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騙我?
——對不起,那段日子,你是我生活中的鯰魚。
你的存在,令我感受到自己在呼吸。我調動麻木已久的體力,去回應你,或者,跟著你激蕩起的漩圈打轉。
紀錄片《鯰魚》,講一個在紐約開工作室的年輕攝影師(同時很帥)雅尼夫,因緣際遇認識了一千公里外密歇根州的一家子藝術家:
艾比----八歲的天才女孩,根據(jù)雅尼夫的攝影作品所創(chuàng)作的油畫深受歡迎;
埃里克斯----哥哥,有個叫“橫禍”的樂隊,因為才華所以叛逆;
梅根----姐姐,19歲的美少女,行走的花苞,帶笑的眼睛就像嘴里慢慢溶化的巧克力,能讓人看的高潮迭起。
當然,還有他們的媽媽安吉拉,性感美婦,中年解語花。
一個完美家庭,嗯,至少在Facebook上看起來。
可老話怎么說,看起來完美似假,多半是假。
與大女兒梅根墜入愛河、依賴聊天軟件的異地戀持續(xù)數(shù)月、各種甜蜜與挑逗的短訊互傳了上千條之后,雅尼夫開始發(fā)現(xiàn)“完美家庭”的小破綻。
先是安吉拉和梅根母女自稱原創(chuàng)的合唱歌曲竟是赤裸裸的網(wǎng)絡偷盜,小神童艾比的畫展在網(wǎng)上查不到任何消息,安吉拉給的畫廊地址是一間閑置4個月之久的待售物業(yè)。。。
真相一旦被揭開一角,剩下的如同雪球,越滾越大,從被仰視與愛慕堆積而起的高處以重力加速度傾覆而墜,將山下的人沒頂掩埋。
雅尼夫顯然是被這些破綻shock到了,他瞪大眼睛,一臉無法置信的駭笑。很難想象,就在前一晚,年輕的攝影師還正沉浸在對這段網(wǎng)絡戀情的未來鄭重其事的憧憬中。
那些不友好的真相,像夜里窗外冷冽的風,雖然看不到,但你知道它就在那里,一旦打開窗戶,它會獰笑著擁抱你,攬你入懷——那是個專職令人絕望的怪獸,能把你的傷口撕裂的更深,牢牢按住渴望被拯救的心,不能動彈。
很顯然,雅尼夫不想知道真相。受傷之后,人們的本能防御是轉身逃跑,他也不例外。他煩躁的要求同伴停止錄像,要和“完美家庭”斷絕一切關系,他認為自己腦袋進了水, 也許電腦那端根本就是個大老爺們正樂不可支的曬笑著這個笨蛋。
但是,手機里夜夜纏綿的柔情蜜意是那么真,從密歇根湖畔寄往紐約百老匯街的畫作是那么真,F(xiàn)acebook上梅根的照片,一顰一笑,跳舞,醉酒,她的馬就要生小馬了。。。
一個少女在你的生活里每天按時準點的空投下這些細碎而親密的素材與情節(jié),牽繞你,撩動你,撥弄你,需要你——你如何舍得不做她的劇本男主角,如何能相信這些劇情背后也許還有個黑暗的未知的丑陋的冰冷的所謂“真相”?
