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无码不卡,在线精品网站色欲,国产欧美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偷亚洲成在线观看

刀劍笑

喜劇片香港1994

主演:劉德華  林青霞  徐錦江  斯琴高娃  呂良偉  于莉  

導演:黃泰來

播放地址

 劇照

刀劍笑 劇照 NO.1刀劍笑 劇照 NO.2刀劍笑 劇照 NO.3刀劍笑 劇照 NO.4刀劍笑 劇照 NO.5刀劍笑 劇照 NO.6刀劍笑 劇照 NO.13刀劍笑 劇照 NO.14刀劍笑 劇照 NO.15刀劍笑 劇照 NO.16刀劍笑 劇照 NO.17刀劍笑 劇照 NO.18刀劍笑 劇照 NO.19刀劍笑 劇照 NO.20
更新時間:2024-06-27 16:01

詳細劇情

  橫刀(徐錦江)、名劍(林青霞)和笑三少(劉德華)是三個齊名江湖的武林高手,但因志向有別,三人走上不同的路,橫刀投身朝廷,名劍與笑三少則為爭天下第一相約決斗。  笑三少被幫內(nèi)叛徒誣陷曾深夜入宮奸殺皇妃偷盜寶劍,被不明真相的橫刀和四大護衛(wèi)追捕,為洗清冤屈,笑三少開始同情人蝶舞一起走上躲避追捕、查證實情的征途。歷經(jīng)千難萬險,笑三少終于查出名劍之嫂彩衣為保名劍天下第一,倚仗其獨特的武技,借詐死七年的“名流花”教主燕敦煌之手和朝廷、橫刀及他抗爭。計謀失敗后,暗戀名劍的彩衣自刎身亡,但在臨死前,卻依舊惦念著名劍與笑三少決斗的事。

 長篇影評

 1 ) 貪、嗔、癡與一把寶刀的故事

     《刀見笑》采用的是常用的三段式結(jié)構(gòu)手法,用三個看似不相關(guān)的故事串聯(lián)在一起,來講述佛家貪嗔癡的哲學。貪、嗔、癡三毒是對人性弱點的概括,“所謂貪,是指人的貪欲,尤其是人的身體的各種欲求,嗔指嗔怒,指人的喜怒哀樂等情緒及情感,癡指愚癡,指人的不發(fā)達的智慧?!豹毠鲁蔀榉Q霸武林成為天下第一,不惜挖開父親的墳墓盜取烏金玄鐵。最終成為別人的刀下之鬼。這個爭奪天下第一的故事是為佛家所謂“貪”啞巴身負全家被太監(jiān)滅門的血海深仇,一直想找機會復仇。為此不惜毒殺對自己恩師,以求機會接近仇人大太監(jiān)。正當他有機會手刃仇人之時,孰料仇人自己擺烏龍掉進糞坑,被自己的屬下所殺。啞巴于是頓悟:我不殺仇人仇人也要死的,人總有一天都會要死的。這個復仇的故事是為佛家所謂“貪”。第三個故事是個暗戀的愛情故事。少三兩是一個長相丑陋的屠夫,一天無意間撿到青樓妓女寐娘的手帕,暗戀上了寐娘。一心想娶她為妻子??墒敲履飬s被一個武功高強的江湖客“一刀仙”所霸占。少三兩幾次三番遭到眾人羞辱,卻誤打誤撞的用寶刀殺死了“一刀仙”。三個故事中前兩個報仇與爭名逐利的故事,是武俠電影所習見的。唯獨第三個故事似乎頗有深意,這個“一刀仙”平時總被人嘲笑看不起,可一旦他殺了“一刀仙”寶刀在手的時候,眾人立刻換了一副嘴臉,一口一個大俠。而他也真的以為自己就是大俠了。好似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
  
  該怎樣定義這部電影呢?導演自己戲稱這是一部雜種電影。的確這部電影充滿了另類風格,好似一個創(chuàng)意大拼盤,糅雜著各種文化。你能在這部電影里看見中華美食,也能看見京劇這樣的國粹??墒请娪爸械募嗽豪习搴痛筇O(jiān)的臉譜打扮卻是日式風格。還有mtv 動畫片格斗游戲的元素。導演這個拼盤在我看來做的相當成功,絕對順乎潮流,迎合了玩游戲看動畫片長大的青年一代口味。當你看到獨孤成父親滅掉“金古梁羽溫”這句臺詞,一定會會心的笑起來。
  
  《刀見笑》雖然打著新武俠電影的旗號,可是在這部電影里面你完全看不到“言必行行必果”的俠客。然而導演的確掌握了武俠的精神,那就是“武,止戈也”。

 2 ) 《刀見笑》:送你一把開心刀

地震、海嘯、核輻射,這么多鬧心的事一起來,實在是一鹽難盡,在這當口,能有部喜劇電影看看,是件好事,但對《刀見笑》(乃至整個大陸電影市場)來說,被突發(fā)新聞吸引了太多的注意力,而且本就是傳統(tǒng)的票房淡季,雖然公映日期從去年11月推到今年3月——不過正所謂“弱片無檔期”,諸多因素疊加在一起,使我對《刀見笑》的票房前景實在不敢看多。

這并不是唱衰影片的藝術(shù)質(zhì)量,濃烈的個人風格已然注定了《刀見笑》是一部口碑兩極分化的作品,不過我還是力圖冷靜的梳理一下影片的得失——我不是代表,我的意見僅對我個人負責。

我看完《刀見笑》后的第一感覺是:這是內(nèi)地第一部公映的尻片(考慮到cult翻譯成“邪典”引發(fā)了諸多非議,那我索性用音譯)。此片在多倫多電影節(jié)放映時,被設(shè)置在“午夜瘋狂”單元里,在這個單元里,據(jù)說曾放映過三池崇史、冢本晉也、《指環(huán)王》之前的彼得·杰克遜等人的作品,由此看來,從“重口味”的審美趣味上來看,《刀見笑》已經(jīng)獲得了國外同行的認可。

