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本上,沒怎么留意過《投名狀》的拍攝進程乃至預告片問世,整體感覺炒作不多,不像好大喜功的某些人。但這不意味著多喜歡陳可辛,多期望《投名狀》的問世。打從見到金城武亂軍中手抓人頭海報起,就不能說喜歡,至少這第一印象,真和預告片里硝煙四起的凝重陰郁一樣,見不得又喜歡不得。三大男主角眼噙熱淚的封面更是受不了,總之,對影片直到提前上映的那一天,都沒特別鮮明的認識,即事(中國大片)已至此,沒太多期待。各大論壇上等待《投名狀》問世的帖子也是很多,不過沒有惡心的托文,曾幾何時,法西斯般的宣傳機器瘋狂制造過口徑統(tǒng)一的宣傳,也很遺憾,經過普通觀眾的檢驗,它們也露出了真面目。
2.
十三號剛過,身邊的影迷朋友立刻反饋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一是沒突破,不過爾爾,甚至需要習慣性的罵上幾句,比如啦,怎么開口閉口一個南京,怎么李連杰一刀可以齊斬人腿十來條,群眾演員如何不敬業(yè)且可笑細節(jié)如何躲不過他們冰冷的鷹眼。但另一種令人喜悅的聲音則是,《投名狀》終于做到了迄今為止中國式(華語)大片的“最好”。但從他們謹慎的、帶有推薦意味同時又適當保留的語氣中,很難得到影片的真實信息。畢竟,這是以前所說的,一小步的快感樂死上頭(《太行山上》到《云水謠》),還是一大步的喜悅滿足觀眾,這絕對是一個問題。那不用說,結果就是在《鐵三角》之后,自己進一次電影院。
3.
做些必要的功課,三個不同版本的預告片,“刺馬案”的歷史背景,想及小斑在姜大衛(wèi)豆列中對《刺馬》的評價,說道:片中兄弟反目,雙生輝印。對于刺馬案的不同解讀,本來就是合理之事,與其說翻拍《刺馬》,不如說改編刺馬案。既然楊乃武與小白菜可以改編成電視劇,也可以成為標準的港產三級片,那完全是不同的兩個方向,卻一樣有大批的受眾。那《投名狀》之嘗試,卻是對兄弟情一次徹底顛覆,即便只是長久以來銀幕上的兄弟情分。
4.
昨日蹲守電視機,無聊地反復換臺,居然看到了教育頻道在放《水滸傳》。林沖在柴進推薦下奔上梁山,為人小心眼的白衣秀士王倫假惺惺地答應,稱說廟小容不下大佛。朱貴幾人給林沖出點子,最后是下山納投名狀去。結果林沖守了三天,碰上了諸如老母弱子等過客,均無法下手。最終反撿得一擔財物,卻也由此認識了楊志。拋開林沖的性格局限性不說,由此得知,納投名狀有時候也是會下不了手。殺一個無辜的人,證明兄弟情深似海,聽著很是壯烈。不過在電影院中,中國內地觀眾都一樣,看不到小煤窯里三兄弟惡狠狠的殺人(被刪)。
5.
長沙王府井影院,前后三次觀察(看場次、買票、入場),至少一半以上的人選擇看《投名狀》,因是周六,人有極度密集趨勢,電梯門口至少幾十號人上樓。可能是 18點場的時間緣故,進影廳處更是形成長隊。除了前面兩排,大廳基本坐滿。觀看過程中,以揚州瘦馬徐靜蕾出現(xiàn)的場面微有笑詫,其余時候均被劇情帶動,觀影氣氛甚佳。環(huán)看周圍,唯一不表興趣、游離銀幕之外的是個玩手機游戲的小孩。說回來,即便是暴力壓抑,但影片流血的畫面也不是很多,但為何容易被震撼?從場面到鏡頭,從激戰(zhàn)的表現(xiàn)到人物的刻畫,《投名狀》的確是目前為止,前后也就5年的大片中做得最出色,一個簡單的對比,你覺得它強于思想幼稚、整齊劃一的團體操式表演——很明顯的事情呢。
6.
