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就算披了衣錦,內(nèi)有痛苦在我心。
魯俊谷做演員出身,走得是高大威猛的硬派小生路線,上年紀后成了面皮光滑版的Danny Trejo(就是《彎刀》的那位糙臉爺)。他的武俠片看的太少,《錦衣衛(wèi)》是給不到力的一部,只梁家仁老師的蓄須中年大俠造型有夠威。
開場戲介紹錦衣衛(wèi)的歷史和訓練方式,拍得煞有介事,打殺戲也剪得快,剪輯在動作效果上的重要性要大于武師身手了。魯俊谷用了幾番“把頭削飛”的鏡頭,不但畫面效果沖擊力強,也契合了錦衣衛(wèi)專業(yè)高效絕不手軟的職業(yè)特點。
除了削飛頭,魯老師也偏愛胸腔被砍后噴射血漿的效果,做得還算不錯,早年邵氏武俠片里胸腹被砍,血漿多是滲出、涌出、灑出,魯老師做出了噴射的效果,甚至隱約之中看得到血霧,基本上是杜琪峰的中槍血霧效果的山寨版。
劇情是比較山寨的,一個殺人如麻的老牌錦衣衛(wèi),背叛組織后先是全無準備的回家,然后是沒事兒人似的回老家看親戚去,搞的家族內(nèi)訌死傷無數(shù),實在是幼稚做戲,更二是這位錦衣衛(wèi)大爺為了逼大太監(jiān)出來迎戰(zhàn),居然綁架了皇帝,然后再上演一出殺饞臣救駕戲,真是囧到爆。
魯俊谷在故事往漸強的方向推進方面辦法不多,直接的后果就是動作頻繁卻顯得重復,此一戰(zhàn)和彼一戰(zhàn)在劇情上沒什么發(fā)展,只是打一群人,再打一群人,然后打小BOSS,最后打大BOSS而已,二號反派曹吉祥率領錦衣衛(wèi)追殺趙不凡就很典型,劇情缺乏變化,打斗就顯得冗長沉悶。
除了打斗戲,魯俊谷精心設計的感情戲也有這個問題,趙不凡與父親既沖突又糾結的關系,與妻兒的溫情,與手足頗壯烈的兄弟情誼,甚至與被刺忠良之間惺惺相惜的感情,本來值得大書特書,為終極正邪大戰(zhàn)煽足情緒,但是魯俊谷的辦法也是有限,動輒情緒不足音樂湊數(shù),幾番煽下來,不見情緒漸漲, 反倒教人有些厭煩,趙無極派人殺子失敗后被王振掌摑,甚至用起了起了苦情戲的那一套,不是谷峰演技一流情真意切,簡直就是兒戲,且問權傾朝野的大太監(jiān)王振,除了苦逼錦衣衛(wèi)就無他法可使了么?
《錦衣衛(wèi)》有個豐富多內(nèi)涵的故事底子,修修補補能出個好戲,無奈何魯俊谷老師實在是心有余力不足,真應了那句主題曲:就算披了衣錦,內(nèi)有痛苦在我心。
2 ) 浪費我的時間還回來
這部電影我費了老鼻子力氣下下來,好吧好吧,師太的確是老了,所以很多時候要慢上很多拍,電影院里看不到,咱們下了來看。
事實上,這部破電影我看了三天才看完,不是我沒有時間,是我開到了開頭,便猜到了結尾,然后我糾結在我是否要了解其中的過程呢?
總之一步步雷酥了我。我還是得承認,沒有最雷,只有更雷。
莫名其妙的趙太傅,到最后我才知道原來此人是劉松仁,我的天啊,我從91年開始愛上的人兒,甚至很長一段時間看見律師都在想為啥不是博文的模樣?
玄武,居然是蜥蜴精??偪粗凼欤俏业拇_認不太清楚人!
