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電影的歷史和電影中的歷史
兩易其稿,一再延期,最終嚴重超出預算花了近一億五千萬美元,注定將成為一個商業(yè)上的失敗者。對于那些從兩年前就開始關注這部電影的人來說,能最終看到它已經(jīng)是謝天謝地了。最終的結果,如同導演萊德利斯考特的上兩部作品“謊言之軀”和“美國黑幫”,不能說是爛片也不乏閃光之處,僅僅是大師不過不失的平庸。
傳統(tǒng)的羅賓漢故事是一個劫富濟貧的俠盜對抗以諾丁漢長官為首的為富不仁而濫用權力的惡人。這部電影的第一個劇本試圖顛覆這個故事,把羅賓漢塑造成一個因為自私動機而利用貧民的不法之徒,而諾丁漢長官則是公正嚴明的青天大老爺,片名也定為“諾丁漢長官”而不是“羅賓漢”。沒有寫完就有了2008年編劇大罷工,結束之后小編們大概想多賺點外快,推翻重來于是有了 第二個劇本。其中羅賓漢就是諾丁漢長官,堪稱是古代版的布魯斯韋恩/蝙蝠俠。喜歡歷史的斯考特同樣不喜歡這個劇本,于是有了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大歷史背景下的羅賓漢,于是如果你不喜歡歷史,那么整部電影會非常的無聊。
關于這部電影的歷史背景如下:公元12世紀的英格蘭獅心王理查德一世是舉世聞名的勇者,卻也是窮兵黷武的王者。他參加的第三次十字軍東征勞而無獲,還在歸國時被敵對的神圣羅馬帝國皇帝逮捕,在英國付出了超過三年皇室收入的贖金之后才被放回。在他被俘期間,他的弟弟約翰和法王菲利普勾結試圖阻撓他歸國。獅心王回到倫敦依然不計前嫌立約翰為自己的繼承人(多半因為作為同性戀的他沒有兒子),卻不放過菲利普揮師進攻法國。公元1199年在法國一次城堡攻堅戰(zhàn)中中箭死去。繼承了他的約翰仍然繼續(xù)對法國用兵,卻被打得大敗。與此同時,多年用兵使得英國國內(nèi)不堪賦稅的重負,封地一方的眾多貴族們組成聯(lián)合陣線,在1215年兵進倫敦逼約翰簽訂了大憲章( Magna Carta,就是電影中所說的 charter,又名自由憲章)。這在西方政治史上是一個重要事件,它實際上把國王和貴族們的關系變成了契約而不是從屬。貴族們對于君王的服從不再因為君權神授,而是契約中一方的義務。而作為契約另一方的義務,君主不能為所欲為, 對貴族治下人民財務想拿就拿,必須保證公正的司法執(zhí)法而且接受貴族聯(lián)合會的監(jiān)督。約翰假意同意,等到貴族兵退立刻反悔。直到他死去內(nèi)戰(zhàn)爆發(fā),他的兒子為了籠絡人心才重新簽署。
電影當然不是完全依照史實。比如為了使后面離別十年冒名頂替的情節(jié)合理,獅心王的死被安排在了他回到英國之前。同時,大憲章運動的時間被提前了,這是為了讓羅賓漢有機會參與。以此,賦予羅賓漢這個故事些許政治哲學上的新意。除此之外,這電影僅僅是大仲馬式的歷史奇?zhèn)b故事。
有趣的是,斯考特上一部歷史劇天國王朝正講的是引發(fā)了第三次十字軍東征的耶路撒冷失守事。而片尾正是拜會貝里昂的獅心王理查德。這部電影又是從理查德歸國講起,難不成他要拍一套中世紀英雄傳?
