論是底下劃線或是劃掉,Ken都是CEO第一選擇),Ken一直在游說弟,妹、收購并購、賣出買入、爭取各方席位。明明從Ken被Logan叫去頂罪而反抗開始,與皮爾斯,馬特森周旋、宣布總統(tǒng)的決斷,Ken已經(jīng)一步步的有獨擋一面的風格了。劇尾強行裝逼,在最后一集非要寫成三個孩子都不行。Shiv干啥啥不行,反水第一名。Roman走向是合理的。在投票會議上Ken被弟、妹分別各捅一大刀。 縱觀全劇,Ken不止于此。
毫無任何防備的點開第三集,嗯。logan如何死的這一段應(yīng)該會是伏筆,會播出在最后。所有演員演技全部出彩,看得我也跟著無措沉重。謝謝編劇還能寫段con和willa的純愛劇情稍微調(diào)解下情緒。這劇情發(fā)展看來確實是最后一季了。
Sad Ken之后是Sad Rom。Tom在受驚后給Greg打電話-這對cp也著實好笑。
把預(yù)期中的結(jié)局安排在了故事初期的第三集,現(xiàn)在非常好奇接下來編劇要如何讓劇情收官,平穩(wěn)or荒謬or潦草or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
要不奶一口Greg吧。但也認同另一個分析里們關(guān)于Shiv的表現(xiàn),可我不想再讓roy家的孩子經(jīng)歷得到又失去的痛苦折磨了。
他們的筆桿永遠只聽從角色內(nèi)心的聲音、永遠只忠于故事本身。
《繼承之戰(zhàn)》的創(chuàng)作歷程和背景頗為曲折。盡管起點低調(diào),但最終成為備受矚目的“爆款”美劇。故事雖然發(fā)生在美國,但主創(chuàng)團隊多是來自英國、有著深厚莎劇底蘊的劇作家和編劇。而劇集本身則蘊含著以「黑色幽默」和「社死尷尬喜劇」為特色的英式幽默風格。
時間得退回到2009年。
編劇Jesse Armstrong創(chuàng)作了一部名為《默多克家族》的電影劇本,講述了媒體巨頭默多克在自己78歲生日那天試圖讓他和嬌妻鄧文迪生的兩個年幼孩子(Chloe, Grace)在新聞集團中獲得投票權(quán)的故事。這個劇本在好萊塢的制片圈被瘋狂傳閱,但因為虛構(gòu)得太真實沒有制片公司敢接拍。
專欄作家Frank Rich是該劇本的粉絲之一。幾年后,他和Jesse在美劇《副總統(tǒng)》的拍攝片場相遇,并向HBO建議讓Jesse參與一個叫《帝國主義者》的項目,但該項目最終沒有成行。Jesse繼續(xù)擴大對媒體大亨的研究范圍,創(chuàng)作出電視劇本《直系親屬》,試播集劇本講述四個兄弟姐妹在父親的媒體公司中爭奪平等的董事會投票權(quán)。該劇本引起了HBO劇集主管、以及導(dǎo)演Adam McKay的注意。改名為《繼承之戰(zhàn)》后,Jesse和Adam開始籌拍試播集。
試播集的主演們?nèi)?dǎo)演監(jiān)制Adam McKay家做劇本圍讀會。那天恰好是2016年11月8日,美國2016年總統(tǒng)大選的當晚。
臨近深夜,當所有人都喪氣地得知特朗普成為第45任美國總統(tǒng)時,深諳諷刺喜劇的Adam McKay幽了一默,“各位,好消息是,《繼承之戰(zhàn)》終于有它存在的理由了。”
《繼承之戰(zhàn)》第一季于2018年6月開播。作為夏季檔劇,HBO都沒有在它上面花什么廣告費。相比其他HBO劇,比如買了大幅廣告牌的《巴瑞》,在日落大道上有巨幅豎排廣告的《不安感》,HBO仿佛對《繼承之戰(zhàn)》沒什么信心。當時我在洛杉磯,唯一一次看到《繼承之戰(zhàn)》廣告,是我家邊上西木大道公交車站燈箱小廣告,僅此而已。這樣的“輕慢”讓人不敢相信這是以默多克等媒體大亨為原型打造的故事。【除默多克以外,Jesse和他的編劇團隊還參考了Hearst家族、Redstone家族、Comcast創(chuàng)始人、Breitbart創(chuàng)始人等。】
