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生活里有少洞見是要觀察別處才可獲悉。
前日開始看美劇《莉西的故事》,第二集里有一場很尋常的對話。
“昨晚半夜你起床了嗎?”
“沒有?!?/p>
“那一定是我做夢了?!?/p>
女主聽完男友真摯但肯定是在撒謊的陳述,毫無猶豫地給出了合適的解釋。此刻朱利安·摩爾的表演,拿捏的甚是出色,溫柔的笑里竟能包含那么多隱忍的情感,我被深深的打動了。
只開播兩集的敘述,有種試圖展現(xiàn)宏大深刻,又要保證能出乎意料偶爾驚悚下之間的平衡,處理的有些不太得心應手。但在這樣的空隙里,好的觀眾是可以加入很多自己體驗重新去理解和縫合的。比如,從那么多情節(jié)和語意不明中,我被摩爾生動的表演虜獲,感同身受的體會到了愛一個人如信仰般自然又強悍的姿態(tài)是怎樣。那么想去保護所愛,毫不猶豫相信所愛,哪怕去懷疑自己,都要時刻做到義無反顧的投入。
多久沒見到過,或是體會過這樣的愛了。
哪怕里面依然會有謊言,迷茫,不安甚至恐懼,但有心的旁觀者是能一眼認出那份初衷從未動搖過的純粹。真是亮瞎狗眼的高級秀恩愛。我不知是被他們的愛還是自己內心深掩的渴望被撩起而在感動不已。總之,這樣的感情哪怕時而令人恐懼窒息,我也想要。
原著里有段描寫也很好看,“那天晚上結束后,你很快就睡著了,我卻毫無睡意。我一直聽著你床頭桌上的時鐘滴答滴答,聽著屋外風聲呼號,心里忽然明白,我已經到家了。躺在這張床上,你依偎在我身邊,我忽然明白這里就是我的家。黑暗中本來有某種東西一直朝我逼近,但此刻它突然消失了,被趕走了。我心里非常清楚,它還會再回來,它有辦法找到我。不過它沒辦法逗留,所以我終于能夠好好睡覺了。我感覺內心滿是感激,心情無比激蕩。我想,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體會到什么叫感激。我躺在你身旁,淚流滿面,淚水沿著臉頰滴到枕頭上。那天晚上,我愛上了你。此刻,我依然愛著你。從那一夜起,直到此刻,每一天,每一夜,每一分,每一秒,我對你的愛從未停止。我不在乎你是否真的了解我。大家都很計較別人是否了解自己,只不過,了解與否其實并不那么重要。大家都不明白,每個人最欠缺的,其實是安全感。當那個東西漸漸遠離,遠離我所在的黑暗世界,那一剎那,我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安全。我永遠忘不了?!?/p>
我不在乎你是否真的了解我。大家都很計較別人是否了解自己。有多少人就敗在了這處細節(jié)上,放不過別人,也放不過自己。其實有一種愛就是基于某種能讓自己有安全感的體驗之上,不需要那么了解一個人是誰,而是那人在自己眼里是怎樣的存在就好。
大智若愚,也不過如此了。
我也想這樣單純的去愛,也能被一個人如此深愛。
I will holler you home. -- Stephen King, Lisey's Story.
