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傳奇電影與電影的傳奇
傳奇電影與電影的傳奇
作者 湯惟杰 來源 上海文學 2005年第2期 75-77頁
隔了五年的時光,回過頭去再端詳拍攝于上世紀末的這部《美麗新世界》,你還是得承認,一切都還不那么糟:寫實與浪漫、輕松與反諷……戲劇學院出身的施潤玖,在他獨立執(zhí)導的第一部故事電影作品中,就已經把城市新喜劇的諸多要素拿捏得頗有分寸感。無怪乎當年此片公映,就有影評人歡呼,“一個新浪漫城市童話誕生了”。
在談到自己的創(chuàng)作取向時,施潤玖曾說,“我要找的是要打破階層帶來的差別,是內心真正要找的東西,就是說,對有些人來講,雖然窮,但內心是平等的。” “現(xiàn)在社會形成了各種階層,以前不明顯,好像看起來所有人都差不多。可是社會發(fā)展到現(xiàn)在,很多地方貧富差距太大,有的人特別有錢,有的人快餓死了。階層分得很細,收入差別很大,階層感讓人覺得要跨越階層?!?br>
電影開場,張寶根從來自縉云的長途客車上走下,踩在了上海的地面上,開始他的領獎(一套價值70萬元的高級住宅)旅程。而在影片的結尾處,寶根領著金芳冒雨來到建筑工地,兩人抬頭仰望高聳的腳手架包裹著的他們未來的新房(大上海給這個外來者的一份獎品),這時,如同神跡顯現(xiàn)一般,暴雨驟然停止,顯示出電影的夢幻力量。
在我看來,盡管在此之前,施潤玖就執(zhí)導過多部搖滾樂MTV,而此片的攝影也是極有實力的呂樂,但在鏡語層面,《美麗新世界》沒有顯示太多亮點。如果說技巧的運用上有什么新異之處的話,那大概就是安排了一個故事之外的“講故事人”,即穿插在故事主線索上的“蘇州評彈”場景:
片子開始不久,畫面外三弦、琵琶樂聲漸起,“有一個青年叫張寶根……”伴隨著蘇州方言的吟唱,匯入到原先同期錄音的電影聲響中。鏡頭由在公共汽車內寶根主觀視角中的上海夜景,切換到江南市鎮(zhèn)上的一座書場,臺上評彈藝人吳儂軟語淺吟低唱,吸引著臺下的一群上了年紀的老聽眾,演唱者身后的布景畫的正是上海外灘,而臺口的橫幅正書寫著“美麗新世界”……往后,每當電影情節(jié)發(fā)生波折,評彈場景就會隨之出現(xiàn),而整部片子最后也以書場中曲終人散的鏡頭收束。
評彈這一創(chuàng)生于前電影、前影像時代的傳統(tǒng)敘事形態(tài),它訴諸說唱與聆聽,講求的乃是“理、細、奇、趣、味”;而電影一經問世,便以其對物質世界的真實復原,成為20世紀最重要的表意方式之一?!睹利愋率澜纭吩跀⑹轮骶€之上增加了評彈/講故事的敘事層面,無疑具有多重而含混的意味:傳奇趣味、地域色彩、陌生化效果……
我們固然可以將這樣的處理看作電影文本內部的結構性技巧,但如果把這部《美麗新世界》放入99年前后中國電影產業(yè)的地形圖中審視,這雙重的敘事結構將會獲得更大的闡釋空間。
從1995年開始,中影公司每年引進10部美國大片,成為文化產業(yè)WTO的預演,在好萊塢商業(yè)電影的壓倒性優(yōu)勢之下,中國國產電影市場急劇低迷。中國電影的創(chuàng)作模式、產業(yè)政策如何作出結構性的調整,以應對美國好萊塢的沖擊,國內電影界一時間眾說紛紜,實踐上也出現(xiàn)了不少新的探索。到98—99年間,最為著名的一種論點就是“新主流電影”的策略。而在電影實踐上,當時的藝瑪公司推出的幾部小成本制作也獲得了票房上的成功,施潤玖的《美麗新世界》就是其中的一部。
“新主流電影”的倡議者,將“新主流”的經驗來源定位在“既不是傳統(tǒng)商業(yè)電影又不是藝術電影”的制作實踐,簡言之,即“有創(chuàng)新的低成本商業(yè)電影”,并且,試圖在“對主流模式電影的否定之否定”的基礎上,制作有創(chuàng)建的商業(yè)電影、想象力電影、時髦電影和游戲電影。在制作成本上,有鑒于300萬以上的制作,需要1000萬元的票房才能保本、贏利,而面對好萊塢大片和盜版vcd的沖擊,“新主流電影”的成本則匡算在150萬——300萬元人民幣。
