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近年來港臺最好的片子 沒有之一
聲明:1,我絕不是腦殘粉
2,我絕不是水軍
3,我深以為泰囧小時代畫皮2等絕對是垃圾片
4,激戰(zhàn)是一部難得的佳作
筆者僅以此文獻給伴我度過一個美好七夕夜晚的《激戰(zhàn)》。
觀看激戰(zhàn),說實話事前稍微看了下豆瓣打分,接近8分,而且張家輝是我所愛的痞子演員,于是欣然前往。
此處省略千字觀影前不良預(yù)感。影片開頭人物出場,敘事干練,簡約交代了人物背景。小蘿莉李馨巧堅強早熟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精神病母親梅婷時而靜婉恬適時而歇斯底里,不知什么時候發(fā)作,拉緊了觀眾的神經(jīng)弦;賤輝張家輝將其“賤”拿捏得恰到好處。三口人在矛盾中行進,不時夾雜著些許笑點。轉(zhuǎn)切彭于晏訓練,在節(jié)奏感甚強的音樂中一幕幕體能訓練畫面剪輯得相當緊湊。導演加速催化,立刻進入到彭于晏前兩場比賽,一拳一腳結(jié)結(jié)實實落在演員身上,扣人心弦,坐在我身旁的蘿莉和大媽都緊緊拽住拳頭不住為彭于晏鼓勁,可見導演攝影和剪輯的功力爐火純青。
伴隨著彭于晏的勝利,賤輝蘿莉和精神病媽媽,不似一家恰似一家的困厄三口人將短暫的幸福渲染得深入人心。
就在觀眾感染到這種幸福和快樂的時候,感覺到一切都要美好起來的時候,筆者很擔心影片陷入垃圾片的的結(jié)局:譬如彭于晏連贏十場直接拿百萬美金大獎云云。
所幸導演并沒那么二流,事實證明筆者顧慮純屬多余,影片迅速邁入轉(zhuǎn)折。賤輝仇家上門,導致脆弱的家瞬間分崩離析。彭于晏第三場比賽遭遇強敵安志杰,在沒有師傅賤輝在場指導的情況下,被安志杰摔殘重傷出局,結(jié)束了自己為破產(chǎn)父親勵志的MMA之旅,躺倒在醫(yī)院中。
此時觀眾情緒跌落到谷底。而筆者一看便知,真正的劇情才剛剛開始。果然,導演讓四十八歲的賤輝站了起來,他將為蘿莉為精神病媽媽為沉淪多年的自己為勵志未成的徒弟而戰(zhàn)。在節(jié)奏感甚強的音樂中,看似有些佝僂的賤輝錘煉著自己,推著杠鈴、擊打著沙包,在海上扛水泥柱....
導演不讓觀眾情緒有絲毫松弛,迅速拉入比賽。四十八歲的賤輝對戰(zhàn)上屆拳皇安志杰。拳腳施為,血汗揮灑。所有觀眾都捏緊了拳頭為賤輝加油,所有觀眾的情緒都如被拉崩緊的弓弦。一場血戰(zhàn),終于賤輝以慣性脫臼的“賤”招干掉了拳皇安志杰。全場觀眾忍不住歡呼起來。
此時筆者不免憂慮,TMD莫非要給賤輝安排個十場連勝成為拳皇,那不是扯淡么,一個48歲的怪蜀黍?事實證明,筆者的顧慮再次多余。
畫面切回訓練場所,賤輝塞了一包錢給老友,讓他幫著把錢換了,老友詫異為什么這么多錢。賤輝說我下注押自己贏啊,連贏三場,不就這么多么。導演簡約交代了賤輝打贏三場拿走獎金的結(jié)果。
畫面切到北京彭于晏遇見女友,個人覺得,這個醬油女友安排得有些浪費膠卷。最后在彭于晏和賤輝的基戰(zhàn)中結(jié)束影片,讓觀眾得到了充分的爽。
筆者以為,導演的剪輯工作做得極其到位,劇情一點不拖泥帶水,帶著相當緊湊的緊張感,劇情起伏分寸拿捏著非常好,出乎觀眾意料。演員表演非常到位,動作實打?qū)嵉某尸F(xiàn),實為一等一的佳作。
此片讓筆者深有感觸,此數(shù)年工作中,遇到中年男人頹喪沉淪者可謂比比皆是,大多被歲月磨得沒有絲毫生氣,因此賤輝中年屌絲的逆襲可謂大快人心,不知許多中年人看了會有何感受。更告誡年輕人,不要等年紀大了,才后悔,才肯奮斗肯努力,到時候便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鳥。
2 ) 不要怕,只要記得為什么打拳就行了
影片后半段中有這樣一幕,彭于晏上場之前,張家輝對他說:“不要怕,只要記得為什么打拳就行了。”當時看到這里,我心中一直都有一個疑問——彭于晏這個角色為什么要去打拳?張家輝這個角色為什么要去打拳?