然而,這并不是個人認為《投名狀》最出色的地方,什么亂軍中勇取敵方頭目首級,也不是曉之以情的守城煎熬,而是《投名狀》對華語電影傳統(tǒng)中兄弟情一次最好的解讀,即便它是對道德價值體系的表述,悲劇絕望。吳宇森時代的當年兄弟情一直到《天堂口》被笑掉大牙,依然沒逃脫被老外看出同性之噱頭,到《投名狀》中,基本就是源于底層傳統(tǒng)的結拜之舉,并不另走捷徑。一起殺人一起砍人,為名為利為女人,跟著大哥什么都是對的,這簡直就是毒害過萬千青少年的某經典系列港片。影片從根底就消除了“投名狀”的存在意義,龐青云對它并不看重,恰恰相反,一根筋的姜午陽堅信至死,甚至趙二虎也是如此。大哥害小弟,《投名狀》又充滿野心地加入了朝廷官場爭斗,也算是中和了兄弟色彩的濃烈。
7.
中午吃飯,鄰桌十號人,他們也湊巧地講到了《投名狀》,如實形容下,沒有很夸贊影片,熱淚感動對于講話的少婦來說,恐怕是催淚劇才能完成的任務。她只是反復強調每個人都煤礦里爬出的臟兮兮,說到好多人“禿頭”(應為用詞失誤,或指李連杰),大哭大笑都極其個人化的劉德華,還有帥到只剩將投名狀等視為兄弟情的金城武,總之言語里也沒有批評呢。對他們而言,《投名狀》只是剛好在一個偶然時間所見到的電影院里的一部電影,他們不需要看完片尾字幕,看到真正黑幕。陳可辛名字不說,程小東、奚仲文、黃岳泰或是李棟全,可能都是不同的看不到的名字,老實說,在見到李棟全的一剎那,真是感慨,原來真正掌握了大片要素,還是一班香港人,期待明年金像獎的收獲還有票房的真正豐收,那么錢,物有所值。
《投名狀》好看,甚至可以說相當好看,劇情完整,場面宏大,幾個演員的表演也十分帶勁,尤其是李連杰,這個娃娃臉兼之一臉喜相的中年男人終于展示了自己該有的味道。只是,只是不知哪里缺了那么一點點佐料,快感遠遠的來了,愈來愈近,卻始終沒有達到高潮的酣暢——真可惜,陳可辛那雙肉感的小手離我的G點只差那么0.01公分。
說起《投名狀》的主題,或許講的是生存,或許講的是政治,但就不是講的兄弟情。孟靜說的好:和李安一樣,凡是不夠陽剛的導演不會對稱兄道弟熱血沸騰,他們對兄弟情的冷淡與質疑使他們能看到更深層的人性,人頭落地,噴出的不是一腔子熱血,是冷血。
龐青云、趙二虎、姜午陽,三人本來就是為了生存、或者說利益走到一起的。所謂“投名狀”,不是義氣使然,而是為了保證自己利益不受侵犯的一種協(xié)議。干下投名狀,你就是自己人,是朋友。在亂世中,不是朋友,就是敵人——這里的“朋友”是有共同利益的人,而絕非意氣相投的人。
正因為他們是利益兄弟,而非情感兄弟,所以趙二虎對厐青云為何處死強奸民女的士兵感到不解、對厐青云射殺投降的太平軍感到憤怒,所以姜午陽直到最后竟一直天真地認為厐青云殺趙二虎是因為一個女人,他把這個女人殺了,就以為厐青云沒有誅滅趙二虎的理由了。這不是兄弟鬩墻,而是他們從來就沒有互相了解過對方。從來也不是什么“兄弟”。
厐青云派人暗殺趙二虎的當夜,在暗室中自斟自飲,他說每年的今天我都會給你倒酒,告訴你我這一年做了些什么……他看起來很難過,但是這種難過與其說是因為誅殺兄弟而難過,莫若說是良心道德上的譴責。片刻之后,姜午陽殺掉蓮生,在外面拍門喊道:嫂子已經死了,你沒有殺二哥的理由了!之后厐青云伏案痛哭——這一段戲我認為陳可辛處理得有欠妥當,你若是厐青云,你若聽到這句話,你是該哭還是該笑?
