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俠兒(姜大衛(wèi) 飾)俠肝義膽,一身正氣,平日里扶貧助弱,盡顯游俠的不羈本色。某日,游俠兒救下了威勝鏢局總鏢頭的妹妹江靈(李麗麗 飾),江靈告訴游俠兒,哥哥江威(鄭雷 飾)正在路上護送一批價值連城的珍寶。
黑道高手孔武(張佩山 飾)當然不會放過這條大魚,正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他和游俠兒在偶然之中相遇,一番比試之后發(fā)現(xiàn)兩人武功不相上下??孜潆[瞞了自己的真實身份和意圖,欺騙游俠兒自己正在干一宗劫富濟貧的大買賣,邀請游俠兒加入,正義感慢慢的游俠兒興然應(yīng)允。得手之后,游俠兒才知道自己上了孔武的當,被當了槍使,現(xiàn)在,唯有將被劫持的那一批珍寶盡數(shù)找回才能保全自己的聲譽。
其實張霹靂有的電影劇本類似于京劇折子戲,這就是其中一例。單看劇本其實比較單薄,拍攝手法也沒有太出彩的地方,但妙就妙在角色是給阿尊量身定做的。阿尊的游俠兒,簡直就是唐傳奇里走出的少年俠士,鮮衣怒馬,心比天高,卻命如紙薄?!肮媚锬銊e哭,哭了就不好看了?!薄罢嫫婀?,老母總是八十歲,不會七十九,也不會八十一。”臺詞很有腔調(diào)。配樂也不錯,尤其記得小姜伴著鏘鏘的民樂(是琵琶嗎?)聲騎馬的樣子。最后游俠兒當然一貫死了,但熒幕里的少年在合適的年紀香消玉殞,也是一種“幸運”:試想少年游俠已經(jīng)老去以后,會是怎樣的光影?只有讓生命定格在年少時,才能永遠豐神俊朗,英雄少年。 又:結(jié)尾定格頗具神韻,有古代小說留白的意境;李麗麗幻想片段的拍法好像十三太保又用了一次,連配樂都是一樣的。 又又:那時候的威亞技術(shù)應(yīng)該還不很成熟,像人掛在纜車上一樣??
在武俠創(chuàng)作的歷史上,游俠兒這樣的俠客形象怕是獨一無二。說他愚蠢,他卻心思靈巧智斗惡人;說他聰明,他卻輕信壞人終至為錯誤付出性命的代價。他是一個孩子氣的大俠,也是一個認真執(zhí)拗的孤膽英雄。這些特質(zhì)復雜地集中于一個人的身上,讓我對倪匡、張徹、姜大衛(wèi)的組合有了新的一份驚喜,不知這三個人對游俠兒這個角色的特質(zhì)誰的作用更大一些。
年輕的姜大衛(wèi),真是耀眼的讓人無法直視,一直掛在他臉上的笑容,讓人知道游俠兒的內(nèi)心簡單的只有一個理想世界。(以下劇透慎入)
接下來說一些很有趣的細節(jié):游俠兒因為把錢給了窮人而自己沒錢吃飯,不大大方方承認,反而先是拖延時間,再是賣劍換錢,然而又不舍得真的賣劍,拿了五兩銀子,出門還要去追沒追到,接著還要說早知道弄不回來,該要他100兩銀子,這回虧了本了??蛇^了幾天還是要把心愛的佩劍偷回來。(這段的翻來覆去簡直太棒了,真正行走江湖的大俠絕不會這么做)
遇到有人在賭莊被騙,心生憐憫,又把身上的錢給了賭徒,馬上又要回來掰下一角(與之前把所有錢給了窮人作對比,這次漲經(jīng)驗了)。
自己進去賭莊先以騙治騙,騙了3000兩銀子,經(jīng)過好一番打斗終于強行拿到了銀票,一轉(zhuǎn)身又能把一半銀票分給賭場的打手們。(到底是要跟賭場作對咋滴?)這里我覺得他的動機單純是打壞人,至于打完了接著怎么辦,他還沒考慮過。
輕信惡人幫惡人去打劫(當然他自己以為是去截珠寶賑濟災民),劫到了銀子還要問一句,我們辛苦廝殺了一場,也要得些好處才是。經(jīng)驗老道的惡人說,你若貪圖這些財寶,便不叫人佩服。他便馬上作罷。(像小孩子一樣,有好玩具還是想要的,但別人一說這不是大英雄,那我馬上不要了)
這些細節(jié)的設(shè)計,可以說在我這么多年看的武俠片或小說里從未曾有過。它們都太生動地描繪出一個首次踏足江湖卻身負絕學的少年,很孩子氣,所有的事情對他來說都是一場游戲,他在游戲中鋤強扶弱還做了回神仙,但他身上也有一些小虛榮心、小傲嬌,甚至一點點小貪念。很多看過的朋友都覺得游俠兒可愛,這便是可愛的緣由,這份可愛太真實,太人性化,但在那個遍地老謀深算的江湖世界里卻有如天使下凡。
