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過兩次高中的經歷,然而回想起一切,總覺得太過遙遠。班長尚且記得(高一的時候是我前桌),副班長……是誰來著?高二換了個班長,是誰來著……
回想起高一軍訓前的那個8月,為了文藝演出而和另5位新同學一起進KTV排練唱歌(第一次進KTV?。?,歌曲是《青春紀念冊》加《小幸運》,真是青春啊啊??!說來見笑,當時輪到我點歌的時候,我點了一首《嘻唰唰》(莫名和美津未有異曲同工之妙)……
然而之后,我們這6人卻并沒有成為朋友?,F(xiàn)在想來 ,中學的“座位機制”真是影響結交朋友的一大關鍵因素,尤其是選擇走讀的情況下。除去課程,也就上學、下課、午休、放學能穩(wěn)定和同學對話,這就是以座位為半徑的。再就是因為公務,否則就只能主動找別人。初中時我是數(shù)學課代表,交作業(yè)、發(fā)作業(yè)、答疑解惑等等造就了我初中時一部分的友誼基礎,高中時我是什么來著?無。因此只能依靠座位了。
6人中一位是高一的前桌班長,我和她只能說比較熟,也就偶爾下課聊天。后來高二全班換座位,也就聊得不多了。(平時老師也偶爾換幾個人的座位,但不會換掉整個班所有人的。我至今也沒搞懂這個給全班換座位的意圖)
還有一位是學習委員(雖然高一的時候學習中等),但他是比較上進的類型,尤其高三很努力,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高一的時候我和他不熟,直到高二和他共同參加了一個課題項目,才逐漸互相熟悉的。
再另外三人,后來完全沒什么交集,也從沒有座位離得近過。所以,哪存在《躍動青春》中什么一相識就永遠成為朋友的情況啊?。。?!缺乏座位和公務的聯(lián)系,認識幾天就一直去找別人才奇怪吧!
再談放學后的生活。我和幾個朋友經常在晚自習溜出學校玩,遇到巡視的老師就說去上廁所。出學校也就去去購物中心吃頓大餐,去購物中心內正常的游戲廳和KTV之類?,F(xiàn)在想來真是懷念,當時真是一種純粹的快樂。后來,自從高三,一直到現(xiàn)在,我真的從未再去過KTV了。
還有文化祭,我們高中其實是有狂歡節(jié)的啦,和文化祭很像,而且可以隨意cosplay啦,可以外面人進來啦,每個班級和社團都可以自由出活動啦,但是?。?!我在高中期間的文化祭真的從未為班級有任何出力(哭?。。。┪抑灰老∮浀冒嗉売羞^壽司之類的料理來著,但我甚至沒有買過的印象!好后悔?。。?!我當時在干什么……(生氣)雖然美津未也沒參與班級活動就是了,但她有學生會??!而我只顧著瞎玩……
現(xiàn)在想來,高中還是覺得可惜,也沒有交到長存的朋友,現(xiàn)在每年能和他們中的誰聊到一兩次就已經很多了。我所能做的,就是接受現(xiàn)實,向著自己的目標繼續(xù)努力吧。
咔嚓,媽媽的背影。
咔嚓,紗窗外的碧藍天空。
咔嚓,靜謐的老街。
咔嚓,門口晾著的曬網和隨風飄動的風鈴。
咔嚓,路邊的田野。
咔嚓,院子里奶奶的椅子和有年頭的河童。
咔嚓,歸港的船。
咔嚓,寧靜的海邊。
好喜歡這些伴著小美咔嚓咔嚓吃西瓜的咀嚼聲浮出的空鏡,那些熟悉又自然的舊事舊物舊景一如往昔,看著看著,毛孔都被安撫了,這是每個回家的人都懂的感覺,說不清為什么,但就是連呼吸都會放松了。
不停不停給自己打氣加油的小美,終于可以安心放松做個適齡的小女孩啦。
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
非熱血、非炫技、也沒有沖擊視覺的炸裂感,這部番能成為今年春季的霸權動漫,向我們展示出了“真誠才是必殺技”的威力,這次無疑是小清新的勝利
從表面上看
