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瓷是中國古代五大名瓷之一,它以其獨特的釉料及燒成方法產(chǎn)生的窯變神奇而聞名于世。鈞瓷自古就有“黃金有價鈞無價”“家有萬貫,不如鈞瓷一片”的說法。由于價值連城,鈞瓷也就成了盜墓愛好者、文物倒賣者的最愛之一。電影《一團亂麻》講的就是由一件鈞瓷引發(fā)的連環(huán)大案。片中既有盜墓的場景,也有真假文物之間的大爭奪、大決戰(zhàn)。
為了這件非常貴重的鈞瓷,各路人馬不斷上演著“無間道”“碟中諜”,從而讓整個尋寶、奪寶、護寶的過程,都自帶《盜墓筆記》的味道。特別是影片的黑色幽默,由始至終貫穿全程,讓觀眾爆笑不已。關(guān)鍵是,《一團亂麻》講的又不單單只有盜墓、倒賣文物、尋寶、奪寶,以及保護文物、打擊盜墓,還融入了諸多人與人之間雞毛蒜皮、柴米油鹽的生活日常,從而讓整部影片看上去都很有煙火味道,生活氣息。
“地圓尊”是一件價值連城的鈞瓷,它的被盜,引發(fā)了各界的關(guān)注。一名實習(xí)記者在調(diào)查中陰差陽錯地知道了線索,并通過其自有的獨特方式開始了調(diào)查。而就在這個時候,錢大壯、馬歡歡等不少路人也被動卷入了這起盜竊大案中,并開始了追尋真文物的追兇之旅。在這個過程里,尋寶、奪寶、護寶天團上演了一幕又一幕令人忍俊不禁、爆笑連連的搞笑戲碼。
蠢笨的犯罪大佬、樸實的吃瓜路人、躺中的熱戀情侶、雞賊的生意伙伴......多路人馬卷入其中,讓原本簡單的案件變得撲朔迷離,從而讓尋寶護寶的過程也充滿了離奇色彩。這些人中,有的蠢到能讓人爆笑、氣炸,有的能機智到令人眼前一亮,還有的不幫忙還好、越幫忙越亂,就這種范兒、這種味兒,是不是有一種《盜墓筆記》的既視感。人物行為、情節(jié)發(fā)展緊扣片名,實力演繹了什么叫《一團亂麻》。
麻的特點就是相互交織,紛亂復(fù)雜?!兑粓F亂麻》所上演的尋寶、奪寶、護寶故事,多條線索有機交織,多個細節(jié)錯落鋪排,多路人馬粉墨登場,多起囧事接踵而至,看似簡單的一個盜墓大案,卻讓一群人亂作一團,亂如麻繩,要想找到真相,就必須解開癥結(jié)。所以,整個尋寶、奪寶、護寶的過程才恰似無間道,猶若碟中諜。
故事跌宕起伏,細節(jié)妙趣橫生,人物千姿百態(tài),笑點密集如梭,作為一部頗有盜墓色彩的黑色幽默喜劇,《一團亂麻》在情節(jié)的設(shè)計上還是頗費了一番心思的。尤其是在多路人馬粉墨登場后所上演的連環(huán)囧事,讓人看了直喊上頭。這樣的情節(jié)設(shè)置,情緒設(shè)定,不僅讓整個故事框架都充滿了戲劇沖突,也重點刻畫了人物角色,從而做到了以人物推動情節(jié),以情節(jié)深化角色。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小細節(jié)小笑點的鋪埋上,《一團亂麻》也極盡心思。以柳惠兒、錢大壯、馬歡歡、張長壽四人之間上演的“捉奸與反捉奸”戲碼,就極具爆笑實力、戲劇沖突。在這個過程里,導(dǎo)演將密閉空間中的門、柜子等道具的作用發(fā)揮到了極致,再加上演員可圈可點的表現(xiàn),做到了讓笑點飛一會再飛一會的奇效。當然,這個橋段的埋設(shè),不單單是為了搞笑而搞笑。它不僅檢驗了朋友之間、情侶之間的可信度、忠誠度,也為各路人馬各顯神通最后通力合作、勇斗大佬做足了鋪墊。不難看出,《一團亂麻》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是有用的。這種效果,就好像《盜墓筆記》中吳邪等人對每一個疑點的挖掘和重視一樣。