“重口味”直接體現(xiàn)在了影片的視聽風格上。高密度的剪輯節(jié)奏,MV式的用鏡方式,這淋漓盡致的體現(xiàn)出了導演烏爾善十年廣告片的拍攝經(jīng)驗——我甚至想起了同樣玩廣告出身的大衛(wèi)·芬奇,《社交網(wǎng)絡(luò)》那種節(jié)奏恐怕只有丫能玩得出來。由于預算的限制,《刀見笑》基本未采用全景、遠景,而是大量的近景和特寫拍攝(用導演的話說:“鏡頭拉開就穿梆”),不過此一取景方式與MV視覺風格相得益彰,倒不突兀。而影片為應對三段式的敘事結(jié)構(gòu),也采用了不同的色調(diào),同時著力凸現(xiàn)了“粗鄙”的質(zhì)感,糙爺們糙畫面,臭汗哈喇子滿銀幕流,這恐怕也是絕大多數(shù)女性和文藝青年不接受此片的根本原因。在音樂上,《刀見笑》大量使用了Hip-hop嘻哈、Rap、電子、金屬等不同類型的音樂,也是重口味十足。

“重口味”還體現(xiàn)在影片的敘事結(jié)構(gòu)上。當然,把《刀見笑》跟昆汀相提并論是太忽悠了,雖然采用了套層式的敘事結(jié)構(gòu),但《刀見笑》并沒有采取昆汀、寧浩式的多線索敘事,而是用一把菜刀串聯(lián)起了三個在時間線索上依次倒敘的故事,并在結(jié)構(gòu)上使用了插敘的手段,從而形成了三個故事大套中、中套小的俄羅斯套娃式結(jié)構(gòu)。但即使是這樣,在敘事手法上,《刀見笑》已經(jīng)算國產(chǎn)電影中的翹楚了,國產(chǎn)電影一般在敘事結(jié)構(gòu)上循規(guī)蹈矩,這可能跟中國觀眾對結(jié)構(gòu)的創(chuàng)新接受程度低密切相關(guān)。

在影片的主旨層面,影片里的三個故事分別照應了“貪、嗔、癡”三個佛家說辭,在畫面上用了雞、蛇、豬三個動物來象征——估計這跟導演的蒙古族血統(tǒng)也有關(guān)。既有這層濃厚的宗教背景,應當也算“重口味”吧(想想我們的電影審查政策,你懂的)。

影片故事改編自《故事會》里的《菜刀傳奇》——是的,《故事會》,一本大型高端文化讀物。我沒有諷刺的意思,《故事會》里流轉(zhuǎn)著大量的民間故事和市井傳奇,“小說”一詞怎么來的?唐傳奇從何處誕生?但凡熟悉點中國小說史的人,都不應忽視《故事會》。毛主席說過:“卑賤者最聰明”,販夫走卒方有大智慧,作為一種大眾文化形式,電影《刀見笑》從《故事會》里找素材,那是正道。不過《菜刀傳奇》里有四個小故事,現(xiàn)在影片只保留下中間那層啞巴廚子的故事,其余兩個皆為原創(chuàng)。坦率的說,全片最出彩的就是這個啞巴廚子故事,少三兩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結(jié)果沒吃成;獨孤成弒父殺兄想搞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結(jié)果命喪黃泉;這兩個都毫無懸念可言,沒啥戲劇性。唯有啞巴廚子復仇的好戲,一波三折,牽出一段前情恩怨不說,還有著令人意想不到(同時充滿反諷)的結(jié)局。在我看來,若《刀見笑》就把啞巴廚子的故事做足,搞成90分鐘,一定比現(xiàn)在的影片更好看。這也應了“民間故事不可改”的原則,什么叫“民間故事”?那是萬千大眾口耳相傳,經(jīng)過無數(shù)不知名作者潤色加工過的故事瑰寶,增一分嫌長削一份嘆短,最多改改時空背景什么的,故事筋骨萬不能動,一動就散黃子(《趙氏孤兒》可做前車之鑒)。

啞巴廚子的成功跟安藤政信的精彩表演也密不可分,這才是德藝雙馨的表演藝術(shù)家,日本人演中國戲,官話說得比中國演員還地道(想想《無極》吧,日韓演員一板一眼的模仿普通話,特區(qū)的演員反而要配音),這股狠勁倒是跟啞巴廚子的性格很類似。女一號張雨綺也算“本色”演出,再加上影片中“俏X南”的植入,倒是八卦談資十足。

要說影片的短板,恐怕拼貼的過多是個大毛病。玩雜糅不要緊,但這跟做菜一樣,食材才是根本,雜糅無非是調(diào)料,調(diào)料不能喧賓奪主——觀眾們來享受視聽盛宴,那是來“吃”菜不是來“吃”鹽的。

《刀見笑》已經(jīng)被20世紀福斯公司買斷了,所以我們在片頭可以看見熟悉的探照燈標記,影片也是由福斯同步在全球發(fā)行、上映;導演在影片還未公映的情況下,也被陳國富相中,成為《畫皮2》的導演,從這兩點來看,導演的功力和影片的藝術(shù)質(zhì)量其實已經(jīng)得到了證明。

整部《刀見笑》,最讓我雞凍的就是游本昌老爺子飾演的鐵匠給長得像尤達大師的兒時大廚拿出絕世玄鐵時說的那句話:“我給你打一把開心刀!”此言一出,整部《刀見笑》就亮了,當時我開心得一拍大腿,大喝一聲:“麻痹!”(這里是贊語而非三俗)后來聽說,“開心刀”三個字是來自游本昌老爺子的即興創(chuàng)作。

回想當年看武俠電影,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句“讓我們一起唱《笑傲江湖》到天亮吧!”義薄云天、豪氣沖霄,多少江湖事,盡付笑談中,但現(xiàn)在淡然一句“開心刀”,連《笑傲江湖》都成了無聊的傲嬌。

我若有這把開心刀,給鹽也不換。

 3 ) 談風格之前 先把故事講好吧!