雅尼夫被激怒了,遭戲弄之后的反擊欲望,或者還有一點點心存僥幸——這一切也許只是個誤會,美麗的少女梅根就在那個湖畔小鎮(zhèn),迷人而真實。雅尼夫和同伴決定驅車造訪那座小鎮(zhèn),他要打開那扇窗戶,看窗外是否真的寒風可怖。
因著那一點點僥幸,在路上,他摘了一把野花,買了送給艾比的生日禮物,幾經(jīng)輾轉終于敲響了街角那座維多利亞風格的小房子的大門。
真相大白。
所有的角色,都是一個四十歲家庭主婦,安吉拉的杰作 。
除了那些畫,其余都是假的。雅尼夫看到的照片包括梅根也包括安吉拉自己,全部來自Facebook的無關路人。她用這些陌生人的臉孔,在暗淡無光的真實生活里為自己編織了一個孜孜以求但這輩子絕無可能實現(xiàn)的迷幻夢境。
這個夢境是一個身材臃腫其貌不揚的主婦,面對生活塞給她那把亂七八糟的牌,所能給予的最大回擊。一場狡黠而無助的冒險,卻被她找到了點滴的蜜,在皺巴巴的心上洇出了甜,讓她眩暈了又眩暈,欲罷不能?!斑t早會被拆穿”的擔憂總會快速讓位于扮演數(shù)個虛擬角色而令人生極大豐盈的滿足——天才兒童,美貌少女,性感徐娘,她像一只貪婪的小倉鼠拼命把所有見到的堅果吞進腮幫子,一個接一個,直到整個身體被撐大兩倍,再回不到來時的地方。
這部紀錄片在放映之時曾遭到影評人一邊倒的質疑,認為雅尼夫與他的小伙伴早已發(fā)現(xiàn)端倪,才會在如此早的時機起意拍攝一段看似尋常的網(wǎng)戀,甚至一位紀錄片大佬直接嗆聲“這是一部最好的假紀錄片”。
于是安吉拉,更像是獨自一人在自己羅織的騙局中落力出演,她雖然以盜圖的方式創(chuàng)作了十五個完全虛擬的家庭成員,但在兩個導演加一個攝像師的紀錄片創(chuàng)作團隊面前,她的呈現(xiàn)也許才是唯一那個毫無防范與計劃的真實生活。
紀錄片結尾,安吉拉的丈夫講了鯰魚的故事。
對于安吉拉,雅尼夫似乎是她在平庸生活里即將窒息時出現(xiàn)的鯰魚。有了他,她這尊鱈魚在從阿拉斯加到中國的漫長水路上,黑暗的集裝箱里,才能抖擻的穿行,打轉,大口的呼吸。。?;钪?,抵達目的地,雖然那亦是人生終點。
世間男女,大約一輩子總會小心不小心的做過別人的鯰魚,被命運大手安置在一個靠吮吸你的能量與精力來續(xù)航待機的人旁邊,你那段時間全部的生存意義就是為了讓對方重新感覺到自己的呼吸與存在,別無他用。
你年少如花,喚醒他知天命年紀還能重拾青春向往;你熱情澎湃,慰藉她過盡千帆見雪融又枯木逢春。
其實,你就是那條鯰魚。
至于做了鯰魚之后,是被用了的委屈與不甘,還是以愛為名的崇高與奉獻,倒也沒那么重要,反正大家到了岸,不過都是時間刀俎下的那塊魚肉。
那么。。。你做過誰的鯰魚?
本人愛Catfish這部電影,無論他是真是假都是一個相當好的故事. 但年輕的導演們做假還是沒有老電影人來的地道(請參看紀錄片畫廊外的天賦), 雖然此片導演到現(xiàn)在還逞強說電影是真的,不過網(wǎng)友們早貼出來片子的毛頭了, 請大家好好借鑒,自家做虛假紀錄片時一定要避諱這些錯誤??!
嚴重警告, 劇透嚴重,未看此片者請閉眼!
1. 所有的事情都在鏡頭前: 紀錄片其實是最難做的,因為你想要捕捉每一個重要的時刻基本上是不可能。但Catfish做到了,在Nev和Megan無數(shù)次的交談,還有任何一個對電影有貢獻的鏡頭都得到了完美的拍攝,這只有兩種可能,倆導演走了神馬大運,或者電影本身是有劇本的.
