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趟旅行歸來,看似一切沒變,但其實都不一樣了。
“你有得到你想要的嗎?”
“只是一場旅行而已?!?/p>
家和旅行,缺一不可。解救日常的方法就是出去一趟。等你歸來,看似什么都沒變,其實都不一樣了。
結(jié)尾丈夫旅行歸來,兩個女人開始有了明媚的笑容,電影畫面也明顯明亮起來,大兒子的滑翔傘在天空飛翔,依舊是綠色的地,轟隆隆的火車,冒著白煙的工廠煙囪,但一切都仿佛被重新喚醒了一般,不像片頭的那種壓抑。
神奇??!拯救日常只需要一場旅行。哪怕是到了另一個城市,你發(fā)現(xiàn)那里的男人女人也會爭吵,男人和你一樣抽煙喝酒在工廠門口摁掉煙頭偷偷跑去偷看女人的美腿,甚至你的錢包也會被偷走。但那又怎樣呢?它依舊是一場旅行啊。把大家從窒息中拯救出來的,一場旅行。
太喜歡這部《星期一早晨》(也叫《威尼斯早晨》,但我更喜歡豆瓣的翻譯)了,簡直可以登上我最愛看的電影十佳了。
極度無聊的周日,待在上海的出租屋里,看了一天無腦劇后陷入莫大的空虛,等修鎖的師傅上門等得更加焦躁。無意間打開這部電影,感謝它,拯救了我的無聊和空虛,寂寞和不安。
開局十分鐘腦子里想的全是,果然啊全世界都有窮人啊,他們也住在泥土胚建成的房子里,他們的大人也要上無聊的班,一根接一根的抽煙。這么無聊庸常的人生,大家都是怎么熬過去的呢?!
男主角終于下班回到家,夫妻倆仿佛陌生人一般打招呼。然后,我看到,孩子們在倉庫里搞自己的發(fā)明,哥哥不僅做了投影儀,后面還做了滑翔機。少男少女騎著單車,懵懂的曖昧聊天,說著喜歡化學或歷史,然后鬧別扭。男主走進破舊的畫室畫起了油畫,剛下筆就被叫去修水管。
日常,反復的日常。男人工作一天后敷衍的x生活,女人賭氣的開大電視音量,奶奶給孫子講睡前故事,生氣孩子把自行車“送”給朋友的鄰居,被雇傭的黑人給心愛的女孩打電話寫情書,傲嬌的輪椅爺爺賭氣似的扔掉圍巾。再著急蹲茅坑也要拿本書看的鄰居,蹲坑結(jié)束繼續(xù)扛起鋤頭耕地。到處賣東西的吉普賽人,留下了鱷魚??在院子里。老奶奶喝酒抽煙開跑車去墓地送花,郵遞員兼職在墓地抓蛇,禿頭男戴假發(fā)穿高跟涂口紅假扮女人在商店上班。都是一群多么日常但又神奇的人?。?/p>
反抗啊反抗,每個人都在反抗啊!
文森特突然去了城里,路見不平上前阻止慘遭暴揍。他見了爸爸,趕走了詛咒爸爸的姑姑們!爸爸說,“把這些錢都拿走吧”,你要去看看更大的世界。
然后,他暢飲,他喝醉,但他還是來到了威尼斯。
文森特的出走,我毫不意外甚至有點竊喜,似乎這一切注定要發(fā)生。我們就是要偶爾逃離啊。逃離日常,逃離被困住的心。
如果是我的丈夫,在得知他離開時我會覺得驕傲、開心。至少,有一個人是向著自由的。
后半段就更有意思了,威尼斯大爺那種虛榮或者說貴族死要面子的小資派頭,簡直笑死。女人也玩手指繩游戲,男人也打水漂結(jié)伴偷看修女的大腿,男人女人也會吵架,每個地方的女人都“恨極了”男人和“狐朋狗友”在自己家喝酒,哪怕是六個女兒也都要幫著干家務。街頭的老少組合賊會偷走你的錢包,被抓包后還若無其事跟你擊掌告別。
怎么說呢,即使換個城市,大家的生活都還是一樣辛苦??!
