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埋下理想,栽種幻想
現(xiàn)在看到喜歡的電影豆瓣評分很低,都會想起這句話“(觀眾)他對藝術品的解讀是自由而犀利的,而這正是藝術品令人雀躍的特質?!闭f得很對,一部作品,得到各種不同的解讀和評價,才合情合理嘛。
Laughing Sir最早出現(xiàn)在《學警狙擊》中,謝天華飾演的臥底警官梁笑棠作為該劇配角,卻出人意料的成為了該劇最受觀眾喜愛的角色,TVB也抓住了這個角色叫好的時機,開拍電影《Laughing Gor之變節(jié)》,之后又專門開劇《潛行狙擊》,去年年底上映的《潛罪犯》算是終于為Laughing系列畫上了句號。
我開始相信,不止人與人、人與書的相遇講究時機。人與電影的相遇也是啊,時候未到,怎么都遇不到。2009年我大三,還是吳卓羲的NC粉,當年就看了《學警狙擊》,那個時候,只顧著花癡吳的戲,對Laughing這個臥底警員的角色根本沒太在意。直到今年一口氣看完《潛行狙擊》,才開始中意 Laughing Sir,除了欣喜無線創(chuàng)造了這么棒的角色之外,對謝天華的演技也是贊嘆地不知道用什么言語表達,適合這亦正亦邪角色的,無線的小生里還真挑不出更多。表面囂張跋扈,但內里心思細密的Laughing,雖然是臥底,但是經常會有一些踩過界的做法。
看完這部劇,一直沒辦法跳出戲外,趕緊補了兩部關于Laughing的電影,還看了謝天華那期《志云飯局》。第一遍看這部電影,只顧著沉浸在結局Laughing死掉的悲傷里,震驚于導演通過影片傳遞的思考,卻誤會了Laughing,還覺得電影里他是在死守法紀。又看了一遍之后,總算比初看想明白了更多事兒。這里的Laughing還是我崇拜的那個超級臥底,他不是死守法紀啊,他只是堅持自己相信的真理,用自己的方式在為改變世界做一點事。
吳震宇飾演的教授是一個妄圖走進不滿意的建制然后拆散它,改變世界,爭取公平、正義的人。他的很多想法都很有啟發(fā),不一定就相信他說的,但是聽了確實和Laughing有一樣的感覺:好感動。比如那個犯法而不是犯罪的故事,當事人是在幫人,何錯之有。
“不滿意這個建制,就走進建制然后拆散它?!?br>“在這個世界,你順從權利就是正常,不配和主流社會的要求就有病?!?br>“大部分的法律都是利益即得者訂出來保障他們自己的?!?br>“歷史上每一場革命,都是從犯法開始?!?br>
電影看起來是在講一個維護法紀的警察和一個瘋狂的革命指揮家的戰(zhàn)斗,其實更像是兩種追求理想世界的力量在面對銅墻鐵壁般的制度,做出的不同反應。
無論是Laughing還是教授都說過同樣的話“銅墻鐵壁同雞蛋,我永遠站在雞蛋這邊?!薄斑@個世界不應該是這樣,也都可以不是這樣?!彼麄兒芟瘢繕艘捕际菫榱俗非蠊?、公平。
不去比較他們在行動上,誰的做法更對,更有力量。畢竟結局似乎也在告訴我們,雞蛋果然都碎了。而正確不正確是由人定的,同樣毫無討論的必要。電影提出了問題,給出了兩種改變的做法,但是導演應該不是讓我們二擇其一,而是更想傳遞對問題的思考吧:這個世界存在著各類問題、各種不公平,這么不完美,如何改變它?
電影結局時,提到“追求理想世界,未必需要流血?!碧岬皆跔奚说腏odie(潛行狙擊時Madan Jo執(zhí)行任務犧牲)身上找到器官捐贈卡。影片在嘗試給出我們改變這個世界的第三種方法。但是不論選擇什么樣的方法,影片都是選擇了“站在雞蛋這邊”,也許想要告訴我們的只是:不迷信體制,信自己相信的真理,擁有獨立的、活的靈魂,選擇做什么樣的雞蛋不重要。
=============================================
看這部電影還想起了今年看的一部TVB的劇《天與地》,想起了林夕填詞的《六月飛霜》,林若寧填詞的《天與地》片尾曲《年少無知》。
“我們每個人都被環(huán)境訓練得像倒模出來似的,喜歡吃同一樣東西,喜歡同一樣電視節(jié)目,支持同一種政治立場,信奉同一種生老病死的生活方式。The city is dying,you know?”
