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背景為十九世紀二十年代,正值新舊觀念磨合之際,影片也將西方思想與封建傳統(tǒng)觀念對社會生活的影響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 從服飾及置景,男性雖穿著長袍馬褂但已不再是清朝長辮,道具出現(xiàn)臺燈、西式家具等洋物件,俱樂部更是凸顯西洋文化在上海的生長與蔓延。 從人物及情節(jié),最大的特點是女性的“解放”,未出嫁的女主人公祝小姐可在外露面經營;與男主人公鄭木匠產生愛情萌芽的情節(jié)體現(xiàn)了民國時期對西方婚嫁自由思想的崇尚,祝小姐父親起初的阻撓則是對中國傳統(tǒng)婚嫁思想的堅持。祝郎中作為一名老中醫(yī),卻依靠西洋眼鏡才能視物,揭示對西醫(yī)的認同。鄭木匠與俱樂部賭徒的對抗也隱晦的從側面反映百姓對西洋文化并未全盤接受的新舊文化沖突,也展現(xiàn)社會治安的混亂,階級矛盾突出,這也是當時人們亟待改變的社會現(xiàn)狀。 從表演及特色,影片整體多處采用傳統(tǒng)戲曲的表演藝術,足見傳統(tǒng)戲曲的藝術魅力。影片風格借鑒采用卓別林式,喜劇色彩濃厚,是中國電影對西方的學習和借鑒,此類滑稽影片也是中國早期電影的代表。 影片故事簡單,但處處可見當時社會的整體風貌和思想精神世界的矛盾沖突,與五四運動的社會背景有著密切聯(lián)系,也是當時社會矛盾的冰山一角。
劇情簡介:鄭木匠和祝郎中都是1920年代上海弄堂里經營小本生意的市民,由于生意不景氣,鄭木匠轉行為做水果生意的小販,而祝郎中則始終堅持郎中的職業(yè)。在日常接觸中,鄭木匠對祝郎中的女兒祝小姐萌生愛慕之情,鄭木匠經常將自己攤子上的水果贈與祝小姐,還幫助祝小姐趕走了騷擾她的流氓阿飛,最終博得了祝小姐的好感,兩人私定終身。鄭木匠登門向祝郎中提親,但遭到祝郎中的拒絕,祝郎中認為鄭木匠屬于販夫走卒之輩,與他的女兒并不般配,并且提出,誰能夠讓他經營不景氣的診所紅火起來,就把女兒許配給誰。鄭木匠遭到拒絕后回到住處,想出一個辦法,他施展自己的木工手藝,在他家樓梯上施以手腳,在樓梯上安裝機關,搬動扳機樓梯便會變成滑梯,鄭木匠用這個樓梯摔傷了出入樓上俱樂部的賭徒,這些賭徒紛紛來到祝郎中的診所接受治療,診所的生意從此異常紅火,祝郎中也履行當初的諾言將女兒許配給鄭木匠。
文化影響:《勞工之愛情》是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在1922年創(chuàng)立之初攝制的四部系列影片之一,其他三部影片分別為《滑稽大王游滬記》、《大鬧怪劇場》和《張欣生》。這四部影片均為短劇,情節(jié)簡單,以滑稽搞笑為影片的主題,但是由于這些影片情節(jié)過于簡單且脫離生活,加之搞笑情節(jié)大多為簡單的噱頭,且時常出現(xiàn)一些暴力鏡頭,因而推向市場后并不成功,票房表現(xiàn)均不佳。這些影片的失敗直接導致明星影片公司拍攝路線的轉變,此后明星的影片較少此類搞笑短劇。
《勞工之愛情》攝制于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后,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五四運動的影響,在影片中出現(xiàn)了鄭木匠向祝小姐求婚的場面,并且有“你可以和我結婚嗎?”的字幕臺詞出現(xiàn),這些場景在當時的中國頗為前衛(wèi),與父母之名媒妁之言門當戶對等傳統(tǒng)婚戀觀念格格不入,是開中國愛情電影先河之作。
