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在心里看見他,或透過別人的臉孔?!?薩賀芬·路易(Sraphine de Senlis)這樣描述她一生中唯一的愛情。這話和塞林格“你千萬別跟任何人談任何事情。你只要一談起,就會想念起每一個人來。”頗有些異曲同工。
法國文藝傳記片《塞拉菲娜》在第34屆法國愷撒獎上橫掃7項大獎:最佳影片、影后(比利時女主演約蘭達·夢露)、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最佳攝影、最佳音樂、最佳服裝設計、最佳美術指導。實至名歸。非常厚重的一部電影,有著簡傲絕俗的美。
薩賀芬·路易,法國20世紀“原始畫派”的代表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在離巴黎不遠的桑利斯小鎮(zhèn),有個身材臃腫的中年女傭。她總是拎著個放滿雜物的籃子,佝僂著背,匆匆忙忙地趕往這里,趕去那里。不合腳的皮鞋在石板路上留下一串踢蹋聲。她去杜佛太太家?guī)蛡?、為別人洗被單,計件收費、在肉食店打雜……辛勤勞作,卻還總是捉襟見肘,被房東催租,欠雜貨店的錢。她收集動物的血、教堂里的燭脂、稻田里的泥漿、山野中的花草,在雜貨店里買廉價的白色顏料、小塊的木板……
深夜,她碾碎花、草、根、莖,兌入血水、燭脂、顏料。然后,在燭光下,在圣母的注視中,開始在小木板上作畫,嘴里哼著靈歌。輝光中,白天的木然、拙鈍蕩然無存。
威廉·伍德是德國知名藝術品收藏家,這位慧眼視得畢加索、盧梭的伯樂彬彬有禮、溫文爾雅。但由于在當時不為世俗所容的同性戀取向,他不得不逃離巴黎,在桑利斯鎮(zhèn)租下一套公寓。同時也可以靜心寫作。房東恰是杜佛太太,薩賀芬便成了他的女傭。伍德受邀參加杜佛太太主持的一個所謂藝術沙龍時,意外發(fā)現(xiàn)墻角的一幅小畫。杜佛太太輕蔑吐出的作者名字,讓他大感意外。這出自那個臃腫的女傭?伍德驚奇薩賀芬的才能,急切看了她其它的畫作后,悉數(shù)買下,并告之她將把這些畫送去他在巴黎的畫廊。
可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了。伍德匆匆逃離法國。薩賀芬牢記伍德“繼續(xù)畫,無論如何都要畫,有一天你的作品會受到肯定。”的叮囑,廢寢忘食地作畫,自閉、十分地困頓艱難。
十三年后,回到法國的伍德在市政廳的一次小型畫展上,與薩賀芬的作品重逢。他回到小鎮(zhèn),敲開薩賀芬的房門,苦苦掙扎的薩賀芬羞澀地一展笑顏。戰(zhàn)前在小木板上作畫的她,十余年的不懈錘煉,一幅幅巨大的畫作令伍德深深折服。他堅信她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有視野的、領先同儕的真正的畫家。
薩賀芬的那些畫呀,美得讓人戰(zhàn)栗,那些自然的花果在她的畫布上,洋溢著通靈的超現(xiàn)實意念。長滿羽毛樣密匝匝的紅色葉子的大樹,滿樹似羽似葉中累累的紅色果實,漆黑溪底游曳發(fā)光的水草,狂風中紛飛舞蹈極盡舒張的樹葉,濃墨重彩的植物叢中幽深的眼眸,怒放的雛菊被奔放扭動的雀羽般的葉子簇擁……“你畫的花好詭異,好像在動,你的花像昆蟲,像眼睛,受傷的眼睛,像受傷的肉,某種嚇人的東西……”一個看畫的太太說。薩賀芬說她知道,她有時候也害怕看自己的畫。
從未學過繪畫的薩賀芬一直說,是守護天使在引導她作畫。伍德的妹妹給她拍照時,她執(zhí)意不看鏡頭要看著天空,因為“我的靈感來自天上?!?br>
由于經(jīng)濟危機,伍德無法如期兌現(xiàn)給薩賀芬在巴黎辦畫展的承諾,她催促報怨,喋喋不休:“我已經(jīng)通知天上了,所有的天使都已出發(fā)?!睂τ谖榈碌臒o能為力,她發(fā)出最后通諜,“不要管我,反正有人來接我,我就得救了?!彼偭恕N榈屡c她重逢時,其實已有諸種端倪。