為什么要去參加有可能丟了性命的格斗比賽,應(yīng)該是《激戰(zhàn)》這類電影的核心。只要把這個問題交代明白,把格斗場面拍的很好看,把該煽情的地方做足情緒,最后讓主角贏得比賽并收獲親情或友情,反之輸?shù)舯荣惖A得尊重,按照這樣的套路拍應(yīng)該不會難看。2010年的《斗士》和2011年的《勇士》都屬于這種類型的電影,兩部類型雷同的影片都獲得了良好的口碑和票房成績。
《激戰(zhàn)》的片長有兩個小時,這足夠把兩位主角為什么參加比賽交代的清清楚楚,同時也應(yīng)該能夠把人物關(guān)系梳理的很清晰。但是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本該著力表現(xiàn)的戲碼都被一帶而過了。人物的動機和情感浮于表面,常常該深入的點還沒到,就草草跳過了。
彭于晏飾演的角色,以在云南閑逛上場,逗得我旁邊的美女說:“呦,這片子不是轉(zhuǎn)山嗎?”緊接著王寶強又冒出來打了個醬油,基本和劇情發(fā)展毫無關(guān)系,只透露出彭于晏的父親因破產(chǎn)而失蹤。在一系列毫無意義的過場戲之后,彭于晏到香港當起了農(nóng)民工,而且莫名其妙就報名參加了格斗比賽。我原本以為彭于晏參加比賽的動機是為了獲得獎金,但事實證明不是,因為他愿意把獎金的六成分給張家輝;我又以為他是為了心愛的女人去參賽,但片中只有一個出現(xiàn)的莫名其妙的女性友人,魅力指數(shù)絕對不足夠支撐他去玩命;他更不可能是為了實現(xiàn)夢想,因為他的夢想明明就是云游四方。
直到彭于晏參加最后一場格斗,我才恍然大悟,他參加比賽的目的是為了鼓勵頹廢的父親走出失敗的陰影。可既然是為了親情,就應(yīng)該在影片的前半部分把父子關(guān)系這條線做足,把父子關(guān)系的戲碼豐滿起來,最后這場格斗才更能扣人心弦。也只有這樣,父子之間的情感才能在最后得到升華。可惜的是,電影中表現(xiàn)父子關(guān)系的只有父親喝多了發(fā)酒瘋的戲,如此而已。本該是打動人心的戲碼,現(xiàn)在平平淡淡。不僅浪費了感情,同時還浪費了高捷高超的演技。
張家輝這個角色相比較彭于晏來說倒是豐滿了不少。他為了曾經(jīng)失落的夢想去參加比賽,這基本上也說得過去??上У氖?,電影浪費了太多的筆墨在他和梅婷一家的關(guān)系上。而梅婷這個角色對劇情幾乎毫無幫助。不知道導演是出于何種目的讓這樣一個可有可無的角色占據(jù)了影片三分之一時長。是為了填補戲碼不足的空白,還是為了緩沖格斗帶來的強烈刺激,再或者是為了能夠獲得電影投資而不得不做出的妥協(xié)?這種大而不當?shù)乃畱蛉绻軌驂嚎s再壓縮,多留點兒時間用來拍幾場格斗,深入的表現(xiàn)一下彭于晏和父親之間的關(guān)系,全面的表現(xiàn)師徒苦練的艱辛和遇到的各種挫折,或者干脆演一演格斗的對手有多么強大,都會讓電影增色不少。這些本應(yīng)為影片加分的橋段都被梅婷扮演的瘋媽占據(jù)了。一部男人味很濃的片子,卻被大規(guī)模的水戲沖淡了不少,這不得不說是個遺憾。如果把梅婷的戲砍掉三分之二,我肯定給這部電影打5星。
本來期望彭于晏和張家輝能夠打一場的,可惜兩個人之間的互動基本上是公式化的,沒有深入挖掘。如果這兩個人能夠在擂臺上實打?qū)嵉母梢粓觯@電影肯定會更招人喜歡。還是同樣的原因——戲沒有做透,所以總感覺這電影講了兩個故事,彭于晏一個,張家輝一個。
王寶強和彭于晏那個有男朋友的女性友人在片中不知道起了什么作用,也許都是為了撐時間?北京的411路公交車,真是全片最無厘頭的一個鏡頭。