它與日常青春番一樣,色彩靚麗,畫風明快,群體聚焦在一群高中生的日常生活
但它又不太一樣,當我們對青春番還停留在校園祭、花火大會,滿懷心事的少男少女為愛情而悸動時,這部青春物語卻不拘泥于小情小愛,而是講述青春期里不成熟和笨拙的人之間的互相治愈和救贖,這正是這部劇難能可貴的地方
小鎮(zhèn)神童小美過關斬將來到東京的名校讀高中,她用帶著泥土氣息的樸實和直球的性格,像一個莽撞的小太陽那樣,以自己的方式發(fā)光發(fā)熱,讓那些都市里深陷于內耗和內卷的city teenager們感受從未有過的治愈
小美對他人的影響貫穿始終,對于慣會“讀空氣”的東京人來說,她“社交白癡”的性格簡直是一股清流:
第一次上臺自我介紹,她大膽地說出自己想成為改變家鄉(xiāng)的政治家。現(xiàn)實中沒人會像女主角那樣會積極把夢想掛在嘴邊,因為這樣的宣言總是會慘烈地換來大部分人的嘲笑,甚至還被冠以各種“假正經”的外號,進而被同學們一下子打入社交圈的冷宮。但她卻不怯于向全世界宣告自己的理想,心直口快地不小心說出內心的os之后,雖然會有5分鐘的尷尬,但還是能以“直球”的表現(xiàn)方式贏回別人的喜愛和尊重,交到新朋友;
第一次來KTV,當同學唱的都是榜單熱門流行歌曲時,她卻一本正經地點了一首類似于《兩只老虎》的那種兒歌,一開始都給同學看傻眼了,但由于她唱的實在太過投入和認真,結果反而大家被帶動著一起唱了起來;
第一次喝星巴克,照著青春期別扭的性格,換做別人大概打死也不會說出“自己從來沒有喝過星巴克”這種顯得有些掉價的事,但她卻能很坦然地告訴同學,所以當她手捧星冰樂一本滿足地喝下去,露出幸福的神情時,同學們猶如看“雛鴨下水”,露出姨母笑;
女主身上的“鈍感力”,讓任何人和她在一起都會感覺到輕松快樂,那種無視「得體」的率真讓很多人看到了自己所缺失的那一份勇氣
作為一部青春人物群像劇,除了女主之外,配角他們自身的成長同樣有價值感
開場就有點「惹人嫌」的美佳,對男主心生好感,故意打擊小美,還有點自以為是的小心機,在意外界的評價,會刻意地去減肥、打扮自己,努力地去融入社交圈子,只是想得到他人的喜歡和認可。
清冷美女村重結月,有著出色的美貌,是每個高中里都會存在的那個耀眼角色。擁有姣好面容的少女,這種“外貌福利”,也會引起不正當?shù)拇聘?,被疏遠被利用,本質上是一種“厭女”的表現(xiàn),也正因為此,她很難交到自己想要的朋友,私底下卻是個有著強烈反差、渴望社交的小女生。
還有作為高一級學姐的高嶺,自律的她保持著以分鐘為單位的自我計劃實行準則,受到小美的無盡崇拜。但也因為過于想要達到完美,實現(xiàn)分秒不差的計劃而壓力過大,深受噩夢困擾。在飛輪之上的我們,必須十分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其實很多人并非要達到完美,僅僅是做到及格,都已經拼盡全力。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少人是開朗的小美,很少人是漂亮的結月,也很少人是社恐到極致的久留米和自律到極致的高嶺。但很多人會是美佳,沒有絕對的優(yōu)勢,努力也很難被人看到,對生活小心翼翼,不能完全欣賞別人的美好,也不能完全看開別人擁有的快樂。被平庸困擾著,沒有轟轟烈烈的大喜大悲,而是在沒有什么意外的平靜日常中,雜糅著些許青澀的自我糾結。
這些不同性格的女生們聚集在一個班級里,共同演繹著青春的交疊。每個角色的性格就算不能被一定的代入,但都可以被深入地理解,畢竟我們都曾處在名為青春的同溫層里。
除此之外,劇中的許多意象充滿了生活美學的治愈感,雛鴨初次下水,鹽與焦糖爆米花,小店的煎餃,都是會讓人想起來會嘴角上揚的青春回憶。