關于蓮生這個角色,有人認為徐靜蕾的演出可有可無。其實真實的“刺馬”案里是沒有女人的,姑且不提馬新怡封疆大吏的身份,在古代中國,你又聽說過幾起因為女人而殺掉兄弟的事件?——即便并不是真情真性的兄弟。所以在《投名狀》里,女人至多是個點綴,導演本身也沒給蓮生多大的發(fā)揮空間,所以也就無需責備徐靜蕾的表演蒼白。
當然在《投名狀》里,蓮生又不是可有可無的。對于這個角色的設置,我的朋友盧十四的見解可謂一針見血——從某種程度上說,二嫂就是投名狀,二嫂就是道義的象征:在姜午陽眼里,它(她)很重要,很關鍵,是一切矛盾的核心。但在龐青云眼里,它(她)雖然也有點分量,但終究無關緊要,而且早就操過很多遍了。
同樣描寫“刺馬”案,陳可辛強于張徹的地方在于,他透過似乎是主旋律的兄弟情,看到了問題的核心在于政治和利益。在政治上,沒有人是贏家,貌似玩得比趙二虎和姜午陽高明的厐青云,在真正的高手眼力亦是個菜鳥——當他在朝廷上朗聲請奏免稅三年、當他的背后隱秘地綻開幾朵槍花,他能怪誰?怪只怪朝廷沒有他的投名狀——不是兄弟,就是敵人。
比起趙二虎臨死還在呼喚“大哥”的不開竅,姜午陽在目睹了厐青云背后的槍傷后,終于若隱若現(xiàn)地看到了局部的真相。“我這一生,如履薄冰。你說我能走到對岸么?”大雨瓢潑中,厐青云虛弱地說起了“投名狀”,到了人之將死的地步,利益終于讓位于情感——整部片子,只有在這一秒鐘,他們兄弟之間才是心意相通的。比起背后的黑槍,厐青云寧愿死在曾經義結金蘭的兄弟手上。在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政壇里,一個人能有多大的能量?姜午陽最后那一聲大雨中的呼嚎,亦是蒼白無力的。
行文至此,我仿佛看到了那0.01公分的距離在那里。套用孟靜的說法,比起李安和陳可辛,我是個太容易熱血沸騰的人,所以陳可辛不喝酒也不在酒后稱兄道弟、所以他看《英雄本色》不感動、所以他不相信友情也不相信兄弟情,但是我做不到。只這一點點的距離,足以使我認為《投名狀》是一部足以傳世的杰作,但我卻無法為了它而高潮——即便它離讓我高潮的G點只有那么0.01公分。
一部真正的好電影應該像《Matrix》第二集那樣,從電影院出來大家都是一頭霧水,誰也不敢說自己完全理解了Matrix, the one, 和Zion 之間的哲學和邏輯關系,誰也說不清為什么Neo居然在"真實世界"中也能阻擋電子八爪魚,但是所有人都覺得這個電影是個好片。
這就叫雅俗共賞,實在看不懂情節(jié)看看打斗追車場面也過癮。然后為了徹底看懂,認真的觀眾只好再買票再買DVD多看幾遍,再賺你一遍錢。然后真以為自己看懂了再去論壇討論,免費做口碑廣告。
投名狀就是這樣的好電影。
通過反復研究《投名狀》的情節(jié)和對白,我認為龐青云是清廷高層的政治斗爭的犧牲品。
關于龐青云為什么會被殺,很多人持的看法是片中的一句臺詞,"朝廷怎么會信任一個外人"。我第一次看這個電影,也是這個看法。但正如有人分析的那樣,朝廷想要除去一個官員手段很多,暗殺自己的官員實在有點上不了臺面。龐青云這樣的官員,有理想有能力,對國家忠心,甚至主動裁軍,連自己的左膀右臂趙二虎都殺了,朝廷難道還怕他造反不成?如果他真的"在朝廷不屬任何派系"(陳大人語),慈禧再糊涂也應該喜歡這樣的官員,難道當頭的不是最恨自己手下拉幫結派的么?
