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武俠電影,大概是很多人的一個情結(jié)。
在武俠電影全盛的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這十年間,“武俠”對于中國人來說,究竟是怎樣一種存在,真的很難用語言形容。“邵氏出品必屬佳片”,當(dāng)今天看來是個笑話的大寫“SB”出現(xiàn)時, 人的血液陡然就情不自禁的沸騰了。我們會知道,俠者來了,他們帶來的一腔熱血,一股理想,一身正氣,浸染了我們的青春,我們的生命,讓我們知道這個世界上,無論何時都有這樣的人:或許天真,或許幼稚,或許迂腐,但,無論何時都不會放棄自己的準(zhǔn)則和信念。
80年代后生的我們,其實已經(jīng)“完美”錯過了邵氏的武俠時代,1985年,邵氏電影停產(chǎn),一代電影帝國轟然塌崩,武俠也逐漸式微,即使《笑傲江湖》、《射雕英雄傳》之類不斷被翻拍(拍得那叫一個慘)也難掩頹勢。但和今天粗制濫造故事都說不清楚卻能屢屢刷出票房新高的電影不同,邵氏的大多數(shù)電影是當(dāng)?shù)闷鹨粋€“好”字的。正因為“好”,才能長久的留在我們的記憶里,甚至成為一個暗號,一個代碼,喜愛者自然能心領(lǐng)神會。
“好”在何處?每個人或許都有不同的說法,然而我總以為,這讓人長久念念不忘最“好”之處,便是它那毫不拖泥帶水,始終彰顯著的“超正”三觀。善惡,是非……在這灰色界限中,始終填斥著微妙的人性張力。
在被人津津樂道的邵氏三駕馬車中,張徹拍片最多,風(fēng)格也最為后來的商業(yè)電影學(xué)習(xí)模仿,但張徹的電影,卻也難免千篇一律。今天想推薦給大家的,是我個人很喜歡的《鐵手無情》——這也是被公認(rèn)為最不像張徹的武俠電影。若論場面鋪陳,頗有幾分胡金銓的味道。說起言情細(xì)膩,情感發(fā)展的出乎意料,倒有些楚原的風(fēng)格。以至于后來者認(rèn)為這劇本雖是倪匡所寫,卻一定經(jīng)過倪匡好友古龍的修改或者提供靈感,否則,一向不屑于兒女情長,只渲染兄弟情深,幾乎從來未曾在電影中給女性留下位置的張徹,又是如何拍出“桂姑”這樣的女性形象來的?
![]()
雨后杜鵑花,電影中反復(fù)出現(xiàn)的意象——這么浪漫的張徹可真少見
言說雖有種種,《鐵手無情》卻正因為它不像張徹的電影,成就了一部難得的經(jīng)典。一切恰如其分,端正、典雅,溫情脈脈——就好像把胡金銓、張徹和楚原三個人以一種中庸的比例調(diào)過一樣。
《鐵手無情》講的是捕快的故事,這很常見,也不常見。鐵無情雖是捕快,從影片的背景看來卻毫無官府氣息,到了最后,實實在在成了一個個人恩怨情仇的選擇。張徹的電影中往往有俠盜而無好官的,《鐵手無情》更純粹講的是私人化的情感和選擇,這就和今天的捕快片拉開了很大的差距。
影片的前五十分鐘展開方式頗為傳統(tǒng), 說的是河北滄州(滄州總是這么窮山惡水出刁民……)一夜之間出現(xiàn)了四個大盜,殺人劫財,窮兇極惡,卻無人知曉他們是誰。大名鼎鼎的捕快鐵無情帶著自己的一幫下屬開始了追兇之旅。這亦是奪命之旅,鐵無情的戰(zhàn)友、弟弟不斷被殺,他自己亦身受重傷,孤身一人,幾乎陷入絕境之中……
