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沒啥整體感受.........
我第一次不太明白豆瓣上為啥得評分較高的電影,為啥我看完沒啥感覺。
只得一些碎片而已。
Streep的演技毋庸置疑,但我對原型不了解,還是怎的,我總覺得演的過火,整個戲里搖頭晃腦,動作夸張,仿佛酒醉狀態(tài),就沒醒過。
不過,倒是不會讓你看到一半,就想放棄。
總結(jié)起來,此片告訴我們?nèi)缦聨c:
1、公務(wù)員工作很無聊,從古至今,各個國家;
2、必須得有愛好,本行業(yè)只夠糊口,愛好讓你名利雙收;
3、女人面對無聊瑣碎的生活,可以想到解決的辦法,這個能力男人似乎沒得;
4、做諸事之前,有個永遠(yuǎn)愛你的老公,是前提條件;
最后,我認(rèn)為,如果有了第四點,其他啥啥都不太重要。
2 ) 唯有愛與美食不能辜負(fù)
這部電影太可愛了,無論是茱莉亞說話的腔調(diào),做菜時的歡樂,不在乎的哈哈一笑而過還是她與老公的蜜里調(diào)油,都讓人由心底的覺得歡樂、愉悅。
365天524道菜,這種數(shù)字聽著好像沒什么,可實踐起來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至少對于我這種廚房菜鳥是這樣的,那可是要非凡的毅力跟勇氣的,尤其是你發(fā)到網(wǎng)上,有那么多網(wǎng)友無形的監(jiān)督你,從茱莉跟她老公的對話里就知道每一次失敗打擊重重,最后她能完成給自己定下的約定,我覺得特別了不起。
茱莉與茱莉亞的兩段美食烹飪穿插得非常好,一點都不突兀或讓人跳戲,配樂棒極了,里面每一道美食都讓人胃口大開,連茱莉烤糊了的牛肉我都在想那會是什么味道,看起來也還可以啊。
這部戲很好的詮釋了什么叫唯有愛與美食不能辜負(fù),非常非常推薦。
3 ) 以女性的名義擁抱男權(quán)
當(dāng)你不得不就一部電影寫兩次評論,第二次便注定是理性版。不過擱著沒處放,索性貼上來。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也。”
“我看我家里的每一顆釘子都是我自己買的,沒用男人一分錢,但是,這又有什么快樂可言呢?!?br> 如果碰巧你是一個女人,而且是一個對蘇青的這兩句話深有感觸惆悵莫名的女人,那么號稱“以‘女性電影’名義領(lǐng)跑2009暑期檔”的《朱莉與茱莉亞》將會在你身上產(chǎn)生難以言喻的化學(xué)反應(yīng)——我是說,它們所表達(dá)的情緒如此相近,以至于你會在渾身酥軟或者一場痛哭之后,用殘余的理智發(fā)現(xiàn),這是一部“偽女性”,甚至是“反女性”的電影。
影片講述了兩個生于不同年代的女性成長故事:茱莉亞,政府小職員,美國五六十年代著名的美食家和烹飪師,外交官的妻子,唯一的興趣是享受美食。在跟隨丈夫前往法國后,因百無聊賴而決心把興趣變?yōu)槁殬I(yè),最終克服萬難堅持信念成為美國歷史上“不可替代”的廚師;朱莉,21世紀(jì)女性,政府小職員,因生活枯燥而導(dǎo)致心血來潮要在一年時間內(nèi)學(xué)會茱莉亞的四百多道美食,并將其雄心壯志通過博客公告天下,最終沖破情緒和現(xiàn)實的艱難險阻,名利雙收。
朱莉和茱莉亞的故事在影片中反復(fù)穿插,但幾乎沒有實質(zhì)交集,唯一的聯(lián)系就是兩位女主角經(jīng)歷的相似性以及朱莉?qū)锢騺喌目桃饽7?。你可以說這不過就是“美國夢”(AMERICAN DREAM)類型電影的變異,但影片中添加了美食、和樂的婚姻生活、女性特有的同情、敏感和猜忌等等,讓人眼花繚亂,幾乎就要相信這是一部純之又純的女性電影。
然而事實遠(yuǎn)非如此。
一、為什么一定是廚房?