而姜尊對這個人物的演繹,我真心要說,以后的所有演過機靈男主角人設(shè)的演員們,都無人可以超越。他的機靈里還帶著一點憨憨的氣質(zhì),這種獨特氣質(zhì)絕對是老天爺賞飯,相比于后來者們擠眉弄眼的演繹機靈,游俠兒有一種渾然天成的精美感,不帶一點刻意。
再到后來,知道自己錯信惡人之后執(zhí)意去追回鏢銀,身體被扎穿還要在墻壁上硬把劍擠出來(其實這時候他本可以走,保命再圖日后唄),但是他卻用從死人身上扒下來的衣服堵住傷口堅持去追反派(扒衣服細節(jié)好評)。被反派打倒之后還要掙扎爬去拿自己的雙劍(此處還給了慢鏡頭)。
這些有點執(zhí)拗的細節(jié),跟前面的小機靈小心思相對比,才真正展示出前面這些多個維度的性格背后的底色——內(nèi)心執(zhí)著的堅持。這或許是孩子氣的另一種表現(xiàn),不能做錯事,假如做錯了事,那么即便付出生命的代價也要糾正過來。他的內(nèi)心不容許自己有錯誤,甚至于女主質(zhì)問他搶劫鏢銀的時候也羞于吐露自己的錯誤,只有在終于追回鏢銀,臨死的一刻才會笑著說一句:我.......上了人家的當了......(這一句的表演真的大愛)
最最讓我喜歡的一段是,游俠兒死之前,他還是要去拿自己的劍,當拿起雙劍又怦然落下,他才忽然錯愕,發(fā)現(xiàn)自己再也拿不起劍的時候,才意識到死期將近。我不知道尊是怎么揣摩的角色,但是在我看來,20歲之前的我,是從來不覺得自己會死的,仿佛世界都在圍著我轉(zhuǎn)。所以我深深地發(fā)現(xiàn)這個細節(jié)的精彩之處,即便身受重傷,游俠兒依然認為自己不可能會死。直到拿不起劍的那一刻,他才知道自己真的要死了。少年對生死的概念從這一個動作表達的淋漓盡致。所以說姜大衛(wèi)是老天爺賞飯吃一點也不為過,他對每一個角色的演繹,細節(jié)太值得推敲,很多類似的人設(shè)也能看得出細微的差別。很難想象20多歲的演員可以做到這樣。
另外還想感嘆一下那個時候香港電影人們湊在一起天馬行空地亂整,出現(xiàn)的意外驚喜真是讓現(xiàn)在這個年代的人汗顏。比如,女主讓他陪自己走,他說他有事要做翻身上馬便走,連再見都不說一聲,如此反套路(喂,這是女主好伐,你是男主好伐?)。還有那段著名的八十歲老母,不是七十九,也不是八十一。
最后還是要花式表白姜大衛(wèi),太靈太會演了。張徹是他的伯樂,但張徹遇到他何嘗不是撿到了寶。有了他,那個刀光劍影的硬漢江湖才變得生動有趣;有了他,那些或機敏聰慧或孤傲絕塵的俠客才有了眉眼和面目。
下一篇,要去談?wù)?lt;<保鏢>>里的駱逸。
真的真的愛死姜大衛(wèi)。
配圖來一張十三太保吧
以前書本上寫“借問誰家子,幽并游俠兒?!北吃姷臅r候并不能想象出,什么樣的人兒,才是游俠兒。
沒想到是一部我以前不喜歡看的,總是打打殺殺遍布血腥的武俠動作電影,讓我鮮明感受到了,游俠兒的風姿。
瘦巴巴的小姜,演起豪俠任性的少年,一點也不違和。路遇盜匪,靈巧少年頑皮捉弄他們,跟到客棧探聽消息順帶嚇唬他們,最后黑吃黑,卻不傷他們性命。轉(zhuǎn)眼又把這劫來的千兩赤金,送給大河決堤的難民,百姓感激他扯著不讓走,他還誤以為不夠,懷里的最后一點碎銀也盡數(shù)給出。單純的少年,隨心行俠,正是“千金散盡還復來”的性子。后面渾然忘了自己一文不名了,客棧里要人家揀好菜上了,吃完卻發(fā)現(xiàn)囊中羞澀。
哈哈哈,我的好少年,第一次吃霸王餐啊,有點不好意思卻也能坦然跟小二企圖掛賬。顯然就是一個初出江湖,對行走江湖半生不熟的小俠客呢。總是坦然的游俠兒,一錢三分的飯錢就想拿自己的隨身武器——一對短劍抵押,有旁人欣賞欲買,立刻漲價到十兩,心里頭卻打著對方一出門,就搶回來的主意。哈哈哈,果然是俠以武犯禁。出門沒追上,感嘆一句“早知弄不回來,該賣他千兩。”