《激戰(zhàn)》在格斗場面上基本拍出了較高的水準。幾場拳拳到肉的格斗戲,拍出了血性,讓人熱血沸騰。這幾場戲的精彩程度和好萊塢同類電影比,絲毫都不遜色,能夠看得出導演和兩位主演的確下了苦工??粗^一下一下狠狠的砸在演員的臉上,觀眾似乎都能切身感受到那種力量的沖擊。只可惜整部影片,只有短短的四場格斗戲,還沒看過癮,電影就結(jié)束了。
電影《激戰(zhàn)》緊跟著一大批國產(chǎn)爛片上檔。在看了那么多坑爹的作品之后,觀眾們急需一部像樣的電影來解渴,《激戰(zhàn)》合格的完成了這個任務(wù)。
PS. 陳嘉上導演在接受香港電影評論學會采訪時提到“我也依然是在嘗試類型混合的實驗,比如《畫壁》(2011)可以是(中國)第一部哈利波特電影,魔法電影,《四大名捕》(2012)是中國第一部喪尸電影”。也許這能解釋為什么林超賢導演要在電影里把梅婷的戲碼加的那么重,他或許是想把瓊瑤戲和格斗勵志劇進行一個混搭。星星知我心+洛基。但是這混搭弄的真是不怎么成功。
3 ) 人生像一場場戰(zhàn)斗
張家輝好評,程輝為了重返賽場而付出的那些努力,真的很勵志!有時候付出,才能有收獲!沒有收獲,那代表你付出的還不夠吧!劇情可能過于理想化了一些,但是生活嘛,還是樂觀一點比較好,因為日子還得過下去,即使它已經(jīng)把你的背壓彎,扼住你的脖子喘不過氣來,還得咬著牙挺過去!梅婷出現(xiàn)在港劇里還滿意外的,把有精神病的母親演的很好,尤其是在知道女兒要被她的爸爸帶走的時候,情緒的爆發(fā),病發(fā)的時候!表情動作處理的都挺好的!
看著張家輝和彭于晏的肌肉,然后得減肥了我!
4 ) 不僅僅是肉
在只看到海報未觀影之前,我以為片子會是張家輝和彭于晏最后擂臺決賽的基情戲碼,還好沒有這么狗血。
片子開頭彭于晏騎行云南那段,讓我不禁想起了他的成名廣告詞“你的益達”,先汗一個~
王寶強的出現(xiàn),算是這片子唯一讓我覺得格格不入的地方了,寶寶那氣場,同樣是富二代,怎么和彭于晏差距就這么大呢,整個一拆遷暴發(fā)戶啊,囧。。。。。。
彭于晏飾演的是一個對自己有些迷茫,但是很倔強執(zhí)著的富二代,不過一開始就從富二代跌到負二代去了??墒撬麤]有像他老爸那樣自暴自棄怨天尤人,反而四處打聽他老爸的下落,并且不嫌臟累的去工地干臨時工養(yǎng)家。同時還報名學拳去打比賽,只是為了用自己的方式喚醒老爸,讓他從失敗的陰影里走出來。
彭于晏的這個角色,和張家輝的角色其實很像,對事執(zhí)著,吃得起苦,做的遠多于說的,所以輝哥才會教這么一個沒什么基礎(chǔ)的人打拳的吧。
而輝哥,看似吊兒郎當,心卻很好,從一開始撞車真心誠意的道歉,后面被人追著砍沒有還手,為小丹媽媽雨中種樹,買耳機,修天臺等等。當年打假拳的錯,他一直在盡力去贖還。教林思齊打拳,是因為他喚醒了自己內(nèi)心深處的某種東西。
梅婷實在太適合演這種病怏怏神經(jīng)有點不正常的角色了,入木三分。
李馨巧這丫頭,很有味,很可愛。
片子的著重點其實并不在賣肉上,當然這也是一大賣點,當彭于晏和張家輝赤膊上擂臺鏡頭出現(xiàn)的時候,影院內(nèi)便出現(xiàn)情不自禁的贊嘆聲。MMA的比賽打得很真實,拳拳到肉的感覺,每次用鎖技的時候,我全身肌肉就跟著繃緊了,比歐美那種一味花拳對K的片子更能抓住觀眾的心思,震撼人心方面也不遑多讓。為數(shù)不多的幾個飛踢、肘擊動作同樣帥到爆,最后輝哥把手臂主動弄脫臼打出的那致命一擊更是帥得無與倫比??!