“當所有人都說,我們的城市被邊緣化之后,我們會覺得沮喪、失望、悲哀,但是我們從來都沒有去想所謂的邊緣化,是因為我們依附在一個主流的價值觀里面,為什么我們不能有自己的一套價值觀,為什么我們不能有自己一套關于生存意義的解釋方法?!?br>“每一個追求和支持獨立音樂的人,他們都代表著每一種獨立和自主的做人方式。這些并不是不和諧的表現(xiàn),和諧不是一百個人說同一番話,和諧是一百個人有一百句不同的一番話之余,而又互相尊重?!?br> ——天與地
六月飛霜 個個笑得哀傷
誰又會鑒定誰正常 不知替哪個著想
欲求未滿 剩下砒霜 當菜汁分享
猶如吞仙丹上月亮 誰有膽設想這世間下場
當 習慣附和大家講的真理都得到獎賞
未慣十字路口挑選方向 離隊要膽量 拒絕跳墻
——《六月飛霜》
年少多好 頑劣多好
不甘安於封建制度里
迷信上街真理會達到
旗幟高舉 群眾聲討
不惜犧牲一切去上訴
權貴的想法太俗套
只可惜生活是一堆挫折
只可惜生命是必須妥協(xié)
如果 命運能選擇
十字街口你我踏出的每步更瀟灑
如果 活著能坦白
舊日所相信價值不必接受時代的糟蹋
——《年少無知》
這些影視作品,這些歌詞,沒有想要倡導什么,只是在引發(fā)思考,人生,怎么選擇好?選擇擁有獨立精神,自由思想,還是繼續(xù)依附主流價值觀?
2 ) 你是高墻,我是雞蛋
在此,先引用村上春樹在耶路撒冷文學獎獲獎的演講
村上春樹:“高墻與雞蛋”
——耶路撒冷文學獎獲獎演講
[日]村上春樹 林少華譯
[按:此文是依據村上春樹在日本《文藝春秋》雜志(四月號)發(fā)表的日語原文翻譯的]
我作為一個小說家,換句話說,作為以巧妙說謊為職業(yè)的人來到這里、來到耶路撒冷市。
當然,說謊的不都是小說家。諸位知道,政治家屢屢說謊,外交官和軍人說謊,二手車推銷員和肉鋪和建筑業(yè)者也說謊。但小說家說謊和他們說謊的不同之處在于:小說家說謊不受道義上的譴責。莫如說謊說得越大越高明,小說家越能得到人們的贊賞和好評。為什么呢?
這是因為,小說家能夠通過巧妙說謊、通過栩栩如生的虛構而將真相拽到另一場所投以另一光照。以其固有的形式捕捉真相并予以準確描述在許多情況下是不可能的。惟其如此,我們才要把真相引誘出來移去虛構地帶,通過將其置換為虛構形式來抓住真相的尾巴。但為此必須首先在自己心底明確真相的所在,這是巧妙說謊所需要的重要資格。
可是今天我不準備說謊,打算盡可能說實話。一年之中我也有幾天不說謊,今天恰好是其中的一天。
實話實說好了。關于此次來以色列接受耶路撒冷文學獎,不少人勸我最好拒絕。甚至警告說如果前來,將開展不買我的書的運動。無須說,理由在于加沙地區(qū)的激戰(zhàn)。迄今為止,已不止一千人在被封鎖的城區(qū)喪生,據聯(lián)合國報告,大多數是兒童、老人等手無寸鐵的平民。
接到獲獎通知以來,我本人也一再自問:這種時候來以色列接受文學獎果真是妥當的行為嗎?不會給人以支持作為紛爭當事者一方、擁有占絕對優(yōu)勢的軍事力量并積極行使的國家及其方針的印象嗎?那當然不是我所希望的。我不認可任何戰(zhàn)爭,不支持任何國家。同時,自不待言,我的書在書店被人拒買也不是我所希求的。
然而,經過深思熟慮,我重新堅定了來這里的決心。原因之一,就在于有那么多人勸我最好別來。或許我有一種大部分小說家都有的“犟脾氣”——別人叫我“別去那里”、“別干那個”、尤其那樣警告我的時候,我就偏偏想去或想干,此乃小說家的nature(天性)。為什么呢?因為小說家屬于這樣一種人:無論刮怎樣的逆風,也只能相信自己實際目睹、自己實際手摸的東西。
正因如此,我才出現(xiàn)在這里。較之不來,選擇了來;較之什么也不看,選擇了看點兒什么;較之什么也不說,選擇了向諸位說點兒什么。
有一句話(message)請允許我說出來,一句個人性質的話。這句話在我寫小說時總在我腦袋里揮之不去。它并非寫在紙上貼在墻壁,而是刻于我的腦壁。那是這樣一句話:
假如這里有堅固的高墻和撞墻破碎的雞蛋,我總是站在雞蛋一邊。
是的,無論高墻多么正確和雞蛋多么錯誤,我也還是站在雞蛋一邊。正確不正確是由別人決定的,或是由時間和歷史決定的。假如小說家站在高墻一邊寫作——不管出于何種理由——那個作家又有多大價值呢?
