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歲的孝貞在醫(yī)院被29歲的男護士性侵,經過長時間的思考,她把這件事告訴了和她住在一起的東根并一起報了警,然而,警察和周圍的人都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事,污蔑孝貞是老年癡呆患者,法院也以年齡的懸殊、事件證據(jù)不足為由駁回了拘捕令。在接二連三的打擊中,孝貞幾乎放棄,但因為意外的契機,她再次鼓起勇氣,向世界邁出堅實的步伐。
文:1900 / 公眾號:拋開書本
添加微信號pksbpksb加入全國影迷群
從近期的新聞“阿里女員工被侵害”“吳亦凡性侵女粉絲”“丈夫毆打妻子剃禿頭拍照”等等,女性受侵害的話題不斷出現(xiàn),每一次的新聞都讓我們觸目驚心。物化女性、貶低女性甚至邊緣化女性的事件層出不窮,我們一次次的報道,卻一次次的遺忘。
在第24屆釜山國際電影節(jié)上,電影《老婦人》備受關注,而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名69歲的老婦人遭到29歲男子的性侵。
在性侵的案件中,除了兒童性侵害、殘障群體性侵害,還有老年性侵害。根據(jù)調查顯示:每年被強奸的婦女中有18%年齡在60歲以上。美國司法部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揭示了老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情況:大約71%的老年受害者在養(yǎng)老院受到性侵害,15%在犯罪者的住所受到性侵害,12%的老年人在自己的住所受到性侵害,其中2%在成人護理住所受到性侵害。這些調查數(shù)據(jù)背后卻是常常被忽視的老年人群體。
電影沒有著重引導觀眾怨恨的情緒,相反,它通過冷靜、客觀的角度,使觀眾切實的進入到電影的事件中,產生自己的思考。
只有女性更了解女性。《老婦人》導演林善愛作為女性導演,在對于女性受侵害后的心理創(chuàng)傷的恢復,和對案件的處理更加具有同理心。她沒有選擇撕破女主角的傷疤,在影片的開頭則以黑屏加對白的形式,來展現(xiàn)老婦人被侵害的過程。
女主人公孝貞平常熱愛游泳,保持著良好的身材。氣質、衣品在同齡人中屬佼佼者,子女不在身邊的她只好去做護工,和作家南東仁生活在一起。
在她去醫(yī)院做康復治療的時候,卻被男護士侵犯。
受侵犯后,她選擇了報案。但她的上訴卻遭人質疑,原因是他們認為年輕男子性侵年邁女子的可能性較低。而男護士對這一切全部否認,他堅稱他們發(fā)生的性行為是雙方自愿的。
孝貞并沒有放棄上訴,在之后的日子里,她依舊去做護工,像往常一樣生活,但被侵犯的痕跡一直伴隨著她。因性侵而受傷的手漸漸痊愈,她在陽光下仔細端詳了幾下,雖然手上的傷口會消失,但心理的陰影揮之不去。
在百度百科中搜索“性侵害”一詞,它給出的解釋為:性侵害涉及各種非意愿的性接觸和被強迫的性行為,包括強制性交、強迫親吻、性騷擾、性虐待,露陰、窺陰等在司法判例上也可能被算作性侵。
在“吳亦凡睡粉絲”和“阿里巴巴員工被侵害”的案件中,犯罪者也以“灌醉”等手段讓被害者神志不清,再加以施暴。這種不征求雙方同意的性行為,已然構成性侵。男方在之后的調查中總會以雙方自愿的借口,試圖逃避責任。
之所以孝貞的上訴被懷疑,法院駁回對男護士的逮捕令,是因為孝貞的年齡,讓他們不相信她會被性侵。在影片中孝貞問警察,“如果我是年輕女子,那個人會被逮捕嗎?”
