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題目所說,一開始跟著音樂抖腳的我,最后是哭著看完的……而且一共看了五遍。對于太喜歡的東西啊,反而不知道怎么開口,所以只講點關(guān)于這個電影的小花絮小八卦~
1. 扮演媽媽的Maria Doyle Kennedy是演員兼歌手,年輕的時候演過另一部發(fā)生在都柏林的關(guān)于組樂隊的電影The Commitments,其中的主角叫Jimmy Rabbitte。一開始各路影評誤以為Sing Street的男二Eamon成天抱著小兔子不放是因為導演想致敬這部電影,導演在采訪中解釋說他少年時期真的有個叫Eamon的朋友特別喜歡兔子,雖然他也很喜歡The Commitments,但并沒有致敬的意思。
2. 導演提到的這個叫Eamon的朋友被導演請來參與音樂的創(chuàng)作和彈貝斯,他自己也決定重拾音樂事業(yè),最近在instagram上宣傳。導演曾經(jīng)評價演男一的小演員說他挺好看的,跟自己年輕的時候一樣好看。我一直以為他開玩笑呢,直到這個真Eamon在instagram發(fā)了他們小時候的照片(下圖左和右),兩個人都很萌,而且腿長逆天……一點都不開玩笑!
3. 演Eamon的演員基本上是本色出演,樂隊三件套都會,而且試鏡的時候也是一副酷得不行的樣子,咕嚷著I don't wanna be in a film, I just want to do my music (那你為什么要跑去試鏡……= =)
4. 演Eamon的演員還表示,Up那首歌(就是電影里出現(xiàn)的第二首原創(chuàng),晚上Connor跑去Eamon家寫歌然后他們一個拿民謠吉他一個彈鋼琴,鏡頭一轉(zhuǎn)就變成了白天樂隊拍mv,隨著長鏡頭慢慢掃過去一個個樂器加進來那一幕)真的是一個長鏡頭,本來穿著晚上的厚衣服的他和男主在鏡頭轉(zhuǎn)開之后得趕緊換衣服,他的運動褲太緊脫不下來,還要兩個人幫他一起拉才脫掉……難怪鏡頭最后轉(zhuǎn)回他們的時候兩個人都滿頭大汗。
5. 關(guān)于電影里出現(xiàn)的樂隊和唱片,導演表示確實一個個打過招呼,很多精力花在了跟律師打交道,獲得授權(quán)上。音樂,造型,還有拍攝那些專輯封面的攝影師都要一個個問過來。有些樂隊一開口就要2萬歐,所以沒能放進來。但是The Cure最酷了,他們問Robert Smith說:我們一個小成本電影,只能給你500歐,能不能借歌和造型一用?Robert Smith大手一揮說錢不用給我了,你們捐給慈善機構(gòu),給我看個收據(jù)就行~??!愛畫粗眼線的人都是心地善良的大好人T___T 壯哉我大保健樂隊!
6. 雖然是親身經(jīng)歷改編的電影,但導演說家庭那段并不是真的。他自己家庭挺和睦的,作為家里最小的孩子,他倒真是有個哥哥給他帶路。而這個哥哥在電影上映前不久過世了,所以才有了電影結(jié)束以后的那句For brothers everywhere. T___T
7. 最后一條比較嚴肅,導演說他以前為了生計去做音樂相關(guān)的工作,但是并不喜歡那一段經(jīng)歷……從此決定再也不用自己熱愛的音樂作為賺錢的方式。這大概也是為什么他在電影里借哥哥之口發(fā)自肺腑地黑了一番翻唱樂隊。其實導演在電影里夾帶了很多私貨,除了喜歡的樂隊,他中學里有個女孩子總是像抱孩子一樣把包抱在胸口,他很想?yún)s從沒上去搭話,更別說組個樂隊來引起她的注意……導演還說最后結(jié)局的用意是希望像那個High School Prom一樣,從現(xiàn)實慢慢變成幻想中的MV,但很多觀眾誤以為這真的是個happy ending,為此他有點后悔沒處理好。
我當然知道音樂并沒有那么大的魔力,可至少我們眼淚之中仍有慰藉。懂的人自然會懂。
生活里沒有什么煩惱是音樂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自己組個樂隊搞音樂。
這是導演約翰·卡尼(John Carney)教給我們的人生道理,從2007年拍攝的《曾經(jīng)》(Once)到2013年的《歌曲改變?nèi)松罚˙egin Again),再到今年的這一部《初戀這首情歌》(Sing Street),音樂始終是約翰·卡尼電影中最重要的元素,也是電影中男女主角們改變自我和改變生活的催化劑。
看過這三部電影的觀眾,一定能夠輕而易舉地get到其中的相似和共通點,在約翰·卡尼的這三部片子里,故事的一開始,總是主角們或囿于生活的困頓,或煩惱于夢想的停滯,各有各的瑣碎煩惱,然后無意間碰到了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組樂隊,從而通過音樂最終獲得一些力量翻開人生新篇章?!对?jīng)》如是,《歌曲改變?nèi)松啡缡?,《初戀這首情歌》依然如是。
