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阿莫多瓦與法斯賓德的電影放在一起比較,你一定會發(fā)現(xiàn)相似的情境,主人公的歇斯底里,各種現(xiàn)實中最為丑陋的墮落現(xiàn)象,一一呈現(xiàn),最后把人性的罪惡感推到極至,且無法選擇。
觀影人不免長吁短嘆,是對主人公的同情還是深深的無奈,由此觸及人性的靈魂,資本主義的現(xiàn)實就是如此的丑陋和造孽,正好給我們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性找到了個注腳,但這畢竟只是電影,藝術的真實不比生活的真實。
或者,阿莫多瓦卻不會這樣看,他就是要剝開現(xiàn)實的表皮,慢慢的一點點的給我們看,從早期的《激情迷宮》《活色生香》直至《論盡我阿媽》等,他都會用淋漓盡致的表現(xiàn)手法,打破常規(guī),一點點的吸引住我們的眼球,這部《我為什么命該如此?》就是這樣,拍于他風格轉(zhuǎn)變的1986年,扮演女主人公的演員是他一直重用的演員卡門?瑪拉。
整個故事令人無望到絕望。她是一家日本劍術館的清潔女工。影片一開始,就是她與一個正洗澡的男人發(fā)生了失敗的性關系。回到家,面對的是吸毒的大兒子和同性戀傾向的小兒子。老公看似一個為所欲為的人。后來的蜥蜴成了家中唯一的寵物。婆婆是一個不諳世事的老小孩,而鄰居不是妓女就是一對怪異的母女,女兒有特異功能。母親則是位怒氣沖天的怪女人,而她為了生存還不得不做工,陪看妓女與嫖客惡心的做愛。
還有一對所謂的作家夫婦,簡直就是一對骯臟的騙子。游走在故事當中,沒人憐惜她。里里外外,都讓她感到無比灰暗。老公沉溺于對德國昔日影星的夢想中,當著格洛莉亞的面可以放肆的與其通話約會。一怒之下,她拿著豬腿骨頭對著老公當頭痛擊,沒想到老公就此斃命。讓她沒想到的是,辦案的警察,就是開場與她發(fā)生性關系的“性無能”,也就是作家的弟弟。唯一的作案證人蜥蜴,也被拋出窗外摔死。
好像一切都是順理成章,我們看不見這個白發(fā)奶奶送黑發(fā)人的悲痛,也看不到兒子對其父死亡無依的嚎啕大哭,整個色調(diào)是如此的冷漠和無情。把一系列怪癖和造孽者放在一起,產(chǎn)生一個現(xiàn)實的墮落鏈,由此看出導演的苦心。
影片最后,女主人公安然無事,恢復到平靜,大兒子與奶奶回到念叨已久的家鄉(xiāng)農(nóng)場,小兒子回到媽媽身邊。支離破碎的家粉刷一新,窗戶成了唯一的觀景點。丑陋的現(xiàn)實似乎遠去,只要有人,生活總要繼續(xù),只是誰也不知道:或許我命該如此,未來究竟會怎樣。
2005.4.12
原文地址:http://www.qh505.com/blog/post/6437.html
一條蜥蜴從公墓里被撿回來,它成為家庭成員,它是在場的;它目睹了家庭里發(fā)生的瑣事和矛盾,一言不發(fā)地在地上爬行,它也是在場的;格洛麗亞用棍子殺死了背叛自己的丈夫安東尼奧,它是目擊者,它更是在場的;但是當警察保羅踩死了地上爬行的它,又將它扔出窗戶橫尸街頭,它變成了不在場:當經(jīng)歷和目睹了家庭發(fā)生的故事,又以死亡的方式取消了目擊的意義,蜥蜴像是一個隱喻,讓格洛麗亞的命運在在場卻不在場中發(fā)出了“我為什么命該如此”的質(zhì)問。
