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被放大都是魔幻現(xiàn)實主義。這是一場無意識暴露時代和有意識拍攝的融合,意大利導演Agostino Ferrente 找到那不勒斯的兩個少年Alessandro和Pietro,給他們一部智能手機,讓他們記錄自己的生活環(huán)境。片名很容易讓觀眾相信這是一場純粹的無意識暴露得來的意外之喜,越往后看越覺得有意識拍攝,或者說有意識制作參與其中。
首先,紀錄片情節(jié)發(fā)展是有一條明線的,雖然這條線不夠流暢,那就是兩個少年的好朋友Davide Bifolco被警察濫殺事件。Alessandro和Pietro不能忘記發(fā)生在好友身上的悲劇,因而想去探尋真相,了解事件當天的經過。觀眾在這里獲得另一種視角,除影片本身已經突破常規(guī)的反向鏡頭外,還有監(jiān)控錄像帶,這種視角更冷靜。更深層的真相是,為什么這里的年輕人會一步步滑向深淵。當我看到他們舉著手機拍攝身后的玩槍的青春期男孩,說尊重愛人犯罪入獄的青春期少女,費勁往山坡上爬的的同伴,他們離鏡頭那么近的眼神看起來很難過,尤其是Pietro,他夢想成為一名理發(fā)師但找不到工作,想有一個愛人但身材被人嫌棄,他的眼神總是看的我很難受,影片開始的他的眼神就像是在求救,想要逃離身后的一潭死水。自拍的形式在這一側面是最有效果的,他們想向前跑,這種愿望向觀眾撲面而來。
其次,后期剪輯對素材的選擇很有意識地帶有一種幽默感,我最喜歡的情節(jié)是Pietro對Alessandro信誓旦旦地表示要開始減肥,改善外貌,讓女生注意到自己,Alessandro一邊安慰他說女生也會看男人內在的品格和優(yōu)點,鼓勵他有自信,一邊幫助他控制飲食,只吃蔬菜沙拉。下一個秒Pietro在美黑店里(應該是美黑吧我記不清了)在紫外線詭異的色彩下將薯片和甜甜圈大吃特吃。他們有全世界16歲男孩子有的煩惱,有大部分青春期少年有的敏感和期待,同時,還有恐懼和迷茫,難過的是,這也大有人在。
于是我看到的是發(fā)生在記錄者身后的故事,他們背對敘事,身后的意大利沖動、乖張,甚至腐朽麻木。他們面對著鏡頭,眼睛始終有種不可名狀的哀傷,不僅僅因為生活中的悲劇,更因為悲劇的生活。
意大利那不勒斯的黑手黨果然厲害,催生出數(shù)之不盡的文學和電影作品,就在去年柏林電影節(jié)上就有兩部關注那不勒斯青少年的意大利影片《少年黑手黨》和《自拍》。有別于前者戲劇化和浪漫化的黑幫情節(jié),這部名不經傳的紀錄片《自拍》不論在表現(xiàn)手法還是主題表達上都給人耳目一新的觀感。首先是形式上的創(chuàng)新,導演為了追蹤一樁16歲少年被警察誤射致死的案件,親身來到那不勒斯的貧民區(qū),找到少年生前的兩個好友,給他們各自一臺智能手機,讓他們用自拍的方式去拍攝他們的生活和生活的街區(qū),并要求他們在拍攝時必須把自己也拍進畫面中。這種獨特的記錄風格令常見的觀看視點徹底扭轉,這不是紀錄片導演觀察的視角,也不純粹是兩個青少年的主觀視角,而是他們倆將自己也融入到被觀眾觀看的視角之中。這種自拍方式讓觀眾清晰看到他們身處的環(huán)境以及他們的拍攝對象,極大地拉近了觀眾與被攝對象之間距離感,同時讓觀眾更容易理解在這個犯罪肆虐的地區(qū),青年人的日常生活,他們的友誼、愛情和親情故事。
影片在主題表達上也花盡心思,并非直接讓兩名少年拍攝出陰暗的社會現(xiàn)象(有一幕小伙伴朝天開槍的情節(jié)相信是例外),而是透過他們自拍時的表情與日常生活描繪,令這些碎片化的視頻片段拼貼出這個街區(qū)的生存環(huán)境。一開頭兩名自拍少年的眼神充滿著對無辜死去朋友的哀悼之情,想做理發(fā)師的胖子遭遇失業(yè),而另一位同伴則駕駛著摩托車送外賣咖啡和食物,在他們獨白中透露出對工作和前途的失望和迷茫。還有幾幕是導演找來幾名16歲以下的少年直面鏡頭講述自己在街區(qū)的生活經歷,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莫過于一個女孩說假如她日后的老公進監(jiān)獄了,她也會無條件地等他出獄。從這些觸目驚心的年輕人自述里漸漸引出這個貧民窟的嚴峻社會問題:失敗的教育制度和缺席的父母導致不少青年人染上吸煙的壞習慣,逃課輟學,而毒品泛濫和警察執(zhí)法不公又引發(fā)層出不窮的犯罪事件,甚至青少年加入黑幫販毒等等。
盡管影片是由碎片化的自拍段落構成,但是這些片段里迸發(fā)出無比生猛的青春氣息。兩人互動時的滑稽搞怪情景比比皆是,比如端著酒杯假裝在沙灘度假,胖子在日光浴店里邊曬邊偷吃零食喝可樂,在豪華大床上放著古典樂模仿黑幫大佬開槍的手勢等等,這些讓人忍俊不禁又稍顯乏味的日常細節(jié)精準地刻畫出這街區(qū)青少年的天真樂觀心態(tài),他們其實跟別的同齡人沒太大區(qū)別,也有炫耀和攀比的心態(tài),也有對愛情的純真向往。導演有意識地剪輯出他們倆自拍時一臉得意的笑容,這種暫時忘卻惡劣環(huán)境的神情捕捉也許是苦中作樂的表現(xiàn),但我相信這微弱的笑容能映照出人性中無法泯滅的善良以及對美好事物的希望。
#documentamadrid# 全片用兩位小鎮(zhèn)青年的自拍剪輯而成。喜歡開槍的那一段,極度恐懼,極度自由。
紀錄的是鏡頭的後面,而不是鏡頭前。因為我們只能看到他們背後的艱鉅,而看不到他們光明的未來
不是特別對我胃口,以后不會再看法國參與的紀錄片了。感嘆下不愧是意大利導演……電影一共75分鐘,最后導演問答一共就2人提問,導演竟然愣生生說了60分鐘……最后還一再強調大家要求電影的FB上給他留言!
