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發(fā)現(xiàn)“附近”,重新建構(gòu)與“附近”的聯(lián)系
3月24日起在全國藝聯(lián)專線上映的《生無可戀的奧托》,是這個檔期不可錯過的佳作。電影改編自瑞典80后作家弗雷德里克·巴克曼的全球高分暢銷小說《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這是當之無愧的全球大IP;電影還請來兩屆奧斯卡影帝、中國觀眾非常熟悉的世界級電影人湯姆·漢克斯出演主人公奧托。湯姆·漢克斯出神入化的演技讓小說中的主人公完美進入現(xiàn)實,特別是湯姆·漢克斯的巨大國民度以及溫暖的氣質(zhì),讓奧托少了北歐冷冽環(huán)境下人物的陌生感,反而像是生活在我們身邊的鄰居大爺,也讓這個故事更落地、更具親切感和可信度。
電影一開始,奧托去商場里買繩子——他打算用它來自我了斷,他跟店員因為英寸和公尺的問題發(fā)生爭執(zhí),他講話很沖、脾氣很直,短短的一幕就讓人感到“生人勿近”。
這種感覺在之后一系列劇情中不斷強化。譬如奧托每天起來第一件事就是巡邏社區(qū),一一吐槽并順帶糾正所有違背社區(qū)規(guī)則的行為:比如有人往門口扔廣告,鄰居沒有做好垃圾分類,鄰居沒有將停車許可證的牌子掛在車內(nèi)后視鏡上,抑或是鄰居家的寵物隨地小便,鄰居男子穿著緊身褲在公共場合運動顯得有些“不雅”……
從鄰居對他“超難搞老頭子”的吐槽聲里,可以看出奧托在社區(qū)并不太受歡迎,雖然他愛管閑事是對社區(qū)的責任心體現(xiàn),但過于恪守原則、非黑直白、固執(zhí)己見、滿腹牢騷、懟天懟地,也確實讓人敬而遠之。
鄰居們當然并不知道,此時的奧托已經(jīng)做好自我了斷的準備。在四次被打斷的自殺行動中,奧托腦海里一再閃現(xiàn)與妻子的生活記憶,觀眾也經(jīng)由每一段回憶漸漸拼湊出奧托的過去。
在遇到妻子之前,奧托很內(nèi)向,生活也有些單調(diào):母親小時候離開自己,父親剛剛過世,他因心臟問題無法參軍,經(jīng)濟上捉襟見肘,對未來也有些迷惘……但他遇到了索妮亞——她后來成為他的妻子,她為奧托的世界注入色彩,讓奧托學會去擁抱生活,也讓奧托獲得了幸福。雖然夫妻倆后來遭遇了不幸——意外的車禍讓索妮亞失去了孩子、也失去了雙腿,奧托一度為此感到憤怒,但索妮亞讓奧托學會放下,畢竟生活仍要繼續(xù)。所幸有了索妮亞的陪伴,奧托才沒有失去活下去的信念,他們攜手走過幾十年的風風雨雨。
但索妮亞半年前去世了,奧托頓時覺得生命無可眷戀。奧托心中那一股隱藏的怨氣充分宣泄出來了:對生活,對命運,對周遭的人和事。在他還擁有索妮亞的時候,他對索妮亞的愛可以消融一切怨氣,但現(xiàn)在索妮亞不在了、這個唯一理解他的人不在了,周遭的人紛紛成了奧托口中的“白癡”,他厭倦了這個充滿“白癡”、無可救藥的世界。
但不難想見,“超難搞”并非奧托的全部模樣,否則年輕時青春靚麗的索妮亞,怎么會義無反顧愛上一無所有的奧托呢?事實上,從奧托對社區(qū)幾十年來如一日的守護,就可以窺見他的負責、勇敢、守底線。也確實是如此,他的自殺屢次三番被打斷,正是因為他骨子里的善良和負責:不能容忍外人隨便將車開進社區(qū);看到有人跌落月臺,他是第一個義無反顧施救的人;妻子昔日的學生被趕出家門,奧托收留了他……
奧托的刻薄掩蓋了他人性中的華彩部分,就如同他的自我封閉讓他墜入原子化的困境中,讓他一度忽略了周遭世界的可愛。
新搬來的鄰居瑪麗索一家,打破了奧托的原子化狀態(tài)——雖然奧托將心門緊閉,但自帶“社?!睂傩缘默旣愃鲄s一而再地敲門求助。她沒有被奧托的不耐煩、壞脾氣嚇退,既因為奧托讓她想起自己的父親,也因為瑪麗索像索妮亞那樣有著一雙穿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的雙眼,她知道奧托是個善良的老人,他只不過是陷在過去的記憶里。