這部番劇還有個譯名叫做《小跳步與樂福鞋》,樂福鞋是中學生身上比較特別的標志,閑散而隨意,“小跳步”這個詞本身又極帶律動感,反應了這部動畫的恰到好處的舒適與青春洋溢的氣息,希望你擁有擁有閑適自在的生活態(tài)度,就像蹬上一雙簡單皮鞋的高中學生那樣“隨性舞動”,大概是這個片名所希望體現(xiàn)出的內在涵義了。
動漫的有趣之處是,我們永遠可以描繪一個想象的世界,而不是壓力重重的真實生活。作為成年人的我們,如果厭倦人類,無法肆無忌憚地展示自己真實一面,也希望有那么一個小小角落來安放那些不安與疲倦,給我開懷大笑的明媚和痛哭流淚的自由,來抵御這個世界的難防的暗箭。
我一點都不懷念我的高中生活,我記憶中的中學生們也是完全跟美好沾不上邊(雖然可能怪我自己太陰暗了),所以這部作品是如此的治愈我這般的陰濕生物。
它以一定程度上的真實為基底,里面的角色像正常的中學生角色一般,經歷著中學生應該經歷的一切,并不會完全圍繞著個別事或個別人;但同時,它又像op唱的那樣,太抹布洗了,這種抹布洗并不完全是得益于角色本身的魅力,我覺得更多的是那種令人艷羨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不斷的自省與成長,但沒有囿于自我的消耗,去坦誠相待,去積極的行動起來,把青春演繹成如標題小跳步與樂福鞋一般躍動的形態(tài)。
角色都很好,擁有著咋一看很鮮明的形象和個性,但主要角色大多也能有自己的獨立性,女主沒有演繹的過分天真,男主也演繹的相當清爽,不過要我說的話,美佳這個角色最好,她就像大多數(shù)觀眾的投射,被平凡傷害著,以某種東西武裝自己(劇中是外貌,但同時也可以是學業(yè),特長等等),但在“真物”面前還是免不了自慚形穢,時不時就會被那些陰暗的想法所淹沒,她給我們這些普通的觀眾展示,即使是如此,我們依然沒有被這些青春期的陰郁拖垮,依然可以被真誠所拯救,依然擁有著坦誠面對自己的可能性。如果有在恰當年紀看到這部作品的觀眾,想必是大有裨益的。
演出沒有很花哨,但是把整個故事表述的非常流暢,op的雙人舞純真的的令人感動,歸鄉(xiāng)的那一集于我來說可以提前競爭年度最佳單集了,在夏天的蟲鳴和嚼西瓜聲構成的舒適靜謐中,動畫把人拉進了那無比甜蜜而夢幻的鄉(xiāng)愁中,瞬間讓人被記憶中潛藏的溫暖的集合所包圍,帶來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感動,但那溫柔鄉(xiāng)令人懷念,無法觸碰,也無法返回。
第一集簡直把我的期待拉滿,結果越看到最后越失望。說是群像,男主戲份也太多了,說是bg,就沒見過形象這么乏味的男主?!巴鉄醿壤洹?,“萬人迷”,“童星”,“童年創(chuàng)傷”,“逃避軟弱”,甚至還因為討好型人格不懂得拒絕,有女生表白就答應交往,是怎么做到每一個人設都踩在我雷點上的,角色太沒有張力了,偏偏劇情還不少。男主容貌上佳,受人追捧,家境優(yōu)渥,我是真的沒辦法跟他所謂的童年陰影內心創(chuàng)傷共情,只覺得好矯揉造作啊??。
內心陰暗,與人交往浮于表面的男主跟女主及女主朋友們清新青春的氛圍簡直不是一個畫風的。無論是看小美從家鄉(xiāng)到東京上學,如何適應城市高中,如何結交新的朋友,還是看結月,美佳不同性格,條件的人如何成為朋友都很有意思,她們或多或少在某一瞬間的想法行為我都能理解甚至感同身受。但劇情已切換到男主,無趣到讓我只想快進,我一點也不想了解男主那懸浮的童年傷痛,誰要拯救你啊。小美在男主身上獲不得任何成長,反而是作為工具襯托男主的一方,把男主的劇情刪去真的不受任何影響。
