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主要講述了一個五口之家爸爸媽媽是工作達人,大兒子是正處于青春期的叛逆少年,小兒子是懵懂的孩童,還有奶奶。還有另一個單親家庭,下崗的父親帶著兒子生活,不善表達愛意的父親,用拳頭打散了親情……漸漸的孩子跟父母之間就出現(xiàn)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 “天下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這是成才的爸爸臨終前才覺悟的。他不是不愛成才,他只知道自己是從小被打大的,不希望成才再重蹈覆轍,不知道如何去愛一個人和表達自己的愛,才導(dǎo)致了今天的悲劇,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了孩子的成長與回頭。 “蘋果雖然爛掉了,可把爛的部分去掉,還是好蘋果,如果扔掉了,就什么都沒有了”。 就像學(xué)生,就像孩子,當他們犯錯時,老師和父母的打罵是對他們的否定、放棄。 《小孩不笨》一共有兩部,這兩部中,清楚地描寫了很多孩子的心理,大人也要了解。 家長有時候也不以身作則,就像Tom和Jerry在吃飯時,父母不準他們接電話,可是他們自己卻接了電話,而且還是無關(guān)于工作的事。 家長以為說很多話就是溝通了,其實,我們孩子根本聽不進去,都是一直耳進,一直耳出。 看著它,我不得不掉下眼淚。我為成才父親對成才的愛落淚;Tom為父親買剃須刀修電腦卻被否定而哭泣;為Jerry 想讓父母去看他的演出而付出的努力而哭泣;為Tom媽媽為了兒子辭去工作而哭泣;為父親Tom為了兒子下跪而哭泣;更為兩代人之間不能互相理解而哭泣。
你記得小時候的你,聽不聽爸媽的話嗎? 你是那種完全聽從師長命令的孩子嗎? 還是那種總是被視為亂源又很有自己想法的孩子? 無論你是哪一種孩子,你後悔當初的決定嗎? 或者,你滿意現(xiàn)在的自己嗎? 本片的角色設(shè)定很簡單,但卻囊括了最常見的三類人 一種是完全聽命於父母,完全沒有自己主見的Terry; 一種是成績不好,但卻很有繪畫天份的國彬; 一種是家裡經(jīng)濟狀況不佳,但非常講義氣的文福。 東方的教育文化似乎都非常的相似,所以這部片開始沒多久後,我就像是重新回到了10多年前那個只知道讀書的我。 我們從小就被灌輸著一種觀念:唸書,才能出人頭地。 我不會去否認這個觀念,但我想說:這只是其中一種出人頭地的方法,而且是最簡單的方法。 我當然也是被這種觀念灌輸長大的孩子,但讀書讀到現(xiàn)在,如果你問我:你出人頭地了嗎?我會答:當然還沒,而且我並不覺得自己會有那麼一天。 你再問我,讀書讀了那麼久,你滿意你現(xiàn)在的生活嗎?我會答:我不是不滿意,但我不喜歡! 小時候,我是那種師長都喜歡的乖寶寶:因為我很聽話 我也厭惡那些總是違規(guī)的同學(xué),心裡總想著:難道你就不能好好聽話嗎? 遵循命令是那麼的簡單,但真正難的其實是造反。 我從來沒有造反過,無論是小事還是大事,因為我找不到理由造反:我覺得師長說的話一定都是對的,爸媽說的話也絕對不會錯,所以我要做的,就是聽話、遵守紀律。 就這麼過了20年,這20年來我沒有想過要違抗自己的人生,因為我從來沒試過、也從來沒想過:光是在腦海中模擬一句違抗父母的對話就足以讓我的心跳加速、冷汗直流 於是,就這麼平順的過來了,教出了一個很聽命令的孩子:這就是東方教育所謂「成功」的產(chǎn)物。 / 而就在你已經(jīng)習(xí)慣20年來只需聽從命令的生活時,突然要你為自己的未來做些決定的時候,你會驚覺:腦袋裝的三角函數(shù)、化學(xué)計算式、物理定理全都一點用也沒有,這些知識無法幫你決定未來、也無法給你一點意見 以為自己通過各種「邁向成功」的考試就會有明亮的未來,在這一瞬間全然破滅 你只不過是一個會背一點計算式的普通人類而已,沒有自己的想法、創(chuàng)意、主見,在這個社會上處處可見,沒什麼特別的 這就是東方教育,在師長眼下看似極為「成功」的產(chǎn)物,其實說到底也只不過是個只會讀書的平凡人類而已:空空的軀殼裝著滿溢的知識 片中我最印象深刻的一段是: Terry和文福被綁架後嘗試脫逃,眼前有兩條路可以走 一條是筆直且好走的路,另一條是沒有人走過的崎嶇道路 文福見著便說:「這條路太直了,很容易被抓。我們走另外一條!」 Terry:「這條路?這條路從來沒有人走過,會不會有危險?」 文福:「什麼事情我們因為怕有危險,而不去嘗試,最後就是死路一條?!? 我想,我一直以來都是走那種筆直又好走的路吧,所以不必思考,只管往前走就好。 而無論是東方教育、師長、父母也總是將我們推向那種筆直、看似通往康莊大道的明亮道路 我們乖乖聽命、行事;可現(xiàn)在,我多希望自己曾經(jīng)走上其中一條沒人走過的小岔路,這樣的話,我會不會多一些主見、會不會多一些自己的想法?