雖是在HBO播出,故事也發(fā)生在美國,但《繼承之戰(zhàn)》的主創(chuàng)Jesse Armstrong是英國人。包括本劇后來加入的大部分編劇中,一半以上是有莎劇功底的英國編劇及劇作家。
所以,我們以為自己看的不過又是一部講美國大佬的美劇,但《繼承之戰(zhàn)》的內(nèi)核底色卻是:以黑色幽默、社死尷尬喜劇(cringe comedy)著稱的英式喜劇。
在英美兩國生活過以后,我意識到英美對幽默觀念和尺度差別很大。例如,我的英國室友常說的c-word,放到我的一些嚴肅緊繃的美國同學(xué)那里,是要被拉去批斗的。
英國喜劇大師斯蒂芬 · 弗雷(aka. “油炸叔”)對英美兩國的幽默風格做了精辟總結(jié):傳統(tǒng)意義上,美式幽默源于樂觀和希望,而英式幽默則更注重放大失敗和絕望。美式喜劇拒絕用負面的眼光看待自己,而英式喜劇則通常以主角失敗告終?!?a class="link" rel="nofollow" target="_blank">原視頻鏈接】
通常來說,杰瑞 · 宋飛的《宋飛正傳》是美式喜劇的經(jīng)典代表。他通過對生活的犀利觀察和拆解,以自己的智慧征服觀眾。然而,在傳統(tǒng)的英式喜劇中,越是自以為聰明的人,最后(社)死得越慘。
例如,在英劇《IT狂人》第二季第一集《同事聚會》中,男主去了殘疾人廁所,導(dǎo)致他最后不得不裝殘而告終。
同樣是講科技宅男的HBO美劇《硅谷》,雖然也有很多尷尬的情節(jié),但主角們的命運比完全沒有晉升希望的《IT狂人》的主角要積極和樂觀得多。
美國傳統(tǒng)電視網(wǎng)(NBC、CBS、ABC、FOX、CW)尤其注重收視率,老板們擔心如果主角不討喜或三觀不正,觀眾會心生厭惡而棄劇。因此,傳統(tǒng)美劇會遵循傳統(tǒng)的人物塑造的配方,確保主角的形象得到觀眾的喜愛和認同。
當然,也有打破傳統(tǒng)配方的美劇,如《公園與休憩》、《發(fā)展受阻》等。雖然在美國本土有一定受眾,但放眼全美,它們?nèi)匀粚儆谛”娭鳌?/p>
與此相比,《我是艾倫·帕特奇》、《窺視秀》、《黑爵士》這樣以社死、尷尬著稱的英劇在英國之外的熱度并不高,而在英國本土卻享有極高的收視率和業(yè)界贊譽?!救绻麑ι缢?尷尬喜劇感興趣,可以移步到這個豆列】
需要特別強調(diào)的是,以上討論的英式幽默和美式幽默是概括總結(jié)。在各自的陣營中總能找到反例。例如,以“喪”著名的美國單口喜劇家路易C.K.,以“損”出名的英國單口喜劇家吉米 · 卡爾等。
Jesse Armstrong曾師從Armando Iannucci的《幕后危機》劇組?!尽赌缓笪C》后來被HBO改編成了美版的《副總統(tǒng)》(Veep)】
習(xí)慣定機位拍攝、柔和敘事的觀眾初看《幕后危機》,會覺得仿佛在看某個質(zhì)量很差的盜錄影碟。而這就是《幕后危機》特色,也就是偽紀錄片的沉浸式拍攝手法(俗稱:多動癥鏡頭)。
此外,《幕后危機》打碎了我們以為人人講BBC英語、文質(zhì)彬彬的紳士英國的幻想。
劇中有一個fxxx不離口的人。那個人就是操著一口濃重蘇格蘭鄉(xiāng)音、在首相身邊做公關(guān)顧問(Spin Doctor)的Malcolm Tucker。
Malcolm逮著個人就罵,不論男女肥瘦美丑。人這個物種,在Malcolm嘴里被一視同仁、公正公平、無差別地虐罵。這劇放在別處,可能會被扣帽子、被砍,編劇甚至可能被公開抵制?!究催@劇的額外獎勵是,你會發(fā)現(xiàn)fxxx居然可以有那么多花式變種用法,為今后用外語罵人打好堅實的基礎(chǔ)?!?/p>