于是有不少評論都喜歡把這三個片子拿到一起來說事,把它們視為約翰·卡尼的“音樂拯救世界”三部曲。很有意思的說法,在約翰·卡尼的電影世界里,音樂恰是如此迷人,也擁有神奇般的魔力,同樣也異常動聽。
之所以約翰·卡尼會一連拍攝三部以音樂為最大元素的電影,與他早年的經(jīng)歷是分不開的,從1991年到93年,約翰·卡尼曾經(jīng)是搖滾樂隊“The Frames”的貝斯手。在樂隊的時候,約翰不僅參與演出,也身兼樂隊錄音和拍攝音樂錄像帶的職責,這些工作為他日后成為導演的身份奠定了基礎。(事實上,《初戀這首情歌》中的一些故事設定與約翰·卡尼的個人經(jīng)歷有相似的地方)
![]()
約翰·卡尼在電影《曾經(jīng)》的拍攝現(xiàn)場
從1996年年底約翰·卡尼拍攝了第一部個人長片算起,二十年來,約翰拍了不少電影,但真正讓他聲名大噪的,同樣也是他個人導演生涯中評價最好的片子,正是這“音樂拯救世界”三部曲。
身為愛爾蘭人,約翰·卡尼電影的故事背景多以愛爾蘭為發(fā)生地,電影《曾經(jīng)》、《初戀這首情歌》便都是發(fā)生在愛爾蘭的首都都柏林的故事。但從大陸的譯制片名《再次出發(fā)之紐約遇見你》便可以看出,電影《歌曲改變?nèi)松肥且粋€例外,這部片子相較另外兩部,無論是知名度還是制作本身都有所提升,因為這是導演到美國拍攝的片子,采用的演員都是大演員大歌星,包括凱拉奈特莉、“綠巨人”馬克·魯弗洛、以及當紅樂隊“魔力紅”主唱亞當·萊文。
就我個人而言,我是很喜歡這個片子的。電影講述的一個彈唱的吉他女孩通過音樂改變?nèi)松墓适拢瑒P拉奈特莉正是這個女孩,潦倒困頓之余,她遇見了同樣潦倒的落魄音樂制作人馬克·魯弗洛,然后一起組樂隊出唱片,因為資金或資源的各方面缺乏,他們一行人到路邊到天臺錄制了一首首歌曲,最后上線到互聯(lián)網(wǎng),被更多人聽見,他們也被更多人看見。
去年6月的時候,在距離電影首映時間過去了21個月之后,《歌曲改變?nèi)松吩趦?nèi)地上映。我清楚地記得那天,是個星期六,上海下著小雨,我拄著傘到長泰廣場看這個片子??赐旰笪倚那闃O佳,甚至想淋雨。因為諸如此類以音樂構(gòu)建整個故事的片子,實在太讓我歡喜,到家之后,我還迫不及待的打開音樂播放器,聽電影的原聲歌曲,后面足足聽了一周,男配角騷當?shù)摹秎ost stars》至今仍不時聽幾遍。
![]()
相比約翰·卡尼的其他片子,《歌曲改變?nèi)松肥且徊匡@得更現(xiàn)代更夢幻也更“美國夢”的電影。
事實上,盡管《歌曲改變?nèi)松繁绕饘а莸钠渌樱茸屗嵙艘恍╁X,同時片子也獲得了口碑上的一致肯定。但約翰·卡尼卻并不怎么滿意,談起這個片子以及女主角凱拉奈特莉的表演時,約翰·卡尼大為失望,甚至語氣用詞都十分貶義。今年在宣傳《初戀這首情歌》時,導演甚至直言與凱拉奈特莉合作不愉快,說她表演不真誠、毫無演技像個超模。也正是因為在美國拍片一些合作上的限制或難搞,才決定重返愛爾蘭,拍攝了新片《初戀這首情歌》。
顯而易見的是,導演約翰·卡尼重回愛爾蘭拍片一定是有他的道理的,相比《歌曲改變?nèi)松?,我個人的確更喜歡這部新片《初戀這首情歌》,相比紐約這座城市在《歌曲改變?nèi)松防锏谋弧凹芸铡睜顟B(tài)的,《初戀這首情歌》中60、70年代的都柏林顯得更加真實和有年代感。
畢竟這里是導演成長的地方,有更多的故土情懷所在,就像當年周杰倫拍攝導演處女作《不能說的秘密》,會把學校戲份的拍攝地放在自己的母校淡江中學一樣,《初戀這首情歌》故事發(fā)生中的學?!粮窠只浇绦值軐W校(Synge Street Christian Brothers School),正是導演約翰·卡尼的母校。
電影講述的是一個14歲男孩康納(Conor)的個人成長故事,電影的一開篇,鏡頭對準的是康納一家的家庭會議,因為生活的拮據(jù),康納被轉(zhuǎn)學到了新學校,也就是上文提到的辛格街基督教兄弟學校,一開始男主角顯得懦弱怕事,受到同學欺辱。
能夠明顯感受到的是,康納生活里充斥著不少煩惱,父母之間并沒有什么愛情,母親在外邊處了新歡,與父親兩人時常爭吵,在學校里,康納也必須面對來自同學以及老師的霸凌和壓制。
遇到女主角拉菲娜(Laphena)之前,康納的生活可謂灰不溜秋毫無特別。但當美麗的拉菲娜出現(xiàn)在他眼前時,為了搭訕和引起注意,康納聲稱自己有個樂隊,要姑娘來拍錄像帶。
騙成功之后,康納開始找人組樂隊,盡管自己并沒有什么經(jīng)驗,在學校也不認識什么人,但樂隊還是很快組起來了,名字就叫做(唱街)Sing Street,正是電影的英文片名。