到底什么時候大女主劇才能變成真正的大女主劇啊,不用再襯托男性角色,被男性角色吸血。美津末,內心強大,待人真誠,不卑不亢,成績前茅,又遠大的目標也又實現(xiàn)目標的能力。這么優(yōu)秀的人漫畫里的路人居然覺得小美配不上志摩??。甚至相比之下小美也更像卑微的一方,我不理解。他們倆之間一點cp感都無,性格也不適合在一起,不然小美只有被消耗的份。
總體真的很失望,很難評,像被詐騙了一樣無助??。
在播客《小心地滑》的第24期里聊了更多內容
//www.xiaoyuzhoufm.com/podcast/601fe936f0e237012f4d6df3
這里轉成文字和大家分享我的思考,也歡迎大家一起交流~
《躍動青春》的原作名為『スキップとローファー』,對應的英文是 skip and loafer,但是翻譯成《躍動青春》就喪失了一些味道。 《躍動青春》這四個字,“躍動”姑且還能和 「スキップ」(skip) 扯上關系,跳一跳嘛。但“青春”就完全模糊了「ローファー」(loafer),也就是樂福鞋這個意象。這樣翻譯大大削弱了標題的辨識度。 其實在取名時,作者高松美咲(和笑同音)也沒有特別強烈的目的。她在采訪里提到意圖時,是這么說的:硬要說的話,可能還是因為「響き」吧。這是什么意思呢?可以簡單理解為“聲音”或是聽起來的感覺。。還有很多其他動畫也采取的類似的兩個名詞并列的方法,比如『ハチミツとクローバー』(蜂蜜與四葉草)、『おおかみとこうしんりょう』(狼與香辛料) 還有一個冷知識,日語有一個特點是四個音節(jié)的詞匯特別多,「スキップ」和「ローファー」,就是4+4的組合。這也是為什么高松美咲會說聽感不錯的原因。
另一點是,或許大家聽過很多別的作品是以人物的名稱開頭,比如: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在下坂本,有何貴干。沒有批評這些標題的意思,但是這樣的標題傳達著很強的主角氣質。 但這部作品是一部群像劇。作者也是本著這樣的意圖,希望大家不僅僅看到一個主角美津未。雖然其他角色從客觀上來說是配角,但她們身上所傳遞出來的價值觀同樣也值得尊重和理解。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不把美津未的大名嵌入標題里,用一個比較通俗的說法,就是不要把自己的 ego 放得太大。所以也可以把標題里的 skip 當作是一種輕松的態(tài)度,而樂福鞋的話,則是日本中學生身上的一個標志。 所以,比起《躍動青春》,我個人認為直譯成《小跳步和樂福鞋》(聽說也有翻譯是跳躍與樂福鞋),給人的感覺更輕盈和靈動,也會給這部動漫帶來更多特別的色彩。
尤其是當你配合著片頭曲看的時候,美津未和男主志摩聰介穿著樂福鞋,跳著踢踏舞,漫天飄著可愛的小花,那一天你的心情再不好,看著這個也真的會覺得心都融化了的。
不過,昨天晚上和小紅書網友交流了一番,大家喜歡《躍動青春》這個名字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1、最后開始為愛翻譯的小姐姐用的就是“躍動青春”這個名字,早入坑的大家一是有陪伴感,二也是一種翻譯的尊重
2、跳躍和樂福鞋,從意象上來說是美的,但是有很多人其實不知道“樂福鞋”是什么,特別是那些可能不熟悉日本文化的人。所以雖然“躍動青春”這一譯名的特點不算鮮明,但是某種程度上從制作方的角度來說,更好宣傳,和讓大家接受。比如先例也有ボールルームへようこそ,翻譯成“舞動青春”。我想這樣的翻譯方式可能成為了一種習慣,大家也建立了一定的心智吧。
《躍動青春》從第一集的OP開始,就很容易給觀眾一個錯覺:這部劇主要講的是美津未和志摩的戀愛故事!畢竟她們兩個跳著那么甜甜的舞欸!