但總有一些不一樣的。威尼斯遍地都是畫油畫的人。總能見到穿著時髦的都市女郎。
倒不是說文森特的妻子身材臃腫,她很好了。尤其最后洗車的鏡頭。
不過,結(jié)合《我的天才女友》里的莉拉那段,為什么女人生了孩子后就允許自己衰老、墮落了呢?不是說胖不好,而是不要過的生活里沒有了自己,失去了光彩。
假如你每天幸福的笑,即使很胖也沒關系啊。我想再次警醒自己,永遠永遠永遠不要變成臉上沒有了笑容的女人。即使結(jié)了婚生了娃,也要為自己活!要去看這個世界!要有自己的世界??!
文_調(diào)反唱唱
[星期一早晨]的故事簡單到可以用一句話概括:一個小鎮(zhèn)中年男人的出走和回歸。但故事并不是最主要的,奧塔·埃索里亞尼是為了借此展現(xiàn)世界的本來面貌,就像羅伯·格里耶所說:“世界既不是有意義的,也不是荒謬的,它存在著,如此而已。
鬧鐘響起,妻子穿好衣服喝了一口水,男人出門穿鞋,給圍欄里的小雞喂食。清晨霧蒙蒙的,遠處有雞鳴聲。男人把雨鞋脫掉,換上工地靴,開著車離開。藍色的小車駛離自家小院,在另一條岔路上開過來一輛挖掘機。男人到了火車站,坐上火車離去。山間小火車只有半節(jié),它開走了,鐵道清潔員工還在鐵道上工作。清潔工掃完垃圾離開畫面,留下青山和晨霧。這是電影的開頭,鏡頭像是隨意地望著主人公的鄰居,這雙眼睛不時好奇地看看挖掘機,不時留戀地望著遠去的火車,并沒有緊跟著那個男人的腳步走進他的生活,相反它漫不經(jīng)心,東張西望,即使跟丟了人也毫不在意。
這雙眼睛被一種區(qū)別于傳統(tǒng)現(xiàn)實主義的現(xiàn)實視角困住,無法獲取世界的全部,即使只是一個法國小鎮(zhèn),人數(shù)不多生活簡單的微小世界,依舊藏有很多單個人絕不可能獲知的秘密。比如男人工作的化學工廠,性感的秘書搭上工程師的肩膀,不小心屁股碰到開關,拉響了警報。比如教堂的神父拿著望遠鏡,偷窺樓對面窗簾里的年輕少婦。比如郵差拆開人們的信件,心平氣和地閱讀完畢又機械地裝回去。電影不回避生活中的戲劇性,但回避從頭到尾的戲劇性,它只負責展現(xiàn)它們的片斷,這些生活的切片恰恰是構(gòu)成這個世界的全部。它不像意大利新現(xiàn)實主義,雖然力圖呈現(xiàn)現(xiàn)實社會,卻是對現(xiàn)實的歸納總結(jié),是被編排過的世界,并非現(xiàn)實本身。
這部電影對人的描繪簡單粗陋,人們的動作機械重復,對話毫無營養(yǎng),思想活動單調(diào),顯示不出性格特征。牧師、小學生、中學生、村婦、工人、小偷、吉普賽人,他們只是作為一個符號而存在,甚至連姓名也無法獲知。在官方DVD附帶的字幕中,有至少三分之一的話語并沒有顯示。這些被忽略的語言充當?shù)闹皇黔h(huán)境音的作用,沒有指向,沒有含義,是現(xiàn)實的陪襯。即便是在字幕中顯示的對話,也有很大部分沒有意義。兩個戀愛的中學生在討論歷史與數(shù)學,這段對話像是為了描繪人物的下意識,不但平淡無奇,也沒有邏輯的貫穿。鏡頭遠遠地看著他們,沒有逼近人的臉,像是一個恰巧經(jīng)過的人,既不想偷聽,也不想無視,只是客觀上遇見了而已。
相形之下,影片對于景物的描繪卻是周詳、細膩、瑣碎的,甚至是同義反復的。工作日的第二天,隨著男人出門上班,大量的空鏡頭,從樹木、泥土、花園轉(zhuǎn)場到鱷魚,這些環(huán)境物象和非主要人物的功能一樣,不承載任何暗示或者象征,只是存在著。這種細致入微的環(huán)境描寫,看起來和清水宏對景物的描繪類似,但實際上是完全不同的。清水宏是在戲劇矛盾后插入空鏡頭,利用美景暫時擱置情緒的發(fā)展,讓云淡風輕的風景過渡不快和不幸。但是在當下這部電影中,過分的環(huán)境表現(xiàn)是為了淹沒人物的存在。離開小鎮(zhèn),男人去了威尼斯,鏡頭反復提及威尼斯的水,不惜花費大量時間近距離逼近水,它的光澤、顏色、動態(tài)表現(xiàn)得非常細致。整個世界像是一個由物質(zhì)組成的世界,在不以人為關注中心的視角里,旅游城市威尼斯沒有人頭攢動,它是那么寧靜、無聊、非理性地存在著。這就是奧塔·埃索里亞尼想要表達的“人和世界的新型關系”。