有個很奇怪的現(xiàn)象,在評價《刀見笑》的時候,很多評論者都站在了電影產(chǎn)業(yè)或者未來中國電影發(fā)展的高度上進行評價。其實這未必是什么好事。別忘了,在看電影的時候,你首先是個觀眾。

《刀見笑》屬于那種優(yōu)缺點都非常明顯的作品,即使我給了兩星,我仍不得不承認本片在影像風格以及多類型雜糅創(chuàng)新上確實有很大的進步,并且遠遠甩開《十全九美》、《魔俠傳之唐吉可德》等古裝惡搞喜劇幾萬條馬路。但我始終無法認同這是一部好電影。因為在風格化的同時,這個故事講得實在太糟糕?!兜兑娦Α泛孟褚粋€乾坤袋,導演拼命的往里面塞各種自認為好玩的、有趣的東西,并且毫不節(jié)制。塞得太滿袋子總會爆掉;點子多了情節(jié)難免松散。三段的電影卻顯然沒有更密合的銜接,更像是想到哪就說到那。拍得隨意,觀眾看得著就難免心煩了。

前幾天,看到一個新浪關(guān)于國產(chǎn)電影的調(diào)查。有百分之七十多的網(wǎng)友投票認為中國電影的問題在于劇本,顯然,大家都對當前劇情空洞的國產(chǎn)電影帶著一口怨氣。不過光賴劇本也有點委屈人家編劇,因為除了有個好故事之外,能否把這個故事講好無疑是更重要的。而這,則是導演的工作了。

擁有多年廣告導演經(jīng)驗的烏爾善,對影像確實有著獨特的敏銳。這也是很多人大贊影片風格的原因。不過,他也面臨著其他所有轉(zhuǎn)行電影圈的廣告導演所面臨的問題。一部廣告三兩分鐘,一部電影90分鐘。長度的變化需要的是風格的統(tǒng)一,整體的協(xié)調(diào)。這不是一個短片合集,這是一部完整的電影。你能在這部《刀見笑》里找到不少有趣的細節(jié),但整體看,它卻是松散的,抽風式的。導演顯然犯了很多處女作導演的通病,就是想說的太多,電影長度又太短。第一次當導演,積攢了幾十年的想法恨不得一股腦都在這一部電影中表現(xiàn)出了,好玩的段落、有趣的對白、搞怪的人物??上н@樣的作品卻常常落下個亂碼七糟,不知所云的罵名。

《刀見笑》吃了個大虧,在于導演把最爛的一部分放在了最前面。包括喜歡這部電影的人,同樣認為第一部分廚子的段落是個敗筆,或者由于資金的原因,導演不得不把那部分處理得非常舞臺化。但是演員的拙劣表演與碎嘴子式的對白,與那些劣質(zhì)山寨喜劇又有什么差別呢。搞不懂第一部分為什么要把表演弄得那么過度夸張,尤其那個數(shù)來寶少年,這都21世紀了,為什么還要說些古時候的冷笑話。其實整個電影看下來也并沒有那么差,尤其安藤政信的段落,為影片加了不少分數(shù)。可惜,這是一部完整的電影,不能只看一部分,劣質(zhì)的部分無疑為毀掉整部影片。

一把菜刀貫穿始終,暗諷人世的貪嗔癡。故事寓意很深,導演野心也很大,三段式不能說不好,這不也是潮流么。問題在于導演并沒有處理好這個三段式的故事,三個故事之間除了在傳遞一把菜刀以外,幾乎沒有任何呼應。你可以把他們拆開打散,三個故事就完全獨立了。當然這沒有問題,誰也沒規(guī)定三段式的電影在故事之間必須緊密聯(lián)系。但從觀眾角度,顯然希望看到三個故事有更多的互動和聯(lián)系,并在結(jié)尾產(chǎn)生微妙的化學反應,那種劇情反轉(zhuǎn)式的快感,無疑是極其愉悅的。這未必是個缺點,但無疑是種遺憾。

雖然很多人嘗試從武俠片或古裝電影的變革上去分析這個電影,不過從題材上。這首先是一部喜劇片。導演也試圖以各種方式逗觀眾笑。一路看下來,笑料則來自一個蠢蠢的屠夫與一個碎嘴子數(shù)來寶,瘦瘦的唐胖子與那群傻乎乎的俏江南學徒。他們以各種拌丑作怪說俏皮話來取悅觀眾。本片的貧嘴程度堪比郭德綱的各種影視作品??克W炱ぷ佣河^眾笑無疑是喜劇電影里最低端的一種方式,而拌丑出怪相更是可以回溯到默片時期。好的喜劇應該靠劇情的巧合、錯位與誤解來制造喜劇笑果。就好像劉別謙的《你逃我也逃》。再比如三谷幸喜的《魔幻時刻》,反復舔舐匕首的佐藤浩市在片中始終很嚴肅,但是,他越嚴肅,故事才越搞笑。因為這種有趣來自情節(jié)上的錯位,而只靠出怪相搞笑的電影,未免有點太懷舊了吧。

《刀見笑》確實強過當前許多山寨喜劇,在影像風格上也確實特點鮮明。如果烏爾善導演有新片,我仍然會去影院看。但這不妨礙我討厭這部電影,因為觀眾沒必要、也不應該為一部失敗的實驗作品買單。

 4 ) 荒謬的正是我們身處的世界——論一把刀的妄想與現(xiàn)實

       貝克特用他畢生的創(chuàng)作來實踐一個關(guān)于藝術(shù)的隱秘:無論我們宣揚什么口號,無論我們使用什么符號,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形式本身就不可回避地出賣了藝術(shù)家的思想?!读_生門》、《疾走羅拉》和《低俗小說》這樣的結(jié)構(gòu)型電影毫無疑問都是“形式即內(nèi)容”、“結(jié)構(gòu)即思想”的代表,但是,那些大結(jié)構(gòu)上稀松平常的影片,卻也無一例外擁有屬于自己的句式和語詞順序。跳躍也好,重復也罷,每一個創(chuàng)作者都在用他特有的邏輯結(jié)構(gòu)和思維范式傳達著他們對世界的感受和理解。
    《刀見笑》也不例外,表面上看它是一部十分有風格的電影。這種風格,在國內(nèi)前無古人又遭人詬病。事實上,這部在很多人看來十分有“范兒”的電影,用屬于自己的面孔,聲音,色彩傳達著對這個現(xiàn)實的理解。它不僅想講一個故事,更試圖用那些形式在觀眾腦中留下印象和感覺。而這種印象和感覺恰恰暗合了中國的現(xiàn)實:紛雜和單調(diào)并存、混亂和管制同在、淺薄與深邃兼具,保守和開放共行。種種矛盾交織在一起,形成了這個國度特有的荒誕感。
    而《刀見笑》正是這樣一種混雜到以至于斑駁凌亂,傳統(tǒng)到近乎刻板的影片,這是一次嚴肅大膽的嘗試,而不僅僅是逗人一樂。