這些厲害的英國編劇敢于扯下自己國人偽善外衣,讓世界看到一個個經(jīng)藝術(shù)加工處理后仍舊高保真的故事和人物。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大眾情人款的美劇像是吃多了膩味的垃圾快餐,而短小精悍的英劇則是先苦后甜的綠色食品。
在美國學(xué)習(xí)編劇時,我有這樣一個發(fā)現(xiàn):高度工業(yè)化的美劇編劇會通過一系列高密度的場景非常嚴謹?shù)亟淮宋锏谋尘靶畔ⅲ唤o觀眾太多遐想猜測的空間。
一般看完美劇的第一集,你會知道主角姓甚名誰、ta的心理狀態(tài)、ta的發(fā)小閨蜜、ta的習(xí)性癖好、ta的人生夢想,以及被安排的劇情任務(wù)。
最典型的例子是編劇Vince Gilligan的《絕命毒師》的試播集。Gilligan用了不到15分鐘的時間讓我們知道老白的基本情況:
妻子有孕在身、兒子患有輕微腦癱、雖然曾獲諾貝爾獎化學(xué)獎但如今落魄到在公立高中教化學(xué)、因為經(jīng)濟拮據(jù)又不得不打兩份工、在家在學(xué)校在洗車店沒一點地位,同時又查出晚期肺癌,即便動手術(shù),最多茍活兩三年。老白是一個不折不扣的underdog(最接近的翻譯可能是“弱者”,而非直譯的“落水狗”)。
這些開場的人物設(shè)計讓觀眾對主角產(chǎn)生憐憫同情,即便他之后會做很多喪盡天良的事,我們也會有意無意從理智和情感兩方面為他“開脫”。
而英國編?。ㄓ绕涫窍矂【巹。﹦t更為隨性。他們甚至不介意觀眾可能對主要人物產(chǎn)生的負面第一印象而棄劇。
Ricky Gervais的《臨時演員》第一集上來,就是幾個臨時演員在片場等開工的場景。我們不知道男主為什么想當片酬為零、存在感為零的臨時演員,我們也不知道他和傻憨憨的女主認識了多久,男主的經(jīng)紀人那么遜,我們不知道男主為什么還不把他開掉。
回到《繼承之戰(zhàn)》,Jesse Armstrong沿用了他在《幕后危機》、《窺視秀》的創(chuàng)作習(xí)慣——不明確交代角色背景,而是通過角色對話、細節(jié)等方式來暗示角色的歷史。
比如第一季第七集中,Logan讓孩子們到大兒子Connor家做家庭治療,那集最后給Logan滿是疤痕的后背來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特寫,這個鏡頭暗示了Logan童年時受到了叔叔的虐待,也可能解釋了他為什么會成為今天的Logan。打罵是他唯一了解的“愛的語言”。
你會發(fā)現(xiàn),《繼承之戰(zhàn)》雖然從不明示角色的背景信息,卻讓我們更想了解羅伊家族成員的黑歷史。
比如,Logan的第三任妻子Marcia:
第一季第三集中,Shiv讓前男友Nate調(diào)查Marcia。我們借此窺視了Marcia些許背景信息:她31歲時首次現(xiàn)身巴黎,擔任出版助理,第一任丈夫是黎巴嫩商人,他們在巴黎過著奢華的生活,辦過很多高端派對,結(jié)識了藝術(shù)家、作家、政治家、軍火商、石油商等人。但Marcia空降巴黎前的身份和行為仍然一片空白,而她對Willa的態(tài)度似乎也說明了什么。Marcia后來又對Shiv說,“如果你對我的過去感興趣,可以直接來找我?!?這話暗示了Marcia的人脈很深廣,但同時威脅滿滿。
此外,看《繼承之戰(zhàn)》永遠永遠不準跳過的片頭,也是窺探羅伊家族過去的一個窗口:
看過諸如《幕后危機》等以辛辣著稱的諷刺英劇后,你會發(fā)現(xiàn)《繼承之戰(zhàn)》這部HBO美劇里有英式喜劇慣用的傳統(tǒng)配方:
? 晃動的伸縮鏡頭 ? 謎一樣的人物歷史 ? 社死不償命 (L to the OG) ? Fxxx不離口 (Logan) ? 三觀不正 (Roman, and etc.)
