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農(nóng)歷年間,一對夫婦攜帶者幾百塊錢,準備還給友人,乘搭公共小型巴士到九龍美孚新邨時,竟遭車上賊匪械劫,事主不甘眼巴巴地目送辛苦賺得要還債的錢被奪去,便極力反抗,最后男事主死在劫匪利刀之下,不久之后,女事主亦憤然自殺而死。事情發(fā)生后,警察一度展開追查,但日子一天天過去,人們也隨之淡忘,警察也沒有調(diào)查進展,最后還是不了了之。
憤怒導演桂治洪將這個案件改編成一部電影,來宣泄自己不滿,即本片――《索命》。影片前半部分出自案子實情,后半部女主化為厲鬼報仇的情節(jié),實屬虛構(gòu)。
桂治洪在受采訪時說:“我知道自己做不了什么,即使將這件事情,搬上了銀幕,亦起不了作用,不見得警方會登時將這個舊案破了,但至少我要讓社會知道,有很多事情,別以為他們忘記了,人家同樣也忘記了,另一方面,我亦希望喚醒一些終日只為三餐生活而勞碌的人,好讓他們明白到,除了找得我們?nèi)粘H椭?,該留意一下我們生活四周所發(fā)生過的事,別被人欺騙了?!?/p>
首先得說,聞名不如見面。影片出自被譽為“香港影壇最怪力亂神”的導演桂治洪之手。特地從網(wǎng)上找來看過了,果然不俗。
雖然號稱是完整版,但實際片長只有76分鐘。從情節(jié)上看亦是有被刪減的痕跡。估計當年審片尺度較為嚴格,比照90分鐘標準片長刪減掉部分鏡頭才允許公映。
影片前半段就比較苦情,有些不忍卒讀。找到了當年看《苦命夫妻》、《悲慘世界》那種感覺。女主新婚不久丈夫即被劫匪所殺、隨后錢財被騙盡、僅有的撫恤金被又強人搶走。年紀輕輕就孤苦無依,總之就是有點屋漏偏逢連夜雨。想不到禍不單行,更苦情的還在后面。女主隨后又被奸人夫婦設(shè)計迷奸,最后被逼迫賣淫。
女主劉午琪跟大導演李翰祥合作主演過邵氏的《北地胭脂》、《風月奇譚》。還看過她還跟陳觀泰出演的洪桂治另一部電影——《成記茶樓》。劉午琪人長得很媚氣也很純美。在這部影片中扮相清秀、楚楚可憐,遭此不幸,相信觀眾都會心生——梨花帶雨、我見猶憐。
后半段主要寫女主不堪其辱變身化作紅衣厲鬼,先后找到幾位惡人報仇雪恨的故事。南方民間流傳冤死者身著紅衣,如果又是孕婦赴死一尸兩命此等戾氣最重。
影片主旨意在闡釋惡有惡報的因果輪回、勸人棄惡從善。不過場面大多驚悚、奇險、充斥著血腥、惡心、令人發(fā)嘔的場景。場景和道具設(shè)計都是挖空心思。導演一意孤行用近乎手搖式鏡頭拍攝出來的畫面具有很強烈的臨場感、刻意營造出逼人刺激的氛圍。不愧被稱為極端禽獸。
桂治洪的片也看了不少,老片子的特點就是"糙",有好處有壞處。
好處就是直奔主題,節(jié)奏快,沒有多余的廢話,更不給你插科打諢湊時長,而且敢玩血腥暴力不和諧。所以完整版也不過76分鐘的時長,片頭字幕打完,故事的起因,一件兇殺案就已經(jīng)講完了,然后就是女子不停地受到各種"社會的毒打"(真是除了搞笑片里的倒霉蛋就沒見過這么慘的),再然后變鬼報仇。結(jié)局都是報完仇就匆匆而止。故事簡單明了。
缺點同樣也在這,劇情過于簡單化,導演不是借故事慢慢講出一個道理,而是反過來為了講一個其實很淺顯的道理而排出一個故事,所以女主一開始被各種騙的劇情,反而倒是最有意思的部分,有些反轉(zhuǎn),接二連三的遭遇,凸顯了人心險惡。而變鬼報仇,就過于波瀾不驚流水賬了,就看反派一個接一個的被殺。就隨便拿劉青云演的名字類似的《索命女鬼》來說,女鬼報仇部分摻雜了警察的查案,反派找法師自救,家中老人孩子的照顧等等。而這部片作為老片子,就簡單直白的多,如前所述,既是優(yōu)點,簡單明了不拖泥帶水。同時又是缺點,報仇部分太波瀾不驚,坐看反派怎么死就行。
所以這片其實就是個簡單的"報仇"故事,談不上什么"因果報應(yīng)",所謂因果報應(yīng),那是自己種什么因得什么果,冥冥中自有安排,種下的惡因平時看不出來,但總有一天報應(yīng)在自己身上,而不是死者來索命這種直接的方式來體現(xiàn)。
給4星感覺嫌高,3又低,目前的7分差不多吧,光憑導演勸誡震懾犯罪分子的初衷,還是值得肯定的。
想吐槽一下的地方,也是我終究給了3星的地方在于(權(quán)當豆瓣沒法給3.5星找的理由吧)
1是女鬼報仇雖然做到了自己冤有頭債有主,連那個自首的劫匪都沒殺,但是導演拍的過程中有的地方還是用力過猛了,那個騙子被她折磨的發(fā)了瘋,在醫(yī)院打了好幾個醫(yī)生,一些小傷就不談了,那個被針狠狠扎了臉的護士豈不是太無辜了?何必搞這么一出。所以你要報仇還是干凈利落點好,就像那個鬼面瘡一樣。拖的時間久了,牽涉的人多了,總會傷及無辜,像那個差點被殺,結(jié)果被打腫頭的尼姑,惹上人命官司的妓女,都是被拖下水的。
2是那個尼姑的設(shè)定感覺多余,她的所謂超度簡直像是在說風涼話,人家受了這么多苦,她卻念經(jīng)說什么冤家宜解不宜結(jié)云云,惡人都沒受到懲罰,她就是該死的??也不知道導演是不是就是諷刺這種站著說話不腰疼的"超度"。到了最后,女鬼也是在報完仇后才離去的,心愿已了,按照鬼片的邏輯,本就可以走了,所以這尼姑有她沒她又有何區(qū)別。自己還差點搭進一條命。女鬼敲木魚的那段,也有些裝逼的感覺——自己超度自己???那你別報仇??!
