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6喬女,五星 20170217辛十四娘,四星 20170219狐仙馴悍記,四星 20170220瑞云與細(xì)侯,兩星 20170225娥眉一笑,三星。陳紅的顏沒話說,只是后半部分的劇情是何等的臥槽 20170311紅玉,三星 20170404田七郎,五星,活的清楚明白的娘,有情有義的七郎
20170521八大王,五星,醍醐灌頂
20170521陸判,三星,改了結(jié)局,更有意義了
20170522封三娘,兩星
20170529書癡,三星,幡然大悟的書癡,沉醉不自知的世人
20170601鴉頭,一星
20170607荷花三娘子,一星
20170608云翠仙,三星
20170608罵鴨,三星,勸君莫取不義財
20170609梅女,三星,有情有義的蓉蓉更吸引我
20170609無頭案,兩星
20170611仙媒,兩星
20170612,西湖主,一星
20170621袖中奇緣,一星
20170621魯公女,三星,信守諾言
20170623阿秀,三星
20170626阿寶,一星,奇幻片
20170627竇女情仇,四星,人性
20170628嬰寧,二星,結(jié)局呵呵呵
永遠(yuǎn)記得這首歌,經(jīng)典。
歌詞: 你也說聊齋,我也說聊齋 喜怒哀樂一起那個都到那心頭來 鬼也不是那鬼,怪也不是那怪 牛鬼蛇神它倒比正人君子更可愛 你也說聊齋,我也說聊齋 喜怒哀樂一起那個都到那心頭來 鬼也不是那鬼,怪也不是那怪 笑中也有淚,樂中也有哀 幾分莊嚴(yán),幾分詼諧 幾分玩笑,幾分那個感慨 此中滋味,誰能解得開 誰能解得開 笑中也有淚,樂中也有哀 幾分莊嚴(yán),幾分詼諧 幾分玩笑,幾分那個感慨 此中滋味,誰能解得開 誰能解得開,誰能解得開 你也說聊齋,我也說聊齋 喜怒哀樂一起那個都到那心頭來 鬼也不是那鬼,怪也不是那怪 牛鬼蛇神它倒比真人君子更可愛 笑中也有淚,樂中也有哀 幾分莊嚴(yán),幾分詼諧 幾分玩笑,幾分那個感慨 此中滋味,誰能解得開 誰能解得開 笑中也有淚,樂中也有哀 幾分莊嚴(yán),幾分詼諧 幾分玩笑,幾分那個感慨 此中滋味,誰能解得開 誰能解得開,誰能解得開 誰能解得開 誰能解得開
沒想到《魯公女》的情節(jié)如此驚心動魄、千回百轉(zhuǎn)!說它是人鬼情未了第二經(jīng)典版本,只怕沒劇本敢坐第一了。再看回蒲松齡老先生的原文,終究是有時代局限性的:張雖狂生,也并未癡心絕對,成親、生子、富貴,一樣都沒落下。可憐魯飛飛轉(zhuǎn)世苦等十五年,以為前世約定已毀,竟生生哭死。雖然后面續(xù)上了死而復(fù)生、喜結(jié)連理的結(jié)局,但仍未擺脫世俗所謂的“圓滿”(盧家知道了張生家境富裕,歡天喜地的允了這門親事。后來盧家有變,又靠了張家和氣團(tuán)圓。)總之原文滿滿的直男癌晚期癥狀,魯飛飛也淪為一個襯托癡情書生的失語符號。不若我朝80年代的改編:張生一世清貧,對魯飛飛信守承諾,不為誘惑所動。在人鬼相伴的日子里,兩人雖無肌膚之親,但琴瑟和鳴、吟詩下棋,堪比最完美的靈魂伴侶。魯飛飛心疼他一世飄零,逼他娶妻生子,他反而收買了媒婆,從此絕了媒妁的可能。那個頭發(fā)花白、形容枯槁的老叟,在清冷的歲月中守著愛人墳頭的身影,是多么讓人動容!看完原文,更加懷念那個情懷如詩的上世紀(jì)八十年代了?!吧硎烙朴坪巫銌?,冷笑置之而已。尋思起、從頭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緣、恐結(jié)他生里。然諾重,君須記。” 改編者那浪漫不羈的靈魂,才是真的千年難遇。
談評
