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看《夜宴》的口水
估計今年年底電影大盤點的時候,媒體一定會把三部作品放在一起比對:《無級》、《夜宴》和《滿城盡帶黃金甲》。盡管《無級》的熱鬧已屬去年年底,但并不妨礙被媒體再次拿出來,主要因為實在具有很強的比較性,樂趣談資,往往也在比較中產生。
首先,三位導演聲名顯赫、關系微妙,在中國電影主流陣營算是三足鼎立;其次,陣容強大,隨便一個主角、配角、音樂、攝影、美指拿出來,哪個不是響當當?shù)囊痪€人物;再次,都可粗略地歸為古裝類,服飾華麗、內景外景場面宏大,有無限想象空間;最后,都給大眾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娛樂元素,《無級》有“饅頭”,《夜宴》有“晚飯”,《黃金甲》也已經被文字游戲篡改的面目全非。
看完《夜宴》后,和一個朋友發(fā)短信,說,真真是一部血腥的鬧??;伊感嘆道,至此,中國名導全部栽在了古裝武俠戲上。這么說也許對張導不公平,所以,我們只能持著一絲僥幸等待著“黃金甲”的降臨。
在《夜宴》的首映式上,馮導自己把《夜》定位為集商業(yè)片與文藝片于一身。商業(yè)片拼票房,這點我相信《夜宴》絕對不成問題,在歷年的賀歲片中,馮導完成了票房追捧的藍籌股;加上“馮導轉型”對喜于獵奇的市場的煽動性,加上多方名角的加入,哪一個不是票房的催化劑?
沒人會去挑剔商業(yè)片的情節(jié),但凡場面宏大、音樂悅耳、演員養(yǎng)眼就可稱之為成功的商業(yè)片;《夜宴》在這點上毫不遜色,葛優(yōu)、章子怡、吳彥祖、周訊、黃耀明、馬精武……譚盾、葉錦添、袁和平……這般陣容之下的作品,放在任何一個本子上,票房都會直線上升。
文藝片拼故事,能夠自圓其說的講完整故事是基礎,好的故事背后反映出的人間百態(tài)是提升,能夠被認可以及引起廣泛共鳴的故事,則稱為精華。而這一點,恰恰是我認為《夜宴》最大的失敗之處。
葛優(yōu)飾演的厲帝,弒兄奪位并強占婉后,派羽林軍數(shù)次置太子于必死的境地,對于掃清先帝余黨下手兇殘殺一儆百;像這樣一個野心勃勃、心機縝密、兇殘多疑的人,弒兄是出于對權利的渴望,女人不過是附帶的禮物。這樣的一個人,既然不可能為了所謂的愛情而放棄到手的江山,難道會為了這份包藏禍心的愛情而心甘情愿的自殺么?帝王的尊嚴本就是建立在殺戮之上,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這樣的帝王會因為太子在夜宴中上演了一出盡人皆知的謀殺而覺得尊嚴掃地繼而人生無望么?其實真正需要笑場的不在于葛優(yōu)那幾句蹩腳的臺詞,而是一個“要江山”的帝王竟然是死在了“要美人”和“要面子”上,實在讓人覺得有些匪夷所思。
章子怡飾演的婉后成了笑到最后的人,她與太子無鸞曖昧的情素游移于影片的各個角落,她的所有舉動在人看來都是在幫助太子實現(xiàn)奪回王位;最后的10分鐘,路轉峰回,她所要的,不是一個當?shù)弁醯膼廴?,而是一個當?shù)弁醯淖约?。這樣的轉折,到是無可非議?;蛟S也是影片最大的伏筆。只是我個人以為,章來飾演這個覺得略顯單薄,倔強、韌性是她的最大特色,而非狠。
黃曉明、馬精武飾演的殷氏父子在夜宴之前的一席對話讓我覺得整場戲總算有了亮點,老爹看著兒子的眼睛,說,你為什么不可以(做皇帝)?兒子先是一驚,繼而表情一沉?!坝钡闹黝}在這一刻,真正地暗流涌動。可惜的是,真正到了鴻門宴一般的夜宴,故事的發(fā)展卻沒能讓這對父子帶給大家更多的驚喜,亮點轉瞬即逝。
吳彥祖飾演的太子無鸞身上,或許有馮導贊賞的憂郁的貴族氣質,只是這樣一個背負殺父血仇的人,給人感覺到的,卻始終是一個軟弱無助的落難王子形象,承擔不起復仇的重任。
周訊飾演的青女的角色實屬不折不扣的配角,她的存在被用來論證親情在欲望之前的蒼白無力,愛情在風起云涌的宮廷之爭面前的純粹與弱勢??上ВH情與愛情闡述的都太過輕描淡寫,唯一讓人記住的,不過是最后那幕“擰著勁兒”的越人歌舞。
