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給張內咸一個面子
張內咸的作品從《待業(yè)青年》開始,就屬于不會拍故事的。去掉那些裝逼嚴重的劇情,《待業(yè)青年》完全值得稱贊?!恫葺俜职佟防?,故事的比重加大,采訪的份額減少,電影反而傻逼了很多。直到這部《那些五脊六獸的日子》,張內咸才終于有了一點兒拍劇情片的姿態(tài),至少人家開始改編劇本拍了。給這部電影四星推薦的原因,在于張內咸的明顯進步。一個導演不怕作品爛,怕的就是一直爛下去而絲毫不進步。張內咸在這部新作里,總算開始塑造角色。馬頔演技竟然還可以,一口京片子也讓我找到了熟悉的京味兒電影的味道。似乎已經有很多年,北京人都看不到純粹的北京味道電影了。片中那些角色的生活狀態(tài),想必讓很多人想起了自己一段往昔。客串出演的串兒哥奉獻出了目前最好的演技,宋東野基本上就是在演自己,誰在飛葉子誰是大傻逼。幾個演員里我最喜歡的其實是戴眼鏡兒的婦科大夫,丫長得特別像我的高中同學。掀桌子這個梗很獨到,張內咸在喜劇創(chuàng)作上也有了一定的突破(當然是說笑)。影片最后拿把假槍劫持廣電總局的公交車,是個劇情上的大亮點,可惜沒處理好。那首變調版的《殺死那個石家莊人》真好,真是買把假槍(不過好像是偷的)。最后不得不稱贊一下影片最后的吐槽兒,“我是個有證兒的精神病了”,神句神結尾啊。加油啊內咸。
2013年12月20日
2 ) 總有人不喜歡這種姿勢
據說光中國 每年就有超過3000部電影產出,當然這些電影并不會全部上映,上映的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像石入大海,就比如這部:獨立制作、零宣傳、業(yè)余演員,7月份到現在豆瓣評分1000多人,大概還算是好的,不管怎么樣,我挺喜歡的。
這3000部電影各式各樣,有講述各類職業(yè),講述各類人群,講述各個年齡段,但只有這部,它真誠的記錄著傻逼,純傻逼。
經??吹接腥苏f生活是強奸,不能反抗就享受。當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會那么下賤,總有人不喜歡這種姿勢,反抗的人當然是傷痕遍體,但他們就不喜歡享受,就喜歡反抗的痛感,這樣的人一般被主流人士稱為傻逼。
世界上總有這樣的人,他混不吝,對自己不在乎,對別人不在乎,渾身是刺,誰膽敢靠近就弄得彼此渾身是血。他并非不愛這個世界,他比任何人都喜歡著生活周圍存在的東西,藍天、綠草、花香、鳥叫,可這世界又太爛了,藍天滿是烏煙瘴氣、花草被隨意踐踏、鳥兒被拔去羽毛丟進火鍋,于是他又深深的恨著這個世界。他看不得周圍美麗的一切被打碎讓自己惡心,干脆把自己也打碎惡心別人。
他除了傷害自己不會也不敢干別的,看得上的稱他們是理想主義,看不上的也就罵句傻逼,也沒人正和他們較真,這年頭人們熙熙攘攘,都卯足了勁往錢眼里面鉆,沒人愿意浪費時間和傻逼較真。
傻逼們明白一切,反抗無力,卻不肯順應骯臟,于是就拍部獨立電影惡心你。本片的實際意義是一方面告訴中國的傻逼,你們這樣的傻逼并不算孤獨,咱們北京的傻逼在這為哥們兒鼓勁呢;第二呢,告訴觀影的正常人:你們丫就是一群傻逼。
3 ) 人總要學著慢慢長大
記不清那是小學幾年級了,一個周末的下午我翻開被我誤當做作文指導書的《第四屆新概念論文大賽》,現在回想起來那真是改變我人生道路的一個下午。我像是第一次知道白菜可以生吃的南方人,吃起來居然還是甜的!原來作文還可以這樣寫!其實不光作文可以這樣寫,生活還可以這樣活!生活中原來有那么那么多的憂傷,其實我原來也不是一個活蹦亂跳的天真爛漫好少年,我內向又敏感,但此刻才知道應如何表達這種情緒。