小鎮(zhèn)物質(zhì)景觀堆砌的邏輯在于刻畫出現(xiàn)實生活的無趣,這種無趣的反復刻畫,道出了生活在圍城里的狀態(tài),讓觀眾和男主人公一樣想要出逃??傻搅送崴梗瑢ξ镔|(zhì)的描寫更加細膩,它不僅僅停留在對景物的描繪上,甚至關注起老婦人布滿皺紋的手,或者是人走后留下飯漬的餐桌,事無巨細。即便進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生活依舊無趣地存在著,這與男主角出逃后的情緒對應,是一種無法突破圍城的無奈。
雖然在形式上類似,但[星期一早晨]和法國新浪潮電影中的左岸派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左岸派電影大多沉浸在對人類徹底失望的“世紀的痛苦”之中,從風格到表現(xiàn)手法都刻著時代的印痕??蒣星期一早晨]完全不是如此,它不代表任何意識形態(tài)、任何冠之以名的人類大命題。它擺脫了時代,擺脫了具體,僅僅給出生活的狀態(tài)。更為重要的是,它給出了男主人回家的理由。在那個沒有姓名的小鎮(zhèn)里,雖然無甚驚奇,卻無時不刻地存在著愛。戀愛的中學生單純可愛,男生每日送女生回家,在籬笆外等待著女生把自行車停放完畢,回到籬笆前和他揮手。待男生騎車走遠,女生在二樓開窗望著他離去,整段一語不發(fā)。又或者,以同樣云淡風輕的方式去講一對黑人男孩與白人女孩的相愛結(jié)婚。只有三個簡單的場景:黑人農(nóng)民給白人女友寫信求婚;女友跑到公用電話亭給他打電話;婚禮結(jié)束后兩人坐上草垛與家人揮手道別。
最后,生活看起來沒有任何改變,男人脫下家居鞋,開著藍色的小車離去。挖掘機一秒不差地再次出現(xiàn),工人在化工廠門口簽到,小鎮(zhèn)上空煙霧繚繞。唯一不同的是,今天早上男人得到了來自妻子的吻。
更多原創(chuàng)影評請移步個人微信公眾號:電影少女放浪記
為何一想起雨后的黃昏,就會想起16年前那只野鴿。
那種清爽的滋味,是否一直以某種形式縈繞在你的身心。只是你無法做真正意義上的飛翔。只是那纏綿的清音還不時高掛在頭頂。就如意大利影片《旅伴》(又譯《雨后的車站》),一直讓你忘不了那老人苦心孤詣的蹣跚步履,卻執(zhí)著的追憶已逝的過往。雖然“老人癡呆癥”已侵蝕著老人零亂的大腦,但老人的心靈依然純真。被老人女兒派往跟蹤的酒巴侍女,起初無法理解老人冒然出家外游的行為。在一次次跟隨中、在一次失散中、在一次次失落之際,漸漸她能理解老人那么一點。而奇妙的是,每每失散,卻每每又能在雨后的月臺小站不期而遇,她驚呼生命的不可思議。
在疲于奔命之中,仿佛老人的微笑與不經(jīng)意的某一句話,又幫她重拾起兒時的記憶,那是些微快樂卻苦澀的時光,以至于讓她在看到一位瓷廠女工的幸福笑臉后,她痛苦的從大橋上縱身跳下,湍激的河流要帶她去另一個遠方,幸而那位女孩子勇敢地救了她。充滿陽光的女孩子只對她說:“等我結(jié)婚時,你一定要來,你一定要從羅馬來看我,好嗎?!彼c點頭。當她從迷惑中清醒過來,奔向小站時,她又發(fā)現(xiàn)慈善的老頭仍在月臺,屋頂依然掛滿清澈的雨滴。生活依然如此值得期待,雖然不免揪心與沉痛。