廚房和烹飪,在女性主義的觀照下是“私人領(lǐng)域”的典型象征,影片正是依賴于這個象征展開全部故事。
當(dāng)茱莉亞的丈夫問她興趣何在時,茱莉亞樂呵呵地蹦出一個詞:“食物!”;而當(dāng)朱莉的丈夫問她要在博客上寫什么時,她說:“我想寫一些能讓我完全放松的事情,就好像……我每次做飯都能感到非常放松?!?br> 這讓我想到美國小說《小婦人》里這樣一個情節(jié):梅格為了增進(jìn)自己與丈夫約翰之間的感情,心不在焉地談起政治來:
“他欣然應(yīng)允,非常溫和地讀了一個冗長的辯論,然后十分清楚地解釋給她聽。梅格裝出深感興趣的樣子,想找些聰明的問題來問,盡力阻止腦子從國家狀況漫游到她帽子的狀況上。然而,她暗自思忖,認(rèn)定政治和數(shù)學(xué)一樣讓人頭疼。政治家們的使命似乎就是互相咒罵。她把這些婦人之見留在心底,當(dāng)約翰停下來時,她便搖著頭,說出她認(rèn)為具有外交含糊性的話:‘嗯,我真看不出我們解決了什么問題?!s翰笑了起來?!保ǖ谌苏拢?br> 接下來,梅格興致勃勃地談起手里的帽子,約翰便帶著憐愛親吻起他的小婦人來。
我們不妨做這樣一個假設(shè):如果梅格針對約翰讀出的辯論開始滔滔不絕地發(fā)表政治見解,并與約翰就此展開爭論的話,故事的結(jié)局會怎樣呢?
我想可憐的約翰非但不會親吻梅格,反而會奇怪自己怎么娶了這么個女人,然后索然無味地倒在搖椅上打起盹來。而與此同時,讀者也會索然無味地翻開這頁書,認(rèn)為還是被絲綢包裹著的莫法特太太比較討人喜歡。
同樣,我們也可以就影片這兩段對話做一些假設(shè):如果茱莉亞說“我的興趣是政治”,朱莉說“我每次想到法律都能感到非常興奮”,事情會怎樣發(fā)展呢?
不管她們的丈夫會怎么說,電影至此肯定會響起一段諷刺性的音樂,聽起來像是“老天爺,你就不能干點別的?”
那么,為什么是廚房呢?為什么政府工作或法律不能讓她們幸福,而只有廚房能讓她們幸福?為什么辦公室里的朱莉總是那么心煩意亂,而廚房里的朱莉總是充滿激情(即便遭遇挫敗,朱莉的反應(yīng)也是非常“積極”的,不像在辦公室里那么得過且過)?為什么曾經(jīng)是政府職員的茱莉亞對政治局勢一竅不通,在麥卡錫時代還能保持天真的幻想?難道女人只能在私人領(lǐng)域里找到天堂嗎?