不管如何,斯考特對道具戰(zhàn)斗細節(jié)的把握是一貫的精益求精。30年前異形中的硬科幻元素至今仍讓人津津樂道,更不用說黑鷹墜落中的寫實戰(zhàn)爭。羅賓漢的格局比斯考特的角斗士和天國王朝小了很多,而且是PG13級而不是前兩部的R級(想用羅賓漢的故事騙小朋友們的錢),所以戰(zhàn)爭的規(guī)模和血腥程度都打了折扣。里面一場攻城戰(zhàn)只有一架沖車,而最后的反登陸戰(zhàn)讓人想到拯救大兵瑞恩的諾曼底登陸(當然,是冷兵器版)。
至于演員,這里面三個奧斯卡影帝影后,但是表演同樣只能說是不過不失??炊嗔肆_素克洛演高大全的人物,我真的很懷念他在 insider里面和艾爾帕西諾對戲的那個懦弱書生。布蘭切特就是長得不漂亮,可惜了。
最后,其他評論也指出了,片尾的動畫風格極為華麗,和開頭斯考特電影公司的標志短片風格相呼應,實在不可錯過。
如果你喜歡這部電影,我推薦你去看斯考特的天國王朝,注意要找那個四個多小時的導演剪輯版,比公映要好很多,雖然奧蘭多布魯姆那是不可救藥的氣場不夠。
2 ) 《羅賓漢》之“五行交征海灘鏖兵”
抱著要去看《俠盜王子羅賓漢》那類冒險電影的觀眾,多半要失望了?!袄鄣媚闼类咎亍奔印皢锣緡Z”版的《羅賓漢》走的是黃鐘大呂、壯懷激烈的路子,跟以往打打架調(diào)調(diào)情的俠盜戲不同,宮廷陰謀和國家大事的篇幅幾乎與兒女私情和英雄覺醒的段落旗鼓相當,從這個意義上講,這確實是最“悶”的一版“羅賓漢”。
但是這種“悶”只是慢,其實并不冷。注意,本段以下部分為劇透。影片分成三段,第一部分是羅賓漢跟隨獅心王在歐陸的冒險經(jīng)歷,中間插敘野心勃勃的約翰在英國的線索。第二部分分成了兩條故事線,一條講述羅賓漢返鄉(xiāng),頂替別人成為莊園主,并與寡婦瑪麗安假戲真做擦出火花,同時漸漸揭開自己身世。另一條則是約翰在法國內(nèi)奸的唆使下走向橫征暴斂之路,最終眾叛親離的故事。第三部分所有的線索合到一處,羅賓漢與國王對抗法王大軍。小小的尾聲則交待了羅賓漢遁身綠林的原因。整個故事完整而曲折,并不差。這個節(jié)奏放在六七十年代,其實是個相當經(jīng)典的史詩片敘事,只是拿到今日來,顯得有些遲緩了而已。
影片的主題也能看得出來,有雷公近年來一貫的政治思考在里面?!短靽醭分小傲夹闹畤钡睦硐?,《謊言之軀》中對本地人民力量的推崇,都或隱或顯地投射出美國當下的政治氛圍?!读_賓漢》特別強調(diào)了人民和憲政與王權的交鋒,比較起來,屬于西方社會老生常談的內(nèi)容,與前面幾部作品相比少了些鋒芒,但是撐起一部商業(yè)制作的力量,還是有的。
但這一點也不能掩蓋影片的戲肉。很顯然,《羅賓漢》最值得看的戲在動作部分,尤其是最后的海灘大戰(zhàn)。甄子丹和成龍在《千機變2花都大戰(zhàn)》中曾經(jīng)有過一段頗具歷史意義的山洞對決,里面兼有水簾、木柴、火炭、兵器、石柱等元素,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的五行世界觀,被功夫迷們戲稱為“金木水火土俱全”的大戰(zhàn)。無獨有偶,《羅賓漢》最后的這一場大戰(zhàn),也兼有這五種元素。
金,說的是武士手中的兵刃;木,說的是海邊的柴垛和相互撞擊的木船;水是磅礴的海潮;火則是岸邊接引船隊篝火;最后一樣,土是海灘。
