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導演娃艾·阿卡提布用紀錄片的方式記錄了從敘利亞革命到阿勒頗淪陷這一時期周遭的日常經(jīng)歷。包括自己的戀愛,生產(chǎn),丈夫(堅守在圍城阿勒頗中的一名醫(yī)生)以及其他一些人的工作狀態(tài)。影片中包含一些非常珍貴的歷史鏡頭,包括阿勒頗人從河中打撈被屠殺的市民。俄軍飛機對城市中的居民近乎無差別的攻擊等等。這些鏡頭在控訴著政府軍對反抗勢力和平民的暴行。
然而非??上У氖?,這一切并不是該片的主要拍攝對象,而更多的是作為一種背景存在,作為女導演在這一時期生活片段的背景。盡管這一背景與女導演自己生活的日常息息相關(guān),戰(zhàn)爭指向死亡,生產(chǎn)指向生命。在戰(zhàn)爭的廢墟中出生的嬰兒也是具有寓意的。但是戰(zhàn)爭仍然是該片的背景,而不是直面的拍攝對象,這削弱了影片的力量。
影片使用了大量導演作為一個母親,或妻子的獨白,像是導演的私人日記,記錄著在戰(zhàn)爭時期她內(nèi)心的矛盾——導演將自己作為該片的拍攝對象。 這一設(shè)定在此片中頗顯奇怪。因為在這樣一個非常特殊時期的一個特殊城市,有太多太多值得拍攝和紀錄的東西,是紀錄片向外屬性得以發(fā)揮的大好時機。常規(guī)意義上的直接電影往往是把導演存在有意遮蔽,以達到紀錄片向外屬性的最大化——墻壁上的蒼蠅式的觀察。對居民,街道,醫(yī)院,家庭,反抗軍,難民進行系統(tǒng)的采訪與歸納,以達到對這個城市描繪的全面性。當然這種歸納與呈現(xiàn)中已然隱藏或顯現(xiàn)著導演的觀點,心理活動和政治傾向。與這類紀錄片不同的是被稱為“私影像”的紀錄片。它完全將鏡頭對準的是導演自己隱秘的內(nèi)心,包括對某一起屠殺強烈的憎恨,復仇的欲望,痛苦的思考,對上帝的懺悔,對罪的反省等。在此姑且將之稱為紀錄片向內(nèi)的屬性。從紀錄片能夠觸及的這兩塊領(lǐng)域出發(fā)看《為了薩瑪》,仿佛該片即不是向外的,也不是向內(nèi)的。而是處于紀錄片覆蓋領(lǐng)域的盲區(qū)。
戰(zhàn)爭中兒童的苦難固然可以讓大多數(shù)人對戰(zhàn)爭這一殘暴行徑產(chǎn)生厭惡。但這又易于導致另一種后果——反戰(zhàn)與戰(zhàn)爭一樣是極其情緒化與非理性的產(chǎn)物。在戰(zhàn)爭中,人們慌不擇路,聲嘶力竭,無法安靜地面對這一切,將所有人卷入與之一樣的暴力邏輯中,越是在這種情況下,就越需要某種智慧對這種混亂進行安撫和排序。這非常困難,尤其是自己與自己的家人無時不刻地處于炮火覆蓋下,隨時喪失生命,不能要求《為了薩瑪》的導演能夠像生活在和平地區(qū)的導演一樣理性地拍攝這一混亂場景。只能說這是非常遺憾的。
????????????????????????????????????? ??????????????????????????????? ??????????????????????????????????????????????????????????????????????? ?????????????????????????????????????????????????????????????????????????????????????????????????????????????????????????????????????????????????????????????????????????????????????????????????????????
??????????????????????????????????????????????????? ?????????????????????????????????????????????????(敘利亞)???????????????????????????????????????????????????????????????????????????????????????????????????????????????? ????????????????????????????????????????????????????? ?????????????????????????????????????????????????????????????????????????????????????????????????????????????????????