“我為什么命該如此?”,字幕慢慢滾動出來,是一個詞一個詞的展示才組成了完整的句子,仿佛是讓觀眾認真讀完這個句子,加深對格洛麗亞對命運喟嘆的印象。揮之不去的不僅僅是觀眾的體驗,更重要的是說出這句話的“我”,格洛麗亞,一個家庭主婦,在被隱藏秘密的孩子、嘮嘮叨叨的老人和專橫并出軌的丈夫圍繞的生活里,她每天似乎都在問這個問題,但真正可悲的是:當格洛麗亞質(zhì)問命運的不公時,不是大聲地叱罵,不是瘋狂的怒吼,而是埋藏在自己的內(nèi)心深處,仿佛只是在質(zhì)問自己、對自己怒吼——“我為什么命該如此”,以一個問號無聲地結(jié)尾,沒有感嘆號的生活里似乎只有一種隱忍的宿命觀。
這種宿命觀正是自己不在場的寫照。格洛麗亞去日本武館里做保潔,看到訓練的人拿著棍子,她也偷偷學了起來,在眾人散去之后她一個人加力,做出一個下劈的動作,棍子在那一刻是她的武器,但是沒有敵人,她只是在獵殺空氣,她是不在場的;做好保潔,看到浴室里有個男人在洗澡,水沖在身體上的聲音勾起了格洛麗亞的欲望,她靠近他,然后走向她,身體和身體在只有水聲的噴濺中貼合在一起,這是瘋狂地自我表白,這是身體的在場證明,但是水淋在她身上讓她清醒過來,或者是想到自己還要回家還有丈夫,或者是男人的不舉讓她失去了欲望,當她從浴室里退出來的時候,她在自我虛構(gòu)的欲望世界里是不在場的;回家,她是妻子,是母親,是兒媳,眾多的關系都讓她在場,但是大兒子托尼躲著她吸毒,小兒子在外面和男人在一起,婆婆不停地嘮叨,她只是為他們做飯,照顧他們,但從來沒有機會進入他們的故事,她也是不在場的。
格洛麗亞深深陷入在場卻不在場的悖論中,這種悖論趨向的是一種無:無是物質(zhì)的物,丈夫安東尼奧開車是專職司機,但賺不來幾個錢,格洛麗亞只好自己去外面找工作,或者去武館里做保潔,或者去作家盧卡斯家里做保潔,但依然是微薄的收入,她甚至被樓上的鄰居克里斯塔爾拉去看房間里男人脫衣服,“我沒有雞巴,只有馬盾?!蹦腥嗽诿撘轮斜┞蹲约翰⑾硎鼙粐^的感覺,他滿足了自己的暴露癖卻也讓格洛麗亞賺到了一些錢。格洛麗亞物質(zhì)的貧乏讓她成為不在場的人,她和丈夫安東尼奧做愛,壓在他的身下,她得到的不是進入的感覺,而是在計算著這幾天的收入,想著家里的開支,她的身體永遠在別處;她想要買一個電發(fā)卷,但是沒有足夠的錢,于是她帶著男妓的小兒子米古爾去看牙醫(yī),在和牙醫(yī)進行了密商之后,便把米古爾留在了那里,她是把兒子當成了交換的物品,牙醫(yī)“收養(yǎng)”了他,牙醫(yī)便給了格洛麗亞一筆錢,于是拿到了錢的格洛麗亞終于可以去購買自己朝思暮想的電發(fā)卷了。
物質(zhì)的無,讓她的身份、身體都不在場,所以導致的是在家里沒有愛,沒有性,這是性愛的無。安東尼奧回家來什么也不干,還對格洛麗亞燒的飯菜大放厥詞,電視里正播放關于結(jié)婚一周年的紀念視頻,這種紀念儀式除了提供了12次做愛機會,便是撒了的咖啡,便是受傷的臉,便是毫無感覺的夫妻觀眾。在床上安東尼奧想要一點性,他也不顧格洛麗亞的感受,只是身體的占有中滿足欲望,而身下的格洛麗亞數(shù)著家里的開支。物質(zhì)的無,婚姻的無,性愛的無,這是格洛麗亞不在場的證明,所以對她來說,必須找出辦法來對抗這種不在場。她去做保潔賺錢,是證明自己價值的表現(xiàn),這是物質(zhì)的逐步在場;她總是去找樓上的克里斯塔爾,她是一個每天接客的妓女,在克里斯塔爾那里,她找到了自己身為女人的那一部分,即使看著克里斯塔爾現(xiàn)場接客,她也能讓自己進入到旁觀的亢奮中;她也偶爾吸毒,在一種滿足中證明自己的存在。