但看到后面,包括漫畫的部分,才會發(fā)現(xiàn)這部作品有戀愛線,但友情線的刻畫甚至超過了戀愛線。
其實,作者高松美咲在準備連載這部作品的時候,也很糾結要畫什么,畢竟是在講談社的『月刊アフタヌーン』上上連載。這是一部青年漫畫雜志,和少女漫畫雜志是不一樣的??吹接腥苏f《躍動青春》和《好想告訴你》很像,但很明顯的對比是,后者是在集英社的『別冊マーガレット』上連載的,這是一本妥妥的少女漫。
作者高松美咲在最開始設計的時候,并沒有把感情線規(guī)劃為主線,而且當時還沒有把戀愛 course 想清楚,更準確地說,應該是包含了感情線的青春物語。或者用她的話說,這是一部“披著少女漫的皮”的故事。作者本人也很喜歡看漫畫,所以她一致喜歡這是一個雜糅了很多種漫畫類型的情感飽滿、故事線豐滿的故事。
所以,區(qū)別于少女漫的主角,小美身上所謂少女的獨白很少,這樣就削弱了那種“噢,我一個人就可以改變所有一切”的救世主才有的全能感,同時,高松美咲也沒有刻意把高中生寫成區(qū)別于成年人的幼稚的人。
動畫導演出合小都美是這么描述這部作品的,[繊細な、人間らしい感情の機微がとても丁寧に拾われている作品ですよね。」(是一部很細膩的、很仔細地把真實人類的細微情感一點一點撿起來的作品呢。)
所以出合小都美說,與其說“因為她們是有高中生所以笨拙”,不如說是“像個人類一樣不成熟和笨拙”。所以導演感慨,這種普遍意義上的人類之間的微妙的情感拉扯。幸運的話,還有一種情感的互相救贖,以及一種和而不同,也就是對于人類多樣性的尊重,是讓她在那個年紀還能深深共鳴的地方。
我特別喜歡一個場面,是美夏在教小美打排球,后來她們被學長欺負又被解圍,兩個人對于決定“記住誰的名字”這件事情的態(tài)度完全不一樣:美夏要寫記仇小本本,而美津未則是記下了好心學長的名字。
據(jù)說這個故事出自作者高松美咲身上發(fā)生的真實故事。她的私人回憶發(fā)生在以前學車的時候,遇到了很嚴格很兇的教練,想著要在反饋的表格上寫差評,但是對面20歲的女孩子說,要把其他兩個很耐心在教自己的人寫下去,而不是那個壞教練。高松才反應過來,自己居然只記得壞教練的名字,不記得別的??梢哉f回憶的精準還原了!!
.
我在看的時候也覺得,如果是我的話,記仇如本人,真的會寫在備忘錄里,“xxx下次再惹我就死定了!”之類的。
所以那個瞬間美夏覺得自己好卑劣,難怪沒人喜歡自己之類的,但這種自卑情結又被小美拯救了,盡管自己會做一些人際關系的計算,但是從來不說謊,教排球的時候說話很直接,但卻是教得好,小美學的也很快。你們懂嗎,那種自己的努力終于被看見的感覺,讓我特別感動。即使不是一個完美的受歡迎的人,那個努力被肯定的瞬間就是美夏一直以來最想要的。
出處://www.animatetimes.com/news/details.php?id=1681805430
江越:我開始認為他是一個生活在非常危險的邊緣的人。在志摩看來,生活就像走鋼絲一樣,一旦失足就會掉進洞里。他似乎有一種突然消失的危險感。在第一集的開頭,當大家為入學典禮做準備時,他一個人躺著睡覺,手機屏幕閃爍著。我認為這一系列的場景表達了他所處的困境。
另一方面,美津未一直健康成長。她和志摩君處于完全相反的位置,兩人的相遇使他從小時候被遺棄和未成熟的部分中走出來。我覺得志摩君現(xiàn)在正在度過非常重要、必要的時間。
我在扮演角色時,總是會仔細地從原作中挖掘角色的成長經歷,填補內心。但是這一次,我想要讓志摩自己說話,而不是為他配音。因此,我在深入挖掘后,在現(xiàn)場盡量削減表現(xiàn),保持放松。我認為志摩的自我肯定感非常低,平時他都在消失自己。因此,我認為減法比加法更能與他產生共鳴。
反而不要表現(xiàn)得像帥哥一樣。因為帥氣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不要再用過于帥氣的聲音來裝飾自己。這樣做會產生一些小小的縫隙和余地。