近年來,隨著《盜墓筆記》等盜墓系的不斷大熱、頻繁上演,以盜墓為題材的影視作品也是層出不窮。它們有的往往是大制作、大手筆、大明星,但其中也不乏小而精、精而巧、巧而妙的作品。就好比這部《一團亂麻》,盜墓是線索,尋寶奪寶護寶是主題,盡管沒有大制作也沒有大手筆更沒有高流量大明星,但成片的整體效果還是頗有些鮮衣怒馬特質(zhì)的,也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由王猛導(dǎo)演執(zhí)導(dǎo)的電影《一團亂麻》,是比較典型的黑色喜劇片,影片圍繞一件價值連城的古董鈞瓷而展開劇情,將形形色色的人物都卷入其中,有想要搞點大事的女記者,有懷揣夢想的小年輕,有資深老道的考古學(xué)者,有狡猾貪婪的文物販子,還有更多被動與文物產(chǎn)生瓜葛的局外人……這個故事,頗有些寧浩“瘋狂”系的作品風(fēng)格,多線敘事齊頭并進,期間有交叉有碰撞有融合,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驚險與歡樂。
印象特別深刻的是,報社記者柳慧兒為了尋找被盜墓賊偷走的國寶鈞瓷,潛伏在了嫌疑人張長壽家里,與此同時,因為在仿制文物的過程中,弄丟了真品的錢大壯,也歪打正著的進了張長壽家。陰差陽錯中,柳慧兒和錢大壯兩人先后躲進了同一個大衣柜,于是,一出現(xiàn)代版的《柜中緣》就此上演。當然,臥底潛伏,絕不是那么輕松的事情,錢大壯冒充國際刑警,將柳慧兒忽悠得一愣一愣的,兩人在衣柜里的動靜,也引起了張長壽夫婦的警覺和疑惑,甚至懷疑是去世的奶奶的魂靈回歸,于是,外面燒紙哭喪,里面熏得夠嗆,帶來了強烈而荒誕的反差萌。類似一團亂麻式的劇情,在影片中還有多處,或許這正是片名的由來。
眾所周知,鈞瓷是我國五大名瓷之一,民間就有“寧舍千兩金,不舍一片鈞”、“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等等的說法,連鈞瓷的碎片都堪比黃金,而片中品相好的鈞瓷瓶,能被各界垂涎,也是理所應(yīng)當了。鈞瓷產(chǎn)于河南省禹州,《一團亂麻》的故事,也應(yīng)是發(fā)生于中原大地,因此在《一團亂麻》中,我們能看到許多的豫中人文風(fēng)情。
比如在故事開篇,文物販子們碰頭的地點,就選在了一個豫劇的小劇場,臺上演員在唱《穆桂英掛帥》,臺下的犯罪分子們則在討論如何大干一把,忽而聲音大到影響演出,被質(zhì)疑是來砸場子的,在戲班的追逐下落荒而逃。當然,就如前面所說的錢大壯與柳惠兒在衣柜中的相遇,也確實讓人能夠想到,在本土的豫劇里也有一出廣為傳唱的《柜中緣》,說得是由柜子引發(fā)的一段姻緣,《一團亂麻》的故事,也有相似的傳承,由此看,本片的主創(chuàng)對本土文化的了解,相當透徹。
影片《一團亂麻》的主基調(diào)是喜劇片,除了許多的幽默橋段外,影片也通過人物和故事,對當下的許多不文明現(xiàn)象,乃至犯罪行為,都進行了有力的諷刺與批判,但歸根結(jié)底,這也是一部充滿了正義感的作品,被歪門邪道而的三舅所忽悠的錢大壯,雖然在不知不覺的誤入歧途,但他的覺醒,也確實值得我們點贊,在影片的最后,一系列罪犯都被一網(wǎng)打盡,連隱藏最深的文物專家“法爺”也終于現(xiàn)了原型……
而那些被卷進了這場事件的每個人,也都從中受益匪淺、各有得失,有志者繼續(xù)奔向前程,有情者終于喜結(jié)連理,影片《一團亂麻》的故事,正如那首膾炙人口的老歌所唱“生活是一團麻,那也是麻繩擰成的花”,只要內(nèi)心始終堅持正義與赤誠,任何險阻都無法阻擋,面對亂麻,披荊斬棘之后,未來也一定能收獲更燦爛的陽光。