我要悲痛的說說吳尊,師太真是老了!我居然一直以為那個是王力宏!還很羨慕的想,這種拉風的露臍裝,真是不要穿的太多哦。他身邊的女盜賊,我還以為會有啥進一步的舉措呢,結果就是狠狠地咬文嚼字。吐血ing!
子丹兄就不要提了,我看完了,實在覺得他的胸肌發(fā)達過趙薇同學。
總之,這是部邏輯混亂的電影。我實在是悲憤的不想再說話了
相比之下,孔子至少完整的講了一個故事:))
3 ) 那時的好片
想看新版《錦衣衛(wèi)》,卻陰差陽錯地看到了這版,待兩版都看完才發(fā)現(xiàn):原來老版比新版好看多了。
——我不想自己的兒子看到自己滿身鮮血回家。
——可你讓別人的兒子看到自己的父親滿身鮮血地慘死。
這是影片開始不久的臺詞,不著痕跡地定下了影片以及錦衣衛(wèi)這一群體悲哀、矛盾的基調(diào)。接下來,錦衣衛(wèi)訓練的鏡頭處理得非常程式化,看得出尚未脫離傳統(tǒng)戲劇的影響。而接下來王振給皇帝送女人的情節(jié)處理就超現(xiàn)代了,兩個大閨女毫無先兆地全裸出現(xiàn)在畫面上,搞得我這看小屏幕的人都嚇了一跳,可以想象八十年代初期觀眾們的反應。而隨著后面情節(jié)的推進,看得出影片創(chuàng)作者正是在這種古今審美觀不斷的碰撞與重新組合中,努力講一個有內(nèi)涵的故事。
影片保持了香港電影快節(jié)奏的風格,情節(jié)推進迅速,沒有說廢話的功夫,稍微一走神兒就很可能連不上。但與香港電影常見的小格局不同,本片追殺一段穿越樹林、河流,優(yōu)美的景色伴隨著悠揚的歌聲——“朋友不愿與我同行,知心一朝變心;哪管知音,哪論名分,片刻改了口吻”,令人感懷。
影片處理得最不好的便是趙不凡回老家,眾人先禮后兵那一段,對趙無忌和趙小蘭等人的刻畫明顯前后矛盾,看得出創(chuàng)作者是想表現(xiàn)生死關頭的變節(jié),但當這種巨大反差中缺乏應有的連貫性時,人物便成了小丑,對主題的表現(xiàn)力銳減,所以當看到趙小蘭那匪夷所思的死法時,我邪惡地笑出了聲。
整部影片的故事情節(jié)看似很簡單,實際上很曲折,連開頭極不顯眼的伏筆也在后面派上了大用場。尤其難得的是影片在多次表現(xiàn)屈服、背叛后,于結尾處借王振之口道出了深意——“如果沒有宋高宗,秦檜能殺掉岳飛嗎?如果沒有趨炎附勢的士大夫,我能一手遮天嗎?”
從介紹錦衣衛(wèi)背景,展現(xiàn)男主角家事、性格,再到家事國事合為一體,強權壓力下的骨肉相殘與親情可貴,最終實現(xiàn)主題升華,整個故事極為流暢緊湊,哪怕有些不合理的細節(jié)與傻傻的特技,并不影響本片的總體質(zhì)量,起碼比現(xiàn)今許多“國產(chǎn)大片”好看多了。
4 ) 把握好,做個好孩子
電影的故事是這樣的:這個錦衣衛(wèi)不愿意聽從他上司某太監(jiān)的命令而殺害朝廷忠良,因為他覺得他要堅持正義。他的同事,朋友,甚至親人迫于朝廷的威脅,對他圍追堵截,一路追殺,唉,真是沒有辦法,他只好領著老婆孩子亡命天涯……
這部電影告訴我們,當你的所做所為威脅到別人的利益和生命的時候,人性往往都會表現(xiàn)出自私的天性,而不管你做的是否正確。某些時候就連自己的親叔叔,親爸爸都不能信任。
堅持正義并不是每次都有好結果,正義有時候也可以讓你亡命天涯,在一些特色的環(huán)境下。