瑪麗索沒有看錯人。哪怕奧托很不耐煩,但他的善良秉性讓他無法對瑪麗索的求助無動于衷。不管怎么說,他與瑪麗索建立起了關(guān)聯(lián)——他送瑪麗索摔傷的丈夫去醫(yī)院,給瑪麗索的孩子閱讀,幫瑪麗索照看小孩,幫助鄰居修理暖氣,領(lǐng)養(yǎng)了一只流浪貓,幫社區(qū)的好友對抗無良的建筑商保住了房子……不知不覺間,奧托與周遭的世界形成了一種羈絆,他又有事情可做、又有了可以牽掛的人和事,晦暗的世界重新?lián)碛辛松省?/p>
套用知名人類學者項飆近年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附近”,奧托經(jīng)由瑪麗索重新與外部的世界建立起關(guān)聯(lián),就是一個重新發(fā)現(xiàn)“附近”的過程。“附近”就是我們生活周遭的那些人或事,比如對門的鄰居、樓道的保潔阿姨、小區(qū)門口的保安、小區(qū)底商的理發(fā)師……他們都是你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大多數(shù)時候,我們并不知道、也不關(guān)心他們是誰、他們有著怎樣的生活經(jīng)歷。
“附近”看似無關(guān)緊要,其實不然,因為人總是需要經(jīng)由“附近”,去看見別人、看見自己、看見社會;“附近”構(gòu)成了我們的社會關(guān)系與人生坐標,作為社會化的人我們需要在關(guān)系中確認自己的位置、找尋人生的意義。
但在從“熟人社會”演變?yōu)椤澳吧松鐣钡倪^程中,“附近”也遺憾地消失了,我們將他者陌生化了,這也意味著我們與“附近”進行隔離。這看似是獲得了個人的高度自由——就像無人打擾的奧托覺得生活很清靜;但也極易滋生“亞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我們?nèi)菀赘械焦陋?、情緒低落、挫敗感強烈——如同奧托覺得生無可戀。
而奧托從人生低谷中走出,正是重新“附近”的過程。發(fā)現(xiàn)“附近”,并不僅僅是指涉與周邊的人一同生活在一個社區(qū),或者與他們形成一個利益上的共同體,更是指涉與周遭的人形成“情感共同體”——關(guān)心別人的生活,也接納別人對自己的關(guān)心,走進別人的生活,也允許別人進入自己的生活。只有當個體對“附近”、對社會的了解更加豐富,我們才能擁有更多具體的勇氣、獲得更多來自“附近”的回饋,去面對各種具體的困難。
在如今這樣一個快速城鎮(zhèn)化、人口流動化、家庭小型化、住房商品化、鄰里陌生化、個體原子化的時代里,重新發(fā)現(xiàn)“附近”、重新建構(gòu)與“附近”的聯(lián)系,反而成為一件頗具挑戰(zhàn)性的事情,很多人不愿意走出舒適區(qū),也對與人建立關(guān)聯(lián)沒有興趣和信心。《生無可戀的奧托》則以奧托的轉(zhuǎn)變,給觀眾帶來了溫暖的鼓勵:奧托原本以為他墜入人生的最低谷,卻原來往哪里走都是上坡路;他原本覺得生無可戀、一心赴死,卻發(fā)現(xiàn)與他人發(fā)生關(guān)聯(lián)并不難,“附近”也有那么多美好值得逗留。心懷善良,救贖他人也是在救贖自身。
或許你有過與奧托相似的經(jīng)歷或情感?或許你也對“附近”既充滿好奇,又對靠近“附近”心生疑慮?或許處于人生低谷中的你,覺得孑然無依、生無可戀?那么可以看看本周五上映的《生無可戀的奧托》,在感受電影帶來的溫暖治愈的同時,懂得心懷善良,并嘗試敞開心門,去發(fā)現(xiàn)“附近”、去與人建立關(guān)聯(lián)、去重新激活情感共同體的活力和凝聚力,晦暗的世界或從此變得多彩。
懷念亡妻和那未出世的孩子,只有奧托自殺之時才會展現(xiàn)。 主要有:①上吊②汽車尾氣③吞??