憂傷真的是件很具體的事,看著藍天會憂傷,想著轉學了的朋友也會憂傷,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會憂傷,走在斑斕樹影下也會憂傷。而且我已經開始衰老,因為杜拉斯說,當人開始回憶就已經開始衰老了。后來我成為萌芽忠實讀者,又迫不及待如饑似渴的閱讀張悅然,郭敬明,安妮寶貝之流的作品。青春是場明媚的憂傷,有那么多決絕的遺忘,笑容可以那樣心酸,瞬間就會恍如隔世。我是如此懷才不遇,那么孤獨那樣不被理解,只有沉默和偽裝才能抗衡這個世界,甚至上課睡覺,上課途中突然跑出教室,逃學去看日落都是叛逆的浪漫??吹竭@些我就感覺自己好像一縷仙塵,脫離世俗的世界,飄到無邊的藍天上??戳税材輰氊惖摹陡鎰e薇安》,我就勵志當個白領,白天在人情冷漠的高樓大廈的小格子里上班,晚上就去酒吧點杯芝華士,然后迷蒙著牽著一個陌生男人的手離開,或者和一個不著調的男人同居,就算他打我扔掉我的鬧鐘,花我的錢我也無法和他分開。周末的時候我會穿著純棉襯衫和牛仔褲,坐在星巴克里喝著咖啡,觀賞櫥窗邊的行人來來回回。
在整個青春期,我覺得自己就是一只不被人理解的刺猬。與其說是一場無休止的憂傷,不如說是一種毫無意義的驕傲。眾人皆醉我獨醒,或是眾人皆醒我獨醉都是一個道理,都是說,你們這些煞筆,老子看透了你們看不透的東西。
后來的結局和大部分的同齡人一樣,今天的我諷刺郭敬明,批判小時代,指責他是個利益熏心的商人。譏諷早期的安妮寶貝就是一個內容空洞的裝逼流,對當年熱愛的一切都難以啟齒。
但是我仍然感謝那本裝逼流新概念作文大賽,感謝騙了無數中國少年的憂傷的郭敬明。至少是我,如果,那天下午沒有翻開這本書,以后也不會翻開王小波,也不會看余華,也不會看到婁燁拍得頤和園,也不會聽到地下絲絨那么多奇奇怪怪又無比可愛無比精典的歌。我不知道萬青,不知道野孩子,不知道李志,不知道麻油葉。不知道要時時刻刻與流行保持著距離,不知道在庸庸碌碌的人生中是不是也要時不時的思考些什么。當然也不會看這一場,叫做’那些五脊六獸的日子‘的電影。
也許不成熟,也許太浮夸,也許為賦新詞強說愁。但是慢慢來,因為人總要學著慢慢長大的,總有一天會了解什么是深刻的永恒。
-----------------畫蛇添足----------------------------------------------------------
曾經和李志先生一樣,堅持科學民主自由,堅持文藝才是第一生產力,憤青最光榮的方針。 感覺人生就是虛空,公共道德不存在,懷疑一切,不斷完善改變,有堅持遵守自己制定的準則。不那么愛自己,凡事又極度自我。
然后有一天認識了主,認識了虛空之中唯一真實的主宰。當世界全部崩塌,唯有主會拉著你的手。在他面前自己什么都不是,卻又白白的得到他無私的愛。
----------------------------------多此一舉--------------------------------------
我是想說啊,那個男豬腳太年輕啊,這個電影太浮躁啊,大家年輕的時候總想抓點自我感覺主宰世界主宰認識的東西,都熱血啊,都想暴力大boss的頭啊。其實都是虛幻啊虛幻,不是真實的東西啊。
嬸嬸的諷刺啊。
4 ) 我的生活,我沒有生活