唯一讓我覺得想吐槽的地方是NB的軟廣告植入得太不是時候了,輝哥和小丹分離的場景那么感人,可是我的眼球硬生生被輝哥上衣醒目的“NB”,以及腳上穿的帶"N"字的鞋給扣住了,簡直是讓我哭笑不得??!
林思齊和程輝都沒有拿到冠軍,他們只是盡力去做了自己想做到的事情,而且都做到了。
最讓我感動的三句話:
怕,你就會輸一輩子。
我唯一做到的,都被自己給出賣了。
我做到了,你也要做到。
全片其實大概在四星標準,不過我看爽了,而且張家輝為了拍戲練出如此一身”橫肉“,怎么都得加一星,五星沒問題!
5 ) 張家輝都四十六了還在代言夢想多可怕
在我有限的知識范圍內(nèi),我最討厭的運動有兩種,一是拳擊,二是斗牛,在我看來,都以展示血腥暴力和真他媽有病為主。所以拳擊類的勵志片也一向為我所不能欣賞,除了這部。
國際電影節(jié)的時候把這片排在了周二,于是上班的我錯失了全國首映的時機。我討厭劇透,所以盡量避免跟這部影片相關(guān)的報導,但那時我換臺換來換去都看見張家輝舉著他一根小手指,在鏡頭前說著什么。我停下來聽他講完,他說這是拍戲時受的傷,這根小手指斷了,希望你們看在它的份上,去電影院看一看。
當時可惜沒有桌子供我拍案而起:大佬啊!你都四十六了別鬧了!你演戲這么拼命是想逼死誰!
我心里默默給來自臺灣的演員彭于晏點起了一只小小的蠟燭,不過還好我相信他,從他在《愛》里跳進糞坑那一幕起,我知道拼命三郎后繼有人了。
今天全國公映,在三十五度涼爽的天氣里我一步一磨蹭,為了防止中暑,艱難地踱進了影院。然后影院的播映員前十分鐘又忘記關(guān)燈,一片亮堂堂,王寶強帶著光出現(xiàn)了。幸好他只是個特別客串。
故事一直是由兩條單邊線并進,但中間又有數(shù)次交疊的。彭于晏和張家輝一個為了向自己的父親證明我可以,并且以此激勵生意失敗的父親,一個是為了延續(xù)自己年輕時的夢想,并且鼓勵合租的母女。兩人用了同樣不可戰(zhàn)勝的意志和決心,挑戰(zhàn)了幾乎慘無人道的魔鬼訓練,最終在擂臺上展示了各自的價值。
總體而言,敘事節(jié)奏和傳承起合有所欠缺,某些地方屬于一條線生生斷裂,從另一條線倏然談起。在情感積累上也沒有預(yù)期的一氣呵成的爆發(fā),未達頂端已先泄的無力和遺憾。但拋卻這兩點,此片已是近個把月影荒的救世主。
我小的時候一看港片就覺得天塌下來也不是個大事兒,如今想想那大概都是因為無論發(fā)生怎樣的意外變故發(fā)哥永遠都以一個迷人的弧度一笑而過的緣故吧,在槍林彈火中還保持著春風得意的賤樣。所以直到現(xiàn)在我也從不害怕天要絕人,何況還有周星馳。
港片的正能量見縫插針,他們談毀滅,談黑心,談淪陷,談末日,談往日一去兮不復(fù)返,但奇怪的是他們從沒有放棄。好像他們永遠都在梗著脖子跟命運叫板。港片始終自帶一種溫暖,像是打在每一部片頭的一個共同的logo.