影片對這些問題的回避或忽視決定了它顯然不是從女性的角度來看待這個故事。
當(dāng)然,平心而論,我相信連同我在內(nèi)的許多女性都更喜歡食物和帽子而不是政治和法律(當(dāng)然,我們喜歡嫁給卓有成就的政治家和法律工作者,這是兩碼事),更喜歡烹飪而非哲學(xué)思辨和口頭辯論。而且基于女性主義理論的眾多分支,“是廚房”本身并不能說是“反女性”,影片真正“反女性”之處在于,它強(qiáng)調(diào)的是“只能是廚房”,從而粗暴地關(guān)閉了女性在其他方面的可能性。
茱莉亞走向烹飪之路,是因為作為外交官夫人,她無事可干又想有所建樹。但擺在她面前的機(jī)會非常少:既不懂當(dāng)?shù)氐恼Z言,也沒有太多的興趣(如前所述,她唯一的興趣就是食物),更沒有機(jī)會發(fā)掘自己更多的興趣,因此她唯一的選擇就是在烹飪和美食上下功夫。朱莉是碌碌無為的政府工作人員(其地位相當(dāng)于中國語境下的“編制外”職工),年屆三十而看不到事業(yè)上任何光明前途,她幾乎是在極端絕望的情況下才想到利用自己唯一的專長:做飯。
朱莉和茱莉亞不是在政治、法律、教育和烹飪中“選擇”了烹飪,而是在注定的失敗和可能的成功之間選擇了“唯一可能會成功”的烹飪。事實上,這就等于沒有選擇。
影片中,朱莉說到烹飪對自己和茱莉亞的意義時,用了一個非常嚴(yán)重的字眼:拯救(save)?!澳撤N程度上我們都被烹飪拯救了”(”both of us were saved by food in some way or others”)。亦即,烹飪并不是一個可以由她們自主運用以提升自己的工具,而是一個能夠把她們從水深火熱中拯救出來的人格化的東西,她們像躺在玻璃棺材中的睡美人,等待“烹飪”這個王子來把自己吻醒。烹飪拯救了我們。。這句話完全可以翻譯為:除了烹飪,我無可選擇。
于是,通過情節(jié)和語言的設(shè)置,《朱莉和茱莉亞》明白無誤地昭告它的女觀眾:覺醒吧,除了私人領(lǐng)域,你別無選擇!
二、“一個好男人娶了她……”
朱莉在一篇博客里比較自己和茱莉亞,其中提到:“一個好男人娶了她,一個好男人娶了我”(“a really nice guy married her, a really nice guy married me.”),這句話可謂一語道破天機(jī)。
在這部影片里,女性的主角地位毋庸置疑,男人似乎只是一種陪襯,象征著“美好的婚姻”。不過只要稍加留意,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男人才是這部電影的絕對主角——一個幸福的女人背后,總有一個成功的男人。
這句父系氏族社會顛撲不破的真理在茱莉亞身上得到了完美體現(xiàn)。
茱莉亞學(xué)習(xí)烹飪之初,學(xué)校主管告訴她課程很費精力,也很費錢。茱莉亞聽了以后不僅沒有垂頭喪氣,反而雙眼放光,立即報了這個課程——我承認(rèn)自己在那一剎那非常嫉妒:這個女人哪來那么多錢和時間?
答案昭然若揭:不是她有出色的能力,而是她有出色的丈夫。
我的專業(yè)告訴我一些外交官夫人能在國際舞臺上發(fā)揮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它也同樣告訴我大多數(shù)的外交官夫人的全部作用不過就是跟在丈夫屁股后面微笑和揮手。茱莉亞顯然屬于后者:有太多的時間,但沒有任何經(jīng)濟(jì)來源。還好她出色且善解人意的丈夫保羅給他提供了錢,甚至給她提供了一個與外界隔絕的童話式環(huán)境,自動屏蔽了外界的霜風(fēng)劍雨。即便在麥卡錫主義鬧得人心惶惶的年代,她還是不以為意,一心撲在自己的烹飪書上。茱莉亞依靠男人的庇護(hù)成就了自己。
相比之下,朱莉更獨立一些,但這種獨立也帶著幾分虛幻:朱莉心智成長的每一步都是丈夫艾瑞克促成的:是他提議她寫博客,是他鼓勵她不要放棄。遇到挫折時朱莉只會躺在廚房地板上鬧脾氣,艾瑞克卻總能說出那么一兩句理性的話。反正,朱莉的成長幾乎完全歸功于艾瑞克,而同樣作為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艾瑞克幾乎不需要成長,似乎生下來就那么理智。這讓我想到《愛瑪》——艾瑞克不過就是一個年輕的奈特利先生,某種程度上充當(dāng)了女主角父親的角色。