龐青云是有派系的。而電影里幾乎總是同時出現(xiàn)的三個老頭子之間,存在嚴重的政治斗爭。
三個老頭子:
顧寶明扮演的"狄大人"
魏宗萬扮演的"陳大人"
王奎榮扮演的"姜大人"
這三個老頭子每次同時出場,其座位順序必然是狄大人在中間,從觀眾角度看,右邊是陳大人,左邊是姜大人。在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座次是天大的事。我們看新聞照片,每次政治-局常-委集體亮相,永遠都是胡總居中,右邊吳總,左邊溫總,以此類推。座次告訴我們,狄大人在三人中地位最高,而陳大人的"軍機處排名",要高于姜大人。
然而歷史一再證明,排名高的人不等于實力也強。姜大人的實力就遠遠高于陳大人。何魁的魁字營正是姜大人的嫡系部隊。龐青云勸土匪們去投軍時說,【魁字營囂張,勢大力強。我們這點兒人,他們根本看不上。倒是軍機處的陳公,正缺人手。他的綠營兵常被魁字營欺負,一直想壯大勢力,如果我們投他,那正是雪中送炭?!窟@段話似乎同時暗示我們姜大人手下的魁字營有可能是八旗兵,有可能陳大人是有地位沒實力的漢臣,而姜大人是表面地位略低實則掌握實權的滿臣,但證據(jù)不足,不好多說。
陳大人的實力有多慘呢?他的嫡系陸大山跟龐青云說,【我不賭。這一千五百兵,是陳公的家底。打沒了,陳公在朝廷說話就沒底氣?!坎?500人的家底。把這點人給龐青云用,又出不起軍餉。龐青云蘇州圍城那么困難的情況下,寧可去找何魁借糧也想不起來陳大人??梢婈惞且藳]人要錢沒錢,的確是夠慘啊。難怪姜大人不服這樣的人排名在自己之上,要打擊他。
這樣以來我們就完全理解陳大人對龐青云的全力支持。先是1500人傾囊而出,等龐青云舒城取勝,索性把自己的心腹陸大山直接給龐指揮。言下之意以后你龐青云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取代了陸大山。陳太需要龐這樣的人來壯大自己的力量了。
到了這個時候就算龐青云自己認為自己不屬任何派系,其他所有人也會一致認為龐是陳的人。政治斗爭一旦到了高層,一般都不直接翻臉,而是打擊對手的羽翼。所以打陳就要打龐。
在陳姜斗爭中,地位更高的狄大人本來是取中立態(tài)度。電影中舒城取勝之后,陳大喜,狄大人立即給龐青云增加五個營。這時候姜大人突然讓何魁負責接防,陳大人先是驚訝,然后有點不滿,又有點無可奈何,表情很有意思。這時候姜說【狄大人,陳大人,不會有意見吧?】,先狄后陳,為我們進一步點出三個人之間的地位關系。按理說何魁接防這種安排應該在幕后博弈,但電影的特點必須把所有劇情沖突放在一個時間地點表現(xiàn)。
龐青云要速戰(zhàn)速決,就連原本應該代表清廷利益(看龐能打,給他五個營)的狄大人都不太滿意。戰(zhàn)爭結束了老頭子們怎么在太后那里邀功請賞?這就好比參加職業(yè)足球聯(lián)賽,每個隊都希望自己拿冠軍,但是如果跑的太快聯(lián)賽過早進入垃圾時間,又損害聯(lián)盟的整體利益。但三個老頭子的態(tài)度也不一樣。陳大人原本在這場戰(zhàn)爭中是撈不到什么好處的,現(xiàn)在有個龐青云,他還能得點分。姜大人顯然堅決反對龐速戰(zhàn)。而狄大人要考慮"聯(lián)盟"整體利益,也反對速戰(zhàn),覺得龐太不上路,但不至于特別恨龐。三個人的心態(tài)在陳姜下圍棋的那一場戲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對于龐青云來說,為了國家百姓利益,也為了打破既得利益集團的壟斷,他必須速戰(zhàn)。