福特和雪佛蘭暗藏競爭關(guān)系。
蛋糕:切開和不切開,尊重和不尊重
歧視種族歧視:黑卡車和白卡車
為何命運總要剝奪求生者之生存權(quán)利,在其燃起希望之時將其拖入無盡苦海。對于奧托的人物形象我表示很理解,和白癡浪費口舌只會讓自己也變得白癡
重新刷漆的嬰兒床,最后那句這車你丈夫不能開,別人也不能開,你不笨…
咋說呢,我反正沒覺得他毒舌討厭,我覺得他做的事都是對的。
像那只反反復(fù)復(fù)出現(xiàn)又一次次不被他接納的貓,Otto的心意也是一點點被改變,一次次在溫暖和求死間徘徊。
他的心里話只在墓地說,甚至為女人的勸說大發(fā)脾氣,借電話的時候他明白自己錯了,但也沒廢話,只說我要電話幫鄰居。固執(zhí)深沉的人從不煽情,導(dǎo)演火候剛好。車是你的了,買什么大眾?還是沒廢話。
相比之下,都說保你平安最后那個煙花感動,其實導(dǎo)演為了這個梗鋪墊了多次:我就想讓別人給我直播間刷煙花666~這話說了好多回。為啥不說要火箭跑車呢?因為最后的小河邊刷不出這些玩意,所以有點刻意植入的感覺。
我覺得多數(shù)人都有Otto的一面,看到身邊尤其自己社區(qū)里各種亂來,誰會爽,你愿意自己小區(qū)被外來車和狗屎侵占?你只是沒他這么仗義執(zhí)言吧。
最愛的人、唯一的人死了,我還要不要活?這是個哲學話題。我的看法是,兩口子感情都到這份上了,要不是陰陽相隔老婆應(yīng)該也會勸你再玩幾天,跟小區(qū)里的鄰居多搞一搞,因為Otto正直,他老婆才是更有愛心。等有一天你一個人耍不動了,變成累贅負擔了,再來找我嘛,你急啥?反正我也跑不了,你也不會不死。
奧托vs歐維,賓州匹茲堡vs瑞典小鎮(zhèn),墨西哥移民vs伊朗移民,跨性別小哥vs同性戀小伙,社媒網(wǎng)紅vs報社記者,房地產(chǎn)商vs醫(yī)保公司……基本上就是把原作的諸多元素美國化和與時俱進了。此外,精簡了回憶部分,尤其是有關(guān)父親的片段,只留下了與妻子的往事(但結(jié)尾沒有夫妻幻境團聚是個遺憾)。硬幣的設(shè)計是亮點,片尾字幕還貼心的穿插了自殺求助熱線(988)。但總的來說新舊兩版的相似度還是蠻高的(畢竟又找了瑞典導(dǎo)演?),基本相當于二刷了(我的原版影評://movie.douban.com/review/15095468/)。老版的諸多精髓新版也都抓住了,比如男主的刀子嘴豆腐心,比如男主與妻子感人至深的愛情,比如晚年喪偶失業(yè)的男主重拾生活的勇氣和意義。漢克斯的演繹當然也是加分項。這回他還提攜素人兒子出演年輕時的自己——這大概是很多父親都腦補過的場景吧。
西方社會的社區(qū)文化和我們有著本質(zhì)的不同,但并不妨礙理解影片想要傳達的理念。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中華民族互幫互助的傳統(tǒng)美德在影片里展現(xiàn)的非常到位。
然而這種老派的睦鄰友好,透露出一種“理解,但并不能感同身受”的距離感,可能在疫情封閉期,我們每個人多少體會到一些人情冷暖和鄰里糾紛。何況影片里雖然被稱為社區(qū),但實際是別墅區(qū)的配置。
變老的帥哥依然是帥哥,觀眾對帥哥的包容性極高。湯姆漢克斯的演技沒得說,雖然帶著“難搞”的標簽,但一看就是正氣凜然、有理有據(jù)的難搞。對比起來,其他人物的塑造略微流于表面。
影片中回憶的穿插、慨然赴死的節(jié)點,完全符合觀眾心理預(yù)期,不太有反轉(zhuǎn)。作為沒看過書沒看過15年瑞典版電影的普通觀眾,內(nèi)心非常清楚,死是肯定死不了的,一幕幕感情的升華也是必須的。
明明是非常感動的劇情,在今天看來卻只留下“俗套”的印象,可能也是觀眾越來越“難搞”了吧……
不過話說回來,這種社區(qū)養(yǎng)老的模式倒是值得借鑒。影片中奧托因為沒有按時鏟雪被鄰居發(fā)現(xiàn)死于家中,到我們這一代的時候,沒準是因為沒拿快遞/外賣,被好心鄰居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告別人世了……