然而,在我想要表現(xiàn)得很酷的時候,我會特別注意。例如,在第一集中,當我問“你還好嗎?”時,我故意表現(xiàn)得像王子一樣,以突出與之后的“你是迷路了嗎?”這句臺詞的反差。另外,自我介紹的場景也是如此。我認為志摩一直在無意識地扮演“志摩聰介”的角色,但在一些有趣的場景中,他也會有意識地表演。因此,我也試著有意識地表演這些場景。
我認為這(志摩身上的輕松感)是放棄和自我防衛(wèi)。放棄指的是對自己的放棄,放棄對周圍的期望,因為即使追求也無濟于事。自我防衛(wèi)是提前保護自己,因為如果想被某人接受卻未能如愿,就會無法再次站起來。然而,與光見面時,這種自我防衛(wèi)被打破了,平時能看到的事情變得看不見,或者變得幼稚,因為小美以相當快的速度進入自己的懷抱,所以(笑)。
出處://www.animatetimes.com/news/details.php?id=1680158226
黒澤朋世:這是一部能夠觸及人心、撓人心扉的作品。盡管是如此快樂的故事,但它能夠準確地捕捉到人們內心的不安和煩惱。我認為如果大家都看了這部作品,都會感到滿足。這部作品包含了日本所缺乏的所有維生素! 關于(音響導演對美津未的角色演繹指導)我沒有什么特別的印象,但女孩子之間在朋友圈里會有點貪婪地聊天吧。這種現(xiàn)象在配音時也會發(fā)生,當美津未、美佳、結月和小誠四個人一起聊天時,事情就會變得過于有趣了,所以節(jié)奏會越來越快,有時候連片場解說也只用了三秒鐘就結束了。那時候我們就會被提醒:“這是工作,請不要太過開心”(笑)。?? 說起來!有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在錄制過程中,有一次錄音棚的燈泡快要熄滅了……工作人員拿來了備用的電燈泡,但那天恰好只有女性工作人員……。然后,唯一在現(xiàn)場的男性,江越彬紀先生自然地接過去并迅速更換了它!?? 他說:“這種事我隨時都可以做。”真帥??!大家都不禁鼓掌。江越先生就像志摩一樣。見到他會很驚訝的(笑)。 雖然有很多很棒的臺詞可以通過思考理解,但是「走ります(要跑起來)」這句話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那個情境下,這句話顯得格外特別,我很喜歡。此外,小直的話也都是名言,如果要列舉的話就數(shù)也數(shù)不完了(笑)。 (除了美津未以外最喜歡的角色)是小直??!我也有一個性少數(shù)友人,他說“(高松)美咲老師很懂我們”,描繪了那些有性別認同問題的人的生活難處,既不忽視也不過度美化。小直真的很閃閃發(fā)光,是一個充滿能量和吸引力的角色。我認為她是這部作品的女主角。因為她處于社會框架的狹縫中,所以對于美津未,還是對于我這樣的后輩,她是一位可以給予救贖的前輩,可以給予鼓勵和關注。 我想志摩可能會是那個代表我們與美津未接觸的人吧?在作品中出現(xiàn)了一個名為「トコ次郎(兔子太郎)」的虛構動畫。我認為美津未就像兔子太郎一樣,是一個奇幻的、突破常規(guī)的存在。通過志摩的視角看待美津未,可以增加我們共鳴的場景......但是,總的來說,“我一直在尋找這樣的帥哥!”(笑)。他是一個既清新又溫暖的人啊??
出處://www.animatetimes.com/news/details.php?id=1684032971
內田真禮:[美津未]在試鏡時我讀了原作,越讀就越感覺到心靈被洗滌了。美津未坦誠地表達了自己的感受,所以我認為我也能像她一樣直率地前進。從她那里接受到閃閃發(fā)光的東西,我也感覺自己變得更加純粹了。 她散發(fā)著一種普通的氣息,或者說是平淡的氛圍,但這樣的孩子卻意外地不多見。她真的很純粹,一心向著夢想前進。有時候我會覺得她像個英雄。在她的力量下,周圍的人也會逐漸前進,受到影響而改變。她自己可能并沒有意識到自己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但我覺得她就像太陽一樣。如果沒有她,就會感到很困擾。我出生在東京,她的純樸是我所沒有的。 . [結月]東京人的形象似乎很難接近,有點可怕的感覺。