對看慣正劇、爽劇、傳統(tǒng)美劇,或是被營銷號貼上「老錢風」帶節(jié)奏的觀眾來說,很容易也很自然地投射我們自己的想法,并對劇中人的行為產(chǎn)生某種社會責任的期待。尤其是Shiv這個角色,因為她是羅伊家族里唯一的合法女繼承人,所以觀眾會希望她能打敗父權(quán)(patriarchy)、殺死親哥、殲滅老人團、做一個新時代需要的大女主。
但是英國編劇如Jesse Armstrong, Armando Ianucci,他們從來不會因為大眾主流的喜好來討好迎合任何人。和他們筆挺的腰桿一樣,他們的筆桿永遠只聽從角色內(nèi)心的聲音、永遠只忠于故事本身。
夢回2018,《繼承之戰(zhàn)》開播的第一季,因為不但沒有一個“討喜”(rootable)角色同時還似乎是全員惡人的配置(Roman在全劇第一集竟然膽敢拿工人階層的無辜小孩尋開心),導(dǎo)致這劇的熱度極低。和被標為“燒腦劇”的Showtime美劇《億萬》相比,追《繼承之戰(zhàn)》的人門可羅雀。
從清冷的第一季到如今爆火的第四季,Jesse Armstrong從來沒有因為自己的劇出圈就打算迎合大眾的審美和口味。甚至在《繼承之戰(zhàn)》第二季、第三季橫掃艾美獎、英國電影與電視藝術(shù)學(xué)院獎(BAFTA),在萬眾期待之下回歸第四季之時,Jesse平靜地說:“這會是《繼承之戰(zhàn)》的最終季?!?/p>
在所有人都忘了第一季第一集開頭就鋪墊Logan有病在身,我們依然固執(zhí)地覺得Logan會像現(xiàn)實中的默多克一樣,再干一百年。Jesse卻在第四季第三集給了所有人一個當頭棒喝,“無情”地殺死了一代梟雄Logan Roy。
在一個創(chuàng)作者甘為資本折腰、只為迎合主流價值觀念、只為刷新收視率收割粉絲量、只要給錢就拍到天荒地老的流媒體時代,有這樣一個依舊清醒的藝術(shù)家,服務(wù)于他筆下的角色、故事本身、還原一個沒有濾鏡的真實資本世界。作為觀眾的我們,還能有什么其他要求呢?
我只想說: 且看且珍惜。 And MAD RESPECT to Jesse Armstrong (and HBO).
富豪為什么收藏藝術(shù)品?避稅還是彰顯品味?
在繼承之戰(zhàn)第四季第四集中 以默多克為原型的保守黨傳媒巨擎Logan Roy留下的遺囑除了聲明公司繼承權(quán)之外還特意囑咐了他收藏的一系列印象派作品包括保羅高更的畫該何去何從
小女兒Shiv和高管們說為啥不把高更的畫燒了還能吃保險時CFO Karl回答:That’d be the dream, financially speaking.
從第一季開始Jesse Armstrong就一直用藝術(shù)作為隱喻來塑造角色 最直白的表現(xiàn)為第一季的海報中背景里出現(xiàn)了Peter Rubens的The Tiger Hunt暗示四個孩子間的權(quán)力斗爭 還有第二季海報里的Dante And Virgil(1850) 暗示孩子們各懷鬼胎策劃對父親的奪權(quán)
劇中Logan Roy的曼哈頓Townhouse里掛滿了荷蘭黃金時代的風景畫和印象派的作品(有杜米埃、高更、雷諾阿等等) 在第一季Kendall背刺老爹的戲里 Logan的客廳掛著荷蘭巴洛克畫家Peter Lely的肖像畫《路易斯?德·克魯瓦勒》(圖4)她曾是法國路易十四的間諜 后來成為英國查理二世國王的寵妃 她在Logan的客廳墻上見證了這場災(zāi)難性的家庭晚宴
相比同為媒體界巨頭的競爭對手Pierce家族的加州豪宅里掛著Ronnie Landield, Logan Roy的藏品要傳統(tǒng)的多 Nan Pierce更偏愛當代藝術(shù) 由此也能從中窺探出兩個家族在政治立場和意識形態(tài)上的巨大反差
人物塑造登峰造極??吹降谒募驹絹碓较矚g老頭子,冷酷,直接,是個思路清晰的決策機器;三個熊孩子經(jīng)歷了前三季的折磨終于有膽量跟爹正面對抗,大手一揮go shoping買公司;greg市井,小聰明,自私,又傻又壞是個典型的小人,預(yù)感他后面會是個大坑貨;tom讓人心疼,在一段不平等的婚姻里面當著雙面人,在logan和shiv兩個不在乎他的人之間求生存找機會。人生是在泥潭里面搶刀子,期待第四季!
“我真希望像你一樣念過哈佛商學(xué)院,阿泰,跟你這種知識巨擘講話讓人好緊張。”哈哈哈哈哈,臺詞中火力全開的吐槽、隨處可見的fuck、刀光劍影的博弈乃至偶爾露真容的瞬間,依然是如此讓人沉醉,大呼過癮。最終季,就讓我們再次跟隨家族成員,在風雨飄搖的商業(yè)帝國中,殺他個蛋打雞飛,有去無回!