而這部片子擺明了在賣“夢想”,香港人的夢想都不貴的,因為他們踏實。你有一千個天階要登,你每天登一個,那也只不過就是臺階而已,港片就是有迅速拆分夢想變成分期付款模式的喜好。
激戰(zhàn)不是告訴你要有夢,這個不是必須的。無夢的人生其實最奢侈。只不過是你一旦有了,那么請盡全力去完成它。
影片中的張家輝四十八,為了完成擂臺臺主的夢想重新出發(fā),苦練體能,技能?,F(xiàn)實中的張家輝四十六,為了這部影片三個月塑身成功,成為毫無贅肉的觀賞型肌肉男。比起激戰(zhàn),張家輝本身是更有說服力的夢想推銷員。
我還記得1999年他跟劉德華的賭神,在劉德華身邊他只能是小弟。為賭神跑腿的男二,樣子不俊,歲數(shù)不輕,個頭不高,所以哪天你才會出頭?
時間轉(zhuǎn)啊轉(zhuǎn)啊轉(zhuǎn),他入圍的獎項越來越多,被提到名字的頻率越來越高,到后來,他成為許多屆影帝的有力候選者。那個時候我才能明白,如果一個人不肯放棄努力,那么任何評價對他來說都為時過早。
劉鎮(zhèn)偉采訪時說過,“香港老一輩演員的品質(zhì)在香港年輕一代身上剩下的不多?!保ù笠猓┑迷谀切┕虉?zhí)的老家伙們數(shù)十年如一日,從沒扔下過這吃苦耐勞敬業(yè)專業(yè)的傳統(tǒng)。你看四十六歲的張家輝,拍好激戰(zhàn)算是他現(xiàn)階段的一個夢想,一次挑戰(zhàn),而他為了這,是全力以赴甚至不惜小手指的。
影片中的張家輝為了贏得比賽也是不惜被對方卸下手臂拼死一搏的,瘋子就是瘋子,瘋子的堅持總有道理。
作為負能量愛好者,我從不被勵志片渲染成一朵天天向上的蘑菇云,關(guān)于夢想,我還是堅持有則改之,無則萬歲的人生信條。但是倘若,非常不幸地,你竟然已身懷六甲,不,身揣夢想,那么不要怕,張家輝叔叔說至少要老過他才可以放棄。張家輝四十六了,再強調(diào)一遍,更要強調(diào)的是,他一點要放棄的意思都沒有,還是在用生命逼死不努力的年輕演員。
這人多可怕,你說。
1. 彭于晏這個倒霉的演員我看了他起碼四五部片子了他還是在我這里拿不到高分,雖然他在我心中的印象一部部地在提升。
2. 梅婷好美。
6 ) 我想同你打番場
在八月檔的電影里,《激戰(zhàn)》是一部稱得上“好看”的電影。演員盡職,導演放松。放在林超賢自己的作品里面,《激戰(zhàn)》也屬中上。動作場面激烈,節(jié)奏感良好。但是包括不少朋友在內(nèi),我們都覺得《激戰(zhàn)》本可以做得更好,譬如在結(jié)尾安排一場張家輝和彭于晏的對決。若怕師出無名,擔心高潮之后不應(yīng),只要給一個戛然而止的留白即可,絕對可以傳為美談。而在目前的版本里面,《激戰(zhàn)》有意把電影處理成了“基戰(zhàn)”,最終以男人間的調(diào)情逗樂收尾。這樣的方法不是不好,只是顯得太過簡單和討巧了,沒能往更好的方向走。
期盼對決來自傳統(tǒng)雙雄片的影響,更來自過往香港電影的經(jīng)典臺詞。《槍王》和《柔道龍虎榜》里面,主人公都不約而同地說出了這樣一句話,“我想同你打番場”。這是棋逢對手的風云際會,也是跳脫碌碌人生的奮力一搏。從宣傳造勢來看,很多人不免期待《激戰(zhàn)》會有這樣的對決,結(jié)果,電影還是采用了比較規(guī)矩的手法,師傅帶徒弟,徒弟渡師傅。