形式之一:造型、場景和影調(diào)

    對于這部電影的所有指責中,最不可理解,也最不應該的就是指責它“臟”。
    大多數(shù)人詬病影片比較“臟”,這的確與制作者本身的審美有關(guān),但另一方面這種“重口味”的背后是有著一種基本語境,用以確立人物作為符號的意義。事實上,從制作團隊自身關(guān)于美術(shù)設(shè)計的思路中就不難看出其用意。
    殺豬匠的樣子像野豬一樣,渾身是硬扎扎的毛,皮膚黝黑,魯莽粗俗,無知滑稽;這個形象實際上將野豬的形象融合了進去。始終給人一種在泥地里打滾粗野不堪的感覺。這和他愚昧的人物性格以及故事的寓意、氣氛都完全符合。所有的人物在服裝、化妝上都必須依據(jù)這個原則。
    霸占寐娘的俠客一刀仙其形象源自隋唐時期的契丹人,彪悍而充滿獸性,豐密的毛發(fā)和低沉的嗓音都是雄性荷爾蒙的象征。
    游本昌飾演的唐胖子,造型靈感來源于古印度和尼泊爾地區(qū)的瑜伽士,瑜伽士本是修行人,是那個時代隱忍和克己的象征,但是唐胖子嗜好飲酒和斗雞卻在張揚一種殘存的生命力和欲望??梢哉f,這個人物的骯臟來源于他無奈退隱的落寞和消極,也在某種程度上刻意掩蓋他對參與這個世界的野心。而唐胖子退隱江湖既是因為參透世事,也有自保的動機。這從他第一次出場就看得出:佯裝倒地死掉是底層混混特有的狡黠,幾個原來與他對立的斗雞客被殺還不足以讓他跳起來阻止,而另一個無辜看客面臨死亡威脅時,他選擇了坦白身分以阻止更多的殺戮。他懷著“天地良心”,但面對強權(quán)也總是欲言又止不敢過于冒犯;他膽小怕死,但在最后卻充滿智慧地提點了幾乎誤入歧途的小孩,由此改變“刀”的命運,然而,造化弄人,最終這把“開心刀”還是被當作了“殺人之刀”。
    饕餮的大公公肥碩無比,滿臉是斑駁的濃妝,讓人毛骨悚然。這個人物代表貪欲、殺戮和權(quán)力,這種讓人惡心的妝扮,讓我們隱約感覺到,作為一名宦官,他的種種極端和陰冷極有可能與變態(tài)的欲望有關(guān)。這種臉譜化的人物塑造讓一個出場極少的人物可以不加鋪墊地擁有自身明確的形象和性格。這一點也是很多好萊塢電影常用的手法:比如《沉默的羔羊》中的變態(tài)殺人犯、比如《蝙蝠俠之黑暗騎士》中的小丑。而塑形的力量恰恰是中國電影比較薄弱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場景的選擇和布造上也是如此。
    無論是斗雞場,唐胖子的作坊,殺豬匠的家,滿眼所見,都是粗粗拉拉的土房子,歪歪扭扭,缺乏完整的線條和幾何圖塊,沒有明顯的輪廓。而這些場景的制作也隨著劇情的改變有所不同:殺豬匠的住所稻草多,斗雞場的泥多,鐵匠鋪里看似都是大塊的石頭,這些設(shè)計看上去有些稚拙,奇異,不像是現(xiàn)實世界的東西。
    而實際上,這部電影絕對不是一部現(xiàn)實主義的影片。所以它無需考慮所謂古代的真實,無論是文獻資料上的,還是觀眾腦中的,它甚至可以放棄常識,構(gòu)造許多不合常理的地方。導演是想把這部影片拍成一個寓言,雖然戴著鬧劇的面具。影片里力圖傳達的佛教三毒,就像是東方的“七宗罪”,重在警喻和告誡,表現(xiàn)人的愚頑并展現(xiàn)懲罰的力量。這種力量帶著一股荒蠻之氣。這種粗鄙的質(zhì)感,有點哥特的味道。
    另外讓一部分觀眾覺得“臟”的地方可能是在于影片的色調(diào)。這也是影片極為風格化的一部分。此前在原先上映的中國電影里很少有人用這種色調(diào)拍片。少三兩的故事中,妓院萬花樓是他的夢想之地,在這個故事里選擇紅色作基調(diào),但是帶著一點土質(zhì)的,原木的黃色,顯得非常暗沉;啞巴的故事里,場景用竹子搭建,選擇竹子的青作為主色調(diào),以襯飾陰冷的感覺;俠客的故事則用了偏灰的黑白色,用了很多巖塊,顯得冷硬。在所有的故事中,紅色都最為顯眼的與低沉的色調(diào)暗自搭配。這不禁讓人想起《罪惡之城》的邪惡氣息。這種帶著一股子“邪氣”的色調(diào)可能是中國院線觀眾不太習慣的?;貞涍^往的古裝武俠娛樂片,少有如此風格化的影調(diào)。
    在這樣的背景下理解影片的技術(shù),就無法再僅僅以一個“臟”字論之。這里的污穢是刻意安排,精心制作的。想想人物的服裝,道具,人物所在的環(huán)境,導演在每個技術(shù)環(huán)節(jié)上都在呈現(xiàn)這種感覺。影片沒有交代任何時間背景。與此相襯,我們看到不到任何交代空間環(huán)境的大全景??床坏饺魏我淮睒堑耐饷?,也看不到任何一條完整的街道。影片只展現(xiàn)一小部分的空間。片頭和段落中穿插的豬蛇雞組成的圓環(huán),它們就像我們從一個孔里窺見一個個故事。我們看到的僅僅是場景中人的活動,人的情感,人的選擇,和選擇的結(jié)果。就因為對整個的大環(huán)境不加以交代,才能造出這種警醒式的寓言,因為這種寓言本身就要求在空間上封閉。在視覺上,則要求帶著一絲霧蒙蒙臟兮兮難測的偏遠古老難以言說之感。

