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真正的贏家難道不是唐僧嗎
劇情就不多說了 演技也不說了 我就想談一談唐僧這個人
唐僧可以說是人生贏家了啊 遇到一個女的就想嫁給他 他還偏偏不要 是他唐僧真的不進女色 一心向佛嗎?個人覺得并不是 人家只是看不上
女兒國國王真心愛唐僧 唐三藏怎么可能不動心 一首《女兒情》唱出了無奈與思念 當唐僧騎上馬 眼里滿是不舍的看著面前的女子 他眼里是有淚水的 可下一秒 他還是決絕的掉轉馬頭 離她而去
再說 三個徒弟 隨便一個放在哪兒 都是神通廣大 這三人全部圍著唐僧轉 最后落好也是唐僧的功勞
所以個人覺得 唐僧才是最大的贏家
2 ) 還是悟空,連你也長大了?
我小時侯,不愛讀《三國》,不愛讀《紅樓》,所以後來我既沒成英雄,也沒成文藝青年。
我最愛看《水滸》,還有《西遊》和《封神》,以至於後來我長成了一個什么,我自己也不知道。一個流寇一樣的妖怪吧。
去年的時候,阿菁就說我這兒妖氣越來越重了。本來因爲推崇老莊,我是一心向道,結果後來不知怎的,似乎由道入妖了。而且我覺得我最近煞氣戾氣都變重了,走火入魔了吧。
那我以後做個妖道好了~
每次騎馬或者背著卷起的畫軸時,我都無恥的默默的把自個兒YY成少年俠客。
嘯馬江湖,仗劍天涯。
我從前是個把鋒利的不銹鋼尺子插在小靴子裏冒充匕首,打彈弓,堵煙囪,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P小孩;我的偶像是一百零八個梁山好漢,是攪東海的三太子,鬧天宮的美猴王;我沒事兒就愛操練降龍十八掌九陰白骨爪。沒錯~就跟《功夫》裏那只打小樹苗的P孩一樣。
哪吒和大聖,是中國千千萬萬P孩的童年偶像與初戀情人,可惜後來大多數(shù)就忘記了,或者沒時間去記得了,就像《彼得潘》裏說的一樣。而我是彆扭的冥頑不零的負隅頑抗還記得的一個。
牛B烘烘的少年們,如果不被這個世界折殺,就要變成折殺者之一。逃出升天的少之又少。(突然就想起了《大逃殺》)
所以張徹那么熱衷讓他那些美麗的少年通通都華麗的死掉,作爲一個從政不遂抱負受挫的人,他一定太明白這個世界的悲涼了。
又說到我的花癡對象了,大叔和教主,我一直覺得有一點很像,就是前期後期的差別巨大,判若兩人。鋒利妖嬈的少年,好象一夜之間成了儒雅溫潤的叔叔,教主是因爲母親和結婚,大叔是因爲龍哥和結婚。只有黃秋生這個老妖怪好一點,他快成精了。
一個妖,一個道,妖,我所欲也;道,亦我所欲也。
不過對於那些身影決絕又單薄的少年,總有種情節(jié)在。
然後想起來,這或許是從小潛移默化出來的。他們這種變化,人類管它叫做長大,正常的人類,都要長大,不長大的不是天才就是瘋子要不就是畸形。
所以長大在我眼中,就跟梁山好漢,齊天大聖,三太子被招安是一個意思。
然後呢,好漢被利用,死的死散的散,叱吒一方的強盜團夥隕落;大聖被壓了五百年,蹉跎了歲月還要鞍前馬後陪小人類取經(jīng),在西天當個毫無樂趣的佛,被當年的仇人差遣;三太子被剮了肉,剜了骨,再世爲人,也只能在了無生氣的天庭做一個供人使喚的小將。
都做了走狗,做了囚徒,還時刻準備著把這命也搭上。
這終歸是個成年人的世界,反抗再激烈,姿態(tài)再決絕,最慘澹的收場,不過像《大逃殺》裏面那一小島的白骨。所向披靡的大聖,也翻不出五指山。
這是一個成年人的世界,高高在上,爾虞我詐,道貌岸然,蠻橫無理,排斥異己,充滿各種規(guī)則和潛規(guī)則。
人類,尤其是成年人類,對於未知與異己的東西,總是主觀的恐懼與排斥,進而沙文的打壓絞殺之。“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嘛,他們總是妄圖將這個世界牢牢的掌控在自己手中,並且樂此不疲。膽小的人,要用故做強大的外殼和鐵碗來掩飾自己的懦弱;無知的人,要不停的用雙手擋住自己的眼睛自我催眠,選擇性失明。
大聖在西天,還會不會掛念他的花果山和孩兒們?
