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幾個法律問題
(一) 沉默權(quán)還要不要了?
故事是個頗具想象力的故事,但是當看到鐵窗里的女士趾高氣昂地對Potter同志說:The cookie we took out of your head just gave us the full story. So you can keep the silent as long as you want.特別是她最后的微微一笑,實在是十分讓人絕望。
在我心里,沉默權(quán)一直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權(quán)利,但是看到這一幕簡直覺得沉默權(quán)被打得啪啪響。沉默權(quán)制度:
——英國是沉默權(quán)制度的發(fā)源地:在刑事訴訟中,嫌疑人和被告人可以對司法人員(包括警察、檢察官和法官)的訊問保持沉默,而不自證其罪,這一權(quán)利,就是英國法律規(guī)定的刑事沉默權(quán),它來源于英國法諺:“任何人無義務(wù)控告自己。”
——而在美國的刑訴制度中,沉默的權(quán)利,也就是米蘭達權(quán)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你有權(quán)保持沉默。如果你不保持沉默,那么你所說的一切都能夠用來在法庭作為控告你的證據(jù)。你有權(quán)在受審時請律師在一旁咨詢。如果你付不起律師費的話,法庭會為你免費提供律師。你是否完全了解你的上述權(quán)利?”這句話就是著名的“米蘭達警告”,也稱“米蘭達告誡”,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被訊問時,有保持沉默和拒絕回答的權(quán)利?!?br>
Potter保持沉默,但是他的cookie卻出賣了他,且這一程序并不違背沉默權(quán)的要義,沒有對司法人員說,而只是向一個朋友傾吐心聲,自然而然地講出了他犯罪的經(jīng)歷。等到科技真的發(fā)展到那個階段,是不是沉默權(quán)就可以不要了呢?
(二)但是他說的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Potter有沒有可能只是在編一個故事呢?(好吧,他為什么要編故事。。。。。我們只是假設(shè))就像在《傲骨賢妻》里的某一個case,某個男主說他在給別人講述自己“編造”殺妻的故事后,可以在高級餐館里謀得一個好位置(雖然最后確認是他所為)。電影里的高科技只是取得了這個人“意識的副本”,除開沒有身體這一點,與他談話應(yīng)該與真人談話是一樣的,電影里的“副本”表現(xiàn)出了正常人的情緒,既然如此,他的話中還是會有謊言。如何斷定他說的是真相而非玩笑?既然警方所掌握的證據(jù)無法使他被定罪,那么這樣的口述是否真的有用可以定罪,是否還缺乏相應(yīng)的證據(jù)?根據(jù)英國普通法的原則,被告人的有罪供述可以成為對其進行定罪的唯一證據(jù),但是這種供述必須是可以信賴的,而保證供述可信性的關(guān)鍵在于確保被告人自由、自愿地供述自己的罪行。Potter這個意識副本并不知道自己正出于警方的控制之下,那他的供述是否是可以信賴的? 我認為答案是否定的。
(三)算不算刑訊逼供?
對于Potter而言,進行時間偏好設(shè)定,算不算刑訊逼供?度娘講:刑訊逼供是指國家司法工作人員(含紀檢、監(jiān)察等)采用肉刑或變相肉刑乃至精神刑等殘酷的方式折磨被訊問人的肉體或精神,以獲取其供述的一種極惡劣的刑事司法審訊方法。那么對于副本而言,他的痛苦是否就不算是精神的摧殘了。副本只是被獨立copy出來的意識,那么對于他的折磨應(yīng)不應(yīng)該算是對于犯罪嫌疑人的精神折磨呢?。。。。我認為應(yīng)該算呢。。。不過想象一下,如果今后真出現(xiàn)這種技術(shù),刑訊逼供犯人真的是炒雞easy.
(四)這個證據(jù)是否有效?