就像今天在這個特別和諧的社會里,如果太堅持正義,結果很可能跟主角的命運是一樣的。
儒家的思想告訴我們,我們要學中庸之道,我們要把握一個度,一定有兩全其美的辦法的。既可以堅持正義,又可以從此幸福的生活,一定可以的,只是正義的純度要打一個折扣。
所以做事情不要太瘋狂了嘛,把握好一個度,最好做到恰到好處,爸爸媽媽才疼,爺爺奶奶才愛……
梁家仁的表演很不錯,動作戲做到這樣,對于他來說已經(jīng)很好了。
5 ) 在“殺”的振撼中反思民族性格——《錦衣衛(wèi)》1984版觀后感
在“殺”的振撼中反思民族性格
——《錦衣衛(wèi)》觀后感
■周心樹
這部影片出來有些時間了,昨天下午終于有緣看完。從頭到尾,心弦一直繃得非常緊,手心之汗從有到無好幾回,帶給我的震撼與深思是長遠的。
透過影片,只有一個字“殺”!在心弦痛楚之余,仿佛看到了歷史背景下的壓抑,而且殺得那么愚蠢和無知,怪不得近代中國歷史是一部血淚史,因此,本影片真是殺到民族性格中的可貴,從中反思民族性格,是對歷史和人性的反思與批判。
有詩云:“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庇迷摼鋪砝斫狻跺\衣衛(wèi)》1984版這部影視作品,趙不凡的醒悟與浩然正氣,滄桑的讓人感動而且奮發(fā)。尤其一腳踢翻昏君,再到昏君嚇得昏死過去,堪稱與新版《西游記》中“大鬧天宮”的場景相媲美。
整部電影蘊含的疑問很容易使人想到:為何不團結起來殺王振?正義就只有趙不凡嗎?寄托也。
另外,該影片的看點還在于節(jié)奏感和緊迫感,使人一口氣看完,完美體現(xiàn)了導演把握電影藝術的手法,影片中多處以童真“殺壞人”的話來體現(xiàn)對善惡的鮮明觀點。
英雄的頑強意志說明人們對正義和安寧的向往,對禍國殃民的統(tǒng)治者表現(xiàn)出深深的痛恨,英雄的生命力說明了天地正氣長存。
——2010年4月17日速寫于火車。周心樹。
6 ) 《錦衣衛(wèi)》:浪漫的不是陳釀,是懷舊
Sololau/文
隨著李仁港賀歲武俠巨作《錦衣衛(wèi)》上映日期的臨近,關于本片創(chuàng)作上的一些周邊話題也引起了影迷們的注意,其中不乏對1984年版同名武俠電影的關注。有朋友看了之后說,現(xiàn)在的華語電影無論如何都比不上老港片浪漫有味道了,其實這種影迷們的普遍感概現(xiàn)在想來別有意味。
每個時代都有令人贊嘆的佳片,而那些能被記住的電影,往往又都被打上了專屬于自己時代的印記,比如張徹電影崛起的時代正好是香港社會問題最嚴重的時期,他的武俠片為港人提供了一個心理發(fā)泄的空間。許冠文喜劇流行的年代,港人也都存在著一種明顯的市井功利心態(tài)。同樣的道理,如今的華語電影當然也帶有專屬于當下娛樂消費時代背景的特質(zhì)。明星文化的空前繁榮、品牌效應的強大力量以及電影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等等不但變革了電影創(chuàng)作的理念,也潛移默化地影響了觀眾的審美習慣。有今不如昔的感嘆,或許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眾多過于燦爛的視聽奇觀讓觀眾疲倦了,但有時候會發(fā)現(xiàn)有些老片并不是多么出眾,甚至從它上映之日到現(xiàn)在一直默默無聞。