單說有這五種元素,就算五行交兵,未免牽強,關鍵在于老雷公創(chuàng)造性地在打戲里運用了這五種元素。我們都記得在《天國王朝》的戰(zhàn)爭戲里,雷公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了飛濺的泥土這一元素,將以前多見于現(xiàn)代戰(zhàn)爭的這一手法引入了古代戰(zhàn)爭中,武士們每一次的擊打都伴隨著泥土四射,效果相當澎湃。而在《羅賓漢》中,雷公又玩起了新意思。不但把“搶灘登陸”這一現(xiàn)代戰(zhàn)爭格局引入了海灘大戰(zhàn),還創(chuàng)造性地把海水加入了近身格斗場面。
最后大戰(zhàn)的鏡頭從長距離移動拍攝的千軍萬馬全景開始,進入到頻繁剪切的中景,短兵相接,再進入正反派對決的水中打斗,用密集剪切的特寫和近景拍攝兩人交手,幾乎每一次動作,都會伴隨著海水不同的運動,或用海水四射表現(xiàn)撩擊的力量,或用大浪表現(xiàn)下劈的凌厲,每一個鏡頭都精雕細琢。再加上兩側船只反復碰撞,讓打斗空間越來越逼仄。鏡頭節(jié)奏配合空間的縮小層層遞進,而且元素豐富齊整,如工筆畫一般創(chuàng)造出令人屏息的聲畫效果,比起十部動作片九部是好人吊在高處反敗為勝的所謂“好萊塢動作片傳統(tǒng)”不知高明多少。上一次在大銀幕上看見漂亮得想讓我鼓掌的打戲,還是胡金銓的《大輪回》。
弓箭的運用讓這種整齊的遞進格律又產(chǎn)生了一些小小的變奏,通過放箭、中箭的對切,將不同空間聯(lián)系在一起。既符合古代戰(zhàn)爭的原理,又符合視聽規(guī)律。最后羅賓漢用一箭解決了大反派,更是令人擊節(jié)叫好的設計,畫面空間從狹窄一下放到極大,讓觀眾心中累積已久的緊張一下宣泄了出來。最后的這一幕戰(zhàn)爭戲雖然論場面和兵種配合不如《天國王朝》,但是因為各種元素配合得當,依然可以入選第一流的動作場面之列。雷公,真不愧是大師級的商業(yè)片巨匠!
除了雷公自己的作品,要稍稍做一些聯(lián)想的話,首先我會想到《魔界轉生》最后的火場打斗,拍攝難度在我所見的火海決斗中,屬于最高級別。除非是在火焰溫度上做了什么手腳,否則真是很難想象兩個大活人可以在火中堅持那么長時間。深作的動作戲以“場面洶涌”為特點,無論人潮、海潮還是火海,整個畫面每個地方都在動。而《羅賓漢》的決戰(zhàn)以海邊的火焰開始,已經(jīng)充滿了動感,讓我心生期待。另一個想到的是《亞歷山大》中希臘對波斯的那一戰(zhàn),也是好的古代戰(zhàn)爭場面,不過那個已經(jīng)是接近神作的范例,雷公的戰(zhàn)爭場面,包括《天國王朝》,終究還是過分工整了一點。雕琢感一出來,就比不上斯通的那份恣肆汪洋了。
最后總結:這片子的動作戲至少是最近一年來的最佳。強過《福爾摩斯》、勝過《波斯王子》,至于《鋼鐵俠》之流,提都不要提!文戲部分能精煉掉20分鐘左右就好了。
提醒:片尾字幕部分的動畫非常之酷,精彩程度不亞于影片本身。除了重現(xiàn)影片重要場景之外,好像還有片中沒有的十字軍征討穆斯林的片段。
至于好萊塢票房差,跟我一毛錢的關系都沒有。目睹過《最終幻想》和《天國王朝》的失敗,我早已對美國人的趣味不抱任何希望了。
網(wǎng)易用稿 轉載注明
3 ) 你可以選擇不被忽悠
一向不喜歡高大全的英雄片,再加上史詩元素,之前的我肯定就繞道了。但暑期檔實在沒有什么好選的,雖然之前的評分遠不如《波斯王子》,但《羅賓漢》畢竟算是大卡司,帶著挑剔的心情去看,兩個多小時下來,在一片罵聲中,我卻覺得它是好的,也許不能說杰出,但作為開幕影片還是足以撐起戛納的場面吧。