另一部曾獲得2002年柏林電影節(jié)“最佳導演獎”的法國電影《周一清晨》,格魯吉亞名導奧塔·埃索里亞尼執(zhí)導,亦如雨后的野鴿,時不時在你心里“撲撲”翻騰。那耐人咀嚼又無法言及的心勞日拙,那種被瑣碎生活吞噬人性本真滋味的呆板,一陳不變的只有工廠與家的往返。而小鎮(zhèn)上人怡然自得或自得其樂,這些卻與他這個業(yè)余畫家的內(nèi)心相距甚遠,他面對一切都是死寂的,無法表述內(nèi)心的切實感受,剩下的只有對家庭的責任。
死水一潭的生活,終讓他對遠方心馳神往,于是他遠赴威尼斯,在水城他遇到了各色有意思的人,令他充滿快樂和心花怒放。而他的遠方小鎮(zhèn)依然寧靜安祥,妻子還是一接到他的信就會看也不看的撕碎,沒有謾罵,只有默默地接受。
在一個月圓之夜,他悄悄地回到了小鎮(zhèn)回到了溫馨的家,他的妻子依然沒有質(zhì)問沒有怨言,依然開燈、關燈,安享屬于他們的生活。好像一切就從來沒有發(fā)生過。電影拍得如此安然如此靜謐,著實令人感嘆。
自尋煩惱與徒生煩惱,都是一種心靈必經(jīng)的過程或情緒的表象必然。檢視一下:當生活進入現(xiàn)實一定的程式,我們是否就會沉溺于內(nèi)心的掙扎而無能為力。雖然說不清這種掙扎究竟來自于何種力量或何種緣故,卻只想掙脫束縛。日薄西山之后,總會又是一個周一清晨。循環(huán)往復之后,也就不必為“周一清晨”而設定程式的絕對化。
當周一清晨即臨,你慵懶地躺在床上,雷聲依然在遠方炸響,聽聽希臘女聲娜娜的“破曉黎明”吧,你一定會被這種清音而觸動。深深觸及的,那一定是生命里最柔軟的部分。你會靜靜起來,把里里外外的凌亂一同收拾。你會注視著窗外,有可能就讓南風吹得更大些,或者就看著掛滿水滴的一片葉子,看著那晶瑩剔透的水滴怎樣完成她的一生,怎樣滑向不可預知的大地。
2007、6、10
這樣一座小鎮(zhèn),非常的小。小到一個望遠鏡就能看到所有事情;小到郵差可以悠閑的翻看每一封信,然后再把他們封好;小到人們不需要打招呼,因為他們總是碰到。 鎮(zhèn)上有一個男人,每天早上做同樣的事,換鞋,出門,工作。表面上,他的工作是工地里的焊接工,實際上,他真正的工作是做畫家夢。他用廉價水彩顏料做畫,在天空中大量留白。他和鎮(zhèn)子里的同齡人一樣,感到單調(diào),瑣碎,平淡。他又有點像年輕人,為了理想蠢蠢欲動。 男人有一位妻子,肥胖的身體證明了她是一位盡職的家庭主婦。男人賺錢養(yǎng)家,妻子把賺來的錢變成食物養(yǎng)活他。他們懂得墨守契約的道理,所以很少說話。 男人的父親是一位落寞貴族,他的前半生也許并不傳奇,但他還是把優(yōu)雅和感性留給了下一代。 小鎮(zhèn)的愛情是平淡的,之所以稱為平淡,是因為這樣的愛情里面沒有貧富距離,也沒有膚色差異,好像所有愛情之外的事情都和愛情無關。只是寥寥幾筆,直到結(jié)婚那一刻,還是沒有讓人感到墳墓的存在。 酒館里的廁所管理員原來是男扮女裝。他不喜歡的不光是女人,而是人。所以他看到動物很開心。但他決非是真正意義上的異服癖,因為很難想象他會喜歡自己穿上女裝后臃腫老邁的樣子。 小鎮(zhèn)郵遞員喜歡一封封的把信拆開,略略一閱,完后再放回去封好。也許寄信的人壓根就沒封,也許世界上的郵差都惦記著信里的內(nèi)容。 星期一的早上,男人離家出走。 于是,他到了威尼斯。威尼斯的自由幾乎可以包容一切,條件是你必須也是自由的。人們做著想做的任何的事,甚至是做一個小偷,也一樣被允許。裝腔作勢與這里格格不入,他們太真實了,真實得藏不住丑和美,只要你有一絲惻隱之心都會暴露無遺。 偶然遇到他,火車上的陌生人。