編劇鄭正秋在勞工之愛情一劇中展現(xiàn)了他的藝術功底,他以夸張而不失協(xié)調的肢體語言生動地刻畫了鄭木匠、祝郎中和祝小姐三個主要人物。影片人物動作設計簡練達意又不失滑稽,拍攝畫面流暢場景清晰是早期默片的優(yōu)秀之作。
明星影業(yè)之后,商務印書館活動影戲部、上海影戲公司、香港光亞公司紛紛仿照《勞工之愛情》等片的模式攝制情節(jié)簡單的搞笑短劇,先后出爐了大批此類影片,以至1920年代中前期中國出品了大量滑稽短片,此類影片也成為中國早期電影的代表。
其中鄭木匠帶上祝郎中的主觀鏡頭令人印象深刻,演員表情豐富、動作夸張。
作為中國現(xiàn)存最早能看到的影片,《勞工之愛情》可謂意義重大。不單是中國電影發(fā)展的重要見證,也讓我們一窺當時的創(chuàng)作思想 、 創(chuàng)作心理與創(chuàng)作水平。
這部電影是1922年,由明星股份有限影業(yè)公司拍攝,張石川擔任導演,鄭正秋擔任編劇。張石川少年便隨著舅父到上海經商,作為電影實業(yè)家,一直把電影視為賺錢的工具,重視電影的商業(yè)屬性。而鄭正秋則不然,13歲畢業(yè)于上海育才公學,還曾在《民言報》擔任劇評主筆,在動蕩的時局中,非常重視電影的教化和啟蒙作用。而《勞工之愛情》無疑混雜了兩人的特點和想法。
由木匠改擺水果攤的鄭木匠,喜歡上了對面藥鋪祝郎中的女兒。兩人之間經常偷偷傳水果,鄭木匠還多次幫忙趕走了騷擾祝郎中女兒的流氓,幫她搶回水壺,由此暗結連理。但當鄭木匠帶著兩個西瓜,直言向祝郎中求婚之際,祝郎中卻說讓他的生意改運,才愿意把女兒嫁給他。這可讓鄭木匠苦惱不已,回到住宿地之后,聽到隔壁俱樂部玩鬧的熱鬧之聲,心機一動。重操舊業(yè),用自己的木匠功底,把俱樂部的上下樓梯改制成了可變形式的。于是在鄭木匠的操控之下,一批又一批的人從樓梯上摔下來,紛紛跑到祝郎中那里尋求醫(yī)治。且由于大家都喝了酒,神志不清。有的把原因歸結在鞋上,有的把原因歸結在鬼上,就是沒有人發(fā)現(xiàn)異常。祝郎中看診的桌子上銀元越來越多。鄭木匠也興沖沖的趕來幫忙。祝郎中高興生意轉運之余,答應把女兒嫁給了鄭木匠。眾人皆大歡喜。
從風格定位上來說,《勞工之愛情》毫無疑問是一部幽默 、 詼諧的喜劇電影。但是其中對于勞工形象的美化,對于婚姻自由的追求都體現(xiàn)了一定的進步思想。1919年5月4日,北京爆發(fā)五四運動。時隔三年之后,關于自由和婚姻的新觀念應該已經在社會上形成了一定的思潮。《勞工之愛情》的應運而生并且大受歡迎,也應該在意料之內。
近代中國的戰(zhàn)火紛飛,讓許多電影資料和拷貝都不復存在?!秳诠ぶ異矍椤芬渤蔀榱宋覀冄芯慨敃r電影模式和電影水平的重要依據(jù)。表演上,由于默片的形式加上幽默搞笑成分,為了更加充分的傳遞電影表演信息,全部演員都采用了夸張的表演方法,可以說是張牙舞爪。在鄭木匠切西瓜 、 人們交際 、 最后治病的場合我們都可以明顯看出這一特點。形式上,這部電影還是比較依賴字幕的,在電影開頭,除了標準的空鏡頭加片名,還有一段簡短的文字首先概述了一遍故事情節(jié),應該是為了方便觀眾對默片的理解。而在影片中,必要的交際溝通時候,也采用了字幕寫出了對白。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字幕都是中英雙語字幕,可見當時外國觀眾應該不少。