他們的對手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據(jù)說,在港臺放映的版本里面,《激戰(zhàn)》砍掉李菲兒的戲份——就是彭于晏橫空飛來的情感戲?!都?zhàn)》的動作戲并不怕多,觀眾還想打得更過癮。然而,一旦跑到動作場面以外的家庭情感戲,《激戰(zhàn)》就會陷入俗套的老生常談。就說彭于晏,有了落魄父親的線索還不夠,非要加入一位紅顏知己,生硬不說,更拖垮了主線,成為名副其實的累贅。同樣的,在張家輝那邊,梅婷的出現(xiàn),她一再發(fā)癲,幾乎讓她對這部電影造成毀滅性的負面影響。幸運的是那個家庭還有李馨巧的存在,她拯救了這條線索。小蘿莉戲份不多,但作為一名童星,可以說是表現(xiàn)上佳。
兩位男演員的表現(xiàn)也是我對《激戰(zhàn)》存有好感的重要原因,改造身體不說。他們的表演都比較節(jié)制,有力道有勁度,同時也用對了地方。以彭于晏為例,他在《翻滾吧!阿信》里頭同樣有一副好身板,結(jié)果被狗血劇情所拖累。有些人或許要不以為然,認為電影不過是販賣男色。但如果和《小時代2》相比,《激戰(zhàn)》的男色顯然來得更加正面健康,這好歹是競技體育類。
回想《逆戰(zhàn)》時候,謝霆鋒和周杰倫不可謂不用心,飛車爆炸滿場打滾,但是,他們的粗獷硬線條沒能打動觀眾。個中原因在于《逆戰(zhàn)》是一部老派的電影,無論它想做成怎樣的國際規(guī)格,在港片式微的今日,那些大場面完全打不過好萊塢的電腦特技,缺乏吸引力。反觀《激戰(zhàn)》,林超賢借鑒了近年好萊塢的動作情感戲路,像《斗士》、《勇士》以及《鐵甲鋼拳》,用少見的綜合格斗(MMA)題材來表現(xiàn)勵志熱血主題,受力點變小,情感強度卻變大。
《激戰(zhàn)》是一部再簡單不過的電影,它沒有像陳可辛等人一樣,嘗試融入內(nèi)地觀眾所感興趣的話題,或者加入一些連創(chuàng)作者都沒搞清楚的說教隱喻。跟林超賢的《證人》、《線人》相比,人物身份明確,性格也變得扁平化,大開大合。導演也沒有一味狂打雞血,健身房等段落都處理得相當幽默。張家輝和彭于晏的一些表情小動作,近乎即興的表演反應(yīng),真實而不做作。
就如前面所講,如果把庸余的家庭情感戲做番修剪,《激戰(zhàn)》會更上一層樓??上?,在合拍片的大背景下,出于各種原因,創(chuàng)作者總要加入一些奇怪的內(nèi)容。就說《激戰(zhàn)》這部戲,它從頭到尾都留在澳門,留在這座無國籍城市,未嘗不可。可是,電影非要去云南北京繞上一圈,看似做大了格局,結(jié)果卻擾亂了觀眾的注意力。
在“我想同你打番場”的背后,香港電影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都是打腫臉充胖子,太多無關(guān)緊要的電影,每一部戲都要加入打斗。而作為類型片的動作戲,早已沒有了新鮮血液,缺乏看點。去年的《突襲》再次給港片敲響了警鐘,如果沒有拳腳功夫,也請在場面設(shè)計上下功夫?!都?zhàn)》引入MMA的籠斗概念,無處可逃,只有死頂。這也徹底遠離了港片的傳統(tǒng)——以接連不斷的橋段所組成的動作喜劇,走出另外一片天地,追趕國際潮流。【中國新聞周刊】
“我唯一做到的,都被我自己出賣了” 勵志佳作。武戲媲美《打擂臺》,文戲堪比《歲月神偷》,全部的感情分給女兒小丹,張家輝和彭于晏師徒關(guān)系的調(diào)劑主線居然是他們的kiss。2013最佳港片備選!