1984年由魯俊谷導演的《錦衣衛(wèi)》也許能很好地解釋這個問題。新舊兩版相比,首先劇作上有些類似,都是身為錦衣衛(wèi)并且一身正氣的男主角不甘做奸佞殺害忠良的劊子手,于是寧可舍棄性命也要阻止危機的故事。但如今看來老版《錦衣衛(wèi)》的很多劇情都有些狗血,比如主人公的妻子居然為了報答弟弟做了丈夫的替死鬼而揮刀自刎,怎么看都是毫無意義的犧牲。還有全族人為了保命都必須殺掉趙不凡,按說這位重情重義的大英雄犧牲自我成全大眾就得了,退一步講他也大可悄悄拜祭母親后就逃之夭夭去找奸臣算賬,完全不必賠上叔父和堂妹的性命。類似值得商榷的地方還有不少,好像本片中除了主角,誰都可以輕松死亡一樣。
從動作場面和武打設計上看,老版《錦衣衛(wèi)》風格偏于寫實但又有種類似于《刀》的凌厲氣勢。梁家仁手拿一把刻著“正義”二字的鋒刀,施展的是“唯快不破”的剛猛一路刀法,這些與人物趙不凡剛毅正氣的性格非常相符。小樹林里主人公攜妻帶子以一敵百的戲份,鏡頭語言設計的豐富精彩,隱然令人生出一種揮刀斬亂麻的快感。但由于當時設備和技術方面的客觀限制,《錦衣衛(wèi)》的動作也只能算是快意,而非精致,像很多血腥鏡頭就處理的非常夸張。相比之下,新版《錦衣衛(wèi)》中無論是“大明十四勢”“銀蛇劍”“圓月彎刀”等創(chuàng)意巧妙的武器,還是劍氣縱橫、迅疾爆裂的戰(zhàn)斗場面都無疑比老版更加精致。
另外,老版《錦衣衛(wèi)》拍攝于功夫喜劇和時裝動作片大行其道的上世紀80年代,生不逢時的它似乎也注定了難以有所作為,本片不但在當時影響甚微,票房慘淡,而且一直到現(xiàn)在也是因為李仁港的新作才引起了一些關注。
由此反映出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像老版《錦衣衛(wèi)》這種電影并非多么出眾,但影迷們看后卻普遍叫好,并且高呼浪漫情懷難以延續(xù)的現(xiàn)象,其實就是觀眾復雜的懷舊情結。本片雖是飽經(jīng)歲月的老酒,卻并非多么香醇;看似刀光劍影也實則遠離江湖(電影中沒有幾個是真正意義上的江湖兒女,更多的是維護廟堂秩序的臣子),談不上多么浪漫,只是熱血男兒快意恩仇罷了。所以,對觀眾來講,浪漫的可能不是陳釀,而是懷舊本身這個美麗的過程。
7 ) 評邵氏武俠電影之《錦衣衛(wèi)》
1984年版的《錦衣衛(wèi)》由福建籍導演魯俊谷導演,梁家仁主演。該片講述的是錦衣衛(wèi)家族的故事,父親是錦衣衛(wèi)一把手,兒子趙不凡是其手下第一打手。趙不凡手提一把刀,名曰“正義”。錦衣衛(wèi)的宗旨號稱“替天行道”直接聽命于皇帝。殊不知皇帝已經(jīng)被當朝太監(jiān)王振操控。錦衣衛(wèi)成為了王振鏟除異己的工具。一時間朝野腥風血雨,順之者昌逆之者亡。于化龍系忠良之后,身為總兵官,當場頂撞王振,自然被王振派錦衣衛(wèi)追殺。執(zhí)行任務的趙不凡在刺殺過程中逐漸對自己的刺客信條發(fā)生懷疑,信念產(chǎn)生動搖,從而違背上峰命令,私自放走于化龍。自此趙不凡得罪了王振,惹下了滔天之禍,按律要誅殺九族,趙家九百余人。