形式之二:類型與風格

    這是什么類型?
    很多類型標簽都可以貼上:武俠,古裝,喜劇,先鋒。但必須承認很難做出一個明確的選擇將其歸于特定的某一類別。也許試圖將其歸類也是沒有必要的。
     導演烏爾善自己這么解說這部電影的類型:
    “《刀見笑》是一部輕松的喜劇,它情節(jié)夸張,人物搞笑,視覺風格混搭拼貼,笑料粗俗膚淺,熱鬧喧騰,荒誕不經(jīng),是在商業(yè)和娛樂包裝下的花哨炫技之作。
    “《刀見笑》是一部嚴肅的悲劇,它呈現(xiàn)了執(zhí)迷不悟者的‘求不得’之苦,揭示了人類心性中最深層的迷失——“貪 ?嗔 ?癡”正是推動我們欲望與行為的荒謬動力。影片的批判性指向人性自身,“悲劇”之所以循環(huán)往復,其最深層的原因不在外物,而在內(nèi)心。
    “讓復雜與簡單、嚴肅與胡鬧,低俗與智慧,混血雜交?!?br>    可以得見,導演有一顆超越類型的心。這部電影是他的處女作。通常情況下一位導演的處女作都帶有一種將一切一網(wǎng)打盡的野心和沖動。烏爾善也不例外。這難以歸類的創(chuàng)新性也來源于此吧。

    這是什么風格?
    這是將風格化進行到底,絕不妥協(xié)。無論影片如何,風格首當其沖。風格首先就是絕對的拒絕千篇一律,不可避免的帶有個人色彩,毫無疑問的要帶有私人徽記。烏爾善在這部電影里展現(xiàn)的個人風格就是將聲色的視覺體驗推向他能力的極致。雖然這個極致有點超過部分觀眾的接受界限。
    除了上文說過的場景和色調(diào)的偏好。在人物上,烏爾善選擇將人物極端漫畫化。美麗的人比如張雨綺飾演的寐娘具有相對于所有人物的極端美麗。丑陋的人則徹底的丑陋、夸張,肥胖者極端肥胖,瘦小者無比瘦小,狡黠者極端狡黠,危險者極端危險。張雨綺的點絳唇,屠夫少三兩的絡(luò)腮胡,老鴇的唐三彩造型,以及大公公濃墨重彩的大白臉,大家會看到每一個造型都象戲臺上的臉譜,“生旦凈末丑”個個鮮明。這些角色的性格帶著明顯的漫畫特征,他們并不是現(xiàn)實主義的人,而是代表著一種符號,用以構(gòu)成寓言。
    和以往中國喜劇電影中制造笑料僅停留在臺詞層面不同,烏爾善徹底擺脫相聲和小品的影響,不讓語言統(tǒng)治電影,利用視覺化的方法制造笑料。例如拍攝多使用廣角鏡頭,用略為夸張變形的鏡頭拍攝人物的表情和動作,讓演員的表演更夸張,更好笑。
    一切視覺上的努力最后變成一種觀影的快感。剪輯迅速,干脆有力,紛雜多變,極具速度感和爆發(fā)力。導演是想創(chuàng)造一個國人從未體驗過的觀影經(jīng)驗,按他自己的話說,就是“這種體驗先于思考與分析,而是一種非常感性的‘獵奇’,不由自主、心甘情愿地被一部電影所制造的嶄新體驗所俘獲?!?br>    從某個層面上來說,導演確實做到了,在(據(jù)說)影片3000個鏡頭中他不斷地抖包袱、拋笑料,不斷地制造意外和轉(zhuǎn)折,高密度的情節(jié)層層推進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形式之三:后現(xiàn)代拼貼之極致

    不得不說的就是后現(xiàn)代了。我們中國導演向西方取經(jīng)早已不是新鮮事了。但是如此大膽的或如此冒進的取經(jīng)也許是第一次。拼貼,復制,戲仿這些后現(xiàn)代冒險我們早就聽也不覺聽,見也不覺見了。但是這些概念有中國導演將其變成具體的影像還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
導演使用了大量的拼貼視覺效果。穿插在影片中的rap、MV,電玩,專題片,資料片,老功夫片,新聞片示意圖等,用于強化視覺風格,交代主干故事外的情節(jié),使畫面更熱鬧新鮮富有時代感。
    在聲音上,導演也堅持了無所顧忌的拼貼風格。用街舞嘻哈音樂等重新混音,用以容納包括歌劇,交響樂,民族樂,戲劇,流行,搖滾,爵士,重金屬等的任何形態(tài)的音樂,同時借用HIP-HOP的流行、時尚,整體感覺很草根又開放。這樣整個電影音樂與影像風格呼應,使混合拼貼的概念更加完整。
    說到用的的好不好,作為一個導演的處女作,確實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是我想也許可以換個角度看這個問題。后現(xiàn)代在西方已經(jīng)出現(xiàn)很多年了。在中國也不是新鮮詞匯。從哪里拿的已經(jīng)不是最重要的,是誰,拿了什么才是一個關(guān)鍵。我們可以從西方借鑒技術(shù),手法等一切硬件。但這部影片力圖借鑒的也許還有一種精神。并不是單純狠命的后現(xiàn)代,使勁的拼貼。對技術(shù)和觀念的選擇一定程度上也能代表導演的藝術(shù)觀點。片中凌厲的剪輯,視覺類型的大雜燴,也代表著導演在意識里想要處理我們這個時代的紛繁混亂。他想創(chuàng)造和時代同樣的喧囂。他不需要背誦后現(xiàn)代的定義,但是他必須在某些地方和后現(xiàn)代這種存在過的東西有些交集,這樣才能決定他選用這種方法。據(jù)導演自己說,他自己更喜歡雜混的東西,而不喜歡純粹。因為純粹的東西已經(jīng)沒有了生命力。這個觀點的對錯先不論,但具有這樣觀點的人拍出這樣具有后現(xiàn)代的風格的電影,總是可以理解的了。