在拍攝鏡頭上,《勞工之愛情》雖然仍受限在有限的幾個場景內,空間性有限,但也早已不是單純的模仿舞臺劇形式。如鄭木匠戴上眼鏡后瞬間眼花的主觀鏡頭,拿起鐘表時候的特寫鏡頭,以及苦悶的他坐在床上幻想和心愛的姑娘結婚時的出現(xiàn)在左上角的特效疊化鏡頭,都具備了很多的電影化成分,在鄭木匠向祝郎中提婚的時候,鄭木匠和祝郎中 、 共在一個畫面,而祝木匠居于中間顯得高大,女兒在左側方稍顯被動,激動得祝郎中被擠在畫面的左方只剩下一半身體,似乎馬上就要擠出畫面,立馬就把電影的立場和觀點通過構圖顯示出來了。在剪輯上,鄭木匠和對面在藥鋪姑娘用籃子傳東西時候的動作剪輯,就非常的流暢自然。還有電影中數(shù)次用到的降格畫面,通過快放增強影片節(jié)奏,尤其在最后鄭木匠幫祝郎中醫(yī)治病人的時候,快放下手腳并用的詼諧場景,具有極強的搞笑效果。在鄭木匠冥思苦想的時候,鏡頭同時也在介紹俱樂部的情況,通過交叉蒙太奇的形式并列敘述,形成一種戲劇張力和懸念,也為后來的鄭木匠使計做了情緒鋪墊。而在高潮部分,眾人接連滑倒的地方,導演重要用了兩個鏡頭來講述,一個是全景,我們能看到從俱樂部接連出來的眾人,還有藏在樓梯下的鄭木匠,即全知角度。一個是樓梯的側面角度,只能看到樓梯和眾人,即一定程度上眾人的角度。當眾人滑倒的時候,導演采用第二個視角,使得觀眾看到后邊被改動過的梯子不禁一驚,擔心鄭木匠計謀失誤。而每次當眾人回頭的時候,畫面都會跳到第一個視角,而梯子也已經恢復原狀。導演這樣剪輯,先是讓我們緊一口氣,然后又松一口氣,形成了電影獨特的,視覺傳遞信息式的戲劇張力。
可見,中國電影的早期其實就已經具備了極高的創(chuàng)作水準??上У氖牵诙甏?,以上海為陣地的中國電影事業(yè)雖然發(fā)展的如火如荼,但由于戰(zhàn)爭的影響,被強制中斷,一代中國電影中心就此隕落。試想,如果沒有戰(zhàn)火影響,就這樣一路發(fā)展下去,中國電影的事業(yè)如今會是怎樣個面貌?
最近在看《中國電影史》,對百年前的電影史料進行考古,“發(fā)掘古董”的過程中有幸看到了這部電影。
在《中國電影史》中是這樣記載的:“該片是中國電影資料館保留下來的年代最早的中國影片,由鄭正秋編劇,張石川導演。在畫面分切、景別變化、平行鏡頭和主觀鏡頭的運用以及特技攝影等方面,這部影片都做了很好的嘗試。在拍攝前,它還有了初具規(guī)模的工作臺本,包括鏡頭、場景、情節(jié)、對話等內容。字幕則是在后期制作中根據(jù)影片鏡頭及編排需要撰寫的?!秳诠ぶ異矍椤窐酥局袊坦适缕瑒?chuàng)作的趨于成熟?!?/p>
我是抱著考古的態(tài)度看的此片,和看現(xiàn)代片是迥然不同的感受。
首先,默片時代,如何把故事表達清楚?一方面是靠演員稍顯夸張的表演,另一方面是“字幕”。
切個西瓜而已,臉上的表情豐富而夸張:
劇情字幕:
對話字幕:
字幕還是雙語的,可見那時已經有了中外電影文化的交流。
再者,那時的電影技術的嘗試:
降格,即加速鏡頭,感覺像是看卓別林的滑稽戲,鏡頭出來就自帶喜劇效果。
主觀鏡頭,即以劇中人物的視角看世界。
疊印鏡頭,等同于漫畫中心理活動的表達。
從1913年第一部故事片《難夫難妻》的拍攝記載看,當時攝影機的位置是固定的,導演吩咐演員在鏡頭前面做戲,各種的表情和動作,連續(xù)不斷地表演下去,直到二百尺一盒的膠片拍完。到1922年這部《勞工之愛情》,9年時間,能夠成功地對各種拍攝技術進行嘗試,在技術上肉眼可見地邁出了一大步。
最后,電影膠帶就是時間膠囊,記錄著那時人們生活的一隅。
你看,那時已經可以自由戀愛了,但是婚姻還是要聽從父母之命;被街頭混混欺負是沒有警察管的,但是可以靠自己的武力制服;打開水要去專門的茶房;那時已經有麻將屋了,男男女女可以相約打麻將……
從電影發(fā)展角度來看,它是成功的。
還是挺有些技術含量的 情節(jié)設置也很巧妙 表演夸張但有喜劇感 只是用這種損招有點破壞人品
幾個點非常重要,主觀鏡頭,疊印的幻想空間,還有最后的降格拍攝。以及舞臺感強,缺縱深調度,受棍棒喜劇影響。
嬉笑怒罵中藏著對歷史的敬畏
8.2;愛比死更冷
馬的…笑屎我了