1942年,薩賀芬孤獨地死在精神病醫(yī)院。
她死后,伍德為她在巴黎舉辦了畫展。
天才與自閉便是原因吧。瘋,幾乎是天才的宿命。
薩賀芬的一生又是無比豐饒的。她沉浸在自己的天賦才能中,上帝賜她卓絕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她與神對話,我筆繪我心。戰(zhàn)爭、金融危機、貧窮、饑饉、寒冷均讓位于她的天才。這天才,讓她貧窮、孤獨的人生有了燦若繁花的美麗。
“畫畫的人會用不同的方式去愛。”她說。
她愛上帝。
她是虔誠的教徒。在教堂虔敬地歌唱,粗糲的雙手溫柔地合十,和著音律微開微闔;聽說伍德不怎么信上帝,她驚惶失措。得知他信靈魂,略微釋然;在教堂里偷燭脂,她頑皮地向圣母擠眼致歉;她總是仰望天空,在樹上、小解時、拍照時……因為那里有她的引導天使;“天使,還有天使,天使也被邀請?!背蔀樗詈蟮男膫拔业漠嬍軅?。”
她愛水。
影片一開始,漆黑的夜里,她獨自在小溪中淌水,歡喜地以手拂水,撫觸水草,一盞馬燈在岸上相伴;為伍德先生準備洗澡水,她情不自禁的將手浸入水中,哼起靈歌;明媚的午后,她在河中沐浴、戲水。那么胖和臃腫,卻讓人那么感動。
她愛樹。
收工后,她走向曠野中的一株樹,爬上去,重重地坐下,繁茂的樹冠篩下斑駁的陽光,她愜意地極目遠眺;在伍德家的花園里,她緊緊擁抱一株大樹,用面頰摩挲樹皮,對它喃喃細語;在精神病院,垂暮的她拎著一把椅子,慢慢走向一株大樹,靜靜地坐在樹下。
她愛動物。
她說“動物也會悲傷。如果把小牛帶走,母牛會哭?!彼给B、昆蟲交談;她把面包屑裝進裙兜里,也是去喂小鳥吧?
她愛人。
她雖然自閉,但對人不乏愛意。少女時無果愛情的情人;伍德;鄰居女孩;甚至她會為雇主家與女傭偷情的兒子遮蓋掩飾;而最后,她穿著昂貴的婚紗,一家一家去贈送銀器,“拿去、拿去,這是我的身體,這是我的血?!?br>
她自釀烈酒,“這是我的提神酒。”勞作占據(jù)了她大量的時間,而她的心、她的魂,只能安放在她用自然之物調配的顏料所繪制的自然之物上——那些有靈有魂、攝魄攝魂的畫作。
薩賀芬的一生本身就是一個傳奇,但影片從頭至尾,不去獵奇,也沒有異峰突起的劇情高潮,只是緩緩地、細膩地、漸進地呈現(xiàn)薩賀芬對宗教的虔誠,對創(chuàng)作的癡迷。約蘭達·夢露將擁有戲劇化人生的薩賀芬·路易,詮釋得自然寫實,表演十分的內蘊。
(未經(jīng)允許,請勿轉載)
她的畫在這: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30924747/橫掃第34屆法國電影愷撒獎7項大獎的【花落花開】,就像女主人公一樣低調卻才情橫溢,行云流水般的敘事風格粉飾無多,自然得好像法國鄉(xiāng)間蔥蘢的草木和清新的風,將一個傳奇畫家平淡而不朽的一生,在兩個小時之內蘸滿了濃墨重彩,效果如同那一幅幅瑰麗詭異的畫作,讓人印象深刻。
法國電影中的主角很多都是話癆癥患者,這個毛病在殺手萊昂身上被治愈過一次,這次輪到了薩賀芬。扮演女畫家的尤蘭德·莫羅,其貌不揚,一如既往的粗糙,而其入戲時散發(fā)出的彪悍氣場,卻能夠將塞拉芬那的靈魂輕松附體。為清潔婦時的猥瑣、作畫時的癡狂、野外采集顏料時的悠然、遇見伯樂時的惶恐、理想破滅時的絕望,都被她演繹得光芒耀眼。
如果你是個女生,你不僅不美而且肥胖, 不僅貧窮而且孤苦,不僅低賤而且還瘋了,你一定寧可沒有生出來。當然,我是這么想的。這說明我的日子里充滿了這么世俗繁瑣的判別標準,或者換句話說,我也許混時尚版太久了。
但是我還是感覺到難過。你能相信那樣鮮艷的色彩是從這樣匯集著俗世氣息的身體里噴薄而出的嗎?你能相信那樣對于繪畫的狂熱是點燃在這無比庸常甚至低賤的日子之上嗎?