電影由此開始了主線故事的講述,圍繞Sing Street的成長,男主角康納也會有所成長,他經(jīng)歷了初戀的痛苦和甜蜜,和欺負自己的同學化敵為友,在一遍遍和自己的樂隊成員的排練和演唱中,在哥哥Brendan的幫助下,他漸漸確立并堅定了自己的音樂夢想。
如同所有講述青少年成長故事的電影一樣,男主角康納最終在電影中呈現(xiàn)的樣子有了很大改觀,甚至可以說是脫胎換骨,電影結(jié)束前的一場學校舞會的現(xiàn)場表演戲,臺下盡管也有人不斷噓聲,刻薄的老師不斷制止,但康納依然按照自己的內(nèi)心想法,演唱了包括寫給拉菲娜的慢歌《To Find You》在內(nèi)的三首歌曲,他在歌曲了表達自己的愛,表達自己的憤怒,以及表達自己的熱愛。他在臺上興奮地一遍又一遍的喊:請記住我們,我們是來自都柏林的Sing Street。
電影的最后一幕充滿了象征色彩,甚至激昂的不像真實,表演完的康納牽著拉菲娜的手不停的奔跑,回到家里,央求哥哥Brendan即刻送他們?nèi)ザ煽谶?,他們最后開著爺爺遺留下來的那艘快艇,不顧一切地去了開往英國的方向,盡管天下起大雨,海上波瀾四起,兩個人卻笑得比什么時候都更坦然和喜悅。
而鏡頭轉(zhuǎn)過來,是更加激動的哥哥,仿佛弟弟的出走,是戰(zhàn)勝某種生活困頓的體現(xiàn)一般,讓他一下子重拾了當年的激情。事實上,相比主角康納,哥哥Brendan更讓人動容,他總是在弟弟身邊扮演著一個“導師”一般的角色,告訴弟弟該聽什么樣的音樂,該如何向女孩表白,該怎樣去當一個創(chuàng)造者而不是跟隨者。在電影中的許多地方,弟弟的許多言行是直接模仿哥哥的,某種程度上來講,正是有了哥哥Brendan的引導和影響,弟弟康納才找到自己的出口。
你會很明顯的感覺到,哥哥Brendan曾也是一個有著熱血理想的人,他也愛音樂,甚至更加熱愛。但作為長子,他或許承擔了更多的來自父母之間失敗婚姻的陰影,對于生活的煩惱和苦惱,對于失落的理想,他選擇用放蕩不羈來掩飾。電影中有一場戲,Brendan咆哮著對弟弟說:曾經(jīng)我也是一個噴射發(fā)動機。
這是一部我最近看過后便最喜愛的電影,不僅僅是因為這個故事能夠讓我有所動容,少年青春熱血的故事總是可以鼓舞人心的。
我之所以喜歡這部電影,也在于這是一部讓人看后極為舒暢的片子,他的節(jié)奏他的鏡頭以及充滿青春自信的演員們,都是讓人所愉悅的。但更重要的原因,則是他的音樂,真是太好聽了。
如同約翰·卡尼的《曾經(jīng)》、《歌曲改變?nèi)松?、以及我很喜歡的科恩兄弟的《醉鄉(xiāng)民謠》一樣,看《初戀這首情歌》,你感受到的是一種美好的東西如何從無到有?勇氣或愛又是如何從無到有?故事中的人是如何從生活中的泥淖里走出來?以及音樂在其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你可以輕而易舉的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和音樂之于人的魔力。
《歌曲改變?nèi)松酚幸痪渑_詞,馬克·魯弗洛對凱拉奈特莉說:我之所以喜歡音樂?是因為音樂會讓生活中最普通的一幕突然變得“閃亮”。
就像約翰·卡尼的“音樂拯救世界”三部曲,或許我們不能說是音樂成就了電影,但音樂確實是這些電影里最迷人和最發(fā)光的部分。
也許我們可以這樣說:沒有什么煩惱或孤獨是看電影聽音樂遣散不了,如果有,那就看/聽一部如《初戀這首情歌》一樣的音樂電影。
原文來自我的個人公眾號:movie-s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NDU0NjAwNw==&mid=2649834487&idx=1&sn=87c3acd22023ba8948b5ece99692bfb6#rd 3 ) 為了撩到你 造座城堡也值得——《初戀這首情歌》
<圖片1>
半個月完成了三刷《sing street》,今年來還沒碰到一部怎么看都不膩的電影,喜歡電影靜靜地敘說著故事的節(jié)奏,喜歡電影里平淡而美妙的音樂,喜歡電影里每個角色賦予的人生縮影。
第一次看完時,腦子里滿是千絲萬縷的念想,結(jié)果三遍看完,發(fā)現(xiàn)突然間寫不出東西。
電影里講了康納和拉菲娜之間美的不像話的初戀;也講了康納的父母只是因為做愛而結(jié)婚的愛情。
電影里講了埃蒙這些對音樂充滿熱情年輕人;也講了康納他哥哥布蘭登因為音樂而頹廢的人生。
音樂不一定是全部,但卻改變著一個人的一生。
音樂讓一些人瘋狂后沉淪。
But once,I was a fucking jet engine.
