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景設(shè)置較為單一都是在室內(nèi),有點像《彗星來的那一夜》和《完美陌生人》。小部分劇情發(fā)生在女主土井的辦公室,大部分發(fā)生在一家格調(diào)很棒的餐廳,三個女人喝著小酒講自己的故事,順便提一句:那家餐廳的服務(wù)員好帥,雖然他看起來像個gay!
故事講述的是三個沒有孩子的女人的故事。女主土井50歲,離異,沒有孩子,現(xiàn)在廣告公司任部長一職,但是因為沒有孩子的背景以及女性在職場的劣勢,仍然會受到下屬的奚落和嘲諷,和離異的男上司有微微曖昧,穿衣以黑白灰為主,身材偏瘦,非常有氣質(zhì)。
大野50歲生日還沒過,看起來甜美一些,一輩子未婚,做了20多年的小三,對愛情仍然抱有憧憬,單純無心機。喜歡穿小碎花。
藥山也50歲,和大學(xué)教授的老公結(jié)婚19年,沒有孩子,后來因為老公出軌堅持離婚。她的選衣顏色比較明媚,每次搭配大項鏈和耳環(huán),看起來家境很好也有距離感。
電視劇對她們怎么認識的并未交代,值得一提的是已經(jīng)絕經(jīng)的土井并不想承認自己已經(jīng)老去的這一事實。看著人到中年的她們也會為自己工作的生活的感情的壓力而煩惱,你會發(fā)現(xiàn)人的煩惱并未因為年齡的增長而減少??!而她們所面對的問題也的確是日本社會甚至未來的中國社會所面臨的問題:丁克 離婚 空巢。
也許50歲距離我們有點遠,至少我距離50的1/2還差一點點。但是要知道:煩惱和困惑這件事,其實是伴隨我們一生的。
我特別欣賞的,是三位女性的生活態(tài)度。雖然日本有著很低的出生率,但是選擇堅持不生孩子的確需要非常大的勇氣(在此聲明我支持她們的做法并不代表我反對生孩子,我個人非常喜歡小寶寶尤其是小女孩,最新一季《爸爸去哪兒》里面最愛的是阿拉蕾)。我贊同的,是那些按照自己意愿來生活而不去取悅討好任何人的方式。就拿劇中三位女性而言,深知不要孩子會之后婚姻會受到挑戰(zhàn)也會承擔(dān)巨大的輿論壓力,可是三人也一再表示如果時光倒流還是選擇不要孩子。自己的生活不需要別人judge,自己喜歡就好了。
在我是個小女孩的時候,非??释L大,那時候年幼的我并不知道“成人的世界背后終有殘缺”,直到長大后,才發(fā)現(xiàn)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煩惱,甚至是隨著年齡遞增。20歲的時候要考慮學(xué)業(yè) 工作 感情,到了30歲會有家庭孩子的問題,40歲的時候婚姻以及孩子成長教育,50歲的時候也有那個年齡段的問題??傊顝膩矶疾皇禽p松的事情。
這兩年我們看多了太多的偶像劇,20歲出頭的年齡滿臉的膠原蛋白和渾身荷爾蒙都不稀奇,但是當(dāng)看到劇中50歲的土井和離異男上司接吻的時候,還是覺得心都要融化掉了,這才是我們一直喊的口號“無論何種年紀無論人在哪里,都應(yīng)該相信愛情”的口號啊,好喜歡土井的赤子之心。