但這又是如此的卑微,格洛麗亞就像那只被撿回來的蜥蜴一樣,在場卻永遠是不在場。托尼和奶奶在公墓里發(fā)現(xiàn)了這只蜥蜴,他們帶它到家里并給它取名叫“芒尼”,命名是在場之一種,“芒尼”成為了家庭成員,但是它只是一只小動物,除了托尼和奶奶喜歡之外,沒有人將它當成小伙伴,當然,它所目睹的家庭故事也是一種虛假在場,即使在格洛麗亞棍殺丈夫的時候,它是唯一的在場者,但是它不說話不作證,在場就是不在場;而不在場并不是屬于它最被漠視的命運,當保羅在查案時一腳將它踩死,并扔出到街上,在大雨滂沱中它最后只是一具柔軟的動物尸體,誰也沒有對它哀悼——除了雨夜回來的奶奶和托尼看到被拋尸的“芒尼”,才留下一兩滴眼淚?!懊⒛帷睆墓贡粨旎貋恚咕褪撬趫龅钠瘘c,但是公墓象征著的就是死亡,從公墓到家,再從家里死去,“芒尼”繞了一大圈最后還是返回了死亡,這是一種輪回,更是一種宿命。
“芒尼”或者也在發(fā)問:“我為什么命該如此?”所以作為格洛麗亞殺死安東尼奧在場的目擊者,“芒尼”在場不在場的宿命也是格洛麗亞的一種投射。但是對于格洛麗亞來說,它超越蜥蜴之處就在于她能讓不在場的自己最后在場。格洛麗亞身邊的兩個女人為她提供了在場的生活樣本??死锼顾栯m然是妓女,但是她能用身體主宰自己的生活,她可以穿著色情婚紗迷惑男人,她為男人提供滿足暴露癖的場所,在男人和女人的關系上,不是家庭婦女的克里斯塔爾沒有被束縛,甚至最后她還獲得了格洛麗亞永遠沒有得到的愛,格洛麗亞的丈夫死了,警察保羅帶人來調(diào)查,保羅認識了克里斯塔爾,于是他們在一起了,在克里斯塔爾的家里,他看到了一個盒子,發(fā)現(xiàn)了盒子里的海洛因,他不是以警察的身份將克里斯塔爾繩之以法,而是對她說:“你就是一個女神?!薄窈秃B逡虬l(fā)音一樣,毒品被賦予了一種浪漫氣息??死锼顾栍蒙眢w讓自己在場,格洛麗亞身邊的另一個女人,或者只能稱之為女孩的就是瓦內(nèi)薩,瓦內(nèi)薩有一個專橫的母親,她總是對瓦內(nèi)薩不滿,咒罵成為家常便飯:她不允許瓦內(nèi)薩看電視,乘坐電梯時讓她走樓梯。這樣一種母女關系當然也讓瓦內(nèi)薩成為不在場的人,但是瓦內(nèi)薩有特異功能,她就是利用自己的特異功能對抗母親:她讓那部電梯失靈,所有人都只能走樓梯;她用意念讓家里的花瓶破碎,用毀壞來報復……
克里斯塔爾的身體,瓦內(nèi)薩的意念,都讓自己在場,而這兩個女人成為格洛麗亞反抗命運的范例,于是她開始尋找屬于自己的位置。安東尼奧接到那個曖昧的電話,讓她無法忍受,馬勒夫人是安東尼奧曾經(jīng)的相好,這次來電是為了盧卡斯的那本偽作能夠出版,本來格洛麗亞在“作家”盧卡斯、出版商馬勒夫人和丈夫安東尼奧的生活之外的存在,但是僅存的一點聯(lián)系讓她找到了反抗的機會,安東尼奧要出去見馬勒夫人,他讓格洛麗亞去熨燙自己出門的衣服,于是兩個人爭吵起來,爭吵是在場的開始,繼而演變?yōu)橐粓鰻幎罚衤妍悂喣闷鹨桓髯雍莺菖蛄税矕|尼奧,安東尼奧沒有防備,他歪歪斜斜倒在廚房里,后腦勺的血慢慢流了出來。