第一集最后的對手戲太精彩
ep3——物質(zhì)世界的不可控與編劇構(gòu)思的可控達成一種渾然天成的共生
很明顯會是電視劇史上前十的劇
其實和大多數(shù)人一樣,Kendall才是那個更有共鳴的主角,Logan更像那個邪惡的父權(quán)反派。但這一季第一集的結(jié)尾我卻感覺第一次能真切共情這個角色。比起劇里那個直白的“法西斯”政客,Logan本人才像trump的更深層的象征:作為老牌的資本家在上個世紀的美國取得了成功和財富,但面對現(xiàn)在這個復(fù)雜的時代卻感慨人心不古,于是他懷念起自己年輕時那個也許從來不存在的America,想要讓它great again。但那個曾經(jīng)的美國早已回不去了,沒有人知道它曾經(jīng)為什么偉大,還有人質(zhì)疑它為誰而偉大——就好像民權(quán)運動讓黑人分享了美國社會使得美國只對白人曾經(jīng)偉大過一樣,劇中反抗的新世代也已讓曾經(jīng)最代表美國的精神的人變成了這個國家最想要剔除的一部分,而這個人也只有面對電視,陷入《老無所依》式的焦慮中:終究是人心不古
第三集已經(jīng)封神。偉大的怪物在空中鯨落,孩子們才發(fā)現(xiàn)自己甚至扛不住父親生命最后蕩起的漣漪。
來啦 第一集最后一幕拍出來婚姻故事的感覺啊 卡司都太棒了
前三季實在太偉大了,簡直是莎翁李爾王、中國的清宮外史,那種經(jīng)典感!第一集有點弱,皮爾斯家族那么牛氣的第二季第三季,這一集居然叫賣博弈的橋段那么low,聽到100億大吃一驚居然,太low了吧。一直喜歡皮爾斯家族,一比,兩家人一聚餐,就看得出暴發(fā)戶人家和百年老錢人家,沒法比。雖然洛根家族已經(jīng)很低調(diào)不穿大牌logo了。但皮爾斯家族穿的是祖上的翻毛了的老羊毛衫!談?wù)摰脑掝}都是藝術(shù)和歷史!根本兩家人家雞同鴨講。真的是豪族們的鄙視鏈。第二集,煤氣燈下這一提法太到位,顯示編劇之強悍。洛根對四子女的感慨,再次證明,偉大的作品,就是能寫出人類的困頓,每個人都感覺不被他人理解的困頓,無一幸免,沒有善惡高下的俗陋的道德評判。
我只能說succession一通電話就已經(jīng)把什么血色婚禮/炸半張臉/反殺主角之類的橋段秒得渣都不剩了
找不到任何語言來形容看第三集的觀感…見證歷史的一集,現(xiàn)在整個人還在余震當中
第一集最后一幕,當鏡頭里只有Tom悲傷的眼神的時候,他真的好達西好古典,好像跟Shiv不在一個時空里。
用比較欠兒的方式說就是,這劇不重點聽/看它的英文臺詞等于白看
第四季回歸前夕,原型92歲傳媒大亨默多克剛宣布第五次結(jié)婚,現(xiàn)實總是比戲劇更精彩。
Shiv和Tom躺在床上,相距咫尺,又隔絕千里。如果說整個故事都在講金錢對人的異化以及人在物欲和自我之間的掙扎,那么這個瞬間就是一種從異化中脫出的瞬間,一種回到“孩童化”的瞬間。你很難分辨這種悲傷又虛無的情愫和白天征戰(zhàn)商界時的進攻性,到底哪個更接近真實的他們,或者都是真實的,矛盾和困境本身永恒存在,不因財富而消弭。對困境而言,財富消解一些,再建構(gòu)另一些。這故事的美妙在于一種煎熬和炙烤,它不只注視富人生活的奇觀,還在于考驗這異化的尺度以及人性本身的韌性。
這輩子能寫一部同水平的劇本,就可以死去了。
不太喜歡 太drama 種瓜得瓜
“這是屬于HBO留給觀眾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看完第三集 還在震撼中。。。很難接受
R.I.P. Logan Roy. 時隔一年半,那熟悉的宮廷式高貴病嬌感又撲面而來。家庭糾葛被無限放大成億萬商戰(zhàn),孩子們?yōu)榱思づ习侄习窒萑肱馁u競標,家族相爭,外人得利,Shiv意氣風發(fā)推開門出價的特寫令人百感交集。Tom和Shiv挽手悼亡婚姻標志著正式開撕。Logan是孤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