看完田七郎這個故事,其中并沒有神奇的狐仙妖怪,沒有悱惻纏綿的人鬼愛情,但故事的結(jié)局頗讓人震撼有所思考,去搜了搜關(guān)于這篇故事的評論,原來人們對這個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一直有著很大爭議,歷史學(xué)家、百家講壇講師、甚至評書界前輩對武承休這個人物形象褒貶不一,有人否定,有人贊揚(yáng),在回應(yīng)他人討論的過程中促成了我對這篇故事、人物的個人看法與思考
一、談聊齋《田七郎》武田之交
首先有人認(rèn)為這篇故事給人的啟示在于交友需慎重,要警惕鮮花里藏的毒蛇。我覺得這種看法是不正確的,完全不是這篇故事想要表達(dá)和體現(xiàn)的。 對于故事中的武田之交也許沒有那么多摯友間相知相惜的濃厚友誼,但卻是一場生死患難之交。對于這段情義的看法,個人角度不同觀點(diǎn)存異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太過極端的看法我覺得都不太合適,也許這個故事只歸于故事中的那句至理之言“富人報人以財,貧人報人以義”(可憐故事中的貧人報之以義是要拿性命去報的),只是揭示了這么一個社會現(xiàn)象或社會現(xiàn)實(shí),故事的本身并沒有明顯的丑化誰也沒有刻意突顯二人因階級矛盾而存在什么利益沖突的痕跡。故事立意很清明并不想主導(dǎo)觀者對人物的看法,只是平平講了這么一個故事,至于讀者的觀后感受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要談對于這段交情的看法我認(rèn)為有三個重點(diǎn)不得不提,第一武承休一開始決定交往田七郎是帶有目的性的,至于這個目的性它是丑陋的嗎-不是,武本就好交游(只是人多知面不知心),故事中并沒有刻畫武是一個奸邪之輩不懷好意的收買籠絡(luò)他人,就拿一個普通人而言有人告訴你某某某是一個可以共患難值得交往的人,你會不想結(jié)識嗎,至于武廣交友這個愛好或者說行為指向,武家有祖業(yè)但已無權(quán)勢遺留,為保住祖業(yè)多點(diǎn)交際有事兒好有些個幫手這個沒什么不可以理解的。第二是田七郎要對武承休報之以義的實(shí)錘是怎么形成的,是因為武承休從一件與他毫不相干的人命官司中救了田七郎一命,相當(dāng)于給予了田七郎重生再造之恩,縱使田家不想與武扯上關(guān)系,但這時田家的報義之念已不可回避(這怎么回避?給的錢可以還回去,救命之恩怎么還?任誰都會感激,只在于什么時候拿什么感激了)生死之交、報恩之義已然。第三田七郎的死,武家出事后叫天天不應(yīng)叫地地不靈,個中冤情已鄉(xiāng)里皆知,嘗試找田七郎談?wù)剠s并沒能聯(lián)系到,田七郎完全是主動去為救命恩人報仇的,這表現(xiàn)了田七郎不懼險惡為恩人報仇雪恨拯救恩人一家的感恩大義,印證了田七郎確實(shí)是一個有情有義、知恩圖報之人。這段恩義之交的過程中,武家并沒有做什么虧心事并沒有過任何存心不良的用心,相反武家也是被權(quán)勢欺壓的受害者。要說這篇田七郎整個故事凸顯了什么,凸顯了封建社會一人得道全家雞犬升天仗勢橫行,地方縣令貪贓枉法倚附強(qiáng)權(quán)欺壓百姓的丑陋封建社會現(xiàn)實(shí)。田七郎的死可以說是一方面為恩家報了仇雪了恨,另一方面也為百姓除了害,也算是死的轟轟烈烈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像,整個故事鮮活卻又深沉的展現(xiàn)了一個封建百姓淳樸耿直的恩義之情與勇敢反抗豪強(qiáng)的大義之舉。
二、“受人知者分人憂,受人恩者急人難。富人報人以財,貧人報人以義?!?/p>
