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家房客》,看片名即知是《72家房客》的80版,又是邵氏的群星戲,老街坊們有青年一輩的劉家輝、惠英紅、羅莽、李樹佳、李殿朗,又有老一輩的谷峰、夏萍、秦煌、劉克宣、詹森、曹達華,扮丑的有陳百祥和丁佩、反派有曹查理,擠得滿滿當當,故事倒也簡單,又是老街坊們對抗地產商逼遷,幾番波折,群力群智,終于大團圓的歡喜戲。
香港人很愛這種老街坊戰(zhàn)勝資本家的戲碼,越是都市化,人與人越是冷漠,就越需要去影院找點人情味兒的樂子。香港電影人的姿態(tài)向來慣于放低,最會討好街坊草根,于是這樣的戲,富人都會被描述成自私刻薄冷酷愚蠢,街坊們則平素里小打小斗,頭破血流的,關鍵時又一致對外,突然團結友愛起來了。
這種綜藝節(jié)目似的做戲,人物都是平面的,故事又簡單,看起來就是認個臉熟,圖個好玩。一些小料就非常有趣,李殿朗的一段貫口兒似的抱怨戲夠利落,不愧是幕后戲王李大黑的女兒。另則李大小姐為了演出真實,T恤衫不打底,一盆水澆下來,激凸地很坦蕩,非常有料。而擠在人群中,一句臺詞都沒有的那個戴眼鏡的娃娃臉,越看越臉熟,后來一拍大腿才想起來,這不是錢嘉樂么。在明星仍活在電視盒子里的年代里,這樣的戲倒也有賣點,時長日久,到今天,邵氏還會拿出自己的青年人再拍《72家租客》,一晃眼都多少年過去了,真是山寨極了。
當然綜藝片有綜藝片的樂趣,除了明星大爬梯,少不了斗智斗趣的打趣,“我是警察,腰下有隆起之物”、“你們姐妹兩,宵夜居然吃那么多”,“冰了那么久,全硬了”,大波妹“足三斤”,還有谷峰帶著一班怪蜀黍一本正經地圍觀大姑娘生小孩兒的戲,都是樂子,看老戲的多少都有點惡趣味,年代久遠了,戲就顯得幼稚,越是影迷越看老片,多少都有點看嫩,憋著壞,照著看蘿莉的意思奔去了。
雖然是假做戲,但年代的屬性仍會造成一些有意思的小段落,像擺小攤的街坊大喊警察來了,慌張地推著小推車奔逃,那是1982年電影里的香港,貪婪的地產商,暴力的強拆隊,惟利是圖的業(yè)主,徇私枉法的警察,瘋狂的賭客,夜店里賣笑的“足三斤”。
這個戲的終極大戰(zhàn),街坊們和強拆隊的亂斗拍得很激烈,82家和72家(分別指80和70年代)畢竟不同,70年代經濟騰飛的浮華遮蔽的社會矛盾漸漸顯露出來,故事顯然也是與時俱進了一點點。但是影片的故事當然不是針砭時弊的真章,即便是終極大戰(zhàn)的升級無非也是順應時代的微調,畢竟拯救房客們的是一只宋代夜壺,真正的沖突就這樣糊弄過去了,說到底,邵氏終究是邵氏,與時代脫節(jié),是一種利益使然,更是一種生存之道。
嘻嘻笑笑的老戲,下的都是舊籌碼,還有小伙兒劉家輝追惠英紅,追女仔真是永遠都不過時的戲,杯具的是那些亂像,在煮國,也沒有過時。
ps,劉家輝彈吉他(汗。)和大家合唱的那首歌:
住在三樓有個小紅
她為人負責兼小心
大家一起歡欣快樂
一起把歌再唱
悠悠日子永不變亂
遙遙長路也不倦
愿永遠,不分開
無意中知道還有這么一部港產片。
一堆的綠葉,劉家輝、惠英紅已算大牌,陳百祥那時候也還不紅。
時代特色有,不足。人情味亦然。
高空擲水彈這個,旺角曾經還在幾年前上演過鏹水事件。