提到盜墓題材的影視劇,《鬼吹燈》和《盜墓筆記》系列都是大IP,也俘獲了不少粉絲,受到大眾的追捧,比起這兩大系列的懸疑盜墓和古墓探險的驚險刺激來,電影《一團亂麻》的出現(xiàn),則打破了這種特性,讓盜墓題材又多了一些幽默與諷刺,令人啼笑皆非的同時,又感受到了中原人民的喜劇天賦,頗有點自成一派,比預(yù)期效果要好得多。
因為一件貴重鈞瓷被盜,才讓人明白了這對寶貝所隱藏的許多秘密,對于專業(yè)人士而言,鈞瓷的歷史特殊地位是無可取代的,這也是河南省禹州市特產(chǎn),更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chǎn)品。身為中國古代五大名瓷,始于唐,盛于宋,并以其獨特的釉料及燒成方法產(chǎn)生的窯變神奇而聞名于世。當然,也因為鈞與君同音,也賦予了鈞瓷更重要的一個身份。影片就是通過一件鈞瓷,用天圓地方的傳統(tǒng)文化屬性,湊成一個“好”字的出發(fā)點,慢慢延展開來的一個故事。從一開始豫劇《穆桂英掛帥》的出場,就凸顯出來了中原地區(qū)特有的文化符號,而找墳的特征,民俗風(fēng)貌的還原,都讓這樣一個故事深深地扎根在了中原地區(qū),地域特色鮮明,演員張口就來的濃重河南口音,更是讓這個故事有了自己最為獨特的個性,加上盜墓和收藏之間的利益驅(qū)動,也都為影片增添了許多神秘的色彩。
影片的故事脈絡(luò),把握的還是非常得當,在智商與情商上的較量上,多了幾分幽默與風(fēng)趣,用一種無厘頭的表演,讓整個黑色幽默的氛圍更加濃厚,確實整個過程都是在打打鬧鬧中完成,又讓人覺得好笑又好玩,反轉(zhuǎn)微妙,很有意思。兩伙人的對抗,更像是一個捉迷藏的游戲,通過鈞瓷這樣一個紐帶,讓人感受人物的豐滿立體,各種搞笑橋段的演繹,頗像是舞臺劇的呈現(xiàn),每一個場景里都有意而為之的設(shè)計,也正是這種設(shè)計,不僅讓整個故事講述起來跌宕起伏,很有意思。同樣也讓觀眾覺得,即便是每個場景單獨拿出來,也完全是一段幽默劇,可見編劇也是下了不少功夫。
收藏、買賣、造假、報道,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不可或缺,更像是一部將傳統(tǒng)文化呈現(xiàn)的一部戲。影片的取景,都頗有地域特色,也都是當?shù)刈钣忻牡貥私ㄖ?,通過故事的融入,讓這些最知名的地標建筑最有生機的呈現(xiàn),也不失一種最有益的探索??瓷先ナ窃谥v盜墓,但最終回歸到話題本身,通過鈞瓷的尋找與探尋,還是在告訴大家如何保護我們最寶貴的文化精髓。當然,幽默風(fēng)趣只是其表,觀眾一笑到底的背后,是文化、旅游和風(fēng)土人情的最有力的推介,也算是一個非常積極的市場探索,很有方式方法。
演員們將小人物身上的靈魂最淋漓盡致的刻畫,看似表現(xiàn)得不露痕跡,其實也是一種最真誠的表達。也正是這種看似沒有刻意的幽默,呈現(xiàn)出來的效果才最好笑,這也是演員真正吃透了人設(shè)的定位,當然也通過自己最為流暢的表演,讓觀眾感受到最為真誠質(zhì)樸的表演。同樣,影片的妙趣橫生,也斬獲了第四十九屆休斯頓國際電影節(jié)金獎,可見,影片質(zhì)量得到業(yè)界認可,實屬難得??梢哉f,《一團亂麻》是盜墓題材的另一種解讀,讓人笑到合不攏嘴,確實很了不起。
