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无码不卡,在线精品网站色欲,国产欧美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偷亚洲成在线观看

意志的勝利

記錄片其它1935

主演:Adolf Hitler  馬克斯·阿曼  馬丁·鮑曼  

導演:萊妮·里芬施塔爾

播放地址

 劇照

意志的勝利 劇照 NO.1意志的勝利 劇照 NO.2意志的勝利 劇照 NO.3意志的勝利 劇照 NO.4意志的勝利 劇照 NO.5意志的勝利 劇照 NO.6意志的勝利 劇照 NO.13意志的勝利 劇照 NO.14意志的勝利 劇照 NO.15意志的勝利 劇照 NO.16意志的勝利 劇照 NO.17意志的勝利 劇照 NO.18意志的勝利 劇照 NO.19意志的勝利 劇照 NO.20
更新時間:2023-08-10 18:56

詳細劇情

  1934年,德國著名女導演萊尼?里芬斯塔爾(Leni Riefenstahl)受邀拍攝了《意志的勝利》。影片由納粹構思,第三帝國出資贊助,記錄了納粹巔峰時期的會議、集會和游行盛況。為配合拍攝,帝國提供無限制的經費,一百多人的攝制組,無數的聚光燈,十六名一流攝影師、三十臺 攝影機、二十二輛配備司機的汽車和身著制服的機動警官,這龐大且豪華的攝制隊伍加上里芬斯塔爾天才的創(chuàng)造力和美學理念,為影史奉上了一部最為完美也最受爭議的杰作?!  兑庵镜膭倮繁环Q為“最具權威性的宣傳電影”,它榮獲1935年威尼斯電影節(jié)和巴黎電影節(jié)最佳紀錄片獎。

 長篇影評

 1 ) 意志的代價


    看片那晚,正好住處隔壁的體育學院開運動會,從九點半到十點,放了半個小時的禮花。天空被燃燒得火紅一片,噼里啪啦的聲響好像鞭炮廠出了事故。

    當時我的電腦屏幕上也是煙火盛放,不過那是黑白色的煙火,燃放的時間是一九三四年,紐倫堡。他們在慶祝的是德意志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的“黨周”。

    事過境遷,盡管碟片包裝上聳人聽聞地夸張著此電影的“毒性”,也只能算是一種販賣伎倆了。影片中的閱兵式、團體操游行,也許只有在朝鮮才能經??吹?。當年的納粹在三九年戰(zhàn)爭打響前每年都要來上這么一次。給人的最深感受就是:希特勒的體力真不錯。要知道那一站就是四個鐘頭,連續(xù)六天白天閱兵晚上游行,或者白天游行晚上狂歡,元首一場都不能拉下,還時不時得來段個把鐘頭的演講。比今天的競選季節(jié)還疲勞。其實,這是一種古典的美學戰(zhàn)術:一場慶?;顒尤裟鼙壬锨Т物w行演說更蠱惑人心,消耗的人力物力也就不用精打細算了。那些年德國經濟不怎么樣,搞“旗幟海洋”所用的巨量布料,對紡織工業(yè)的復蘇還是有點作用的吧?

    在代表大會上發(fā)言的諸位巨頭,今天看起來就是一次戰(zhàn)犯的集體亮相。我把評論音軌打開,聽著歷史學家一一介紹這些或大腹便便,或滿臉橫肉的黨魁。有的是退伍兵,有的是農夫。德國的政權好像還真是落在無產階級手里了。這些人后來如果沒有在內部斗爭中送命,就一定加入了《第三帝國的興亡》的作者所說的,柏林國會地下指揮部里的那個瘋人院。這個瘋人院里也有博士,歷史文學博士,宣傳部長戈倍爾。比起耶路撒冷的艾克曼,這個“陰險的人”其實更值得玩味。為了與這些樸實的粗漢為伍,在柏林陷落時,他毒死自己的六個孩子,然后自盡。

    阿倫特用理論追問的問題,萊芬斯塔爾的影像已經給出了最初的回答。在開場不久,鏡頭投向“希特勒青年團”駐扎的營地。一片片白色的帳篷,看上去是童子軍的夏令營。早起的少年們滿面笑容,洗漱嬉戲,拿著飯盒去打飯,進行體育鍛煉。當他們的元首檢閱他們時,一張張?zhí)煺嫒欢鵁嵴\得令人驚心的臉,以大特寫的形式躍進畫面。

    他們當時是10到17歲之間,五年以后,以他們的年齡,將成為二戰(zhàn)的主力軍。今天已經沒人可以統計,他們中有多少死去,多少幸存。在那些歡樂的笑臉中,哪些在日后成為猶太人面前猙獰的惡魔,哪些成為集中營里冷酷殘忍的嘴臉,哪些將如艾克曼般木然地站在法庭上,哪些在戰(zhàn)壕中神經失常,在俘虜營中悄悄死于饑寒。我們在影視作品中看到的無數黨衛(wèi)軍、士兵、蓋世太保,或兇狠或愚蠢的反派們,都是他們的縮影。只不過那些是演員,而他們,現在就在這里,以活生生的、尚未成為魔鬼之前的形態(tài)。而將這些陽光般的笑臉變成魔獸的,恰恰正是給他們帶來這般歡樂的東西。對某種理念的相信,對某個人的崇拜,對某種灌輸式教育的接受。原來喜劇和悲劇,不過是一件事物的兩個名字。我寧可相信這部片子的敏感度,并非什么宣傳和蠱惑的毒性,而是來自于一個可怕的常識:邪惡原來無所不在,在馴順中,也在幸福中。這也等于說,對于當年發(fā)生的一切,整個民族都不無辜,難逃其咎。

    德意志,為了找到它勝利的意志,付出的不僅僅是生命和恥辱。

 2 ) 意志的勝利和不完全勝利

看完之后甚至有點困,然后便開始后背發(fā)涼。 這部影片最令人著迷的點在于:它沒講出什么新東西。影片完整呈現了當代民族國家都得心應手的符號系統:旗幟,嬰兒,鮮花,行進的隊伍……而所有這些符號都呼喚著同樣的能指:也即高懸于一切之上的歷史和人民。

影片的視聽語言也用極為現代的手法還原了這種“父天母地”式的常青政治訴求。導演對仰拍鏡頭的使用幾近泛濫,不只是是元首的演講,也包括圍觀的人群,青年營的美好裸體以及作為雅利安精英的沖鋒隊士兵。在無差別的仰拍之中,畫面的構圖普遍處于雙重的仰視:被拍攝者或有時與在上之人形成了真實空間上的對話,例如人民仰視元首,元首仰視陽臺上“立體包裹”的人民;而另有時,真實空間中的對話并不發(fā)生,取而代之的是被拍攝者仰看一沉默的“留白”實體,頗有好萊塢“天啟”式的頓悟鏡頭之韻。而那個漂浮在空中的實體,在元首、人民、觀者的三重注視下,借魯道夫赫斯的總結發(fā)言,終究是不可忍耐地落了地:“納粹即德意志,德意志即希特勒”。

而與此同時,政治權威和普羅大眾也通過交叉蒙太奇的敘事幻覺得到了具象的聯結。在貫穿全片的公開演講段落中,群眾所占的鏡頭時長顯著超出了一般政治新聞中構建輸入-輸出式交流者的所需,而更類似于雙人聊天中正反打的節(jié)奏。因此全景式的鏡頭幾乎只出現于段落首位,而中間部分則充斥著元首的特寫和群眾的特寫,特寫與特寫之間的過渡可謂是激進的,物理空間上的距離被選擇性破壞,群眾得以與元首“面對面”交流,共同成為了影像記錄和講述的主體。此外,工人政黨的旗號和希特勒充滿機器隱喻的肢體語言也構成了有趣的互文關系,希特勒自身成為了一個和解的神話,表現為工人和機器的雙重勝利,使得每一次演講都呈現為工業(yè)現代性下躁動的人民的隱喻。

意志勝利了嗎?無疑是失敗了。影片勝利了嗎?這倒有可能?,旣惖萝搅艺J為,這部影片極佳地駁斥了形式主義美學的分析方式,形式永遠無法與內容分離,對形式的贊頌不過只是對內容的政治道德屬性的懸擱,而納粹的結局便是最好的證據。納粹的“魅力”某種意義上正源于對形式主義精神的調用,通過將實質性的政治話語和政治行為審美化,暴動成為了“新陳代謝”,種族清洗成為了“身體清潔”,希特勒青年營中的干凈、美好裸體成為了德意志永恒的圖景,成為了政權合法性的天然證據。

而悖謬的是,萊妮超越時代的藝術表達在今天卻成為了一種“危險的懶惰”,成為了部分政治體走向無差別崇高的康莊大道。打開電視,歷史是神圣的,人民是偉大的,換個臺,換個膚色,換個大洲,歷史依然是神圣的,人民依然是偉大的……