假設(shè)茱莉亞的丈夫是一個蹩腳的懦夫,朱莉的丈夫是一個暴躁的酒鬼,你覺得她們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她們的丈夫從一開始就反對她們成為美食家,她們還有沒有可能順著這條路走下去?或者,如果她們干脆沒有丈夫呢?我想,故事可能從一開始就無法成立:茱莉亞作為政府小職員,根本不可能去法國,即便去了,也根本負(fù)擔(dān)不起昂貴的學(xué)費;朱莉不過是連房子都租不起的工薪階層,沒有目標(biāo),沒有毅力,只有一大泡眼淚,即便開了美食博客,也不會堅持下去。
如果說對廚房的“選擇”表現(xiàn)了影片對男性主導(dǎo)的妥協(xié),那男性“保護(hù)者”和“引路人”的角色設(shè)置便意味著它對男權(quán)主導(dǎo)毫不保留地?fù)肀В簺]有保羅和艾瑞克,就沒有茱莉亞和朱莉。
《朱莉和茱莉亞》也許是一部好電影,但絕對不是一部女性電影。
本文開頭引用了蘇青的話,現(xiàn)在想來不免引喻失義:蘇青筆下的故事的確是“女性”的,它體現(xiàn)了女人的掙扎和宿命,是對女性地位和權(quán)利的反思。那兩句話里包含的復(fù)雜意味,本片不能及其億萬分之一——它甚至還比不上美國肥皂劇《絕望主婦》(Desperate housewives),后者中的女性似乎還更獨立一些?!吨炖蚝蛙锢騺啞穬H只把女人當(dāng)做一種可以被盡情觀看的依附物,并對此欣喜莫名。
反女性不是錯,但以女性的名義反女性,我想,就難免太不厚道了。
4 ) So lucky to be loving you
一開始以為這是個典型的勵志片:一個無聊的家庭主婦通過學(xué)習(xí)烹飪找到了畢生的事業(yè);一個平庸的30歲小女人通過寫美食博客改變了生活軌跡。
但情節(jié)發(fā)展沒有我想得那么俗,小女人Julie長期停留在為幾個評論欣喜若狂的境界里,老Julia的夢想也一直擱淺。
作為一個每天寫網(wǎng)文的人,特別能夠體會Julie的感受:不管有沒有人看,還是日日寫,有時像對著空氣說話;為自己絮絮叨叨中閃現(xiàn)的靈光興奮不已,常常期待著評論和留言;氣急敗壞,患得患失,覺得自己除了是自戀狂,什么都不是;媽媽不看好,認(rèn)為寫博客不務(wù)正業(yè);無法平衡網(wǎng)絡(luò)世界和現(xiàn)實世界的關(guān)系,甚至為此和老公吵架;暴露了生活隱私,被上司發(fā)現(xiàn),差點被開除;感到自己的讀者近在咫尺,又遠(yuǎn)在天涯,虛無縹緲;認(rèn)真投入,對讀者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欺瞞,執(zhí)著得不為人理解;遇到困難,瓶頸,表現(xiàn)不合格,信心崩潰,自怨自艾......
幸運的是,四年了,我慢慢地脫離了這種狀態(tài)。寫網(wǎng)文開始變?yōu)橐环N平和的習(xí)慣,像吃飯,洗澡一樣自然。寫字,逐漸成為主要為自己而做的事,不再患得患失,在意評論,關(guān)注。
片子中最震撼我的一點是,老Julia借媒體轉(zhuǎn)達(dá)了微詞。
這一天小Julie出名了,無數(shù)的機(jī)會向她敞開。
任何一個有偶像的人都能體會或設(shè)想,被深愛的偶像輕蔑,排斥是怎樣的痛苦。這種打擊,會在一瞬間摧垮你所有拼命積攢的自信。
high到不知道自己姓什么的小Julie,在答錄機(jī)響起的一刻,跌到了低谷,瑟縮成一團(tuán),沒了顏色。
要知道在她讀Julia的書,研習(xí)烹調(diào)的一年中,Jalia已然成為她的精神導(dǎo)師,知心朋友,親密陪伴,是“完美的”。
她一直強(qiáng)調(diào),按照J(rèn)ulia的菜譜做菜,是和她的精神對話。
影片的鏡頭也一直給觀眾這種“穿越”感(比如同樣的情景,餐具對照)。
那么崇拜一個人,愛一個人,可那個人卻不喜歡你!