在這個信息化透明的時代,沒想到還有這樣一部電影的存在。《一團亂麻》,讓人想起了風(fēng)靡一時的瘋狂喜劇,小成本佳構(gòu)式喜劇,個性鮮明的群戲角色,卻又與盜墓題材結(jié)合起來,好似《瘋狂的石頭》遇到了《盜墓筆記》,圍繞一尊貴重的鈞瓷文物你爭我奪,再加上妙趣橫生的情節(jié),將電影魅力的娛樂效果在有限的空間內(nèi)最大化的發(fā)揮出來,也將人性的光輝與貪婪渲染到淋漓盡致。
《一團亂麻》是一部純正的商業(yè)電影,但電影從導(dǎo)演王猛到主演東靖川,李艾瑾等都是一水的新人,因此可以斷定,該片乃是典型的獨立制作。但無名氣不代表沒水平,就像本片的導(dǎo)演王猛,出道多年的他,參與過《我是你的新娘》《丑男大翻身》等多部影視作品,更憑借這部《一團亂麻》獲得第四十九屆休斯頓國際電影節(jié)金獎。
影片圍繞盜*墓展開,從好大喜功的報社記者,到珍貴文物鈞瓷“天圓尊”被曝光,再到外甥和舅舅搭檔的盜墓賊,以及誤打誤撞被卷入事件的烏龍夫婦。幾對人馬陰差陽錯,終究發(fā)現(xiàn)幾撥人馬被命運“黑色幽默”了一把。
雖然是小成本,但制作費與劇本體量,有時候并不直接掛鉤。平心而論,《一團亂麻》的劇本新穎嗎?這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故事簡言之,因XXX引發(fā)的一連串事件,故事與《心迷宮》《瘋狂的石頭》類似,但二者故事完全不一樣,共同點就是屬于典型的黑色喜劇,以及這個多線環(huán)形敘事。
炫技般的連環(huán)敘事,陰差陽錯的人物關(guān)系,錯上加錯的故事走向,多條線索連環(huán)交織環(huán)環(huán)相扣。這樣的電影其實不少,比如科恩兄弟的《血迷宮》、《11點14分》、挪威電影《獵頭游戲》,甚至昆汀的《落水狗》和蓋里奇的《兩桿大煙槍》也有如此風(fēng)格。電影發(fā)展100多年以來,其實任何故事幾乎都形成了一種模式,包括本片類似的電影,通過一件物品,一件起因推進了多條平行敘事線上的人物關(guān)系,在故事結(jié)構(gòu)上玩平行時空的概念,故事角色身處漩渦中心處于當局者迷的狀態(tài),以觀眾作為上帝視角審視整個事件的發(fā)展,如希區(qū)柯克善用的“桌子下的定時炸彈”概念,給觀眾提供宏觀的戲劇化脈絡(luò),更能具有各自人物和情節(jié)的帶入,從而達到典型的影像的二元性,帶來極致的觀影效果。
類似的電影也成了一種模式,從這方面來看,《一團亂麻》的臨摹痕跡很重,在其中能夠看到上述許多電影的影子,所以從這方面而已,電影的故事模式不算新鮮。
但從另一個角度,在如今“舊瓶裝新酒”成風(fēng)的條件下,這樣的故事算得上是舊瓶裝新酒。模式不新鮮,故事是新鮮的啊,而且有趣??!電影故事中錯綜復(fù)雜的關(guān)系和線索絕非簡單的套模板就能搞定,這類故事是建立在劇本本身復(fù)雜的基礎(chǔ)上,想要“套模板”還需自身有兩下子,從這方面來看,《一團亂麻》又是很新鮮的,尤其是在華語電影的大環(huán)境下。
隨著《重啟之極海聽雷》與《龍嶺迷窟》的熱播,久違的盜墓題材再度火熱。而《一團亂麻》把盜墓題材融入這類多線程多視角的敘事格式下,就顯得極為有特色了。
當然,電影《一團亂麻》并非是一部全力表述盜賊以何種盜術(shù)如何盜墓的片子,負責任點說,它僅僅是在盜墓題材類型的電影里做出了一種先導(dǎo)嘗試,將這類作品中會出現(xiàn)的一些精彩元素以一種另類的方式逐個呈現(xiàn)給觀眾,雖然沒有真實盜墓過程的精彩鏡頭來刺激眼球,那些涉及到其中的江湖恩怨,文物案件等,都在銀幕上有不同程度的表達。酷似一道盜墓類型電影的開胃小菜,也算是給盜墓粉們開了一會眼界!
