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的觀察視角頗為驚奇,從螞蟻開始危害農作物,與人類間產生矛盾,互相傷害,過渡到了螞蟻反向對人類研究。這樣一系列過程中的各人物角色和觀眾的內心活動發(fā)生了有機互動,微觀下的許多鏡頭令人嘖嘖稱奇。
本片著重在于對心理上的暗示和對抗上,用步步緊逼的手段讓觀眾主動交出腦袋,讓導演隨意擺布。超越時代的前瞻,使得本片有著極高的思考意義。如果地球上有著為數眾多依然持續(xù)不斷進化著的動物、細菌、病毒、昆蟲和其他許多未知生物,有一天擁有了危害人類生存的能力,人類該何去何從?就以現下依然還在肆虐的新冠疫情來說,何時會真正過去呢?共存也僅是人類自己的一廂情愿,病毒可不會與人進行談判。
而擁有集體智慧的螞蟻,有一天進化出了可以與人交流的能力。人會擔心還是害怕?還是會像電影中表現的那樣,直接發(fā)動戰(zhàn)爭?這個問題就引申到了哲學思考的角度上來,如果把兩個智慧物種放在互相不知道彼此存在的黑盒中,他們會相安無事。如果有一個物種發(fā)展的速度高于另一個,并率先發(fā)現了對方,黑暗森林法則便會展示其威力。猜疑鏈將無法破解,直到有人開第一槍消滅對方,那樣才會打斷猜疑鏈。我們生活在的這個宇宙中是如此寂靜,又或許又是如此暗藏殺機。
科學家一直在預警超級細菌的危機,醫(yī)院中已經存在了許多抗生素濫用后出現的超級細菌,解決它們的辦法是利用更強的抗生素,除此之外,別無他法,那么這場沒有盡頭的抗爭中誰會最終占上風呢?同樣毫無疑問,人類必敗,因為開發(fā)出一款新的抗生素絕非一朝一夕,而濫用抗生素的后果卻是如此快的反饋到了病人身上。
塑料微粒,氟利昂,等等等等,都是嘗試改造生活而帶來的環(huán)境危害問題,而那些人類身邊的昆蟲和小動物們?yōu)榱诉m應新的環(huán)境也在不斷改變,當一個沒有人類的地球出現的時候,或許會孕育出全然不同新的智慧生命體。
迄今為止,全球最頂尖的影視產業(yè)仍在好萊塢。
而近來很多“票房向”的好萊塢科幻大片,主題往往浮于表面,只是特效給力、節(jié)奏合理,這才能撩撥到觀眾的爽點。
這類片子的劇情往往千篇一律——主角毫無懸念地戰(zhàn)勝困難,從此過上幸??鞓返纳?。
值得玩味的是,近乎膚淺的盲目樂觀精神,在美國幾十年前的老科幻電影中反而較為少見,很多早期的科幻經典,總是更多著力于展現對未來的悲觀以及對未知的敬畏。
從“我們并不偉大”,到“我們無敵于天地之間”,好萊塢前后四十年間經歷了很明顯的主旋律轉變,這是為什么?