(孤身一人孤立無援身陷絕境深入龍?zhí)痘⒀▍s能始終不忘使命——似乎在中國,這樣的故事只有發(fā)生在武俠中才不那么違和,否則,和《戰(zhàn)狼》一類搭配起來,便能分分鐘出戲。在武俠的世界里,中國人的精神畢竟是強(qiáng)大的,中國人也才是真正自信的。因為只有那個時候,我們才真正相信著“頭上三尺有神明”,“公道自在人心”。當(dāng)時過境遷,連導(dǎo)演自己或許也不相信的東西,也很難讓觀眾信服了。)
前五十分鐘中規(guī)中矩的追兇情節(jié)中,張徹還是有上乘的發(fā)揮,逐漸拉遠(yuǎn)的鏡頭,空曠原野間孤獨的身影,在綠得讓人窒息,危機(jī)四伏的林間,羅烈的黑紅色也分外亮眼。森林草叢中的幾場打斗尤其干凈,后期對于血和死亡掙扎的迷戀,在這部影片中至少還能看出他的克制(這算是優(yōu)點嗎?)我們很少能欣賞到這樣一個張徹,從容不迫,輕重有度。沒有過強(qiáng)的表現(xiàn)欲,沒有過強(qiáng)的操縱欲,也沒有簡直來自他骨髓里的SM控。
![]()
本片的色調(diào)、場景,都難得的細(xì)膩。
![]()
尤其是草地中的打斗,可以說是張徹最好,緊張克制,一擊即中
面對敵人的求饒和賄賂,那人說,“你難道沒有聽說過我的名字?”——“鐵無情”,擁有這個名字的人,兇悍,甚至有些猙獰,這就是羅烈。即使到了六十歲,濃眉一皺,倒三角眼一瞪,不整齊的牙齒配合著突出的尖刻下巴,還是那么殘忍,難怪演了一輩子的反角。在這部電影中,他外表特有的兇殘感被更加無情,為了掩蓋真相不斷殺人滅口的兇手那人畜無害的臉襯托得別有意味,也更富張力。羅烈這輩子演主角真不太多,這張臉能紅或許也只能在硬橋硬馬的武俠電影中。流血不流淚才屬于羅烈這樣相貌猙獰的彪悍男兒——即使在今天的電影電視劇中,孤膽英雄血流得不多,眼淚倒是經(jīng)常像滴多了眼藥水,讓人詫異。
![]()
他始終保留了一種特質(zhì)——也許那真就是源自他本性中的無情。
張徹延續(xù)了《大刺客》中的古典感,這種古典直接承接胡金銓,但也帶著他天生對于陽剛美的迷戀。不過,這部電影最好的地方并不在這里,它的出人意表之處在于它的后三十五分鐘。鐵無情和幕后真兇馬威甲纏斗后身負(fù)重傷,被馬威甲的馬帶回了家。誰料殺人不眨眼的馬威甲平日居然是個郎中,還有個純真無邪的女兒叫桂姑。桂姑喜歡花,于是她的小房子周圍種滿了各式各樣的鮮花,猶如世外桃源一般。桂姑看不見花,但她的心里卻一直長滿了花——美人救英雄,英雄愛美人, 美人是仇人之女的模式正式開啟。
古龍《七種武器》的《孔雀翎》中描寫了一個殺手小高,他殺人所得往往被他買了各種各樣的精巧玩具,為的是拿回去取悅一個盲眼的女孩,那個女孩遠(yuǎn)沒有桂姑好看,不僅殘疾而且是一張刻壞了拙劣美人臉。那個女孩卻比桂姑聰明敏銳,早已感受到了小高一直都是在善意的欺騙她,只是她愿意生活在這個謊言中而已(所以說,嚴(yán)重懷疑古龍參與了編?。P「唛喨藷o數(shù),可偏偏對腿腳都?xì)埣玻L得也并不好看的盲女雙雙產(chǎn)生了超越常人所想的憐惜和眷念:古龍的《孔雀翎》幾乎從來沒有被人以正確的方式搬上過熒幕,小高和雙雙那微妙的牽絆實在不大可能被今天的人拍出來。倒是鐵無情和桂姑的情感,被拍得并不突兀?;蛟S,看不見任何人的桂姑也看不見鐵無情粗魯冷硬的外表和殘忍,反而能感受到這個捕快的孤獨和柔情。去掉表象,鐵無情比任何人都更有情。有時候,看不見,也是一種優(yōu)勢。