那天看完電影我到半夜三點沒睡,覺得自個真窩囊,生活就是這樣你打它一拳也沒有回響,所以漫無目的的生活吧。
胖子說,那種生活的名字叫做漫無目的,但漫無目的不是虛無縹緲。
電影講了一群北京底層卻又憤憤不平的“死跑龍?zhí)椎摹?。主演——馬頔、宋冬野。配樂——《Don't Break My Heart》。
生活
大家一直都在討論著北京這個夢一樣的地方,他們說北京太累,他們說北京人排外,可我從來不會這么覺得,每一次這個城市都用懷抱迎接我,也有過不愉快但指路幫忙的也都是他們。你知道電影哪里最感動嗎?我們可以“欺負”你,但我們下次會把欠下的錢給你,會在店要拆遷的時候幫你搞來發(fā)電機??墒潜绕鹪诒本┑牡瓯徊疬w更讓人難過的是老家被拆,這次一群人再也沒有說話,還能說什么呢,根都沒有了。
電影里一共有五個人,落魄的歌手,懷著夢想的龍?zhí)籽輪T,不太正經的民警和醫(yī)生,這些人是最底層也最原始的野生力量,他們敢說真話,可是卻不敢對一個人好,葉子說:“就是因為姑娘太好了,所以才要早點撇清關系?!蹦銈兞R它俗,罵它違禁點太多,你們罵啊,那是因為你們根本沒有見過底層,你們不會知道這種相通的悲傷,你們不會知道一個人離開故鄉(xiāng)是因為自己的寵物羊被殺的時候眼睛直勾勾地盯著她看,你們也根本看不到一個多不正經的人在歌廳陪著陪唱的姑娘流淚。
電影
“這些年我都快麻木了,想拍好電影沒人投,有人投一聽廣電那邊批不了立馬撤資,那些能審批的爛片,你敢投我都不敢丟那人吶?!?
老導演賣了房子想在活著的時候拍點說真話的東西,結果層層上報之后的本子被改的面目全非,電影到他去世也沒有出來。他總說這個時代應該有一個完美的答案,但這個答案是什么,他始終都沒有想到。
后來葉子截下廣電總局的車,戴著孫悟空的金箍,拿著偷來的假槍,總以為今天能聽到答案。
“那也不怪我啊,誰不是為了混口飯吃,在什么位置干什么事,這么些年什么好本子我沒見過,這么好的電影被糟蹋了我也心疼?!?
這就是解釋。
葉子被送進了精神病院,小帥被抓,姑娘戴著葉子丟下的撥片獨自旅行。你看啊,這就是我們反抗的后果。算了吧,就這么活著吧。
葉子的爸爸在接他出院的時候說:你總覺得政府對你不好,你看政府這不對你挺好的,神經病人屬于四級殘疾,每年還有補助拿
5 ) 廢人們每天都在忙些什么
昨晚告訴舍友"那五六日"能在網上看了。今晚上回來看時,舍友跟我說有點意思。
舍友并不喜歡"草莓百分百"。其實從待業(yè)青年和草莓百分百一路看過來,我一直覺得張導拍的東西挺有自己的風格。但說實在的,并沒給我太多觸動,我很喜歡草莓,但那是因為在我的青春期里看了那部漫畫,電影里的明星彩蛋,紀錄片的形式,搖滾樂手,以及幾個朋友在一起做些事情之類的原因,片子本身傳達給我的東西或許并沒那么多。
所以,我想既然舍友說片子有點意思,那大概是有些新意吧,晚上打發(fā)下時間挺好。
可看到影片結尾,葉問用手去摸葉子的頭,安和橋的吉他響起時,我的眼淚突然就來了,就止不住了 ,真是突然的。
片子里的幾個主人公,除了最后一幕,我一點兒也沒覺得他們朋克。我甚至覺得掀了串哥淳平的桌(但它必須存在銜接下文?)子和貓的故事太不合時宜。
我也無法全部認同片子中演員或者說導演想表達的觀點,是無法完全認同,雖然我也充滿憤怒,對太多東西。當然也許我也并不明了導演的意圖
但這一百五十分鐘我就一直緊跟著劇情,甚至多次因為臟話說得太快而退回去看。
然后到最后 吉他曲響起的時候眼淚就突然止不住了,我就擦著眼淚,在宿舍里忍著聲音。怕宿舍的孩子們看見,我趕緊調整好狀態(tài),片子已經把最后一句話都說完了。那時我腦袋里突然想到萬青一張專輯的名字:廢人們每天都在忙些什么。