林超賢還是不會講故事,摻入了太多想表述的東西。熱血的時候切煽情,煽情的時候切熱血,一個兩代勵志故事就像風箏一樣輕飄飄混不受力。唯一讓人有點想笑場的是彭于晏親張家輝:“感覺...還不錯?!薄耙灰賮硪粋€?”——可這不是該放到NG片段里的嗎?海報丑死。
不得不說,林超賢在類型片中玩文藝很有一套,雖說閃回的手法有點過時,但配樂和剪輯太燃了,必須要提的是黎允文,繼《歲月之偷》之后,再次把英文經(jīng)典老歌用“妙”了。表演方面,彭于晏秀了一把漂亮的胸肌,必然漲粉;張家輝則在演技的路上繼續(xù)自我突破,一臉的影帝相;李馨巧小朋友夠潑辣,看好未來。
有劇情有帥哥,帥哥還是肌肉型,再加上演技派的肌肉男,沒有理由不給五星??!拳拳到肉,場面激烈,奏系看到帥哥被揍確實揪心啊。ps:蘿莉也是半個演技派。這個爛片云集的暑期檔,這個片子還是可以看看的
太好看!太好看!不解釋,我是張家輝和彭于晏的腦殘粉,最愛張家輝?。。?/p>
有張家輝,有彭于晏,我還有什么理由不給五星呢?(張家輝腦殘粉,不喜勿噴。)
梅婷和李菲兒糟糕的表現(xiàn)證明了“男人的世界里,女人都是多余的”。
七夕最好看電影
前半段瑣碎無趣,后半段照搬《勇士》雞血模式,張家輝演的真不錯,比擬《斗士》里的方法派貝爾。開場前我本來在紅毯最邊上,有人大喊“彭于晏來了!“我就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拉開到5米之外,生平第一次見識到粉絲的力量,可怕。
阿輝親吻擂臺那一瞬間,我真的以為他是拳擊手
港片片名不帶個戰(zhàn)會死?。。?!
劇本還是有問題啊,人物全靠狀態(tài)戲撐著,而不是靠沖突和事件。MMA場面還可以,但仍然是過去港片的頑疾:動作戲和情感戲分家,為打而打,不推進人物或劇情。
演員和明星是兩個概念,演員會努力讓自己的每一個細胞融入電影,所以他們會先讓自己成為那個角色。貝爾拍斗士一天只吃一個蘋果,張家輝用9個月(應(yīng)該是吧)的時間練成那一身肌肉,這才是能感動人的電影所需要的演員。彭于晏真是新一代里少見的努力派。張家輝越來越喜歡了!
彭于晏和張家輝親了三次,前兩次是無意的,第三次是彭于晏主動的,到結(jié)局又肉搏在一起了。名副其實的“基戰(zhàn)”。
當《伊莎貝拉》遇上《勇士》,當《文雀》遇上《摔跤王》,當《野獸刑警》遇上《洛奇》,當《江湖告急》遇上《百萬美元寶貝》。熱血、有愛,簡單的快感。
人人都在與生活激戰(zhàn),與生活激戰(zhàn),你不是對手。偶爾的勝利,不過是誘惑,讓你越陷越深,勵志都是扯淡,早晚將你打殘。得瑟得越歡,殘得越狠。生活就是大BOSS,修理各種不服。
謹以此片獻給國足男隊!
難得在國內(nèi)看一部運動勵志類華語片。尤其還是MMA這種很熱血有激情且觀賞性很強的項目。故事是此類基本套路,先挫折再成功。不過觀感很好。遺憾的是節(jié)奏有問題,而且雙重勵志有重復(fù)??傆X得可以更好。兩位男主的肌肉很有看點。3星半
看得渾身疼!對打場面調(diào)度很花心思,對于觀眾的指引很具象,能身臨其境的感受到鏡中人的熱血沸騰。而一些喜劇元素更是彈無虛發(fā),處處引發(fā)爆點。太知道觀眾需要什么了。而兩個男演員更是將男體誘惑發(fā)揮到極致,那運動著的肌肉,嘖嘖。#第十六屆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
劇本依舊是軟肋,節(jié)奏成問題,特別是后半段,一度以為是要轉(zhuǎn)向反類型片的結(jié)構(gòu),結(jié)果在敘事的情緒和節(jié)奏雙雙斷裂之后還是來了個毫無意外的結(jié)局。親情重建,自我挑戰(zhàn),敘事處理的簡單直接,文戲還是太婆媽,再打磨加重一些MMA打擂臺的花樣這片子會更精彩,當然還要刪掉王寶強那條線?!铩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