 3 ) 意志的勝利——論集體歇斯底里

首先辜負一下豆瓣內容管理的“好心”,在這里繼續(xù)宣傳
《豆瓣怎能無游戲?游戲控們聯合起來,抗議!抗議!抗議!》這篇評論
http://www.douban.com/review/1450498/
此評因觸及了“添加游戲”這個核心話題,50個推薦的情況下,上首頁3分鐘即被拖下來,在電影欄目中的熱評也隨即被取消。
這是web2.0么?我深刻懷疑.
=======================================
Triumph des Willens乃是一部它過去不可能有,它之后到現在沒有,甚至現在到相當遠的將來都不可能再有的一部紀錄片典范。柏林小姐Riefenstahl深詣電影美學和技法,das blaue Licht中的參與就已經暴露了她的天才(她本人也是個杰出的演員、一位外貌羅馬化的卷發(fā)美女),元首又特撥無限制的經費、上百人的班組、將近40部的昂貴蔡司攝像機和“直到滿意為止”的聚光燈數量、和當時最負盛名的實驗電影大師Walter Ruttmann合寫的劇本、希特勒親自擔任制片人。紐倫堡的會場氣勢非凡,演講從用詞到動作、前后鋪墊都精心策劃,黨徒們自發(fā)集體歇斯底里——這部片子的煽動性之強,讓它被禁播了將近60年,直到2002年才重新發(fā)行DVD。
這次的老文,乃是《論集體歇斯底里》..放在這個片子的評論中,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
論集體歇斯底里
文澤爾 原創(chuàng)/轉載請聯系本人
引 子
很多人抱怨說雜志不夠恐怖,缺乏感官刺激——他們顯然在看雜志名的時候只看中間的顯眼部分:那兩個字。但實際上,我們雜志的主題、早在創(chuàng)刊的時候,都是由刊名的最后兩個字所決定。
如果讀者們僅滿足于血腥的尸體照片,那么,我?guī)缀蹙蛻搶⒅骶幍奈恢米尳o母獅和土狼了——停留在視覺上的思考平淡無奇,我們需要將焦點從瞳孔處后移七厘米,用深入的思考來討論存在,而不僅僅是驚嘆于存在本身。
抱怨兩句之后回到主題——繼討論了懼尸心理和戀尸癖之后,這次將迎接和集體歇斯底里相關的話題。本來,是打算承接上次的話題,談談強迫癥和憂郁癥的:但那個話題涉及的內容太過繁雜,不僅需要區(qū)分悲傷和憂郁,還要說到各腦區(qū)的功能分配等等…最近的時間比較緊,“近學術”討論無法完成較大的課題。便干脆換一個輕松的角度,和大家聊聊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的“集體歇斯底里”了。
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本文。

以上
文澤爾

1,什么是集體歇斯底里?
《法爾斯塔夫(Falstaff)》——雖然我無緣坐在米蘭的歌劇院中聆聽這出一共六場的意大利著名歌劇,但ARTE卻好心地將意大利語唱詞給全文翻譯了過來,并在深夜的時段轉播…我是喜歡欣賞十九世紀的大師們所編撰的臺本的,因此,盡管這場歌劇長達三個小時,我還是在電視前相當陶醉地聽到了凌晨四點,甚至還在小睡片刻之后又重復聽了一次(ARTE也體貼地照顧到了習慣早睡的歌劇愛好者們的情緒)。
請相信我不會如此輕易地走題,正如我不會因為臺本的改編而特意抽出一個章節(jié)去回顧莎翁的《亨利四世》和《溫莎的風流娘兒們》一般。我們現在僅將注意力放在第二場上——男中音的約翰爵士并不在場,全場的人物都亂作一團:但是,神奇的音樂和歌詞,卻力圖證明這個約翰?法爾斯塔夫爵士正站在舞臺中央。眾人在唱詞和表情上的配合完美地實現了這一點:刻意的旋律重復,就好像是在思考中烙上了“某人在旁”的印戳。只要是用心傾聽的觀眾,在那種導演故意營造的氣氛當中,都會毫無懷疑地認同——
“約翰?法爾斯塔夫爵士正站在那里:舞臺正中,所有的人都為了他而奔忙…”
回憶一下我們最經常遇到的一個場景——稍顯擁擠的公車上,一個老人用手捂住嘴,打了一個大大的呵欠。不久之后,他周圍的人也紛紛打起了哈欠;或者,正在克制著想打呵欠的欲望。
這世界上當然沒有什么“呵欠桿菌”(或者說——經常被人們掛在嘴邊的“瞌睡蟲”),但打呵欠卻在群體中呈現出一種傳染的癥狀。
偶然看到所謂“營嘯”的記載,講的是東漢軍隊對西羌的征戰(zhàn)中,臨戰(zhàn)前的某天深夜里,整個軍團突然像是發(fā)瘋了一樣,兵卒和兵卒之間互相攻擊,死傷無數。
一些英文報紙經常會在報導某區(qū)居民同時看到飛碟從房屋上空經過的時候,用到“集體歇斯底里”這個詞。
到底什么是“集體歇斯底里”呢?
從詞源上來考慮,或許大家并不知道,“歇斯底里”其實是一個外來詞——取英文“Hysteria”的音譯(德文中則是“Hysterie”:這個發(fā)音比英文更接近那四個中文譯字(笑)),這個詞源出于希臘語的“Hystera”(希臘語中是子宮的意思),但在1952年之后更經常地被認為是出自于拉丁語中的“Histrio”(拉丁語中是“演員”的意思),也就是醫(yī)學上常說的“癔病”。
如果用一個看起來專業(yè)點的詞來概括的話,可稱之為——精神癥狀傳染,或者,共同型精神病。
這就是這個詞的最簡單描述。