爭吵、爭斗和殺人,都是格洛麗亞在場的證明,她甚至奪走了一個人的生命。但是這種在場必須變成不在場,于是她去了瓦內(nèi)薩的家里,聽到瓦內(nèi)薩說自己恨媽媽;她又去了克里斯塔爾那里,又一起回到自己家里,除了死去的安東尼奧,房間里只有蜥蜴“芒尼”,于是警察趕到,她有了不在場的證據(jù),即使在為日本武館做保潔時,拿起棍子劈下去大喊一聲:“我才是殺死我丈夫的人?!币膊辉儆腥讼嘈胚@是一句真話,不再相信她是一個殺夫的女人。作為一個家庭主婦,她是不在場的;身為兇手,她是在場的,但是悖論在于,不在場時需要在場的證明,在場時又需要不在場的證據(jù),格洛麗亞就是生活在充滿悖論的宿命生活中,而最后以在場的方式殺死丈夫,并沒有讓她真正在場,當她回到家,目光依次穿過客廳、廚房和臥室,里面空空如也,沒有人在場,她自己也成為一個不在場的人,于是她想要以跳樓的方式結(jié)束生命,以證明自己從來都是不在場的。但是當她靠在欄桿上,俯視街道做最后準備的時候,她看到小兒子米古爾正向這邊走來,米古爾上樓對格洛麗亞說的第一句話是:“這屋子需要一個男人?!?/p>
米古爾和男人們在一起,他也是不在場的一個人;格洛麗亞讓他成為牙醫(yī)的“養(yǎng)子”,也是不在場的證明;而在米古爾不在的日子里,安東尼奧甚至從來沒有察覺出他不在,這又是另一種不在場,而當他回來,并不是作為兒子的回家,而是作為男人的在場,這是米古爾對自己的命名,也是對命運的一次改變,只有蛻變?yōu)檎嬲哪腥?,只有把握了自己的命運,才是真正在場的,而一個男人的在場,才會使一個女人也在場——母子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命名了自己,也第一次讓彼此在場。這是一個家庭的回歸,當攝像機從房間和陽臺向外延伸,是密密麻麻的高樓,是川流不息的車輛,在這個已經(jīng)在場的家庭之外,又有多少人像那只叫“芒尼”的蜥蜴一樣,看似在場卻永不在場。
第17屆法羅島電影節(jié)無人知曉單元第4個放映日為大家?guī)怼段覟槭裁疵撊绱??》,下面請看前線家庭中的女人們?nèi)绾螐目贪宓纳钪谐殡x自身的評價了!
yuch:
好看,場景很美,像油畫。
RIVER:
中庸的底層敘事,卡門·毛拉不錯。
zzy花崗巖:
阿莫多瓦的女性情懷拍的這么深刻,這是一個反抗故事,而不是一個犯罪故事。
果樹:
早期的阿莫多瓦,風格已經(jīng)強到單拎任何一個鏡頭出來都不會認錯,但卻還沒有后期的精致感。
大釗:
非傳統(tǒng)的鏡頭敘事,鮮明的顏色調(diào)度,意大利風情的艷麗角色,電影的局部細節(jié)很有趣,但整體的敘事線索不夠明顯。
lebowski:
阿莫多瓦又一次討論女性生活的困境,我一直覺得阿莫多瓦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以小見大,這一部電影也是這樣,只可惜這部在他的維度里實在不算優(yōu)秀。
鯊鯊魚維:
男權(quán)社會對所有人都是壓迫的,撕開個口子,情況似乎并沒有好轉(zhuǎn),若無法從口子里跳出去,那只會周而復始。絕望的主婦殺死了丈夫,最后還是要依靠”兒子“。
球球糖:
被慢慢推向崩潰邊緣的家庭主婦,只有反抗才會帶來重生,最后母親身份的回歸是又一方面的安慰。阿莫多瓦有種魔力,如此瑣碎的劇情也能讓我看得津津有味。
Spy Liu:
故事不夠精致,劇本較為混亂,因而導致阿莫多瓦標志性的色彩和配樂甚至顯得有些喧賓奪主了。 當然卡門·毛拉的表演還是很棒的,尤其是送別兒子和婆婆后的情緒變化,演繹得層次分明。
子夜無人:
成也開頭、敗也開頭的電影,開場5分鐘浴室求歡的戲份實在拍得太好,好到幾乎已經(jīng)提前早泄了整部電影的意志,身處逼仄空間內(nèi)小心翼翼安放的生存成本和欲望法則作為貫穿全片的場景母題,在電影一上來的時候就已經(jīng)全部構(gòu)建完畢,后面的96分鐘淪為不斷重復和放大的動作,怎么看都索然無味了。而有趣的是,如果把本片當作阿莫多瓦創(chuàng)作軌跡的一個“開頭”,無論在劇情內(nèi)容還是美術視覺上,則同樣在充當一種大前兆。