#電光幻影# 《生無可戀的奧托》,你感念在這個世界留下過的痕跡,每一刻或者都可能不如意,但總有希望深藏光亮。
聽說是翻拍片,北歐的調(diào)子,生挪到了美國的移民大環(huán)境下,保持著某一種熱絡(luò)的氛圍的國家,和歐洲,特別是北歐的清冷距離感應(yīng)該很不相同,但是因為沒看過,于是不會做出任何比較。倒是這個故事梗概看了下,妻子離世,并無子女的毒舌老爺爺,在幾次尋死的路上和新搬來的鄰居相遇,把生命的故事又譜寫了下去。感覺這個劇情看沒看過其他作品并不重要,似乎在很多社交平臺上都搜到過這個內(nèi)容,還是記憶深刻的,于是對這個內(nèi)容頗為感興趣,特別主演還是湯姆漢克斯,感覺上一次在國內(nèi)的大屏幕上看到他,還是電影《薩利機長》了,所以內(nèi)心,我還是非常期待的。
作為近期看的電影來說,這是我最近哭得最多的一部電影吧。沒辦法,劇情就鋪墊成了這個樣子。人只要一講起來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一步一步生活下去的故事,往往就是令人動容和充滿感動的,特別是像這樣的失去了周遭可以依賴和留戀的一切,要獨自前行的人和故事,就特別的有一種并不是寂寞和孤獨,而是蒼涼的感覺。天地這么大,世界這么好,我們的生命確實還有這么多,但是,為什么就是這么冷清和單薄呢。失去了親人之后的世界,如果生活在這個世界里毫無依戀了,是怎樣的感受呢。這部電影的前半部分,就是呈現(xiàn)著一種這樣的狀態(tài),直到某種程度的慢慢融合,終于有了不一樣的故事。
其實人往往都是很善良的??墒巧屏歼@件事,和自己所獲的社會價值,以及社會會回饋給我們的善意,并不完全掛鉤,有些時候,碰到什么人,遇見什么事,有了怎么樣的未來和期待,真的都是運氣。影片中的一切也是如此,其實一個人的生活遠比我們想象中的要難過一些,少了支持和牽絆,生活的樂趣還是在的,但是眷戀和希望就是完全不同的設(shè)定。這是不同人生的某一種不同宿命,可以理解,但是碰到的人終究是傷感的。其實這部電影里,我一開始對于西班牙語的鄰居的聒噪感到頭大,后來發(fā)現(xiàn),其實那可能不是聒噪,是生活的一種熱鬧,只是角度的不同。影片中湯姆漢克斯的奧托還是有一個令人遺憾的一生的,當然,他也深深的幸福過,但是這個世界的一切有得有失,有時候沒好過,有時候又需要還回去。而選擇了還回去之后的他,就是那個不知道要怎么生活的人。電影里,所有讓我哭泣的,幾乎都不是悲傷和凄涼的部分,而是當生活的幸福瞬間一下子涌過來的時候,就突然的一下閃亮,好像一條看似無盡又充滿沉淀的路上,突然亮了一站可愛的路燈,光照的也不夠深遠,但是就那么可愛,不止是照明,還點綴了風景,那種心情,喜極而泣。
還是推薦的,這部電影,雖然平靜的演了下去,雖然湯姆漢克斯偶爾阿甘的憨臉上頭,但是依舊是溫情的講述,是生活的故事。
作者:小佛搞特
翻拍的世界讓人生無可戀……
湯姆漢克斯把一個歐式小品演活了。一生摯愛和自我價值同時消失的時候,憤怒和悲傷換不來一場有尊嚴的死亡。讓溫暖熱情的破壁,繼續(xù)一次次救贖,著眼現(xiàn)在,重新賦予自我生命的意義。
這個片子好不好的關(guān)鍵就是這個老逼頭子形象得讓人信服,越讓人惡心討厭越好,這樣他各種各樣感人或甜蜜的回憶殺才有反襯效果,瑞典原版的老頭子不用演,往那一站就像一只兇猛的斗牛犬,避之不及,湯姆漢克斯更像拉布拉多(抱歉為了比喻形象),氣場弱了不止三分,后來直接不裝了,阿甘附體吧。
跟原版相比沒有什么更出色的地方
美版靠湯姆漢克斯一人扛著
今天早上,家門口喂了一年半的流浪黑貓被車撞死了,上次喂他是昨天晚上。他一開始看到人就跑,后來慢慢放下警惕讓我摸,再然后每天晚上過來吃貓糧的時候會一直跟著我。他有一次耳朵被擦掉了很大一塊皮,全是組織液。我給他上了藥,喂了一點抗生素,給了很多貓糧。本以為他會傷口感染而死,但是九天以后又回來了。冬天極冷的時候會一個星期不來,我以為他凍死了,但最后還是會在某個晚上突然蹦出來。我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想,Otto慢慢放下戒備接納他人的過程,有點像這只小黑貓漸漸給予我信任的過程。我上班的路上為他哭了哭,然后一整天沒去想,但是寫這條評論的時候我的心好痛,忍不住一直流淚。