做回山大王,多么自在快活,天天跟妖精鬼怪兄弟們把酒言歡,逍遙天地間。以作弄神仙爲己任,以調戲君子爲樂趣。你本就是齊天大聖,法力無邊,這大地衆(zhòng)生美麗,花花世界有趣,何苦在那西天做個無趣沒用的佛?
還是悟空,連你也長大了?
想了想,後來我聽搖滾,看《搏擊會》一類的片子,也不過是出於這種情結罷了。我媽說我從小就強,什么都愛彆扭,什么都要抵抗一下,也不管是不是螳臂擋車。
長大成人,終究是大勢所趨。
趁著現(xiàn)在還年輕,能多抵擋,就再多抵擋一會兒吧。
“我愛你恨的,我恨你愛的,我就是你們最最唾棄的”
"汝是爭論過,出污泥不染乎,品格高尚。卻原來是掛羊頭賣狗肉,你也男盜女娼。"
這兩句歌詞,我今晚重復了許多遍,還是再重復一次。這個故做正經(jīng)敗絮其中,早就已經(jīng)腐敗的世界。
天天下午閤家歡樂無窮的舉家觀看《西遊記》,笑得人仰馬翻,其樂融融。套用邁子的一句話:
“他打得熱鬧,我看得悲涼?!?br>
心底裏是九尺寒潭。
3 ) 永不褪色的經(jīng)典
西游記 永不褪色的經(jīng)典,百看不厭
看了篇報道說西游記拍了整整六年,這要放到現(xiàn)在是一件不能想象的事情,好多摳圖、綠幕,流量們都是以小時來計,電視劇的成本越來越高,動不動片酬百萬千萬,想想那時候的十幾元真是無限感概,那時候的演員真的是演員,值得人傾佩,他們不怕吃苦,再想想現(xiàn)在的演員,好多劇大量的替身,扎戲,那是一個純潔的年代,大家都一心為了拍好片,現(xiàn)在的電視劇大多追求的是效率和回報。
楊潔導演以及全劇組的工作人員是值得我們傾佩的,看到有人攻擊六小齡童說他天天拿孫悟空說事,說當時怎樣怎樣。為什么不能說,這是六小齡童的驕傲,是全部人員的驕傲,為了拍這部戲六小齡童連命差點都沒了,這種心情我想那些鍵盤俠是不能理解的。
猶記得一句話:孫悟空,我叫你一聲你敢應嗎?
4 ) 親愛的孫悟空
沒有人會忘記孫悟空的,親愛的孫悟空。
西游記的電視劇,每一個中國小孩都看過三遍以上吧?
他在花果山上橫空出世,到東海龍宮找兵器,把欺負過哪咤的東海龍王耍得團團轉,搶這個壞蛋最心愛的寶貝“如意金箍棒”。金箍棒和緊箍咒都有一個“箍”字,小時候分不大清,所以對金箍棒印象也不大好。實在太恨緊箍咒了。觀音這個貨,見不得別人快活。
想當年孫悟空他大鬧天宮,一口氣吃掉太上老君八十葫蘆仙丹跟吃炒豆一樣,吃了王母娘娘苦等了上萬年的仙桃跟吃飯似的。每次看到玉皇大帝派孫悟空去看桃園這一節(jié)就樂不可支。人家可是猴子啊,真是老糊涂。十萬天兵天將不在話下,什么四大金剛,這菩薩那星星打殺起來跟玩似的。何等威風!