?【為了撩到你 造座城堡也值得】
我喜歡康納這種純粹的喜歡,為了撩你,就去組個樂隊。
初戀是義無反顧的,所以完全想象不到康納第一次見到拉菲娜,編出的理由竟然是我有一支樂隊拍MV需要女主角。但其實感同身受的一想,其實并沒有什么大驚小怪的,因為初戀,初戀必是瘋狂。
初戀給你的有多么印象深刻。
好像應該巴不得把全世界都給到對方吧。會因為一點點對方的話語和小動作而欣喜幾天;也會因為戀愛中稍微的不悅,仿佛感覺自己是這世界上最痛苦的人。
所以每每看到康納和拉菲娜在影片中的小動作和套路般的對話,都覺得有些可笑,因為這樣幼稚的初戀,仿佛已經(jīng)是上個世紀的經(jīng)歷,卻在情理之中。
在電影里,康納和拉菲娜見面了三次,拍攝MV兩次,約會了一次。
第一次是康納主動的搭訕,這個時候康納還是乖乖的小學生,所以濃妝艷抹的拉菲娜對他是有些嗤之以鼻的。而康納這小孩套路也深,樂隊,制片人,MV各種??岢墒斓脑~把拉菲娜逗得一愣一楞的。
我覺得第二次見面是最可愛的一次交流,好像兩個心照不宣彼此好感的人,卻互相要著面子。
康納剛見到拉菲娜,表現(xiàn)出非常熟悉似的問好:最近怎么樣呀?拉斐爾卻說:哦你是那個樂隊的男孩呀。當時康納的失望表情和飄忽的眼神,特別可愛特別寫實。
后面,拉菲娜說:這首歌真貼心??导{卻輕浮地回答:別誤會,歌曲不是關(guān)于你的,是寫給另外一個模特的。但比康納閱歷豐富的拉菲娜怎么會不懂這套路呢,她立馬就回答:我不一定有空,最近比較忙。
多么有趣的初次相識有互相喜歡的人之間的對話,而且表演的特別傳神,簡直把初戀時的狀態(tài)演繹的出神入化了。有個小細節(jié),在康納離開的時候,回頭不小心撞到了停在路邊的小轎車,可想而知,這段雖然只有三分鐘的對話,康納是在心里演練了多少次,當時又是緊張到什么程度。想想真的覺得好玩又好笑。
第三次見面是拉菲娜主動到學校找的康納,這時的拉菲娜穿上了非常清純的衣服,不化妝不戴首飾,她見面給康納起了個藝名,叫做科茲莫。這次見面是他們聊的內(nèi)容最多的一次,也許是因為康納剛在學校被頑固的校長批評了一頓,而拉菲娜被康納的歌曲聽哭了好幾次,所以兩個有點小情緒波動的人,話就特別多特別投機。而也是這次,拉菲娜教會了康納:愛是悲喜交加的。
兩次的拍攝MV,結(jié)束后一段非常非常浪漫的橋段。
第一次拍攝結(jié)束,康納載著拉菲娜回家,我想載著喜歡的人兜風,這應該是最歡喜的一件事情了吧。巴不得一路越遠越好,最好永遠不要到頭。在分別的時候,康納想吻拉菲娜,結(jié)果拉菲娜的男朋友突然出現(xiàn),讓康納心情立馬跌入了谷底。
第二次拍攝結(jié)束,在海邊拉菲娜向康納說了自己的夢想,康納此時也正式開始把音樂當作自己的事業(yè)來做,他開始知道做音樂該去哪里,該怎么做。
但我覺得這段最爛漫是在坐火車回去途中,在曖昧的夕陽中,兩個人于人群中相隔著一個過道,彼此相視,微笑,其實不知道兩個人心里想的是什么,但就是很美很浪漫,好像彼此的眼神里就把話語講的非常清楚了。這時的康納已經(jīng)少了份義無返顧的沖動,多了一份成熟的愛戀。
最正式的約會,也就是拉菲娜離開前的一次,康納帶著她去到一個島上,彼此度過了一個慵懶的午后,接吻,談心。而這次接吻的過程,真的是讓人覺得滑稽又好笑,康納那種笨拙的索吻方式,爛透了,但卻單純的感同身受。
整部影片最讓我動容的地方,是最后一次康納去找拉菲娜,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拉菲娜已經(jīng)不告而別,而且沒有留下一點的口信,得知結(jié)果的他,無力的壓抑著眼淚,疲倦地癱坐在地上,好像整個世界都淪陷,好像生活沒有了色彩和意義。之后的生活,對他而言一切都悲傷,悲傷的父親一個人在客廳看著不斷重復的電視,悲傷的哥哥一個人抽著煙,我覺得這組鏡頭導演安排的真是太完美了,而康納的表演也到了無可挑剔的程度,仔細去觀察,康納的每一次表情和眼神,都把“失戀”的那種狀態(tài)表現(xiàn)的天衣無縫。
這時的康納,寫出的歌曲也悲傷起來,《up》里的歌詞讓人心痛。
所以喜歡這部電影的人,有過初戀的人要認真的看看這部分的鏡頭和表演,可能很有代入感,非常容易找到自己過去初戀時某個時期的自己。
最后康納的演出成功了,而且還抱得了美人歸。他們自己搭上一座小船,要橫跨海峽前往英國。故事以這么瘋狂的舉動結(jié)束,也是寓意著初戀就是瘋狂的這種意思吧。
最后有個小細節(jié),他們行使在暴風雨中,遇到了一艘游輪,于是他們跟著游輪,開始前往他們夢想中的國度。其實在前面康納帶著拉菲娜去島上約會的時候就有個伏筆,他們看到了一艘前往英格蘭的游輪。
好在整部電影是個完美的結(jié)束,哦不對,不能說完美,初戀是美好的,但婚姻不一定,所以他們這樣沒有依靠、身無分文的前往英國,很難說之后的故事會是完美的。
但這樣點到為止最好了,不管在英國他們是否會因為生活而吵架,是否因為柴米油鹽而斗嘴,是否因為花花世界而變心……這些都算了吧,不去破壞浪漫的初戀,因為原本愛情都不是如相識般那么純美。
人生若只如初見。
一直在講康納和拉菲娜的初戀經(jīng)歷,可能是電影本身給我的就是初戀的這個概念,而看了三遍,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康納和拉菲娜彼此的初戀經(jīng)歷,一些對話,一些小動作都讓人啼笑皆非。
?【But once,I was a fucking jet engine】
其實我很同情康納的哥哥,布蘭登。
But once,I was a fucking jet engine.