那么,這一隱喻到底意味什么呢?在某種情況下它是簡單明了的。轟炸機、坦克、火箭、白燐彈、機關槍是堅硬的高墻。被其摧毀、燒毀、擊穿的非武裝平民是雞蛋。這是這一隱喻的一個含義。
但不僅僅是這個,還有更深的含義。請這樣設想好了:我們每一個人都或多或少分別是一個雞蛋,是具有無可替代的靈魂和包攏它的脆弱外殼的雞蛋。我是,你們也是。再假如我們或多或少面對之于每一個人的堅硬的高墻。高墻有個名稱,叫作體制(System)。體制本應是保護我們的,而它有時候卻自行其是地殺害我們和讓我們殺人,冷酷地、高效地、而且系統(tǒng)性地(Systematiclly)。
我寫小說的理由,歸根結底只有一個,那就是為了讓個人靈魂的尊嚴浮現(xiàn)出來,將光線投在上面。經常投以光線,敲響警鐘,以免我們的靈魂被體制糾纏和貶損。這正是故事的職責,對此我深信不疑。不斷試圖通過寫生與死的故事、寫愛的故事來讓人哭泣、讓人懼怕、讓人歡笑,以此證明每個靈魂的無可替代性——這就是小說家的工作。我們?yōu)榇硕諒鸵蝗盏卣J真編造故事。
我的父親去年夏天去世了,活了九十歲。他是個退休教師,也是個兼職佛教僧侶。在研究生院就讀期間被征召入伍,參加了中國大陸的戰(zhàn)斗。我小的時候,他每天早上都在飯前向佛壇獻上長長的深深的祈禱。一次我問父親為什么祈禱,他回答為了在戰(zhàn)場死去的人,為了在那里——無論友方敵方——失去性命的人。每次看見父親祈禱的身姿,我都覺得那里似乎漂浮著死亡的陰影。
父親去世了,其記憶——還沒等我搞清是怎樣的記憶——也徹底消失了。但是,那里漂浮的死亡氣息仍留在我的記憶中。那是我從父親身上繼承的少數然而寶貴的事項之一。
我在這里想向諸位傳達的只有一點:我們都是超越國籍、種族和宗教的一個一個的人,都是面對體制這堵高墻的一個一個的蛋??瓷先ノ覀兒翢o獲勝的希望。墻是那么高那么硬,那么冰冷。假如我們有類似獲勝希望那樣的東西,那只能來自我們相信自己和他人的靈魂的無可替代性并將其溫煦聚攏在一起。
請這樣想想看。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可以拿在手中的活的靈魂,體制則沒有。不能讓體制利用我們,不能讓體制自行其是。不是體制創(chuàng)造了我們,而是我們創(chuàng)造了體制。
我想對諸位說的僅此一點。
榮獲耶路撒冷獎,我很感謝。感謝世界很多地方都有看我書的人。我要向耶路撒冷的每一位讀者致以謝意。畢竟是因了你們的力量我才出現(xiàn)在這里的。但愿我們能夠共同擁有什么——非常有意義的什么。我很高興得以來此向諸位講話。
———————————————————————————————
今天《潛罪犯》總算出了完整的BD版,給我感觸很深。作為中國的雞蛋,一直在體制大山下掙扎。過去,有《三傻大鬧寶萊塢》控訴教育制度、有《V字仇殺隊》咆哮體制,而今天,吼出政府之悲哀的竟是來自香港的《潛罪犯》。
電視劇《潛行狙擊》我沒有看過,但肯定無非是警方與惡間的PK。而《潛罪犯》的視點則放在惡之根源的挖掘上,即教授語:“他只能用犯法去拿回自己要的東西”。
假如人人有飯開,生活富足,誰會真的冒著生命危險去犯法?——除了如教授般的無私System改革者。有人說社會理想、世界大同,儼如拉風哥一般滿腦子光明,那么結局里的種種大字報該用什么來解釋?