我要是一只花果山上的小猴就好了,我們老大從天上帶回來仙酒仙果,一聲吆喝:孩兒們!大家吃喝玩樂,不醉不歸,不叫我們上學,不要我上進,從不體罰,女孩們新鮮活潑,男孩們風趣健壯。有活一塊干,有酒一起喝,沒事跟其他山頭的小妖怪打打架,天塌下來有神通廣大的老大頂著,簡直是,嘖嘖嘖嘖。
想想看,孫悟空走后,這幫小猴子該多么想念他們老大?。?!
到現(xiàn)在看到孫悟空被壓在五指山下那一節(jié),五百年冬去春來,頭上一會兒長了野草,一會覆上白雪,近在咫尺的果子夠不到,癡望著天空的飛鳥一望一春秋——“他多想,多想是棵小草,染綠那荒郊野外,哪怕是野火焚燒,也落個逍遙自在?!本托乃岬貌恍?,要是和小孩們一塊看,索性哭成一片。 唉!“蹉跎了歲月,傷透了情懷,為什么,為什么,偏有這樣的安排?”
聽說蜘蛛俠在美國孩子心中的地位相當于孫悟空在中國孩子心中的地位。我十分懷疑,蜘蛛俠有意思嗎?能讓小孩子有這種歸宿感嗎?
在我看來,天庭的生活無趣得很,一萬年才開一次蟠桃趴體,看看歌舞,煉煉丹。天蓬元帥向美女嫦娥示一下愛,立刻被很正經(jīng)的老娘們哭哭啼啼告了一狀,并貶下凡塵,還投到了豬胎,長出豬臉,再也沒有他至愛的美女會向他多看一眼……(愛美有什么錯?。┚砗煷髮⒅徊贿^失手打翻了琉璃盞(只不過就是一盞燈?。。┚捅蝗舆M弱水三千的流沙河。龍王三太子在發(fā)現(xiàn)新婚的老婆跟一只蟲通奸,狂怒之下不小心燒了自己的新房,不幸的是房里有一顆王母娘娘送的夜明珠。就因為不小心燒了這顆夜明珠,就被吊在山崖上日夜受苦。然后觀音擺出救苦救難的嘴臉,來糾正這些丑惡的錯誤,前提是讓這些人去當挑夫!打手!這都是些什么規(guī)矩?。「鷲喊杂惺裁捶謩e?天庭的生活豈止是無聊,簡直就是慘絕人寰。
西天途中作惡最兇的那些都是神仙的寵物——嫦娥的兔子,太白金星的牛。就算不能說同謀或者教唆,至少也是管教無方,卻都厚顏無恥跑來喊一聲:孽畜,還不快快現(xiàn)出原型!把責任都推到這些可憐的動物身上。唐僧那個老糊涂蛋還要虔誠拜倒,口念感謝菩薩慈悲,感謝蒼天在上,感謝神仙來得及時,要不我就變成貓糧了……
這也從側面說明了一個問題——天上確實沒勁。要不它們干嘛都放著“神仙家眷”的日子不過,偏要跑到人間來作孽/享樂?
可惜的是,遇上了如來佛這個狡猾的老不死的老妖怪。一看到“孫悟空本事再大也翻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這個典故就覺得傷心。中國的英雄就是這樣,總要說明有一個體制,一個無限大的力量凌駕于英雄之上——天地君親。哪咤本事再大也被親爸爸殺了,孫悟空無父無母,還有代表天權的如來佛收他。
我看大鬧天宮不算個啥,神仙們享了那么多福,人家吃點桃子怎么啦!當然,這是我一個花果山小猴的立場,作威作福慣了的神仙們就未必這么想了。
所以話說回來,孫悟空還是遵循著傳統(tǒng)的道德標準——孝敬師長,關心同學,艱苦奮斗,不近女色,不貪富貴,最大的理想無非是圖個自在,回花果山當個吃吃喝喝的美猴王??删瓦B這點理想也不能實現(xiàn),最后也跑到天上做了什么斗戰(zhàn)勝佛,成了死對頭如來佛的同事!
他也每天閉目誦經(jīng),坐而論道么?想必那邊的生活一定十分寂寞吧!偶爾也會想念我們這些小猴子嗎?
有時候在喧囂塵世的長夜里,真想偷偷對著天空喊一聲:嘿!孫悟空!你還好嗎?