如果是美女的話,那種難以接近的感覺就更加明顯了。因為會被外表所判斷,所以更加拘謹。但當你開始理解她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她變得越來越可愛。她也會展現(xiàn)出孩子氣的一面,讓你了解到她的本質與外表不同。我也意識到人的內在和外在并沒有聯(lián)系,所以在表演的時候,我非常注重這一點。 一開始,她可能會在自己和周圍人之間畫一條線,以此保護自己。但我覺得如果強調這一點太多,就會有些不同。畢竟她還是個高中生,不可能做得很好。所以我嘗試著不要過于固執(zhí),靈活地在現(xiàn)場做出決定。 . [美佳]她是一個擁有普通人易于感受的煩惱的孩子。感到自卑,或者和別人比較自己的心情,這些感受不是每個人都有嗎?在青春期的自我意識中,我認為這是無法避免的。另一方面,當她客觀地看待自己并自嘲“我真是個討厭的人”時,我會感到疼痛。 我特別喜歡第五集班級比賽的場景,這種意識到自己的丑陋,我也經歷過,我能理解她的感受,就像是和她一起的伙伴一樣,感到非常珍貴。 . [小誠]一開始我真的不知道我們能不能成為好朋友。但最后我卻愛上了她(笑)。也許我們是來自不同世界的兩個人。當我們第一次進入班級時,通常會有一些團隊分組。有些人會成為顯眼的團隊,而有些人則會成為不起眼的團隊,他們之間會保持一定的距離。但我們之所以能夠融入其中,是因為有著美津未存在。我們之所以能夠更加親近,是因為我們能夠坦誠地交談。我認為《躍動青春》的厲害之處就在于它能夠描繪出這個重要的部分。這可能是因為原作高松美咲老師描寫情感的方式非常出色吧。
出處://www.animatetimes.com/news/details.php?id=1684213384&p=2
潘めぐみ:(第一次接觸這部作品時)感覺興奮地閃閃發(fā)光,不安地四處徘徊,輕飄飄地拍手(都是作品的副標題)。就像是那種感覺(笑),真的閃閃發(fā)光,讓人覺得多么可愛和溫柔的世界啊。 剛見面時被冷淡對待的孩子,我還以為可能不喜歡她,但是當了解了她的內心后,我開始覺得“這個孩子也應該被愛,那個孩子也應該被愛呢”。 同時回想起自己的高中時代,美津未和她們的話語、情感和感覺真實地回響在我心中。所以,這部作品給了我一個機會,對當時的自己說一聲“對不起,謝謝你”。 . 誠是個害羞的人。這可能是因為她在成為高中生之前的環(huán)境和經歷,導致她會根據(jù)對方的行為來判斷“這個人是什么樣的”,這是其中一個原因吧。對他人做出這樣的判斷本身并沒有好壞之分,我認為在她的分類中也有一些情況是適用的。但是,這種固定觀念卻束縛住了她。 . 誠并不是一個消極的人,但她過于在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導致失去了自信。但是,當她遇到了美津未和志摩、結月和美佳時,她開始意識到自己是美津未、志摩君、結月和美佳。她開始想要與自己真正面對面,而不是迎合他人的價值觀。她自己也說過,她想要改變這樣的自己,她發(fā)現(xiàn)自己也能夠享受喜悅的飲料(星巴克)。最終,塑造了她真正價值觀的是她過去所看到的狹隘世界。 . 然而,在這部作品中,甚至連這一點都不被視為壞事……。在充分接受了這種真實性的基礎上,就像結月一樣說:“如果你不喜歡像我這樣的類型,今天就不用勉強和我說話”,雖然會觸動到痛處,但也有人能夠理解。正是因為這樣,讓人不僅僅停留在那個場景中,而是讓人產生了想要真正交朋友、了解不同世界的心情。我也覺得自己有過這種感受。 . (在給誠配音的時候)如果用一個標題來形容的話,我希望能夠傳達出一種從新鞋的硬狀態(tài)逐漸變軟,出現(xiàn)褶皺并且穿著舒適的感覺。我在演繹時考慮到了這雙皮鞋,不是一步一步順利地爬上樓梯,而是一開始就勇敢地踏出一步,試圖讓它變軟,但是后來又不斷嘗試,像是說“或許在這里走一走會變軟”,最終的結果是鞋跟被壓扁了,穿著變得舒適,身體也前傾了。我仔細考慮了這種變化的節(jié)奏分配。 (太喜歡這段了描述了??)