形式之四:結(jié)構(gòu)就寓意本身

    很多人沒有看懂這個故事的結(jié)構(gòu),很多人富有想象力地看到了穿越,但事實上,這部電影最為保守和最中規(guī)中矩地恰恰是結(jié)構(gòu)。
    烏爾善和本片的創(chuàng)作者用了一種在喬姆斯基理論誕生之后最為普通的創(chuàng)作思路:結(jié)構(gòu)即內(nèi)容。
    在佛教中,因果循環(huán),生生不息。而本片的故事也恰恰如此:一把刀從唐胖子手里傳到八大鏟,再由八大鏟交給啞巴廚師,少三兩又從啞巴廚師那里搶來了這把刀,最后這把刀被寐娘和她的情人從少三兩手中騙得,但他們將刀拋向了懸崖深處。由此,這把刀必將進入另一個人的生活。
    如此傳遞,永無終止。正如本片所要表達的人性的無明般無始無終,或者說,無始有終,因為終結(jié)的力量在于每個人的自心。
    唯一有所突破的在于,烏爾善不僅要表達這種因果的傳遞,他還希圖將佛教中的非線性時間觀也融入其中。因果傳遞,可以是線性的,但是在佛教中卻恰恰是以一種近似圓形的方式不斷循環(huán)。
    于是,就產(chǎn)生了這樣的結(jié)構(gòu):從時間最晚發(fā)生的故事1(屠夫的故事)倒敘到故事2(廚師的故事)再追溯到故事3(刀客的故事),又從故事3順延的故事2,然后回到故事1,繼續(xù)按時間順序發(fā)展,直至結(jié)尾。
    因此,在敘事結(jié)構(gòu)上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故事中有故事,故事中又有故事的形態(tài)。如果把唐胖子追憶玄鐵來歷的那部分也算進去,其實本片一層套一層地居然包含了四個故事,四段歷史!
    烏爾善說,這個故事的靈感來自于一個古老的童謠: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里有一個老和尚和一個小和尚,老和尚對小和尚說:從前有座山。
    但事實上,兩者是有區(qū)別的,童謠是一種無限的傳遞,而《刀見笑》在結(jié)構(gòu)上則更近似無限地包含。這種敘事潛藏著一種將內(nèi)容和意義視覺化的野心,本質(zhì)上來說就是:讓結(jié)構(gòu)也參與形而上的表達。
    而這種野心恰恰是本片最大的風險之一。但不得不說,這與很多新導演的創(chuàng)作野心又截然不同:很多初出茅廬的創(chuàng)作者往往企圖讓更多的意義顯現(xiàn),而烏爾善卻反其道而行之,他妄圖將意義遮蔽在形式背后。雖然本人認為兩種野心都有欠妥當,容易馬失前蹄,但鑒于這位蒙古導演如此出人意表、違反常理,我不得不在某種程度上因為過于驚訝而容忍了他的幼稚。

形式之五:西化包裝下的東方意識形態(tài)

    說到底,電影講的是東方的故事。導演要表達的是東方的觀點。
劇本故事最初來自《故事會》里一個叫《菜刀傳奇》的故事。這本書代表著中國民間的道德觀點和傾向。而本片敘事結(jié)構(gòu)借鑒的“老和尚講故事”更是透著東方古老的輪回之味。
    很明顯,《菜刀傳奇》提供的是故事情節(jié),老和尚講故事提供東方式的形式。導演則選擇了佛教的人性論作為自己的主題借用電影呈現(xiàn)。
    此三者為佛教中的三毒:
    貪,是對于喜好的偏執(zhí);
  嗔,是對于討厭的偏執(zhí);
    癡,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實相而做出貪或者嗔的反應
    佛教中一般用雞、豬、蛇的圖案來象征貪嗔癡,將深奧的佛學更簡單化形象化,雞代表貪婪,蛇代表嗔怒,豬代表愚癡。少三兩是殺豬匠,他不分是非不切實際的愚昧,以豬為代表;啞巴一直身懷弟弟所送竹蛇,又下毒殺師,蛇是仇恨的象征;獨孤成好斗貪圖虛名,最后一切在斗雞場上了結(jié),以雞為記,三個故事正如絕世玄鐵匣上豬銜著蛇再銜著著雞的圖一樣,循環(huán)的展開——隱喻系統(tǒng)設(shè)計逐漸生成。三毒如同基督教里的“七宗罪”,它揭示了人性中深層的迷失,內(nèi)心的悲劇。
    故事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最終走向了自身欲望的反面,而他們的結(jié)局也無一例外地落入了因果之中:用刀殺人者死于刀;不放過躲在糞池中的小孩,那你最終也落入糞坑而死。
    對這種悲劇的表現(xiàn)在情節(jié)上則利用聽故事的人和說故事的人這兩種身份。師父八大鏟講了劍客的故事,但是啞巴仍不放棄報仇;啞巴給屠戶少三兩講了自己的故事和師父的故事,少三兩只執(zhí)著于那把玄鐵菜刀。這就是說,靠語言無法喚醒被迷住的人。唯有當他們遭遇當頭棒喝似的失敗或意外才能認清楚事情的真相。
    其實在這里也顯示出導演追求的東方式的特色。與“七宗罪”所散發(fā)處的那種強烈的懲戒意味不同,導演影片中的結(jié)局帶有一種佛門式的點醒和人的悲涼。
    我相信在影片極端風格化的鬧劇背后是這些稍顯悲哀的底色在作怪。