2. 拍電影的緣由: 在電影的開始,導演簡單的告訴了大家為何要拍此片,他的理由是,我的兄弟收到一個8歲小孩寄來的畫,行!咱就拍這個了。這是神馬理由?!隔壁鄰居小孩神秘失蹤你不拍,紐約大道無數(shù)的畫家藝人你不拍,你無理由沒事扛個相機天天拍自己兄弟和8歲小孩的故事? 然后此故事演變成驚悚無比,巨大轉折的八點檔劇情?你們真的很幸運。
3. 關于Megan: 劇中男主角網(wǎng)戀的MEGAN是重點,在去了男主角自己的blog,我們看到他們在Vail, Colorado機場遇到的這位女孩(非megan),他們在blog里說,此姑娘擁有一個農(nóng)場,有馬兒,是舞者。為何此女和Megan有如此的相似, Megan也有農(nóng)場啊,也有馬兒啊,還是能讓人流口水的美女dancer呢!此嚴重相似不得不說導演偷懶了,就不能想個其他的女孩? 發(fā)揮你們的想象嘛!
4. Megan和爸爸Vince的照片: 在facebook上和電影中,我們找到這張讓兄弟們堅信不疑是Megan和Vince的照片,facebook上明確標記,此照片是2008年3月份上傳的,但是在電影中時間線卻是2007年年末,巨大的時間差讓人質疑.
5. 兄弟們在農(nóng)場拿的信: 當兄弟們興致勃勃奔到農(nóng)場找Megan的時候,他們在郵箱里發(fā)現(xiàn)Nev在紐約寄給Megan的明信片,明信片背后寫著,此地址無效需退信. 若地址無效,哪個SB郵遞員會在信封上寫個無效的大紅叉叉,然后放在郵箱里待個好幾天而不是馬上拿回郵局退信? 除非郵遞員有精神毛病,想多跑個幾里路鍛煉身體.
6. Angela對于兄弟們的到訪異常冷靜: 試想一下,你在網(wǎng)上騙人,別人找上門來了,你老公在身邊啥都不知情,你會邀請他們進自己家,喝茶聊天打豆豆嗎? 顯然不會。 而且Angela和Vince的聲音從一開始的效果就特別好,跟帶了麥克風一樣的。貓膩啊貓膩。
7.Megan的真身。 Angela是盜用加拿大舞蹈攝影師兼舞者Aimee Gonzales的照片作為Megan的。等等,你看到相似了嗎,此片中的男主角也是舞蹈攝影師。而Aimee Gonzales在2007到2008年一直都在紐約也就是男主角生活區(qū)域活動.
網(wǎng)絡上,還有很多人總結了很多catfish虛假的漏洞,之前<super size me>的導演在公共場合也說過catfish是最好的假紀錄片. 其實,我真的不介意他是否真假,每部紀錄片都是片面的,都是帶有個人色彩的知識講座. 像Herzog這樣大名鼎鼎的導演,他最喜歡的就是給自己的紀錄片加腳本。 真假何謂, 看著喜歡就好了。Catfish的故事非常吸引我,現(xiàn)在的網(wǎng)絡社會才是最大的社會,我們每天在網(wǎng)絡上和他人交談都有可能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多,但沉迷網(wǎng)絡太多,的確很難自拔。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是catfish成為別人生活中的調劑品,得失之間就看自己的取舍了.
話說看完此片和,把facebook和校內網(wǎng)上莫名其妙不認識的人都刪了一邊. 好怕怕啊.
《Catfish》(鯰魚) 的預告片將它定位為恐怖紀錄片,其實它是網(wǎng)絡時代的寓言故事。在主角揭露網(wǎng)友真實身份的過程,帶來意想不到的發(fā)現(xiàn),結局令人感慨萬分。片名由來是,阿拉斯加漁民運鱈魚到中國,為了途中保持魚的新鮮,會放鯰魚進缸,令鱈魚保持警覺不致肌肉僵硬。每個人的身邊,總會有一條鯰魚。
于是現(xiàn)在各種社交網(wǎng)絡、美圖APP盛行;于是下館子時看到大家先用手機消毒再動筷子,瞎逛時到處都是45度仰望手機扮各種可愛銷魂嘴臉的男男女女。
同樣是見光死的故事,過年那幾天爆出一條新聞卻比這部片暴烈得多。說一對通過手機社交軟件認識的男女,相隔千里。男孩經(jīng)不住照片上女孩的美貌誘惑,花重金買了一張機票飛過來見她。女孩被感動,覺得第一面更應該以真面目示人,以顯誠意。遂卸妝以素顏對之。見面,男孩覺得落差巨大認為受到欺騙將其暴打之!