在第二個故事中,那位女士提取副本是經(jīng)過了本人同意的,在最后對Potter進行的副本的提取到底有沒有經(jīng)過他本人的同意呢,答案是不言自明的,就算經(jīng)過了同意,可以想象也是在欺騙的手段下進行的,因為在聊天中可以知道Potter的意識對于這個副本技術(shù)毫無概念。既然如此,這個算不算是證據(jù)獲得方式的瑕疵,而進行非法證據(jù)排除呢?
哦,我好像想得有點多,不知可否有法學高材生指點一下。
2 ) 假作真時真亦假,安能辨我是虛實?
身為一個從第一季開始便拜倒在《黑鏡》石榴裙下的腦殘粉,我不得不說,導(dǎo)演編劇,你們的心理學與哲學功底實在深厚??赐晔フQ特別篇后我現(xiàn)在真的好激動,該集水平重返第一季巔峰水準!最愛這種考驗智商的劇了。
本集看似高潮迭起,讓人目不暇接,實則圍繞【真實(real)】【意識(consciousness)】 【交流(contact)】三大主題展開,上述關(guān)鍵詞都在劇中被兩大男主反復(fù)提及。
第一小節(jié):社交導(dǎo)師逃之夭夭
交流:
片中的熟練掌握心理學知識的“社交導(dǎo)師”,實則是眼下泡學(PUA)、戀愛學導(dǎo)師的進化版,導(dǎo)師進化成了直接透過指導(dǎo)對象的“智能眼”指點迷津。小屏幕內(nèi)的一群正在觀摩學習的男屌絲暗示觀眾,需要導(dǎo)師的人不在少數(shù),生意紅火。反諷現(xiàn)實:眼下的男性越來越習慣躲在一塊塊“黑鏡”后面,越來越不敢走出大門認識活生生的心儀女生。
意識:
直接通過“智能眼”看到對方所能看到的一切、好指點對方怎么做,仔細一想有種導(dǎo)師靈魂附體盧瑟男的感覺,導(dǎo)師的意識與盧瑟男的意識共處一體。那么現(xiàn)在問題來了:幫助盧瑟男勾搭妹子的,其實是導(dǎo)師的意識;待妹子到手后,導(dǎo)師不可能一輩子代替他與妹子交流,接下來該怎么辦?而且當他們共處一體時,究竟誰是意識主體,誰是片中反復(fù)提到的“意識副本”呢?
意識是心理學里的一塊非常重要且前沿的領(lǐng)域,也是至今尚未被明確定義的概念。意識的載體,即人腦,是宇宙中已知最復(fù)雜的事物,人類對它的研究還停留在非常表層的階段。因此腦科學、認知神經(jīng)科學是眼下科學界最前沿的學科,今年201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的獲得者均為認知神經(jīng)科學領(lǐng)域的科學家。
我們習慣認為,我即意識,意識是一個完整的統(tǒng)一體;但是眼下也有研究及學說認為,意識是一個集合體,我們?nèi)粘I钪薪?jīng)常有的“不同想法在腦中互相斗爭”的感覺,其實便是如此。我不是其中某個特定的想法,而是所有想法都是我,它們合在一起就是完整的我。
從這個觀點來說,無論是導(dǎo)師還是盧瑟男的意識,都沒有主次之分,他們可以共存一體并行不悖。
殺害了盧瑟男的美女的想法,讓我想起了喬治·奧威爾的《一九八四》和電影《V字仇殺隊》。導(dǎo)演此處暗暗表達了對言論自由的渴望,對政府管控的不滿,觀眾們想必也都笑而不語。
真實:
這里也牽扯出對“真實”的探討。對妹子來說,在導(dǎo)師指點想的盧瑟男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假的。可是我們看到的永遠只能是臉,沒法鉆進對方的腦袋,怎能一探虛實?所謂“人心隔肚皮”“人心不可測”,以及小說《三體2》里的“面壁者”,說的就是這回事吧。
