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各種不合理各種混亂
laughing sir入獄,是要去做臥底查黑警案的,而他能入獄的前提是“他殺了跛bo”。
但他不能真的殺了跛co(不然就真成殺人犯了,還臥底個P呀,這個大家都懂,對吧)。
而與此同時,他又不能讓別人知道,他沒有殺跛co啵,這個相信大家也能理解吧,不然你一邊說殺了那人,一邊那人還在那活蹦亂跳地,那不是坑爹嘛!
所以,作為很Pro的香港情報科警察,應該對此項行動有很精心安排才對。
專業(yè)的做法我認為應該是,在laughing對跛co假開了那么一槍后(還他媽地設置懸念呢,而且后面laughing在法庭上認罪時講得多動人啊,現(xiàn)在想起來才覺得坑爹,這個我后面會再有講到)讓跛co跟警方合作什么的,把他給假死了,然后隱藏保護起來,直到laughing搞掂這項任務后,才正式給他審判定罪什么的。(其實我覺得這個的可操行不高而且風險很大,電視劇完全就是為了設置懸念,才讓警察顯得那么腦殘,用這樣的辦法入獄做臥底。)
但坑爹地實際上是怎樣的呢?laughing瀟灑地走了后,居然沒個警察來善后,就這樣給了個機會讓教授派人來殺了跛co。(可能有人會反駁說,可能laughing的臥底任務是跛co死后才有的啊,然后就順手牽羊頂了這個罪名順利入獄啊。這更坑爹??!這個我接下來會再剖析。)
電影沒出來的時候,我在想,如果laughing真的是臥底,那么跛co一定就沒死才對啊。
大家想想看,如果臥底任務是之前就有了的,你假裝要殺的那個人真的死了,不是一份文件就能證明你的清白的,你還要找出真兇?。∧阏鎯床徽?,你還順便頂了個罪名就去入獄搞別的,傻不傻?。】拥恼鎯词墙淌谶€是查另外一件案子時“不小心”“順便”發(fā)現(xiàn)的。
另一種情況,任務是跛co被殺之后才有的。那也說不清啊。你看,你為了能當臥底,居然頂罪,那真兇就逍遙法外咯?就算你覺得這個不重要,但你再想想看,當臥底,身份保密非常重要,但你這樣頂罪,還在法庭上那么煽情,那個真兇肯定會關(guān)注,然后就知道了?。《夷茏返侥菤⒘缩薱o的,想都知道不簡單啦,被這么一個人知道了身份,這不是很危險嘛!
其實我覺得吧,退一步來說,如果情節(jié)是,laughing在法庭上不認罪,當因為證據(jù)確鑿(知情警察暗中安排的)被定罪含冤入獄,還能接受些。這樣能符合laughing的性情,情節(jié)也沒那么炒冷飯,還更能讓大家(不僅是說觀眾,是電影里的人)相信他不是臥底。另一方面,也讓殺跛co的真兇不會懷疑到他,還因為有替死鬼而偷著樂呢。
語言表達有點混亂,但大家從這方面(邏輯和常理)去細想一下相信也能發(fā)現(xiàn)不妥吧。
如果是因為自己疏忽了一些重要的情節(jié),導致我有錯誤的認識,先給大家認個錯哈。交流就好,勿拍磚~~~~~~~~
2 ) 導演心比天高,但有心無力
這片在hk的票房居然比龍門還高,hk人都啥品味
導演想法很大,但有心無力,他還沒弄懂那些是犯法,例如同性戀在很多地方壓根就不是犯法,安樂死的討論也不是他那種討論。他壓根就沒弄清哲學和心理學的區(qū)別,電影中l(wèi)aughing與教授要探討的是行為心理學,而教授要和眾人探討的是哲學心理學(這話抄自另一篇影評),根本就是雞同鴨講。建議導演去補習一下法律和哲學。
很慶幸金像獎沒給這片半個提名,這片子有給演員內(nèi)心戲的機會嗎?傳說中演的好的吳鎮(zhèn)宇都只是演出了氣場,他的所作所為好像任意而為之,根本就沒多少理由,謝天華演出了正氣,但這份正氣的堅持在這部混亂的電影顯得很單薄。
但我還是給個還行的評價,因為這片好歹不至于讓我看著想睡,而且謝生、子珊在里面造型還ok,子珊有個鏡頭還挺美的,雖然我覺得這個發(fā)瘋演的一般,雖不至于讓人感覺明顯在演,但我要求高,希望能演的讓人感覺本來就是瘋子。不過我覺得按潛行的姚可可,變瘋的可能性不大,想辦法弄死laughing的可能性比較大。
3 ) 希望Laughing Gor不要再活過來了
影片名字的前綴雖然是Laughing Gor, 但<潛罪犯 Laughing Gor之潛罪犯>已經(jīng)完全不focus在Laughing Gor身上了. 當年Laughing Gor這個角色之所以在香港和大陸走紅,我想是因為Laughing Gor身上亦正亦邪,痞得張狂,行得機智,走得正義的人格魅力吧.最后Laughing Gor倒下了,希望不要再活過來了,以后也就不會有香港的導演假借Laughing Gor借尸還魂了.