低,降到最低,卻綻放出那么狂野絢爛的花,這不符合我的想象。
盡管我接受瘋掉的結局,這是我認為藝術家的必然,就像梵高割了自己的耳朵一樣,這是杰出藝術家的必然。
但是,你愿意深陷其中,你愿意成為那個她嗎?
或者,是我的帶入感太強。但是我反而覺得,Seraphine的瘋癲,這個女人的瘋癲,與那些自覺成為藝術家的瘋癲不一樣。
這是她的天份被發(fā)現(xiàn)的必然命運。她本身就是一個自足的世界,鑒賞家的出現(xiàn),發(fā)現(xiàn)了她的價值,卻破壞了這樣自足的體系。如果她不被那雙眼睛看見,她就會不瘋,她將作為一個下等女仆的命運而終老,和任何一個這種地位的女人一樣。誰在乎她畫過什么。而如果相反,正如片中那樣發(fā)展,當她被發(fā)現(xiàn),當她視為生活的本能被帶離出自覺的范疇,成為一種她本能之外的聲音,當她那么努力地展現(xiàn)出她繪畫的自覺的時候,她的天分卻要悄然離她而去,這就像一個悖論一樣。她的生活才出現(xiàn)那么一縷曙光,她租了大的房子,她買了大量的家具擺設,她開始擁有成功者的姿態(tài)和興奮,這時候,她卻顯得非?;?,穿著婚紗禮服的樣子滑稽,打電話的樣子滑稽,尋求理解的樣子滑稽,甚至那么努力地為了回報而畫畫也顯得滑稽。
這難道就是一個極有天份卻極為卑微的女人的命運嗎?是物質和精神截然對立的宣戰(zhàn)嗎?
不管怎樣,我不接受這樣的結局。我以為一個藝術家可以狂烈地瘋掉,優(yōu)雅地瘋掉,骯臟地瘋掉,卻不能這樣卑微地瘋掉。這是一個被這世界打敗的姿態(tài),一個向來那么卑微卻失去了倔強的姿態(tài)。你知道,只有瘋掉,她才能回到原來的位置,在那棵似曾相識的大樹底下,安靜地被風吹過。
猝然響起的教堂的鐘聲.月光躲在樹夜影綽綽的枝蔓后.手撫摩過溪流里的石塊苔藻.黃色或者黑色的淤泥,蠟脂或者植物球莖.單純的易碎的畫的氣味.女性臉龐上攙雜了男性的粗獷.滯重木訥又有些神經(jīng)質的眼神.世界盡頭是沒有邊界的圓形草原,想要抵達時間盡頭便只有坐在老樹下一天又一天的等待黎明與落日
執(zhí)著于自己的作品,在鍋子里也找到的上帝;我不喜歡不確定的等待;畫畫的人會用不同的方式去愛。
“有一天您會不會用漂亮的筆跡寫一封真正的信給我?而且是通過郵局寄給我?”