《羅賓漢》準確的說來應該是《羅賓漢前傳》,因為之前太多的作品都在詮釋箭術精準的羅賓漢同學如何在森林中過著人間天堂的俠盜生活,而這個版本卻是不遺余力的告訴了我們羅賓漢是怎樣煉成的。雖然從十字軍東征說起對于這樣題材的電影來說過于嚴肅,以至于讓人看到想睡,但這確實顯示了電影人的誠意,畢竟在這個檔期,到處都是像波斯王子那樣,動輒花上億美元用最華麗現(xiàn)代的方式去講個古代故事,而《羅賓漢》的整個調(diào)調(diào)卻是向著嚴肅的史詩片去的,雖然有幾個攻城和箭如雨下的鏡頭我非常不善良的想到《赤壁》,但客觀的說,這真是最近難得的正經(jīng)并且讓人不會因此而想笑的電影。
羅賓漢的傳說每個人都知道那么一點,所以電影的故事并不是主打,無非是一個本來人格并非完美的人在人民民不聊生的時候,一點點顯示出英雄氣概,最后在當局出爾反爾的激勵下,終于找到了人生方向,從此和一幫兄弟在森林里建立了屬于自己的江湖,過著自由自在的俠盜生活。所以在這個相當于被劇透的電影里,第一個讓人震撼的是布蘭切特大人,不管她演的是什么,一出來射出一箭那個氣場已經(jīng)覆蓋全場了,哪怕是個農(nóng)婦,也是有著女王氣質(zhì)農(nóng)婦。也唯有有著角斗士霸氣的拉塞爾克羅可以與之較量,否則還真想不到有誰可以招架得住她。于是看著他們相得益彰的步步走近,這個讓我們想起《似是故人來》的愛情故事還是讓人感動不已。
本片的配樂是我的大愛,在那個戰(zhàn)爭不斷,生活貧乏的時代,每每有一點點小小美好涌現(xiàn)的時候,總是有輕松愉快,又相當英格蘭風情的音樂汩汩流出,靈動又可愛。羅賓漢和同伴第一次劫盜種子成功的時候,星空下,簡單的音符跳躍而出,坐在黑暗中的我仿佛也身披月光,美妙至極。
雖然前半部分稍顯拖沓,情節(jié)松散,但對我來說,之前的鋪墊是值得的。一個宏大的電影必然不能分分鐘高潮的,歷史也有讓人打盹的時候。就像看足球,就因為不進才好看吧,要是只想看進球,不如去看斯諾克。
《羅賓漢》是一個關于承諾和自由的故事,這是最讓我感動的地方,羅賓漢因為一個承諾而開啟了自己新的人生。而他也因為不同BOSS如出一轍的出爾反爾多次在被利用后又被逼入絕境。但他一直堅守著自由高貴的心靈,這是那些莫名其妙的規(guī)則無論如何也阻擋不了的??戳T電影,忽然覺得這個電影的主題是:不守誠信是你的自由,而我還有不被忽悠的自由。
4 ) 不錯的動作片,平庸的史詩劇
說起《羅賓漢》,我們會想起凱文?科斯特納演的長發(fā)飄飄的盜賊王子,想起埃洛爾?弗林演的溫文風趣的綠林好漢。這一次,雷德利?斯科特似乎顛覆了我們一直以來對羅賓漢的想象:從一個精靈加人猿泰山的樣子變成了拉塞爾?克羅那樣身穿鎖子甲,揮舞著大劍的壯漢。
事實上,這部片子應該叫《羅賓漢前傳》,或《羅賓漢:我是怎樣停止恐懼并愛上真理和射箭的》。西方觀眾兒時耳熟能詳?shù)母哔F盜賊故事變成了背景,羅賓漢的戀人瑪麗安變成了別人的寡婦,影片風格變成了沉郁的史詩范兒,一部以游俠/弓箭手為主角的電影,結尾變成了騎兵和步兵大戰(zhàn)……導演為啥要這么拍羅賓漢呢?從上一部《天國王朝》(包括他更早的影片)不難看出,雷德利一直有一種“重塑歷史”的企圖,最近幾部片子中這種想法愈加強烈:《天國王朝》明顯就是對中東局勢的重新解讀,雖然思想表達很孱弱(本片中關于羅賓漢的身世以及民權啟蒙思想的內(nèi)容也算敗筆了,他的電影在這方面總有些欠缺),但心思值得稱贊。本片中點題的一段戲是獅心王查理(影片字幕翻譯為獅子之心查理,挺傻的)問羅賓漢:你怎么看我的這次十字軍東征?羅賓漢照實回答說:當我看到無辜的數(shù)千敵方百姓被你殺死時,我覺得我的信仰都動搖了。獅心王在“稱贊”了羅賓漢有勇氣,像個騎士之后,把他和同伴抓起來準備處死——這顯然是影射美國在伊拉克的所作所為。可是縱觀全片,這種思想的表達沒有和故事、人物有機的結合起來,觀眾們看到的只是一個士兵的一段傳奇故事,加上幾句民主人權的點題思想,人物命運的厚重、與觀眾的交流都遠不如導演當年的《角斗士》。