第二小節(jié):吊炸天男主的真實職業(yè)
交流:
此處開始提及“屏蔽(block)”概念,自此以后反復(fù)提及?!捌帘危╞lock)”正是“交流(contact)”的反義詞,該智能功能的運用暗諷人類的溝通能力下降,一言不合便徹底無視代之冷戰(zhàn)。人類創(chuàng)造了高科技,但在使用高科技的過程中,人類正變得越來越冷漠,越來越像機器。
意識:
接受治療的美女被提取出了“意識副本”,最終“意識副本”被乖乖馴服,成為她肉身內(nèi)所謂“意識主體”的無條件服務(wù)/奴役對象。
我注意到一個關(guān)鍵點:意識副本剛被提取出來時,它認為自己就是意識本身。讓人不得不思考:意識是無限可分的嗎?像細胞分裂一樣,每一個分離出來的副本完全等同于最初的那個意識,到后來便沒有了所謂的始與終。
此處還涉及到人類有史以來爭論不休的“靈與肉”的二元論。離開了肉體,我們還是不是我?當叫囂著“我就是我”的副本看到躺在臥室床上的自己的軀體時,連它自己也被嚇到了。如果有一天我們的意識能被復(fù)制,并被安置在另一個與自己外形條件完全不同的人身上……我們怎么能證明自己是正牌的我?
真實:
已乖乖投降的意識副本搖身一變而成為智能管家,且安排好承載著意識主體的“我”的每日行程。沒有人比它更適合,因為它最了解“我”的一切需求。展望現(xiàn)實中人工智能的極致,莫過于此?
這樣一來,“我”的生活變會完美無瑕,從起床時間、室內(nèi)溫度、每天和誰一起活動,度過“有意義(meaningful)”的一天。想想有些可悲,有些虛無。被安排好的生活,又談何真實,談何自由意志?
在意識副本在馴服的過程中,當它被無所事事地一連度過五天、X個月的時間,它最終無法忍受快歇嘶底里求工作(job)。
"Job"一詞也是貫穿全劇始終的關(guān)鍵詞。
例如開篇第一個故事里的第一次對白里:
-"It's a job, not a jail."
-"Often one and the same thing."
導(dǎo)演和編劇通過這第二小節(jié)傳達出他的觀點:
人,總得找些什么事情做,總得去尋找“意義”,他無法忍受獨自一人關(guān)禁閉般的生活,那樣會使他徹底崩潰,陷入虛無。唯有通過日復(fù)一日的勞作,我們才能把自己的生活填滿。
意識副本的工作,就是打理好意識主體的日常所需;
意識主體的工作,就是過好意識副本安排好的生活。
第三小節(jié):沉默男主首開金口——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交流:
癡情男主被綠茶女票block得至死方休,喜當?shù)舾赡瓴沤K于發(fā)現(xiàn)自己被戴了綠帽。
此處block的時間長度遠超第一小節(jié)社交導(dǎo)師被他老婆block的一小時,深刻反映出冷暴力對人心的傷害。
為什么就不能冷靜下來好好溝通,動不動就鬧分手、喊離婚?
編劇是在暗諷這一點吧。
意識&真實:
此節(jié)徹底把對意識的探討推向高潮,拍出了《盜夢空間》的感覺。
牛逼男主從沉默男主的意識副本里套出了話,作為最嚴厲的懲罰,沉默男主的意識副本被永遠困在了小屋里,那永遠砸不完的收音機,象征著永無止境的重復(fù)與虛無,我們?nèi)祟?,就像那永遠在推石頭的西西弗斯。
該處終于把全集關(guān)鍵道具“水晶球”給亮了出來。
(筆者的直覺最近又變強了,本集片頭水晶球甫一亮相,我就知道它是重要線索,肯定會再次出現(xiàn)。強大的潛意識真的越用越靈?。?br>而我們,到底又生活在哪一層里的水晶球呢?