趙不凡的手下在無法完成刺殺他任務的情況下,慷慨自絕。趙不凡一路攜妻兒逃回老家,為了拜祭母親,他停留家中數(shù)日。不意家叔接到其父的命令要殺掉趙不凡以保存趙家九百余條命。從功利主義角度而言,此一抉擇是冷靜而又殘酷的。趙不凡在無奈之下殺死了叔叔、堂妹。按照現(xiàn)代刑法理論,他是正當防衛(wèi)而殺人。趙不凡的弟弟趙不群也恰好回鄉(xiāng)拜祭母親,趙不群冒名頂替其兄受死。趙不凡的妻子為了報答趙不群之恩義,毅然自殺。這樣趙家一族在自相殘殺中暫時得到保存。豈料趙不凡天生不畏權勢,渾身是膽,做出要刺殺王振的決定。最后,經(jīng)過慘烈地廝殺,總算滅了閹首王振,報了家族之仇。
整部片看下來,很有懷舊的感覺,梁家仁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老人家了,看他當年還是相當英俊灑脫。這部電影有幾處看點:其一,大力鼓吹舍身取義精神。邵氏電影的老調(diào),但是這是根基于中國傳統(tǒng)的俠義精神。從司馬遷的《刺客列傳》以來,所弘揚的就是道義勝于生命。這也是大多數(shù)武俠小說的精神內(nèi)核。無論是趙不凡下屬無奈自殺,還是趙不群的為兄頂命、趙不凡妻子為報恩自殺,都體現(xiàn)此點。其二,倫理沖突使得情節(jié)激蕩起伏。當趙父接到要殺掉親生兒子趙不凡的時候,其錦衣衛(wèi)職業(yè)精神中“服從就是天職”的刺客信條與愛子情深的矛盾,這使得整部片糾葛不斷,看點迭出。其三,對日本武士道電影的借鑒。該片中趙不凡攜兒子逃命迎敵這一情節(jié)模仿日本武士道電影《帶子狼》,包括節(jié)奏、韻律等都很相似。電影的學習也是從模仿開始的,此一點也不必太苛求。嚴格來說,邵氏電影中杰出導演張徹對日本電影也是有反向影響的。
邵氏電影整整影響了幾代中國人,其中的武俠電影更是值得大書一筆,暴力美學后來通過吳宇森、徐克得到傳承。但倘若要追本溯源,那么研究中國武俠電影就要從邵氏武俠片開始。
8 ) 《錦衣衛(wèi)》—— 很久不見這么雷的古裝戲
《錦衣衛(wèi)》—— 很久不見這么雷的古裝戲
很長時間沒有看過這么雷的古裝戲,因為很長時間沒有看過古裝戲.
主要是我知道我們的大多古裝戲都是這么雷人的
1,在趙薇身上驚嘆于中國明朝超前的女權主義
一,她對她男人的一夫多妻相當不滿,表明她追求一夫一妻;
二,在她已經(jīng)訂婚的情況下,她有了外遇,一夫一妻,馬上要上升到一妻多夫;
三,她思想上已經(jīng)完全出軌以后,來了一個反間計,女的休男的,在情人死后,變成了單身貴族,女企業(yè)家,“白骨精”:這真的是一個中國特色的女權主義最終勝利的經(jīng)典案例……
2,它給古裝戲的復興提出了新的思路:既在古代片里融入槍戰(zhàn)片
黑衣姐姐騎在馬上沖向敵人陣地的時候,我的心里一點都不擔心,因為她拿的那個不是弓不是弩,而是一把AK47,那個東西竟然可以連發(fā)……天鷹幫主殺到的時候,更牛逼,射出去的那一根不是箭,而是火箭,是一種大規(guī)模的殺傷性武器,一顆下去敵人就差不多快死完了……
雖然明朝就已經(jīng)有了火槍了,但是在電影上,那個裝備精良的火槍部隊,絕對可以滅掉幾個八國聯(lián)軍。最關鍵的那個槍林彈雨的場面,真的讓我以為是在看吳宇森的槍戰(zhàn)片,驚心動魄……