事實上無論是什么身份,年齡、性別、膚色、種族等都和被性侵無關,當施暴者實施了性侵,他只求一個欲望發(fā)泄的對象,此時受害者只是他眼中的泄欲機器。直男的自大在于,聊不完的性話題,對女性的樣貌身材百般挑剔,對自己的生殖器官感到特別自豪。當女性受到侵犯,他們首先會從這個女性的外部條件來判斷她是否值得去侵犯。
影片想表達的還有韓國日益嚴重的老齡化趨勢,韓國已經成為亞洲老齡化問題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截至2019年底,韓國65歲以上的老齡人口首次突破800萬人,占總人口比例達14.9%。影片中的作家南東仁和孝貞同為老年人,而他也承擔了協(xié)助孝貞的任務。老年人面臨著同樣的困境,導演試圖利用南東仁這個角色,承擔一部分觀眾的心理預期,密切接觸到受害者的境遇。
影片中孝貞并沒有上訴成功。最后,孝貞將一摞印著檢舉信的紙放在屋頂,讓它隨風飄逝。當漫天的紙張落入街道,路人拾起觀看的時候,他們是否會相信老人的遭遇呢?我們未可知,影片在此時也落下了帷幕。
也許當司法程序無用的時候,我們只能通過輿論來拯救自己。
看完以后不想用「女權」來思考這個故事 想用「平權」來思考一下,不過一會大概就回到女權上了 女性群體、老人群體有什么不同常人之處嗎?為什么要「被分類」 這個世界上只有垃圾該被分類丟到垃圾桶里,沒有一個人需要「被分類」
但是在韓國這樣的“男權”國家,這種「平等」被褻瀆得太嚴重了 為什么女人自卑到出門必須得化妝呢,韓國三分之二的男人長得歪瓜裂棗也沒見得去整整容 當知道這部電影在韓國,男性打1分,女性打9分,我突然明白了那部分高貴的男人們有多骯臟 縱是西裝革履冰美式不離手,但腦袋里已爬滿蛀蟲 真悲哀啊 這種根深蒂固的偏見和歧視一直到現(xiàn)在
我們國家有沒有好一點呢 現(xiàn)在大家都在講女權 圍繞著女權有各種命題 但不知道為什么這些命題看起來都很弱智 不知道那一部分才華橫溢的男性到底是站在什么立場上來討論女權的呢
全職媽媽沒有什么軟弱的 離婚的女性也沒有什么不堪的
她們可以把自己照顧得很好,也可以把家人照顧得很好
沒有經歷過十月懷胎、母乳喂養(yǎng)、工作受限等等等等。沒有這樣的體會,為什么會有男性在樂此不疲討論女權
對此我實在詫異,不知是否是因為我個人的境界不夠高
這部電影的女主角太值得每個女性思考了
什么是身心的解放、自由、平等
從某些角度來說 這個社會對女性的一部分教育與欣賞 是錯的 是畸形的 溫柔、賢惠、寬容、隱忍 似乎很長時間以此為女性美 我想這是片面的 任何對身體、精神、職業(yè)等的控制和惡意批評,都是不應該退步的 我好久沒看到這樣一個角色,有不被束縛的觀念,以及,能握起堅定又溫和的拳頭,握起自己的力量 這是我眼里的女性美,是美人真正的底色和奧秘,與年齡、樣貌和身材等都無關
感謝有這樣一部電影
沒有中國式結局,你要帶著遺憾和一點悲傷去接受這個現(xiàn)實
但這樣真真正正了不起的女性存在,因此被給予了很多安慰
???. 6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韓影生猛!
尺度大、挖的深、拍的狠……
拳拳到肉、一針見血,題材的辛辣敏感總能讓觀眾如坐針氈。
去年一部《82年生的金智英》引發(fā)輿論風暴,評分依照性別鮮明地分化為兩極:
女性打分破9,男性不到3分。
今年,又一部新片收獲了相似的待遇,
男性評分3.07分,女性評分9.89分。
題材,更是一個韓影從未觸及的領域,而這次又刺痛了誰的神經?