4 ) 繡花枕頭
憑著對潛行狙擊的熱情,乘興而來,結(jié)果雖不是敗興而歸,但電影版卻沒有想象中給力。。
Laughing角色預展示的人性光芒被教授掩蓋。黑與白是與非,到最后,電影都沒有明確的立場,可以說是拋出了一個不知所謂的問題,又給了一個模棱兩可的答案。。
如果對電影而言,內(nèi)涵的主旨是“里”,演員的演繹是“表”,那么潛罪犯則像是一個商販吆喝已久的繡花枕頭。。
拋開主旨,就演員表現(xiàn)而言,吳鎮(zhèn)宇還是那個吳鎮(zhèn)宇,氣場內(nèi)斂而沉穩(wěn),一出場便給人以磐石般的感覺。謝天華的表現(xiàn)不功不過,電影版沉重的劇情,削去了Laughing Gor邪痞的一面,而這恰恰是謝天華在潛行狙擊里近乎于本色出演的優(yōu)勢所在,再加上教授的無形威壓,使得Laughing一角黯然不少。令人遺憾的是,在潛行狙擊里表現(xiàn)讓人眼球一亮,甚至可與Laughing Gor爭輝的黃宗澤則完全地淪為醬油,發(fā)揮空間幾乎為0。。而另一位醬油童鞋徐子姍的表現(xiàn),亮點不在劇情設置中在片尾姚可可那不痛不癢的一槍,而是在法庭上雙眼圓瞪面露猙獰的那一瞬,讓人不禁期待,在對這位年輕藝人的相貌爭議已提不起觀眾的興趣之時,其憑借演技上的厚積薄發(fā)之態(tài),再次占據(jù)觀眾的視線的那天。。
5 ) 因噎廢食
在這個我本以為會著重刻畫laughing 的電影中,laughing被塑造成了一個幾乎無關(guān)緊要的人物,還有些讓人莫名其妙的情節(jié),比如某位同學和L同學一起,犯罪然后進了男童院,最后在監(jiān)獄里吹水。
這種情節(jié)甚至讓人寫出了“Laughing和霍天任是同學”的劇透?
也許我沒有看清本片的意圖,但是模模糊糊中,導演的意圖很明顯。想要靠Janice Man來吸引青春觀眾,想要靠Laughing撐住TVB死忠,想要吳鎮(zhèn)宇托大cast,想要內(nèi)容夠噱頭夠煽情,安排些可能的煽情片段。sorry,徐子珊最后那段表演實在是太無法接受……laughing在本片中變成了一個花瓶。
電影本來是用來講故事的,一開始,嚴刑逼供,功利主義,這樣的噱頭我本很滿意,滿心以為會出現(xiàn)一個嚴刑逼供或是潛在的嚴刑逼供之類的犯罪和反犯罪的斗爭故事。結(jié)果……徐子珊瘋了,瘋的毫無意義毫無作用;co死了,死得不明不白,以太會的事情還是欠缺交代;laughing不知生死,只知道結(jié)尾一個貌似光明燦爛的未來lolita故事,還可以拍續(xù)集;至于教授,我真的不知道,是不是香港現(xiàn)在的大學已經(jīng)從學術(shù)那么嚴格的審查,墮落到隨便一個有案底的人也能去大學教書,順便去警局開課?五年前co和教授接觸,那么這五年反抗在哪里?在花圈店的時候是在干嘛?加入組織連一點福利都沒有?