Mubi,那不勒斯
自豪驕傲,充滿無畏力量。
生命沉重嘆息加碼南意底層青蔥兄弟情 鏡頭從監(jiān)控反轉而為自拍 雖則仍是足球暴力聊妹販毒 祛除敵視與防備當真可愛和煦得多 反光鏡點煙的少年到頭來仍舊買不起一組拿波里季票 顛顛球自得其樂也能過好日子 導演的剪輯配樂厲害 3.5
兩個男孩手中的攝影機既是導演觀察他們的窗口,又是他們觀察世界的眼睛,某種程度上甚至像是他們試圖對抗的“生活”的化身(攝影機直接與人對話,被“槍”指、被挑釁、被拿來比劃拳擊)。"Shoot"一詞的兩層含義也耐人尋味:"shoot shoot, a couple of shoots!"
終于,我們可以在癡迷的自我觀看中重塑敘事,被鏡頭招魂,卻又反芻,漫射在屏幕的液晶涂層之間,暴力的死者被暴力詐生。"shooting" yourself as a self-affirming and self-reconstructed existential practice mediated by the screen - it's all artificial but in a good empowering way. in defense of the poor image, bravo!
全程偽自拍,有點意思。
dzyn....聽我的.....打開任意短視頻軟件開個播???? the reason why i always feel regret whenever i watch the playback. used to have so much fun. reminding me
富人區(qū)的坡道,記不住的詩歌,街頭卡拉OK父女之舞,16歲幻想自己未來牢中的丈夫;那不勒斯手機自拍日常風情畫,紀錄片的又一可能
反映意大利黑幫肆虐的作品看很多了,這部紀錄片首先在形式上帶來新鮮感,偽自拍的形式令觀看的視點徹底扭轉,觀眾可以更容易理解在暴力和犯罪橫行的小鎮(zhèn)上青年人的日常生活,以及他們的友誼、愛情和親情表達。
翻字幕以來最喜歡的一部 完全主觀地欣賞和喜愛 沒想到埃萊娜曾寫過的那不勒斯在幾十年后還是一個樣子 混亂不堪 一生困于同一個街區(qū) 人們過早地承擔家庭重任 而暴力執(zhí)法似乎還延續(xù)著 兩位主角男孩特別可愛 他們的爭論也好迷人 他們對于碌碌生活的思考也那么珍貴 不夠成熟但十分正義 這是那些'有文化者'被電影理論法則和當代社會規(guī)矩浸淫過久后最求之不得的真實
又一個低成本電影的新玩法
小鎮(zhèn)青年們的日常、友誼和他們的歷史。
真實拿波里的極端對立
同框
偽自拍有意思,暴力執(zhí)法今天看來更是內個味兒
用一個特殊的旁觀視角側面審視整個弗洛伊德式悲劇,在一如往常平凡的生活中滲透了惋惜、憤怒、不安的復雜情緒,挺妙的。
兩人去游泳時,亞歷山德羅說:不要讓人看出來我們是那個街區(qū)來的,這里都是受過教育的上等人。讓我好一陣辛酸。人要分為上等人和下等人,上等人住在環(huán)境優(yōu)美干凈安全便捷繁華的街區(qū),而下等人就只能呆在充斥著毒品、暴力、犯罪的骯臟街區(qū),警察有膽量開那一槍可能也是因為他身處在卑微輕賤的人群居住的地方。兩個十六歲少年的眼睛里總時不時流露出憂郁和哀傷,也許是困于自己無法改變的身世,擔憂并不光明的未來。不管怎么樣,兩人的友情還是讓人覺得很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