其實大多數(shù)人并不喜歡真實,真不一定就是善和美的。真實,更多的時候,是殘忍。
3 ) 黑鏡彩蛋整理
因為s04e06有大量彩蛋,所以文本整理了目前除第四季第六集以前的所有彩蛋。
圣誕特別篇:白色圣誕 是黑鏡第一次出現(xiàn)彩蛋,第一次與黑鏡其他劇集有交互,打破了黑鏡兩季的內(nèi)容所打造的“線性世界觀”
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黑鏡究竟有多少彩蛋(s04e06除外,詳細可查看:黑鏡s04e06彩蛋整理)
下方高能劇透!
s02圣誕篇中電視里播放的新聞是s01e02中的“達人秀”
s03e06中的片尾新聞滾動播出的是“AR游戲公司”
s03e06滾動播放的新聞條說的是那個日本人的AR公司
s04e03中歌曲“anyone”正是s01e02中的女主演唱的歌曲。并且酒店里的成人視頻也屬于是那個娛樂公司
s04e03中出現(xiàn)的無人收貨披薩,也是s04e01中外賣送的披薩
s04e05中珍貴的“白熊”布偶正是s02e02中受害小女孩珍愛的“白熊”,也是破案的線索
以上就是黑鏡之前的所有彩蛋!?。?/p>
感謝大家的支持,有新內(nèi)容一定及時更新
4 ) 片子設(shè)定的幾個問題
1、意識副本:從片子表現(xiàn)上來看,這個基本就是個“復(fù)制靈魂”,除了沒有身體以外,和本人沒有任何區(qū)別,而且是個可存儲的程序。那么它就具有自己的獨立意識,能夠思考,具有主觀能動性(在抽取前與人類本體保持同步)。那么人類該如何對待這個副本呢?如果真能實現(xiàn)這個功能,那獨立出來的副本就是一個獨立的智能個體,應(yīng)該享有對應(yīng)的權(quán)利,絕不可能像片子中那樣被慘無人道的對待。片子中對其的虐待,反而證明了人類是認可其為獨立存在的智能個體,就像你不會為了懲罰一個視頻播放器去無限循環(huán)快速播放還珠格格一樣。
另外關(guān)于副本的記憶本片設(shè)定也是有問題的。在植入期間,副本是與人類本體一切大腦認知信息同步的,所以片子設(shè)定成副本不知道有副本植入這一事項是不合理的,改為其知道有副本植入,但不知道自己才是副本才比較合理,否則那個女子躺在病床上的同時,腦中的副本就會產(chǎn)生為什么要做手術(shù)的疑問。而且這樣的話,副本剛被抽離的時候,也不用調(diào)教師那么費力的解釋了。
最后關(guān)于副本的用途。其實這個問題本質(zhì)就是問如果人類獲得了永生,會做什么?片子中是用于智能家居和犯罪調(diào)查。實在是太大材小用了。我覺得明顯應(yīng)該先用于科研、學術(shù)以及哲學等方面(就像超體中女主所說“敬知識”),配合片中1分鐘1千年的時間比例,那科技得發(fā)展成什么樣???關(guān)于時間比例這一概念可以參考我以前寫過的一篇文《未來游戲的設(shè)想》
http://bbs.a9vg.com/thread-1614583-1-1.html。