69歲的孝貞(藝秀晶 飾)因為關節(jié)炎的困擾住院接受理療。
出院前一天,她被29歲的男護士性侵了。
等她從沖擊和痛苦中恢復過來,經過深思熟慮的孝貞終于鼓起勇氣向警察舉報。
影片在這段的表達含蓄克制、充滿設計。
場景的開始是長達2分鐘的黑屏,期間只是穿插一男一女的對話——
內容尷尬、緊張,最后在不舒服的沉默中結束。
但單憑這些信息,觀眾們無法推斷出性侵的發(fā)生;
直到孝貞坦白自己被侵犯,事件才浮出水面。
這樣的手法一方面展現(xiàn)出導演細膩的女性視角,同時孝真問同居伴侶東仁的這句話,也通過筆直的視線拋給觀眾——
你相信孝真的說辭么?你會陪她一起去報案么?你站在支持她的一邊么?
導演同時還釋放了幾個煙霧彈,
穿了不同顏色的襪子,介紹她到醫(yī)院理療的朋友其實查無此人……
會不會是她記錯了?老糊涂了?
觀眾對是否遭遇性侵始終打一個問號;
直到——
侵害者咬死是雙方自愿,甩手就把老年癡呆的大鍋扣了過來……
接下來的展開才更讓人窒息。
因為受害者的年齡和侵害者存在巨大差距,犯罪行為本身就遭到否定,而受害人的指控居然為笑柄。
在警察調查過程中,孝貞一直被懷疑是阿爾茨海默癥患者。
只因記不清多年前發(fā)生的一個瑣碎細節(jié),罹患癡呆的可能性就被迅速放大。
甚至連孝貞都不由得開始懷疑自己,這也恰恰解釋了案發(fā)后,她為什么沒有馬上去警察局報案,一方面是震驚,其次是難以啟齒,最后是一種無力感。
對自己的無力,對社會的無力。
縱然測謊儀證明孝貞沒有說謊,孝貞也手握證物——沾著護士體液的內衣,手腕上的傷痕也是肉眼可見。
但是,該事件以無法證明暴力為由,不能刑事立案;
法院還以年齡差異為依據(jù),駁回了對男護士的拘捕令。
社會對她69歲年齡的偏見和厭惡,將孝貞逼到了絕境。
事件發(fā)生后,
每當有與診室里一樣的紅色光束(本片的主海報上也有體現(xiàn))照過來;
遇到的路人說了和男護士類似的話語;
泳池時,陌生人的偶然觸碰……
都會將孝貞帶回那個可怕的夜晚,引發(fā)她的應激反應。
而比創(chuàng)傷更恐怖的,是下定決心向警察報案后,各方的冷漠和荒唐的對待。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 《難以置信》《韓公主》《素媛》 ……
表達性侵犯罪難以證實、受害者維權艱難并受到二次傷害的影視作品有很多;
而《老婦人》在此基礎之上,著重展現(xiàn)社會對老年群體的冷漠和偏見。
在路人的塑造上,并沒有刻意的主觀善惡判斷,他們只是社會輿論的隱喻,可能是生活中的每一個人。
但無論是出于有心還是無意,他們的話總是施加著漫不經心的暴力。
聽起來似乎是稱贊,但是誰規(guī)定老年人就該身材臃腫?