結(jié)語:復雜、混亂和難以概括的其實是我們身處的現(xiàn)實。

    上述表達,最核心的關(guān)鍵詞在于:復雜、混亂和難以概括。
而這正是我們身處的現(xiàn)實:
    宗教信仰上,我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多神論群體,無論哪一路神仙,只要功能吸引人,我們都能拿來膜拜。
    知識系統(tǒng)上,我們骨子有儒教的功利主義,也有以《易經(jīng)》思想為代表的東方式經(jīng)驗主義、決定論和模糊哲學,但大多數(shù)成年人從小又接受過西方邏輯框架下的科學教育。
    我們使用西醫(yī)又信仰中醫(yī)。我們提倡“科學就是生產(chǎn)力”,但卻仍然不經(jīng)試驗就論斷什么是謬論什么是迷信,也許只有在中國,那些反偽科學的科學人士,才會如此缺乏基本的科學精神。
    我們大多數(shù)人不信彼岸世界,認為那就是迷信,但當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時,我們卻盼望因果報應可以兌現(xiàn)。
    我們極度自尊,處處捍衛(wèi)我們祖先的榮耀成就,卻脆弱到受不了絲毫的質(zhì)疑,也無法容忍理性的探討。
    我們面對鏡頭仍保留著東方人的羞澀,但性開放程度卻令西方人都瞠目結(jié)舌。
    我們山寨著所有高科技產(chǎn)品因此被貼上沒有創(chuàng)造力的標簽,但生活中的各種事件和言論又離奇到令人匪夷所思,想象力之天馬行空令人驚異。
    這就是我們身處的世界。
    只有在這樣一個世界里,才能誕生這樣一部集各種特質(zhì)于一身的電影。

    公平地說,就電影本體而言,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有些地方過火,有些地方失控。前十分鐘讓很多人難以忍受。但是新生代創(chuàng)作者這種近乎莽撞的勇氣,卻讓我感到無法言表的欣喜。
    看看導演烏爾善的背景,就知道這種勇氣和勇氣背后的混雜從何而來了。
    他是最商業(yè)的廣告導演,但他又一個自由藝術(shù)家,熱衷于一切與商業(yè)利益無關(guān)的藝術(shù)實驗:裝置、短片、行為表演。
    他是蒙古族,在漢族人中生活,讀東方人和西方人的書。
    他吸收的信息量龐大而復雜。
    這正是他和我們這個時代暗合的地方。他留意并且觀察到這一點,然后緊緊揪住不放。
    我想這部電影應該就是他在力圖傳達通過自己的切身之感所體驗到的種種混亂和異幻的努力。
    電影中的喧鬧就像是我們無法停止喧囂的時代,永遠是那么吵,有時候還很可笑,但總是無奈。這種鬧劇感,就是導演有意或無意利用的形式,它本身就體現(xiàn)著導演的思想和這部影片的主要意向。在娛樂背后,導演是想用它來面向這個時代,面向銀幕前的觀眾,面向他們久已習焉不察的心。

 5 ) 刀見笑復仇

 (Spoiler Alert! 以下內(nèi)容有涉及劇情泄露,可能影響觀看)

《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里,鈕承澤說,人之所以不快樂,不是任何外在原因,而是內(nèi)心里面的貪嗔癡。換句話說,任何人都不是你的終極敵人,你的敵人是你自己,是貪嗔癡三毒?!兜兑娦Α氛f的也就這么一事,故事分了三段,玩了一把結(jié)構(gòu),順著來又倒回來,好比花式洗牌??此蒲刍潄y、技藝高超,但說到底,它還是洗牌,觀眾要看的是打牌。

三段故事的線索就是一把刀——一把傳奇的菜刀,屠夫、廚師和刀客三個角色,個個使刀。菜刀從打造誕生、派上用場到意外流落,引發(fā)了一連串的恩怨風波。它本該是刀刀濺血,結(jié)果稀里糊涂,令人啼笑皆非,原來它就是一把老老實實的菜刀。

人言拍廣告出身的導演喜歡飄著玩、飛著拍,從來不著地,他們只想在短時間里套牢觀眾,時間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錢。插入新穎的動畫形式,恐怕也只有他們才干得出來。有人甚至開玩笑說,如果只看前面十來分鐘的臟差亂,那等剪輯速度和視覺爆炸,大概三十歲以上的觀眾基本會被嚇跑。好在,到了“俏江南”部分,《刀見笑》終于認認真真在拍電影了。俏江南是《刀見笑》里最出彩的一段,菜刀的神奇被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這一段有市井氣息更有江湖傳奇,大有古裝版《食神》的意味。不說講究刀工精細、渲染刀法神奇等做菜場面,啞巴身份告破、大反派震撼出場乃至于安插剪紙和線條動畫,這些細節(jié)都讓人印象深刻。

復仇被人們稱為最原始的正義,由復仇生出了《趙氏孤兒》,成長為武俠小說里的孤獨浪子?!兜兑娦Α返慕胁⒉辉凇疤煜碌谝弧?,那只是一個玩笑。它的江湖感依然在俏江南,身懷絕技的不一定是要刀客劍客,他也可以是個廚子。在我看來,跟傳統(tǒng)江湖距離最近,同時也顛覆得最徹底的正是這一段。從古至今,普通百姓不敢對抗皇權(quán),只有痛恨作威作福的閹人階層,從周星馳的指罵到《劍雨》里的調(diào)侃,這種風潮至今未消。讓名不見經(jīng)傳的廚子去手刃閹人大惡棍,這簡直太火爆了。

窮極手段的啞巴,他可能暗地里想過仇人的千百種死法,正劈、斜斬,千刀萬剮、鞭尸揚灰,但他惟獨沒有想過,對方可能自己死了,還死得無比滑稽。這個仇,不用他報了,這才是最恐怖的復仇結(jié)果。復仇到處可見,但真正的復仇往往是不會有快感的。因為你一直為別的東西活著,不為自己活著,為那份嗔受罪。完成復仇的那一刻,自己的復仇生命也就宣告結(jié)束。

為了復仇,啞巴完全把眼前的美味佳肴忘在了腦后,他所想所做都是嚴重的背離。畢竟無論是仇人還是師傅,是個人,他終究是要死的,只是死法各有不同,歷史長河滾滾,多數(shù)人無需去在意遺臭還是流芳。掛在懸崖上等死的人尚且會品嘗一顆鮮嫩的草莓,再好的美食卻敵不過一個人的心魔。這方才是《刀見笑》嘗試解構(gòu)的一類東西,去掉貪嗔癡,沒有什么是放不下的。淡忘眼前的人與事,且笑笑而過。