2、電子眼。片中的設(shè)定具有聯(lián)網(wǎng)功能,而且有邀請別人共享的功能,還有屏蔽功能,安裝是不是強制的沒有說,但普及率很高而且是不可摘除的,否則那個爸爸早就摘了。其實只要具有聯(lián)網(wǎng)功能,就算沒有共享功能也會有人黑進去的,而且參照前段時間爆出的監(jiān)控門,基本可以肯定,政//府一定會全面監(jiān)控,比1984更全面控制的時代來臨啦!最后,屏蔽功能雖然映射現(xiàn)實中某些人對某些人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但功能過于霸道,這點很多人都說過了,不再細說,這種功能即使技術(shù)上可以實現(xiàn),現(xiàn)實中也會遭到大多數(shù)人的反對,更別提什么法律支持了。
5 ) 里面表述的未來越來越不使人擔心了
看了這個圣誕特別篇之后感覺黑鏡越來越退步了,這部作品如果單獨拉出來可以說是上乘之作,但是整個黑鏡感覺是一季比一季差了。
黑鏡這個名字的由來應(yīng)該是泛指手機,pad,顯示器,電視等有液晶屏幕的設(shè)備。這些設(shè)備的迅速發(fā)展在便捷了人類的同時,也改變了人類的生活習慣。每一部黑鏡都是對未來科技的一種擔心。很多主題都是“科技使我們更糟糕”“科技不能代替一切”等。
這一部也是一樣,我們來看一下里面的兩個主題“副本”“屏蔽”。
“副本”的概念我前面回復(fù)過,直接貼過來了:
副本真的危言聳聽,既然是模擬的,完全可以給她構(gòu)造一個完美的模擬世界,讓她快樂的生活在里面,讓她有用之不盡的財富,貼心帥氣的老公,永不衰老生病,還能有虛擬的人跟自己交流相處。不知道比現(xiàn)實的自己開心多少。至于工作,影片的最后表示現(xiàn)實中的1分鐘可以調(diào)整為里面的一年,1分鐘的事情給你1年去做,剩下的時間都可以享受生活了,或者更簡單些,能模擬出副本肯定能修改她的快樂程度,通過模擬信號讓她一直快樂就好。而影片則是用了一個最笨的方法,通過強迫去奴役副本,你這樣真不怕她抱負嗎?如果她故意損壞設(shè)備讓你觸電身亡,拍攝你的隱私上傳互聯(lián)網(wǎng),罷工讓所有設(shè)備停止工作,在咖啡或飯里下毒真的好嗎?一個完全自主思維完全違背機器人三大法則的東西我可不敢用。
而且“副本”的目的僅僅是做一個管家。剛開始我以為真會像致命魔術(shù)里面一樣,但是如果僅僅是一些code。那肯定是更傾向黑客帝國這樣的改造。去折磨虐待奴役自己的方式除了給觀眾震撼和對科技的恐慌,沒有任何邏輯可言。
而第二個“屏蔽”更是莫名其妙了。在我們的現(xiàn)在社會中,我們喜歡一些人,討厭一些人,但是如果真有這個“屏蔽”功能,我估計也沒有人會用它。親人間能有多大仇怨讓你去屏蔽他們?如果是同事朋友同學,你上去屏蔽他你還做不做人了,等于兩個人永遠斷交,其他人又會怎么看你?如果碰到個性情火爆的說不定直接掄拳頭了。
思來想去這個屏蔽功能只能用在離婚和分手上面。我實在想不到還有什么別的地方可能用到,現(xiàn)實中你討厭你們領(lǐng)導(dǎo),你會去屏蔽嗎?媳婦討厭婆婆會去屏蔽嗎?在公司/學校你有個討厭的人你會去屏蔽嗎?就算罪犯也不能這么用啊,人家拿把刀站在你面前準備殺你,你就看到一堆馬賽克一點防備都沒有真的沒問題嗎?