最后,我覺得這部劇帶給我們的,并不是不讓我們生孩子,而是不管做什么事情選擇什么樣的生活方式,只要是自己喜歡且不傷害他人的,都是值得尊重的。而尊重和包容別人不同的價值觀,也是人基本素養(yǎng)的一種體現(xiàn)。
#未媽媽白皮書#日劇總是要反映社會問題的,這部也不例外,50歲職業(yè)婦女的職場感情家庭各種問題,當(dāng)然三個女人都沒孩子,好像煩惱少一點,當(dāng)然未見得。日劇里的生活還是比較真實的,女主也不是都有光環(huán)的,雖然跟男主有點曖昧,但也沒了下文。每集都是三個閨蜜喝酒吃飯聊天,這種狀態(tài)很有共鳴。鈴木保奈美老了干瘦,O型腿照舊,經(jīng)常有個眉毛挑得很高,有了兇相。另一個女閨蜜也是刻薄的長相
文:大驚魚
前段時間《東京女子圖鑒》爆紅網(wǎng)絡(luò),各路姑娘紛紛覺得此劇講出了自己的心聲。
我也看完了這部日劇,寫過一篇《東京女子圖鑒》的影評。我對于此劇的看法總結(jié)下來是這么幾句話:
角度新穎、大膽崇拜物質(zhì)的價值觀很吸引人眼球。但在女權(quán)方面仍然幼稚,女主人公工作順利過頭,性格成長仍然全部依靠男人。
并且女主人公看似堅強,實則連自己真正追求什么都搞不明白,一時要男人一時要錢一時要結(jié)婚一時要孩子,人設(shè)其實站不穩(wěn)??傊?,《東京女子圖鑒》乍看驚艷,但實在經(jīng)不起推敲。
我知道我這樣講肯定有粉絲要罵我,“那按你這樣的標(biāo)準(zhǔn),還有什么劇是好看的?”
其實在《東京女子圖鑒》之前不久,日本還有一部電視劇,描寫真正成熟的職場女性——《非媽媽白書》。
非媽媽白書
ノンママ白書
《非媽媽白書》是一部小成本電視劇,由佐藤祐市與松木創(chuàng)執(zhí)導(dǎo),伴一彥擔(dān)任編劇。此劇的主角是三位女性,第一女主角由在《東京愛情故事》扮演莉香的鈴木保奈美擔(dān)任,另外兩位女演員分別是菊池桃子、渡邊真起子。
鈴木保奈美的“莉香”時期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東京女子圖鑒》中,女主角綾要換工作,她去Gucci面試的時候,女上司問她最重要的問題是:知不知道1985年發(fā)生了什么?
然后女上司說了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臺詞:“1985年制定了男女雇用機會均等法,不知道這部法律的女性我都不雇用,現(xiàn)在政府連不想工作的女性都想拉攏,那些年輕美眉才得意忘形,連工作都做不好,說讓加班就一副臭臉。你根本不知道,我們這一代受了多少苦才換來男女平等的?!?br>
《東京女子圖鑒》講的是這幫后來享福的、“一到下班時間就沖出公司跑去聯(lián)誼”的年輕女人,而《非媽媽白書》講的則是受了很多苦才換來男女平等的“我們這一代”。
《非媽媽白書》的三位女主角是1989年日本推行男女雇用機會均等法后、第一代進公司的社會新鮮人,她們被稱為“雇均法”第一代。
巧的是,《東京女子圖鑒》里扮演女上司的演員,是《非媽媽白書》的三位女主演之一