《夜宴》的背后,通篇說的都是“欲望”?!坝蹦軌蛄艚o人們的最大的撼動,不是那些靠華麗的場景與險惡的人心形成的鮮明對比,那是潛藏在我們心中的試探、臆想、畏懼與躁動?;蛟S我們都應該學學意大利導演托納托雷,《海上鋼琴師》以掘金熱、移民潮的歷史背景和“1900”這樣一個從未離開過船半步的鋼琴家做比對,一邊是躁動不安的社會,一邊是88個琴鍵組成的黑白世界,所有人都向往著自由女神的理想彼岸,1900也有欲望,但是朦朧的愛情最終沒有戰(zhàn)勝陌生的世界給他的恐懼,欲望就這樣被消減了。他可以在88個鍵盤之間游刃有余,但是陸地,“陸地對我來說是一艘太大的船,太漂亮的女人,太長的旅程,太濃烈的香水,無從著手的音樂。我永遠無法走下這艘船,這樣的話,我寧可舍棄我的生命?!?br>
欲望于人生,就是一場博弈。
《夜宴》的欲望,或許直指明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所以在五代十國的背景之下,不難看到類似西方中世紀武士裝扮的羽林軍與諸如“骯臟的交易”這般戲劇化的臺詞設計。如果真是出于這般的考慮,建議導演第二個要學習的人應該是新東方的俞老師。因為他的始辦目的很明確,就是讓更多的人順利走上美利堅的求學路,所以新東方所有的課程都是針對應付TOFEL以及GRE的考試,猜題命中率頗高。與其東猜西猜,不如把歷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拿來細細研究一番,不怕沒有靈感的。至于研究甚多的《臥虎藏龍》,則可以免了。
2 ) 鳳凰踏碎玉玲瓏
前段日子看《山海經》,里面是這樣講起“鸞”的
——
有鳥焉,其狀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鸞鳥,見則天下安寧。
而太子名叫無鸞,所以呢這是亂世的故事。
五代十國的亂,不同于春秋戰(zhàn)國,抑或魏晉,無關風雅,反而總要帶著些蠻荒獰厲的意思。
是自唐以來那一點兇霸霸的元氣用到收梢,不多了,索性歇斯底里地把它消耗盡了吧的那種勢頭,難收難擋的兇狠。
連女子也是短蹙蹙眉毛,無端帶些暴戾驕縱。
相書上講眉長則秀,呵,該世代是連女子的那一點秀氣也不要的了。
故事很簡單:皇叔篡位,殺兄娶嫂,太子探知隱情,伺機復仇。
開場殺得太美。
黑甲刺客策馬踏雪浪,動地而來,驚破白衣舞。
長箭穿空,獵獵作金石聲。清清靜靜的吳越之地,見了血光。
而伶人在舞。
殺氣刻不容緩逼近,而林泉之間伶人舞得好寂寞好優(yōu)柔。
上世紀初,舞神尼金斯基有《春之祭》。
在舞中,舞者屈膝弓背,放棄了躍升,肢體全然朝下。
他們抑制住對天空的渴慕,轉而向大地臣服。就好像那些受到阻滯于是轉而向內的愛情。
伶人好似提線偶,舞姿是向內的,塌陷的。
白面具空空洞洞,后面是東方人的長眼睛,黑的,無苦悲,無喜樂,無盈缺,無求告,那應該是開天辟地之初,原始人的面孔。
萬物都沒有來,萬事都沒有開始,他在等待有什么人或是有什么事,為他賦予一個表情。
生命懵懵懂懂的稚態(tài),原應如是。
滄桑也沒有過,憂怖也沒有過,若是死去也就是死去了,完全是自然的,連貫的,一氣呵成的。
所以,事實上,殺戮并不對他們造成驚擾。
最后,一個俯拍,伶人的尸身靜好一如白蓮花浮在水塘。
有一句古語可以用來形容那些氣質太過復雜的女子,叫做,深情在睫,孤意在眉。
看過電影我就想,它對婉后是很合適的。
陰霾華美的宮室,她才出浴,斜倚香爐倦倦眠,這時感覺到他來。
她驚回首,急急奔,裙擺好慌張。她叫出他的名字。
每一回見他都好像初次,那么欣喜,那么驚動。一個人初次遇到另一個人,她初次愛上他。
時間尚早,一切都還沒來得及變壞,現(xiàn)世安穩(wěn),而心中境地也完好如初。
有一場對話好趣致。
婉后同青女站在魚缸近旁,聊起太子無鸞。青女一派天真,以甜啞嗓音說道
——他從來不給我寫信。我是在夢里和他說話的。
而婉后卻并不以為荒誕,只見她手作蘭花,捻起魚食細意灑下,擾起一池萍碎,竟然亦認真垂詢
——他同你講什么?
