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哥和美女的搭配,又是我喜歡的類型,以為會有精巧的情節(jié)設(shè)計,火爆的場面和完美的結(jié)局。
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喬治在這里不帥,表情奇怪,動作簡單;妮可不漂亮,除了片頭和片尾的黑色泳裝(連體的),其余都是土得掉渣的職業(yè)裝。搞不懂!
情節(jié)比起其他的同類型影片差太遠,生硬,轉(zhuǎn)換笨拙,沒有意外。也搞不清楚為什么妮可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堅強?懦弱?和喬治之間本來期待有很好看的對手戲,也沒有出現(xiàn)。
為什么俄羅斯的將軍為了一點點錢,要冒那么大風險投運10顆核彈,還被干掉了?
為什么妮可要哭?
衛(wèi)星監(jiān)控怎么像是攝像頭?
妮可為什么在如此緊張的情況下還會把快運資料發(fā)電子郵件給自己?
為什么要用了那么笨重的奔馳車,就是為了防彈的情節(jié)?
搞不清楚!?。?/div>
2 ) 一半恐怖分子都是美國人自己教出來的
美國人總是開口閉口反恐,一副衛(wèi)道士和救世主形象,但實際上他們?yōu)樽约褐圃炝硕嗌贁橙???催@部片子的時候,其實我特別同情最后背著核武器想要去復(fù)仇的那個男人。。。他失去了家人,孩子,兄弟。。。
在強權(quán)操控的世界,他幾乎失去一切,點燃了復(fù)仇的怒火,卻沒有可以討回的途徑,于是鋌而走險。。。雖然不贊同制造血案殃及無辜的方式,但理解這種無奈。這種片子結(jié)局沒有懸念,一定是成功排爆。所以我就想了這都有核武器了,真不在乎非要定點,隨便哪個地方都能毀滅這城市。所以恐怖分子以后要是不那么死心眼了,這反恐形勢嚴峻吶??!
兩位男女主角固然英勇,但基于這樣的政治理念,看他們最后拆彈成功,只是爆炸卻沒有產(chǎn)生和輻射。我卻并有平時在其他電影中看喪心病狂作惡多端的亡命徒的爆破陰謀被瓦解時的痛快放松感覺。
一部略顯平淡的片子。
3 ) 末日戒備|妮可的美顏
故事有點年代了,在那個時期,人類的末日,基本都是由“核危機”造成的。
老美的“末日情結(jié)”從來沒有斷過,這好像是一種類型的“杞人憂天”。
其實這樣的危機,我們希望永遠不會來,但縱觀人類的發(fā)展史,好像這樣的危機又無可避免。
那時候的妮可,還是滿臉的膠原蛋白,和大帥哥談?wù)勄檎f說愛,就順便把世界給拯救了。
放到現(xiàn)在來看,好像是有一些“過時”,但在97年,還是算得上大制作的。
場面宏大,危機的壓迫感,搶眼的帥哥美女,該有的商業(yè)元素都有了。
只是萬年背黑鍋的俄羅斯,還是不能幸免。
當年也就看個熱鬧,如今回頭來看,想想國家層面的爭端也蠻有意思的。
站在老美的角度,有著充分的“世界警察”的自覺,我管你了,你還得服從,不服從就給你一棒子。至于管得對不對,這個得“警察”說了算。哎呦,這好像也不對啊,這樣的行為好像有損“警察”形象。
而站在“被管”的角度,當然有很多的委屈。當委屈得不到訴求,日積月累,“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發(fā)”,還能怎樣。
老美設(shè)想了很多關(guān)于“被管對象”的報復(fù)方式,但內(nèi)容都太過于形式,直到人家撞了大樓,才發(fā)現(xiàn)自家的“未雨綢繆”還是缺乏想象力的。
或許少一點頤指氣使,問題就解決了,沒必要搞得箭拔弩張。
4 ) 美國主義
本片算是美國主義很強烈的影片了,俄羅斯的導(dǎo)彈被自己的一位將軍賣給恐怖分子了,恐怖分子要用它來炸毀設(shè)在紐約的聯(lián)合國總部......(期間美國還幫俄羅斯查核彈的下落,但是俄羅斯還不領(lǐng)情,甚至將穿過領(lǐng)空想攔截恐怖分子的美軍一架直升機給干下來了~)
什么是美國主義從此片可以看到了,恐怖主義很多話覺得還真是tmd有道理,多少小國家都受著美國的擺布。。。
米國的很多大片總是前面覺得很亂的,世界各國到處跑,但俺們看的人不怎么明白他們?yōu)槭裁匆教幣?,反正跟著看的電影去就行^_^,這部片子也不是例外,我看完第一遍的時候?qū)儆阢露?,然后又拖著看了一下前面才基本上把自己的疑問解決
還算不錯的片子吧,緊張,動作場面也還刺激
btw,感覺這里的Nicole Kidman很耐看啊,不知道為什么,一直覺得她在這里邊很sexy,反正是很不小心的就喜歡上了(以前怎么沒感覺?。?/div>
5 ) 直奔主題
這部影片精彩是因為George Clooney--靈活、風趣、堅決、剛猛、迅捷而不拖泥帶水。福特車?美元?咖啡?你需要什么?為達目的我都可以給你。這是真男人。
這部影片哀婉是因為Aleksandr Baluyev--固執(zhí)、感性、敏感、柔弱、重于形式最終與成功失之交臂。對于一枚50萬噸當量的核彈,只要身在紐約,在賓館或街頭引爆結(jié)果并沒有什么不同。干嘛非得進入聯(lián)合國總部大樓才爆炸?這是偽男人。
這部影片荒唐是因為Nicole Kidman--可有可無,完全打醬油的角色。最令人難以忍受的是與George Clooney一起在紐約街頭狂奔,完全不著調(diào)。
6 ) 中規(guī)中矩的戰(zhàn)爭電影!