好在雷德利基本的功力仍在,拋開主題的含糊和表面,影片絕對是節(jié)奏流暢、鏡頭漂亮,非《諸神之戰(zhàn)》那種三流貨色可比的。影片中對肩扛攝影的運用(史詩片也要晃鏡頭啦),結尾大戰(zhàn)的場面安排,場景、細節(jié)、幽默包袱的設置,都算能值回票值。
在如今史詩片不景氣的情況下,獨撐大局的雷德利能不能拿出另一部經(jīng)典?或者干脆再玩一部《羅賓漢正傳》?且看他如何放下一箭。
5 ) 羅賓漢(前傳):英雄遲暮,美人依舊
【趕在世界杯開始前,再去看場電影,因為翻了翻08年的片單,6月和8月觀片數(shù)量都是……0部,唔,今年目標1000部,任務艱巨呢……】
以這么一部片子做戛納的開幕片,必然是肉包子打狗,因為片子里到處在吐槽法國人,徒弟說這就相當于天朝送一部二戰(zhàn)片去東京電影節(jié),怎么可能拿獎嘛。我倒覺得這部片子更多的緣起在于導演雷德利·斯科特作為一個英國人,自小耳熟能詳了羅賓漢的故事,找個機會把它拍出來就是了。要做文本序列的話,這部片子顯然跟《勇敢的心》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當然另一個明顯的相關文本是《指環(huán)王》。前者是題材和視聽,后者則是視聽的進化(比較一下《勇敢的心》跟《羅賓漢》的區(qū)別,大約其中的變化就來自《指環(huán)王》的影響》),弓箭手的調(diào)度是最明顯的。弓箭手之一的扮演者是Scott Grimes,《兄弟連》里的Malarkey班長,認出了他著名的紅胡子。
本片的情節(jié)不再贅述了,倒是可以拿來操練操練概念。本片的一大敘事動作是“扮演/詢喚”:羅賓·朗斯特萊德如何成長為羅賓漢的故事。關鍵問題在于受眾和文本的關系,觀眾預先知道主角就是著名的羅賓漢,那么將故事結構成一個“成長故事”已經(jīng)意義不大或者新意不大,再說,以拉塞爾·克羅那張老臉,就別成長了……所以劇作呈現(xiàn)出了兩方面的含義,首先,羅賓接受了臨死的羅伯特·洛克斯萊的囑托,交還他的佩劍并穿上了他的盔甲,他在此后一直扮演/化裝成羅伯特,等到回到了諾丁漢之后,被羅伯特的父親沃爾特邀請羅賓繼續(xù)扮演羅伯特的角色???洗澡后換衣服這個橋段直接讓人想起《最后的武士》,不過后者更加惡毒,是殺了盔甲的主人之后占據(jù)了他的位置和他的家庭?!读_賓漢》里,我原本以為沃爾特所謂要給羅賓講述”你的故事“指的是讓他繼續(xù)扮演羅伯特,不過最終還是講出了羅賓和他父親的故事——這個處理很常見,羅賓對父親被處決這一傷害性的記憶的處理方式是”遺忘“/”屏憶“,最終被那句咒語”Rise and Rise again until Lambs Become Lions"和沃爾特的講述所喚醒,從此他則由扮演轉成了被詢喚,或者說他開始扮演父親的角色。這無疑也是一個有趣的表述,文本中的“父親”們紛紛被殺——獅心王查理(算是結構性的父親位置,在“繼承”這一意義上無疑是約翰的父親)、沃爾特以及羅賓的父親,雖然仍有王太后秉承“父/兄之名”繼續(xù)干政,但子一代都占據(jù)了自己的位置 。在觀眾看來,羅賓最后變?yōu)榱_賓漢,其實是被自己的命運(已然說出的結尾)和作為革命先烈的父親的遺志所詢喚的,他從一個個體變成了主體——英雄。