自由的共性讓男人辭別了父親的那位虛偽得可笑的老友,與第二次撞面就一見如故的他成為了朋友。他登上了朋友的小舟,帶著不期而遇的好奇,離開了生活中刻意的無奈。 他還有過一次邂逅,之后才發(fā)現(xiàn),艷遇注定不是此次旅行的主題。更多的邂逅都不會有下文,只是短暫的擦肩而已。即使再重復一次,重復同樣的人,結(jié)果也是一樣的。 他寄了一張明信片給妻子,正面畫上威尼斯風景。這次郵差不用拆就能看到他對給妻子說的話,可妻子連看都不看就把他撕得粉碎。郵差猜到會這樣,有時候男人喜歡的浪漫代表了女人痛恨的離別。 于是,男人回來了。 有時候,習慣讓人產(chǎn)生想失去的沖動,轉(zhuǎn)一圈之后回到原處,看看還是一樣,男人,女人,老人,孩子,牧師。男人像往常一樣換鞋,出門,工作
過度強調(diào)埃索里亞尼《星期一早晨》中的政治傾向是適得其反的。他的影像風格顯然是在向塔蒂和考莉斯邁基看齊,在輕喜劇的氛圍里對人類生活的現(xiàn)狀進行善意地揶揄,然而始終充滿人文的體恤精神。電影對于男主角的游歷經(jīng)歷根本沒有作大規(guī)模描繪,離開威尼斯后的奧德賽更是完全掠過,這說明電影的重點依然在這個法國小村莊的日常生活里。星期一清早是這庸常日子里最戲劇化的時刻,那么在這時坐上一個逃離的白日夢也無可厚非。畢竟工廠的煙囪就豎在那兒,就算是在風景如畫的威尼斯。那么,back to it!
男人的浪漫,與之對比的是,埋頭枯燥日常不懂男人浪漫的女人。。結(jié)尾丈夫接受妻子突然的溫情差點把我搞吐了。。當然導演未必對女人全面否定,但同情的重點是逃離日常的男人,而困于日常的女人正是他們要逃離的日常的一部分,只有非日常的女人才是美的。。我理論上應該能get到逃離現(xiàn)實的愿望,還記得當初看all or nothing的共鳴。。但這片簡直激起了我上班每天累成狗而某些同事屁都不干的ptsd,而且非常不幸這些同事都是男的,大概稍微能干一點的男的都不會留在這個破地方。?;叵肓艘幌?,文藝作品里女性的“浪漫”好像多是追求物質(zhì)上的虛榮和感情上的依附,哪怕出于教化意義這些淺薄的浪漫也終將幻滅,長得漂亮的叫悲劇不漂亮的叫作死。。男性的浪漫才是精神的追求。。我也不知道怎么就搞成了性別對立,工作令人喪失理智。。
6/10。我看的第一部埃索里亞尼作品。中規(guī)中矩無亮點,此類白描生活手法的電影多得去了,從LMDB上才6.6我就猜到會是一部不知所云的大悶片,不是說你想表現(xiàn)正常人庸俗乏味的無為度日不可以,但如果片長不加以節(jié)制就很容易讓觀眾感到厭煩。
我好喜歡這部電影。故事并不重要,并且本身對白非常少,而且我看的資源后面沒字幕了。就像金黃色的回憶或者是羅馬一樣傳遞的是一種時代。你只需要跟著他走在八十年代的法國村莊,或者游走在威尼斯偷看撩起裙角的修女。這種讓生命看起來特別美好的,我給十星。
平凡生活與詩意的一種連接渠道,劇中人的今日無事或者無聊在旁觀者是另一道風景,因此對于「景觀」表達與意義的探尋因人而異且只為心靈敏感者準備。
奧塔·伊奧塞利阿尼補完。2002年柏林最佳導演+費比西。這片子應該去威尼斯嘛說不定金獅就拿下了……可能是奧塔觀眾緣最好的一部?用非職業(yè)演員(Jacques Bidou是個著名制片人),工廠的段落拍得相當好(尤其意大利工廠那段快要笑死了)。這種雞零狗碎的鄉(xiāng)村生活和日復一日的重復,讓有夢想的人產(chǎn)生的逃離沖動,卻是十分動人。奧塔自己扮演一個住在威尼斯的裝逼的老貴族也是笑死人了。2015年資料館放過不過睡過去了大半,這次終于補上了,覺得好可惜啊那么漂亮的威尼斯風景……期待有機會再看一遍大銀幕。