電影是以故事取勝,依靠的是情節(jié)張力,由此產(chǎn)生的詼諧笑料,但電影整體,主要是靠角色與情節(jié)的互動帶來的錯位感,來實現(xiàn)“佳構(gòu)式”喜劇的特色。
電影格局很小,代入感很快,通過一些細節(jié)交代了人物關(guān)系,馬上進入劇情。針對鈞瓷文物的起因,導(dǎo)致多方人物入場,真假鈞瓷瓶的上線,分裂出多條主線故事,這邊有一場陰差陽錯的情侶“綠帽子事件”,那邊有真假難分的文物錯位,還有誤打誤撞拿到真文物卻毫不知情的馬大哈,這幾大條線索在敘事上各有先后,電影取巧的地方在于對敘事掌握,不但有條不紊還給觀眾造成了強烈的懸念,幾段故事彼此獨立,但互為補充和呼應(yīng),后面的故事解釋前面留下的懸念,而前面的故事又照應(yīng)了后面的故事發(fā)展。
最令人深刻的是,本片的懸疑營造和表現(xiàn)手法,片中人物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來審視事件,對彼此之間的作為并不知情,通過夸張的表現(xiàn)手法,故事橋段的特色將展示出來。但觀眾作為上帝視角,通過三段故事的互相呼應(yīng)和陰差陽錯的人物關(guān)系,雖然故事之間環(huán)環(huán)相扣,但觀眾對整個事件脈絡(luò)有著清晰地認知。這就是“桌子下的定時炸彈”概念,就像電影中的張長壽家中的柜子,本來就互相猜忌的情侶,意外發(fā)現(xiàn)潛入房中的盜墓賊和記者,導(dǎo)致更加完全錯位的人物關(guān)系,讓人忍俊不禁,是該片令人叫絕之處。
最重要的一點是這電影最后所呈現(xiàn)的三觀非常之正,在摸金倒斗的江湖里,多是生死恩怨與道德淪喪的消極情愫。而《一團亂麻》則以盜墓為噱頭,一探了盜墓的精彩世界,大玩了一把結(jié)構(gòu)喜劇,通過主演角色的兩種性格、心態(tài)和人性之面進行直接對決,冤家路窄、狹路相逢,智勇者勝、貪婪者敗……電影結(jié)尾,撥開一團亂麻的背后,正能量的生活觀價值觀人生觀,才是電影要傳遞給觀眾的核心。
近些年,由《盜墓筆記》和《鬼吹燈》改編而來的影視作品,不斷轟炸著銀幕和銀屏,從《九層妖塔》到《尋龍訣》,從《沙?!返健吨貑ⅰ?,透過構(gòu)建極富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神秘異想世界,帶領(lǐng)觀眾開啟匪夷所思的探險旅程,也掀起了一次次“盜墓”題材的熱潮?!兑粓F亂麻》也是一部以“盜墓”為主線的影片,透過一次偶然的發(fā)掘,令藏匿于地下的稀世珍寶現(xiàn)身于世,一場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奪寶大行動,一次由倒斗引發(fā)的連鎖反應(yīng),已然箭在弦上勢如破竹。
影片一開場就直奔主題,一上來就是盜墓者與買家的接頭現(xiàn)場,從聲音嘈雜的戲院到不起眼的街頭巷尾,在不斷變換見面地點的同時,雙方也在不遺余力地隱藏著自己的身份,直到避無可避才開門見山。伴隨著買家提供的重要線索,盜墓者也是喜笑顏開、蠢蠢欲動,面對著重金的誘惑,盜墓者決定鋌而走險,令一場看似簡單的交易卻險象環(huán)生,當曠世珍寶現(xiàn)身之時,也預(yù)示著腥風(fēng)血雨的到來之日。