《一個名叫阿甘的老男人決定去死》人生確實像巧克力啊,當年那個激勵了幾代人的阿甘都生無可戀了。。。
雖然俗套但經(jīng)不住他好看啊。鄰居沒一兩年能拿到所有遺產(chǎn),所以還是要有big heart是不是。結(jié)尾字幕很用心了,附上了自救的公益網(wǎng)站和熱線電話。take action for yourself and be there for others. 要努力做一個好人。
又笑又哭地看完了這部劇。Otto教Marisol開車的那段很感人,當Marisol在紅綠燈路口因為緊張無法起步被后面的司機按喇叭時,Otto沖出去跟對方對峙,回頭對緊張不已的Marisol說她很了不起,離開祖國和在另外一個國家謀生,還支撐起一個家庭,開車也沒有問題的。對這樣一個內(nèi)斂和不善于表達的人來說,這差不多是他的極限了。Marisol不借給Otto電話的那段也很好哭啊,Otto的遺言也讓人很想哭。Transgender的部分是原著里沒有的,但是也沒有很唐突。愛和被愛都很好,希望好人都平安健康。
emm 有點平平無奇,并且我討厭沒有邊界感的鄰居。
帥 OTTO!
沒有看過原版,但是感覺好萊塢改編這種類型的作品還是挺擅長的??隙ㄔ谇榫w這方面把觀眾拿捏的死死的,應(yīng)該更容易讓普羅大眾喜歡。在如今物欲橫流、病態(tài)百出的社會,能有電影里這樣的社區(qū)和如故事結(jié)尾般的事情發(fā)生,我是說什么也不會相信的。
美版比瑞典版更能打動我,可能因為湯姆·漢克斯是好萊塢最后一個好人吧,飾演這種外表暴躁內(nèi)心溫柔的角色特別有說服力,就像看到了“飛屋環(huán)游記”男主本尊。嗯,電影加入的跨性別情節(jié)也很溫暖...
就挺費解,這種翻拍到底有什么意義呢?就因為美國觀眾不愿意看字幕?搞了部英譯版?觀感與coda特別像,都是一次兌了好萊塢糖精的賣萌產(chǎn)品。
得力於優(yōu)秀的原著小說,本片仍然拍得溫馨感人,但對比2015年的瑞典版,大量換湯不換藥的移植,實在難逃懶惰之責,更不可思議的是將原版最能表現(xiàn)電影造夢本質(zhì)的一幕刪走,就好比借來學霸的作業(yè),卻為避嫌(或不懂甄別),只抄了個合格的成績一樣。
你永遠可以相信湯姆漢克斯
Otto為什么會變成一個壞脾氣的老頭,角色的成長經(jīng)歷,包括與父親的關(guān)系全都省略了。人物塑造很差,Sonya和女鄰居毫無個性。不及瑞典那部。
將瑞典背景強硬的「移植」到美國,多少有些水土不服。原版的故事精髓在于:極具北歐風格「冰冷淡漠」的社交距離與外來移民「過度熱切」的鄰里關(guān)系之間的反差,放在美國等移民國家難以成立。且社區(qū)的「獨立性」不夠極端,對「入侵者」的抵抗不夠尖銳,奧托與魯本、與鄰居、與安養(yǎng)公司、甚至與貓咪等幾條線的激烈矛盾全都被淡化處理,個性與棱角幾乎被磨平殆盡。說通俗點:奧托,遠遠不及歐維的性格固執(zhí)、思維刻板、舉止暴戾、行事古怪;奧托只是個被美國化「包容」思想浸泡過的假歐維罷了。當美國人沒有了瑞典人身上的那種偏執(zhí)那種怪,呈現(xiàn)效果勢必大打折扣,魂自然也丟了。。
西語譯名是《全世界最糟的鄰居》,全場根本沒幾個觀眾,故事雖然老套但是湯姆漢克斯的演技真的很精彩,女鄰居的表現(xiàn)也非常討喜。有三個地方讓我動情落淚,第一個是Otto死里逃生可是妻子卻出事,第二個是Otto抱到小寶寶的時候,最后一個是Otto雖然離世但卻對一切釋懷,人總是會被真摯的感情所感動。
不是啊,生無可戀的人,根本不會這么有行動力。我要是碰上如此熱粘皮的鄰居,恐怕會想死得更快點。當成成人童話還不錯看,有湯姆漢克斯撐場,就不太容易覺得時間被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