見到桂姑時他已經(jīng)明白這就是兇手馬威甲的女兒,他知道眼前這個盲女對一切毫無所知,他也明白自己終將要和她的父親一戰(zhàn),兩人之間,必然至少要死去一個,結(jié)局不可更改??伤欠窬驮诖丝滔露Q心要照顧眼前這個柔弱易碎的姑娘?沒有父親,她不可能活下去。而她,更是他的救命恩人。這是一種怎樣復(fù)雜的情感?這樣的情感,在武俠電影中以這樣內(nèi)斂而溫柔,克制而飽滿的方式展開,確實太不多見了。
(鐵無情第一次見到桂姑,桂姑以為他是她的父親,她問他是否再也不會離開自己,或許,就在此刻,這個刀口上舔血的“無情”之人有了異樣感情。所以,他才會第一時間趕去攙扶她。哪怕前一個瞬間,他還充滿戒備的撿起一根棍子當(dāng)做武器。)
馬威甲雖然無惡不作,連為自己獻(xiàn)身的兄弟也可以毫不猶豫的舍棄,對這個女兒卻充滿為父的仁愛之心。在女兒面前,他和鐵無情心照不宣的達(dá)成共識,一定要讓這個世外桃源般的地方保持下去,即使是虛幻的,所以桂姑一定不能知道她的父親是個殺人不眨眼的江洋大盜。兩人互相拿著刀劍指著對方的咽喉,嘴里卻看似親切的說著只有對方才能聽懂的暗語。或許這就是張徹電影中女人存在的最高意義:她們從來不能讓男人放下刀劍,她們也不能讓男人愛惜生命,她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為殺戮注入些微溫情,些微仁慈,些微人性,讓破碎破碎得更加有力,毀滅毀滅的更加徹底。張徹電影中的女人,也是金庸筆下的女人:胡斐到底要不要殺苗人鳳?那一刀到底砍不砍得下去?其實金庸一早知道答案:肯定會砍下去。只是,他難免要照顧下女性讀者的情緒。
鐵無情和馬威甲在一無所知,善良單純的桂姑前對峙,風(fēng)刀霜劍,你死我活——因為他們都憐惜著同一個人,這樣的生死之爭才分外動魄驚心。
在鐵無情殺了桂姑父親以后,一身是血的他回到了那座小木屋,告訴桂姑:“桂姑娘,你聽了不要難過,馬老伯他……他出遠(yuǎn)門去了……可是桂姑你不要難過,馬老伯雖然去了,但他托我和你在一起,我一定一步也不離開你……桂姑,你喜歡跟我在一起嗎?”“他怕你難過,他怕見你難過的樣子。桂姑,你別難過,我也怕見你難過的樣子……馬老伯去的地方,有許多事等著他做。你們父女總會見面的。桂姑你別傷心,我會帶你到一個很好很好的地方去,那里冬天不下雪,一年四季都開著花。你不是最喜歡花嗎,我們在屋子旁邊全種上花,各種各樣的花……”
影片最后,桂姑依然問著對方是否再也不會離開自己,鐵無情說一定。也許總是在等待中焦慮的桂姑習(xí)慣了被騙,無論抓住誰都是開心的。但男人終歸與女人不同。鐵無情究竟出于何種情感自覺自愿的取代了桂姑父親的位置——就在前一刻,他親手殺死了那個奪取他至親之人的人,這一刻,他卻要承擔(dān)起殺死之人留下的責(zé)任。這其中復(fù)雜幽深的,難道就是人性?這也是全片最值得玩味的所在,是它能超越張徹其他電影的所在。
一邊身上染著對方父親的鮮血,一邊卻說著世界上最甜蜜的承諾,張徹電影中的男人似乎從來沒有這么溫柔過,只是這溫柔也是被血染紅的。屋子外的花突然被光照亮了,然后又暗淡了,一切恰如其分的落下,如同夕陽落日。這個傻白甜(或許我們可以理解她被父親刻意保護(hù)起來從而不諳世事吧)姑娘未來會怎么樣呢?她能理解自己的這份被刻意隱瞞的善意“幸?!眴??她真的不會再傷心嗎?這不是張徹再需要考慮的問題,也不再是武俠需要考慮的問題。