然后小小游俠兒,追武器的路上,順手救了一位可愛少女,留下了將來一再流傳的段子——你可不能哭,一哭,就難看死了(皺眉癟嘴)。還勸人家,不要出來江湖上轉(zhuǎn),江湖上壞人多。結(jié)果,我的少年啊,是你遇上了壞人,被欺騙,被甩鍋。路遇兩個賭徒,你也不知道人家是不是壞人,賣劍得來的十兩銀,付掉飯錢余下的,你又要盡數(shù)送他們。總算吃一塹長一智,給人后又折返回來,掰回了八錢銀子,預備去賭徒說出千的賭館,大鬧一場。(總算避免了霸王餐之后霸王賭??)
游俠兒在賭場里真是活靈活現(xiàn)的可愛鬧場,詐賭贏了人家三千兩,靠武力拿走了這些贏錢,但保持了不傷人性命的原則。哈哈,難怪總是隨手散金呢,千金散盡可是果真還復來呢。
姜大衛(wèi)演游俠兒這角色,簡直般配極了,機靈可愛卻又有初踏江湖的懵懂純真,武力高強隨遇而安,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精湛的騎術(shù)演繹,仿佛重現(xiàn)了“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當年邵氏后山的景色,很是能體現(xiàn)綠林好漢,騎馬縱橫的豪氣??蓱z游俠兒被胖胖臉大叔一團和氣所騙,跟著去殺了他以為是獨龍會這種欺壓百姓的惡勢力實際卻是鏢局的人們。游俠兒并沒有動手傷人,然而最后誤傷汪鏢頭的那一劍,卻好似預示著他即將大開殺戒。
矯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正是游俠兒發(fā)現(xiàn)錯誤后,追回被劫珍寶那場戰(zhàn)斗的寫照。然后,他重傷而死,死前還要叫可愛的少女,“不要哭,不然我又要裝死了”。
少年發(fā)現(xiàn)自己犯了大錯,面對少女的切切追問,希望他否認的話語,卻直言承認“是我”。他依然能調(diào)皮、明朗的笑著,因為從他發(fā)現(xiàn)不對的那一刻起,他就預備著去奪回珍寶,糾正自己的錯誤。沒有絲毫的的推卸責任與退縮,永遠行動派的少年,追上劫匪殺人也像在游戲,頑皮可愛,廝殺無數(shù)。只有在長劍穿身,劍下劫匪求饒“我有八十老母”時,他才有了一絲悲愴“老母總是八十,不會七十九,也不會八十一”。
當他終于把珍寶還給事主,臨死猶在惦記少女的哭泣,“不要哭,哭了就難看死了”,掙扎起身,想再像他每場對敵慣做的招式那樣,拋接雙刀,拋起卻無力接住,雙手染滿鮮血。我的心,和可愛的少女一樣心痛。少年倒下去了,任少女怎么說“我不哭了,你不要裝死了”,他也不會起來了。
片尾游俠兒死了,但又接了一段他從前裝死哄少女不哭的慢放鏡頭,那樣美好純粹的少年少女,少年笑容真誠燦爛的起身,少女從俯身的著急到隨之起身的嬌嗔,怎么不應(yīng)該來一個美好的接近,輕柔的親吻??????張徹導演,我恨你哈哈哈??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 借問誰家子,幽并游俠兒。
一、小姜的笑 沒有人抵擋得了
二、編劇倪匡 導演張徹 古龍式的理想英雄 不知道從何而來的少年 一身武藝 渾身是膽 最重要的是一心溫柔 以一敵十 以一敵百不在話下 不知江湖險惡 哪里都敢闖一闖 付不起銀子被小二小瞧挖苦 得了銀子以后 得意卻還是溫柔 不帶惡意
三、構(gòu)圖極美
四、有理想的、純真無暇的人都是要走向悲劇 走向毀滅的
簡直是為姜大衛(wèi)度身定做,好一個鮮衣怒馬游俠兒,能遇到這樣一個風姿綽約的游俠兒也是今生有幸,可惜最后還是張徹鐘愛的悲劇結(jié)尾
整部戲中邪魅一笑多少次?無胡金銓之韻味深長,無新派武俠之奇趣詼諧,張徹之作,得一藝工血熱罷。
邵氏 張徹 姜大衛(wèi) 李麗麗 午馬 倪匡 最能表現(xiàn)姜大衛(wèi)先生浪子本色的電影, 很榮幸在電影院看, 單眼皮酷得不行的姜大衛(wèi), 真是那時代的代言人, 6070年代全球風起雲(yún)湧的青春反叛浪潮...時也命也...下一年就出了更酷的李小龍....