由1996年創(chuàng)立的藝瑪公司(投資方為臺灣滾石唱片公司,而經理人則是美國人羅異 Peter Loehr )自97年至2001年,先后制作了《愛情麻辣燙》、《美麗新世界》、《洗澡》、《走到底》、《昨天》等影片,在商業(yè)上獲得了贏利(《愛情麻辣燙》是98年大陸電影票房亞軍,而第一名則是《泰坦尼克號》),而且多部影片在國內外獲獎。藝瑪風格的成功,除了走400萬的小成本制作路線外,有三個原則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1、要拍能通過審查的片子。2、要年輕導演來拍。3、不拍農村片、古裝片?!?br>
有意思的是,藝瑪公司在電影制作實踐,有意無意地呼應了“新主流電影”倡導者的判斷:“有人說,我們現(xiàn)在的觀眾是農民工,我們從來就是否定這一看法的。農民工不具有優(yōu)勢,既不是新的潮流和觀念的代表,又不對電影票價產生持續(xù)的壓力……”“電影應該是時髦的,感性的,而不是陳舊的,概念的和過時的”。
由此可以看到,評彈/講故事場景植入影片,使得故事與觀影人之間樹立起了一塊奇異的銘牌,它不斷提醒觀眾,別以為這是一篇鄉(xiāng)下人城中得寶的新聞紀實,盡管你看到了酷似真實的影像,聽到了還原度極高的同期聲錄音,但這一切沒有妨礙這片子成為一部傳奇,這只不過是城市人聊以自慰的一場幻夢。
然而,不能否認的是,主人公張寶根的形象還沒有被抽象到僅僅是一具浮動能指的地步,這部片子也并不全然是編造的結果,其中若干打動人的細節(jié),確實牽涉到了城市人的現(xiàn)實欲望與心理需求。在影片中,張寶根在上海倍受挫折,曾想棄城而逃,而他命運的轉折除了那位流浪高手的教訓與點撥,更現(xiàn)實的是他找到了自己在這座城市中的立足點:勤勤懇懇的“從小事做起”,經營盒飯生意,從此如魚得水,連腦筋也越做越活絡,還想到了把寫有“恭喜發(fā)財”的紅紙條貼在飯盒上,結果生意大好,還順便賺取了“小阿姨”市民金芳的青睞。
這番情節(jié)在我看來,簡直可以被看作當年電影業(yè)自我想象的鏡像,而寶根與金芳也仿佛是大陸電影人與觀眾關系的絕妙注腳。從1990年到2000年,大陸電影票房收入從24億下降到8.1億(其中7億為進口片),國產影片完全被擠壓到邊緣的地位。中國電影與電影人如何生存?“新主流”的藥方與藝瑪?shù)臉I(yè)績,曾給力圖突破困境的大陸電影人憑添了不少信心。當銀幕上映現(xiàn)出大汗淋漓的寶根蹬著滿載“恭喜發(fā)財”盒飯的黃魚車時,看到他生意紅火最后樂呵呵地點算著厚厚一疊鈔票時,我們不能不聯(lián)想起“新主流電影”的生存策略:小成本、城市題材、“想象力”和勤勉……。當施潤玖們兢兢業(yè)業(yè)地經營著他們的電影盒飯,心里未必能有張寶根般的自信,他們知道,銀幕之后,暴雨不會自動停止。于是,評彈出現(xiàn)了,講故事人出現(xiàn)了,告訴你張寶根的奇遇不過是影像機器制造的一個夢幻。這與其說是電影向觀眾扮出的善意鬼臉,不如將它看成新一代電影人努力向自己揮動的蒼涼手勢。
2001之后,低成本小制作影片漸漸顯露疲態(tài),而一批高額投資的商業(yè)大片成為票房主力。在商業(yè)電影領域,能否通過票房收回成本獲得贏利是關鍵,其中檔期的保證、明星的參與、高技術手段的應用,無一不需要大資金的介入。在要求高效快速增殖的資本眼中,低成本小制作的“盒飯買賣”,是無法滿足其贏利的要求的。2001年12月31日,核心人物羅藝離開了藝瑪公司,并于2002年1月1日另組新公司“命之作”,改變原來的制作路線,2004年3月,由其投資1200萬、張揚導演的《向日葵》正式開拍。而施潤玖在2000年的《走到底》(仍由藝瑪公司投資)之后,拍攝了《安定醫(yī)院》、《敬大爺和他的老主顧們》等紀錄片。
“新主流電影”已然成為了過去式。
《美麗新世界》作為中國當代城市的影像版?zhèn)髌妫运碾p重視點,無意間(?)窺破了國產電影在當下毫無傳奇性的遭際。
這是巧合還是洞察?