DAY4的無人知曉場刊將于稍后釋出,請大家拭目以待了。
其實從內(nèi)容上還是可以達到4星的,但是過多的荒誕情結(jié)有些導致我觀影中出神,還是謹慎一點吧。中間其實沒有必要那么的復雜,支線人物和支線劇情少一點,然后直接丈夫被錯殺,大兒子和婆婆回鄉(xiāng)下,小兒子回歸以給予女主唯一的希望,不是更好?這樣不至于中間出神幾次。
把支線去掉后,其實故事是一個非常干凈的主題,一個家庭主婦的縮影,映射著廣大勞動主婦,但這個時候說這個女性有了自己的獨立意識,我覺得尚早。女主從開頭就在健身房里掃地與人偷情,其實女主很早就有想抗爭,但是當她發(fā)現(xiàn)那只是一個中年男人發(fā)泄完了短暫獸欲后,她便被打回原形的時候,其實她就發(fā)現(xiàn)原來外面的世界也和家里那個沒有用的男人一樣,不僅幾分鐘就完事兒,同時把女性只是發(fā)泄的工具,不問女性的狀態(tài)和不顧及女性的感受,發(fā)泄完就繼續(xù)洗澡或者發(fā)泄完就繼續(xù)睡覺,一個樣子,甚至當家里的男人連維系一家的錢都不給的時候,女性就是玩物和工具。加上忙忙碌碌的各種婆婆、大兒子、小兒子、鄰居等等的各種,為什么命這么苦?哈哈哈,我也經(jīng)常問自己為什么命這么苦呢,這是所有人的自我質(zhì)疑的升華,而不僅僅只是一個人甚至是一個家族婦女的。
最后丈夫死了、婆婆走了、大兒子走了,世界變安靜了,如果這個時候女性意識覺醒了后,應該不要再那么的奴性,應該開始像蘭普林一樣死了老公也要正常生活,而不是在陽臺上準備一躍而下。最后為了小兒子又能堅持下去生活,一樣是把自己的生活依賴了別人的身上,這點兒不可取啊不可取。
阿莫多瓦早期作品,自己還在片中秀了一把。絮絮叨叨的家庭倫理著實讓我喜歡不起來,居然還加了點科幻元素,阿莫多瓦---專注女性題材三十年
在男權(quán)主義社會里,女性是無處可逃的,正如《肖申克的救贖》里“被制度化”的囚犯。怒而殺夫、擺脫“壓迫”的女主角,絲毫沒有自由的輕松和喜悅,反而經(jīng)驗了幻滅的虛無與悲傷。直到做男妓的小兒子歸家,向她宣告“這個屋子里需要一個男人”,她才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勇氣和目標?!?0】
因為老阿的片子,我認識到了西班牙這個美麗的國度,也因為老阿的片子,我對母親這個偉大的角色有了更深的認識。這部片子是回歸的前傳,老阿再次把目光對準了一個大家庭里的母親,在老阿的畫面下母親永遠是最美的。
呃,我看得阿莫多瓦的第一部電影,呃,果然很符合我的口味。
阿爾莫多瓦早期的電影比較習慣通過生活流展現(xiàn)女性心理,后期更多圍繞一個延續(xù)的事件表現(xiàn)。(清潔工 武館)
很亂灰常亂一貫亂,這是神馬樣匪夷所思的家庭,阿莫多瓦片里面的殺人事件總是能很輕易的掩飾過去,這是不是出于對杯具女性的一種同情。煮食兇器的橋段,還有特異功能女孩(令人想起霹靂貝貝),這也太有喜感了吧,汗。。不過結(jié)局都很完美,女人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寧靜,阿莫多瓦是個善良的好同志
一直覺得阿爾莫多瓦寫劇本那是牛的一逼啊 但總覺得拍不出和我想的不是一回事 可能是我對西班牙演員不帶感吧