?????????????????????????????????????????????????????????????????????????????????????????????????????????????????????????????????????????<<??????????????>>(美國工廠)??????????????????? ????????????????????????????? ??????????????????????????????????????????????????????????? ???????????????????????????????????????????????????????????????????????????????? ???????????????????????????????????????????????????????????????????????????????????????????????????????????????????????? ????????????????????????????????????????????????????????????????????????????????????????????????????????????????????????????????????????????????????????????????????????????????????????????????????????????????????????????????????????????????????????????????????????????????????????????????????????????????????????????????????????????????????????????????????????????????????????
??????????????????????????????????????????????????????????????????????????????????????????????????????????????? ??????????????????????????????????????????????????????????????? ??????????????????????????????????????????????????????????????????????????????????????????????????????????????????? ??????????????????????????????????????????????????????????????????????????????????????????????????????????????????????????????????????????????????????????
新生兒終于哭出來的時候,大氣和眼淚一起出來;只有十歲和八歲大的哥哥抱著五歲或更小的弟弟的尸體痛哭的時候,眼淚也是止不住的流:20多天,800多臺手術(shù),6000多個生命,太無力了??赐耆ゲ榱诵侣?,戰(zhàn)爭尚未結(jié)束,美俄還都在派兵,不知道薩瑪一家現(xiàn)在怎樣了,滿目瘡痍的阿勒潑像廢城鬼城,可是那些所謂正義的化身代表么還在爭奪著,全然不管那里或那個國家的平民們??吹臅r候,我一直在猶豫,要不要讓八歲僅僅因為作業(yè)多了一點點就不想活了的兒子看看這部電影,看看那些孩子和人們想活著有多么的難,要不要讓他看到這么殘忍的畫面,要讓他明白如果沒有先輩多少代人的努力奮斗,沒有黨和領(lǐng)導人的睿智,選擇正確的發(fā)展道路,也許今天的中國也是這樣的,所以只有個人努力奮斗,做好螺絲釘,才能撐起強大的國家機器,去共筑和平發(fā)展和希望。是的,今天的中國是強大了,但是少年強則國強,如果從你開始少年不想學習只想玩睡覺,那國家的未來是可見的,所以孩子啊,你要選擇怎樣的未來?看的時候我還在考慮,阿勒潑或者敘利亞的人要避孕嗎?缺衣少食不安全的環(huán)境下,讓孩子出生是否正確,同時,幾十萬人死去了,如果生育率再降低,何以為繼??赐昵榫w起伏,寫下這些為記。
看這個電影之前,大家最好把地圖拿出來,了解一下敘利亞的位置,亞歐交界地帶自古兵家必爭之地,注定成為大國博弈的犧牲品。不論政治派系,我相信稍微有一點社會閱歷的人,都懂得國家的前途不能交到一群大學生手里,敘利亞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宗教環(huán)境,國家要想穩(wěn)定發(fā)展,我覺得必須要有一個強有力的政府,甚至是獨裁政府,可以參考一下80年代的伊拉克和現(xiàn)在的伊拉克。
無疑是一部直擊人心的紀錄片,看完大概就會認為敘利亞人民好痛苦,巴沙爾政權(quán)好可惡,阿勒頗是他們的家,為什麼敘利亞政府軍要這樣殘暴地對待自己的人民,他們都是手無寸鐵....