因為不是年輕的姑娘,所以身材好就是不正常,這樣的論調完全基于老年人不可能美麗的前提。
這就是語言暴力。
而對于老年人這個定義,其實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在韓國,老年人的法律標準是年齡大于70歲。
而本片導演將年齡設定在69歲有著明確的意圖。(69歲“69?”也是本片的韓文原名)
隨著生活水平和科技的進步,過去認為60多歲就算是老人,如今準確的說更接近中年。
這樣的劃分標準是隨時都可以改變,甚至應該視個體情況的差異而定。
所以就更不應該一上來就給他們預設條件。
與之相對應,加害人的身份設定也是別有用意。
與其他同類題材相比,本片受害人與加害者的身份和階級差異并不明顯。
性侵案件幸存者伊藤詩織在紀錄片《日本之恥》中曾說,“ 大部分性侵案件不關乎性企圖,而關乎權力”。
護士在醫(yī)院內部的權利劃分中處于醫(yī)師、藥師之下的底層。
這樣設置跳出了侵害者的故有設定,在現(xiàn)實中加害者不一定是窮兇極惡的暴徒或是高高在上的老板,普通人也會伸出黑手。
另一方面,更加凸顯老人是在社會上被冷落的軟弱存在,任人欺凌宰割。
導演于2013年受社會新聞的啟發(fā)而萌生了靈感,2016年開始動筆創(chuàng)作。
之所以將時間背景設置在2012年,是因為韓國的《性暴力特別法》剛剛施行2年。
據(jù)韓國檢察廳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韓國60歲以上的女性性暴力受害者從2014年的442名增加到2018年的728名,同比增加了65%。
而這個數(shù)字也不足以反映現(xiàn)實,因為很多老年人即使遭受性暴力也不愿意報警,實際等受害人數(shù)只會更多。
10年過去了,情況仍然未見好轉。
這樣的社會風氣,從本片所遭到的惡意低分評價事件就可略窺一二。
“為了貶低男性而制作的電影”、“現(xiàn)實上不可能的故事”、“有被害妄想癥的女性電影請適可而止吧,阿西吧”……
男性賬號評論區(qū)內充斥著諸如此類的內容,而這些人大部分連電影都沒看過。
在惡意低分的沖擊下,《老婦人》在韓網論壇的評分一度下跌2分;
在平臺出手干預、篩除不真實的評分后,才重回9分之上。
制片人曾建議在片中增加類似初出茅廬的熱血律師、血氣方剛的社會活動家等年輕幫助者的角色。
但導演始終堅持以老年主人公為中心。
在孝貞被挫敗、無力、愧疚、委屈、羞恥、憤怒等情緒席卷時,處在漩渦中心的,只有她自己。
而唯一算得上給予過鼓勵和幫助的同居伴侶東仁,同樣也是老年人。
之所以造成這樣的局面,并不是因為社會沒有法律、社工這樣的幫助系統(tǒng),只是因為人們固有的偏見。
我們看到了法律與正義的失守,更看到伴隨著所謂法律與正義而來的,無處不在的,傷害。
影片的最后,孝貞選擇用自己的方式來解決一切。
她拿起筆,將事情的經過寫下——
她帶著厚厚兩摞自白信,
慢慢的,一步一步艱難的,爬到醫(yī)院樓頂。
把信靜靜的放在天臺上,讓風將自己的故事帶給世人……
沉穩(wěn)、內斂、隱而不發(fā)……
孝貞在偏見與懷疑中艱難地只身前行,
她沒有因為比年輕人更靠近死亡就放棄自己。
一個人的人格主體,與年齡和性別沒有任何關系, 這種事發(fā)生在任何人身上,都不會改變他們的自身。
任何人都有絕對的權利做自己、成為自己。
任何人都不應被前進的時間拋棄或傷害、被他人肆意的欺凌。
任何人都不會永遠年輕。
題材很好,老年人性侵話題,是在國內鮮少被提及,但其實卻很常見的一個問題。