這是要愛著同一個人的兩個女子之間才會有的交流,當中有電光石火的敵意,亦有明心見性的懂得。
然而說起愛,呵,人在年輕的時候,只懂得去愛,愛起來又不懂得收手。
并不知道終于有一天它會耗竭了我們的所有跟僅有,也許呢,呵,是假裝不去曉得的。
及至真的到了時辰,我們可以做的全部事情,亦不過是,當風揚其灰,從今已往,勿復相思。
勿復相思。但情愛欲蓋彌彰。
婉后傾力回護,為著太子無鸞的性命,匆匆交付了自己的身體。
呵,除開這個,她并沒有別的了。
冊封那日,她穿茜素紅嫁衣,妖麗胭脂深掃入眉,還有發(fā)鬢。而黑馬轡頭為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柔糜淫蕩的床榻,玉體橫陳的當時,會不會有片刻她遙遙聽見深宮的更鼓,然后涌上一些蒼涼的心情?
后來所有人都死去,獨余婉后輕輕薄薄一彎身軀。
宮室屋宇自四合八荒壓下,她穿著黑,面孔上有些心死的神情。
真的,生命中沒有了你,天高海深,有什么可擁有?
說什么江山不待。
婉后不過是一個女子,一生渴望被悉心收藏,被妥善安放,但可寄望的人全都逝去,情懷中空留些溫柔不知該拿它怎么辦,而可堪承受的那個人,或者永遠也不會再來。
鳳凰踏碎玉玲瓏,孔雀斜穿花錯落。
原來生命是這樣的虛妄,即使是身處在這樣繁艷的場合。
深情在睫,孤意在眉。與其寂寞終老,不如歸去。
終于還是要來說一說《越人歌》。
雖然明知不真,我卻更愿意相信無鸞講的那則典故
——一個王子泛舟,打漿的女孩子愛慕他,唱了這支歌。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青女就是唱著這支歌死去的。
她戴著無鸞留下的霉跡斑斑的白面具,肢體扭曲成向內的姿勢,那是一個人同自己的角力。
仍然我想起尼金斯基的舞。《彼得魯什卡》。講述一個木偶突然獲得一顆心,他愛上舞女偶人,后又失去了她。
木偶沒有表情,靈魂被縛,深愛而不可得,但又欲罷不能。
當愛情變得隱晦,它就不再是一種殺傷,它變成綿長的消耗,一個女子對峙自己的感情。
靈魂一夜白頭,而面相不改,依舊如昨,山明水秀,吳山青,越山青。
臨死,青女低聲問,以她甜啞的嗓音
——你還寂寞嗎?
真叫人肝腸寸斷的遺言和情話。
呵,好不好呢,山遠水長,你我就此別過?