劇情發(fā)展到主人公小鮮肉發(fā)現(xiàn)欺騙的端倪的時候,我就是抱著“之后恐怕會發(fā)展成武打片”的心態(tài)接著往下看的。或者也可能是覺得興奮“傻逼讓我們一起來揭穿你吧!”。皆因為生活中這種事兒太多了,身邊太多了!眼睛掃到后往往礙于面子心里嘀咕幾句就算完。真的跑去揭穿,自己也覺得沒趣兒,還要在周圍人群中搭上自己太刻薄的名號??墒瞧永镞@仨小伙子是打算去揭秘的,好戲終于要上演了?。?!雖然其中那坨以為自己戀愛的會念著之前熱戀中的信息大聲嘲笑然后突然噤聲。
再看下去我就開始感嘆:這仨小伙子太懂禮貌了太有教養(yǎng)了!老外的大腦到底是用什么做的,為什么被揭穿了還不會惱羞成怒?這婦女的老公才是真正大隱隱于市的智者!
最讓我動容的一段,小鮮肉一邊坐著當模特一邊問婦女:用梅根的聲音跟我說幾句話吧。婦女手中的筆停了,說:恐怕需要手機做道具。然后她哽咽了,她說:當你不看我的時候你的眼睛更漂亮了。。。這太難了。。。這是我這輩子畫的最難的一幅畫。小鮮肉依舊笑得很迷人,只是眼神里有很多遺憾,他說:我要回去了。
這是一個普通人的童話被溫柔的揭穿的故事。仔細想想從頭到尾這整件事實在是太殘酷。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活得漂亮,最少也要在別人眼里是如此。
我決定寫完這篇觀后感之后,允許自己對待別人時少一點刻薄了。
被拆穿的謊言和被出賣的愛情一樣可怕
Angela was just pathetic. also note internet is so scary.
璐璐說這部片子木有高潮。。。介就素偶們平凡楞滴生活呀。。
如果你是瑪麗是朱莉查理還是坂本龍一會不會有很大關系
disturbing, weird, scary, SAD
水池起漣漪
每個牛逼的豆瓣ID背后是不是也會隱藏著絕望的生活?
以前交過筆友,某位筆友一人分飾三角,和此片有些類似
一位攝影師結識了一個小女孩,繼而在非死不可上認識了小女孩一家二十幾口人并與他們結下深厚友誼,甚至為女孩兒小姨的美貌、歌聲、才情神魂顛倒。當他鼓起勇氣敲開心上人的家門時,等待他的卻是一名其貌不揚的中年婦女…………一個人偽裝了二十幾個身份只為換得另一個人的青睞。這是怎樣一種驚悚的愛?
都出字幕了還不讓你消停!她老公絕對的演技派啊
如此的欺騙,或許我也就釋然了,有什么呢
人生已經(jīng)如此的艱難,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
偽記錄《社交網(wǎng)絡》
boring,boring,boring. so fuck off.
幾個年輕幸福的savvy, posh New Yorkers明知故問得“戲弄”一個生活無望的小鎮(zhèn)家庭婦女,拍成一個嗲得到處展映的紀錄片,還覺得自己是事件受害者一樣,it's pure cruelty in its most hypocritical form
社交網(wǎng)絡時代的勾搭與欺騙事件。關于鯰魚,也許是比喻,也許是借口。類似的事情,在每個人的網(wǎng)絡生活中,每分鐘都在發(fā)生,但是,一來編織如此一張大網(wǎng)的個體并不多,二來陷得如此之深的個體也不多,三者會像亞尼夫追根問底的人更少了。
amazing
拍偽紀錄片的人都是大愚若智,真的
還行吧。有點特別,有點無聊,有點詭異,有點意外,有點真實。
誰沒發(fā)過點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