2,深入討論
“歇斯底里”,如上節(jié)所說的,在醫(yī)學上是“癔病”的意思。但如果加上了“集體”的限定,其作用下限就要降低許多。
“集體歇斯底里”的癥狀,總結起來,可能會是抑郁、焦慮、躁狂、驚厥甚至癲癇這些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也可能是區(qū)區(qū)的打哈欠或者身體機能失調,還可能是幻視、幻聽、幻嗅等感官功能失調(錯覺也包含在內)。
可以將這些癥狀簡單地歸功于“妄想所帶來的一切連鎖反應,即使其本身并非病態(tài)(如打呵欠或者無關緊要的集體錯覺等)”。
那么,它是怎樣發(fā)生的呢?
再舉一個經常被引用的例子:
一個在班上很得人心的女生海倫,因病而缺了幾次跳舞課,因而無法參加本周五晚的嘉年華舞會——這次的參加對海倫很重要,因為,如果她能夠參加的話,將可以和他一直暗戀的某個男生共舞。
星期一的晚上,她和家人去參加一個家庭聚會,會上有跳舞節(jié)目,但海倫卻完全提不起興致來,推說自己對跳舞沒有絲毫興趣,回絕掉了所有男士的邀舞請求(實際上,她是喜歡跳舞的——她只是沒有學到跳舞課上所教的特定舞步而已)。就在這時,她看著舞池中的眾人婆娑起舞,感到自己的右腳有些隱隱作痛,似乎是快要抽筋。
終于到了周五,海倫一早起來就感到腳不舒服,但她仍然去了學?!衔缟险n的時候,海倫的腳出現了嚴重的抽筋,兩個女生將她送到了保健室。同學們對此議論紛紛,幾個一直崇拜海倫的女生也感到自己的腳不舒服。
短暫的治療之后,海倫回到了教室,但卻一直向自己的同桌露西抱怨,說自己的腳還是很不舒服。終于,在午休的時候,海倫又一次嚴重抽筋,再次被送到了保健室。
在下午開課之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討論這件事,上午感到腳不舒服的女生也先后出現了抽筋現象,被送往了保健室。
這樣的抽筋傳染在校園里引起了恐慌,越來越多的女生開始感到自己的腳不舒服,到最后出現了大規(guī)模的學生抽筋現象(女生居多),為了防止癥狀繼續(xù)傳染小區(qū),校方只好請父母將抽筋的孩子們帶回家,學校為此而停了數周的課。
希望這并不是一個杜撰的例子(因為除了故事本身之外,我并沒有考證到具體的時間和地點),因為我們即將就這個例子開始分析“集體歇斯底里”的發(fā)生。
和普通的傳染病類似,精神癥狀傳染需要一個傳染源——在這個例子中,傳染源是海倫,傳染的癥狀是抽筋。
從頭開始分析——很容易看出來,海倫的抽筋并非是由于運動所造成的腿部肌肉過度緊張而引起。癥狀最初的出現是在缺席跳舞課而無法參加周五的嘉年華舞會后,在周一晚上的家庭聚會上。當時只是“快要抽筋”,而在那之前海倫因為情緒低落,拒絕了所有的邀舞。
這是一種典型的“刺激防衛(wèi)機制”——海倫在無法參加周五的嘉年華舞會這件事上有較強的挫敗感,因而在潛意識中對和跳舞相關的一切事情產生了排斥:潛意識為了給防衛(wèi)找到一個適當的理由,通過對大腦相關感應區(qū)(或者直接就是腿部肌肉,甚至相互作用,這中間的作用機制目前還不是很明朗)的控制,讓海倫有抽筋感。這樣,表意識能夠找到合適的借口來拒絕跳舞,從而避免因為面對不愉快的事情所產生的精神刺激。
然后,在周五,海倫的癥狀出乎意料地嚴重起來——雖然她勉強去到學校,但卻在上課的時候發(fā)生抽筋并被送去保健室,這時幾個其他的女生也出現了海倫在周一出現的早期癥狀。
這個部分需要抓住幾個關鍵點:在時間上,周五恰好是嘉年華舞會將要舉行的時間,海倫潛意識的防衛(wèi)意愿達到了頂峰——為了給表意識一個逃避的理由,加上之前“快要抽筋”的鋪墊,海倫終于在眾人的面前抽筋。
“眾人”是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地方——防衛(wèi)意愿只在某個具有社交因素的團體中才會表現出來:比如周一的家庭聚會,周五的課堂…這些都是可能需要和其他人產生交流的地方。海倫需要逃避的是可能存在的(或者說,在臆想中確實存在著的)、特定的“團體排斥”。海倫不能參加晚上的嘉年華舞會(雖然她可以不跳舞出席,但這并不是她所愿意的),潛意識中就認定自己已經被其他能跳舞的同學和朋友(包括那位她所暗戀的男生)所排斥,并且希望自己能從這些團體中“脫離”,然后癥狀就產生了。
其他的女生出現早期癥狀,而這些女生“一直崇拜海倫”——這是一個十分有趣的限定。我們現在可以用到在《從懼尸心理到戀尸癖》中所概括出的那套“替換心理理論”:一直以來對海倫的崇拜讓這幾位女生在潛意識中將自己當作了海倫,并發(fā)生了或多或少的“判斷能力轉移”——這個現象需要這樣解釋:比如對偶像的崇拜,對偉人的膜拜和狂信…我們總能夠見到大量這樣的例子,人們的判斷能力被某一個核心人物的言語和行動所影響,從而不自覺地聽從于此人的判斷,無條件地相信此人的言論,并且,還經常試圖模仿此人的行為模式——追星的年輕人模仿明星的打扮(如貓王的發(fā)型等),明星的說話方式甚至習慣性動作,都是我們司空見慣的事情;而文革時期對毛澤東的無判斷能力式崇拜,則可以歸結為全世界有史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集體歇斯底里”。
這種部分人格拷貝的現象,我愿意稱其為“心理暗示連鎖”——因為一個人的注意力、團體交往對象以及崇拜對象并非一成不變的。海倫班上的例子:在崇拜海倫的幾個女生發(fā)生抽筋現象之后,可能有這樣的幾個女生,她們在潛意識中同時崇拜海倫和這幾個崇拜海倫的女生中的一個甚至幾個,她們可能不愿承認自己的部分人格拷貝與雜糅,但在幾個原體都發(fā)生抽筋現象之后,她們的自發(fā)判斷也被這些人格形成來源的行為所左右,進而“理所當然”地出現了抽筋現象。而她們則可能被更多的人所暗暗崇拜,即使最初的傳染源海倫,或許已經不在這“更多的人”的崇拜范圍之內了。
這就好像是反應堆中的鏈式反應一樣,開始時只是一個小小的沖突和擾動,到最后卻引發(fā)了大規(guī)模的能量轉換和爆發(fā)。
一個人的獨立人格,實際上僅是多方因素的雜糅,因為變量極多而顯得似乎獨一無二,對其他人人格的選擇與拷貝只是在人格成長中的一部分而已:如果一個人在成長中僅側重于和較單調群體中的某些人交往而忽視對各種現象(如自然、科技等)的注意,人格拷貝和人格依附在自我人格成長中所占據的比例,可能會非常之大。

3,概括和總結
我們現在來總結一下“集體歇斯底里”的發(fā)生所必需的要素:

傳染源,傳染源誘發(fā),團體,團體誘發(fā),爆發(fā)

這回我們用我們最熟悉的、打呵欠的例子來說明這些要素。
一個最常見到的場景是:某堂無聊的大課上,離下課還有將近一個小時,教授面無表情地在黑板上寫著板書,某個學生抄著抄著就覺得困倦頭暈,打起了哈欠。
這個學生就是傳染源,他是整個現象的起點,他最先出現癥狀:癥狀的誘因,往往并非生理因素,而是典型的心理因素——這個學生如果現在就停下筆來到外面的陽光下站一站,困倦頭暈的感覺大概馬上就會消失。傳染源誘發(fā)需要合適的條件,具體點說,就是在容易使精神意志薄弱的狀態(tài)下:比方海倫在當晚就要開始嘉年華舞會的壓力下,士兵們在或許隔天就要開始打仗的緊張情緒下,考生們在明天就要參加大考的緊迫感驅使下,乘客們在公車的緩慢前進中的無聊乏味下…這時表意識出現的厥值上限提高,潛意識便擁有較大的空間來進行自己的小動作。傳染源在這樣的條件下,比如在例子中,某個學生感到困倦頭暈就是潛意識所帶來的效應,而打哈欠則是相關的生理反應。
跟下來就是接二連三的打呵欠(或者有些聽話的學生會強忍住自己想打呵欠的愿望),或許這集體行為會引發(fā)一些笑聲,然后整個課堂的氣氛就會輕松些,從而讓癥狀得以緩解。
一個團體,在一個特定的環(huán)境之下,必定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群——在我的例子中,共同的特征是抄板書的學生,以及無聊的課堂。這些共同特征暗示,精神意志薄弱并非針對單個個體——對于整個符合特征的相關團體而言也是奏效的。這個團體中有著各種各樣的人,或許有些人對如上場景的適應能力較強,而某些則有相當的排斥。一旦在傳染源誘發(fā)之后,某些具有部分人格關聯性(或者僅是潛意識的暗示關聯性:比方某人和自己崇拜的另一人在行為舉止上有些相似,一些有意無意的替換,以及從眾心理等)的個體也被相繼誘發(fā),從而形成了團體誘發(fā)的初期。這期間癥狀接二連三地顯現,精神意志薄弱的人群甚至反復出現癥狀,場景適應能力強的個體在大量癥狀的影響下也開始動搖。
當適應力強的個體也出現癥狀時,在這一典型環(huán)境下的“集體歇斯底里”便會爆發(fā)。
直到典型環(huán)境、典型團體和患者自身心理狀況發(fā)生改變,病狀才會消除。而且,并不保證不會被再次誘發(fā)——甚至,容易被經常誘發(fā)歇斯底里癥的個體,會出現更為嚴重的妄想癥以及癲癇。
弗氏在歇斯底里癥上進行了大量的研究(這實際上是他那套心理分析理論的第一步——但太多人對他著作中夢和性愛的部分感興趣,而忽略了這些出現在團體中的精神問題),他更改了該詞傳統以來的定義,將其解釋為“Konversionsneurose(即“轉換型神經官能癥”)”,這理論中的部分和我的想法契合,即精神因素導致了身體癥狀,但只有精神因素本身的問題被稱為“歇斯底里”,身體癥狀已不在其研究范圍之內,而只是作為結果來被討論和記錄。
身體癥狀在“集體歇斯底里”中則成為了團體患者之間聯系的紐帶,或者說是傳染的媒介——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異常往往通過身體癥狀來表現,并且影響團體中的其他人。再舉一個化學試驗室里的例子,某天一組學生在做一個涉及到有毒氣體的實驗,突然一個學生感到惡心難受,并且向其他組員描述了自己的癥狀,并懷疑是設備漏氣導致中毒,這時候其余組員全部出現了惡心難受的現象,甚至幾個反應嚴重者還出現了嘔吐。實驗室工作人員隨即用儀器檢查了設備附近的毒氣指數,發(fā)現完全沒有有毒氣體泄露的現象發(fā)生。
這是相當有趣的事情,類似的情況,我相信閱讀這篇文章的大多數朋友都曾經遇到過——這些形式不同的心理暗示,以及隨之而來的心理暗示連鎖,正是“集體歇斯底里”的癥結所在。