Lisey’s Story是Stephen King最優(yōu)秀的長篇小說之一,也是被老人家本人在無數(shù)場合確認過的他私心最愛的作品,世界毀滅了所有書都沒了也要帶走的一本。原著講述相濡以沫的Landon夫妻因意外天人永隔,Lisey在懷念逝去的丈夫Scott的同時,受到丈夫書迷的可怕威脅,自己的姐妹突發(fā)癡呆,還有過去難以面對的回憶也重新浮現(xiàn)在她眼前。懸疑的情節(jié)在多層結構中被慢慢填滿,字里行間注滿浪漫動人的深情,加上完美的角色描畫,它是King寫作生涯數(shù)一數(shù)二的佳作,也是我最喜歡的King的一部作品。
Stephen King曾在2000年患上嚴重的肺炎,住院治療了很長一段時間,他自己都坦白說以為自己就會交代在醫(yī)院了,回不了家了。最終幸運的老頭再次與死神擦肩而過,他出院回家,發(fā)現(xiàn)妻子在自己病危住院期間整理了書房,將他的大部分東西清理收拾掉,他的書稿也被整理到箱子里。King感覺再次回到書房的自己就像一個鬼魂,想象著他的妻子將他的“遺物”處理掉。Lisey's Story的靈感來源于此,這本書也獻給了他的妻子Tabitha King。正是因為這部小說對于他來說如此私人化,他表示不能忍受讓別人改動這個故事,如果要改編影視作品,他只能接受自己動手。所以就有了這一版劇無比忠實原著,結構和角色保留得最棒的Stephen King改編,對于書迷來說錦上添花,含淚滿足,這部劇絕對可以算是Stephen King電視劇最佳改編之一。
原著的敘事結構非常獨特,三個大部分像是三幕戲,一個部分里面有很多小章節(jié),這些章節(jié)以一個若隱若現(xiàn)的神秘線索,用特定物件作為記憶點和線索,穿起了Scott的童年過往,Scott認識Lisey后的生活,以及Lisey的現(xiàn)在這三重時空:劇也完全秉承了這個敘事結構,甚至對它進行了一定的簡化,因為敘事節(jié)奏的加快,并沒有把異界Booya Moon作為終極解密的謎底藏著掖著,而是直接以Booya Moon為線索,用精妙的剪輯點和呼應的蒙太奇穿起三重時空,創(chuàng)造了一場像bool hunting一樣的尋寶游戲。觀眾跟隨著Lisey,在現(xiàn)實時間線上感受著她的悲傷和痛苦,在Scott的童年時空描畫他的樣子,在Scott認識Lisey之后的時空里尋找故事的答案,就這樣一起找到了癡呆的Amanda,找到了小鏟子,找到了Landon父親和哥哥的記憶,找到了Booya Moon,找到了拆了一半的黃織毯,最終找到了她的故事。雖然簡化了敘事結構,但改編也沒有犯大白話講故事的錯誤,劇作,臺詞和鏡頭互相配合,給每一個場景都創(chuàng)造了留白和詩意。
因為劇作改動,節(jié)奏變得更快,更專注于角色的情感和經歷,而不是破案解密,所以懸疑也就成了次要的,痛苦與愛成為了絕對的主角。這個故事里到處都是痛苦,父親的暴虐和兄長的悲劇讓Scott的童年記憶成為噩夢;縱使丈夫在書里寫出那么多精彩字句,Lisey卻找不到一個詞來形容和面對他的離去;丈夫的成功給了Lisey優(yōu)渥的生活,也給了她危險的陷阱,在丈夫死后她更要獨自面對瘋狂書迷的侮辱和傷害。但所有的痛苦最終都會有相對應的愛,甜蜜的愛,動人的愛,簡單粗暴的愛,羨煞旁人的愛,讓人感同身受的愛,它們證明這些痛苦是值得的。從父親殘忍混賬的丑陋的愛里,Scott學到愛的責任;Lisey鼓起勇氣從指縫里沖著不忍直視的過去看出去,才找到Scott為她寫的愛的故事和最終的告別。愛的世界并不永遠是春暖花開,枕邊人心門之后永遠會存在著黑暗的Booya Moon。決定愛一個人,不僅是決定一起享受歡愉和幸福,更是決定一起數(shù)背后的傷疤,一起悄悄探訪秘池,做他們的光,讓他們不再迷失于黑暗,做他們的錨,讓他們不被暴風吹散,牽著他們的手,拿著同一支筆,跟他們一起寫兩人專屬的故事。
讓原著出色的原因之一,文字游戲,諧音梗這些精彩的詞句,大多都由于媒介不同不合適放在銀幕上而沒能呈現(xiàn),還是有些遺憾(比如SOWISA,沒看到SOWISA還是遺憾的)。但是另一個優(yōu)秀的原因,從作家的角度對寫作的思考,改編沒有放棄。第五集談到了“秘池”,正如King在原著后記里自己寫的一樣,每一位作家藝術家都有這樣一個汲取養(yǎng)分與靈感的秘池,第六集里也說到作家被迫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遵守故事和場景的邏輯,但現(xiàn)實生活卻恰恰毫無邏輯,來諷刺創(chuàng)作者在創(chuàng)作時受到世俗框架的限制。
Lisey是King創(chuàng)作的最棒的女性角色之一,平凡的出身,家庭瑣事的壓力,喪夫的痛苦,最終她能果斷決絕地選擇面對過去,拯救自己,擁抱丈夫身后讓她恐懼又癡迷的世界,她是一個樸實真切又強大,充滿勇氣的女性角色,Julianne Moore演得相當好,她的表演最出色的地方就是平凡和堅定。又哭又鬧的戲不難演,難的是把最日常最普通的女性演得令人信服。而且Lisey的角色有一定的時空跨度,年齡和狀態(tài)的把握做得特好。Scott作為King筆下的第130000位作家(lol),即有溫柔魅力的基本操作,也有獨自滑向深淵的黑暗。之前對Clive Owen的選角不是很滿意,因為不太符合原著形象,但最終成品結果還是很滿意的,該溫柔的時候輕聲細語,該有魅力的時候令人無法抗拒。最喜歡的是Blood Bool那場,因為書里沒寫具體怎么割傷自己的,沒看到Scott這一面,在劇里能看到Scott臉上的陰影和無形的傷疤,感激。誰能不喜歡看悲劇男主的痛苦呢!