我突然很好奇當初那些總是造反的孩子現(xiàn)在都在做著什麼事? 他們會不會後悔當初沒有乖乖聽師長的話呢? 他們會不會後悔當初沒有好好背三角函數(shù)的公式? 他們會不會跟我一樣煩惱著未來呢? 我真希望聽到的答案是:會! 這樣我就能繼續(xù)說服自己,「聽話」並沒有錯。 最後我想說: 我從來不否認教育的重要性,但到底該怎麼教、該建立什麼樣的觀念或許是我們都無法輕易解決的難題,也將會是永遠爭吵不休的議題。 而我想說:讓孩子愛上學(xué)習(xí)而非逼迫式學(xué)習(xí),才是教育最重要的根本! 我所接受的教育曾經(jīng)讓我厭惡閱讀,直到我自動自發(fā)的翻閱起一些被視為無關(guān)緊要的課外讀物後,我開始愛上閱讀、語言程度也突飛猛進:這不就是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嗎? 為什麼我所接受的教育反而讓我對這些極具親和力的事物感到如此厭惡呢? 我們口中的「教育」,究竟是何物?又代表著什麼? 也許是身為大人的我們都該好好問問自己的問題。
電影內(nèi)容記不清了。 我只記得這是小學(xué)的時候在實踐活動課上老師放給我們看的,那個老師是個老頑童,經(jīng)常給我們放香港、新加坡和日本的電影,他大概算作是我的電影啟蒙老師。 后來聽語文老師王老師說,老頑童老師的女兒結(jié)婚請他去吃酒,老頑童老師在婚禮上哭得不能自已。 我們都驚呆了。在小孩的世界里,老頑童老師好像永遠都很新潮(他的辦公室和信息老師在一間屋,所以他自學(xué)了網(wǎng)頁設(shè)計,平時考試都讓我們登錄那個他自己做的網(wǎng)站。多酷啊!)(所以我也有被他激勵到,一直想建一個自己的網(wǎng)站)他還時常佯裝惱火,在班上問那個和他住同一小區(qū)的男生,為什么在小區(qū)里見到他不跟他打招呼。 多酷的一個老師,他竟然會在女兒婚禮上大哭! 可是他明明也給我們放了很多心思很細膩的日本動畫,他大概是希望我們也能成長為一個,內(nèi)心細膩外表酷酷的人吧!