4,如何預防?
其實集體歇斯底里在很多時候都并非有害,正如我之前所說的,那只是一種出自本能的大腦防衛(wèi)機制。我們想想看已經看過的這些例子:
海倫抽筋,只是為了逃避晚上的舞會,免得看到其他人翩翩起舞而讓自己的心靈受到傷害;
實驗室學生懷疑自己中毒,只是在有人出現可能的中毒癥狀之后所采取的自我保護措施——他們不想將可能會十分危險的實驗進行下去;
在無聊的課上打呵欠,其用意可能是想暗示黑板前的教授,讓他將課講得精彩些,否則他們就提不起興趣來——這是一種期待有所改變的抗議;
……
歇斯底里所要做的,從最初的動機來考慮,不過是要避開可能會對個體造成傷害的狀況,進而尋找一個潛意識認為最有效的防衛(wèi)手段而已。
但過度的防衛(wèi)也會被認為是有害的,就如同人類天性崇尚自由,并不喜歡自己受到帶有欺騙性的支配一樣。因此,至少我認為,我們也應該有在面對符合集體歇斯底里發(fā)生的條件的時候,選擇是否去拒絕這種防衛(wèi)的發(fā)生。
我們有權控制我們靈魂的一切部分。
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完善自己的人格,不讓本人格中從其他人那里“借鑒”來的部分占據較大的比例。我們當然知道,對于一個“社會人”本身,其和整個人類歷史、幾千年來的社會演變不可分割,一個“社會人”就是整個歷史的一部分。我們的人格形成,無可避免地要受到其他人的影響。一個人如果想要證明自己的獨一無二,說到底,只不過是要讓自己了解消化歷史各個方面中較多的部分,并且能夠對自己所知的世界有一些獨立的見解(并非需要刻意做到和他人不同,我不同意弗氏的“三我”學說,而更相信廣泛聯系的理論——或者,在假設條件下忽視時間概念的一種存在。)。具體要做的事情,是更多的內省,思考和確定自己存在的價值,以及本體人格的發(fā)展取向:簡單明了的“明確”二字可以將之概括——無論采取如何的內省方式,無論在之前的人格形成中獲取消化了怎樣的經驗,我們需要有自我中心主義者的部分覺悟:強調本體的存在,但又不忽視交流所帶來的影響而陷入徹底的唯心主義。大量的經驗有助于提升我們的判斷能力,能讓他不依賴別人的思想而做出獨立的選擇并有力地執(zhí)行。
當偶像崇拜被徹底廢除之后,人類對自己潛意識的控制也會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像海倫這樣的例子就不會再發(fā)生了。
在內省中需要嘗試著控制自己的潛意識,確信你的大腦正控制著自己身體的每一個角落(這當然就是事實——身體的一切行動都是由大腦所控制的),并試圖讓表意識去溝通潛意識,讓你能夠切實控制住自己身體的每一處變化。雖然我們很可能不能夠完全控制住自己的潛意識,不能夠適應那種從未遭遇過的思考方式(對潛意識的控制是一件想象起來就十分奇怪的事情——它們不被我們的大腦提升到厥值以上,但我們仍然試圖用厥值以上的部分去控制它們),但即便我們能夠運用其中的一小部分,對我們的個體本身也是相當有好處的。
人類一旦擁有了強大的人格和意志,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自己身體的潛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和主題相關的明顯好處,是可以在團體中抗拒集體歇斯底里的傳染,甚至抑制傳染的繼續(xù)進行——比方在實驗毒氣的那個例子中,當有人出現了惡心難受癥狀并且描述自己“似乎中毒”之后,你并不被看似極具說服力的現象所動搖,立即檢查毒氣指數并證明現實并非如難受者的描述類似。即使其他人不具備如你一般的獨立判斷力,也可以引起“良性歇斯底里”,從你的自信和擺在眼前的毒氣指數檢查結果相信現場沒有任何問題,而將實驗進行下去。甚至傳染源的妄想,也會被你糾正過來。
是的,正如古代將帥對士兵的鼓舞作用,也是“良性歇斯底里”的一種體現。
更深入的討論則牽涉到表意識和潛意識之間的戰(zhàn)爭,甚至人類思想進化的話題——如此則和我們今次的主題相離甚遠,我就不去進行過多的展開了。

5,泛集體歇斯底里
上節(jié)的最后提到了“良性歇斯底里”這個概念——這個詞大概不會在任何的正典上被提到,醫(yī)學書上對癔病的解說,最多也不過說某些癔病是“非惡性的”或者“無害的”。
在本節(jié)討論“泛集體歇斯底里”這個概念,是要對這個名詞進行一種新的規(guī)劃——鼓舞、崇拜、信仰和一些神秘現象都能夠被這個新概念所解釋。
“望梅止渴”和“四面楚歌”這兩個成語,是古人對集體歇斯底里利用的最好例子之一。
軍隊是一個主動要求集體歇斯底里的地方,軍官們要求士兵絕對服從,其實是要士兵將自己的判斷能力交給領袖、交給自己的上級。在人類數千年的歷史上,集體歇斯底里一直都在以各種方式被某些人所利用——獨裁者所崇尚的個人崇拜、宗教領袖所宣揚的神跡和感召、影視歌星在媒體上頻繁的曝光率甚至廣告商們無所不在的訊息轟炸,都是想煽動起一次次的集體歇斯底里!
讓我們想想看:獨裁者將自己描述為英雄,給孩子們從小灌輸自己的主張和思想,并反復以各種宣傳強調自己的英雄屬性——這些孩子的人格形成中有很大一部分被獨裁者所左右,因此十分容易心甘情愿地成為專制統治下的犧牲工具。
宗教創(chuàng)始人(如耶穌、釋迦牟尼和穆罕穆德這票人)和獨裁者所做的在形式上差不多,只不過,他們首先對自己的所創(chuàng)宗教狂信,而非如獨裁者是以權力和欲望的滿足為目的——宗教創(chuàng)始人說服自己奉獻給自己創(chuàng)造的信仰,并且用行動和誠懇來使其他人受到感召,而并非政客般的虛偽和頭頭是道的說辭。某門宗教的成功往往不因為狂信者和創(chuàng)始人本人,而是因為受感召人中那一部分有影響力的人,能夠將創(chuàng)始人的理念加以推廣,并逐漸號召一些學者將最初樸素的宗教理念補完,系統化,是為神學。創(chuàng)始人也被神化,然后神跡也開始慢慢在信徒的臆想中(很多也是出于宗教宣傳的目的)出現并被記載,以助于完成更大傳染范圍內的集體歇斯底里。
影視歌星的上鏡率越高,一般來說,在不存在其它干擾的情況下,其被接受程度也越高——某些當紅的影星很容易被經??聪嚓P節(jié)目的全年齡段觀眾所接受,此現象常被以從眾心理來解釋。實際上,從眾這種判斷力部分喪失的社會現象,也可以被歸納到集體歇斯底里中去。
廣告是最好的、用來詮釋泛集體歇斯底里的例子——比如某家飲料大廠最近鋪天蓋地地宣傳他們的一種新產品,但這種產品的味道實際上并沒有太大的特色。因為這家廠商在公眾中有廣泛的影響力(對海倫的崇拜),因此產品一經推出,就引發(fā)了搶購熱潮:雖然很多用戶表示并沒有感到味道和原來有多大差別,甚至覺得沒有原來的好喝,但該新產品卻依舊賣得很好(集體抽筋)。
一些集體看到飛碟的現象,首先可能是某一兩個人的錯覺——他們看到的或許只是一只氣象飛艇,但卻叫嚷著看到了飛碟:然后更多的人出來看,可能他們看得并不清楚,但由于先入為主地認為“那是一只飛碟”,于是那個飛艇看起來就和飛碟差不多了,甚至還“會旋轉,并且冒出古怪的黑煙,速度極快”,這些都是視覺信息被大腦的集體歇斯底里癥狀加工過之后,所額外添加上的描述:他們很可能馬上就將這樣的錯覺說了出來,傳到更多人的耳中,終于導致集體歇斯底里的爆發(fā)。
泛集體歇斯底里就像是皇帝的新衣一樣,是人們缺乏應有判斷能力的表現——不過,人類若能徹底擺脫集體歇斯底里這個詞,這世界或許就會少掉許多有趣的事情:我們將再也看不到呵欠的傳染,再也不能體會演唱會上的集體瘋狂,再也不會被坐在球場觀眾席上的熱烈氣氛所感染,再也不會在一群人講鬼故事的時候被嚇得躲進被子里,玩碟仙和筆仙不會再靈驗,再也不會在教堂里感受到神圣的氣息…
以上的說法看起來很夸張,但當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被徹底批判之后,我們的身邊再也不會有“自在之物”圍繞,過度的理性和一個個強大自主的人格,對人類社會真的是有利無弊么?
在泛集體歇斯底里這個問題上,我們依舊需要更多的思考。