盜墓有北派和南派之分,北派以“巧力”擅長,在工具的使用上特別講究,尤其善于使用“洛陽鏟”,一鏟下去就能大體確定墓穴的土質(zhì)和墓況;南派以“巧計”見長,善于使用“望”、“聞”、“問”、“切”四法,由此來確定墓穴的準確位置;北派和南派,可謂是優(yōu)勢互補、各有千秋。而片中的盜墓賊則要外行的多了,歷盡艱辛前往墓穴的所在地,還沒得手就被守墓人發(fā)現(xiàn),不得不落荒而逃。而盜墓賊也絕非善類,休養(yǎng)生息后再次喬裝打扮深入墓穴,偶然間發(fā)現(xiàn)了傳說中至寶“地圓尊”。
這“天圓尊”和“地圓尊”本是一對鈞瓷,單獨看來并不成氣候,湊成一對卻是價值連城。只可惜造化弄人,“天圓尊”現(xiàn)身后,“地圓尊”卻一直悄無聲息,直到被盜墓賊偶然發(fā)現(xiàn),才現(xiàn)身于世,只可惜造化弄人,無人識得此物,被旁人當作普通瓷瓶買來買去、幾番易主,開啟了顛沛流離的苦旅,直到被明眼人發(fā)現(xiàn),才又重新回歸大眾的視野,而圍繞著這對鈞瓷的爭奪,也開始漸漸失控。
至寶當前,人性的弱點展露無遺。記者、盜墓者、小夫妻、馬仔、黑幫老大……各色人等輪番登場,或貪婪、或無辜、或殘忍、或善良,由寶藏引發(fā)的蝴蝶效應(yīng),大大超出了所有人的預(yù)料。財富當前,每個人都呈現(xiàn)出不為人知的另一面,或堅持己見遵從內(nèi)心的選擇,或為了追求財富放棄尊嚴。善與惡之間的較量不光貫穿始終,也在不經(jīng)意間改變了每個人既定的命運。整部影片,猶如編織了一張紛繁復(fù)雜的網(wǎng),令所有人都深陷其中無法自拔,不得不絞盡腦汁搜尋真正的出路,在相互之間的博弈和較量中,找尋一絲生機。
《一團亂麻》作為一部中小成本的盜墓影片,從拍攝的手法到故事的編排,與大成本、大制作的大片相比還略顯稚嫩,但對盜墓題材的延展和刻畫,尤其是將多線索和多人物融入其中,在巧合和偶然的串聯(lián)下,還是體現(xiàn)出了濃濃的新意。這樣一部題材獨到又新意十足的作品,究竟能取得怎樣的成績,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文/滿囤兒
前段時間,南派三叔打造的“盜墓筆記宇宙”最新作《重啟:極海聽雷》的第一季上線。除了朱一龍強大的粉絲號召表現(xiàn)之外,最讓網(wǎng)友津津樂道的是三叔隨處可見的求生欲。比如“盜墓”這兩個字,感覺已經(jīng)被三叔從自己的字典里抹殺了。盜墓,已經(jīng)被他代換成了“地下探險”。不過所謂敏感都是相對而言,喜劇電影《一團亂麻》就因為題材上的優(yōu)勢,完全不用回避“盜墓”這倆字。影片用調(diào)侃的手法和多線敘事的手段,把一件文物的被販賣之旅講得啼笑皆非。
既然片名用了“一團亂麻”這個詞語,那片中必然要有好幾股勢力,否則再怎么亂也亂不出“麻”的感覺哈。因此,本片的敘事借鑒了《瘋狂的石頭》,雖然沒有把多線敘事和非線敘事合起來用,但多方勢力的構(gòu)架和行動,還是有一定的燒腦力度。
影片中的主要勢力如下:文物專家,能夠用自己的巧舌和影響力,抬高或貶低一件文物的市場價位;兩個盜墓賊,和《瘋狂的石頭》等喜劇電影里的賊一樣,雖然動了非法的心思,但為人善良憨厚,有著蠢蠢笨笨的可愛;一位老大帶領(lǐng)著的“黑社會”,由于不是動作片,所以黑老大只拿了一把手槍就樹立了自己在本片世界觀里的戰(zhàn)力獨一檔地位,是他逼著盜墓賊去挖出了鈞瓷地尊;一個激情四射的記者,為了盡快轉(zhuǎn)正而癡迷挖掘勁爆猛料,甚至不惜鋌而走險;一對即將結(jié)婚的小情侶,兩人都有點兒婚前疑心病,明明愛的死去活來卻互相猜忌且眼里容不得沙子。