不管多情還是無情,究其本質(zhì),總是無情的。那一點點情,需要多少的仁慈才能殘存半分???人生就是這么殘酷。難怪要“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溫瑞安毫無疑問看了這部電影,所以他的代表作《四大名捕》中才有所謂的“鐵手”與“無情”,只是溫瑞安的捕快世界終歸是太高高在上了,不似古龍有江湖氣,也沒有鐵無情那樣無奈,悲涼,卑微和渺茫。而溫瑞安之后,我們終歸是越來越看不到英雄心里的淚了,縱然他們越來越喜歡在鏡頭前流淚。英雄們也不再質(zhì)疑自己的對錯,不會反思自己的選擇,因為“犯我強(qiáng)漢者,雖遠(yuǎn)必誅”。可生活在一個殺戮的世界有什么好了?我寧愿懷念《鐵手無情》那滿院子綻放于虛幻中的鮮花。
(縱然是開放在謊言中的花朵,因為那份善意和珍惜,也總好過赤裸裸的殘忍和殺戮。張徹很難得的溫柔,雖然仍沒有尊重過女性的意志,還是讓我覺得有些意外,有些感動。)
不錯的邵氏電影,劇組真的很用心,布局景色真的是太精致了,質(zhì)感突兀的假山,綠油油,栩栩如生的植物,從地上冒出來,若隱若現(xiàn)的霧,棚內(nèi)搭的景,竟然也可以這么生動美麗!羅烈飾演的滄州捕頭鐵無情很有個性,雖然武功高強(qiáng),但仍然謹(jǐn)慎小心,足智多謀,處處識破敵人的計謀,才得以成功解決四個巨盜。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四巨盜之首的馬威甲和其女兒的一條感情線,馬威甲帶領(lǐng)同伙屢次犯案并將事主斬盡殺絕,更是殺了宮百萬全家來劫藏金,就是這么一個十惡不赦的惡人,卻有一個十分善良的盲女兒,善良到內(nèi)心純凈如一面白紙,搭救照顧素不相識的鐵無情,連一向謹(jǐn)慎小心的鐵無情都對她沒有任何防備,而馬威甲自己,也有感人至深的一面,就是對其失明的女兒多年如一日的關(guān)愛和照顧,給看不見的女兒在屋子前種滿鮮花,讓她聞到花兒的香味,讓花兒來陪伴孤獨的女兒,這樣無微不至地呵護(hù)她,甚至為了不讓善良的女兒難受,謊稱自己是出去做生意的,而馬威甲出去殺人劫盜,成為臭名昭著的巨盜,背負(fù)了這么多罪惡,又是為了什么呢?都是為了自己的女兒啊,為了讓失明的女兒能過上更好的生活,為了給失明的女兒彌補(bǔ)更多,要帶女兒遠(yuǎn)走高飛……可惜最后一切都破滅了,隨著鐵無情的到來,終于給自己犯下的累累惡行付出了應(yīng)有的代價。最后臨死掙扎之際,馬威甲做出了人生中最后一個決定,把自己對女兒的那份愛延續(xù)了下去,在女兒心中,他永遠(yuǎn)是那個心地慈善的老父親,那個熟悉的身影永遠(yuǎn)都不會變,而正直俠義的鐵無情,正是延續(xù)這份愛的人,所以在影片的最后,鐵無情要帶盲女兒去那個冬天不下雪,一年四季都開著花的很好很好的地方,并依舊在屋子旁種滿各種各樣的花,這正是他們父女倆所向往期盼的美好生活。
在對于細(xì)節(jié)的注意上,《鐵手無情》和張徹的其他作品相比,尤其是后期,是十分難得的。
被劫的宮百萬家在東光。這是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縣,在滄州南。所以劫匪行動后直奔滄州是很合理的。而滄州一直有習(xí)武的傳統(tǒng),巨盜也多。比如《連環(huán)套》里竇爾墩的原型就是附近的獻(xiàn)縣人。