慢著,我回想一下,那個,敘利亞內(nèi)戰(zhàn)還沒結(jié)束吧,是的,那個叫做敘利亞內(nèi)戰(zhàn)吧,就是雙方都有武器,對打的內(nèi)戰(zhàn)吧。哎,像我們這種局外人,去評價別國的內(nèi)政,也不知該說什麼,又沒去過現(xiàn)場,又很難去評價哪方更“殘暴”。敘利亞的確是因為經(jīng)濟問題,民生問題,社會矛盾的問題,藉著阿辣伯之冬,爆發(fā)除了所有問題,而這些問題最終又變成了“德先生”和“自由”的問題,巴沙爾政權(quán)受到極大挑戰(zhàn),人們紛紛走上街頭,這的確是民意。但是事情起變化後,就不是protest這麼簡單了,政府軍隊內(nèi)的軍人叛變,成立自由軍,這就變成內(nèi)戰(zhàn)了,不是政府對民眾的鎮(zhèn)壓,而是兩支軍隊的對戰(zhàn)。
導演的丈夫,看著的確就是個醫(yī)生,導演看著也只是個記錄的人,可是他們生活的區(qū)域,就是自由軍的佔領(lǐng)地,他們是自由軍的組成人員之一。但另一方面,他們又的確無辜,他們不是拿武器的人,包括那些鄰居,那些小孩,很多都是無辜滯留的人,我想他們滯留也有部分是因為立場,有些是因為實在沒地方去。政府軍對反對派佔領(lǐng)區(qū)的民眾投誠,沒有處理好,只能導致衝突越來越大??勺杂绍娨膊皇鞘颤N白蓮花,怎麼可以對自己的暴行,對自己隊內(nèi)也有過的KB分子般的行為視而不見呢?俄羅斯有炸,美國沒有嗎?1515就這麼提一嘴完了嗎?哎,想到這裡,又得罵自己了,這不過是導演的個人視角,她沒有義務(wù)交代所有事情。
和平太重要了,我真心希望敘利亞的人民能達成社會共識,不要再炮火相對,能重建自己的家園,國人只有團結(jié)一致,才能抵擋帝國主義的蠶食。
戰(zhàn)爭不過是不同權(quán)力集團的利益爭奪罷了。普通民眾如無實際緣由,覺得自己 “理應(yīng)” 為某一方替身而出簡直是最愚蠢的送頭方式。電影從醫(yī)院和救治傷病的角度的記錄非常 intimate ,部分刻意加入的流血與流淚的畫面,視覺刺激與煽情稍有些違和… 但真實性毋庸置疑。有些闡述過于個人視角化,不知道是在看個人 Vlog 還是嚴肅紀錄片。當然,能夠看到關(guān)于敘利亞內(nèi)戰(zhàn)的不同視角,本身是非??少F的。
在大年三十的白天觀影,家周圍時不時響起歡樂鬧騰的鞭炮聲,而紀錄片里卻時不時響起恐怖殘酷的炸彈爆炸聲,讓身處在同一地球的我們宛如生活在兩個不同的世界。我一直祈禱世界和平,然而世界和平這個心愿卻時常難以實現(xiàn)?!?Waad:對,我怕死,但我最怕的還是失去你。薩瑪,我是為了你拍的這部電影,我要你明白,為什么你父親和我做出了這些決定,我們是為了什么在戰(zhàn)斗?
【敘利亞】親愛的孩子,這是母親和父親用勇氣、鮮血和不妥協(xié)的信仰鑄就的紀錄;這里有曾經(jīng)生養(yǎng)你卻不得不流亡的家鄉(xiāng),也有“從一到四”的生活點滴。因為就是家庭錄像,立場預設(shè)和表達過度的弊病可以忽略;而珍貴的影像價值更是只留下滿滿的敬意。最讓人感動的是,說出“每日炸彈肥皂劇上演了”、“孩子被嚇尿了,我以為是熱茶或咖啡,真是詩意的早晨”的精神;戰(zhàn)爭和炮火可以無情,但卻從帶不走任何樂觀和堅強。
#curzon, 說實話,我無法理解為什么要孩子,要了孩子為什么不想提供相對的安全,而是抱著孩子出生入死,真是如片中闡述不知,有些后悔?還是(也許潛意識)覺得孩子是一個對紀錄片來說增加戲劇點的因素?這么說我顯得很陰暗,但是類似題材的《何以為家》讓我感動壞了,劇情片怎么賣慘都行,看你買不買單,但紀錄片賣慘,如果記錄者有參與的話,讓人抵觸,不是說不可以參與,但不應(yīng)冒著無決定能力的他者生命,即emma。也可能是記錄的時候想法更單純些,但剪輯過程為了沖獎和更多觀眾,以打亂時間線加作者第一人稱闡述來達到轉(zhuǎn)折和煽情,這些確實讓影廳內(nèi)觀眾集體倒吸口氣,或哀嘆,或不時落淚,幾個月前也拿下戛納最佳紀錄片。五星給予從未見過的敘利亞戰(zhàn)火中景象,帶著emma回醫(yī)院減一星,不顧婦人哭喊反對,拍尸體特寫再減一星。