但用力的點以我看似乎有些歪斜了。
作品花了很大的心思去討論老婦人依舊保持了一些生活的心思,而被批判不像其年齡該做的事,并將這種女性氣質(甚至帶一點刻板的)與女主的受害直接聯(lián)系起來了(開頭的黑幕)。
這點我其實覺得有點歪了,就像“老婦人”這個標題一樣,作品的這種情節(jié)其實就是將作品分為了兩個點“老”(年齡)與“婦人”(刻板女性氣質)的問題上去,但對“老”的討論實際上是點到即止的,內核討論的還是女性氣質的問題……
老年人的性侵,很多時候重點已經不在女性氣質這類的刻板印象上,而是很多時候就在于“老”之上。
我……周邊有老人在家里癱瘓了,言語都有些說不清楚。但子女并不想把她接到城里,就把她送進了當?shù)氐酿B(yǎng)老院。本來在家時還精神不錯的老人,進養(yǎng)老院不久居然因為梅毒,全身潰爛……就離開了。
大概在那里是受到了里面五保戶,各種老頭的暴行。
像這樣的老人性侵事件。和社會覺得老婦人應該不要追求美的刻板印象可以說完全沒什么關系了……而只是因為她老了,她不僅在社會意義層面上失去了發(fā)聲的機會,更多連生理意義上都無力去發(fā)聲,并且鄉(xiāng)鎮(zhèn)養(yǎng)老的一系列難點將其進一步推往弱勢。
將諷刺的重點放在老婦人的女性氣質的刻板印象上,是導演批判的筆力的歪斜,甚至可以算其作為年輕女性導演對老婦人或者說老人的真正困境的批判有一種無意識的偏頗。
面對這樣的問題,探討這其中的女性印象問題是有益的存在,但我在想能不能更深入地觸及到,諸如老人發(fā)聲權益、護理人員培訓考核制的健全、養(yǎng)老制的變通建設(尤其是鄉(xiāng)鎮(zhèn)農村)等等能持續(xù)保障老人權益的提案呢……
當性侵犯發(fā)生時,施暴的男性會不會得到懲罰我們不得而知,但被侵犯的女性將會從年齡、外形、衣著與生活方式上遭遇全方位的審判。生而為女性,即使沒有被惡魔選中,也從未逃脫過男權社會的結構性暴力。
以老年人性侵案件觸及到老年人生活的細節(jié),沒有過分戲劇化渲染而處理的平靜細膩,作為韓國電影挺難得。
沉穩(wěn)、內斂、隱而不發(fā)……導演的手法非常含蓄,韓國人真敢拍且會拍,編劇轉導演厚的長篇處女作,完成度很高……
看看韓國電影,這就是中國電影工業(yè)總是上不去的原因(我恨廣電)電影就是他媽的真實,但就是拍出了中國不敢拍的題材。(diss廣電)
想把老婦人的角色塑造和人物狀態(tài)往《詩》那種內斂細膩的方向靠攏,避免了韓國電影不加克制的撕心裂肺,但《詩》是綿里藏針的(并不依賴題材),兼具向死而生的頑強,這里的著力點太過搖擺,在事件討論(比如點到主角確有記憶錯漏,然后呢?)和捕捉情緒間飄忽不定,這種割裂恰好又體現(xiàn)在老婦人和詩人身上,后者戲份過多(和前者分成兩條調性完全不同的支線)但其承載的劇情價值又達不到《暴劫梨花》里女律師的重要性。只有真正算是妙筆的結局挽回了不少。
#24th Busan IFF# 新浪潮競賽。相當之驚人的題材“69歲老婦人被理療師強奸”,完成得也相當內斂含蓄,層次豐富。對老年狀況的探討非常細膩??吹侥壳靶吕顺崩镒钕矚g的一部。
《44年出生的沈孝貞》,老人被性侵的題材,拍得極其克制,幫助老人的書店老板,是唯一帶有情感的宣泄點?!叭绻椰F(xiàn)在是一個年輕的女孩子,那他會被逮捕嗎?”“我的穿著很體面就應該被騷擾嗎?”觀點輸出又適合所有人。醫(yī)生已經懷孕的未婚妻和家人,是給觀眾解脫的一個出口,要是沒有這樣一個設定,可能抓到性侵者把柄的機會都沒有……最后沈孝貞選擇了說出來,用打印傳單的方式任由風吹飛舞,給了自己一個交代,更多的還是一種悲涼的底色。