其他的角色基本水準之上,除了Amanda的趣味性相比原著有點減弱,其他都不錯。特別表揚一下Dooley在劇里的塑造!因為人稱和視角的關系,原著里我感覺把他寫的不是很好,很片面很突如其來,就是一個說狠話的大變態(tài)。但劇中前幾集用陰暗沉重又變態(tài)的生活狀態(tài)把他的速寫畫得很清晰,改得也更豐富,最終一場戲他死到臨頭還伸起手臂頗為悲壯地大吼B(yǎng)EEP ME UP SCOTT,讓我覺得他好像King另一部作品Finders Keepers中的熱血書癡Morris Bellamy。最大的驚喜是Michael Pitt扮演的Andrew Landon,一個丑陋暴虐但是充滿愛的父親。書中的父親是Scott的視角的描述,所以在紙上讀者更多是看到一個粗魯野蠻無情的父親,Michael Pitt真摯的表演給父親灌注了更多的情感,能從他的粗話和暴行中看到他從牙齒間擠出來的愛。但是要提一下,雖然改動并不是特別大,但我還是更喜歡原著中父親在照顧Paul的時候不小心也染上了邪,為了不讓自己傷害Scott,讓Scott殺了自己的結局,更加悲壯動人。
就算你不喜歡Lisey's Story,也不能否認它的攝影美到逆天,顏色的搭配,空間的構造,運鏡的含義,不愧是出自大師級攝影師Darius Khondji之手。除了單純好看,攝影的細節(jié)也令人稱贊,甚至每一個鏡頭上都有Booya Moon的景象和配色(Amanda療養(yǎng)院的背景墻,Landon家暮色中的窗玻璃,蜜月度假酒店房間的壁爐,還有很多很多,可以重新看一下找一下)。Booya Moon的特效也很美,無愧于原著神秘美麗的描寫,第一次看到Booya Moon的設置很吃驚,感覺特效人員偷看了我的大腦做出來的這個效果。唯一有點不相符的地方就是跟原著的永遠的暮色比,Booya Moon這個樹林子和池邊都有點過于暗黑,但可以理解創(chuàng)作者更想探索異界的陰暗面,所以把Booya Moon做得更暗黑。
從片頭開始,悲愴的提琴就奠定了不愿遺忘的孤獨和哀傷,也有回憶里放不下的深愛和浪漫,完美契合原著的氛圍。在必要的時刻,壓低的提琴還帶來了懸疑和驚悚的情緒。除了提琴theme,其他的音樂也令人印象深刻,因為每次去Booya Moon的媒介是水,所以進出Booya Moon都會響起流水一般的鋼琴theme,神秘又舒緩。還有兩場更是用歌曲來做記憶點,比如出現(xiàn)過兩次的婚禮演唱和Hank Williams的歌曲。因為在書中Scott最喜歡的電影是1971年的《最后一場電影》The Last Picture Show,甚至在Scott癡呆跑到異界去的時候,電影錄像帶還因為這個意外被洗了一段。因為是點名道姓地提到了電影中的插曲,Hank Williams的Jabamlaya on the Bayou,本來以為劇中會用很多Hank Williams的歌曲,可惜劇中沒有提到這個電影本身,但還是在Scott癡呆和Scott死前的演講時,用了插曲Jabamlaya on the Bayou。