寫在最后
本次的討論帶有不少的主觀性,為此我刻意使用了許多的例子,希望能讓大家更好地理解我的想法。
這并不是一篇強迫人們去接受的文章,即使其中的一些概念具有一定的說服力。我并沒有根據現有的一些哲學和心理學思想來進行這次的討論,而是重新建立起一個假想性的理念,并且也沒有將它詳備地展開——這顯然并不是什么優(yōu)秀的討論方式,或許也會被心懷鬼胎的評論家面帶友善地稱之為“樸素的思想”,但我愿意將一個這樣的理念放在這里:我認為個體的判斷力是需要磨煉的,并且鄙視一切企圖操縱他人的行為。雖然利弊的界定永遠都做不到完全的客觀,就像世界毀滅在某些人想來或許會是好事一樣……
在我樸素的想法里面,希望每個人都能夠自由地、不受任何約束地生活,思想和行為都不被旁人的判斷所左右:這點很難做到,在中國的社會中似乎尤難做到(這或許是我看了太多率性而為的法國片之后所產生的錯覺——就連我自己也陷入了某種集體歇斯底里)。人類社會發(fā)展史才剛剛勉強擺脫集體思想和判斷力受少數人控制的階段,再加上人類社會本身也是一個無法切斷過去的整體,因此,至少在短時間內,我的樸素思想應該是不可能實現的。
這其中有太多值得一聊的內容,如果一直寫下去,讓我將所有的想法一一展開,并加以系統化,可能能夠寫出一本思想方面的新書來:雖然其中的大部分內容都曾在十六世紀前后被人廣泛而粗淺地討論過,一些對理想人類和理想社會的構建描述也被那幫想象力豐富的人們以各種形式展現過…
還好,我最鐘愛的并非討論,而是小說寫作——因為討論和思考所花的時間太多了,等到我老了之后,或許會考慮寫一本這樣艱深晦澀的書吧。
現在?還是算了(笑)。

====================
p.s.此文成于約4年前,言語之中多有浮躁狂傲之處,回憶起來,似乎和當時國內發(fā)生的某件不好的事情相關. 總之是主觀過度、膚淺有余,各位看官讀讀就罷,難得周末,聊以博君一笑吧.^^

p.p.s.我在文中表現出的傾向,總是盡量做到為主題服務。和宗教相關的態(tài)度請參此評http://www.douban.com/review/1449452/,最后稍許提了信正統和信邪教之區(qū)別。根據懷特(D·A·Waite)先生在《為英王欽定本圣經辯護(Defending the King James Bible)》中所提出的“意義相符,效果相等(Dynamic Equivalent)”的原則,我們也可知道傳道中最需要保持經文原意,力求人人虔信的天父是一致的存在:而我的觀點是做不到——這或許能看作是我的基本傾向。

p.p.p.s.N年后改變一下,為何不行..
N年前的豆瓣,也不是現在這個了呢

 4 ) (譯)Roger Ebert評《意志的勝利》

譯者注:雖然從文章本身來看,這顯然是一部0分電影,但介于Roger Ebert依然給出四星,故這里標注為五星。另,文末有Roger Ebert評《一個國家的誕生》中的相關段落。

//

{★★★★}

…這部電影被大多數人公認為史上最好的紀錄片之一。

我在1994年給雷·穆勒的《圖像的力量:萊尼·里芬施塔爾》撰寫影評時如此寫到,事實上,那是一部更好的紀錄片。這句話是在形容里芬施塔爾1935年的《意志的勝利》,電影記錄了1934年納粹黨在紐倫堡舉辦大會及集會時的盛況。換做他人,他們也一定會同意我的看法,我們會一同回想起此電影雖偉大卻邪惡這一被廣泛接受的觀點,接著又會評論說、它提出了那個“偉大的藝術究竟能否服務于邪惡之意志”的爭議。后來,我在為帶有種族主義傾向的《一個國家的誕生》撰寫影評的時候又一次提到了《意志的勝利》。

但我腦海里關于《意志的勝利》的記憶有多清晰呢?我記得自己看它的時候還在讀大學,即便是在1994年(譯者注:這篇影評發(fā)表于2008年),我的回憶也十分久遠及模糊,更不用說多年來此電影有多么偉大的各類鑿鑿言論還重疊在其之上。如今,我重看了它一遍,不敢相信自己居然曾稱贊過它。這當然是史上最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紀錄片之一,但最好的之一?這是一部糟糕的電影,無聊得使人麻木,扁平,過長,而且連“洗腦”都稱不上,因為它笨拙得除了真正的信徒之外誰的腦都洗不了。這部“偉大的電影”并不偉大在能與之同列的電影都是偉大而出色的,它偉大在它的名聲與它投下的陰影。

你們真的有在近些年里看過這部電影嗎?它記錄了1934年9月成千上百的納粹黨成員、軍隊與擁護者在紐倫堡聚集,并接受阿道夫·希特勒檢閱的場景。檢閱在這里是關鍵詞。電影大段大段的鏡頭僅包含步兵、騎兵、炮兵、甚至是把鐵鏟當來復槍端著的工人組成的各種方陣,他們列著完美而又僵硬的隊形走過希特勒,舉起右手向他致敬、并被回以相同的致敬。電影以希特勒在室外致意一隊方陣開場,又以他在一座大廳內為大會閉幕演講結束。

再想象另一部有成百上千的人群聚集的電影,另一部人們視線的焦點也匯聚在遠處臺上一個或幾個人身上的電影,另一部正是這寥寥幾個人享受著人群崇拜的電影。毫無疑問,這部電影就是1970年的搖滾紀錄片《伍德斯托克音樂節(jié)1969》。但思考一下那部電影的導演,邁克爾·沃德利是如何應對這種形式上的挑戰(zhàn)的。他以大型音樂節(jié)的各項準備事宜開場,接著將鏡頭對準那些開車、騎自行車、步行而來的觀眾,然后又來到他們吃飯的地方。他將那名給人群提供移動廁所的人,Port-O-San Man,塑造成了一個民間英雄。他將鏡頭對準那些睡在帳篷里、躺在草地上、沐浴在流水中、甚至翻云覆雨的人們。他將鏡頭對準被陰影覆蓋、抑或滿身泥土的人們。他將鏡頭對準醫(yī)療問題,又將鏡頭對準逐漸散去的人群。

與此相反,里芬施塔爾的鏡頭完全沒有注意到紐倫堡集會最引人入勝的一個角度,那就是它是如何被組織的。沒錯,這里有一些俯拍鏡頭為我們展現出了大片的帳篷,它們以一種數學上的精確性排列開來。但這數千的人群該怎么吃喝拉撒,該怎么準備他們的制服與武器,又該怎么集合好開始他們穿鎮(zhèn)而過的游行呢?這些俯拍鏡頭對準著成千上萬的納粹分子組成的僵硬方陣,沒有一個缺漏的人員、也沒有一個步行去邊線的人員。在輪到他們走到陽光下之前他們需要站多久?在步行走過希特勒之后,他們要去往何方、又將所為何事?在某種程度上,里芬施塔爾講述的是這個故事中最無趣的部分。

為嚴謹起見,在列隊而過的軍隊僵尸一般的服從中,你確實能學到一課。他們的方陣是如此死板,以至于他們否定了自己的生理情感。你想從隊列中找到一絲微笑、或者一聲呵欠,但每一張臉都那么堅定而嚴肅,就連希特勒自己也是這樣,只有一次,當馬匹從他面前列隊走過后,他露出了一個微笑。但除了“列隊走過”之外,這部電影還講過什么東西呢?在開始后不久,電影有一連串特寫鏡頭對準了那些枯燥地打著官腔的納粹黨官員。希特勒發(fā)表過兩次演講,但都短得出人意料、缺乏語言上的打磨、十分粗略直接:納粹黨必須“不容置喙地成為德國唯一的執(zhí)政黨”。

你想找到人性的痕跡,但里芬施塔爾卻對人情味不理不睬。在此處,個體性被大規(guī)模的集體性碾壓殆盡。這里偶爾有一些人們微笑或點頭的剪輯,但卻基本上沒有交談。電影也從未試圖“人性化”過希特勒,在他的閉幕演講中,你能看到汗水從他的臉上淌下,但在之前的鏡頭中我們卻沒從看見過他流汗。會不會是在檢閱軍隊的部分中,他故意擺好姿勢好讓攝影機捕捉到最完美的鏡頭呢?一個使用35毫米膠片的拍攝團隊若是站在街道上他的車旁,難免會成為讓人分神的源頭;一個從高臺上拍攝他的人則必須站在吊臂上,才能與整個場面保持同步。

“如果你們今天再看這部電影,你們會發(fā)現里面沒有一個合成過的鏡頭。”里芬施塔爾在穆勒的紀錄片中如此為她的電影辯護。她嘴里的“合成鏡頭”是什么意思?我們當然不會以為那些“列隊走過”的鏡頭是合成過的。但那些工人班的鏡頭又如何呢?一群人步調統一地唱著歌,歌曲內容講述他們在沼澤、田野以及各種地方的工作,這首歌應該是唱給希特勒的。正在這時,一個吼叫的聲音響起:“你們都來自哪兒?”于是從小鎮(zhèn)到地區(qū),不同的回答依次響起。他們不可能都聽到了這個問題,每一個回答應該都是分別經過設計的。