拉風哥在整片都是充當著建制的打手,所維護的法紀也是人之法,不讓別人走的也是“犯法”之路。其中,沒有犯罪。他的一頭熱,在理無法理解,但可以作為邱禮濤的藝術標簽。他=虛偽的正義。
有人說這部電影沒有結尾。但實際上,這一段子留白才是暗涌。廖啟智飾演的角色,是為了權才與教授勾結的。教授清楚明白,才因此找方法去牽制他。他是唯一能HOLD住全場的人??杀氖?,盲目的拉風將其干掉,自己也被建制、法所殺死。而暗黑之源:腐敗,仍在背后張牙舞爪。
真正的惡并沒有死,而且還將立在警方的巔峰。
正如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一個接一個的教授都在所謂的正義中灰飛煙滅,而惡卻仍在滋生,惡還在把握著權力,惡還在披著人皮呼吁收空氣稅、拖著長刀捅死一個接一個的張妙。
但我們卻都迎來不了一個勇敢的教授。
因為正義在國人腦子里一熱,比什么都可怕。
——————————————————————————
PS:看到有人說教授什么都沒干,光是想著破壞。但實際上,真的如此?附文。
教授要做的事情還沒有開始,他一直在奠基,包括把拉風哥收入帳內,他的終極目標就是“進入建制、然后拆散建制”。而首先就是要控制警方——讓廖啟智成為“警隊一哥”。
教授真的光是想破壞?
不,在過去,他就已經與警方連成一線,讓毒品不能再為禍香港。他讓制毒集團、警隊、販毒集團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原本,販毒集團是由制毒集團制造并供應毒品的,但教授讓警方給制度集團提供“收繳回來的毒品”,使得制毒集團(惠英紅為首)不再制毒并讓緬甸方不種鴉片仍能保障生計。同時,還可以讓警方通過“緝毒”來逮捕真正的罪惡——即販毒集團。這是教授利用鐵三角間的“毒品流通”來遏制毒品在香港的發(fā)展。是一種良性循環(huán)。同時,他還利用這種循環(huán),讓廖啟智不斷升官,最終達到控制警隊的目的。
接下來,才是“拆除建制”——而廖啟智本身是有異心的,因此教授才用“廖啟智與惠英紅交換毒品的片子”來牽制住他,同時能控制警隊。
可悲的是,這一切都被自以為正義的拉風哥給破壞了——儼如惠英紅老爹的“無知”,破壞了整個循環(huán)。
教授希望拉風哥可以加入拆除建制的行動,讓法律變得真正合理。因為他知道,廖啟智的正義是假的——只為獲取利益,但拉風哥的正義卻是杠杠的。正如教授一開始所言:他們的目的是一致的。他們都是正義的,只是一個人守法(甚至盲目),另一個人卻是違法。
所以最后教授之死,讓真正的惡登上了權力之巔峰,說明世界之黑暗仍在蔓延,映射了如今的社會,光明尚未到來。
補充一個朋友對教授的“循環(huán)”的解釋:教授領導下,警察緝毒,沒收充公的毒品再賣給毒販,毒販就不必再生產新毒品也能有飯吃。警察在毒品下一次流通交易的時候再抓捕壞人,沒收毒品。循環(huán)往復。整個流程除了壞人,大家都得了好處。經濟學在此都失效了,我們不面臨權衡取舍,我們魚與熊掌兼得。公平優(yōu)先、兼顧效率。什么是循環(huán)經濟呢?這就是循環(huán)經濟。
3 ) 希望Laughing Gor不要再活過來了
影片名字的前綴雖然是Laughing Gor, 但<潛罪犯 Laughing Gor之潛罪犯>已經完全不focus在Laughing Gor身上了. 當年Laughing Gor這個角色之所以在香港和大陸走紅,我想是因為Laughing Gor身上亦正亦邪,痞得張狂,行得機智,走得正義的人格魅力吧.最后Laughing Gor倒下了,希望不要再活過來了,以后也就不會有香港的導演假借Laughing Gor借尸還魂了.
4 ) 潛罪犯之惠英紅
很多人都說吳鎮(zhèn)宇的教授演的如何的出神入化
不可否認
但是 于我而言
紅姐的演技也是讓人折服的
紅姐和瘸子在船上的那一段戲
鏡頭多次給了紅姐眼鏡的特寫
毒辣 兇狠 憤怒
“這是個什么世界 這個世界只會幫你們這些資本主義吸干我們勞動人民的血汗!”