原著以安靜房間的一聲嘆息做最后的句號,而劇中Lisey離開閣樓時停下的燈塔,仿佛讓人聽到了那聲嘆息。讀書的時候看到最后這一句,盯了好久,舍不得它結束。而劇的結局,看著燈塔里的光消失,房間黑暗而安靜,是告別,也是開始。感恩創(chuàng)作者跋涉危險迷人的秘池,撈起絕妙靈感與詞匯,讓我再看一遍這個故事,再有一次這樣的體驗。這也是創(chuàng)作者創(chuàng)作文學和藝術的意義:去往危險迷人的世界,嘗試從未到達的情感邊境,甚至最不平凡的異界,為的是探索平凡眾生內心都有的好與壞,恨與愛,淚與笑,斟酌挑選合適的詞句,用最不平凡的句子,把這一切平凡的痛苦和溫柔寫給人看。無論是在被詛咒的陰冷兇險的小鎮(zhèn),在大雪封蓋無法逃脫的孤獨旅館,還是在末世病毒后天啟的荒地,還有在美得奇異又恐怖的異月之灣,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環(huán)境不同的角色,折射出的都是人類內心相通的亙古不變的愛與痛。向跋涉秘池的創(chuàng)作者,讀者和觀眾致敬,向他們的勇氣致敬。
【最后提一個金爺粉絲彩蛋:Lisey's Story是屬于Castle Rock宇宙的嗷!之前讀原著的時候我看Lisey去報警時候接警的片兒警名字巨眼熟,去查了一下才發(fā)現(xiàn)哦他是Castle Rock宇宙的??土?,不過劇里好像把他的名字改了,對于邊角料角色來說這名字有點復雜?!?/p>
7/10.超自然精神病,想象力受虐待。為什么克里夫歐文明明比朱麗安摩爾小四歲卻顯得更老呢?
史蒂芬金除去少數(shù)杰作,剩下的全都是廉價肉包。你興致勃勃大嚼半天,卻只吃到一嘴巴面粉渣子,堅持下去,好不容易嘗到了肉香了,再咬一口——餡沒了。這感覺真是太糟糕了。
父親的故事線最出彩,單拎出來絕對五星,邁克爾皮特飾演的父親角色全劇最佳。幻境的戲太過單一,超強的陣容打造的結果有些失望。
所以精神病應該列入婚檢,一個精神病能生一堆小精神病。文學家未亡人,和索菲亞與托爾斯泰一樣,也有像切爾科夫一樣曖昧的催著交稿的
看了幾部這個導演的片子,我覺得可以確定不是一個好導演了。朱莉摩爾都出來了你能拍成這樣
My god這個卡司 第一集就噴血有點那啥 我以為我能撐完一集的
我告訴自己有摩爾和史蒂芬金依舊看不下去。
摩爾也拯救不了……太討厭故弄玄虛了。
我看得還挺津津有味的233【諸君,我愛朱麗安摩爾??赡芤驗樘珢鬯?,所以完全不覺得故弄玄虛也完全不覺得無聊。攝影和氛圍營造非常好,但是劇情內容、世界觀內核和人設倒是非常普通,感覺不值得拍()3.5吧,1星減給故事本身【E05真的是個分水嶺,之前感覺氛圍迷人,后面節(jié)奏和氛圍不一樣了,變得平庸
Stephen King最優(yōu)秀的電視劇改編,配得上他最優(yōu)秀的小說,制作精良,劇作精煉的改編為Lisey's Story這部本來就已經完美的作品錦上添花。Love is painful, and love is worth it. 除了對整體故事的完美改編,原著中對于寫作的思考和觀點,改編里也沒有放棄,讓這部劇看起來更像在看書,體驗滿分,含淚滿意,Stephen King劇集改編最佳沒有之一。
2021.12.21 ~ 2021.12.28拍得非常精美,強大的演員陣容也保證了表演的層次感和感染力。雖然這個故事實在有些不明不白,但對最后含淚微笑著的愛侶訣別,依舊不是沒有感動的。
全員有病
出乎意料的好。
朱麗安·摩爾也拯救不了的劇本
太神棍了難以接受
就像一封驚悚的情書,后半段才品出味道
怎么又是斯蒂芬金?今年最大贏家呀!這么缺錢嗎… 東城夢魘看完覺得高開低走,沒有以前那么靈氣了
摩爾阿姨挑挑劇本吧 咱可是影后啊
都是影后制片+主演,差距為什么這么大呢…unbelievable boring...兩星給攝影和摩爾姨的出鏡
史蒂芬金的老毛病,玩形式玩氣氛,故事差人物弱,徒有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