不自然也是電影的問題之一。在希特勒的一場演講中途,他一共被“勝利萬歲!”打斷了正好六次,就好像有一個鼓掌的信號在提示他們何時開始、且何時結束。而我們可以在整部電影中發(fā)現,背景里并沒有零散或單獨的“勝利萬歲!”聲,每一次歡呼從來都只有一個整齊劃一的齊聲。我還在電影的其他地方尋找過類似的情況,好進一步揭示它拍攝的機制。比如里芬施塔爾雖然共使用了30臺攝影機和150人的拍攝團隊,至始至終銀幕上都只能找到一個攝影機;在室外集會期間,你能在三面納粹旗前看到一個放在第一面與第二面旗之間的升降機上的攝影機,它的影子正好投在第二面旗上。另有一個鏡頭,是一個為了更好地觀看隊列而爬上長桿的男人,她把鏡頭切到他身上,他行了一個右手禮;我琢磨著,他如果不兩只手都抓著就一定會掉下來,這才發(fā)現在前后兩個鏡頭中都看不到他的左腳——毫無疑問,他正站在別的東西上面。 另外,還有一個小細節(jié):銀幕上的每個人都有一頭新做好的發(fā)型。

《意志的勝利》是一部偉大的宣傳片,這是毋庸置疑的,各式各樣的調查也都認可了這一點。但我懷疑這部電影到底能對不是納粹擁護者的普通人造成多大的影響。如果你是一名納粹的擁護者,那么對這部電影而言,你就是臣服于如神般高高在上的希特勒的無腦小卒。但對于當時的德國而言,它一定有著某種說服力;盡管希特勒那么一本正經地表示納粹黨將會是德國的唯一黨,而它的領導者將會是1000年內德國唯一的領導者。在電影最后,人群開始齊唱納粹國歌,《霍斯特·威塞爾之歌》;依據納粹法,此歌的第一段與第四段時必須行右手禮。我們在《意志的勝利》中能看到大批的右手禮,注意看希特勒,每次禮畢前將手指收回掌心時,他的臉上都帶著一種滿足感。多么可怕的男人啊。那么多的德國人究竟得瘋狂到什么程度才會去擁戴他啊。不過冷靜一下:幾年之內,電影里出現的大部分人就都會死于非命了。

//

格里菲斯與《一個國家的誕生》的愚昧并不比造就他們的美國輕微多少,這部電影為我們展現了1915年的美國白人究竟能夠多種族主義,而他們又能夠如何在具有種族主義傾向的同時對此毫無察覺。這一點是值得我們認識的。黑人們早就認識到了這一點,并且認識到了很久很久,甚至每一天都在痛苦地見證它,但《一個國家的誕生》在光天化日之下證明了這一點,而這部電影的重要性恰好囊括了它對這一現象的清晰印證。可悲的是,這部電影成為了它所在時代的一面鏡子正是它的價值之一。

要理解《一個國家的誕生》,我們必須先理解“我們帶著怎樣的意圖去看電影”與“電影回饋給我們怎樣的體驗”之間的區(qū)別。所有嚴肅的觀影者總有一天都會到達以電影本身的價值、而不僅僅是以你對電影的感受來看待它們的階段,《一個國家的誕生》并非是部爛片,因為它為邪惡背書,就像里芬施塔爾的《意志的勝利》,它是一部為邪惡背書的偉大電影。理解這些電影為何會如此作為即是理解電影的諸多本質,甚至是理解邪惡本身。

但我們真的能夠將電影的內容和它的技藝分開來看待嗎?加里·威爾斯(Gary Wills)認為格里菲斯的電影“與萊尼·里芬施塔爾的電影和埃茲拉·龐德的詩提出了相同的問題。如果藝術應該服務于真與美,偉大的藝術又怎么會隸屬于充滿憎惡的意識形態(tài)呢?”

這一觀點若要成立,我們必須假定藝術確實應該服務于真與美。我惟愿如此,但確也有均不服務于兩者的藝術存在,而它們依舊可以為我們提供某種對人性的思考,幫助我們理解何以為善、又何以為惡。就此而言,考慮到《一個國家的誕生》比其他任何一件藝術作品都更加戲劇化且煽動了美國的種族主義這一不可動搖的事實,它是值得被歸屬于上述類別的。

 5 ) 。。想紀念一下這個片子于是就把作業(yè)發(fā)上來了(才覺得自己寫作業(yè)的用語都好隨意。。。

不好評星的片子。。。我其實看哭了。。。但這又是因為單純地被影像給震撼到而是因為一些站在后世看,產生那種對集體無意識之罪孽與苦難的悲傷。所以干脆發(fā)了作業(yè)上來(雖然老師是臺灣人原本就是繁體的但是還是有刪減了一下2333。。順便自測敏感詞。。

-——————————————————————————后面是作業(yè)。。。

《意志的勝利》的確具有豐沛的感染力。事實上法西斯崇尚的美學到現在都是共通的,且談不上其本身有多麼邪惡——自然主義的完美的肉體、瓦格納式的豪言壯語、英雄式的犧牲、紀念碑式的古典主義建築、男性紀律、力量、純粹、大自然的遼闊,浪漫主義,表現主義,魏瑪時期的前衛(wèi)視覺藝術,這些都與法西斯美學以宏達敘事撼動人心的形式相通。在Leni Riefenstahl 流暢的調度和剪輯中,我們看到的其實不止是那些我們這些飽受社會主義集體主義校運會廣播魔性的「整齊劃一秩序井然」「雄赳赳氣昂昂」的口號式納粹美學洗腦,還有那些崇拜Hitler的少年們赤裸的陽光之下能量豐沛的肉體——如果不帶著先入為主的「他們將成為惡魔」的意識去批判地看待。

巨大的黑鷹投下的深邃的陰影有著神秘主義的吸引力,大俯拍與橫搖呈現的群眾狂歡其實在我們後世的意識形態(tài)宣傳里都在被大量地使用,區(qū)別大概在於東方人的含蓄(...)讓我們除了奧運會期間的宣傳片以外,還是很少能在電視上看到這些「有傷風化」的對年輕肉體的硬朗線條以及雄性力量的表達的。。。

拍出如此雄性特質的片子的導演卻是女性。甚至可以說,在Leni Riefenstahl的視角里我們能夠看到一些與主流形式呈現出的性別凝視的倒轉——女性凝視的先鋒性在裡面。其實並不奇怪,結合現世集聚了女性凝視的耽美亞文化對雄性力量的崇尚和熱愛,不難看出Riefenstahl是真摯地被這種「絕對地」力量和強大所吸引。這種英雄式的狂熱幻想帶著十足的浪漫主義和表現主義的氣質,這在Riefenstahl的「高山」電影中也可見一斑,雖然作為事後諸葛的評論界極盡批判她的所有藝術都呈現出對法西斯的諂媚——但事實上哪怕就是對強權、秩序、集體、力量這些構成的想象共同體的熱誠的愛,也只能說是當時整體社會氛圍帶動下的一種選擇,很多藝術家看出了集體主義在能夠在短時解決一些社會問題的同時暴露出了忽視個體、壓抑個性、抹殺反對之聲的危險契機而選擇勢不兩立,於是被排斥,遠離家鄉(xiāng),而Leni Riefenstahl不過是在當時選擇堅持對主流文化的信仰而已。Riefenstahl也許和當時的日耳曼人一樣被整體的社會氛圍所煽動得厭惡猶太人,(這和中國內地網絡上常有的對境內黑人的口誅筆伐的種族論其實比較接近)在民族主義的煽動之下她也許也希望把猶太人都被驅逐出德國不再污染他們純種日耳曼人的血,但她應該並不想要讓猶太人趕盡殺絕(更別說她自己也交往過猶太人戀人)。在《意志的勝利》中大量煽動性的演講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所謂強大的民族將各種「傲然挺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高中政治書用語...)的自我膨脹,但似乎還沒有演變成要為此對無辜的異族進行屠殺的極端宣言。。。

如果我覺得我們若不帶著預設的眼光去看《意志的勝利》甚至感覺不到有什麼異樣——Hitler對著熱情的民眾露出拘謹的笑,集體勞動場所熱火朝天的勞作,穿著民族服飾的美麗的姑娘們對領袖露出傾慕的神情,盛大的閱兵,歇斯底里的演講和瘋狂歡呼的群眾——它 實在和我們從小到大被強制觀看的政治宣傳片的區(qū)別不大——

大量感慨「無法理解這有什麼好煽動的」「那些女的看希特勒的眼神是認真的嗎?」的人才是根本上把和法西斯有關的一切根源性的東西都與自己劃清了界限——我們在發(fā)現無法理解一種令人厭惡的事物,怎麼也沒法與他們產生同理心的時候往往最喜歡的就是這一套了——「劃清界限」——認定「他們與我不是一類人」,他們荒謬,愚忠,無腦,沒有邏輯,沒有人性——