而不同于在《瘋狂的麥克斯》和《決戰(zhàn)猩球》中“美國人輸給核戰(zhàn)和時間”,也不同于在《地球停轉之日》和《深淵》中“美國人輸給高等文明和未知生物”,1974年這部名為《第四階段》的“人文向”科幻電影,為觀眾講述了一個“美國人輸給團結的螞蟻”的魔幻現實主義故事——
結合這個世界在1950年和1964年已經發(fā)生的、和當下2020年正在發(fā)生的一些事情,我們會驚奇地發(fā)現,這部上映于1974年的老電影,里面的一些情節(jié),即便放到現在,仍然具有相當前瞻性的現實意義。
“不知出于何種原因,螞蟻之間突然不再交戰(zhàn),而是團結起來共同對抗他們的天敵。如果放任這種情況持續(xù),螞蟻數量將會瘋長,生態(tài)將會失衡?!?/blockquote>“對此我的提議是,對這種威脅到其它生命形式的生態(tài)失衡,實施全面攻擊,從而控制局面?!?/blockquote>電影《第四階段》的劇情就建立在上述背景之下。
生物學家哈普斯在某個地區(qū)發(fā)現了一種“團結的螞蟻”,他認為放任這種螞蟻發(fā)展下去會很危險,于是向美國國家基金會要來資金,用這筆資金來建立實驗室和購買尖端設備,又向軍方要來一名密碼學專家勒斯哥,來協助他實現他的目的。
他的3個目的就是:
1.研究這些“團結的螞蟻”,收集和分析足夠的情報;
2.對這些“團結的螞蟻”發(fā)起壓倒性攻擊,通過正面接觸擊潰他們;
3.殺掉這些“團結的螞蟻”的首腦,瓦解他們的斗志與潛能。
由于寫下這篇文章的本意,并不是為了推薦《第四階段》這部電影,所以這里也就不費筆墨去尬吹本片有多好看了——其實可能也談不上好看,節(jié)奏很慢,只是很多隱晦的情節(jié)令人回味無窮。
在電影的最后,生物學家哈普斯的3個目的,一個都沒有達成,他不僅沒有研究透徹這些“團結的螞蟻”,也沒能正面擊潰他們,更談不上干掉他們的首腦,瓦解掉他們的斗志與潛能。
甚至他自己都被作為“戰(zhàn)犯”讓螞蟻給干掉了。
是的你沒有聽錯,我這里用的是“戰(zhàn)犯”這個詞。
在《第四階段》這部電影中,這些“團結的螞蟻”被設定為一個——
具有極高智商的、具有超強團體協作能力的、個體可以為了集體而視死如歸的、集體可以將所有個體的力量擰成一股繩的——
毫不夸張地說,這是一個既科幻又魔幻的神奇物種。
你可能也注意到了,我從頭到尾都沒有用“它們”來指代這些“團結的螞蟻”,而是用的“他們”——事實上,本片當中的他們,確實不應該當成“昆蟲”來看待,因為他們非常的“人性化”。
他們懂得豎起高高的蟻塔作為“三八界”來警告美國人,“不要越界、越界就是開戰(zhàn)”,正因如此,當哈普斯傲慢地把蟻塔毀掉之后,他們立刻以“攻擊受哈普斯庇護的當地居民”作為回應。
他們擁有復雜的交流溝通能力,可以進行各種偵察、潛伏、傳遞情報、執(zhí)行任務的工作,盡管單個個體的力量很微小,但團結起來卻能爆發(fā)出驚人的能量。
他們的蟻后智能近妖,當被噴灑“橙色殺蟲劑”殺滅了一大批同類后,他們一個個悍不畏死地、前仆后繼地將這種“殺蟲劑物質”送到了蟻后那里,蟻后很快通過分析這種物質,從而產下了免疫“殺蟲劑”的個體。
他們還對美國人的后勤、裝備、科技了如指掌,可以非常精準地對哈普斯的實驗室發(fā)出致命一擊,他們還清晰地知道哈普斯想要什么,但卻將計就計反將一軍,他們還具備很強的敵后策反能力,能夠“蠱惑”別的美國人幫他們對付哈普斯,他們甚至還會“紀念犧牲的烈士”……
看到這里,想必大家也不難意識到了,在《第四階段》的編劇和導演心里,這部電影中的“團結的螞蟻”象征了什么、而這場“人蟻大戰(zhàn)”又象征了什么。
盡管這部電影是用了一種很隱晦的方式來表達真實的觀點,但是很多可笑的東西是難以掩飾、而導演也懶得掩飾的,這些可笑的東西,便是無知、傲慢、自負與虛偽。
說實話我真的很好奇,如果這部電影的導演索爾·巴斯能夠健在至今,當他看到2020年的今天,又會拍出一部什么樣的電影來“一訴衷腸”?