這部影片真的非常好,開始時笑點滿滿,到后來文福因為老師家長教育要跳樓時真的要哭出來了,還好警察突然出來了。
后來那兩個人綁架小孩,文福用自己驚人的畫技來幫助警方調(diào)查案件,才讓我們知道,小孩真的不笨。
三個小孩到最后,都有了不同的改變,國斌的學(xué)習(xí)成績越來越好,文福繪畫的技術(shù)終于被發(fā)掘,Treey開始不再盲目聽家長的話,有了自己的主見。
這是一部非常好的電影,非常值得一看
三個主角里最痛苦的一定是劉國彬——正在階級滑落的中產(chǎn)家庭孩子。他和他的父母作為資本主義世界的螺絲釘,必須以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形式來隨波逐流,以此完成自己的階級地位再生產(chǎn),所以應(yīng)試教育對他們來說是二階壓力。全片所有的主觀鏡頭都是這個可憐的小人的,我們看著他和其他“普通人”一樣,走在讀書-考試-考公-考編-死亡的獨木橋上,還有可能根本考不上。相比之下,另外兩個主角:富裕的資產(chǎn)階級和聰明的無產(chǎn)階級,他們的煩惱算不得什么。只有藝術(shù)和體育這類服務(wù)景觀的行業(yè)適合中產(chǎn)階級普通學(xué)生大展宏圖。那為什么連金融資產(chǎn)階級的父母都鉚足了勁讓孩子“讀書”呢?因為時代。Terry的父親說9·11后股價大跌,這是大輸,母親說做政府工,當公務(wù)員還是能賺大錢。也只有經(jīng)濟不景氣的時候,商人才會讓孩子進入編制。看看幾年后的次貸危機,一目了然。
有可能本土電影是個會讓我愛上新加坡的重要原因。聽著影片中熟悉的singlish和一句話不用兩種語言無法說完的可愛。影片本身的優(yōu)秀與否已經(jīng)被感性覆蓋了一大部分。拉回主題,本土電影充斥著生活在SG的人才會懂的更徹底的內(nèi)涵段子。在Ah boys to men里面似黃非黃的段子有更明顯的表現(xiàn)。跟我愛上SG。
CCTV-6? → 2008-06-21 CCTV-6 電影頻道 佳片有約 …… → 2020.03.21:多年后突然有重溫沖動,于是就和外甥與侄子三人一起觀影了:印象中挺歡樂的一部片子,果不其然把我們仨看得嬉笑連連,尤其是「-文福:這么聽話,如果你媽媽叫你去吃大便呢?-Terry:就去吃嘍!反正只要我媽媽有在,就算是大便,她也一定會把它弄到很好吃的。-哇咧!」這段對話更是把小外甥剛喝的可樂直接笑噴出來。雖然是平時不喜歡講臟話的閩南人,但聽到「林北講林北是林北的事,林北講林北還輪到你來講林北?!沟乳}南語臺詞我還是被逗樂了。另外,學(xué)習(xí)成績不好但擅長畫畫的國彬讓我聯(lián)想到喜愛有加的2007年印度電影《地球上的星星》里的男孩伊夏。
的好有愛!好有愛~!
故事不壞~~哈哈,新加坡,某人要用電影跟新加坡人談生意吶??!
呼喚所有的家長都看看。
很搞笑,還有,新加坡人的看家本領(lǐng),乖乖聽話,什么的,哈哈
請到www.guanyinma.com下載第三張和第六張符 燒了喝掉就沒事了……
熟悉的Singlish 與原先設(shè)想的不同 是一部包容了許多社會問題的影片 手法比較稚嫩但是能夠引發(fā)人的思考 許多問題在中國也同樣存在著 甚至更為嚴重
忍俊不禁的小孩,他們的故事,從電影中找到我們的父母,我們的老師,我們的故事,我們的過去,也許會讀書不一定就是好小孩,我們不笨。
別看封面,看療效。作為華人占絕大多數(shù)的新加坡,其教育和生存等方面面臨的種種尷尬似乎仍在其他地方不斷重演。這是一部適合父母、小孩和老師看的佳作,如果產(chǎn)生共鳴,請及時改正(*^__^*)
關(guān)于小孩成長的電視劇,敘事方法很有趣。小時候TVB常播的,很喜歡看——也許是因為能從里面找到自己和同學(xué)的影子吧
BEC老師推薦的,新加坡的電影看著好笑,有些畫面還是蠻有意思的。
我們都是有用的人——雖說新加坡也很主旋律,這個片子有點像小時候看《媽媽再愛我一次》或者中國式家庭親情成長教育片,沒有新意但依舊感人……
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里面的臺詞很風(fēng)趣,也活靈活現(xiàn)的反映了新加坡當下的教育問題,很風(fēng)趣搞笑的好片~
很溫馨感人的片子,哭了笑了,還有感動。singlish好好玩啊,光聽他們的accent就有很多笑點,聽習(xí)慣了,竟然不看字幕也聽得懂。哈哈。。。新加坡的語言很雜,很diverse,不過這就是她吸引人的地方。
新加坡對于教育的認同度還是比較殘酷的,不知道現(xiàn)在是怎樣,還是說亞洲國家都這樣?那個小胖子真的很可愛
文福:“我不想一輩子給人看不起,所以我想給自己一個機會”
以為到了結(jié)尾,可總是還有,太拖沓了
本來是給四星 后來又看了好多兒童片 無能出其右者始知中毒已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