——而我不同,我睿智,我絕不會崇拜那種殘暴的統治者。然而事實上正是大量普通的似乎對世人都毫無惡意的個體的德國民眾,就湮沒在影片中山呼萬歲的人群里。我們選擇性把集體當做一個符號一整個個別的人——而非一個一個又一個極其平凡的個體。民族主義情懷兼具了神秘主義的宗教氣質和硬核搖滾的力量與性感,它不是在讓人產生一種面對巨大機械的自卑,在集體中被埋沒的自卑,而是在以一種參與「大事業(yè)」的熱血感召。電影里如此反復出現的詞彙——譬如「復興、理想、同志、奮鬥、勞工、階級、民族、社會、進步、犧牲、人民、萬歲」——只能說,太熟悉了。。

搖滾歌手張楚扯著嘶啞的嗓子唱「社會主義好啊社會主義好」,先不管是他的本意是在呼喚真正的社會主義還是在嘲諷臺面上立著的那個假牌坊——總之那份歇斯底里的咆哮、重復、配上激昂的鼓點,的確讓人熱血沸騰——我們不得不承認其實是無關立場的——我們都是容易被歇斯底里的龐大力量,被帶動生理性震顫的鏗鏘節(jié)奏所感動。。。。。而且不得不說納粹兵好帥啊。白瞎了之後這群人不是成了罪孽深重的劊子手就是被拉去填了戰(zhàn)壕。。。

沒有辦法簡單地把它的煽動性歸結於某個個別的「宗教」的狂歡,畢竟人類即便沒有上帝也必須創(chuàng)造一個上帝,沒有信仰是沒法活的——而這裡的影像亦談不上欺騙,它只是沒有呈現那些與宏達敘事無關的可以為了最偉大的事業(yè)被犧牲掉的無關緊要的平凡個體罷了——人們都覺得自己的選擇是出於——「我只是希望大多數人都能夠得到幸福罷了」。

我覺得應該關注的是這個特殊的神,是如何被造出來的。那麼多的德國民眾都瘋狂地信仰著納粹黨相信著希特勒是日耳曼人的救星——並非因為他們都是沒有頭腦的,因為Riefenstahl的鏡頭的的確確充滿了史詩一樣的力量,集體狂歡之中的Hitler,簡直就像是摩西一樣,彷彿能夠看到他分開大海創(chuàng)造神跡——而從媒體到演講到滿大街的納粹器,日日浸泡在這樣的語境中的人們都在被潛移默化地改變,造神運動的過程我們都挺熟悉的。且不說在百度這個簡體中文最大的搜索引擎的首頁每隔幾個小時就會更新兩條xxx日理萬機的近況(...)把一切社會功績歸功於某個冠冕堂皇的集體甚至某個偉大領袖也是幾十年來的傳統。甚至有些也很難說是功績的東西。。?!兑庵镜膭倮菲鸫a要比現代的社會主義國家更加成功。。大抵是因為特定年代的傳媒尚受到很大的限制,因而它非常出色地完成了對普通民眾的心理暗示,融入了所有人的日常生活。

「獻身於勞工服務的人民萬歲!你們第一次面對我和德國人民!你們代表著偉大的理想,我知道那也是千百萬民族同志的共同理想。你們服務於全德國人民,德國人民將看到他們的孩子沿著你們今天的足跡繼續(xù)前進!」「千百萬黨外的德國人民,成百上千的戰(zhàn)士們,他們才是最終的決定力量."「德國人民很高興的得知再也不用經歷政權的更迭,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就是德國的頂梁柱!"「我們光榮的軍隊,將會成為黨的政治領導的堅實擁護者.」

其實雖然很多話都顯得很空泛,但除卻「軍隊黨屬」這種於中共政治領域頗為敏感的東西,以及Hitler的吹捧者那些類似「太后就大清大清就是太后」這種現在看來過於荒謬的句式以外,Hitler對少年群體寄予厚望,鼓勵人民熱愛和平的同時要堅強,鼓勵發(fā)展鼓勵創(chuàng)造——我們甚至不覺得他的演講中有什麼特別不對的東西。他並沒有在鼓吹殺戮和戰(zhàn)爭,鼓吹排擠異族。但他的演講自始至終有力而激昂,配以那些「旗幟的海洋」「光明的殿堂」這些壯美如史詩的意象,足夠讓人們都瘋狂地沈浸於那個叫做日耳曼民族的想象共同體的無限膨脹的狂歡當中。

因為都比較短所以我就把Humphrey Jennings 的兩個片子都看了。Jennings也許是有意在和《意志的勝利》那一套從頭到尾歇斯底里的煽動式宣傳片的形式做對比,他對公眾所塑造的集體想象是相對平和的,像是在《Listen to Britain》中甚至並沒有太多強行加在背景的旁白,而是利用人們傾聽BBC的廣播間接地加入「公眾之聲」。他的片子里融入了倫敦人民戰(zhàn)時的日常生活,上班下班,還有舞會,音樂會,自彈自唱著流行歌曲的人們。剪輯非常流暢詩意,配上交響,確實雖然加上了空襲、提到了失去住所的人民,拍攝到了告別妻子前往前線的丈夫,但似乎所有人都有著古老英國的底蘊,優(yōu)雅,老派,不為外物所驚擾——當然我知道語言與影像都具有欺騙性,影片的重點也許是讓人們通過這些熟悉的流行元素以及日常常見聯結到一起或是撫慰被戰(zhàn)爭所重創(chuàng)的平民心靈,而不是讓人們陷入對未來的恐慌,因而避免了對戰(zhàn)爭中生離死別的痛苦做渲染。。。很有趣的是Youtube視頻下邊的評論就如同豆瓣微博之類的國內論壇一樣吵成一團甚至一路吵到了錫安主義(…)

其實在看這些片子之前知道Jennings還是因為看了法斯賓德的《莉莉瑪蓮》後發(fā)現Jennings在1943年就拍了一部《莉莉瑪蓮的真實故事》,現在放在一起來考慮就突然覺得很能理解Jennings為什麼喜歡以安靜如詩的調性拍攝戰(zhàn)爭中的國家了……對於戰(zhàn)時的英國來說《莉莉瑪蓮》是一首敵國的流行歌,歌詞不過是描述一對戀人因戰(zhàn)爭分離的痛苦。一首和宏大敘事無關的悲傷的情歌卻在兩個勢不兩立彼此有著血海深仇一樣的陣營之間被翻譯成了七八種語言流傳唱響。有趣的是歌詞也一度被加入了帶著鼓舞士氣色彩的「Kill Hilter the devil」之類的口號,但事實上對於那些每天疲於麻木地殺人的,說是劊子手也好說是戰(zhàn)士也好的士兵們來說,能引發(fā)他們共鳴的,卻不過是那些陳腔濫調的情情愛愛而已。我小學時的英語老師是個趕上過越戰(zhàn)的美國老頭子現在想來其實言論都經常充斥老白男的高傲,但他講起越戰(zhàn)的時候說過自己這輩子最痛苦最後悔的事情是被送到越南參戰(zhàn),然後他第一次打仗就殺了一個人,他說他一想到這個人說不定和自己一樣有著父親母親,新婚的妻子或是戀人在等他回家,就完全喪失了鬥志。。然後被炸成重傷送了回去。我想如果他不是因為重傷也會逐漸變得習慣和麻木於殺人,彷彿從來就沒有擁有過那個會對敵人的死亡產生痛苦的靈魂。。我還記得小時候看到什麼動畫片里怎麼也無法理解「作為罪大惡極的戰(zhàn)爭發(fā)起國的日本軍人也會有奔赴戰(zhàn)場前與戀人分別的悲傷」這種,其實應該是很正常的東西。多令人悲傷啊,我想起婁燁《紫蝴蝶》里的片尾曲,在控訴日軍侵華罪行的紀錄片黑白影像的背後放著故事里的男女在雨後共舞的一曲唱片機里紙醉金迷老上海裡《得不到的愛情》。

 6 ) TLF開頭的字幕

序言:20世紀30年代,集權政治的陰影同時重找在東西方。
在蘇聯,斯大林以“大清洗”的名義屠殺無辜平民,
在德國,希特勒的魔爪控制了整個德國,最終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這一人間慘劇。
同樣的慘劇,三十年后又不幸降臨到中國頭上。撫今追昔,血的教訓值得我們記取,也希望看完此片后,大家能對獨裁造成的人間悲劇有所反思,增強對民主自由的熱愛。



1934年,當希特勒和他的黨羽們在紐倫堡舉行閱兵典禮時,32歲的萊尼.雷芬斯塔爾被選中,指揮全部電影拍攝工作。
納粹黨為她提供了任何一個導演都會為之咋舌的工作條件:無限制的經費,一百多人的攝制組,36架以上的攝影機同時開工,再加上無數的聚光燈隨時聽候調遣
--希特勒投下這么多的馬克,為的就是要把納粹黨變成熒幕上最美和最有力量的形象。