平淡又有趣,要堅持到后半程,很多亮點,脫鞋開車,搬石頭,再遇小偷,還有那個裝逼的侯爵,逗壞我了。。黑衣黑帽女人很有范。片頭片尾曲貌似出現(xiàn)在很多默片里過
每個早晨的心境是不一樣的工作日,非工作日,旅行,等等情況法國與意大利不同的是文化一樣的是瑣碎日常,人與人的關系同樣有爭吵,情愛,偷窺,歡樂我心底有這畫畫的夢想,不想一直在化工廠里消耗生命五一我本來也沒什么欲望旅行,但總感覺要出趟門沒準就會和誰建立起聯(lián)系片子其實不悶,畫面還沒內(nèi)容還是很多的。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yKZl0CLJCx4/
贊,比《我不想回家》還要有趣。
安靜而有小夢想的生活真好。
如果我說一個片子有催眠效應,一定是夸獎。流暢又穩(wěn)定的場面,每個人都有小夢想并不知不覺間都圓滿的情節(jié),或許有宗教有家庭有工業(yè)社會的討論,但又似乎都沒有,輕喜劇的處理,平靜優(yōu)美
真正的詩意電影。白描卻充滿各種意象:上車脫鞋進廠熄煙。圣喬治殘忍殺死公主心愛的鱷魚。挑紅線的姑姑們,倒射的父親。拆信的郵遞老頭。異裝的老友保羅和桌上碩大的老鼠。寒酸的侯爵破地毯,畫像是路邊的速成。屋頂喝酒暢談威尼斯精神。妻子撕掉明信片。孩子角色扮演圣喬治殺鱷魚。結(jié)尾,女人們給男人們圍圍巾。
生活在別處,詩意在遠方,繞過一個國家的邊境線,在威尼斯屋頂上俯瞰水城氣象萬千,渴望在生活重負之余偶爾發(fā)呆分神,最終吶喊歸于平靜,日常的靜水流深覆蓋了夢想的千言萬語;白描簡潔素凈優(yōu)美,不乏幽默,日光里涌動著小鎮(zhèn)亙古的悠然,各色居民群像生動。
全程冷色基調(diào) 像是玩樂時間+帕特森 生活不就是得過且過 想不開了就去闖一闖 回來繼續(xù)過 捉蛇郵差給人拍照 老爺爺太多能
家和旅行,缺一不可。解救日常的方法就是出去一趟。等你歸來,看似什么都沒變,其實都不一樣了。孩子們在倉庫搞發(fā)明,發(fā)明降落傘和“盔甲”,少男少女戀愛寫詩,男主走進破舊的畫室畫起了油畫,第二天曠工躺在山坡的草坪上抽煙,傲嬌的輪椅爺爺賭氣似的扔掉圍巾。再著急蹲茅坑也要拿本書看。蹲坑結(jié)束繼續(xù)扛起鋤頭耕地。反抗啊反抗,每個人都在反抗?。∪缓缶褪悄兄魑纳仉x家出走了!毫不意外甚至有點竊喜,如果是我的丈夫,在得知他離開時我會覺得驕傲、開心。至少,有一個人是向著自由的。后半段就更有意思了,威尼斯大爺那種虛榮或者說貴族死要面子的小資派頭,簡直笑死。女人也玩手指繩游戲,男人也打水漂結(jié)伴偷看修女的大腿,也會有五六個女兒。理解了《我的天才女友》里的莉拉,我永遠不要變成只會抱怨的女人。即使結(jié)了婚生了娃,我也要為自己活!
彼岸是你的遠方,遠方的人不過是在家鄉(xiāng),大家都要過日子,激情與遠方永遠是短暫的,也正因為短暫才令人向往,就像生命因為死亡才有意義。最后男人回到了小鎮(zhèn),家人沒有責罵也沒有歡迎,唯一的變化是妻子學會了抽煙........一個壞習慣的誕生往往源于焦慮和想念。
小城鎮(zhèn)人民的煩悶無聊脫力感,不是從小浸泡在花花世界的大城市子民能切身體會的。跳出電影插一句,同理,南京武漢昆明蘭州石家莊可以出產(chǎn)比北上廣更好的搖滾或民謠;大陸的又比臺灣的質(zhì)量好一點。早10年還有陸晨這種廠工子弟感的上海小青年,現(xiàn)在只有低頭玩數(shù)碼的一代。身份鴻溝早被消費品填平。
苦逼的生活
延續(xù)《別矣吾家》,少些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