在后面,布蘭登和康納爭吵的那段,是布蘭登幾十年來最歇斯底里的一次宣泄,他咆哮了自己的人生,砸毀了自己最喜歡的音樂設備,而這一切都是他的人生,他一輩子的夢想,所以他咆哮著:But once,I was a fuckingjet engine.的時候,莫名的有些傷感。
在整個康納的家里,最具文藝氣息的地方就是布蘭登的房間了,仔細看,堆滿了卡帶磁帶專輯書本,貼滿了名人音樂海報,連躺在沙發(fā)上抽一下午的煙都那么文藝,文藝的充滿了頹廢的魅力。
所以有故事、會音樂的人,連頹廢都頹廢的這么有魅力,不是嗎?
在康納遇到任何愛情、生活,以及音樂上的問題時,都是在這所小屋子里,布蘭登一點一點教會了康納,就如布蘭登第一次的對康納說的:我要跟你徹夜長談,這里就是學校。
最可笑的是康納完成的第一首歌,哥哥布蘭登形容是:你是想交配想瘋了吧!
哈哈,康納寫的第一首歌,沒想到哥哥一聽就揣摩到了弟弟寫歌的用意。
于是在這間小屋子里,布蘭登教會了康納:玩搖滾是要有風險的;拍攝MV需要鍛煉想象里,提前在腦海里構(gòu)思好所有的畫面;不會有女孩會喜歡上一個聽創(chuàng)世紀樂隊的男人;人生需要干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布蘭登教會了康納很多。
其實康納三兄妹都有點彼此的小隔閡,會因為立場和夢想而吵架鬧矛盾,但在這間小屋子里,他們就一起玩嗨,一起跳舞,親密無比。
在最后送走康納和拉菲娜的那場,哥哥布蘭登不舍的快要落淚了,但看著康納船駛離而去的時候,他像小孩一個夸張的歡呼和跳躍,那種激動的動作表情,就好像是他自己完成了這樣一次冒險經(jīng)歷一樣。
他在為康納高興,因為康納做了自己曾經(jīng)不敢去做的事情,他喜歡音樂喜歡的那么徹底,他也曾做個完美的計劃逃離小島去往德國,可惜計劃被媽媽發(fā)現(xiàn)了。
他說:偉大的藝術(shù)家都得離開這座島,留下來的不是抑郁了,就是成了酒鬼。
所以他希望康納能離開這里,成為偉大的藝術(shù)家,完成自己不能完成的夢想。
父母的愛都是奇怪的,在電影里每個人的感覺都是這樣,包括布蘭登,包括康納,包括拉菲娜,包括埃蒙。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這是需要天賦異稟】
哦對,我還想說說電影里音樂天賦最全能的埃蒙。
埃蒙的出場簡直就是神一樣的存在,先來一段表演,八種樂器先搞一遍,結(jié)束推一下眼鏡。一個文弱書生似的小白臉音樂玩的這么溜,帥到不行。
我們說任何興趣和事業(yè)有一個志同道合的人非常重要,而埃蒙就是康納最志同道合的那個人,影片里兩人一起搞(寫)基(歌)的橋段很多,而且每一次創(chuàng)作彼此都非常默契,非常欣賞對方的想法。有時候感覺這樣一對CP,如果到達一定年紀了,兩個人再在一起彈著吉他寫著歌,那畫面簡直美到不敢想象。
想說說埃蒙,其實不僅僅只是電影里的他,而是我覺得活了幾十年,好像經(jīng)常就是有這樣的人存在,這種人外表看起來華而不實,但卻精通于某一項東西,精通的不得了。不出場就算了,一出場就一鳴驚人。
我非常羨慕這種人,這種人平時看起來很平凡的人。
我遇到過很多,以前在公司里一同事,人長的簡直了,在公司里也低調(diào)的失蹤也不會有人發(fā)現(xiàn)的那種,結(jié)果在某一次活動中,發(fā)現(xiàn)她鋼琴八級,會寫歌寫曲,寫了一首好書法,繪畫拿了一堆的獎……我當時就震驚了,這種人是怎么存在的。
電影里的埃蒙也一樣,可能在學校里,很少人會知道這樣一個乖乖的學生會玩音樂吧。
而且埃蒙談起貝斯的動作,很滑稽,仔細看。
整部電影所有人物的設定,導演都用了很多心思??导{父母的婚姻,和康納自己形成的強烈對比;埃蒙音樂家庭的背景和布蘭登的音樂悲劇形成的對比;黑人家庭在白人生活群中的地位;學校里的小混混巴爾里,在學校里的暴行,是因為家庭環(huán)境所致;還有那個滑稽卻有著商業(yè)頭腦的小孩達倫……
仔細看,整部電影導演人物設定真的非常出彩。
電影里的音樂很好聽,但相比于導演之前的兩部電影,《曾經(jīng)》和《再次出發(fā)》,《初戀這首情歌》中的音樂沒有那么親和力。
可能電影時間背景原因,那時候的搖滾樂,現(xiàn)在還是有些無法完全接受。而《曾經(jīng)》和《再次出發(fā)》里的歌曲,那是可以單曲循環(huán)一個月的。記得看完《曾經(jīng)》之后的那次,里面的音樂后來聽了好幾個月,falling slowly和if u want me,還去學了彈唱。
看了很多影評,關(guān)于里面很多樂隊和樂手的,可惜自己真不懂音樂,所以什么搖滾風格,什么主流的樂隊都不記得,他們的音樂也聽不懂。
噼里啪啦敲了兩個小時,好像想表達的東西太多,卻也表達不好。
但《初戀這首情歌》真是一部好電影,真值得去看看。
玩搖滾是有風險的;創(chuàng)作音樂是永恒的。
初戀這首歌,怎么寫都是寫不完的。
4 ) sing street 唱街
rock and roll is a risk
you risk being ridiculed
相比于初戀這首情歌 更喜歡唱街的直譯
就好像可以和一群不成熟的朋友們 在破破的學校里 諷刺一切不美好 以歌為盾牌 充實一整個青春 沒有狗血的劇情 但是尚且稚嫩的嗓音 穿著過時的 寬大的衣服 化這濃厚的妝 但是世界仿佛站到我這一邊
而這個電影更多的是讓我感受我不曾感受和擁有過都是放肆的青春
電影里最讓我動容的三個瞬間
第一個是男主角敲開眼鏡哥的門 問 一起寫歌么 他回答 隨時歡迎
人生能有一知己真的很不容易 隨意哼幾句就能一起寫出心里想的歌曲 真的是種幸福吧
第二幕就是他和他母親坐在階梯上 品著紅酒 看著落日的余暉
他哥哥說到 she's always talking about going to spain
But he never takes her
這是一個始終心懷浪漫的母親 再堅強經(jīng)歷再多世事的女人心里總是會心存浪漫的
然而悲哀的是 沒有能看到她浪漫的人
第三幕就是康納坐上了開向未來的船
哥哥吶喊yes yes whoo
他是不幸的 然而他看到弟弟完成了他的心愿 他也算完成了一部分心愿 雖然會有遺憾
但他的確是那臺為弟弟開道的jet machine
很愛這種青春片 很青春 向上 很美好
5 ) 致青春 致樂隊 致自由 也致我即將到來的初三
(可能有微劇透 我也不知道算不算 捂臉.jpg還是慎入)
看了約翰卡尼三部曲的第3部 第2部真的很喜歡 這一部的結(jié)尾依然沒讓我失望 一開始其實沒有太get到女主的顏值 直到快到一半的時候她和男主在海邊走真的很美!