雷芬斯塔爾做到了這一點?!兜乱庵镜膭倮吩诮涍^長時間的禁止后,重新發(fā)行了DVD并在電視上公映。她在這兩部紀錄片中創(chuàng)始的技法,被無數后人或巧妙或拙劣地反復模仿著。



斯蒂芬 斯皮爾伯格和喬治盧卡斯都曾公開的向她表示過同行的敬意。在這個意識形態(tài)對立逐漸淡化的時代里,人們再一次感受到了這兩部作品中強大的力量、秩序和美。
中國的學院教授們甚至不敢把《德意志的勝利》在課堂上全部放完,他們說:“它的力量太強大了,我擔心我的學生如果把片子看完,就會變成真正的納粹。”




(背景解說版)
翻譯:A.Y.Bao
2004年1月15日于北京
調校:瞿亞
-------------------------------------------------------------------
所附背景解說中的觀點來自網絡
不代表個人意見
十八歲以下請在家長許可并陪同下觀看!
---------------------------------------------------------------------
發(fā)布此片不含任何政治色彩,僅作為一個歷史的鑒證!請大家用藝術的眼光來欣賞!全世界已經公映,包括德國!

 短評

政治宣傳片其實是非敘事的,全片都是電影眼捕捉的奇觀畫面堆疊成的蒙太奇,只為了純粹的意識形態(tài)感染力。里芬施塔爾的攝影機調度和構圖奠定下來的模式,卻也適用于各種類型的劇情片,只不過后者只擷取短暫的片段。對于某國人民而言,“意志的勝利”每天都在新聞聯播和“新主流大片”里反復還魂,終究達到了它的目的。不禁腦補假如希特勒去表演單口相聲會是怎樣的風采。

10分鐘前
  • 麻友安
  • 推薦

瑞芬斯塔爾,“她很美,她為希特勒制作的紀錄片很美,她是希特勒最喜歡的導演,德意志第三帝國時代最天才橫溢的女人?!?/p>

15分鐘前
  • S.Dummy
  • 推薦

看得你只想立正舉手高喊“嗨!希特勒!”

19分鐘前
  • 老阿飛—故園
  • 力薦

如果不是極佳的調度和鏡頭語言,極具煽動性的畫面,想必里芬施塔爾不會背負如此大的罵名。正因為有撼動人心的美,才有隨之而生的惡

22分鐘前
  • 九尾黑貓
  • 推薦

央視的鏡頭調度還是有待提升

24分鐘前
  • yan
  • 力薦

納粹不可怕,可怕的是納粹有文化。涂炭生靈的納粹在影片里卻是一片其樂融融的景象,大量的反應鏡頭中,那恣意的笑臉,隔著熒幕都能感覺到幸福。威武的部隊,一呼百應!希特勒在片中是閃閃發(fā)光的明星。天才般紀錄片巨制,明知是謊言,卻也莫名感動。

26分鐘前
  • 小馬.王
  • 推薦

看完這片后去崇拜希特勒很正常

27分鐘前
  • 嘉得樂
  • 力薦

“希特勒的獨裁,在一點上區(qū)別于歷史上所有的獨裁者。他的政權,是現代科技大發(fā)展背景下的第一個獨裁政權,他也充分利用了各種技術手段以達到控制國家的目的。他利用的技術工具,比如廣播、擴音器,剝奪了八千萬民眾的獨立思想,于是,讓這八千萬人臣服于一個人的意志,也就變得可能……早期的獨裁者們需要高素質的屬下——即使是權力的最末端,這些屬下也需要獨立思考、行動,但在現代科技大發(fā)展背景之下,極權政治系統已無需此輩。多虧了現代化的通訊手段,如今可以將較低的領導階層機械化,如此便出現了一種新興人類:命令的盲從者?!?/p>

30分鐘前
  • Fleurs.哼哼
  • 力薦

名氣很響,但實質上還是蘇聯新聞紀錄片的那一套,要說剪接的流暢度還比不上蘇聯同類電影

32分鐘前
  • Die Katze
  • 較差

史上最藝術的政治宣傳片

33分鐘前
  • 艾小柯
  • 力薦

在蘇聯的蒙太奇Propaganda中,人通常被表述為機械的零部件,對于斯大林式威權的服從,往往來自于面對巨型機器的自卑感。而第三帝國的意識形態(tài)詢喚則是——將現實(不僅是人,還有空間,各種人造的符號)轉換為色情性質的抽象符號,人山人海意味的“無人在場”,即使是高光化的希特勒。較之社會主義現實主義訴諸劇情影片的虛擬移情,《意志的勝利》企圖喚醒的是我們對于先鋒電影的激情之愛,以及少女對于強勢力量的生理反應,這部“最后的古典先鋒主義”影片將任何觀眾無差別地建構為女性——里芬施塔爾的一種政治性裹挾的作者意識,對于男性身體的female gaze將在隨后的“耽美”,“乙女”向作品中大量發(fā)生。

35分鐘前
  • 墓島GRAVELAND
  • 還行

不得不說導演功力了得,難得有部紀錄片我看著不昏昏欲睡。把那幫納粹德國大兵們拍得好帥,有型。另外希特勒等人的演講沒怎么打動我,也許是這類假大空的說辭在我國聽得太多的緣故……

37分鐘前
  • 游牧人·芳汀
  • 推薦

1. 全片都是SPEECH, MARCH, 長達兩個小時,我睡過去好幾次,喝了兩杯咖啡。不知道仍然在世的德國人現在看,是否還是熱血沸騰?人隨時就顯露動物本性,無腦,從眾。2. 這一部跟《奧利匹亞》比,藝術性,鏡頭豐富性差太多了。3. 元首的講話把黨國合一,都是簡短口號配合豐富手勢。

39分鐘前
  • Sabrina
  • 推薦

在那樣的大環(huán)境下很難不狂熱,不被煽動,元首軍隊的制服實在是太帥了,難怪那么多青年蜂擁加入,意志的勝利是元首一個人的勝利。元首口條不錯,不過貌似個人崇拜做的不徹底,萬歲都沒喊呢。(翻了翻導演Riefenstahl的照片,真是美)

44分鐘前
  • 狷介有烏青
  • 力薦

基本上講了三個方面:1.德國的軍人十分優(yōu)秀一直舉手禮胳膊卻不酸。2.納粹頭子們很會演講吹半天牛逼底氣還很足。3.日耳曼人民充滿活力天天鬧哄哄精神還越好。也許當年我還能成為納粹忠實的擁護者,不過現在看著片除了希特勒的演講大部分時間都在犯困。

46分鐘前
  • 失意的孩子
  • 還行

納粹德國、蘇俄、天朝,集權主義國家對閱兵式的喜好真是一脈相承,因為這是國家實力和民族自尊的最直接體現。小胡子絕對可以算是20世紀最棒的煽動家和演說家,相形之下斯大林最多只算是一個陰謀家。整個紀錄片的主旨就是“一個民族,一個元首,一個帝國!”

51分鐘前
  • 噩夢枕頭
  • 還行

過幾天就可以看直播了!

55分鐘前
  • 嬴元貞
  • 力薦

20150523@打浦橋二刷(同《大君主》)尤其注意到調度和剪輯的非凡。話說,如果身在彼山中,誰又能從道德和良心的治高點上對誰發(fā)難呢?事后諸葛人人當得。還好,自幼飽受誰社會主義特色弘大敘事與納粹美學洗禮,我現在對這類審美催眠術基本免疫~多難興邦呵呵。以及,里芬施塔爾對第三帝國必須是真愛。

58分鐘前
  • mecca
  • 推薦

剛上任的老希面對熱情民眾露出拘謹雞賊的笑容/半裸士兵相互梳頭擦背噴水嬉戲/集體勞動熱火朝天/接見身著民族服飾的妹子們/盛大戶外集會等場面熟悉到啞然失笑。歇斯底里的演講風格VS底下被感召的群眾,愛國主義既有宗教的神圣又有搖滾的性感—成功洗腦送入絞肉機,僅十年后還剩幾人茍活又有幾多他人陪葬

1小時前
  • ζω?ιδ
  • 推薦

萊妮·里芬施塔爾代表作,影史最具藝術性和最富影響力的的政治宣傳片。導演動用了30臺攝影機和150名工作人員,拍攝了1934年紐倫堡納粹第六次黨代會的空前盛況。驚人的場面調度與控制、精妙而緊湊的剪輯(問:電影的政治性與客觀真實性?)和對攝影機角度的運用等都是本片的優(yōu)異之處。(9.0/10)

1小時前
  • 冰紅深藍
  • 力薦

返回首頁返回頂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