3,皇帝的詔書是可以用A4紙打印的
你說你不會寫繁體字就算了,就那一張寫了繁體字的書信,字還碼的那么四四方方,整整齊齊,還非要再給個特寫……古代文書肯定都是毛筆的手寫體,結果你的詔書上面竟然搞個打印體,實在說不過去……
4,大漠判官的混搭風格很犀利哥
大漠判官的風格很犀利哥,紅頭巾,左扁墜,紅色風衣里面夾個小背心,下身還穿了個運動休閑褲……
黑衣姐姐也差不多,就是從米蘭巴黎時裝周拉來的模特,衣服都沒換,直接去接了古裝戲,再跟一群衣衫襤褸的土匪混在一起,更加顯示了她獨特的穿衣品味和藝術總監(jiān)別具匠心的藝術表現(xiàn)力……
5, 正義鏢局:古代的快遞公司都是虧本的
原來古代的快遞公司都是虧本的,不似如今,尤其中國郵政(尤其ems),死貴,死慢,還死不倒閉……
完全無興趣看下去
7.3;豆瓣腦殘越來越多了,這片真不是甄子丹演的我不騙你
脫脫真丑
下錯了。。。
這片的三觀很歪,但或許這樣才是更真實的人心吧。劇情亂七八糟,但是看還是很好看的。其實公公人蠻好的最后大決戰(zhàn)都沒去偷襲小朋友。。喜歡大仁哥,好MAN?喜歡劉永,為毛要涂紅指甲油呢已經(jīng)都這么騷氣了,不過最后在其他片里還是做成皇帝了?喜歡谷峰?
主角光環(huán)太猛,梁家仁扯著妻子兒子還能一個人干翻幾十個
邵氏后期也就魯俊谷這樣的導演,還能帶來一點新意了。劉永白發(fā)蒼蒼,涂脂抹粉、做指甲、涂口紅演閹黨頭目九千歲,還挺嫵媚。不過,這個片子還是主要看胡冠珍、劉玉璞兩大客串的臺灣美女,唇紅齒白的,養(yǎng)眼了!
動作設計方面的特點:傷口大力噴血;把人打飛撞爛山;快,但有些是減格的那種;一人殺一二百人。 ps許多優(yōu)點熟的面口,但都不知道名字。
曹少欽之原型在此;谷峰老辣;梁家仁猛男;小三總比原配差,死的也慘;胡冠珍真漂亮,還是個多面強手,佩服。
三星半,這是個完整的故事,導演的暴力美學功力了得!
邏輯不清的野史 你說有什么看頭
接近爛片邏輯思維嚴重混亂了,導演
越看越新潮,查證符合估計:84、85了;)
梁家仁的娃兒太可愛了,中招
當年的梁家仁真的是意氣風發(fā),一身正氣,導演對其飾演的人物的塑造相當完整,對比李仁港的那一版顯得更加合情合理。充滿力度的武打動作是本片最大的看點,但是就情節(jié)上來說,略顯拖沓,前部分還很有三級片的意味,80年代的新武俠真的充滿了顛覆和驚喜。
★★
又見SB奇葩片,快剪亂麻飛人頭。一身錦衣為儂穿,滿腔狗血為卿飆。這個刀郎不迷失,打完洗手去吃飯。
群眾錦衣衛(wèi)顧國宗,龍?zhí)煜? 白彪,羅列,羅奔全苦了。劉永最后的造型很公公。結局不錯
帶子雄狼明朝版!其實劇本本身很棒,角色塑造得有血有肉,是一個完整的角色,而且加入了許多很強烈的戲劇沖突(趙家眾人殺趙不凡),我非常欣賞和喜歡這一段。然后整個片的節(jié)奏很快,十分快,和以往的邵氏影片不同,雖然這樣會讓劇情很緊湊,但是卻忽略了許多應該做好做足的細節(jié)。無論如何,值得一看。
除了老婆的結局之外,其他基本上就是一部國語的《帶子雄狼I》。剪輯和動作凌厲,故事浮皮潦草,人物概念化嚴重,唯有一腔豪氣在。中間穿插的舐犢情深片斷是點睛之筆,句句擊中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