所以說這集的兩個概念大概只有喜當?shù)龌煅推瓢改苡昧恕?br>
而黑鏡前面的幾集的顧慮則是很有必要的。比如第一季第三集你的人生。里面講述了男的懷疑女的最后通過回看場景最后矛盾升級。其實類似的科技已經(jīng)在影響我們了。通過qq微信短信等交流發(fā)生的吵架隨時都可能“翻舊賬”,如果你懷疑對方的話,可以去查ta的聊天記錄,通訊記錄,短信記錄?;旧先绻娴挠袉栴}都能查個水落石出?,F(xiàn)在各種通訊工具都在記錄著我們的一言一行??赡鼙憩F(xiàn)的方式不同,我們沒有24小時肉眼監(jiān)控攝像頭,但是我們身處的情況確實相似的,只是影片放大了這種顧慮。(這一集是我覺得黑鏡最贊的)這種困擾伴隨著科技而生,卻沒有辦法避免。
其實我們能切身感受到的困擾很多,比如現(xiàn)實中人們的交往越來越少,朋友出來各自低頭玩手機,網(wǎng)上侃侃而談現(xiàn)實中交流障礙等等就不展開了。
希望黑鏡的編劇以后考慮的再周密一些吧
6 ) 請在這一分鐘里殺死自己
離上一次看《黑鏡》已經(jīng)隔了很久,久到幾乎忘記了片中那冰冷而又絕望的高科技未來。
雖然一開場很多人應(yīng)該跟我一樣看出來這個小木屋本身就是一個局,但是故意依然震驚到了我。
故事一,智能眼。圍觀的群眾給這場真人秀帶來了莫大的諷刺,像是黑客版的《The Truman Show》。實際上雖然沒有這樣的“遠程操控”那個膽怯的男生不會死。但是實際上這不應(yīng)該歸罪于高科技,他不遇上,也會有別人遇上。只是他剛好撞上了這個黑洞。
故事二,意識副本。換位思考,如果你是本體,是否會愿意提取意識副本從而完善自己的生活?特別是當這種行為是一種合法、有效、流行的趨勢之時。是不是很難回答?對于本體而言,意識副本只是一段代碼。對于正常社會而言,意識副本只是一個工具。而對于意識副本自己而言,TA是一個生命體。
實際上在這個故事中,我一直在思考,如果我是意識副本會如何?意識副本擁有和本體一樣的性格和思維邏輯,所以故事中的意識副本終于接受了這一切成為一個完美的管家??扇绻俏?,恐怕會先殺死自己的本體。盡管未來可能會面對無盡的折磨,但是沒有反抗,就不會有改變。
故事三,屏蔽??萍荚桨l(fā)達,溝通變得越困難,現(xiàn)在是如此,在設(shè)定的未來里更變本加厲??萍际菦]有善惡的,但使用的人有善惡。在設(shè)定中法律無條件支持屏蔽,這對于被屏蔽的人是不公平的。
任何一段感情,被離棄的一方都有權(quán)利得到一個解釋——哪怕是一個謊言。不負責任的逃避行為往往都會釀成悲劇之果。那種憋屈,那種渴望,是這個男人最后絕望而惱羞成怒最關(guān)鍵的因素。如果不是這個女人的自私和怯弱,不會造成自己父親和女兒的死亡。
放下,才能前進。你若連放下的機會都不給,我便只能困在這桎梏中直到崩潰。
故事四,或者說整個故事的尾聲。
當一個人被全世界屏蔽,其實他就如同生活在意識副本里。屏蔽這種懲罰或許對常人有震懾力,但是對于罪犯本身,只會催發(fā)他內(nèi)心的犯罪因子,讓他變得更暴力,更瘋狂。根據(jù)故事三男主被屏蔽后朝女主扔花瓶的一幕,我們假設(shè)這種屏蔽是不能屏蔽實體接觸的(畢竟只是控制視覺和聽覺)。那么罪犯在無法正常生活溝通的形況下,一定會通過傷害其他人來發(fā)泄這種壓抑。對所有的正常人來說,那個紅色的影子都是一個不定時炸彈。
對罪犯的不人道,更不必贅述。
而至于那個一分鐘相當于一千年的意識副本,我只祈禱一件事:既然TA本身是一段高級代碼,既然TA本身只是一堆數(shù)據(jù),那么我希望,他在這一分鐘里進化到更加智能,智能到足夠找到一種方式,殺死自己。這便是作為一個意識副本,最好的結(jié)局。
其實不必恐慌的,這一切都是設(shè)定在科技無比發(fā)達但是配套的精神文化、社會道德以及法律法規(guī)都原地踏步甚至落后的情境之中。這是一種畸形的生存環(huán)境。
我始終還是相信:當人類足夠聰明到享受高科技帶來的各種便利,精神層面也一定是進步的。擁有高度發(fā)達的科技一定會配以高度文明的社會,否則只可能是曇花一現(xiàn)。而這種曇花一現(xiàn)的世界末日有什么可怕呢,因為所有的一切都會滅亡。
但是電影結(jié)束,還是忍不住大聲地吼出這個單詞,內(nèi)心才覺得稍微痛快了一點點:F!U!C!K!