我也感覺很驚訝,我也感到憤怒我也稱贊導演大膽的隱喻們,我也同意他的很多東西,但這些并不至于讓情緒在最后突然失控。
后來我想到,應該是和草莓一樣。是因為整部影片給的的感受,其實在看片子的過程中,我漸漸覺得葉子委屈,姑娘們委屈, 朋友們委屈,警察委屈 , 我一直覺得葉子的父親也委屈,委屈地生活了大半輩子!假發(fā)領導委屈,委屈地被槍頂著在車上還挺淡定 。片子里每個人都委屈,串哥淳平委屈,導演委屈,劇組的人委屈, KTV經理委屈。
無論他們的人生角色對或錯,無論所謂所謂是對是錯,無論這些對錯真心還是違心,他們在片子中都表現了委屈的一面。而我知道導演未必視這為重點, 但毫無疑問, 這些委屈讓我也難受了。整部片子里的人都委屈,就讓我有點難受,但這些都是看完后的后知后覺。
這種感覺讓我心里難受,加上這幾天的壓力和自己的委屈,所以在最后 以申夜的琴聲為媒介,把這些東西都突然地鉤出來了?;蛟S說明我本身也到了發(fā)泄的時候,趕得巧了,都怪這前奏放在了這。
"我們這代人已經廢了,你們還在禍害下一代!" 我想這是我想到"廢人們每天都在忙些什么"的原因吧,都是無意的,可就是這么奇妙 所以我喜歡電影這種藝術手段,你不一定清楚導演想給你什么 但也沒人肯定最后你得到什么。
如果說草莓給我的是對片子里或者自己過去的影子感嘆,給我的是看過后的唏噓,那么這部片子給我的就是一個一百五十分鐘的情緒積累并在最后連同最近的各種情緒的釋放 。兩個都是正部影片整體感受帶給我的, 但是 ,確實是兩碼事。
張導的電影比從前好了,在我眼中。劇情緊湊 自然 為人勇敢地加了那么多若隱若現的隱喻(跳樓明星指的賈宏聲?),以及片子作為一個整體帶給我的震撼。最重要的是,在最后片子幫我做了自己潛意識里想做的事情。
整件事情我就是這么感覺的,對電影我是門外漢。
6 ) 生活可以頹廢,思想必須戰(zhàn)斗
說實話在網上看到這部片子的時候,網上的評論就是兩極分化,喝彩的人說非常好,仿佛看到了中國獨立電影的希望;說不好的,對此電影劈頭蓋臉,狂風暴雨一樣的攻擊。好與不好,就在一念之間。
知道張內咸是因為當年一部待業(yè)青年,當時剛好畢業(yè)不久,剛從待業(yè)青年轉變?yōu)樯蠉徢嗄?。獨自一個人在大城市漂泊,經歷了幾個月的待業(yè)過程,當時感同身受,覺得一個年輕人找了這么一個題材的,拍成了電影,心靈里面確實找到了共鳴。
看到了網上的對這部電影吵的很熱,就習慣的在網上找資源,下載了一個人深更半夜的靜靜的欣賞。
一群搖滾青年,一群文藝青年,更像是一群憤青,時時刻刻表現出來的是對這個社會黑暗面的憤怒。
導演通過的這些青年,對社會的黑暗面喋喋不休的控訴。從青年人 的就業(yè)狀況,醫(yī)院缺德,強&拆等社會問題都從這群人的嘴里說出來的,覺得這個社會已經病入膏肓,無藥可救了。最關鍵的時刻是導演還意淫了一把光腚,只不過是一廂情愿的想法。電影里面官員說的不錯,都是混口飯吃,要是你來這個位置,你會怎么做?
看到這部電影的拍攝手法,場景布置,本人覺得導演在這幾年的時間里面進步不少,電影雛形已成,從待業(yè)青年里面粗糙的拍攝手法,到現在呈現的畫面,確實有很大的進步。
電影說的簡單就是給臺下的觀眾講個故事,如果講到大家心里去了,大家就會一致認同。電影的制作是導演的事,而評論是觀眾的事。為什么這部電影出來之后為褒貶不一,而待業(yè)青年憑借粗糙的制作卻能一致好評呢?