連坐在沙發(fā)上都有種沉重的負罪感。
看到預告就迫不及待地找來看了??赐旰蠼Y(jié)合最近香港暴徒發(fā)起的所謂革命,對政治和戰(zhàn)爭有了些新的想法。影片中敘利亞反對派初期的抗爭、用的標語都似曾相識,感嘆原來通過學生發(fā)動運動,jc鎮(zhèn)壓,接著jc被罵背叛人民,繼而一步步引發(fā)全國大亂的套路在世界范圍都是通用的。本影片記錄人從反對派的角度出發(fā),記錄“冷酷無情、草菅人命”的俄羅斯軍隊圍困敘利亞平民的經(jīng)歷。絕對不是否認影片的真實性或百姓在戰(zhàn)火中生存的艱辛,而是就影片的政治背景感悟到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人們只愿意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在政治中談什么理中客的立場,不存在的。
導演從一開始就堅定的表明了反對派的立場,她用鏡頭記錄了Aleppo被圍城前后的故事。Sama的微笑、突如其來的槍炮聲、刨腹產(chǎn)嬰兒的啼哭、監(jiān)視器里醫(yī)院的瞬間消失、武裝直升機投下的燃油彈,Waad一家穿越火線的回歸,以及片子中那些無數(shù)消逝的生命,一切的一切都無法預設(shè)劇本,撲面而來的真實感只叫人感到手足無措。
真實的令人啞口無言
具備西方國家推崇的獲獎因素:戰(zhàn)爭、反政府、反俄
對起源與結(jié)果的描述浮皮潦草含糊其辭,但真實影像本身的力量已經(jīng)超越了立場,精確抵達了悲憫。
阿勒頗圍城內(nèi)的紀錄影像何等寶貴,對于這樣赤裸裸的真實人們是毫無抵抗能力的,但這就導致我們身陷另一個彀中——在強大的情緒感染之下,原因被抹殺了。俄羅斯軍隊壞得毫無道理可言,他們支持軍政府的深層原因沒有得到展現(xiàn),不過這對身處戰(zhàn)局當中的人來說也是難以避免的。身為導演應(yīng)該有表達的自由,不過偏于煽情的風格與導演的政治立場讓影片的客觀性有所衰減,很容易淪為某一陣營的意識形態(tài)宣傳工具(或是對立陣營的攻擊標靶),但即便如此還是為她敢于發(fā)出自己聲音的勇氣以及紀錄下如此珍惜的人類歷史影像而感動。說到底,我們身處千里之外的人又哪里有什么資格去指指點點呢?
為自由反壓迫學運游行,勝利煙火和終將被戰(zhàn)火塵埃覆蓋的花園,簡短幾組黑袍畫面說起“遠沒政府軍糟糕”的伊斯蘭國軍事力量試圖取代反抗勢力,將理念置于生命之上帶著嬰兒穿越火線,《海賊王》的紙船前訴說離別的小伙伴們,送給妻子的柿子勝過玫瑰,還有太多的死亡和孩子的眼淚……對錯與客觀在個人體驗的生死存亡間并不存在,新世代紀錄片的直接影像已基本取代了傳統(tǒng)紀錄片力求全知的事件解釋,不知是好是壞
QY-318,第一手拍攝帶著一種魔力,片子非常有感染力,鏡頭直面戰(zhàn)爭后方的死亡,尺度給的非常直接,記錄了阿勒頗被圍困后的日常,史料價值非常高,作為一部紀錄片就勝在這種導演在現(xiàn)場的記錄。作為一部電影,用旁白串聯(lián)影像資料,理出來一個清晰的主題,事件也很完整,表達非常直接,略帶獵奇色彩的戰(zhàn)爭日常讓人大開眼界。
父親給小女孩講的關(guān)于轟炸的故事,真的是編劇都編不出的場景。