如果說4星給劇情的話,那么剩下一星一定是給兔子哥?。∥艺娴娜探仄林灰怀霈F(xiàn)就開始咔嚓咔嚓QAQ他怎么能這么帥啊啊?。?/p>
整個電影其實強調(diào)樂隊團魂部分不是很多 著重還是描繪了男主和女主之間的感情線 還有男主家庭學校生活方面的一些內(nèi)容
相對出現(xiàn)的比較多的還是兔子哥(可能因為我只關(guān)注到了他咳咳)
校長的人物塑造方面感覺還是稍微有點扁平(只是一點點!我這里其實有點挑刺)
完全不影響整部電影給我的好感!
當然最喜歡的還是結(jié)尾的部分!第二喜歡的是兔子在結(jié)尾說話的時候!第三喜歡的是男主和兔子之間的友情!
結(jié)尾讓我感覺到哥哥這個人設是真的完全的立體了起來 非常喜歡!最后的那個一越簡直越到我心里去了 感覺直接升華 而且片尾曲也是我整個電影里面最喜歡的歌!
看到最后才想起來男主好像跟我差不多大 可能就大了一歲??說實話挺羨慕電影里的情節(jié)的 但是也覺得現(xiàn)在沒什么不好 可能我就是比較喜歡平平淡淡的一生 但是當我看到他們趁著青春去做那些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時候 真的由衷的感到開心!可能是青春的感覺吧 就像里面的臺詞說道“我不知道這個舉動膽子蠻大的——就這樣吧”
可能在我即將到來的青春里面不會轟轟烈烈也不能肆意妄為
但是希望在我做選擇的時候能想起雖然我不知道前方的路怎么走,但是就這樣吧!
共勉。
(第1次寫影評寫的不好的地方請多指教 而且我讀書也很少思想也不是很深刻語句可能也有不連貫邏輯也有可能不通順還請多多諒解)
最后是幾張兔兔的美照!
————————分割線———————
2023.2.7
聽多少遍《go now》都會熱淚盈眶
這段時間斷斷續(xù)續(xù)聽了很多搖滾樂 意識到:約翰卡尼真牛!
6 ) 喜歡就去做,愛就勇敢去追
從《Once》到《Begin Again》過了整整七年。記得當我看完《Begin Again》之后,將電影原聲歌單,列表循環(huán)了一個多月,以為要看到約翰·卡尼的下一部音樂電影還要再等個七年。但萬萬沒想到今年就又看到了,比某些歌手的出新專輯的速度還要快,這著實令我感到驚喜。
看過之后,整體感覺不如之間兩部,但還是保持了約翰·卡尼應有的水準,目測又要開啟列表循環(huán)模式了。
首先,請容我鄭重地吐槽一下這部電影的中文譯名。如果說將《Begin Again》譯為《歌曲改變?nèi)松肥且驗樽g者某晚雞湯喝高了的話,那么將《Sing Street》譯為《初戀這首情歌》的譯者大概是光棍太久,寂寞難耐,太渴望戀愛的滋味了,才會譯出這么一個跑偏的名字。相比之下,臺灣版的譯名《搖滾青春戀習曲》似乎都顯得可以讓人原諒了。香港版的譯名叫《初戀無限JAM》,JAM在美國俚語當中是音樂錄音帶的意思,有一種濃厚的復古的感覺,雖然也提及了初戀,但比起大陸爛俗的名字還是要好很多。至于《唱街》這個譯名則就仁者見仁了。
《Sing Street》的故事背景又回到了海風凜冽的愛爾蘭,回到了《Once》開始的地方。時間也撥轉(zhuǎn)到上世紀80年代,披頭士的風潮剛剛落下,邁克爾·杰克遜正席卷全球。影片中的故事場景,人物裝扮,尤其是那段音樂錄影帶幾乎完全是仿照80年代的模樣,音樂的整體風格也偏向于復古的英倫搖滾。霹靂混搭的曲風,火樹銀花的用詞,狂拽炫目的剪輯,令人仿佛乘坐著一臺時光機,回到了那個躁動而自由的年代,滿滿的都是懷念(一個90后的謎之懷念……)。
故事的背景是80年代的愛爾蘭,14歲男孩康納因為家庭經(jīng)濟原因轉(zhuǎn)學至一所混亂的教會學校。在校門外,他遇到了比他大一歲的女孩拉菲娜,然后一見鐘情。得知拉菲娜是一名模特后,康納邀請她來出演音樂錄影帶的女主角。毫無經(jīng)驗的他東拉西湊的組建了一只樂隊,并起名為Sing Street。開始時,康納的音樂并不出色,而拉菲娜一心想去倫敦,于是她拋下康納選擇了伊萬。在布蘭登的幫助下,康納在一次次的嘗試與努力中,對音樂慢慢有了更真切的了解與領(lǐng)悟。康納的音樂最終打動了拉菲娜,在學校舞會演出成功后,兩人決定攜手共同前往倫敦,去實現(xiàn)更大的夢想。
在人物角色方面,此片幾乎全部都是些新面孔,大家最為熟悉的Little Finger在片中只是來打了個醬油,并沒有多少戲份。但是在學校舞會上跳舞的那段,總是被我腦補為貝里席大人(《權(quán)力的游戲》中的角色)在跳老年迪斯科,于是畫面簡直吊詭,不能直視。