待業(yè)里面只有一個問題,圍繞整個問題展開討論,一群待業(yè)青年的生活就是整個社會待業(yè)青年的生活,一部電影演出了整個社會青年的心聲。發(fā)出了我們這群在苦苦掙扎的青年內心里面微弱的吶喊聲,所以有很多的瑕疵,依然讓人共鳴。
而五脊六背里面一群玩搖滾的文藝青年,找了一群在里面頹廢,墮落,喝酒,抽煙,女人,肆無忌憚,只是一味的憤青,卻沒有看到掙扎戰(zhàn)斗的場景。生活可以頹廢,思想必須戰(zhàn)斗。
這部電影里面,我們看到了搖滾青年,但是我們沒有看到搖滾作品,沒有看到搖滾精神。搖滾精神不是抽煙喝酒玩墮落,不然搖滾不會在全世界有那么多的fans。
電影沒有高潮,想要觀眾發(fā)出叫聲,就必須要觀眾能高潮迭起。最后意淫的光腚的情節(jié),確實很佩服導演的勇氣,這是很多導演想干而不能干的事情。電影審查一直是制約中國電影發(fā)展的瓶頸,思想本來就是個自由的玩意,非得加上緊箍咒,那么大鬧天宮的場景就永遠不可能再出現,即使有一天修成正果取下緊箍咒,才發(fā)現已經不自覺的成了體制內的人了,這就是當今大多數導演的狀況。
當民主思想遍布全世界的時候,總有那么幾個流氓在玩弄意識形態(tài)的斗爭。我們可以抱怨生活中的種種不公,但是生活本身是存在的,為了美好而戰(zhàn)斗,就是不朽的功勛。
生不能自由,那就為自由而死。我欣賞導演的態(tài)度,但是更加希望導演能有更成熟的手法來表現,而非演員口中的我操你媽逼的。
喜歡獨立電影的觀眾因為在電影里面看到了更多的自由,對自由有了更多的追求,可以不用在閹割版本里面看世界是美好的,如同新聞聯播一樣。
真心替導演的吶喊喝彩,黑暗的時代總是需要英雄。
整體就像那戲謔的開頭:戲謔調侃,嬉笑怒罵。廣電總局,陽光燦爛的日子、五毛、民謠、強拆、爛片劇組、89等紛紛中槍。有點想法,但成果非常稚嫩、裝逼和矯情。劇本差演技也差。很多橋段極其扯淡。什么都想做什么都做不好。豆瓣有人說得好:不是反動就一定動人,不是反黨就一定高檔。兩星半
就好這一口我草
拍個電影別老裝逼
可喜的是這部片子終于不那么像學生作品而有那么點電影的意思了,可惜的是導演仍然在鏡頭后面喋喋不休。一部電影只需要講好一個故事就行了,說得太多,還不如什么都不說。
活jb該你過不了審╮(╯▽╰)╭【窩是不是不該這么說話。。
兩個字:進化。從草莓百分百到那些五脊六獸的日子,張內咸作為說故事者一如既往的下流跋扈,作為導演卻真正是脫胎換骨。敘事到畫面都足夠成熟豐滿且有自己的骨氣,看來金主給張內咸投個幾千萬拍部進院線的電影是不用擔心了。張內咸這一幫人,加油吧??!
就是內匹野馬,還是沒草原。
每個人有自己的活法,想怎么評論別人也隨你便。你要真覺得這社會太傻比,那就自己去做點牛比的事兒,但是你又沒那本事。天天噴來噴去看著就煩
“我們這代人已經完蛋操了,可是你們連下一代都不放過”
居然有宋冬野
明明不是紀錄片,也沒有電影感,人家隨便亂搞,咱也隨便看看
其實吧,這幫人還得感謝廣電總局,要不是有廣電的存在,這部北京流氓紀錄片也不會因此顯得如此牛逼閃閃。
完全無共鳴
拍了一個精神病人的故事,卻比日和附體的前作正常的多。還是能明顯看到進步的地方,包括每次斷片后不連續(xù)場景帶來的虛幻感,之前訪問穿插敘事的風格也被弱化。不過他的片也就那么回事吧,不如意的青年,操蛋的生活,傻逼的光錠總菊,一股腦泄憤的喊出來也只能煽動煽動熱血小青年,缺乏更深的力量。
“你說 毛主席死了沒?” “死了” “放屁 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想看裸體的馬頔和宋冬野么?那就來看此片吧
沒什么,就是爛片。
京罵教科書之:艸,他媽,你丫,傻逼用法案例詳解
是我進步了,還是你退步了?
后半部分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