2 ) 能引起的共鳴的好電影 附:電影音樂整理
我第一次看這個電影是CCtv6上看到的,那時候不認識姜武與陶虹,只認得任賢齊與伍佰。這是個很勵志也是一個很現(xiàn)實的電影。在我心中能與《當幸福來敲門》相當。每一個人都那么的真實,
61分鐘時
寶根說:我們那也是這樣,我鄰居勝利,他有一個女朋友,他女朋友爸爸沒兩年就當了我們縣的縣長。他們家一下就發(fā)了。
里面的音樂我整理了一個目錄:
00:21-02:41 評彈 詞唱 邱肖鵬
11:11-12:02 背景音樂 沒有唱 陳綺貞 情歌
12:25-13:06 背景音樂 沒有唱 張震岳 我要錢
23:51-27:02 張震岳 怎么辦
29:11- 30:49 餐廳背景音樂 莫文蔚 I Say
41:24-42:28 評彈
42:43-44:00 張震岳 怎么辦
44:24-47:18 背景音樂 順子 英文版 星星 Im not a star
53:52-56:15 伍佰 美麗的新世界
58:53-59:26 伍佰 專門為電影SOLO小段 哦呀嗯,上頭那邊還有一家旅館比你小阿姨那邊便宜,呀啊哦
74:27-75:53 順子 太陽
83:26-83:52 伍佰 一親紅顏
92:35-94:12 順子 搖籃曲(LULLABY國語)
95:20-96:31 伍佰 美麗的新世界
3 ) 張寶根的美麗新世界到底有多美?
最近翻起一部老電影,姜武、陶虹主演,名字很有烏托邦的意味——《美麗新世界》。這部電影1999年上映,有些年頭了,那時候電影的片頭還沒有我們如今通常會見到的“龍標”,而是出現(xiàn)具有同等效力的“電影片公映許可證”幾個大字。
《美麗新世界》的故事發(fā)生在“魔都”上海,“鄉(xiāng)下”青年張寶根因為有獎競猜中了上海一家房地產公司的一套兩居室住房,如今看來,這樣的事簡直是天方夜譚。寶根來上海領獎才得知房子還沒蓋好,需要等一年半,如果等不及,就以十萬元相抵。寶根有些木訥,可卻不是個傻子,他心里盤算,一套房子價值七十萬,十萬塊怎么能抵得上,他覺得這是件大事要和家里人商量,沒想到,鄉(xiāng)下“老鄉(xiāng)”知道寶根中了獎紛紛去他家“拉贊助”和“勸捐款”,這其中不乏鎮(zhèn)政府。無奈,寶根只能暫時留在上海,并且找到了自己遠房親戚金芳,論輩分,寶根得稱呼一聲小阿姨。這個如今看似“不可思議”的故事就在兩個人“居住”的小房子里慢慢展開了。
故事有些瑣碎卻并不枯燥,姜武和陶虹扮演的兩個人物形象飽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寶根來自鄉(xiāng)村,帶有很強的鄉(xiāng)土氣息,也就是俗話說的“土”,他老實、木訥、一根筋但也不缺少“心眼兒”,他從不適應大城市的種種到逐步融入環(huán)境改變自己,他是一個小人物,卻在大城市里逐漸找到了自己所“守望”的東西。
金芳成長在上海的里弄中,人情世故被她“玩弄”在鼓掌之中,她愛慕虛榮、欺騙自己,拆了東墻補西墻的借錢,還要保住自己的面子,在她的世界里,金錢似乎成了衡量人際關系的唯一標準,甚至還有些刻薄,很有上海人的一些精明和世故??墒撬灿兄约旱牡拙€,她的骨子里依然擁有善良和溫暖。
寶根的上海之旅并不順利,他在工地上工作,莫名其妙地就被“開”了,之后又找到一份保安工作,寶根說:我愛這個工作,我深深地愛這個工作,我一心一意為顧客服務,可是他們打了我。寶根沮喪了,放棄了,他想回家去,直到遇到了流浪歌手阿亮。阿亮一席話,點醒了寶根:在這個城市,有多少人,沒有你這樣的希望(一所兩居室的房子)?寶根似乎一下子找到了他在上海這座城市留下來的理由。一次“被騙”,寶根開始了自己的“事業(yè)”——賣盒飯,憑著自己的老實、勤奮和“小聰明”,他的盒飯生意越來越好,甚至還替小阿姨還了債。寶根不再懼怕上海,可金芳卻在城市的“泥潭”中不可自拔,她依然眼高手低,不顧實際,甚至在“股市”里賠的慘不忍睹。故事的結尾當然是“歡喜”的,寶根拉著金芳在雨中遙望那套房子的時候,電影的調子是歡快的,也許寶根所期望的新世界就是從那棟房子開始,逐漸地蔓延開來吧?