谷峰彈的琵琶是十幾品鳳尾頭的式樣,比較典型的明清琵琶,而不是現(xiàn)代常見的二十幾品如意頭。谷峰應(yīng)該是不會彈琵琶的,他的動作和音樂也配不上,但卻確實是在認(rèn)真模仿彈挑和掃弦的指法。
指認(rèn)陳星的鴿子不是憑空拿出來的,之前就給過鏡頭留伏筆。當(dāng)然信鴿能準(zhǔn)確飛到一個羅烈路過的西瓜攤似乎也不太說得通。
張佩山大戰(zhàn)一場之后向房勉報告時,特地說已經(jīng)把暗器都收回來,并檢查過沒有留下活口。這就比較圓滿地解釋了為什么他手里的金算盤又已經(jīng)填滿算珠了。
午馬的酒肆里的幾場官匪試探很有張力,邏輯也很通順。這里不再贅述了。八百兩黃金放在民國就是八十根大黃魚,二、三十公斤,也是一名悍匪會選擇隨身攜帶的合理重量。順便說一句,午馬年輕時有點像程之,戲路也像。
羅烈能能偶遇李菁,是因為姜大衛(wèi)亂戰(zhàn)中把他扶上了房勉的馬。老馬識途就把敘事結(jié)構(gòu)的必須變成了邏輯的必然,這樣的匠心對于張徹來說是比較罕見的。
當(dāng)然,大寫意、不拘小節(jié)也是一種導(dǎo)演的風(fēng)格,原則上并無優(yōu)劣之說。只是這一部作品對于張導(dǎo)而言有些別具一格而已。
“二郎呢?”
“少年英雄,可惜得很!”
羅烈與房勉終極對決前的這番對話,少了長篇累牘的辯論,寥寥數(shù)字,一個鐵手無情,一個老奸巨猾,江湖味濃得如同暴雨前壓抑的燥熱,讓人既壓抑又興奮。
《鐵手無情》的妙,既有張徹電影里少見的精致,也有不落俗套的兒女情長,大反派的舔犢情深,正派人物的嫉惡如仇原則里的寬容,人性不再是單薄的臉譜化,羅烈對房勉的殺或不殺,因為那片刻的遲疑反倒是更加的立體。
草叢伏擊與客棧浴血,一邊是風(fēng)吹草低不見惡人的兇險,另一邊是殊死一搏的英雄末路,凌厲的剪接將人物面部特寫與動作相結(jié)合,拍出的是接踵而來的“險”和命懸一線的“懼”,而不是一味冗長的硬橋硬馬。谷峰的琵琶與暗器,金算子的三節(jié)棍算盤加暗器,房勉的鏈子槍,新奇又精致,比起徐克如今的炫目依舊毫不遜色。
不知道盲女的橋段是否給予吳宇森靈感,但溫瑞安的鐵手無情來自于此片無疑,以往港產(chǎn)武俠片六扇門的形象若非為虎作倀就是軟弱無能,能有羅烈姜大衛(wèi)這般一身正氣武藝高超的熱血男兒,也算是革命了。
鐵手無情——萬人斬——喋血雙雄
三星半。姜大衛(wèi)那個鬼瘦??;羅烈看起來總像是壞人,結(jié)尾還篡改遺言,說老丈要把女兒許配給他哈哈(不過身材好好哦,果然張徹);房勉一般都是以好人形象居多的,這次竟然演壞人也生動得很啊,尤其是那句“少年英雄,可惜的很”,一下子就把老謀深算的形象立住了;蘆葦戲很棒棒哦,最后的決戰(zhàn)也不錯。
羅烈就是一大便干燥
氣氛可以
劇情跌宕起伏,人物刻畫飽滿,四大惡人武器設(shè)定極為用心,蘆葦蕩,雨中曲,殺人夜,勿獨行。盲女家中坐,老夫已遠(yuǎn)行~想到了《喋血雙雄》,倪匡筆下一部分外別致的片子。
羅烈當(dāng)了正面男主角還是那么兇,那么丑,泡姑娘就像搶民女,真討厭。