出處://www.animatetimes.com/news/details.php?id=1682412508
寺崎裕香:在面試時,我讀了原作,感覺人際關系非常真實。故事中有很多青春期常見的讓人心跳加速的情節(jié),同時也讓我感受到了“如果那時候我選擇了這樣做就好了”的另一種可能性……。我覺得這部漫畫不僅閃閃發(fā)光,還充滿了真實的青春。
美佳第一眼看起來有些笨拙呢。但實際上,我覺得這個角色可能是最容易引起共鳴的。她可能會因為外貌而感到自卑,或者與他人相比較。還有,擔心自己在班級中的地位,過于在意周圍人的眼光……這些方面,我在學生時代也有過,我認為每個人都會有。所以,我想很多人會將自己投射到這個角色上來看。
美津未說過,“美佳對她很兇,但她沒有說謊”。所以說,她并不是個壞孩子。她只是因為自己一直受到欺負,所以只能用這種方式來應對。因為她在小學時曾經因為外貌而被欺負過,所以她現(xiàn)在才會努力避免再次受到傷害。美香從入學開始,一直都在努力保持自己能夠待在閃閃發(fā)光的地方,能夠站在不被欺負的位置上,這就是我對她的印象。
(美佳說過)“不是絕世美人,也無法純粹地坦率?!降资钦l會選擇我呢?”我非常喜歡這句臺詞。雖然有些傷感和痛苦,但我覺得它告訴我,可以做回自己,不需要裝扮。有些地方還是有點痛的(笑)。在志摩君對我說“可以放松一下肩膀的力量”的場景中,我在看動畫時,有時會感到一瞬間的不舒服。因為我也喜歡志摩君這種類型的男孩,所以我能理解美香覺得自己不是那個被選擇的人的心情,感到心痛。 或許是因為我在自己的經歷中有類似的經驗,所以在某種程度上,演起來比較容易吧。
(我個人也喜歡志摩是因為)看起來明亮而飄忽不定,但又有一種寂寞的感覺。雖然表現(xiàn)得對什么都不感興趣,但實際上卻非常渴望愛……。我對那種角色特別容易心軟。他是班上的人氣王,受大家喜歡,但總有一種不滿足的感覺。無法捉摸他在想什么,有時候會突然消失,這種魅力令人著迷。而且江越君的聲音非常貼切。我覺得他似乎是為了扮演志摩君而生的(笑)。
【未完待續(xù)】
漫畫18年 女主自帶的天然氣場 讓整個動畫也是一股純粹的味道
我會把令人猶豫的事,當成不重要的事。絕不退讓的重大事項,其實很少才對。
嗚嗚好看到感動的程度,女主太有意思了又超級可愛,CP感拉滿,撲面而來的青春氣息,我要去補漫畫了!
純愛補給站+1,小太陽女主和男媽媽都要加油,謳歌青春吧!
大概喝多了,看的時候一直傻樂,日常能表現(xiàn)出來真好啊,Kira Kira~
看的好舒服
第一集簡直意猶未盡??!色彩好棒!細節(jié)好棒!大家都好可愛!是閃閃發(fā)亮的可愛青春??!
OP看得人落淚,沖擊力好大,好閃耀的青春。別扭,不坦率,但是真誠。
絲毫看不出除了長裙哪里真實,第一天上學遲到?吐老師身上?心機女同學?話中話謎語人精油膩男主?農村出身想當官?你的名字中官員在高中生眼中可不是什么好東西。buff疊滿結果不倫不類
第一集,超贊。 希望保持
這劇情真是……難以形容的無聊和低齡,甚至有點尬,就這?像是真的15歲的人臆想的劇情。男女主人設也很古早很無趣,配角反而很不錯,后續(xù)慢慢觀望吧,大概率不會再看了。
我從未在一部校園漫畫作品里這么喜歡一個女主,上一個這么喜歡的還是水谷雫,大部分校園女主都是三觀跟著五官走??伤阌袀€雙商都高不矯情的女主了。
動畫質量好高??????漫畫黨深夜尖叫
所有的不斷內耗的人都值得為此作而哭。這些影像,他們是每個角落里的貓貓狗勾,是雛鴨初次下水,是夢中的貓茸生物,是鹽與焦糖爆米花,是小店里的煎餃,他們是治愈的理由本身,他們是你為之繼續(xù)生存之物。
“歡聲笑語在狹小的世界里躍動”“它是那么悅耳將我救贖”… 感覺歌詞更多的是從志摩同學的視角出發(fā),描繪小美在他內心晦暗的世界里不尋常的角落。群像青春物語不拘泥于角色之間的小情小愛,更多的是角色間的理解和成長是這部作品很可貴的地方。
閃閃發(fā)光的東京和被眾多溫柔環(huán)抱的學霸,那段演講真的很閃亮!多彩多彩下去吧!
美津末就是很可愛?。?!
都是平淡的高中日常。不知道為何卻很吸引人。
看完追了原著,如果男女主沒在一起可以說是絕殺,女主太好了,好到我不希望她犧牲自己去拯救男主,她值得她發(fā)言里的那個未來。
我覺得這部動漫最優(yōu)秀的部分是它細水長流的敘述方式,看的時候會懷念那時的生活。人際關系開始變得復雜,知道的更多了,眼里盡是一些能夠引起我好奇的事物,各種各樣的煩惱也隨之而來。不過現(xiàn)在回憶起高中的生活,無論是快樂也好,煩惱也好,如今看來都是一種已經失去的幸福??上莻€時候沒人能告訴我這些,或者說有人告訴我,我也聽不進去。青春期那些五彩斑斕的想法,包括那些我討厭的人和事,都是日漸成熟的我所懷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