一部非常幽默的西班牙現(xiàn)代諷刺詩,可用革命性的語句一言概括:一切法西斯都是紙老虎!紙老虎作假,紙老虎偷竊,紙老虎露陰,紙老虎陽痿,紙老虎歌聲雄壯,紙老虎只有小雞雞……正如草原史詩所歌頌的那樣,成吉思汗隨手操起一支湯瓢,并扯下晾曬在帳篷外的臘腸,如雄鷹一般騰空而起,撲向了在背后詬病他的七大姑八大姨。而該片中的女主角也隨手操起一根排骨,運用打零工時偷學到的法西斯劍道技巧,把作威作福的法西斯老公敲死在廚房里。
#FIFF#故事不夠精致,劇本較為混亂,因而導致阿莫多瓦標志性的色彩和配樂甚至顯得有些喧賓奪主了。當然卡門毛拉的表演還是很棒的,尤其是送別兒子和婆婆后的情緒變化,演繹得層次分明。
卡門毛拉的好看我再一次確認了。12歲的小同性戀好萌,大兒子也萌。紅和綠,真熱鬧。
已婚、已為人母的婦女悲歌?!韭?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西班牙影史十五佳NO.14
又是一堆女人的戲,又是關于謀殺。前期的戲,主題還真都挺統(tǒng)一和直露的。三言兩語講不清楚,待我稍后嘻嘻品讀。
C+/ 假如前三部更多顯示的是敘事節(jié)奏的控制能力與張揚的邊緣群體趣味,這一部則初步展露了阿莫多瓦的導演能力。神奇地使底層群體生活圖景搖擺于生活現(xiàn)實之瑣碎慘淡與情節(jié)劇之戲謔詼諧之間,直至結(jié)尾以低敘事密度的鏡頭提煉出豐沛的情緒,毫不居高臨下卻又是如此悲憫。想拍底層與其效仿《無名之輩》之流還不如學學這部。: )
不堪重負的中年婦女,自私搞外遇的丈夫,販毒的大兒子,妓童的小兒子,小氣的婆婆,整個家庭都壓在他身上,終于在那一天失手殺了丈夫,絕望估計想自殺時,回家的小兒子卻讓他看到希望,這種結(jié)局也許是最好的。
顯而易見《我為什么命該如此》暗暗潛藏著阿莫多瓦的成長史。我們在他這部早期魔幻現(xiàn)實主義風格的作品里可以發(fā)現(xiàn)諸多他后期表現(xiàn)主義作品的影子。在無法逆轉(zhuǎn)的《不良教育》里,他講述著《關于我母親的一切》和《活色生香》的《基卡》以及遵循《欲望法則》的自己從何而來。這本是一只蜥蜴的眼界與世界觀。
《要死就死我丈夫,死了丈夫好出門~~~》阿莫多瓦早期的女將們各有各的美,各有各的風格。毛拉這時候還很美麗。第一次出現(xiàn)在《關于我母親的一切》里的佩內(nèi)洛普也有清純固執(zhí)的特色美,但后來就開始模仿毛拉,模仿得毛毛躁躁心煩意亂,比這位正主差了太遠。另外一點,驚覺有的小孩是清楚自己正在被戀童癖狩獵的,卻反而享受那種畸形的偏寵。也許只有童年結(jié)束后,才能看清這種不平等的喜愛有多虛偽和卑鄙。
現(xiàn)實主義與黑色幽默雜糅而成的女性電影,阿莫多瓦的厭男癥表現(xiàn)為男權(quán)對于女性的無端壓抑,而女人最終擺脫男人之后又陷入存在之迷思,小兒子的回歸,更像是新男性對女性、對整個家庭的重新平衡。阿莫多瓦的女性電影充滿掙扎、壓抑,但最終都會迎來光明救贖。
阿爾莫多瓦的電影特色,其實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jīng)確立。最大的共同點就是,所有故事的主人公都有著奔放、張揚、不羈的性格,所以在導演營造的敘事情境里貌似反常的行為舉動,也那么的讓人為之惻然心有戚戚。
西班牙版《女人四十》
獨立的女性在阿莫多瓦那里總是那么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