等到龐青云真把南京打下來了,姜大怒,跟何魁說【打南京你給他糧,進了南京,你成要飯的了】。何魁這時候提了一個引人注目的方案:【只要我們把趙二虎給拉過來。江蘇巡撫他肯定做不長】。這件事告訴我們趙二虎對龐青云是多么重要。如果龐青云是一個土匪,或者是一個舊式軍閥,他絕對不應該殺趙二虎??上н@個片里的龐青云就好像一個受過最好的教育的現(xiàn)代人一樣,他沒有山頭主義,不但認為國家利益至上,甚至還玩兒點愛情。
陪同龐青云上朝見慈禧的正是他的"保護人"陳大人,可見龐是陳的人,連慈禧都知道。對龐這樣的青年才俊,同樣很年輕,需要在大臣中培養(yǎng)"自己人"的慈禧是要拉攏的,所以李蓮英才說【太后說,你還年輕,君臣相伴會長久】。然而這時候完全不懂政治的龐青云犯了一個巨大的錯誤。
他居然要求【免除蘇州轄區(qū)三年稅賦,修生養(yǎng)民】。蘇州轄區(qū)歷來都是納稅大戶,現(xiàn)在好不容易奪回來百廢待興,朝廷正需要這筆錢呢,你說免就免?但這不是最主要的錯誤。龐的最大錯誤是作為下級,不應該代表百姓給上級提要求。試想如果慈禧準奏,那么蘇州老百姓必然說這是龐青云的功勞。如果慈禧不準,百姓也會說龐是好官,慈禧是壞人。慈禧不管怎么做都當不了好人。錢讓領導出,好人你做,有這么做下級的么?這個道理本來是官場常識,滿朝文武聽見之后都愕然,只有龐不懂。慈禧權衡利弊,片刻之后準了奏。
但此時慈禧心中,龐已經成了"外人"。
狄大人和陳大人代表組織和龐青云談話這一幕,非常有意思。狄先夸【蘇州殺人,南京活人,龐大人是君子豹變,果然是輔國良臣啊】。陳馬上說,【那是因為龐大人和朝廷不屬任何派系才得太后的垂青】。這句話有點一語雙關的意思。首先陳向上級狄說官話,說龐不是我的派系,當然官話中朝廷上不應該有派系。其次陳也是說給龐聽,有點抱怨龐遇事從來不跟自己商量,確實不像個自己人。這時候狄大人的話【南京是給了你,可姜大人氣得是臥病南方。何魁又蠢蠢欲動。你鎮(zhèn)得住嗎?】有點讓龐表態(tài)的意思?,F(xiàn)在姜大人不在這里,你愿不愿意做我們倆的人?但這是一個只有不到一秒的機會,因為狄早就料到龐不會入伙。同時這句話透露了一個關鍵信息:姜已經去南方準備對龐下手了。
龐不接這個話茬,狄馬上說:【龐大人,我翻了翻黃歷,四月初八午時上任,利民利國利己,大吉】。這時候大家注意陳的臉上一動!說明陳意識到狄已經決心默認姜對龐在那個時候下手了。于是陳給了龐最后的暗示!【要想有所作為,龐大人,你得好好活著,好好活著】。我看陳大人這個人還是很有良知的,這句話說的有點書生意氣了,當著狄,太過。
龐仍然不懂形勢的險惡:【我有公務在身,告辭了】,竟離席而去。這時候狄痛下殺手!【你山字營姓趙???!】在趙二虎拒絕背叛龐青云的情況下,除龐先去趙,符合姜、何的策略。
在這一幕中龐青云的形象非常高大,君子不黨,完全不屑于這些齷齪斗爭。試想換一個俗人,可能狄一說姜大人何魁蠢蠢欲動,早就跪倒在地請求幫忙了。
作為一個不懂政治斗爭的人,龐青云面對斗爭選擇的策略是一味的妥協(xié)退讓。狄要求殺趙,龐就殺趙。只要你們讓我實現(xiàn)理想,我什么都聽你們的還不行么?結果趙死龐亡。
基本上可以斷定是姜大人親自出手組織了對龐的刺殺行動。狄默認,陳沒辦法。姜打擊陳,但陳只能吃啞巴虧,何況龐對他也不怎么親近。
姜殺龐的一個證據(jù)是姜在南方"臥病",實際卻沒有病。另一個證據(jù)是最后一幕三個人在一起喝茶,狄說【一個籬笆得三個樁,姜大人不在,真是不熱鬧啊】。這里的"一個籬笆得三個樁",有人認為是說龐青云沒有了兩個兄弟的幫忙,其實考察語境是說我們三個人在一起熱鬧,少了一個姜大人就不熱鬧了。