所以這倒是一個有趣的表達,如果英雄是被詢喚而出,這無疑是一個對所謂”歷史必然“的強化和對作為主體的個人的弱化。跟《勇敢的心》相比,倒是有點好玩的區(qū)別:在《勇敢的心》里,華萊士是“官逼民反,揭竿而起”,雖然泡了皇妃,播了自己的種,但作為秩序的僭越者和“自由”的代言人,最終是被處決的。而在《羅賓漢》這里,雖然國王背信棄義,通緝羅賓,但在結尾,他和瑪麗昂以及一批規(guī)則的僭越者們剛剛開始嘯聚山林,這是一個光明的結尾,“傳奇剛剛開始”。梅爾吉布森作為著名的右翼代表這樣的表述是很邏輯的,而《羅賓漢》的人道主義(個人的權利)表述之外,倒是給了反叛者以空間,同時還有一句話:(在文本內(nèi)部)未來尚未發(fā)生,未來尚不可知。
于是這是本片少有的能跟現(xiàn)實發(fā)生互動的關系。這部影片確實離現(xiàn)實有點遠(《波斯王子》就很明顯嘛),或許這是這部影片票房不佳的一個原因:跟觀眾的距離太遠,缺少對現(xiàn)實的撫慰。所以話語影評的主要論調(diào)還是談雷德利·斯科特的文藝氣質(zhì),確實,開場和結尾的動畫(唔,真是俄國動畫大師彼得洛夫一路啊,很亮眼,我都幾乎想因此給本片四星了)很贊,最后一場水戰(zhàn)(張小北老師說這便是古裝版諾曼底?。┳屛蚁肫鹆撕跐擅鞯摹镀呶涫俊防锏挠陸?zhàn),凱特·布蘭切特和馮·西多這兩位都是文藝片演員。整體看下來,文戲武戲都不錯,調(diào)度和剪輯還都頗有一看,但是劇作無疑是大問題,劇情比較少,編出這么多事兒已經(jīng)不容易了,節(jié)奏上中間部分太慢,所幸結尾扳回一城。當然,最大的問題在于拉塞爾·克羅實在太,太老了,在我印象里,羅賓漢難道不是一個“青春偶像”么?梅爾吉布森的華萊士,扮相倒是很到位。于是最終這個故事變成了英雄剛剛成名就已遲暮,好在還有凱特·布蘭切特可看,她離梅麗爾·斯特里普的境界不遠了。我不理解的是,為啥拉塞爾·克羅只比布蘭切特大5歲,看起來就像比她大15歲呢……
于是忽然覺得,故事停在這里就好。
6 ) 綠林里一個羅賓漢
時隔十年,羅素克洛不僅添了一身肥膘,軍階也從羅馬軍團總兵降到了獅心王理查的流氓軍隊里一個小弓箭手??膳碌氖沁@弓箭手還滿腦子他早喪的父親遺傳的普世哲學,一副硬漢外表偏偏包著一顆悲天憫人的玻璃心。一腳甩在老國王臉上(他這輩子算是值了……)之后竟然還有膽吐槽國王的屠殺之舉,國王與弓箭手之間的短暫對視下,我還以為他要被晉升,轉眼天亮他和一干小伙伴被上了枷鎖的鏡頭讓我瞬間噴飯:斯科特大爺您這是在拍搞笑片么?
不是第一遍吐槽西方史詩片里的戰(zhàn)爭場面,雖然看著聲勢浩大,卻怎么看怎么愚蠢,人數(shù)少得像過家家,戰(zhàn)術簡單得像猜拳,兩邊一字陣對砍,一來二去誰剩下的喘氣兒的多誰就開始漫天價鬼吼。蕞爾島國,打個上千人的戰(zhàn)役就算大戰(zhàn)了吧,想想戰(zhàn)國時候,破一個城坑殺的士兵就幾十萬計的,更別提前線打仗的了,那種場面若是搬上熒屏該是何等的壯闊,只可惜中國的導演都不爭氣,中國的電影公司都是窮逼,什么時候我能看到中國的史詩片把老外嚇尿的場景呢。
就像港片的經(jīng)典橋段一樣,獅心王幽幽地說,拿下這座城本王就可以回倫敦了,然后他就被一個守城的小卒一箭射死了。歷史上的理查好歹也是被偷襲射中然后傷口腐化而死,影片里這個無腦往前沖的求死的二逼真是讓我吐槽無能。
看多了西方史詩片的觀眾,肯定會被本片采用的套路劇情催眠,英雄落草或者豎子得志,偶遇貴人忽覺原來自己來頭挺牛逼的,然后莫名其妙的就有了一大群擁躉,還順帶抱得美人歸,讓你不得不懷疑是他的人格魅力太盛,還是天生就是管理大師,怎么人見人愛,做啥成啥。
在這種無聊設定之下,不管主角喊出了怎樣振聾發(fā)聵的話語,只怕觀眾都不會買賬了,羅素克洛一副常年受了委屈的模樣,直面國王要求liberty的時候,氣場真是被梅爾吉布森完爆幾條街,怎么看怎么像美國導演在借英國英雄輸出美國價值觀,恍然間站在國王面前的已經(jīng)不是個綠林好漢,倒像個超級英雄。