小女人糾結(jié)了,還是老公點醒了她:你心中的Julia才是完美的,而不是隨便批評你的那個,她可能連你的博文都沒看過。
老Julia的可貴之處,在于她不急不躁,精雕細(xì)琢,修煉八年寫成一本美食奇書。這期間她隨丈夫四處遷徙,但始終保持樂觀。漂泊的生活,丈夫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一再受挫的出版計劃,都沒有使她發(fā)飆。她證明了,最美的菜肴,是由快樂,平和,有愛的心境創(chuàng)造的。
相比之下,小Julie急功近利。博客計劃本是她“三十歲危機(jī)”的一部分,轉(zhuǎn)移挫敗感的方式。
也正因為她烹飪的動機(jī)遠(yuǎn)沒有老Julia純粹,不能穩(wěn)定心性,以至于幾次“走火入魔”。
博客中,她注入的除了美食之愛,還有那么多復(fù)雜的感情和期待。
小Julie不完美,不是得道高人,可她更貼近我們。
最后小Julie從陰影中走了出來,按原計劃去老Julia的劍橋廚房膜拜。
小Julie微笑著將一塊黃油放在老Julie的相片前,懷舊的爵士緩緩響起,唱的正是“So lucky to be loving you”。
觀眾也許會期待,片子不要完。老Julia對小Julie有了新的評價,兩人見面。
但片子結(jié)束了。就這樣了,一如生活。
我默念著這句“So lucky to be loving you”,和小Julie一樣,釋然。
對事也好,對人也好,在熱愛的過程中,我們已獲得豐富的饋贈;自我,已不知不覺向更美好的狀態(tài)進(jìn)了一步。
我是多么幸運,愛著你!
5 ) 他們不懂女人的心
早在八月份的《看電影》上,我就對《朱莉與朱莉亞》興趣盎然。后來得知此電影票房收入一般,梅麗爾·斯特里普對此的反應(yīng)是:“男人永遠(yuǎn)不懂得女人的心。”我也深以為是。男人如何能欣賞這本來就起承轉(zhuǎn)合得瑣碎又詩意的生活呢?她還說,女人懂得男人卻很簡單,只要跳起腳來大喊“我要看《特種部隊》”就可以了。她真是個聰明有趣的女人。就如同電影中的朱莉亞一樣。
和璐璐曾經(jīng)探討過,電影很難把握女性題材,頂多只會反復(fù)描摹她們的寂寞與欲望,要不就是她們的瘋狂購物,很少能切實表現(xiàn)她們純凈簡單卻色彩艷麗的內(nèi)心世界。作為女人我不知該覺得好笑還是好哭??赡苤Z拉·伊芙隆這樣的女導(dǎo)演,才能拍出真正吸引女性的電影?!段餮艌D夜未眠》的浪漫,《電子情書》的精巧,以至于這部《朱莉與朱莉亞》的精彩,“七十八歲的諾拉·伊芙隆依然寶刀未老”。