男主角康納在開場時本是個性格怯懦的男孩,受人欺凌。但他在音樂中不知不覺成長為了一個頗具個性的勇敢少年,至于怎么轉(zhuǎn)變的……就當又上演了一次歌曲改變?nèi)松昧恕Ec之前兩部電影的主角比起來,他的聲音并談不上多么讓人驚艷,但是影片中的歌曲就像是為他量身定制的一般,聽起來非常讓人舒服。
女主角拉菲娜雖然看起來是一個很現(xiàn)實的人,在伊萬與康納之間選擇了能夠帶她前往倫敦的伊萬,但她也會為了拍攝一段音樂錄影帶而跳進大海里,并且對康納說“You can never do anything by half(做事不能只做一半)”。對她來說,生命當中最重要的是東西是夢想,無論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
另外我特別喜歡她的聲音,輕媚迷人,遺憾的是這部影片里她并沒有唱歌的戲份。在倫敦之行失敗歸來后,她本要放棄模特的夢想,做一個平凡的麥當勞小妹。與其說是康納的送給她的歌曲,倒不如說是康納對于音樂的堅持與努力,最終打動了她,重新給予了她夢想的勇氣。
但我最喜歡的角色卻是康納的哥哥布蘭登。表面上看,他好像就是個玩世不恭的黑膠宅,吞吞煙,聽聽歌,對日子得過且過。就連康納也這樣以為。但實際上,布蘭登也曾是個鮮衣怒馬的少年,他也曾有過自己的詩與遠方。但是父母以愛的名義,生生將他攔下,將他和他的夢想一起囚禁在了這座孤島之上。他實際上是一個真正熱愛藝術(shù)并懂得藝術(shù)的人,他隨手扔給康納兩張唱片,或是隨口而出的幾句指點,就足以讓康納走出迷津,獲益良多。在父母的關(guān)系最終破裂之后,他通過一場暴發(fā)式的宣泄將自己沉重的心事全部傾泄了出來。
You just moved in my jet stream, but once I was the fucking jet engine!(你腳下的坎坷,不過是我當年披荊斬棘后留下的殘骸?。?/blockquote>這一句臺詞戳得我的心生疼。當他看到康納和拉菲娜懷揣著夢想向他尋求幫助時,他毫不猶豫地答應了。盡管他未能打破縛在自己身上的鎖,但是他引導著弟弟走上了追尋夢想的道路。如今他幫著康納邁出他當年未能邁出的那一步,將自己未竟的夢想寄托在了弟弟身上,一起乘風破浪,一起漂洋過海。他終于做了件有意義的事情,不只是為康納,更是為他自己。
影片中我最喜歡的場景是完成海邊拍攝后,在返程火車上,其他人都在隨意地聊著天,而康納和拉菲娜則各自安靜地坐在角落。光線從車窗外斜射入車廂,勾勒出兩人清晰的輪廓,明暗斑駁的臉龐。伴著輕柔的音樂,兩人的視線溫柔相觸,那一刻,仿佛時光永固。沒有激烈的親吻,沒有熱切的擁抱,只這樣靜默的凝視,便足以表達愛情里所有的纏綿與繾綣。
這是約翰·卡尼十分擅長的手法,通過平實的細節(jié)刻畫來表達愛情的細膩與動人。但在這部電影里,也許由于主角都是青年的緣故,導演不再讓他們像他們的前輩那樣隱忍優(yōu)柔,而是勇敢直率地完成了親吻,還吻了兩次。故事也終于有了至少看起來十分圓滿的結(jié)局,彌補了《Once》里未了的遺憾。
影片的主題happy-sad并沒有太大的新意,生活的悲喜交加早已被說教了無數(shù)次。音樂改變?nèi)松奶茁芬廊粷M滿的雞湯味,太過突兀的轉(zhuǎn)變,理想化的結(jié)局,都是本片不及前作的地方。但有一點是前作所沒有的,那就是青春。
家庭里,離心離德的父母,放浪形骸的哥哥;學校里,蠻橫下流的混混,死板刻薄的教師;愛情里,喜歡的女孩似乎有條件不錯的男朋友……少年康納的煩惱,和成年人一樣復雜難搞。但青春的好處就是“I’m a futurist”, “Not looking backwards, just forwards.”(我是個未來派,不回頭看,只管向前)。沒有過去的拖累,不必考慮的太多,喜歡就去做,愛就勇敢去追,可以為了一個遙遠的夢想而熱血沸騰,全傾全力。
青春里的少年,唯一不缺的就是向前的勇氣。長大后的人們,只是太過于在意自己,太害怕受傷,太害怕風險。但“Rock and Roll is a risk. You risk being ridiculed.”(搖滾玩的就是心跳,你必須要做好被嘲笑的準備)。
導演想給我們的,也是影片中的音樂想傳達給我們的,就是鼓足勇氣去直面生活的悲喜,愿你還有一顆如搖滾般熾熱的心,愿你還敢愛如少年。