不但房客好色,包租公,地產商都好色,不好色不是80年代的港產片男演員(角色)。
逼遷和反逼遷的橋段不夠精彩,扮鬼嚇人這招可謂用了N年。
不同美女犧牲色相偷真假合同。
化裝舞會很前衛(wèi),皇帝皇后,老夫子,還有藍色染發(fā)(這個現在還流行)。
最后暴力逼遷,警察給有錢人出馬,官商勾結,也算反映了一點現實。
不過最終街坊不但獲得搬遷新型屋邨,連原住地都因為發(fā)現文物而被保留。其實如果是房客聯(lián)手造假發(fā)現文物,從而催動房子得以保留,是不是更有意思呢?現在就是神仙來搭救的結尾。
本片位列年度票房的第51位,3百多萬,勉強還可以。
人,累的時候一定要去重溫一下香港的懷舊喜?。ê苓z憾,現在的香港喜劇電影真的很低俗,像最近王晶的《我的老婆是賭神》,什么亂七八糟的,我權當沒看過),當年的《五福星》系列,麥嘉的《最佳拍檔》系列等等,都是值得紀念的經典啊??上?,麥嘉、曹查理、許冠杰、陳百鳴早已息影,洪金寶則恢復功夫老大哥的身份,不再出演喜劇片,曾志偉的幽默本事即使是在主持節(jié)目的時候也很一般,真的應該感嘆,香港當年那個輝煌無比的喜劇時代上哪去了?
所以,看到BT上放出陳百祥的《82家房客》,趕緊下,于是就有了這無比輕松的90分鐘……
香港居民抗拆記
邵氏明星大集合,80年代香港的釘子戶比現在難做。
充滿香港市井氣息,典型港制群戲,對比蒙太奇抖了多少包袱段子。香港和臺灣的人情味兒還不一樣,前者是吵吵鬧鬧、嬉笑怒罵中的冤家,后者是溫和知性、恭敬有禮中的朋友。劇情進度極快,不停用笑料推動敘事發(fā)展,給人目不暇接的感覺。效率真高。
有喜有悲有驚的一部片,新移民的無奈以及困苦顯露無疑。。曹查理果然是大仙的大舅子!還是真的有點像的!話說后半段都變鬼片了。。TT
一群好嫩的老面孔
這個,emmm不好不壞
1.5,太散
萬惡的資本主義社會,毫無人性可言的強制拆遷。
1、三位打星,惠英紅,劉家輝,羅莽。不過電影里這三位都沒有打架?;萦⒓t大美女一個,劉家輝開起了的士還會彈吉他。2、劉克宣死得那場戲是一個敗筆,這是一部喜劇,不是什么鬼片,一個好人死掉,而且死得不明不白。3、群戲最難的就是交代每個人的身份,這個片子出場人物有幾十個,卻也交代的清楚。愛賭馬的,愛打麻將的等。3、幾場群戲,一開始的打飛機,中間那場熄燈戲,亂中有序,中間的鬼片是糟粕,最后的拆遷大戰(zhàn)不錯。
城管強拆~
多十家!
家園保衛(wèi)戰(zhàn)
前半段市井喜劇,后半段有了現實指涉,無甚亮點,矛盾處理很柔和。
樓下關水喉!年輕時的惠英紅確實漂亮。
惠英紅純情婭~·恩,美好的結局哈!摻雜的元素過多哈
足三斤,學習了
邵氏明星大集合,對老港不太了解的我還是一睹了很多老演員當年的風采。簡單的故事卻亮點多多:曹達華的曹大來抓奸、群起暴力對抗警察強拆后還是被毒氣趕出來的無奈……盡管過程中夾雜著幾個家庭的生活瑣碎但大團圓結局毫無懸念,炳少最后那句樓下開水喉是諷刺更是老街坊對老屋的懷念。
片子有點老
典型的港臺年代喜劇
明星很亮,不過現在這點拆遷破事看來,算個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