而當我離開你的生命,你可以很傷心很傷心,但寂寞是不可以的,我不要你寂寞。
亂世中妖氛這樣深重,而一個人竟然還可以愛另一個人,為之生,為之死。
合該如此,愛一個人如果沒有變得簡單,只是因為愛得還不夠深。
真的好難追想,那時天空高高曠曠,金合歡樹長入云端,我們亦曾并肩走往花深似海的原野,堅信生命會得因此而豐盛。
只是烏飛兔走,你我各自老黯。
不曉得會不會有機會,許多年后我可以向你說起,曾經有那么一天,在黑暗的影院里,其實我哭過。
2006-9-24
3 ) 一舞劍氣動四方,表演本是我所長。
今天我去看了“夜宴”,我真誠的認為,好棒啊。
雖然太子住在擁有超長滑樓梯的兒童樂園,雖然葛優(yōu)是個文藝青年,雖然那個大臣叫“陰太長”,雖然特工擁有沖鋒槍,這些荒誕的元素在蕓蕓眾生眼里是可笑的,但只有先鋒影迷,才能發(fā)現(xiàn)這部電影的后現(xiàn)代本質。
本片頗具試驗性的挑戰(zhàn)了在古代語境中表現(xiàn)后工業(yè)時代的生活。國家領導人葛優(yōu)同志居高位而依舊與民同樂,他的玫瑰精油開背,他對和諧社會誠信為本的深刻理解,他對古典主義話劇的深切熱愛“是復仇的欲望,幫你穿越了死亡之谷,還是你的憂郁,打動了女人,讓她們的柔情,維系了你的生命,或者,百般算計不如一顆單純的心?如果不是―――――哥哥?。。。?!是你的靈魂在瞑瞑之中保佑著你的兒子,讓他用我的血來恢復你的光榮。如果是這樣-――――哥哥?。。。?!我把尊嚴還給你?!彼鳛橐粋€優(yōu)秀的文化評論人,為了一部好戲,說出了“真是個偉大的藝術家,朕深感欣慰”這樣的最高評價。
吳彥祖作為一個在體制外游弋的非主流戲劇導演,在郊區(qū)長期租用的兒童樂園里排演實驗話劇,又遭遇打砸搶分子的毀壞。但他不氣不餒,繼續(xù)追求那偉大的藝術。終于成為了偉大的藝術家,終于成為了寂寞歌手。
周迅這個剛畢業(yè)的時裝設計師,仗著自己的高干子弟背景,將她設計的劣質服裝長期批發(fā)個中央機關。她還誘使太子強奸了她,由此撈取了政治資本,要挾太子和她結為貪腐利益同盟。
而太子黨陰損作為國務院總理級官員陰太長的兒子,不滿足于自己的正部級職位,妄圖成為國家領導人,幸好英明的章子怡同志及時粉碎了這場夏秋之交的政治風波。
章子怡同志,作為政治局的領導,識大局,顧大體,輔佐了兩代領導人。后在政治風波發(fā)生之際,粉碎了葛優(yōu)同志犯的嚴重錯誤,毅然出馬擔任領導人。
這部電影的最高明之處,就是完全沒有破題,創(chuàng)意出自名畫“韓熙載夜宴圖”,卻根本沒有韓熙載這個人物,也不是緊密團結在李煜同志周圍的南唐政府的政治故事(因為南唐不會設幽州領導班子)。這種高超的虛虛實實的手法,更加體現(xiàn)了,這是一部現(xiàn)實政治諷喻劇。
4 ) 心悅君兮君不知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
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正好剛讀了詩,就在微博上看了夜宴中章子怡跳舞的片段。
對與這種片子,其實自己的興趣并不大,來來去去也就是那些。
不過,對于章子怡的舞蹈,還是很喜歡的。古典美人跳舞選演員就應該選有舞蹈功底的人,而不是隨便的甩一甩袖子,揮一揮手,轉個圈就可以的,還是要有真才實干。
導演拍的再美,一看就沒有舞蹈功底,還是很容易出戲的,章子怡的舞蹈還是可以的。
5 ) 7分之作
1.看《夜宴》時我沒笑,一次都沒笑。因為我確實沒發(fā)現(xiàn)有什么好笑的地方。也可能因為我是一個人看的,沒有受到情緒感染。
2.不管怎么說,演員的表演絕對是一流的。最重要的眼神拿捏的很好。尤其是章子怡,演出了婉后在愛情和欲望間的復雜與矛盾,再一次感嘆,她真正成熟了,國際巨星,這個稱號不是虛名。
3.相對于《哈姆雷特》。婉后的角色偏于原創(chuàng)。來源可能是參照皇太極之妻、順治的母親孝莊皇后,為了保護兒子下嫁多爾袞。而野史中也有皇太極死于多爾袞之手的傳說。孝莊的愛是純粹的母愛,婉后的愛卻更多的是情人之間的愛情。婉后對于先帝沒有任何情感,但剝離了人物只看角色,對于太子又有母愛的成分。這是很難把握的,但章子怡演繹的堪稱完美??墒撬膽蚍萦邢蓿绻嘟o一些空間,也許會更好。