當美國的三架戰(zhàn)斗機飛躍至俄羅斯境內(nèi),被俄羅斯的導(dǎo)彈擊落一架飛機時,我封存的記憶被喚醒了,這部電影我看過!
同時也證明,整部電影值得的看點,能被我記住的可能也就這么多了!想想第一次看,很可能還是錄像機時代,在封皮上會寫男主角是XX電影的男主角,女主角是XX電影的女主角,當然XX電影一定是某部特別賣座的電影!
第二遍看的看點,當然變成了美艷而不可方物的妮可基德曼,而女人們的觀點也可能是曾經(jīng)獲得過世界上最性感男人的喬治克魯尼,至于電影本身,還是算了吧!
我要是20歲的妮可必須要穿越回現(xiàn)在給雞的慢狠狠來個大耳光!告訴她你看你年輕時候多美!優(yōu)雅老去不好嗎!整什么整?。。?!
很久以前看的,就記得開頭有一列火車轟隆隆駛過,貌似很唬人的樣子。
這種電影能不能不要每次危機解除后就要有救護車開走攝像機緩緩上升的鏡頭?
97年夢工廠的第一部電影,喬治克魯尼和妮可基德曼的《空軍一號》,以爆米花尺度論不輸后者。戰(zhàn)亂的巴爾干和俄羅斯是冷戰(zhàn)后動作電影經(jīng)典的背景之一。好的爆米花勝在深刻的主題或是有立體感的反派,可惜這部電影都沒有達到。
對于俄域核爆突發(fā),女主敏銳察覺4分鐘時差,男主更敏銳發(fā)現(xiàn)另列火車無人跳車……這是編劇上的亮色。但受不了基德曼和克魯尼太過輕佻挑逗的演法,一點沒有緊張代入感,可以視作沉默羔羊的反面對照。米米萊德一度成為商業(yè)大片導(dǎo)演,在她面前同為硬派風格的畢格羅都只能算是“小眾”,可影史成就不看票房高低動靜大小,女導(dǎo)也不例外。
美國人真行,一部電影罵了俄羅斯和南斯拉夫,還梢上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簡直一箭四雕。
典型的大片的范,但是毫無新意,大概那年頭一說起大片都是一副這個德行。懸念什么都是最后千鈞一發(fā)的時候瞬間搞定。喬治.克魯尼那時好年輕啊,居然身手還不錯,完全可以朝布魯斯.威利斯動作武打明星路線走,不過居然最后走成文藝風。加上,妮可.基德曼,好吧,我承認這部電影我是當成偶像劇來看的。
不推薦《末日戒備》。影片一開頭,俄羅斯境內(nèi)就發(fā)生了核爆炸,白宮情報員與特種部隊少尉臨危受命展開調(diào)查,竟發(fā)現(xiàn)恐怖分子已將核彈帶入紐約,企圖炸毀聯(lián)合國總部。九十年代特別流行核彈危機的動作片,《末日戒備》拍得挺假,但是因為妮可·基德曼和喬治·克魯尼加盟,可看性還不錯,非常適合殺時間。
場面真的可以 年輕的老喬太特么帥了
年輕就是不一樣啊,臉蛋身材都很棒。
nicole with Clooney, ooah, cool
除了兩個主角,沒太多可看的....97年的片子.情節(jié)俗套得可以
15年前的好萊塢流水線作品。當年美國的國土安全真是不敢恭維,話說那種程度的威脅為什么和CIA一毛錢關(guān)系都沒扯上?
2008.9.13.19:19...George Clooney!1997年的Nicole Kidman!能夠讓人保持2小時緊張.美俄.導(dǎo)彈.核彈.陰謀.英雄.紐約(又是紐約?!).波斯尼亞.衛(wèi)星.平民.恐怖主義...一直喜歡這種英雄主義的大場面的俗套的好萊塢大片.配樂很大氣.很英雄主義.很俄羅斯...我發(fā)覺有狙擊手或者核彈出現(xiàn)的電影我都喜歡...
妮可基德曼演得真丑。妝是海倫娜給化的么。。
那年的Nicole Kidman,美的就像是個孩子,那么干凈,清純,靈動。PS:可惜死老美的思維自戀到極致,垃圾嘔片······
#末日戒備# 有人說這電影 有點很 其實是主角 在綜合一些別的國家 老兵氣。其實男女主一開始也沒什么 他們覺得可能是一次 非法軍火交易 可是 俄羅斯老頭一死 核彈到美國 這辣椒面放的主角他們 燒的上躥下跳的呵呵。故事其實還行 就是這主題 現(xiàn)在 爛大街了 美國去搞別的國家 結(jié)果在電影世界差點又被炸,,女主感覺 跟X檔案的女主 好像啊。
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 這種片子情節(jié)拖沓怎么行啦 不過年輕的(!)喬治·克魯尼撲閃撲閃的眼睫毛哦!!!!![心][心][心] | with Ran
所以小時候看的開頭火車上一群睡覺的士兵被狙殺的電影就是這部了。
九十年代末期最流行的核戰(zhàn),英雄,拯救地球模式,尼克在其中太中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