就是這樣一群社會身份各異、能力各異、性格各異、立場各異的人,圍繞著價值數(shù)百萬的鈞瓷地尊,展開了一場亂如麻的糾紛。其戲劇核心在于究竟哪個瓶子才是真正的鈞瓷地尊。因為盜墓賊中經(jīng)驗豐富年齡更大的那個三舅(很明顯在致敬三叔)動了個歪腦筋,在挖到真地尊后,企圖用仿制的方法,把真假地尊分別賣給不同的買家,從而大撈兩筆。
三舅雖然比三叔敞亮,“盜墓”倆字張口就來毫不避諱,但智商確實比不上專注挖坑&填坑十幾年的三叔,根本預(yù)料不到自己的小伎倆會引發(fā)多大的連鎖反應(yīng)。就在他搭檔大壯拿著仿制品和正品回家的路上,引發(fā)蝴蝶效應(yīng)的翅膀煽動了。一個、兩個、三個,當蝴蝶效應(yīng)被引發(fā),上述的那些各色人等就一個個地全被卷了進來。由于事件的發(fā)展由一個又一個意外的偶然串聯(lián),囤兒就不能詳述了,因為這種劇透會讓你失去看片時的意外之喜。
喜劇真是一個可以讓創(chuàng)作者玩起來的類型。除了匪夷所思的情節(jié)可以讓人驚艷,嚴肅話題可以被調(diào)侃之外,演員的發(fā)揮空間也很大,觀眾的包容性也很高。比如片中那個女記者,就被演員李艾瑾演得特別夸張。本來是經(jīng)常演古裝和正劇的清秀美女,竟然能如此放得開,演出了神經(jīng)大條的瘋勁兒。還有那個情侶中的臺灣女孩。演員胡嘉愛的臺灣腔原本和其他演員極為不搭,但是放在喜劇的環(huán)境下,土味和嗲味的碰撞,真是超級搞笑。
更有意思的是,雖然隨著正品鈞瓷地尊的歸位,這團亂麻得到了暫時的解開,但是影片留下了一個小尾巴,讓你感覺新一團亂麻,即將在續(xù)集里再度上演哦。
這還真是一部能讓我捧腹大笑的電影。演員表演和故事都不錯。要有第二部俺還看。
??
亂作一團。
劇情無腦,對白生硬做作,表演青澀夸張令人尷尬,這不是一團亂麻,這是一群沙比
一如既往的爛片,女二號樣子還有點特色,有點像朱迅,還滿口學(xué)的臺灣腔,估計是誰的小三走的后門吧。 吵吵鬧鬧忙的很,大家別看。
真的是爛片中的爛片,完全沒智商沒腦子??沒邏輯,不知道怎么拍出來的,居然還有臉放出來
雖然是爛片但是起碼邏輯順序及格了
裝瘋賣傻
很不錯的搞笑電影 ?????? 喜劇元素很多,像臺詞, 我是路過的,我真的是路過的,國際刑警就可以睡別人家老婆嗎? 等等很多。 再有就是人物性格和架構(gòu),一對善良的盜墓賊,一個愛出錯的小記者,一對老是吵架的恩愛小夫妻,還有愚蠢搞笑的劫匪,圍繞一對鈞瓷發(fā)生的故事。很棒,一部輕松搞笑的快餐電影,值得看。
別人是一本正經(jīng)的無厘頭,你拍的這是胡搞亂湊,看得出演員很努力很用心,只是導(dǎo)演對劇情太過浮夸,一場電影看完都沒有深刻的段子情景給觀眾津津樂道!
???
一坨屎
笑點蠻多的,喜劇脈搏的把握還是不錯的,真心的好看,就是演員陣容弱一些,(多給新人機會)讓我這個老影迷想起了瘋狂的石頭,排片多點估計效果會更好,誠意的作品,看好這部電影
一部流暢的水片
我的神仙,簡直了????爛的不能再爛
出乎意料的好看呀,在酒店電視看到的,挺解壓,雖然沒有流量明星還是挺搞笑的,必須支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