大失所望……
實不相瞞,如果在內(nèi)地上映,為了謝天華我一定會去貢獻票房的,只要時間對,四月份還在的話。但是內(nèi)容?還是算了吧……
用導演的一句話來形容導演所講述的這個故事,那就是
你說的我都懂,但是連在一起,我一個字也不明白。
導演妄圖在一個電影里構(gòu)建一個似乎很龐大的故事,但是最終由于支撐力度不夠,無法以微知著,故而,故事坍塌了。
這種情況,叫因噎廢食。
6 ) “你現(xiàn)在愈來愈像個黑社會了”“不像會死的,長官?!?/h4>我一直都覺得像臥底這樣的戲是挺考驗演員的演技的,因為演臥底其實就是在演戲中戲,戲外的他們可以有NG,但戲內(nèi)的他們一旦NG,是會死的。
《變節(jié)》中的Laughing就好像《無間道》里劉德華和梁朝偉的結(jié)合體,不僅是警察中的古惑仔,還是古惑仔中的警察,就好像他自己在戲中說的那樣“我就是個臥臥底”。臥底的命運大多數(shù)都是悲慘的,特別是敬業(yè)的臥底,無論Laughing將警察這個角色演得再好,或?qū)⒐呕笞羞@個角色演得再好,也不過是警察和黑社會手中的一枚棋子,至少在影片的前半段他確實是一枚可憐的棋子,生死永不掌握在自己手里。但這枚棋子,在趁對弈者一個不注意的時候自己決定了整個戰(zhàn)局。Laughing最后的選擇就如同《無間道》里劉德華的選擇一樣,干掉黑社會老大,繼續(xù)做警察。棄暗投明嗎?良心發(fā)現(xiàn)嗎?想做個好人嗎?當然不是,他沒得選,不,確切的說,不管是Laughing還是劉德華最后的決定,都是因為沒得選,最愛的人死了,臥底身份暴露了,利與弊很明顯,該選哪條路也很明顯,不存在什么良心發(fā)現(xiàn),也根本沒有什么好人與壞人或者黑與白,哪個選擇最有可能讓我活下去,我就選哪個。正如那句歌詞——“我不死亦為活得好”。
這部戲的臥底也不單只有Laughing一個,整部戲都是臥底,從主角到配角再到群眾演員,不管是被黑社會和警察指揮來指揮去的Laughing,還是那位出場不到半分鐘就被打死僅有一句“我是Pc4278”臺詞的群眾演員,作為觀眾,當我們看到他們在戲里生死旦夕的時候,一定會拍拍胸脯想“好在不是我”吧?不過我覺得,整部戲最可憐的不是主角,也不是路人甲,而是配角Karen,她既不是臥底,也不為爭利,她無辜被卷入這場戰(zhàn)爭的原因只有一個,她愛Laughing。這么一個敢愛敢恨的傻女孩,為了愛放棄自己親愛的哥哥,最后連命都沒了。真是沒誰了。
整部戲我最喜歡的演員是黃秋生。不管是在《變節(jié)》里演黑社會,還是在《無間道》里演警察,他的演技都是不溫不火的,一副“你是不會猜到我在想什么的”的神態(tài)。怪不得有人評價他是影壇中的異類。
最后,正如洗Sir說的“最后的選擇,還是要靠自己”,以及韓…說的“路怎么走,是要自己選的”那樣,選擇從來就是你一個人做并且僅你一個人負責的事。
7 ) 懸空理想,教授手中的線
“拯救世界”“改變世界”“資本主義”“勞動人民”種種涂滿紅色的理想主義言語,惠英紅和吳鎮(zhèn)宇內(nèi)斂外放得表現(xiàn)著各種階級斗爭,再加上最后背景的那段《I have a dream》和香港近年種種消極消息,好的,《laughing gor》的劇本理念從以“黑白”一個大跨步越到了“理想”層面,雖說也不很突兀,但是基調(diào)肯定是銜接得別扭的了。
卓景全下場不明,但按一般劇情約莫是被laughing用槍托砸壞腦了,但其功利主義似乎也違背了教授的“理想”理念;大切和卡門都是為了報恩而死,硬拉到“理想”理念也顯得過分牽強;laughing死于他的孤膽英雄慣性(要說他沒死的請自便),雖然他一再強調(diào)“世界是要改變,但不是用你的方式”,但從始至終并不能看出他自己怎么有力的理念體系,即使他最后出來說的那段升華主題,點明中心的獨白;當真踐行通篇“理想”主義的恐怕的只有吳鎮(zhèn)宇和惠英紅。
此二人演技是不用質(zhì)疑的了。但是吳鎮(zhèn)宇的形象就像把《雙雄》里的黎明和吳鎮(zhèn)宇的塑像用水澆澆,然后直接捏就的。而且他和徐子珊的感情線很飄浮,叫人感覺徐子珊和黃宗澤存在的意義就是安排著給吳鎮(zhèn)宇了結(jié)的一槍。另外說一句,他通篇說的那句“世界可以不這樣”什么的確實很有味道,估計編劇頗為得意。但這些話其實點一下就好,說多了就給了人一個蝙蝠俠蹲大廈上思考城市命運的形象了。
至于惠英紅,很飽滿的演繹,情緒撐得很有張力。所以并不是她的問題,而是劇本的問題。估計想刻畫了一個類似昂山素季的形象,但卻說著很糙的紅色言論,感覺臺詞同個意思,但再壓低一點、平民生活一點就更好了。還有,你不覺得她無緣無故跑出來唱一忽兒紅調(diào),然后有莫名其妙地消失,有點怪?......