整個故事中田母說的那句“富人報人以財,貧人報人以義”作為這個故事的內(nèi)核,可以說是點(diǎn)睛之筆,頗能使觀者心明眼亮的看這個故事,就像夜間行路前方有燈籠照亮一樣,這句話頗有深理,縱使人常道有錢能使鬼推磨,但是有的東西卻并不是金錢所能換來的,就像故事中武家遭了難,平日結(jié)交的所謂友人悉數(shù)避的遠(yuǎn)遠(yuǎn)的甚至去投靠武的仇家,這時候作為朋友就算幫不上忙,哪怕去武家問候一下,相信也倍使人心里暖和。作為主人公田七郎這個特殊的朋友,因有救命之恩在身能挺身而出為恩主報仇雪恨最終身死,也許有人覺得他死的可憐可惜,有人覺得他死的壯烈。對結(jié)局的思考最終還是落在了那句“富人報人以財,窮人報人以義”上面,對于這個義字,不報如何,報又如何報就又產(chǎn)生了一個問題,只能說得分是什么人去報,何時報,什么情況去報,有人卻覺得田七郎死的并不可惜,為恩主報仇雪恨的同時也為百姓除了害,不得不說這里面寄托著故事創(chuàng)作者與當(dāng)時百姓內(nèi)心深處反抗惡霸豪強(qiáng)勢力的心愿與幻想的影子。這句話,放到現(xiàn)在同樣給人以深沉的道理值得品味,就像現(xiàn)實(shí)中什么事都得有人去做,有錢人做一番事,沒錢人做另一番事情,就像人間百味都有人吃,有的人啥都可以吃到但是有的人則不盡然了,然而這卻是眾生不得不面對的沉重現(xiàn)實(shí),世間眾生無窮無窮許多人,人與人之間的物質(zhì)與生活總會有差異,原因可以說更為復(fù)雜難解,有個人努力程度因素所致,也許大家都努力了卻得到不同的結(jié)果,面對這種差異可以說誰也無能為力,是社會一直在努力解決的問題,是國家乃至世界都在為解決之而永遠(yuǎn)都在努力卻永遠(yuǎn)都解決不了的人類性難題!喜歡聊齋也許癡迷于故事中纏綿悱惻的花狐艷魅的人鬼愛情,但它里面做人處世的道理與寶貴價值觀也如同金磚一樣為觀者壘起了另一個寶貴的世界?!皶凶杂悬S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妙哉
當(dāng)時嚇得我屁滾尿流,還記得開頭寒風(fēng)中那盞孤燈,配著沁人心脾的“仙樂”,絕對刺激!
開頭那個音樂太慎了。。小時候一直對它有陰影
想起少年時多少個夜我們那一片的男女老少聚集一堂聊齋神韻了,尚記得鸚鵡奇緣惹下我的熱淚,偷偷抹去,怕別人看見我一男子落淚,尚記得書癡嬰寧阿寶...
沒看全,那《畫皮》著實(shí)嚇到我了。
你也說聊齋,我也說聊齋
在那個文化資源十分匱乏的八九十年代,這實(shí)在是經(jīng)典啊。多少年過去了,新版聊齋電視劇電影拍了N多,濃描厚妝、嗲聲嗲氣的港臺腔、現(xiàn)代范都入不了我的眼。這部經(jīng)典,哪里是寫鬼寫妖,分明是寫人世。種善因終得善果,自作孽不可活。
小時候看到片頭曲就害怕
這版聊齋明明就沒拍畫皮,真不知哪來那么多腦殘張口閉口被畫皮嚇得不行…
還記得是和姐姐一起躲在被窩里看,看到緊要處姐姐總是用被單蓋住臉,問我過去了沒?過去了沒?
一直記得片頭那個燈。。。
看完不敢出去撒尿。
學(xué)前班作業(yè)做完我媽才讓看,當(dāng)時這就是我的娛樂活動,他們上班我自己在家看鬼片,竟然沒有嚇?biāo)?!感覺自己像凡爾賽的玫瑰…
剛開始的鬼火哀鳴
小時候嚇得老子不得了
光開頭那個“嗚嗚嗚嗚”就把我嚇趴了……
聽到片頭曲一開始的時候鬼火那聲音就嚇得半死 還是要看 童年永遠(yuǎn)的記憶
87版聊齋可以說升華了原著的存在。不僅繼承了蒲松齡對世道昏聵、人心比鬼險惡的諷刺,更是剝離了書生意淫美女、搖身人生贏家的膚淺橋段,每一處的改編都使作品更深刻。對恐怖氣氛的營造就不必說了。順便問候廣電總局全家。
你也說聊齋,我也說聊齋,喜怒哀樂一起那個都到那心頭來。鬼也不是那鬼,怪也不是那怪,牛鬼蛇神它倒比正人君子更可愛。笑中也有淚,樂中也有哀,幾分莊嚴(yán),幾分詼諧,幾分玩笑,幾分那個感慨。此中滋味,誰能解得開?誰能解得開…書生癡情,鬼妖主動
一看顧問名單就震驚了:文懷沙、馮至、陽翰笙、曹禺、謝晉……
小時候很害怕,現(xiàn)在重看無比美好,真想結(jié)交那些狐仙鬼神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