但這里有一個疑點,就是龐被殺的時候姜到底是在跟另外兩人喝茶,還是獨自在南方組織刺殺?"姜大人不在"這句臺詞,在DVD英文字幕里面也沒有使用過去時態(tài)。我的猜測是當時姜應該在南方。因為姜自己的特寫鏡頭里面,他面前有一盤點心;而三人一桌喝茶的鏡頭,狄大人陳大人之外的"第三人"面前只有茶沒有點心。一個可能是喝茶的蒙太奇戲實際上發(fā)生在刺龐之后,另一個可能是"第三人"不是姜,這里沒有交代清楚。
總而言之,當所有人都把龐青云看做陳大人嫡系的情況下,龐青云保持"君子不黨"的作風,沒有投靠任何朝廷大臣。自始至終,真正非殺龐青云不可的只有姜大人,他的目的是為了跟比自己排名高的陳大人斗。陳對龐一直是極力拉攏扶持的,總幫他說好話,可能真的把他當自己人。本來太后和狄大人在這場斗爭中保持中立,但龐青云的不智行為使得這兩人改變了中立立場,默認了姜大人組織對龐青云的刺殺。
如果沒有高層的政治斗爭,龐根本不必死。如果龐在政治斗爭中正確應對哪怕一次,他也不必死。單純從自身利益考慮,他不應該為民請命要求免稅,不應該面對拉攏不為所動,更不應該殺趙二虎自斷臂膀。
國家,朝廷,兄弟。龐青云像所有我們期待的好官那樣把國家放在了首位,朝廷次之,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好兄弟。而貪官污吏是永遠都把兄弟放在首位,國家放在最后的??墒桥郧嘣偏@得了什么下場呢?
如果你要打擊一個大人物,一個好辦法是打擊他的手下。姜對陳如此,對龐也是如此。龐想"不黨",但誰相信?清朝官場藏污納垢,根本不配出現(xiàn)龐青云這樣的人物。
本文全部臺詞從這篇文章(
http://www.mtime.com/my/953729/blog/897659/)復制粘貼,在此致謝。
不知道好在哪兒。
李連杰表演亮眼,其他的太一般了
趙二虎死于忠義 龐青云死于不被懂得 姜午陽死于知道得太多又知道得太少(PS:金城武終于會演戲了)
很好看的片,喜歡這臟兮兮的顏色和赤裸裸的人性。真的要看港版的。
不理解為什么這片只有6.9分,完全是8分的電影啊。
這樣的電影真的只有6.8分嗎?可怕…
帝國主義分子戈登哪里去了?
這評分是豆瓣水準?我心中的十大華語佳片之一??!
改編自1973年張徹版本的刺馬,而其事件歷史上確有其事,馬新貽被刺一案也被稱為清末四大奇案之一。
作為一個商業(yè)片 已經很不錯了 忽略那些刪減
“怎會依仗一個外人”。。。 現(xiàn)實艱難,價值模糊,選擇兩難,都是困境
最令人尊敬的是導演對歷史的真實再現(xiàn):龐青云入南京之時,路邊正用石灰漿抹去太平天國之標語,同時路邊百姓紛紛剃發(fā),即此一細節(jié),大陸電影界無人可及。
那個時候大家眼格高,如果知道后面十年電影有多爛的話會更珍惜點。
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有了這句老話墊底,所以老二認為只要殺了壞事兒的女人,大哥還他大哥,日子還能踏實過下去。然而大哥卻不想做他大哥了,故事是不是很諷刺!
政治是永遠的dilemma
他天真地以為,只要殺了女人,大哥二哥還能回到過去,其實不過都是天朝的棋子。
趙二虎和姜午陽腦子都有問題
雄性的貞潔牌坊
懷疑了友情等很多東西,通過龐青云這個角色對中國歷史做了點令人刺痛的反思。李連杰跟陳可辛說,他覺得龐不會找三公,他一開始就會直接去找何魁?!袄钸B杰其實更懂得在這種四面楚歌的環(huán)境中,如何求生?!标惪尚琳f,到那時他才明白,人年輕的時候的生活真的會影響到他們的判斷,李連杰比自己懂龐青云。
午陽刺殺龐青云的時候腳上穿著的 正是龐青云當年送給他的鞋子。這個細節(jié)值三顆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