最怕的是那句話:根據(jù)真實事件改編。
導演是女性,女性看見女性
音樂7 畫面6 導演7 故事7 表演7 印象6 平均6.6/10 足夠引起話題性的題材。但因為主人公是老年人而走投無路。沒有后臺、沒有監(jiān)護人、身體的衰老以及生計問題,在遇到被侵犯的事情時,到底由哪方站出來保護她?可惜,這個快速發(fā)展的社會并沒有考慮到這個拖后腿的問題,甚至覺得發(fā)生的可能性都沒有。社會不善待老人:年近七十還要走流程報案;適應了自動販賣機卻又是壞的;覺得老人好欺負嘴上就不留情面;穿得寒酸會別人無視,穿得有品味就該被人這樣對待?到底穿成什么樣是對的?... 誰都有個變老,到時候會享盡感同身受。唯一的出路只有道出真相吧。
相比于慨嘆隔壁又拍出了一部我們“感同身受”但礙于種種無法搬上熒幕的作品。我更想借用羅翔老師的話,告知各位女性,自我保護意識務必要強,無論是熟識的老公,男朋友,男同學,男同事,還是陌生的男性,只要是個男的,就一定要有所戒備。如果不幸,遭遇性侵;首先,主觀意識上,不要羞愧,不要恥辱,這不是你的錯,是犯罪分子的錯;其次,第一時間去醫(yī)院做檢查,相關衣物保存好;然后,去公安機關報案勇敢的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至于那些垃圾,再次強烈建議國家考慮化學閹割
本來挺充滿期待的,但強迫自己看完,那么好的題材,拍得卻過于拖沓,導演想要說的幾個重點,都被長長的情緒鏡頭拉沒了節(jié)奏感。雖然從臺詞到人物之間關系的處理,都相當內斂,演員絕大多數(shù)都是一種克制的表演。但很希望這樣的電影能拍得情緒更強烈更飽滿一些,把真實拍得更赤裸一些,敘事上可以更立體、更緊湊、更有沖擊力。
老年人性侵,選題多么犀利,但拍得一點力度也沒有。導演一直在用對情緒的暗示來填塞全篇,幸好演員給力,人物表情經得起這樣長時間的凝視。信息的刻意淡化,讓它們本身承載的沖擊感被削弱了。有幾個橋段的設計也挺匠氣的,例如老人在便利店外吃泡面,與店員沖突的一場。我倒希望導演放棄這種文藝化的敘事,抽絲剝繭還原事件本身,用《聚焦》《華盛頓郵報》那種紀實口吻拍。蘇珊.布朗米勒在《強奸:違背我們的意愿》中也分析過老年人性侵的案例,強奸本身并不是一種“色情”屬性的行為,是力量的征服、奪取和炫耀,但本片卻一再往“性欲”的角度落腳,我覺得女導演還沒有挖得很清楚。
很好的題材,但可惜導演太想在電影中強調自己的觀點,一個年輕女性平權主義者的觀點,這些觀點體現(xiàn)在老婦人的臺詞中,也充斥在周圍人的反應中,這種角色塑造上的不真實就會被反對者拿來轉嫁到故事本身上。非??上?。
手腕上的疤會消失,但心里的傷疤不會... ...
女人一生都在地雷陣上行走。
非常嚴肅卻有力量的電影。開頭和結局都令人印象深刻,過程很克制,結局是風。導演親自給中國的觀眾錄制了一段video。沒想到是這么溫柔的導演,但她說的話卻非常有力量,她說,她不是要再現(xiàn)一個特殊題材的電影,而是“她們并不僅僅作為受害者而生存著,更是作為一個人,如何努力地想要守護住自己的尊嚴”。@山一,門口還有為這場電影專門設置的問卷調查單。
共情力的消失,是社會最大的悲哀。
“我要怎么穿才能不顯得輕浮呢?”“怎么是我需要小心呢?”
真實但還是比較含蓄反映了社會對于老年人被性侵的態(tài)度。很成功的一部女性電影。結局算是治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