片子兩次提到的“雞蛋與高墻”的關(guān)系語出接受了耶路撒冷文學獎的村上春樹,laughing和教授的觀點都是選擇“站在雞蛋這邊”,這是切格瓦拉式理想主義者的標簽之一。但說實在的,laughing的氣場和慣性決定了他的沖決激烈形象,但這種激烈不同惠英紅的激烈,他只是在維持一貫的抗爭,而非追逐或堅持什么理想。
而主角吳鎮(zhèn)宇——因為他的氣場、演技以及對劇情和主題的維系程度無疑是最高的——則是真正攥住《潛罪犯》理想主題那根線的唯一一個。
當然,這根線的一頭確實被他緊緊攥著,但他堅信記住“理想”的那一頭,其實只是空空蕩蕩。
這是悲劇結(jié)局的悲劇寓意,但或許我們聽到了最后金博士的聲音,有了些許樂觀向上的指望。那么我們也可以看看那根線,即便抬頭什么都望不見,但我們不要再惦記上面是否系著某一個打滿理想空氣的氣球了,只看看那根線聊以安慰——起碼它的態(tài)度是向上的。
8 ) 犯罪的雞蛋
看完laughing gor之潛犯罪。說真的,前一個小時我都沒有徹底理清每個人之間的關(guān)系,以及角色的定位。甚至,有一大部分內(nèi)心有過站在教授一邊的時間。當我看完后,我突然在想,大陸會批準這部電影上映么?剛才看了下豆瓣上的評論,說這是一部不向內(nèi)地審查制度低頭的電影,也就證實了我之前的疑問。
的確,連天與地都被封殺的話,潛犯罪的影射應該也會看的出,那么敏感的總菊。
從高墻和雞蛋說起?!凹偃邕@里有堅固的高墻和撞墻破碎的雞蛋,我總是站在雞蛋一邊?!边@句話出自村上春樹。
村上春樹是這么說的:“這一隱喻到底意味什么呢?在某種情況下它是簡單明了的。轟炸機、坦克、火箭、白燐彈、機關(guān)槍是堅硬的高墻。被其摧毀、燒毀、擊穿的非武裝平民是雞蛋?!?br>
我總站在雞蛋一邊,這句話,laughing哥說了,教授也說了,但是踐行這一說法,兩人的區(qū)別卻很大了。
教授是誰?教授代表的是要打破建制,重塑世界公平和公義的革命者。對的,就是革命。這個字眼太熟悉了。曾經(jīng)“革命”二字風靡一時,不用道明。美國有獨立革命,英國有資產(chǎn)階級革命,法國有法國大革命,俄國有十月革命,柬埔寨有紅色高棉,中國有。。。一系列革命。我不知道其他人有沒有左右搖擺過,至少我有,我有認同教授的時候,他說的話很多在我看來是對的,甚至是那句“只是犯法,不是犯罪”。以至于我在后來才想出,潛犯罪到底是什么意思。不是明目張膽的或者一目了然的犯罪,而是隱藏在深處的犯罪,或者說是為了“正義”的犯罪。
革命,其實是一個很可怕的詞。還有那句革命,難免會有流血犧牲。教授是一個革命者,但是他是一個即將變成既得利益者的革命者,他與黑警察卓景全的聯(lián)合,不會真的讓這個世界得到公義和公平,只是他們自己獲得利益而已。他并不是真正的和雞蛋站在一起,而是自己成為規(guī)則的制定者自己成為高墻,再將這一切對準雞蛋。他也并不是真的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只犯法,不犯罪。