4.周迅可以說是本色表演。一如既往的純真,卻是最打動人的地方。在她對著《越人歌》的卷軸輕吟“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眼淚忽然掉下來的時候,我真的有一絲想流淚的感覺。最后青女的死亡,導演的處理不好,減輕了感染力。
5.在劇情的處理上,還是有點蒼白。尤其是最后的那場“夜宴”,太過簡單,處理的太快了。顯得很突兀。
6.但不管怎么講,《夜宴》比《無極》和《十面埋伏》強上何止十倍。如果按十分制來評分,《無極》是1分,《十面埋伏》3分,《英雄》勉強及格,《夜宴》可以給7分了。
7.看到一些香港、臺灣網(wǎng)友的評論,給它的評價很高。還有的人看到中途潸然淚下。(見
http://tw.mb.yahoo.com/movie/board.php?bname=152955249&action=m&tid=284434,
http://tw.mb.yahoo.com/movie/board.php?bname=152955249&tid=288203&action=m&keyword=%A9]%AEb&type=title)感覺大陸的觀眾對國產大片太過苛刻,在觀看前就戴上了有色眼鏡。而且似乎大陸相對臺灣,出現(xiàn)了一個較大的文化斷層,臺灣就沒有人對“誠信”、“節(jié)目”等詞感到別扭,這些詞確實是在古代就有的,而且在臺灣一直通用。
8.馮小剛的轉型之作,還算及格吧。比起陳凱歌大導演,馮小剛已經做的足夠好。
6 ) 看完《夜宴》,想了很多,心里不太舒服
馮小剛每年的片子我都要花錢去電影院看的,每次影片都會有新鮮感.但這次看過《夜宴》,感覺從里面找不出馮氏的風格,完全是華語電影豪華制作班底的整合.印象中就是袁式動作、譚盾的主題音樂、葉錦添營造出的色調氛圍,故事情節(jié)及人物性格實在太西方化了。
以前聽過武大文學院院長鄭傳寅講東西方戲劇的不同,其中對比對悲劇情結的處理。東方故事中的悲劇是外界環(huán)境產生的,如趙氏孤兒這類,家庭的破例,或者自身生理殘缺都是受外界影響,由不得自己把握的,但西方的悲劇不同,都是各人自己思考出來的,最終的悲劇結局是自己主觀影響產生的。在《夜宴》中葛優(yōu)的自殺就很明顯是西方悲劇中對人物的處理方式,包括吳彥祖也是。
這個故事本來應該很宏大,人物的性格會很豐滿,但看過之后,感覺刻畫的還不夠,也許是電影中把太多筆墨放在形式的處理上了,這點跟張藝謀拍大片的風格有點像了。章子怡,吳彥祖的內心是很復雜的,但看過影片后回憶起這幾個人感覺太單薄,特別是黃曉明、馬精武(老師)的角色,與故事主調有點掛勾,似乎又不是很緊,比重拿捏的不到位,這可能跟后期剪輯也有關系。
值得肯定的是袁式動作在影片中有了些突破,加了很多柔美的舞藝進去了。國際動作片中泰拳、法國的極限運動(13街區(qū))、日本幻影(忍)都出來了,他也應該有些突破了。想到劉家良的硬橋段,雖然有些土,但他一直在堅持自己的風格,盡管近幾年的“醉猴”“七劍”的武指都不夠亮彩,很佩服這樣的老電影工作者(也沒找出其他適合的詞)。
譚盾的音樂也過于西方化,我個人不是很喜歡這種風格,他似乎在以一種西方人對東方音樂的理解在創(chuàng)作音樂。相比起來,我更喜歡金培達這種音樂風格,可能會很娛樂化,顯得深度內涵不夠。
民族的電影巨片啊,什么時候能真正出一部讓大家都能正面肯定的作品。英雄、十面埋伏、無極、夜宴...這種太過于洋化的風格作品讓我的內心很壓抑,有點心酸。懷念二十年前第五代導演的出山之作:黃土地、雙旗鎮(zhèn)刀客、大閱兵、、、其實近幾年里陳國星的片子我覺得挺有風格的,特別是“橫空出世”,看一遍哭一次,還有何群的“烈火金鋼”,米家山的“頑主”(一說都是十幾年前的電影了,這幾年全部大片整迷糊了)。馮小寧這幾年也沒什么消息了(剛查了一下,在拍青藏線),塞夫去世了,謝晉這十年來的片子也不是很響了,夏剛拍電視劇去了。第六代導演吧,總覺得有點喜歡頂著“獨立制作”的牌子脫離群眾,唉~~~
期待民族電影出真正打動人心,震撼國人心靈的大片!