壓軸的第八道菜,片中難以描述其做法,一伙人沒能學到。其實無論電影里還是電影外,那正是關(guān)于命運的隱喻,魚都成了桌上餐還在盆中逍遙自在游,死到臨頭還一無所知,當真是諷刺入骨?!就婕一荨?/div>

 6 ) 槍手能走遠些嗎

     玩花哨的技巧之前請先講好故事,電影不是廣告,有炫目的技巧晃暈觀眾,同時強硬插入商品就算合格,真正喜歡看電影的觀眾需要的是一個好故事,本片比預期的差,預告片差不多剪輯了最精彩的部分,可惜劇情環(huán)節(jié)太薄弱,演員表演也都不怎么樣,張雨綺依然是當之無愧的最差,那聲音,那姿態(tài),真想勸她退出影壇,俏江南廣告插得太頻繁,莫非真把這當成了公司內(nèi)部宣傳片。。。
   有很多給高分的人說出了很多原因,什么開創(chuàng)了新類型,什么常人看不懂的黑色幽默,什么剪輯凌厲,還有說什么省錢的,幾百萬能拍成這樣不錯了,這是最不敢茍同的,電影就是電影,無論花錢多少,能夠讓普通觀眾都喜歡才是好電影,難得因為成本低就應該放低要求,更何況這要求已經(jīng)是最低限了,如此槍手著實令人厭惡。。。

 短評

臟亂差 地溝油電影!看到MTV、Flash和快打我就徹底看不下去了…還不如去年MTV轉(zhuǎn)型的《決斗剎馬鎮(zhèn)》~~

9分鐘前
  • 大奇特(Grinch)
  • 很差

天朝版《中華小當家》

12分鐘前
  • StanGoD
  • 還行

武俠喜劇,手法夠荒誕。開始一定要堅持住,別退場,20分鐘過后還是不錯的

15分鐘前
  • Suave
  • 還行

俏江南血淚史

16分鐘前
  • 卡夫卡????
  • 還行

整個故事講的太散,段落之間缺乏更緊密的聯(lián)系。影像上也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尤其第一段的剪輯,該快的不快,該慢的不慢。不過片方最推崇的造型和美術(shù),確實達到了他們所宣傳的怪與奇,但是否有人喜歡,就再說了。第一段太白癡了,只有安藤政信那段勉強能看。

19分鐘前
  • 桃桃林林
  • 較差

五顆星都給安藤政信那段故事的編劇,太厲害了,別的編劇都是屎!!!!!!!

24分鐘前
  • 維他命B
  • 力薦

貪嗔癡是為人性,臟亂差又名江湖。一把菜刀的前世今生。

28分鐘前
  • 蘆哲峰
  • 還行

安藤好帥氣,再加上腹肌神馬的;張雨綺好媚,眼神腰肢都在蠱惑你;場面好華麗,故事好穿越,一個裹著N重身份的武俠片~

29分鐘前
  • 薇羅尼卡
  • 還行

沒學會走就開始跑的典型!看之前看了圖文賓木匠的影評,做足了充分的心理準備,可惜結(jié)果還是受傷了。這些MV導演耍的花活就好比碘鹽,就算它賣的再火爆,你搶購的再多它也不能當飯吃,它永遠只是佐料,我們要吃的永遠是有營養(yǎng)的主食,拜托講好故事先!★

32分鐘前
  • 褻瀆電影
  • 很差

重口味,就像吃了一口不那么新鮮的豬血,不咽可惜有點滋味,咽下又有點噎人。

35分鐘前
  • 何碰碰
  • 還行

肥胖的”大公公“是我看過的電影里最惡心的人物形象設(shè)計,殺豬匠“少三兩”又和《麥田》里貪生怕死的”輒“一樣聒噪、令人厭倦。其實可以說,除了安藤政信和吹笛二人組外,這部電影里的大多數(shù)角色形象都缺乏美感,而這些角色穿插在中間的美食段落里,簡直可以令人反胃到想吐。電影不是爛,是惡心。

40分鐘前
  • 影志
  • 較差

開頭混亂。中間可看。結(jié)局無力。

43分鐘前
  • Dr.Young
  • 還行

劇本結(jié)構(gòu)很出彩,即片方所謂的"套娃式",第二段"嗔"尤為出色,故事的走向很是精彩,簡筆畫Flash很有愛;但其他兩端形式化過于嚴重,剪輯也亂,表演也亂,明顯是模仿港產(chǎn)喜劇卻又不得要領(lǐng)的結(jié)果。

47分鐘前
  • 托尼·王大拿
  • 還行

癡嗔貪(影片講述順序)——>>貪嗔癡(真正的時間順序),人生難逃這三字,可惜恕我眼拙,根本沒看出首尾環(huán)繞。“癡”的故事太白癡了,倒扣一星。安藤政信那段真不錯,正兒八經(jīng)去拍不挺好的,非要像拍廣告那樣碎(破碎)、花(花哨)和飄,可惜了。

48分鐘前
  • 木衛(wèi)二
  • 較差

三星半。故事很武俠,風格很Cult,甚至有些惡趣味,和導演是廣告出身有關(guān),喜歡的人會肯定嘗試,不喜歡的人會覺得沒有美感。從類型片角度而言,和《劍雨》一樣,都在向傳統(tǒng)武俠回歸。

52分鐘前
  • 阿德
  • 還行

有些人物造型略惡心,某些情節(jié)也是。

54分鐘前
  • 慕詩
  • 還行

漫畫風格

59分鐘前
  • Carf
  • 還行

之所以沒給5星,是因為我覺得這個導演因為種種限制還有能量沒能發(fā)揮出來。期待他的下一部電影。

1小時前
  • 張小北
  • 推薦

故事的高潮在啞巴廚師報仇

1小時前
  • mmhh
  • 還行

看過留腳印

1小時前
  • 丁一
  • 還行

返回首頁返回頂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