可是,寶根的美麗新世界到底有多美呢?寶根靠賣盒飯立住了腳跟,可他依然生活在底層,如果有一天他在賣盒飯的時候碰到了城管,又或者遭遇周邊一起賣盒飯的人排擠,他立命的“家當”還能保得住嗎?寶根有了一套房子,也許這在日后將會成為他最大的資本(畢竟在新世紀前七十萬的房子如今可不止七十萬了),可新世紀的日子似乎并不是依靠一套房子就能過得好的,假如他賣掉房子創(chuàng)業(yè),有一種情況是再也買不起上海的房子。寶根的新世界也許只是看上去很美,畢竟這個世界不是依靠踏踏實實做些事情就能過得美麗的。
《美麗新世界》講述地其實并不是寶根一個人的故事,它其實是在描摹城市底層的生活狀態(tài)。阿慧一心想要嫁一個有錢人;小白為了和阿慧交往而冒充老板;阿亮流浪在城市的每個角落唱著《美麗新世界》,甚至是金芳的前男友,也在欺騙金芳,說自己在日本做大生意。那些謊言也許就是他們心中的“美麗新世界”,可當泡沫被戳破,那份美麗還有多美好呢?小白和阿慧結婚了,可是他們今后的日子呢?阿亮堅持著自己的音樂夢,可卻游走在汽車站;寶根在等待,可一年半后,“假惺惺”的房地產老板就會心甘情愿地把房子交給他嗎?快要二十年了,那些心底有著美麗新世界的年青人似乎并沒有“美好”起來。
扮演歌手阿亮的伍佰在《美麗新世界》里唱到:有一個美麗的新世界,它在遠方等我,那里有天真的孩子,還有姑娘的酒窩……阿亮、寶根在等待,在努力的朝那個美麗的新世界走去,可是在他們面前真的是一個美麗的新世界嗎?
電影的開頭用評彈開場,講述了寶根的故事,電影結尾,評彈唱完,觀眾散場,這仿佛預示了張寶根的美麗新世界只是存在在故事當中,故事結束,王子和公主真的能幸福的生活下去嗎?
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反烏托邦小說,不知道張寶根的美麗新世界又會是怎樣一番景色呢?
4 ) 誰的希望?
國產電影難得在市場和有所思考中獲得寧靜。
《美麗新世界》就是這樣一部電影。在平靜的敘事中向我們展開的是一個極為普通的場景。一個中了大獎的農村厚道青年到城市混活的經歷。
但我看到的并不是張寶根個人的問題。導演好像在說,在成千上萬的進城民工的希望又是什么呢?沒有房子,沒有固定的城市平均工資,沒有都市白領的臉型,甚至連感情都談不上。
而張寶根的希望又是誰的希望呢?
是《奮斗》里的希望嗎?
奮斗里的青年男女們的感情糾葛和他們奇跡般的成功并不能說明世界中的真實。在前一波的民工潮和這一波的就業(yè)潮中,如何在城市中安身立命是所有人承擔的更重的話題。當陳楚生《有沒有人告訴你》響在大城市的火車站時,我們知道,更多的人帶的是一顆忐忑不安和憧憬的心。
這顆心被媒體和戲劇所澆灌,在拜金主義和實用主義的土壤中奮然開放,而我們并不能說,所有人都只是希望活得更好,在傳媒大亨們的幸福指引下,開始被剝削的城市生涯,開始璀璨不安的過分夜生活,開始在酒吧和KTV的酒精里度過敗落的青春。張寶根是勤奮而務實的,在虛浮中找到生活,在生活中用本份完成生命的另一個,在這一點,他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可引領他的,是什么?