傳統(tǒng)印象里羅賓漢應該給人精靈射手的即視感,羅素克洛塑造的羅賓漢只給人一種屠夫的粗蠢之感,不像劫富濟貧的俠盜,倒像個畏畏縮縮的獵戶了。
最后想,蕞爾島國的確也有蕞爾的長處,獅心王長年征戰(zhàn),諸侯雄起,連國王也敢不放眼里,悲催的約翰王只好在左右威逼下簽了大憲章,本片結尾除了國王拒簽憲章之外,還是落入了“從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俗套橋段,似有續(xù)集之意,但至今不見動向。
獅心王,約翰王所在的黑暗時期,中國這邊正是歌舞升平的南宋吧,這一類型所有的電影國王的王宮都像用石頭簡單搭起來的,破敗不堪,現(xiàn)實中的倫敦塔也很大氣的,為什么拍出來感覺都沒有揚州一座妓院華麗呢。
羅賓漢率眾嘯聚山林的差不多同時,隔了大半個地球的東方有一百單八將也被逼上梁山,草莽英雄的脈搏,真是息息相通。
比起同為雷德利斯科特導演的《角斗士》和《天國王朝》,本片總覺力道不足,完全將重點放在了弓箭手Robin Longstride如何蛻變成Robin of the Hood的,沒在羅賓漢落草之后的俠義故事上著墨,情節(jié)略顯拖沓。
總體來說,作為一部史詩片,有著還原歷史的風范,還算合格。
聽說羅賓漢臨死還射了一箭,叛逆了一世也射了一世,糾集了全英格蘭的法外狂徒又如何,改變歷史的還是逼迫國王簽訂《大憲章》的領主們。
英雄遲暮,然而千古流芳,這次無需唏噓。
羅素·克洛也老了。羅素·克洛凱特·布蘭切特+1。
看電影不在乎看什么,而是跟誰看!
好萊塢主旋律
片子三星,男主一星
喜歡史詩和拉塞爾。
不過不失
真不好看啊
高潮不夠高
RussellCrowe該減肥了,那個垃圾國王,那么愛釜底抽薪,這個片子估計要拍續(xù)集吧,ps那個白馬山居然是真的,我汗顏了!!
本片羅賓漢又名諾丁漢- -?
沒有凱文科斯特納的版本好看
俠盜前傳 綠林好漢化身民族英雄 片頭尾動畫牛逼 加一星
對于雷德利·斯科特來說,這是一部中規(guī)中矩的電影。但也別著急說它一般,誰知道將來會不會出導演剪輯版呢?
睡得義無反顧
作為一名獵人,我對弓箭手有極特殊的愛。這個近3個小時的電影并沒有想象的那么糟糕,冷兵器廝殺自然有他的妙處,況且,更原始的拍法理應得到尊重。問題在于很多觀眾希望看到的是一個神勇的俠盜故事,你卻絮絮叨叨講了一大堆羅賓漢的前傳,我不認為有多少人會關心他的歷史,劫富濟貧才是最大的看點吧。
JUN.26.2010 WITH V
看得導演剪輯加長版。標準的古裝大片,該有的都有,宮廷斗爭啦,兒女柔情啦,昏君亂黨啦,篡改歷史啦。起碼看得不犯困,期待一下續(xù)集,如果有的話。ps:馬克斯·馮·西多又來客串啦~……
某些男人像角斗士,某些女人像伊麗莎白女王,有些壞蛋像斯巴達克斯3000壯士,有些場面像諾曼底登陸和特洛伊海戰(zhàn)。所以。。。
we can almost breath the air of 12th century England, it is that detailedly realistic. And Lea, oh Lea...
看high了……Ridley.Scott拍中世紀題材顯然是熟門熟路、自成一格、硬是將一部俠盜片拍出史詩氣質(zhì),大氣磅礴,又精致入微。完全不輸<天國王朝>。說節(jié)奏剪輯不好的,都可以去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