而這三位女性,不僅是推行男女雇用機會均等法后,第一代進入公司工作的女性,并且是三位下定決心不生孩子的女性。
可以想見在日本當(dāng)時“女性生孩子是為社會作貢獻”的社會固有思維下,三位女主角承擔(dān)著怎樣的壓力。
身邊的男性傲慢并且固執(zhí)地說著:“你沒有生過孩子是不會懂的”,“女人果然還是和男人不一樣”,“你們女人是不會懂的”,“停經(jīng)了的女人已經(jīng)不是女人了”。
這一代的女性一直生活在這種交接點上,她們不像剛進公司的年輕女性,一旦男性上司有什么語言或者動作不恰當(dāng)?shù)牡胤?,馬上請律師告他們女性歧視和職權(quán)騷擾。
第一代的她們習(xí)慣在矛盾中首先考慮自身過錯,凡事以工作為重。
有一段劇情讓人印象深刻,在政府“在職媽媽”政策的號召下,女一號所在部門有一位已經(jīng)生育了孩子的女生重新回到了職場。
大概這個女生也是第一代在職媽媽,所以在職媽媽的存在還是讓大家很陌生。
這種“陌生感”首先影響的是這個女生本人。女生認為自己是在職媽媽,要兼顧家庭和工作所以需要縮短工作時間,就是大家忙項目忙到加班加點,她倒理直氣壯地4點鐘準(zhǔn)時收工。被大家稱為“時短女王”。
準(zhǔn)時收工意味著工作量減少,這就直接導(dǎo)致了其他組員需要完成原本在她名下的工作,組里一個年輕姑娘直接累到暈倒。
身為部長的女一號決定把這位媽媽調(diào)去工作比較輕松的另一個部門,結(jié)果這位媽媽認為這是對自己的歧視,直接說要請律師把公司告上法庭。
然后,(說實話十分讓人羨慕地)公司害怕了,最后公司的決定是:駁回女一號調(diào)整部門的決定,并且把女一號從當(dāng)時的項目中除名。
這時候不但在職媽媽覺得委屈,下屬抱怨工作量太大,連上司也為了避開麻煩實行一刀切政策。
女一號真是憋屈到了極點。
但是我卻看得十分興奮。
心中感慨終于有一部片子,是真的在講女性覺醒的了。不是《東京女子圖鑒》那種掛羊頭賣狗肉講來講去都是泡高富帥,而是通過女性在職場上的沖突和選擇來表現(xiàn)女性的成長。
哇特么真帥。
在拍攝方面,《非媽媽白書》選擇了一個很有趣很新奇也很有難度的講述方法(可能因為是很省錢的講述方法),影片的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三位女主人公坐在一個安靜的酒吧里談天。
并且全劇只有兩個場景,一個是安靜的酒吧,另一個是女一號所在的公司……
我知道大多數(shù)人一聽到只有兩個場景、多數(shù)時間是三個女人在聊天就馬上要關(guān)掉本文并且永遠打消去看這部電視劇的念頭,但是!
請等一下姑娘們!
我們都知道日本電視劇原本就比較細膩,不像美劇英劇用一連串大事件來推動劇情,日劇主要設(shè)計有意思的人物,并且在人物的平凡生活中選取有意思的段落,從人物的選擇來剖析人物。
主要講的是人物嘛。
像前兩天推的《藍色茉莉》,不也通片是伍迪艾倫式的碎碎念,但是仍然很迷人嗎?
三個50歲的,沒有生孩子的,努力工作并且勇敢主張自己權(quán)利的成熟女性,單是她們坐在一起,不就已經(jīng)很有韻味,很吸引人了嗎?