一位是享譽(yù)美國的年邁名廚,一位是年輕抑郁的紐約小白領(lǐng),三本書,一個博客,365天,524道菜。電影內(nèi)容給人莫大的猜測興趣。只要對生活仍保有熱愛,人們就還會喜歡美食,喜歡和美食有關(guān)的文藝作品。我很為電影中的朱莉亞所動,她四十多歲與外交官丈夫一同來到美麗的巴黎,百無聊賴下開始用心去做自己喜歡的烹飪,作為一個職業(yè)廚師從頭開始,與法國烹飪界那些眼高于頂?shù)哪行詮N師一起。她勤學(xué)苦練,剁了一大堆洋蔥來練習(xí)刀工,以使那些男人不再小瞧她;在她的帶領(lǐng)下更多女性來到專業(yè)的烹飪班級來學(xué)習(xí),她和兩個女子開始為美國人介紹法國的美食……她總是笑呵呵的,天真浪漫,面色紅潤而聲音高昂。她有很愛自己的丈夫,有自己專注的烹飪事業(yè),她常常興致勃勃地逛菜市場,比對服裝店帽子店都更有興致;她在烹飪班領(lǐng)先讓她無比的幸福。每天都早早起來到烹飪班學(xué)習(xí),削土豆皮,給魚去骨頭,煮高湯,用很多的黃油做蛋糕,烹飪鴿子……這一切都讓她的生活快樂得像在金色的池塘中跳躍的水珠。因為“我一直在男人中遙遙領(lǐng)先,他們對我很不友好,直到發(fā)現(xiàn)我是無所畏懼的”。朱莉亞與丈夫的愛情也充滿如奶油一般甜的浪漫心思,即使是睡個小小的午覺,夫妻倆都寸步也不離開對方。她知道,樂趣,開心,這些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
就像在烹飪中一樣。
朱莉?qū)τ谂腼兊脑V求卻來源于生活中的壓抑和苦悶。她是政府文員,每天負(fù)責(zé)接許多牢騷滿腹的投訴電話;生活平凡,住在比薩餅店的上面一間窄小的公寓里。她想通過美食和毅力變成一個更好的人。當(dāng)她喜歡上烹飪節(jié)目中那個樂天又熱愛烹飪的朱莉亞后,就開始翻著朱莉亞厚厚的菜譜,開始了為期一年的實踐工作。她想做的是把朱莉亞的菜全部做一遍,并發(fā)表在博客上。“有人會看的。”
朱莉手中的食物越來越美味,朱莉的博客越來越多人開始關(guān)注,朱莉的丈夫因為紅燴牛肉與她大吵一架并出走,朱莉躺在亂糟糟的廚房地板上哭泣……朱莉在做菜的過程中不僅學(xué)習(xí)著朱莉亞做菜的技法,也在學(xué)習(xí)她的信心、快樂和對婚姻和生活都充滿熱愛。她終于可以像朱莉亞一樣了,做出讓心愛的丈夫愛吃的美食,終于完成了一年的守候與希望。她回到了原點,她用法語說,祝好胃口!即使最后朱莉亞不認(rèn)可她,她還是會說,我愛你,朱莉亞!
電影交錯著兩個女人,兩個女人的愛情,事業(yè),烹飪,與生活。它給人帶來許多生活上看似平常但是卻滋滋有味的美麗細(xì)節(jié)。朱莉亞的廚房最后被收在了博物館里,一切陳舊的物什都仍熠熠發(fā)光。廚房是最體現(xiàn)女性化的地方,我真愿意一直住在廚房里。導(dǎo)演諾拉·伊芙隆說,我希望每個人看過電影都想馬上出去大吃一頓,因為生活真是太美好了!她達(dá)到目的了,我真是熱愛我的人生,更何況還有《朱莉與朱莉亞》這樣美好的電影。
男人怎么會懂得女人呢?他們不懂女人除了美好的家庭和愛情,還需要自己的生活理念和事業(yè)——他們連女人要什么樣的愛情都不懂得。也許還有男人真的認(rèn)為,會有女孩子喜歡看《特種部隊》呢!