很久以前,和小兒一道看過一部法國人拍螞蟻的紀錄片,甚覺震撼,在于這些小小螻蟻單獨看它就沒啥特別,但觀察一個蟻群的行為時就會發(fā)現,一個蟻群才是一個完整的生命體,里面的每一只螞蟻,只是這個生命體的一個細胞,這些“細胞”經常游離得間隔頗遠,卻配合完美,行動在一股神秘力量的掌控下。
想象一下,如果我這身細胞松散到可以各各游離在軀體之外,而我還是原來的我。一個蟻群就像這樣。
生命神奇,不可思議。
《第四階段》(Phase IV,1974)這部科幻片就將一個蟻群的“智慧”等同人類之后,所發(fā)生的矛盾沖突……
假如我們人類的每一個個體,只是某個更高智慧體的一個“細胞”,而人又不向螞蟻先生學習,時時處處自把自為,結果可想而知。人類社會的歷史和現狀,又好像能為這個假設的提供注腳。
人類又嘗試過一起過一過統一思想的生活,結果反映這群人的智慧程度遠不及隨便的一窩螻蟻。
2018.11.13 http://william-ho.lofter.com/post/6c3aa_12c659e04
蟲巢意識+蜂群思維。電影以宇宙變相引起螞蟻迅速演變?yōu)楦咧巧獭⒏咔致院透叻敝车奈锓N為基礎。一場人蟻大戰(zhàn)分兩者視角敘述!半硬科幻半紀實風格。人類亡于個體偏見與自私,群蟻成于團結與共益。最后控制人腦有點扯!PS:螞蟻視角真被驚艷到了!
可以說是很他媽cult了……
只能說想法和部分剪輯配樂還不錯
昆蟲視角并非獨創(chuàng),但是呈現角度以及將人類置于配角的敘事方式都令人印象深刻,所謂「宇宙之靈」對其他生命的膚淺認識和自畏自憐的心態(tài)可笑無比。
鏡頭表現感很強,不用任何臺詞就讓螞蟻像在相互對話一樣。不過作為約會電影……
可以重評下影史地位,非常適合偷師的電影。
Lynne Frederick生卒日期: 1954-07-25 至 1994-04-27,四十歲就去世了。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51202462科學家來到荒漠考察,發(fā)現了一些動物尸體,死因卻把科學家嚇到了??膳碌奈浵乭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45872617荒漠中出現7根柱子,科學家前去考察,竟發(fā)現這只是螞蟻的實驗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81465298
驚魂迷魂西北偏北經典片頭的設計者、視覺創(chuàng)意大師索爾巴斯之唯一長片導演作品。以螞蟻作喻的概念本身很有意思,特別是一些身體構造生活習性以及組織結構的敘述,“利他犧牲個體脆弱整體強大”……話里話外讓人難免想起了,嗯,你懂的。不過感覺這種比喻還是更適合限定在某子橋段的對白陳述,而不該被大幅升格到故事的核心沖突,因為架構這種沖突的很多與角色心理密切相關的敘事邏輯難以讓人理解和信服,畢竟螞蟻太小不是外星異形。
螞蟻怎么配合場面調度?這電影在這方面簡直活靈活現,并且具有六七十年代典型的藝術想象力,標題叫階段4,實際章節(jié)只有3個階段,不過這3個階段看完,階段4才開始在你大腦中上演,牛逼的想法。
好可憐的小螞蟻特技演員......
螞蟻靠著這剪輯 演技都很好的
索爾·巴斯大神的導演作品,有時都不像在看劇情片,試圖建立科學依據,來證實或反駁螞蟻的行為。視覺是美術生思維,敘事是理科生思維,清楚地展示出昆蟲的小世界和被太陽烤焦的大世界,人類突然發(fā)現很難與看似微小的敵人戰(zhàn)斗。
年代久遠,角度新奇。
畫面細節(jié)好玩,劇情沒啥好玩的
此片情節(jié)之奇詭 畫面之超現實為Cult片界所罕見 傳說從未出過DVD版 市面一度已失傳 成為一部已經消失的神秘電影 沒想到2012年在一電影展中重見天日 機緣巧合之下竟然下到了DVD版 需要者可豆油 無字幕靠著來回播放勉強聽懂
被忽視的科幻經典,劇情今天看來已不算多么奇特了。片中對螞蟻的特寫比較多,還總能和劇情對應上,確實有點叼。
短小精悍。螞蟻的特寫拍得很厲害?。?/p>
人如微塵,蟻如神祇。
一身雞皮疙瘩
第一階段觀螞蟻瘋長 第二階段斗智斗勇 第三階段防線崩潰 第四階段開始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