人生不僅只有青春的20歲。
在現(xiàn)代社會,早早忘掉什么四十而惑,五十知天命的狗屁吧。已經(jīng)50歲的,已經(jīng)停經(jīng)了的,已經(jīng)長皺紋了的女性,一樣是活潑動人的少女。
怎么說比較好,應(yīng)該是:50歲的她們可是同時擁有勇敢努力的少女心,和知性成熟的氣場的魅力女人啊。
這作品預(yù)算應(yīng)該是很少的,雖然出場的演員還算相對知名,可是場景基本就兩個,一家飯店,一家公司。而后以土井玲子三個50歲上下的女性聊天為主要故事內(nèi)容,來展示劇情。
而作品的劇情也相對簡單精暴,一些美食,加上一些人生感悟,最重要的就是所謂的男女平等的思想??上У氖侨毡疽琅f是最不平等的國家。
“1989年,日本推行男女雇用機會金等法。
這一年進公司的社會新鮮人被稱為「雇均法」第一代。 ”而土井玲子就是這一代??墒沁^了三十年,問題似乎依舊嚴重,并且還有了新的問題,比如說寬松一代的問題,法律過多的問題。要說男女不平等,其實已是老調(diào)重調(diào),所以感觸也就不深,但劇中出現(xiàn)的寬松一代和動不動就歧視以及動不動就拿起所謂的維權(quán)工具,比如說投訴和找律師等,我還是不能接受的,也許是年齡較大的原故,總感覺這抗壓能力也太差了,弄得在社會和職場都無法真正進行交流溝通,這應(yīng)該是我所反復(fù)說的文明過盛,野性缺性的問題吧。
#週一回#Around 50女性的故事。但日劇這種題材真的越來越套路,一話pass。
劇情比較干,以至于要靠時不時的旁白來湊時間。土井作為女性領(lǐng)導(dǎo)人沒有刻畫出應(yīng)有的管理能力和業(yè)務(wù)水平,反而感覺很無能很軟弱很窩囊。每集結(jié)束強行日式正能量也讓人反感,尤其大結(jié)局的烏托邦,靠一個有性別平等意識的男性來推動女權(quán)真是夠無力的。為什么看了幾部日劇職場劇都是廣告業(yè)。。。。
比隔壁逃避可恥意義深刻多了,隔壁是“女神不管多好看、多獨立、多自我,最終還是會被一個宅男俘獲——宅男的猥瑣夢”,這里則是“50歲一個人也能精彩”。
日本又創(chuàng)造了新名詞“非媽媽”。其實做媽媽一點都不偉大,只有辛苦,本能驅(qū)動而已。
鑒于我以后應(yīng)該也會不婚不育,所以看一下這部劇應(yīng)該比較有參考價值。無論多少歲,無論自己是單身還是已婚,都擁有做夢與追夢的權(quán)利。
雖然只是3個人在吃飯聊天的劇,旁邊解說腔調(diào)奇怪,臺詞直白,但是就是一遍遍掉眼淚,媽蛋這就是我的未來吧
其實我蠻喜歡三個人一直在那兒講啊講的,雖然情節(jié)性就會顯得略低。
這才是我要看的日劇??!
每集介紹一種抗氧化食品,然后看三位熟女吐槽,挺有意思,不乏一些金句。女主確實不是好的領(lǐng)導(dǎo)人。
有情懷無情節(jié)
01 這錢省的 這可怕的教科書式臺詞
雖然每一集有一點小暖,但是最后一集還是有些高潮的。
只能說期望有點高。剛看完《東京女子》再來看這個,感覺差點火候。明明是個蠻有意思+意義的議題,以吃飯的閨蜜聊天形式拍出來,常常給我一種裝可愛的感覺,反而沒有展示成熟女人韻味。要不是我對人到中年+未婚+女子的話題和立場很感興趣,看不下去(立意不錯,差點意思
手法輕松詼諧然而題材非常寫實的劇,科普了很多日本現(xiàn)代職場俗語,關(guān)于各種職場歧視和職場女性的苦惱的刻畫相當(dāng)精準(zhǔn)。
看鈴木女神的顏真的還蠻開心的。但是個性過于軟弱這個怎么當(dāng)上領(lǐng)導(dǎo)的??!
around 50的女性職場題材,3位沒有生育的50代女性的下班后閑聊為核心,主要關(guān)于職場問題的管理問題展開,針對50代中年職場環(huán)境的探究,內(nèi)容真的過于現(xiàn)實。為了看hama醬來補劇,小中·工作能干貼心下屬·一直加班無法和女友見面的20代策劃部6年目會社員·壯太,真的太可愛了!
不到50就絕經(jīng)也是蠻厲害的。
「男人和女人不能彼此對立,也沒有誰勝誰負?!怪皇遣恢?0歲的我能否活成這樣灑脫?
看到了莉香老了的樣子。女性題材,可與倒數(shù)第二次戀愛一起看,聚焦的都是后40+的獨身女性所面臨的生活。
三個女人吐嘈挺有意思的,主線劇情有點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