5/10。馮解讀莎翁多么膚淺,把家國興亡和欲望吞噬人性的深刻主題,變成武打和脫衣表演湊合成的多角戀肥皂劇,冷血帝王因為愛情背叛喝毒酒根本違背人物性格發(fā)展,竹海屠殺、宮廷杖刑、雪原伏擊、夜宴搏斗那種赤裸的視覺震撼與含蓄的意境背道而馳,華麗又搞笑的假定性臺詞無法被強調真實感的電影所轉化。
《王子復仇記》的翻拍版,女主眉毛太搶戲,還是最愛我的周公子。
沖著章子怡去看的,全程整個故事都很無聊,全片最勾人心魄的就是片尾婉后被殺時表情的變化,額頭上青筋暴起,嗔怒、震驚、不甘、悲傷等情緒從她臉上閃過,讓我眼睛都無法從她臉上移開。配樂、視覺效果給好評,真是想再感嘆一句,章子怡當真是當今時代送給中國影壇的禮物。
法西斯暴力美學強奸,不要緊。12月還有一次。
我點亮了一根紅燭,托在手中,赤腳朝向那帝座而去,只有老了才知失卻了什么。我失卻了愛情,再沒有男人為我飲盡鴆酒,重重宮闈再無真心;我失卻了快樂,再找不到少女輕吟越女歌,睥睨天下再無真意;我失卻了權力,再無法用茜素紅留駐青春,神凰布雨再無千古。及笄那年遇見無鸞,竟是我一生最美的時刻。
周迅的表演如此出色,依然是一滴飽含感情的眼淚。
非常不像馮小剛電影的風格 也許是這兩年爛片太多了 回頭再看這部 竟然覺得服化道樂都還不錯 臺詞是不怎么樣 但演員功力能補一點 整體說來不算太出戲 看其他評論全是差評 嗯…不知他們對這幾年的爛片會怎么想
夜宴才5.6分,可見前幾年的觀眾口味還沒有崩壞,評分還是苛刻的,看過這幾年的電影再去評夜宴,絕對7分以上啊
周迅猶如一縷清風
王子戴著面具,在他愛著的繼母和殺害他父親的叔叔的婚禮上,為仇人擊鼓。這個景象蠻動人的。舍此無它。相信我的話,不要去電影院浪費時間了。
葛優(yōu)一張嘴,就跟說冷笑話似的,也能演皇帝???!?。?/p>
特意去找章子怡的電影來看,這部真的太難看了,看著也是巨資,據(jù)說還是中國版哈姆萊特。武俠不像武俠,宮廷不像宮廷,愛情也沒渲染到位。
重新看了一遍,10年前只覺得空洞吵鬧形式大于內容,這次看卻覺得制作還是很用心的。服化道和攝影都很驚艷,極力還原五代十國的風情。然而臺詞和故事還是硬傷。
不得不承認馮小剛同學講故事的水平要高些,但就本質而言,《夜宴》和《埋伏》與《無極》是一路貨色。
片中婉兒的自覺過程被極大的消減了,角色的邏輯并不足以支撐到影片的結束,應該其中需要更多的細節(jié)和表述來完成這個過程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嫌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說君兮君不知!
配樂攝影演員都很美~喜歡章子怡和周公子的表演,太子一般,演技被比下去了
音樂好,服裝好,臺詞雷。
哪有那么差勁,其實拍得不錯。
這倒是馮導電影里我唯一真正喜歡的一部。那陣子大片一陣風,馮導雖然也是跟風,但這部在故事鏡頭節(jié)奏配樂化妝上都挑不出毛病。為藝術而藝術不夾帶私貨,看著不會讓人想起他那張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