6 ) 論為什么老朱不喜歡小朱
這部電影總結(jié)起來就一句話:我愛廚房,老公愛我。
當(dāng)然,按體育總局于副局長的教導(dǎo),應(yīng)該是:婦女同志首先熱愛國家,其次熱愛生活,最后熱愛廚房,至于熱愛男人么,這么西方的表達(dá),還是算了吧。
梅姑演的那個Julia Child,高高胖胖,咋咋呼呼,在外頭買個菜嘻嘻哈哈,回家來做個飯叮鈴當(dāng)啷,別說毫無外交官夫人的范兒了,簡直就是馬大嫂和小燕子的二合一靈魂附體嘛。
可她傻得還真可愛??粗诿朗硨W(xué)校里把一把菜刀舞得呼呼作響,從切洋蔥山到卸龍蝦甲,硬是把起先瞧不起她的男同學(xué)們活生生比了下去;看著她有板有眼地和女伴談判不肯縱容她的搗糨糊,看著她用打字機(jī)咔嗒咔嗒一字一句地打菜譜,看著她在電視里從容淡定地做美食,她的開朗、較真、正直、坦率、孩子氣,就像一只不斷加溫的煎鍋,把你的心變成一塊黃油,迅速而溫柔地熔化,還要滋滋冒著香氣。
所以,我們終于理解,她那個溫文儒雅的外交官老公,為什么可以永遠(yuǎn)溫柔地看著咋咋呼呼的她,可以在她一低頭時就發(fā)現(xiàn)她的傷心并馬上給個肩膀to cry on,可以深情地當(dāng)著一大桌人大聲說:“You are the butter of my bread, you are the breath of my life.”
(不過得插一句,她老公的凝視常常讓我發(fā)毛,因為他在lovely bones里演那個變態(tài)男演的實在太入骨了…)
相比之下,我們的同齡人Julie的生活就不那么愉快了。她上一份枯燥無聊的班(公司接線員之類的),住皇后區(qū)的一小破房子,還有一群個個混得比自己好的女朋友,連她老媽都數(shù)落她“一件事兒也沒做成過”。她這個looser的生活,全靠一個脾氣好的男友,一個殘存的作家夢,和一個愛燒菜的興趣死撐著。
一次和女友聚會受刺激之后,Julie小姐決定做點什么來捍衛(wèi)自己的尊嚴(yán)。在男友的啟發(fā)下,她決定按照自己偶像Julia的烹飪書,在365天之內(nèi)做完其中的524道菜,并用美食博客來記錄發(fā)布。
接下來當(dāng)然是她天經(jīng)地義理直氣壯順理成章一發(fā)不可收拾地紅了,成了徐靜蕾、梅子和林無敵的三合一靈魂附體。
這樣一個idea是多么合我們這個時代的胃口?。好琅⒚朗?、博客、自我挑戰(zhàn)、全程直播。我覺得Julie和她男友可以直接去芒果臺當(dāng)編導(dǎo)了。
估計看電影的人都在等著Julie紅,即便我們知道她歡呼雀躍地奔向老公“床慶”是遲早的事兒。等看到了looser女變身徐靜蕾,我們才舒坦。好比啃了半天燒餅,等出個響嗝兒才舒坦。
其實商業(yè)電影不就是個大燒餅嘛,導(dǎo)演一口一口地把我們喂飽,不就是等著聽我們愜意地打個嗝嘛,這才兩情相悅皆大歡喜和諧社會嘛。
這部電影的“意義”被定義為,當(dāng)代女性如何在困境中找到自我。
可我覺得,這就是教當(dāng)代女性如何利用大眾傳媒、名人效應(yīng)、和廣大人民的窺私癖來自我炒作來走向“成功”。而我們時代對成功的定義,就是出名、有錢、下次和朋友聚會時有資本可勁兒得瑟。
不信你看,在電影里Julie幾乎一直哭喪著臉,唯一開懷大笑的時刻,就是家里電話不斷響起約她出書、拍電影、上節(jié)目的時候(徐靜蕾她們家估計就這樣)
而Julia最開心的時刻在哪兒呢?是當(dāng)她在市場上發(fā)現(xiàn)了新鮮的菜,當(dāng)她在廚房里把鍋碗瓢盆敲得叮當(dāng)響,當(dāng)她把大龍蝦大卸八塊… 這個女人最大的樂趣,就是沉浸在做菜本身里。
電影沒有解釋為什么Julia前輩不喜歡Julie這朵后起之秀,這事兒經(jīng)不起解釋。
我想是因為那個后起之秀,不是“優(yōu)秀”,而是“真人秀”。
事實上,除了沒有孩子,Julia的生活都是幸??鞓返?。
而我們的現(xiàn)代女性Julie,除了出名,她的生活沒什么是快樂的。
當(dāng)然,我們作為現(xiàn)代女性還是有優(yōu)勢的:不會像Julia那樣閑得發(fā)慌,咱們有工作啊;不會像Julia那樣因為沒孩子而傷心,咱們能丁克啊;不會像Julia女友那樣沒老公而五雷轟頂,咱們能單身能二婚能打官司要贍養(yǎng)費?。痪退銢]有Julia老公那樣的紳士來表達(dá)愛慕也沒關(guān)系,我們可以搶先表白啊:你是我面包上的黃油!