張真(2012)在“欲望交換”之外沒有注意到的是,愛情與金錢在上海摩登中作為“currency”互相交換的關系。愛情和欲望在這里不只是突破了傳統(tǒng)的、絕對的媒妁之言(女性成為欲望主體),更是可以與金錢交換,愛情其實商品化了。此外,我認為鄭木匠玩弄魔術梯,使得俱樂部的成員滑落摔傷,并非是“諷刺城市有閑階級地位的滑落”(第146頁),而應該與鄭木匠和祝郎中的約定聯(lián)系。讓“俱樂部”的成員在傳統(tǒng)的技藝前滑落,最終只能尋求“中醫(yī)”正骨術的救治,拯救被西醫(yī)打擊得生意慘淡的中醫(yī)(見祝一家生活狀況可知),其實暗含著電影創(chuàng)作者隱約透露的對待外來西化/現(xiàn)代文明的態(tài)度。在尚未形成完整的敘事片之時,早期的電影巧匠(cinematic bricoleur)也有著自己的價值判斷。
現(xiàn)存中國最早電影,從“勞工之愛情”到“讓子彈飛”,中國電影真正傳統(tǒng):“傳奇現(xiàn)實主義”從未中斷過,它比意大利新現(xiàn)實主義和法國詩意現(xiàn)實主義生命力更加持久,表現(xiàn)力更加豐富!它與好萊塢經典敘事和寶萊塢歌舞片并稱為世界三個大眾電影敘事體系之一。中國電影注定不能像韓日一樣僅模仿好萊塢表達。
現(xiàn)存最早的中國故事片,無聲黑白電影。表演偏向滑稽戲,男主小木匠甚而有些猥瑣和損人利己,但一百年前的電影真的展現(xiàn)出驚人的娛樂魅力。
100年后我看到了它!
1922,3本。中國早期短片趨成熟之作。舞臺化痕跡,如橫向入畫出畫,觀眾角度的機位。電影語言探索:景別的變化(特寫),疊印,降格,主觀鏡頭,交叉蒙太奇。拍攝方式:工作臺本(接近分鏡頭劇本)
有很重的模仿痕跡,但也有本土的特色,蠻好笑;有些地方看上去還挺先鋒,主觀鏡頭,降格快動作啥的,而且這都是實拍,演員都是真摔,看著都疼;不過關于這個修復版,應該找人寫個配樂吧,幾百號人干巴巴地看二十來分鐘也太行為藝術了。
滑稽、喜感、猥瑣?,F(xiàn)存尚可放映的最早的一部中國電影,也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故事片。
“丈人阿伯” “DEAR FATHER-IN-LAW” 群眾演員們都辛苦了
看這種已經不止是看電影了,更可見那個時代的吃穿住用,人情樂趣。故事雖然有些理想化,卻好在有趣,輕松卻頗有些章法。
acting is still awkward(some actors literally looking at he camera or act towards audience), most shots are frontal, but there are closer shots, cross-cutting, constructive montage(擲果), lateral staging, pov shots, fast motion. and indeed a funny film.
樓梯的噱頭完全照抄巴斯特·基頓(似乎是《鬼屋》),扔來扔去那根線也是抄基頓(《稻草人》),把人扔進水缸里就更不說了。第一個還改得各種損人利己什么的。不過鄭正秋扮演的老先生真是妙啊。特寫、疊印、景別變換。視聽語言不算流暢。中國電影資料館修復真是NB。
一顆星獻給最后一個從樓梯上飛下來的特技(雜技)演員
這么好的市民喜劇,把我的國家自豪感都看出了一滑梯!鄭正秋導演好演技!
資料館留存最早中國影片,在畫面分切、景別變化、平行鏡頭、主觀鏡頭的運用以及特技攝影方面,這部影片做了很好的嘗試,它在拍攝前有了初具規(guī)模的臺本,標志著中國短故事片的創(chuàng)作趨于成熟。
真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