這句臺詞在我看來 也算是很出彩很痛快的一句了
5 ) 因噎廢食
在這個我本以為會著重刻畫laughing 的電影中,laughing被塑造成了一個幾乎無關緊要的人物,還有些讓人莫名其妙的情節(jié),比如某位同學和L同學一起,犯罪然后進了男童院,最后在監(jiān)獄里吹水。
這種情節(jié)甚至讓人寫出了“Laughing和霍天任是同學”的劇透?
也許我沒有看清本片的意圖,但是模模糊糊中,導演的意圖很明顯。想要靠Janice Man來吸引青春觀眾,想要靠Laughing撐住TVB死忠,想要吳鎮(zhèn)宇托大cast,想要內容夠噱頭夠煽情,安排些可能的煽情片段。sorry,徐子珊最后那段表演實在是太無法接受……laughing在本片中變成了一個花瓶。
電影本來是用來講故事的,一開始,嚴刑逼供,功利主義,這樣的噱頭我本很滿意,滿心以為會出現(xiàn)一個嚴刑逼供或是潛在的嚴刑逼供之類的犯罪和反犯罪的斗爭故事。結果……徐子珊瘋了,瘋的毫無意義毫無作用;co死了,死得不明不白,以太會的事情還是欠缺交代;laughing不知生死,只知道結尾一個貌似光明燦爛的未來lolita故事,還可以拍續(xù)集;至于教授,我真的不知道,是不是香港現(xiàn)在的大學已經從學術那么嚴格的審查,墮落到隨便一個有案底的人也能去大學教書,順便去警局開課?五年前co和教授接觸,那么這五年反抗在哪里?在花圈店的時候是在干嘛?加入組織連一點福利都沒有?
大失所望……
實不相瞞,如果在內地上映,為了謝天華我一定會去貢獻票房的,只要時間對,四月份還在的話。但是內容?還是算了吧……
用導演的一句話來形容導演所講述的這個故事,那就是
你說的我都懂,但是連在一起,我一個字也不明白。
導演妄圖在一個電影里構建一個似乎很龐大的故事,但是最終由于支撐力度不夠,無法以微知著,故而,故事坍塌了。
這種情況,叫因噎廢食。
6 ) 各種不合理各種混亂
laughing sir入獄,是要去做臥底查黑警案的,而他能入獄的前提是“他殺了跛bo”。
但他不能真的殺了跛co(不然就真成殺人犯了,還臥底個P呀,這個大家都懂,對吧)。
而與此同時,他又不能讓別人知道,他沒有殺跛co啵,這個相信大家也能理解吧,不然你一邊說殺了那人,一邊那人還在那活蹦亂跳地,那不是坑爹嘛!
所以,作為很Pro的香港情報科警察,應該對此項行動有很精心安排才對。
專業(yè)的做法我認為應該是,在laughing對跛co假開了那么一槍后(還他媽地設置懸念呢,而且后面laughing在法庭上認罪時講得多動人啊,現(xiàn)在想起來才覺得坑爹,這個我后面會再有講到)讓跛co跟警方合作什么的,把他給假死了,然后隱藏保護起來,直到laughing搞掂這項任務后,才正式給他審判定罪什么的。(其實我覺得這個的可操行不高而且風險很大,電視劇完全就是為了設置懸念,才讓警察顯得那么腦殘,用這樣的辦法入獄做臥底。)
但坑爹地實際上是怎樣的呢?laughing瀟灑地走了后,居然沒個警察來善后,就這樣給了個機會讓教授派人來殺了跛co。(可能有人會反駁說,可能laughing的臥底任務是跛co死后才有的啊,然后就順手牽羊頂了這個罪名順利入獄啊。這更坑爹啊!這個我接下來會再剖析。)
電影沒出來的時候,我在想,如果laughing真的是臥底,那么跛co一定就沒死才對啊。
大家想想看,如果臥底任務是之前就有了的,你假裝要殺的那個人真的死了,不是一份文件就能證明你的清白的,你還要找出真兇?。∧阏鎯床徽?,你還順便頂了個罪名就去入獄搞別的,傻不傻?。】拥恼鎯词墙淌谶€是查另外一件案子時“不小心”“順便”發(fā)現(xiàn)的。
另一種情況,任務是跛co被殺之后才有的。那也說不清啊。你看,你為了能當臥底,居然頂罪,那真兇就逍遙法外咯?就算你覺得這個不重要,但你再想想看,當臥底,身份保密非常重要,但你這樣頂罪,還在法庭上那么煽情,那個真兇肯定會關注,然后就知道了??!而且能追到那殺了跛co的,想都知道不簡單啦,被這么一個人知道了身份,這不是很危險嘛!