引領我們的,又是什么?
張寶根曾經想過放棄,在火車站即將上車的站臺口,被伍佰點的頭破血流:“在這個城市,有多少人,沒有你這樣的希望?”什么希望?一所房子,而且差點讓房產公司騙走。那所有沒有房子的人呢?他們的希望又在哪里?
或許生活本身就缺乏希望,在對物質和精神的過度占有中,我們或者占有或者剝奪或者失去。但這并不說明我們的成功或失敗。希望呢?沒有希望。那只是戲劇。
5 ) 小人物的夢想世界
約10年前,在上海我和朋友縮在租來的房子里看這個電影,特別是最后,姜文和伍佰的對話,激蕩起著我們的希望,我們抽著劣質的煙,懷揣著理想看完。因為我們都剛剛離開國企,去公司打拼。
大概10年過去了,因為種種原因,我們2個都從上海來到了北京,那天去找他,順便給他看了一下這個片段(因為我在練習吉他,無意找到了這個片段)
我不知道他看這個電影什么感覺,但是對我而言,時間變得好快,可是世界還是那樣。
同樣是無房族,他現(xiàn)在有房了,我還在漂泊。
他的希望已經實現(xiàn)了,呵呵,很替他開心。
而我呢,雖然沒有實現(xiàn),但是我有了其他的理想。但是,每當看到這個片段,依然能感受到當初夢想的熱度。
只要我們有希望和夢想,這個世界就是美麗的。
補:當時這個電影好象沒有什么知名度,其實很不錯的。很多腕都在里面。而且把上海人的刻薄小氣表現(xiàn)得入木三分?,F(xiàn)在看看,依然是一部不低俗的電影。
http://v.blog.sohu.com/u/vw/238774很多人都喜歡伍佰的那句話,很多人都喜歡《美麗新世界》這首歌,
很多人都在做著同樣的夢。。。。。。。。
喜歡這個電影,因為講的就是你我這樣的小人物的故事。
又:以前不懂,這次看居然聽到了張震岳的插曲!
6 ) 現(xiàn)實里的夢幻
昨天是父親節(jié),傍晚的時候我跟爸爸打了一個電話。支支吾吾說了幾句話,到最后也沒有說出祝他節(jié)日快樂。這是我打電話的主要目的,但我沒有說出口。也許是害羞,不習慣,還是沒有勇氣,我不知道。
今天在優(yōu)酷上隨意瀏覽,我看見了這部電影。
記得第一次看的時候是我剛上初中,暑假的時候來西安過暑假,住在新家無所事事。全家人在客廳里看電視,有一個臺正好在播這部電影。我爸爸看到這部電影很開心,對電視沒什么興趣的他大聲說道:“別換,就看這個?!蔽覌寢屢哺胶驼f:“就看這個。”我弟弟非常不情愿,他想看動畫片。但是這一次我爸爸很堅持。
我坐在不地板上看電影。
其實我當時什么也不懂。因為那個時候都生活很單純,很難領悟電影里人物的情緒,而且年紀那么小,看這種電影也很難代入?,F(xiàn)在重看這部電影忽然就想到很多事,才發(fā)現(xiàn)這部電影里講的故事美的好像一個夢,比很多動畫片還要動人。
現(xiàn)在我有點理解我爸爸為什么會喜歡這部電影了。這個故事講的是每一個人年輕時候的夢想。我爸爸也懷抱著這種夢想。
看個熱鬧~ 所以說二十年前就房子就已經是談戀愛的基本條件了是嘛..... ps 小陶虹的身材真是絕了 骨肉亭勻 一分不用加一分不用減 ... 頭型也好臉型流暢笑起來甜甜的不笑一臉精明 真是老天賞飯啊
姜武+陶虹+伍佰+任賢齊這樣奇怪的陣容竟然也不突兀。這樣具有生活氣息的輕喜劇中國也曾拍的得心應手,陶虹飾演的上海女人金芳活靈活現(xiàn),她真的是被婚姻耽誤的好演員。相對于結尾的美好,真正“美麗新世界”這個虛幻美夢的背后,是無數(shù)個金芳在電話亭因電話故障莫名涌上來沮喪的哭泣,和固執(zhí)堅持著的阿亮。
簡直是一本《低端人口生存實錄》。鄉(xiāng)巴佬姜武的上漂際遇。刻畫的每個人物都相當鮮明,陶虹更是演活了上海小市民的自私自利,嫌貧愛富,內心又極其孤獨無助。2000年關于北漂有了十七歲單車,感覺與這部形成巧妙的互文。
沒有不勞而獲以及金子般的心靈!!施潤玖啊!姜武啊!:)。。130220再看。。今天下午 這部我心中的三大之一 又看了一遍 依然是滿滿的感動 聰明與偽聰明的對比 整個電影透露出來的誠意!導演 施潤久 以及電影的音樂編輯 施潤久”金子永遠有撿完的那一天 我的盒兒飯永遠也賣不完!“--希望我也是:)。。
蘇州評彈用的太巧妙了,真是神來之筆。年輕的陶虹,在姜文姜武哥倆的電影里都有好的表現(xiàn),不過還是跟姜文在一塊兒的時候更好看。
遇到這樣的男人你就嫁了吧。。。
當年曾感動我的電影。
還是電影頻道喜歡放的片子...