是很驚心動魄,孩子、平民最可憐無辜??墒?,我還是覺得視角太偏頗,敘利亞這個局勢我們都知道有多混亂,各方勢力都為了自己利益在攪,可以說,沒有任何一方是絕對正義。但紀錄片里一直反映的都是政府派和俄羅斯對平民的無差別打擊,沒有反對派的絲毫還擊,我不相信這種屠殺一直是單方面的。是,戰(zhàn)爭里的人一定是有立場和情緒的,可是本片具有明顯的誘導性,全是批判和委屈,把自己一方粉飾得過于無辜清高,這一點真的不能接受。當然,戰(zhàn)爭肯定是最大的不正義,這個毋庸置疑,只是,對自己和對方都進行反思才是有意義的。
看完之后趁機去了解了一下敘利亞內(nèi)戰(zhàn)的來龍去脈,觀影過程中那些略微別扭的時刻也找到了原因:完全站在反對派立場,不僅避開了客觀而且避開了任何討論的可能,只展現(xiàn)自己的高尚,難免刻意煽情嫌疑。但是,面對她紀錄下來的真實的血淋淋場景,又怎能苛責她缺乏self-reflexive...畢竟,我們堅信的意識形態(tài)往往不是我們自主選擇的,哪怕看起來好像是。多一種視角總是好的,就算視角各種變,戰(zhàn)爭屹立依舊,它就是血腥殘酷自私的惡。
4.5 人生中看過最慘烈、最揪心的當下時代的紀錄片之一。片名誤譯,應(yīng)該是《留給薩瑪》?!?800萬觀看,但沒人采取行動”那句真是如此,我們知道這個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宛如地獄一般,但我們沒有任何辦法使出援手,只有觀看,只有泣不成聲。看到友鄰說里面的航拍鏡頭“做作”,我只想說:最做作的最后一個鏡頭,也是一位不斷抗爭的孕婦記者帶著生命危險拍下的。這些來自地獄的、來自死神面前的影像,已經(jīng)令我無法評價了。21世紀,仍舊是人類野蠻的世紀;最后離城一段的城市景觀鏡頭,和《鋼琴家》里的如出一轍。本屆奧斯卡所有提名電影里,如果只能選擇看三部,一定是《寄生蟲》、這部和《悲慘世界》。
直到中后段影片才解釋了為什么素材的組織那么不統(tǒng)一又奇怪,它們大多是為新聞而紀錄的素材、并通常以片段的形態(tài)上傳到視頻網(wǎng)站。于新聞而言,所攝內(nèi)容本身已經(jīng)足夠有說服力;但作為紀錄片來說,缺乏統(tǒng)一清晰的觀點,實在無法稱為佳作。于是最終,看似視角多變(pov/自攝/航拍)又包羅萬象(家庭/醫(yī)院/戰(zhàn)場),實則除了在剪輯臺上將素材順成了一條時間線,并沒有作太多組織與梳理。無論是在素材的統(tǒng)一還是視角的統(tǒng)一上,都更加傾向Still Recording.
滿目蒼夷觸目驚心,遍地尸體血水橫流,搶救死嬰的鏡頭都捂眼不敢看了。居然還有質(zhì)疑這只是反對派的立場,怎么不去看新聞聯(lián)播吶,那不也正好可以教育警示一下對抗政府的下場嘛,國家不惜毀掉一座城和這里所有的人民。而這夫婦倆在阿勒頗圍城中的戰(zhàn)場還結(jié)婚曬娃更是犯下豆瓣的大忌,好不容易出去又回來冒死越過封鎖線再入地獄都是為了什么呢,擺拍賣慘最后還有特權(quán)流亡海外。這一連串的不理解之后看到的是另一家人的超級樂觀,槍炮聲響起母親下意識一閃,而剛出生的孩子卻無動于衷。無人機航拍下像二戰(zhàn)波蘭式的廢墟,俄軍空襲向平民住所投下的炸彈與落入醫(yī)院還可以暖手的巨大彈殼,想要出城投降也會被亂射致死的抵抗者真是活該。這世界如你們所愿從來沒有變過,一直如此。#金馬56#最后還要感謝下國足這些年源源不斷的為敘利亞送分帶給他們希望。
這個導演很牛,這樣惡劣的環(huán)境下拍了自己的結(jié)婚跟兩個孩子的出生,整個都是在隨時被炸的情況下
可能是求生欲吧,才更容易在戰(zhàn)爭期間生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