5 ) 西游記
西游記不僅是童年美好的記憶。許多年以后觀看發(fā)現(xiàn),其中造型與性格塑造完美,準確把握原著,時代影響力巨大,印象極其深刻。六小齡童真真是把神話中的送悟空演的活靈活現(xiàn),唐僧,豬八戒和沙和尚也都很有特色。至今找不到這樣一部可以跨越40多年還能經(jīng)久不衰的電視劇。84年的電視劇即使現(xiàn)在打開看也非常好看。
6 ) 孫行者
每次重溫《西游記》,總有不同的心情。它是四大名著中拍得最生動活潑的,那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讓人意猶未盡。
在經(jīng)歷了日復一日個性受約束的日子,我們也向往那個六小齡童演繹的自由化身:孫悟空。他破土而出,“不伏麒麟轄,不服鳳凰管,又不服人間王位所約束”,闖龍宮,鬧冥司,花果山上自在稱王。六小齡童把孫悟空演活了,這樣一個鮮活的形象給予了觀眾一種追求自由的力量和勇氣。 不過,我們每個人都明白, 現(xiàn)在、將來,那種完全的自由終究是不可能的,在這個世界生活,我們始終要受到這樣那樣的約束。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但我們可以讓內心盡量變得廣闊而幽深,讓它能夠無邊無際、包容天地。
孫悟空,又名孫行者,“行者” 1、指的是出家而未經(jīng)過剃度的佛教徒。 2、.出行的人。 3、佛教語。即頭陀。行腳乞食的苦行僧人。 4、佛教語。方丈的侍者,及在寺院服雜役尚未剃發(fā)的出家者。 5、泛指修行佛道之人。不論哪一類解釋,出行感悟、修行歷練,我們自得其樂,還覺得很滿足非常??傊?孫悟空也好、孫行者也罷,他為我們展現(xiàn)出我們最缺乏的一種開拓進取精神, 用自己的腳步丈量、用自己的努力去闖蕩,這就是最大自由的精神吧。
厲盡千錘百煉的《西游記》,深深蘊含著新世紀人們最渴望的自由精神……我們也更明白為什么它能夠如此受歡迎了。
蹬蹬蹬蹬,蹬蹬蹬蹬(升調)^
86年西游記——他們的拍攝資金被央視砍斷: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117133094/
只認章老師一個人演的孫悟空 其他的連耍猴都不配 還有女兒國那場戲 絕了
印象最深的是白骨精和蜘蛛精??粗粕褜O悟空趕走,才幾歲的我,特別的恨唐僧。
即便今天看來,《西游記》仍然極其豪華、完美。在條件艱苦、技術落后的年代,它所達到的審美格調是電腦特效無法企及的,服飾、音樂都是純正的中國風?!段饔斡洝废笳髦淮袊乃嚬ぷ髡呃硐胫髁x的追求,是一部用心創(chuàng)造的永恒經(jīng)典。
似這般可得長生么?
看過不下三遍|| 這片里的美女啊。。。。海了去~~
經(jīng)典呀,最近看到這樣演員重聚發(fā)現(xiàn)時間真的過得很快,這個劇已經(jīng)三十多年了,記得曾經(jīng)年年播。雖然只有二十多集,但是總感覺看不完,內容豐富。
三打白骨精那唐僧趕悟空走,把我哭慘了~~
暑假 涼席 西瓜 煮花生
現(xiàn)在電視里放我還是要看的
《西游記》四大名著之一,小時候的回憶,永遠的經(jīng)典。
看了一輩子了,偶像還是孫悟空。
怎么能是9.4??不應該是10么
西游記不僅是童年美好的記憶。許多年以后觀看發(fā)現(xiàn),其中造型與性格塑造完美,準確把握原著,時代影響力巨大,印象極其深刻。
想說的實在太多!但那首首超贊的八十年代合成器disco金曲啊!!:)。。
六小齡童的猴王,目前無人超越。。。
悟空 沙僧 八戒,快來啊!
那天,猴哥還來我們學校了呢
我爺爺最愛看。每看到悟空被唐僧趕走,他連磕了好幾個頭,我都會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