【B-】粉飾太平的美好,熊熊燃燒中二魂,所講述的其實和國產(chǎn)青春片沒有任何區(qū)別,只是外包裝精美些。我不排斥童話,但你就是個童話還要裝作自己比其它童話更現(xiàn)實,最后裝不下去照樣得happily ever after,這就很讓我反感了。歌還可以,其它呢?虛假,造作,雞湯,我討厭所有這樣的電影
“You just moved in my jet stream, but once I was the fucking jet engine.” 戳中
好看好看太好看了!還是熟悉的約翰·卡尼,還是那么的小清新,而我真的太吃他那套用音樂來包裝氣氛的方式了,每首歌都很襯故事,真的做到了歌影合一,也難怪可以從頭到尾都調(diào)動我的情緒。有點遺憾的是男主角的聲音不是太完美,不過倒是在用情的唱,Up真的超好聽,最后騷當聲音上線也助攻了電影一把。
好聽,青春與音樂
關(guān)于這群孩子的青春、就是要喝最烈的酒、操最愛的姑娘、玩最愛的音樂、無論成功與否、這就夠了。。。當然、不知道誰翻譯的名字、我他媽要叫Barry打你了。。。
“為你的悲傷而快樂,那就是愛的感覺,悲喜交加” 約翰·卡尼導演繼《曾經(jīng)》《再次出發(fā)之紐約遇見你》后第三部“音樂人生”,而這一次,五線譜上流淌著青春戀習曲,六琴弦里躍動著浪漫必修課。想把我唱歌給你聽,就是這部電影最貼切的意境。
青春片的正確打開方式,最后的最后我還是腦補出了一場災難片。
從“Once”到“Begin Again”再到“Sing Street”,希望導演能慢慢拍下去,陰霾的世界太需要歌聲拯救了。純情的音樂少年夢,80年代的MV曲風,哪怕故事簡簡單單也能讓人跟著舞動。愛爾蘭正太真可愛~真可愛~真可愛??!
"Drive It Like You Stole It" 年輕真好啊...
啊啊啊太好看啦!各種意義上~初戀帶給一個人的不只是情感的萌動,還有詩意的創(chuàng)造性想象與朦朧出現(xiàn)的夢的形狀。哥哥把對音樂的熱愛與知識毫無保留地教給弟弟且扮演了半個人生導師太感人,一起寫歌的好基友眼鏡小哥也好萌。band的成長讓人驚喜,讓我大半夜在被窩里笑到打滾兒的青春啊!??
故事講的有點亂,有佳句無佳章,音樂方面比前兩部差的有點遠,看完之后沒有任何一段能在腦?;仨?。無望世界之下,望著渺遠方向的青春非常小清新,但這情感主題反而更深沉,john carney有些力有不逮。
音樂是愛,是happy,是sad,是happy sad,是逃離,是奔跑,是真,是開著的火車,是吻,是grunge,是free,是peace,是夢想,是音樂。毫不夸張費力的還原了那個時代,每個人都可愛。
這才是Once的升級版嘛,只是用青春成長故事包裝了一下,其實各種一致與呼應,制作和劇作都更成熟更流暢更完整,把迎合好萊塢的Begin Again遠遠甩在了身后。
歌真是好聽。約翰卡尼拍的這種一首歌從無到有的過程真的令人迷戀,而且歌曲一首接一首地串聯(lián)起劇情,似乎即使沒什么情節(jié)也無所謂了。當然不論是“生活里發(fā)生的所有問題都可以用音樂來解決”還是從《曾經(jīng)》到這里不變的“倫敦夢想”,都顯得有些虛幻失真、遙不可及了…
看完以后整個人的心情都跟著明亮了起來,坐在影院里聽完了片尾的所有歌曲,滿腦子里想的都是青春真美好呀以及要是能再多聽懂幾句歌詞臺詞就好了。幻想的舞會那段太棒!喜歡第二支女主聽哭了的作品,它叫做Up!PS: 其實好像比起女主,我更喜歡戴眼鏡的創(chuàng)作小伙伴男二號呀。
最好看的青春片,牛!
我認為不如《曾經(jīng)》和《再次出發(fā)》,導演“重回”1985年的故鄉(xiāng),絕對是有童年烙印在里面的。組樂隊找人的部分太草率,故事被音樂串聯(lián)的節(jié)奏打亂,最后的Happy Ending也過于理想化了。好在導演知道如何用音樂調(diào)動故事和表達情感,音樂拯救電影一直都是導演的強項。
擁有所有青春片該有的元素,瀕臨破碎的家庭,惡劣的教頭,校園惡霸,隱世又如同先知的哥哥,以及墮落的夢中情人,還有樂隊!男主形似Paul McCartney,band友形似John Lenon也是有趣?,F(xiàn)實是殘酷的,但還有音樂和愛。雖然是童話,但至少讓人走出影院的一刻讓人內(nèi)心充滿勇氣。
嗯,開上爺爺留下的小快艇,帶上喜歡的姑娘,闖過暴風雨,唱著歌,親著嘴,一路向著天邊的小島出發(fā)。gogogogo
又再一次帶來好音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