殺死跛co,因為教授不滿他和大財團搞到一起,那是資本主義,那是剝削人的,因為跛co違背了他的理念,這些理由為什么都這么熟悉?是不是曾經(jīng)也有人像跛co這樣被殺死?太多了!但是跛co真的應該死嗎?不,他應該經(jīng)過法庭的審判,定罪,坐牢。
革命,總是有個道貌岸然的理想:站在雞蛋的一邊。
大切,carmen都是這種理想的追隨者,甚至為了這種所謂的理想殺人、犧牲。而他們都只是雞蛋。
我真的覺得這里面每一個人都可以在歷史中找到一個角色,或者說那么一群人。這也是這部電影的深刻之處。
我想起了一直看的一部日本動畫片——銀魂。銀魂的背景故事是,里面的主角銀時是一個曾經(jīng)參加過攘夷運動的革命志士,反對天人占領(lǐng)江戶。但是這部動畫片是從銀時放棄攘夷運動,吊兒郎當?shù)纳铋_始的。因為他說過,不想在看到有人死。他的一句名言就是與其美麗的死去,不如美麗的活著。雖然這是一部喜歡搞笑惡搞的動畫片,但是銀時的理念一直貫穿始終。
為什么我說到這部動畫片。因為我在看的時候,我意識到,不管是美國,日本還是香港,自由世界的主流觀點是摒棄了“革命”觀念。生命至上,人權(quán)至上,法制至上,是為大家所推崇的,這也就是所說的普世價值觀。雖然不公平不公義并沒有徹底的消除,但是更多的人是主張不流血的改革,而不是依靠肉體消滅,精神控制的革命。也就是教授所說的革命。
想想,打著革命的旗號,我們看到了什么?是公平和正義嗎?不是,是生命被踐踏,人權(quán)被踐踏,法制形同虛設,是濫用私刑,是腐敗,是社會貧富差距擴大,是人心的冷漠。與教授自己所說的恰恰相反,教授沒犯法,沒有犯他自己制定的法,但是他犯罪了,打著革命的大旗在犯罪。這在全世界都有,比如哥倫比亞的FARC。(其實我想舉另外一個例子)
刑警2010里面有一句話,魔鬼之路,由善意鋪成。我不懷疑教授最一開始的理念是錯的,至少公平與公義是人類所追求的美好理想。就想曾經(jīng)的那群革命志士,他們的理想也一定是善意的,推翻腐朽的制度,消滅剝削。甚至不惜流血犧牲。那些理想的追隨者們,他們內(nèi)心定是有一個美好的理想,所以愿意為了理想而獻身?可是,可是這就好嗎?大切是一條命,carmen是一條命,黎長官是一條命,跛co是一條命。
mad sir最后沒有開槍打死stone,laughing最后沒有開槍打死跛co。不是他們沒有恨,沒有憤怒,他們兩都是喜歡踩過界的警察,但是不管什么時候,都緊緊守護著自己的底線。
laughing才是真正的和雞蛋站在一起的人。他始終捍衛(wèi)著法律的尊嚴,從一開始他就看清了我們并沒有看清的,堅持著我們曾經(jīng)因蒙蔽而動搖的原則。
徐子珊演的姚可可可以說是這么一類人,就是曾經(jīng)受蒙蔽,把教授當做內(nèi)心最美好最舒服的理想。后來醒悟過來,發(fā)現(xiàn)原來教授才是殺害了自己最愛的人破壞了自己最美好的夢想,傷害自己最深的人,當她知道真相,用槍射殺教授,這,能不能看作是革命理想的破滅呢?有人在革命理想中冤枉的死去,有人在活著的時候就明白過來,撕破美好的假象。這是多么的有現(xiàn)實意義啊!
