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紀錄片專注于講幕后工作人員的努力,這部紀錄片給我的感覺怎么像是在花式吹羅琳阿姨呢?我知道她是整個魔法世界的基礎,可是她對這個世界的發(fā)展實在是管得太多、太細了,居然連景區(qū)的布置都要管,這應該算是延伸產(chǎn)品了吧。
就像斯坦·李創(chuàng)造了漫威宇宙,但是超級英雄們能經(jīng)過不同的導演,創(chuàng)造出風格各異的電影、講述自己的故事,而且即使斯坦·李去世,漫威宇宙還是能順利進行。
我很愛這個魔法世界,但看到羅琳阿姨依舊對《神奇動物》系列全程掌握,讓我擔心她哪天封筆了,這個世界就消失了。而且,兩年等一部,中間沒有任何相關可以看的番外,就這么讓我自己保持熱情,或者等第三部出來重燃觀眾的熱情,這個難度恐怕比出迷你劇或其他角色的作品更為困難吧,只要羅琳阿姨愿意讓其他編劇和團隊來……
我感覺她是真心把這個世界當作自己的孩子,同時因為孩子非常受歡迎,所以不可避免的把孩子作為一個商品推出,在她的管控下進行商業(yè)運作。導致這個世界即不是完全個人化的東西,也不是完全商業(yè)化的東西,而是在這兩者的利益需求中艱難平衡,至于未來會如何,只能等待市場決定。對我個人而言,我愿意為下一部貢獻票房,但是再下一部就不知道了。
感覺有一種沖動:重新再看一遍哈利波特。曾經(jīng)那么久的等待,那么驚艷的歡喜,歷歷在目,無法忘懷
看《動物2》之前,先來復習下。
原來hp系列也是有立意的,而且從最開始就有:與現(xiàn)實格格不入的人也可以保持自我生活下去,以及如何過得更好
趕在第二部開始前復習一下,粉絲向紀錄片,比較簡單,料不多,情懷比較多。多一星給J·K·羅琳,究竟是什么樣的腦洞和才華?。?/p>
本來是負分,一星給我陪著去看的女生好看。
簡單的紀錄片。
很粉絲向,內(nèi)容簡單零碎,但看到羅琳最后說她認為做自己很重要,想起她卻因為表達自己的觀點遭彈劾,忍不住嘆氣……
【熟度 /s/1GsxtzyNPePGvmgmDN5QqCA 碼 auaf 】
內(nèi)幕挖掘,料不是很多。羨慕埃茲拉·米勒……
Why does JK Rowling's work resonate so much and has this enduring appeal? One reason is that it tells you that it's OK to be out of the norms.其實我在原著里倒沒讀出這種感悟,反而覺得不僅僅是"OK", 而是這種與眾不同是多么great和special.
沒什么關鍵細節(jié)展示
羅琳才是真·靈魂畫手,愛她!
歐,竟然不采訪囧老師,這不科學。囧老師的角色在羅琳看來其實很無關緊要,沒想到卻在網(wǎng)上火了??
挺一般的,和jk的其他訪談/幕后相比差很多,基本上沒有透露什么有用的東西,就是個電影預熱片。
更像是訪談,《神奇動物在哪里》的花絮,哈利波特的一個廣告。但正如其中的一個影迷說的一樣:關于哈利波特的所有我都想?yún)⑴c。
幕后制作,沒有太多參考價值
【2016-07-26看過】 拜羅琳教信徒前來補打五星……
聽到羅琳阿姨引用第一本書第一句“德思禮夫婦總是得意地說他們是再正常不過的家庭,拜托了“的時候好想哭,在上大學后很少再像高中時能花12個小時一動不動地讀完新出的哈7,以及不斷地重溫一遍又一遍。以為自己長大了,可以還要珍惜那個相信魔法的小小的自己啊。
「I've always liked the fact that JK Rowling writes about outsiders. Being three foot six I know what it feels like: not quite fitting in, which is why perhaps I've always felt at home in the Wizarding World.」「What is normal and what does that mean for those of us, who do not conform to those "Norms", which actually when you start digging down is a huge number of people.」
還以為只是《神奇動物在哪里》的紀錄片,然而還看到了很多《哈利·波特》的相關影像畫面,真是喚醒了不少美好的回憶……故事背景是1926年美國紐約,但劇組根本沒有去美國拍攝,而是在位于英國倫敦郊區(qū)的魔法世界之家——利維斯登露天片場,被改造成了1926年的紐約。→強大的藝術指導斯圖爾特·克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