姜大衛(wèi)帥的這叫一個天崩地裂
張徹能遇見姜大衛(wèi)何其幸運,所有想象都得托付,變得有形有質(zhì),絕不會有“還是差一點”的遺憾。就像大衛(wèi)已經(jīng)在大理石里面生好了,只等米開朗基羅把他挖出來。
內(nèi)心純粹的賭徒愿賭服輸。
游俠兒看游俠兒
7.0/6.6
勇者無畏,俠者無敵。
賣萌有錯,賣萌有罪啊——“姑娘你別哭,我寧愿死也不要看見你哭……”那靈動詼邪的笑容,圓溜溜眼咕嚕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的小眼神太撓人啦~~如果可以,獸性大發(fā)的我想把姜大衛(wèi)終身囚禁在心窩中,讓他永遠不要離開我。
別看,看了之后你會永遠記得姜大衛(wèi)的那個笑容。
這狗血劇情
姜大衛(wèi)死得好慘,功夫好沒頭腦,太年輕沒心機,左一劍穿心,右一劍穿心,李麗麗這么喜歡他都不知珍惜。難怪都說張徹是基情大導演,培養(yǎng)的契仔們組成基情大本營;邵氏時代的姜大衛(wèi)俏皮、機靈,卻像性冷淡,不知道如何談戀愛;邵氏時代的狄龍英俊、灑脫,卻不知如何憐香惜玉,有兄弟就夠了……
白馬飾金羈,連篇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并游俠兒。
真難得看到這么年輕的鄭雷,好不習慣,印象里一直是港劇里的霸氣老臉好不好~天塌下來當被子蓋的單純青年小姜,氣質(zhì)無限貼近“游俠兒”三個字~不設(shè)找零自己掰什么的好歡樂~~
中午醒來電視臺在播 23歲的姜大衛(wèi)第一次扮電影主角 連人物也很傻很天真 總?cè)菀妆粍e有用心的人利用 混江湖么 到底清無魚什么的 ...“天下烏鴉一般黑 天下銀子一般白” “再美的女孩子 一哭就不好看了”“說起來真丟人,我…上了人家當了” 喲喂~ = = 張徹+姜大衛(wèi)+午馬+倪匡 你們都好年輕~
就如同影片中姜大衛(wèi)每有近景鏡頭便會咧嘴一笑,這笑中的單純恰對應(yīng)著“游俠兒”的性格,以及影片的主題。喜歡江湖中如此單純的人物,一如喜歡蒼涼現(xiàn)實里那些堅持自我的、孩子一般的人兒。
死得冤啊,總是太傻太天真啊!結(jié)尾再現(xiàn)意氣風發(fā),真是難忘。“小姑娘別哭啊,我寧愿死也不愿看你哭……”然后整個兒人就擱地上了,真會把妹啊!總是笑啊,笑得YD啊~賣萌可恥啊~小得瑟兒!(“我家有80歲老娘”“真奇怪,老娘總是80歲,不會79也不會81”o(╯□╰)o;助導:午馬
這部里面倪老爺子的經(jīng)典臺詞相當多--凡人都是他家祖宗鬼孫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