物質貧窮對人身心的傷害,常年社會經(jīng)濟地位低下造成的自卑自閉和孤獨生活,藝術成了靈魂在現(xiàn)世的唯一出口。對繪畫的執(zhí)著、疑似宗教狂熱、近況的大起大落……最終致其精神崩潰。p.s.鑒賞家是基佬啊哈
販夫走卒、圬廚媼嫗,亦有工于畫、進乎藝者,人海一身,萍影謝世 ~
我多想平凡到死。
行云流水般的敘事風格粉飾無多,自然得好像法國鄉(xiāng)間蔥蘢的草木和清新的風,將一個傳奇畫家平淡而不朽的一生,在兩個小時之內蘸滿了濃墨重彩,效果如同那一幅幅瑰麗詭異的畫作,讓人印象深刻。
表演已經(jīng)過于精彩以至于·
音樂怎么那么像《黑色星期天》?★★★★
她的畫美得讓我有流淚的沖動,她注定只屬于圣女。簡單直白的敘事與運鏡,單一悲哀的主題旋律,蘊含厚重的哀傷?!拔业漠嬍軅?!”
“作畫者愛他人的方式也不同”,天才都是如此,燃盡了才華和生命,留下璀璨的作品和動人的故事...
Seraphine看到光,背面的墻壁有十字架。Seraphine在樹下聽見云朵開花的聲音,而生活這樣艱難,無以為繼了,許多年以后她想起那個早晨,風吹起她的嫁衣,請帶走我的血,埋葬我的身體,因為我的畫受傷了。PS:世人多年后才可以領悟Yolande Moreau的偉大。
“有一天您會不會用漂亮的筆跡,寫一封真正的信給我。”第一吸引我的是這張電影海報,風吹草浪中的行走。然后看到以前的龍?zhí)着芗页蔀榕鹘?,在臃腫體態(tài)和笨拙腳步中盡顯她的執(zhí)著與感染張力。她的畫真的很美,但是,“我的畫受傷了?!被浠ㄩ_。
畫畫的人會用不同的方式去愛
1,王彩鈴根本就不夠猛啊!這才是真正的文藝青/中年。2,女主角眼裡的一點天真始終閃耀,讓我想起《第八日》的男主角喬治。 3,文藝女中年愛慕畫商先生,畫商先生愛短命小畫家,多有趣的支線。不著墨描寫,一點隱約的暗示,使這個故事很有層次感。悲劇意味緩緩飄出來,如同主線結局的預兆。4,上
手上布滿老繭、跛腳、胸下垂、賒賬也要文藝起來! 飲烈酒,踏草地,唱著歌泡澡,結婚,畫畫到睡著,和收集美麗的書法
法國傳記劇情片。該片榮獲2009法國愷撒電影節(jié)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原著劇本、最佳電影配樂、最佳攝影、最佳布景、最佳服裝七項大獎。無愧于得獎影片,原來傳記電影也可以這么樸素而平凡,讓人感嘆畫家的堅持與影片畫面的美麗。演員表演也無懈可擊,成功塑造了一個出身下賤但樸素而執(zhí)著且有些古怪的偉大畫家形象。
上帝賦予她非凡的繪畫技能,卻讓她在生活里備受煎熬,最后活生生被逼瘋了,這大概也是無數(shù)藝術家的寫照,死后才出名的魔咒。遇到伍德是她的幸運也是不幸,給了她生活的支持卻給不了那份情誼,“先生您知道嗎?當我非常悲傷時,我就到野外去,我會摸摸樹,跟鳥、花、蟲子講講話,心情就會變好。”
——你還缺什么?——時間。
總是會把《阿基里斯與龜》和它聯(lián)系起來。盡管說是天上的圣母天使什么的在指引她畫畫,但還是會被成名的欲望打倒啊,也許這種渴求,一定要身在底層的人才能了解。但那些畫,真的很好看啊。最感動我的是最后的那個鏡頭,她在遠方的樹下坐下,塵歸塵,土歸土,原來的都還給原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