姚可可的行為也不能定義為公義,因為她射殺教授是處于報復心。這也直接導致laughing為了阻止她而中槍倒地。
這可以視為,在面對一種罪惡的高墻時,有那么一種觀念就是以惡制惡以暴制暴。這種的后果,就像中國五千年朝代更替一般,仍在一種惡的建制中循環(huán),始終沒有走出這個怪圈來,走向法制。這種循環(huán)也將將真正的公義扼殺掉。就如laughing的倒地。
Jodie也許就是作者想要表達的心中理想世界的化身。
---------------------
這部電影,從劇情來說,還是一般。但是,演員,laughing和吳鎮(zhèn)宇,都是我超愛的。配角惠英紅和廖啟智也是很喜歡的。但怎么說,這部電影與之前的臥底題材的電影有些不同。可以看出hk還是有一群導演編劇監(jiān)制在不斷地反思現(xiàn)實并融入影視作品中。這一點,比內(nèi)陸強太多了。
其實,TVB的有一些電影和電視劇是值得人思考的,傳達的是香港的社會理念,比如法政1,2.刑警2010等等。
ps:偶認為雖然電影中充斥著反對建制,并且表達了那些觸目驚心的現(xiàn)實問題。但是作者仍舊是反對以教授的那種方式來反對建制的。
看到一半就已經(jīng)覺得,這故事里Laughing再不死就真看不下去了,讓人質(zhì)疑的地方很多人物不出彩結(jié)局也很莫名,還不如補拍兩集電視劇。另外果然搞傳銷都是沒有好下場的╮(╯-╰)╭。
腎,還有iPad。
思想之混亂令人發(fā)指,不過香港人想要思考,這一事實本身就極度搞笑有木有,咕咕
命題肯定是邱導演看了Unthinkable之后想到的然后覺得是個不錯的點子 然后就開始胡編濫造不知所謂然后編劇肯定覺得自己可牛逼了
吳鎮(zhèn)宇這樣有著崇高理念的高智商頭目,在西方電影一抓一大把(幾乎所有頭目都可以入套),但在港片,尤其是黑白道對峙題材的港片中相當罕見,而其演繹居然有型有款,相當不落俗,可惜后半段仍走入此類片的窠臼,壞人明顯比好人強出太多,卻必須要以某種方式落敗,編導的方式無趣且不可信,拉低水準
說實話.........我挺贊同吳鎮(zhèn)宇的理念........但尼瑪這擱現(xiàn)實中來......你是無視憲*法無視*黨*無視中*央么!BTW:要不是潛行狙擊的成功,我想這屎片子也不會有吧!
祖國大陸要上映很難的電影。從理念來說滿分的電影。本土味道十足的電影。
制作方想的很好,但是現(xiàn)實和理想是有差距的。。。
劇情對于教授的理想沒有展開敘述,跟電視劇的內(nèi)容銜接粗糙。縱觀整部片子,生編硬造,不知所云。相當失望。感情分3分。
沒看過潛行狙擊電視劇的人真是各種云里霧里。在TVB出品的電影里目前應該是最好的一部了,但僅限謝天華與吳鎮(zhèn)宇雙亡的港版結(jié)局,而非大陸閹割版。
沒有太多的驚喜
狗尾續(xù)貂
做邱禮濤的粉絲太不容易了,一部行貨電視電影裡他竟然還在講反建制
“在這個世界,你順從權(quán)力就是正常,不配合主流社會的要求就是有病?!?/p>
里面那個道德困境不就是《戰(zhàn)略特勤組》的故事么,野心很大,拍得太平庸了
看完這個才知道看潛行狙擊的動力百分百是跛co!
看這么多惡劣的評價,猶豫了很久要不要買票。最后沖著吳鎮(zhèn)宇覺得買票不會有錯。出來的第一感覺是到底那槍版是怎么了?回來一看才知道,現(xiàn)在的人真是無恥到了極點,看了那么惡劣的槍版就給評價,無恥。槍版配音渣,音樂音效差,甚至是剪切都不一樣。更加恬不知恥的是,還有人直言不諱自己看了槍版,咋滴
教授說“世界對你不公平就要站出來同它抗爭。不滿意這個建制,就走進建制然后拆散它…這個世界不應該像現(xiàn)在這樣,也可以不是現(xiàn)在這樣。黑不一定是黑,白不一定就是白。歷史上每一場革命都是從犯法開始!法是人定的,但為什么讓我們遵守人定出來而又不公平的法律?!比蛔詈筱~墻鐵壁和雞蛋兩敗俱傷了?!
電影要說得太多,但時間不夠,到最后hold不住了,重點沒了,laughing也完了
在背后操控一切的不是吳鎮(zhèn)宇演的教授,而是他書房里的米歇爾·福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