在如今銀幕上各種惡搞喜劇泛濫的時代,回頭看看這么一部都市生活電影,真有種親切的感覺。陶虹將一個上勢力又懶散的小人物演活了,貼近時代更貼近生活,盡管題材不算新穎,但依然感到一種溫暖~~
不錯。影片有一種中國電影比較缺少的平民感。小人物刻畫的生動,故事平易近人,伍佰的歌很出彩。PS:我真是很喜歡陶虹這個演員!PS2:反而覺得寶根和伍佰在底下通道的那段很刻意。。。
好心酸的電影,這才叫接地氣呢
張寶根用憨傻土氣掩蓋了他男性品格的近乎完美!甚至連最不可能有所成就的金錢財力上都獲得了老天眷顧——那間中獎在建中的高樓公寓;小阿姨則用秀麗苗條掩蓋了她性格品質上的幾乎一無是處。雖然“牛大姐”替她說過好話小妮子心眼不錯,可架不住通片太多上海里弄小市民習氣從四面八方反復涌來……理論上說,此種角塑組合思路是存在問題的。有點套路強加,有點人物虛假,有點性別失衡??蓪嶋H觀影感受呢,不知怎地就是覺得這片挺可愛的。
90年代末真實的上海,那是我所熟悉的童年。姑娘漂亮精明,小伙子憨厚耿直,那份愛情簡單平直沒有任何矯飾。年輕人們的夢想滋生于弄堂間,徜徉于高樓大廈,卻不得不在地下通道痛哭一次。伍佰的幾次出場作為情節(jié)的轉折稍嫌生硬,但還算是蠻有誠意的。陶虹真漂亮啊,彎彎的眉眼細細的腰
陶虹實在是太可愛了
除了伍佰,什么都不記得了。。。
在中秋假期能夠看這么一部好片子,真是叫人舒坦到無以復加。我挺喜歡片中姜武的質樸和陶虹的小市民,就是那種生活的常態(tài)。而且OST中伍佰很加分,伍佰有幾首歌真的是很贊,片中,他在午夜的地下通道獨自彈唱——有一個美麗的新世界,它在遠方等我,那里有天真的孩子,還有姑娘的酒窩……
陶虹:你那吉他500吧……伍佰:要多的多
傻人傻福,印象中第六代只拍過兩部有趣的電影,這是其中之一,另一部是【愛情麻辣燙】,什么時候能戒掉無病呻吟的毛病,這代人就真通暢了。插曲都好有愛,伍佰、李宗盛、張洪量、張震岳、陳綺貞、順子,陶虹那演技完全可以拿金雞獎了
上海弄堂里逼仄的生活氣息,人物的小市民習性很出彩,故事還是略敷衍,男女主角強行升華到愛情鋪墊不夠,尤其結尾,拜金女得償夙愿,土老帽美夢成真這種,怎么都是騙人。20世紀末,滾石唱片試水大陸電影圈,《愛情麻辣燙》《美麗新世界》《走到底》幾部電影都是以滾石藝人的音樂做配樂,還有周華健、任賢齊、伍佰、莫文蔚等明星出演。
第六代導演施潤玖,描摹當年的上海。十年前的年輕人如何打拼、努力,生存,以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