其實我覺得吧,退一步來說,如果情節(jié)是,laughing在法庭上不認罪,當因為證據確鑿(知情警察暗中安排的)被定罪含冤入獄,還能接受些。這樣能符合laughing的性情,情節(jié)也沒那么炒冷飯,還更能讓大家(不僅是說觀眾,是電影里的人)相信他不是臥底。另一方面,也讓殺跛co的真兇不會懷疑到他,還因為有替死鬼而偷著樂呢。
語言表達有點混亂,但大家從這方面(邏輯和常理)去細想一下相信也能發(fā)現(xiàn)不妥吧。
如果是因為自己疏忽了一些重要的情節(jié),導致我有錯誤的認識,先給大家認個錯哈。交流就好,勿拍磚~~~~~~~~
命題肯定是邱導演看了Unthinkable之后想到的然后覺得是個不錯的點子 然后就開始胡編濫造不知所謂然后編劇肯定覺得自己可牛逼了
電影要說得太多,但時間不夠,到最后hold不住了,重點沒了,laughing也完了
祖國大陸要上映很難的電影。從理念來說滿分的電影。本土味道十足的電影。
看這么多惡劣的評價,猶豫了很久要不要買票。最后沖著吳鎮(zhèn)宇覺得買票不會有錯。出來的第一感覺是到底那槍版是怎么了?回來一看才知道,現(xiàn)在的人真是無恥到了極點,看了那么惡劣的槍版就給評價,無恥。槍版配音渣,音樂音效差,甚至是剪切都不一樣。更加恬不知恥的是,還有人直言不諱自己看了槍版,咋滴
看到一半就已經覺得,這故事里Laughing再不死就真看不下去了,讓人質疑的地方很多人物不出彩結局也很莫名,還不如補拍兩集電視劇。另外果然搞傳銷都是沒有好下場的╮(╯-╰)╭。
思想之混亂令人發(fā)指,不過香港人想要思考,這一事實本身就極度搞笑有木有,咕咕
看完這個才知道看潛行狙擊的動力百分百是跛co!
狗尾續(xù)貂
教授說“世界對你不公平就要站出來同它抗爭。不滿意這個建制,就走進建制然后拆散它…這個世界不應該像現(xiàn)在這樣,也可以不是現(xiàn)在這樣。黑不一定是黑,白不一定就是白。歷史上每一場革命都是從犯法開始!法是人定的,但為什么讓我們遵守人定出來而又不公平的法律?!比蛔詈筱~墻鐵壁和雞蛋兩敗俱傷了?!
說實話.........我挺贊同吳鎮(zhèn)宇的理念........但尼瑪這擱現(xiàn)實中來......你是無視憲*法無視*黨*無視中*央么!BTW:要不是潛行狙擊的成功,我想這屎片子也不會有吧!
腎,還有iPad。
里面那個道德困境不就是《戰(zhàn)略特勤組》的故事么,野心很大,拍得太平庸了
“在這個世界,你順從權力就是正常,不配合主流社會的要求就是有病?!?/p>
在背后操控一切的不是吳鎮(zhèn)宇演的教授,而是他書房里的米歇爾·??拢。?!
做邱禮濤的粉絲太不容易了,一部行貨電視電影裡他竟然還在講反建制
沒有太多的驚喜
劇情對于教授的理想沒有展開敘述,跟電視劇的內容銜接粗糙??v觀整部片子,生編硬造,不知所云。相當失望。感情分3分。
沒看過潛行狙擊電視劇的人真是各種云里霧里。在TVB出品的電影里目前應該是最好的一部了,但僅限謝天華與吳鎮(zhèn)宇雙亡的港版結局,而非大陸閹割版。
吳鎮(zhèn)宇這樣有著崇高理念的高智商頭目,在西方電影一抓一大把(幾乎所有頭目都可以入套),但在港片,尤其是黑白道對峙題材的港片中相當罕見,而其演繹居然有型有款,相當不落俗,可惜后半段仍走入此類片的窠臼,壞人明顯比好人強出太多,卻必須要以某種方式落敗,編導的方式無趣且不可信,拉低水準
制作方想的很好,但是現(xiàn)實和理想是有差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