羅烈早期演正派,終于不用被谷峰壓著,還殺了自己的老丈人上位;演老丈人的演員基本上是演正派居多,但在這里演了反派。該片雖然格局小,但是劇情有趣,并且有一定的影響力, 后來的《萬人斬》、《喋血雙雄》等片都受到了這部電影啟發(fā)影響。
蘆葦蕩,冷雨夜,氣氛抑郁渾厚;雁形標(biāo),金算盤,細(xì)節(jié)精心有趣;惡狼護(hù)女,鐵手有情,人物飽滿立體。
桂治洪的《萬人斬》是這部片子的翻拍,而《喋血雙雄》里面,對張徹這部電影也有致敬,盲女總能引人發(fā)惻隱之心,一招鮮,也可以吃很多年。
當(dāng)屬邵氏武俠前五之列,水準(zhǔn)猶在《新獨臂刀》之上,張徹難得的用心之作,也虧得劇本動了腦筋。“二郎呢?”,“少年英雄,可惜的很”——足見臺詞功力。
新派武俠佳作,效仿《姿三四郎》的蘆葦叢也拍得很好,日本攝影師宮本幸雄(龔慕鐸)的功勞很大,比張徹以往粗糙隨意的鏡頭畫面加強(qiáng)了細(xì)致感,配樂準(zhǔn)確銳利,季節(jié)感強(qiáng)烈,羅烈的捕頭冷峻剛烈又帶有幾許溫情(贊贊贊贊),動作也是孔武有勁,至于后面桂治洪的《萬人斬》基本都是以此片為基礎(chǔ),不過《萬》的鏡頭感更好一些——大量精美的空鏡頭,不過此片打斗稍微遜色(軟綿綿的打斗叫人提不起勁)
姜狄組合前的早期作品,類似飛刀手融合很多的日本武士片風(fēng)格,還有類似喋血雙雄這樣兩個無情人中夾一個不知情瞎子這樣的情節(jié),從頭至尾劇情都繃得很緊
看到片名,還以為又是灑血漿式硬橋硬馬的動作片,沒想到人文氣息,環(huán)境氛圍,橋段設(shè)置,眉目細(xì)節(jié)樣樣精彩,劇力更是由頭到尾都保持住了。
道是無情卻有情,好就好在這份賊父和盲女的情上。蘆葦蕩內(nèi)廝殺的環(huán)境設(shè)定很妙,制造出一種迷宮追逐氛圍。四個賊頭目,前三個均在招供之時,被同伙干掉,泄密者死。賊老大則死于自己的獨門兵器之下,也是宿命。(房勉扮的賊老大馬威甲很像李成儒)張徹的武俠片不太在乎真實光線,黑夜如白晝一般光亮,不論何時開打都讓人看得清清楚楚、
蘆葦蕩廝殺非常精彩,氣氛足,畫面美,節(jié)奏恰好。蘆葦蕩廝殺讓我想起《諜影重重》里在滿是枯草的冬日荒野里對戰(zhàn)的那段戲……都是沖突感強(qiáng)烈的生死之戰(zhàn),極有吸引力。馬威甲的家,溫馨寧靜,屋前種滿了鮮花。馬威甲這個角色比較豐滿,他有惡的一面,也有善的一面。我極其討厭馬威甲,好幾次想沖進(jìn)電影里去給他下老鼠藥,這也許是因為他殺死了鐵二郎(姜大衛(wèi)飾演)。馬威甲的女兒桂姑,是善良的盲女,讓人憐惜。無情的鐵手,見到她也會心軟,不忍心傷害她。電影里那種俠氣與柔情都散發(fā)著歲月氣息,使我感到惆悵。
“我要帶你去一個很好很好的地方,那里冬天不下雪,一年四季都開著花”,→_→ 一秒變文藝片
8.7;不是一般的生猛啊
算是靠譜的一部邵氏電影。打斗,氛圍營造,角色塑造都還行。
張朋友,你武戲處理的比文戲好。午朋友,你做著副導(dǎo)端著盒飯好吃嗎?
開始硬插入的方塊字幕很有日本規(guī)則感,很生硬。蘆葦叢和炎熱感,夜雨客棧,山中大霧,都罕見于邵氏內(nèi)景。39:39倆嘍羅,袁大眼和王鐘??蜅:蜕骄永锞尤粊砹硕巍爸嵌贰?,張霹靂太令人詫異了!還有蟬鳴和飛砣聲渲染氣氛。這片子的元素豐富得讓人驚訝。打戲設(shè)計和剪輯都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