婦女解放運動這么些年,就是把我們從附加品黃油變成了必需品面包。所以犧牲一下黃油的香滑有什么關(guān)系,面包才是王道,才是那個噎得你說不出話打不出嗝兒來的東西。
真正美味的關(guān)係是在生活中感受到愛,在愛中擁有酸甜苦辣的各種滋味,以真心相伴,餘味自然無窮。
最后留點遺憾好,兩個時空不必相遇,敬仰和誤解才是常理。
Julia的樂觀,Julie的堅持不懈,她們的丈夫的默默的支持都散發(fā)出一種柔軟的溫馨。故事的架構(gòu)和節(jié)奏掌握的非常好,沒有拖沓和沉悶,色調(diào)和配樂都很溫暖。除了美食和浪漫,還有感動和勵志。真是一部好片兒!
挺好看的。。梅姑的語音。。真強(qiáng)大。。=。=
烹飪版《時時刻刻》,溫暖的女性故事,一口氣看下來心情大好。梅姑太可愛了,“Bon appetit.”!
Julia和Paul的關(guān)系如此完美,就像世間上從來不會存在。一度覺得,對于他們沒有遇上對方以前的往事,電影語焉不詳?shù)孟駶摲◤棥@?,這是部喜劇片,所以更省略掉了?;蛟S這片也可叫,美味與情愛的完美關(guān)系。如果沒有他,一個人是否會孤獨地煮食并樂在其中?
美食太棒了!老公們太棒了= =!
重溫一遍被治愈哭了嗚嗚,原來AA的男友現(xiàn)在就是Mindy的Danny嚶嚶,還有打了醬油的Casey Wilson,讓人想起當(dāng)年看了這個后我也開了個博客,雖然最終沒有堅持下來。另外今晚就想拾起前幾天偶爾淘到的Julia Child自傳了。
令人驚嘆的Meryl Streep的演技! 其他都一般般!
電影院里都是老頭老太太~
“她一生喜愛廚藝,熱愛生活,友善待人,與丈夫保羅彼此相愛,相互支持走過近五十年的歲月,直到死亡將他們分開。”—水木丁。時過境遷,還容不容得下一個樂觀,并將喜歡的事兒持之以恒的胖子。出乎預(yù)料,被片中好幾幕擊中淚點啊
挺美好的故事整羅嗦了,斯特里普算合格吧
茱莉與茱莉亞的兩段美食烹飪穿插得非常好,一點都不突?;蜃屓颂鴳?,配樂棒極了,里面每一道美食都讓人胃口大開。
Nora Ephron的片子,怎么看都能找到些女性主義的解讀脈絡(luò),是自我女性主義么?anyway,她畢竟不如我們這代人理解網(wǎng)絡(luò)。
WOW~影后。
很成熟的女性電影。
好親切,第一次做coq au vin就是用的Julia的菜譜呢。一直覺得烹飪并不是家務(wù),而是在與世隔絕的小空間里的專心做一件事的自我滿足過程,就在前幾天對朋友說了和Julie一模一樣的話,“cooking is a way that i get away from what i do all day.”
Streep阿姨的表演無人能及啊!
我喜歡的結(jié)尾是,偶像終于知曉自己,卻說并不喜歡她。梅姑可以為她扮演過的眾多角色不停改變口音
成為一個家庭煮婦的最直接后果就是,你身邊的男人會像一只完全沒脾氣的拉布拉多一樣溫順忠誠,善解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