目前桂治洪的片看的最滿意的還是《邪》,既講了道理,故事還真真假假多重反轉(zhuǎn),情節(jié)上豐滿的多。
我現(xiàn)在很亂
各種事情
哎!
又錯過了一次絕佳的機會
我那時候應(yīng)該回去的
真是不應(yīng)該
這些??都壞得很
我還是不要把那些人想的太好
你想一下你在怕什么
再說了,這個事情是不是跟你想象的那樣
恐怕不一定吧
而且現(xiàn)在還是初二重新上
這一點怎么解決?
問題就是出現(xiàn)了精神斷層
而且這個事情可不是像我想得那么簡單
只有白天夜里加班加點
不然能有什么好辦法呢
最后呢????
他們應(yīng)該明白這不是個常態(tài)化的問題
一意孤行不是好現(xiàn)象
許多鏡頭的運用不錯。
看的是62分鐘的閹割版
嗯,有水平。
不知為什么評分這么高,真心不好看。故事很差,電影唯獨魚眼鏡頭有點意思。有點恐怖。
廣角鏡頭愛好者 粘液之王 正義的小伙伴 桂治洪導演
62min版本
劉妙麗著紅裝跳崖,對仇人一一關(guān)照,王俠遇到的是一對眼珠,他付出的,是用勺子或者鐵欄桿的尖端,戳出自己的眼珠,田青遇到的,是青色的肚皮,是捅向自我命根的鏡頭變形,直接兇手的死法,交給了膿瘡,惡心之桂治洪,各色顏料恣意揮灑,純表現(xiàn)主義。
62分鐘版,刪節(jié)否?
74年的《鬼眼》,75年的《鬼話連篇》以及76年的這部《索命》應(yīng)該放在一起來看。三種類型多種風格的恐怖電影,如同一部編年史。
爽到爆的重口味,桂治洪出品,必屬SB佳片……尼瑪看的是閹割版,沒有迷奸鏡頭?。?!
80分鐘完整版, 后半段厲鬼索命部分非常給力,紅綠色的涂料噴灑。“你要不要嘗一嘗,味道很鮮。。?!迸_詞慎人。論沖擊力,不亞于后來經(jīng)典的《邪》
我唾棄你的墳墓邵氏冤魂版,女主化作厲鬼懲罰兇手,雖然是油漆特效,但70年代的港片有這種題材已經(jīng)算不錯,自挖雙眼,鬼胎,鬼面瘡,鬼附身,還有關(guān)于數(shù)字的隱喻都用上了。
很暴力很cult,有想法有創(chuàng)意。
這才叫原汁原味的香港鬼片!情節(jié)很簡單,厲鬼復仇!剪輯很粗糙,鏡頭的設(shè)計卻相當有風格,甚至有那么點法國新浪潮的感覺!視覺效果很驚人極具沖擊力,cult鏡頭設(shè)計的想象力實在是夠豐富!
閹割版評分,3星半,希望可以有完整版
盡管「惡人自有惡鬼磨」的「冤鬼報仇」故事,讓觀眾在看電影時不必考慮代入情感的問題,盡管第一段「眼珠」故事的主觀鏡頭,以及用光及鏡頭移動和同時代的日本電影異曲同工,但是劇情上的生硬,和表演上幾乎夸張到白癡的詮釋,讓這部實質(zhì)上是說教為主的恐怖片淪為三流。
紅衣綠酒鬼面瘡插眼珠
超棒!
綠色黏液和氣泡瘡堪稱桂導2大標志性創(chuàng)舉
刪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