神奇而可怕,窒息卻迷人。
英劇《黑鏡》其實算是科幻恐怖片,里邊各種黑科技讓人脊背發(fā)涼頭冒冷汗。圣誕特輯里出現(xiàn)這個,屏蔽某人,聽不到看不見對方,對方也看不到聽不到自己,根本無能為力,這種科技太兇殘沒人性
話說第一次見亞洲人給白人戴綠帽這種設(shè)定
沒有血緣關(guān)系的 孩子是怎么被屏蔽的?
感覺這是個細節(jié)上漏洞百出的故事,但是不去較真故事的細節(jié)本身,這片子依舊很強大。
奴役自己到底算不算罪惡。如果算的話,我每天奴役自己去上班豈不是罪大惡極=。=
比死亡更恐怖的是受困的永生,依然是媒體時代的反科學主義寓言,點子不算太新,但圣誕雪天小屋對談的氛圍和幾個故事的連綴做得很好。
能不能設(shè)定為拉黑自己?我比較需要這個功能
高科技屏蔽的帶來的其實是生活品質(zhì)的喪失,意識副本折磨尤為變態(tài)。
摔收音機,西西弗斯神來之筆
小小的未來烏托邦格局,串并聯(lián)三個小故事,交集點連接智能科技與倫理道德,思考迸射火花。單身漢勾女有方,不料強中自有強中手,藉由信息化網(wǎng)絡(luò),個人隱私被窺視無余。第二則,被機器奴役的人性,彰顯殘酷的一面,捎帶沉重的科幻迷思。終篇淚泣,在一語不合即拉黑,動輒叫嚷果取關(guān)的時代,發(fā)人警醒。
一分鐘一千年的囚禁,和所有人對你視而不見的自由,與之相比,死刑是多么仁慈。
太贊,神劇依然神,對未來世界的想象令人不寒而栗,科技的奴役、控制,是人在作繭自縛,比《盜夢空間》更有實際意義,副本抽離、屏蔽刑法這個事情太毒了,想一想就害怕,三個故事像俄羅斯套娃一層套一層,把所有主角都套牢釘死。日本的《世界奇妙物語》已乏善可陳,玩創(chuàng)意還是《黑鏡》第一。
what a cookie
拉黑請謹慎!
一分鐘一千年,這懲罰有點過了吧。怎么看男二都很慘啊,被戴綠帽子還這么癡情,每年都去看望還送禮物。何況他女朋友的父親也不是什么好人吧,人家找上門來就好好說啊,拿刀是幾個意思。這一家人也是有意思,出軌了承認就好了,直接屏蔽一個解釋也沒有,還把信全都毀掉是幾個意思。
可憐的副本,到底關(guān)你毛事?!
也許在未來屏蔽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唯一方式了。不受意識控制的意識被復(fù)制后如同克隆人一樣得不到像自然人的認可和對待,當缸中之腦知道了自己的真實身份,是可怕還是可悲?分分鐘想起1984里的茱莉亞,神經(jīng)漫游者的視覺切換,當然還有低光速黑洞。
男主真可憐:1) 明明是女主NTR還要一往情深許多年2) 明明是憤怒過頭失手打死了爺爺還要被抓3) 小女孩是挺可憐的可是大雪天往外跑太沒常識4) 最可憐的是副本??!要在虛擬空間蹲幾千年招誰惹誰了!
永生不死地重復(fù)和被所有人屏蔽忽視,哪種更恐怖?特別篇內(nèi)涵深度不減,技巧更上一籌,三個故事巧妙糅合一起,大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