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臺詞
— 你瘋夠沒有???我真不明白你為什么要打?
— 我和你到了這個年紀,還有什么需要別人明白嗎?
— 阿齊每次去打,我都會跟他說,最重要記得自己為了什么上臺。
— 那小子無知啊。你能跟他一樣嗎?
— 喂,他沒有輸啊。他做到自己想做的東西。
— 那你又為了什么啊?
— 我得冠軍的時候,以為世界是我的。原來世界是不等人的。我唯一做到的,都被我自己出賣了。
— 我跟你說打MMA會死人的。
— 我這二十多年,什么都沒做過。我不想臨走的時候,連一件值得回憶的事情也沒有啊。
— 我怕你步那小子的后塵。
— 我還有東西輸嗎?不重要了!贏也好,輸也好。什么都回不來了。
— 其實我跟阿齊是一樣的,都是想為自己做一件事而已。
— 其實,我每次上臺都很怕的,不過每次我都會跟自己說,我能做到。
2 ) 難逃商業(yè)片的俗套
《激戰(zhàn)》拳拳到肉的打斗場面,陽剛之氣十足,每一場的角色和打斗戲都不一樣,一點也不讓人失望,展現(xiàn)了真實的拳擊場面。當然也有不少瑕疵,如影片里彭于晏的愛情戲完全顯得多余,還有點矯揉造作。又如張家輝與母女倆的家庭親情戲能再多一些,似乎效果更佳。影片為了具有勵志效果,制造了一個皆大歡喜的光明結局,仍然難逃商業(yè)片的俗套。
3 ) 不要怕,只要記得為什么打拳就行了
影片后半段中有這樣一幕,彭于晏上場之前,張家輝對他說:“不要怕,只要記得為什么打拳就行了?!碑敃r看到這里,我心中一直都有一個疑問——彭于晏這個角色為什么要去打拳?張家輝這個角色為什么要去打拳?
為什么要去參加有可能丟了性命的格斗比賽,應該是《激戰(zhàn)》這類電影的核心。只要把這個問題交代明白,把格斗場面拍的很好看,把該煽情的地方做足情緒,最后讓主角贏得比賽并收獲親情或友情,反之輸?shù)舯荣惖A得尊重,按照這樣的套路拍應該不會難看。2010年的《斗士》和2011年的《勇士》都屬于這種類型的電影,兩部類型雷同的影片都獲得了良好的口碑和票房成績。
《激戰(zhàn)》的片長有兩個小時,這足夠把兩位主角為什么參加比賽交代的清清楚楚,同時也應該能夠把人物關系梳理的很清晰。但是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本該著力表現(xiàn)的戲碼都被一帶而過了。人物的動機和情感浮于表面,常常該深入的點還沒到,就草草跳過了。
彭于晏飾演的角色,以在云南閑逛上場,逗得我旁邊的美女說:“呦,這片子不是轉山嗎?”緊接著王寶強又冒出來打了個醬油,基本和劇情發(fā)展毫無關系,只透露出彭于晏的父親因破產(chǎn)而失蹤。在一系列毫無意義的過場戲之后,彭于晏到香港當起了農(nóng)民工,而且莫名其妙就報名參加了格斗比賽。我原本以為彭于晏參加比賽的動機是為了獲得獎金,但事實證明不是,因為他愿意把獎金的六成分給張家輝;我又以為他是為了心愛的女人去參賽,但片中只有一個出現(xiàn)的莫名其妙的女性友人,魅力指數(shù)絕對不足夠支撐他去玩命;他更不可能是為了實現(xiàn)夢想,因為他的夢想明明就是云游四方。
直到彭于晏參加最后一場格斗,我才恍然大悟,他參加比賽的目的是為了鼓勵頹廢的父親走出失敗的陰影??杉热皇菫榱擞H情,就應該在影片的前半部分把父子關系這條線做足,把父子關系的戲碼豐滿起來,最后這場格斗才更能扣人心弦。也只有這樣,父子之間的情感才能在最后得到升華。可惜的是,電影中表現(xiàn)父子關系的只有父親喝多了發(fā)酒瘋的戲,如此而已。本該是打動人心的戲碼,現(xiàn)在平平淡淡。不僅浪費了感情,同時還浪費了高捷高超的演技。
張家輝這個角色相比較彭于晏來說倒是豐滿了不少。他為了曾經(jīng)失落的夢想去參加比賽,這基本上也說得過去。可惜的是,電影浪費了太多的筆墨在他和梅婷一家的關系上。而梅婷這個角色對劇情幾乎毫無幫助。不知道導演是出于何種目的讓這樣一個可有可無的角色占據(jù)了影片三分之一時長。是為了填補戲碼不足的空白,還是為了緩沖格斗帶來的強烈刺激,再或者是為了能夠獲得電影投資而不得不做出的妥協(xié)?這種大而不當?shù)乃畱蛉绻軌驂嚎s再壓縮,多留點兒時間用來拍幾場格斗,深入的表現(xiàn)一下彭于晏和父親之間的關系,全面的表現(xiàn)師徒苦練的艱辛和遇到的各種挫折,或者干脆演一演格斗的對手有多么強大,都會讓電影增色不少。這些本應為影片加分的橋段都被梅婷扮演的瘋媽占據(jù)了。一部男人味很濃的片子,卻被大規(guī)模的水戲沖淡了不少,這不得不說是個遺憾。如果把梅婷的戲砍掉三分之二,我肯定給這部電影打5星。
本來期望彭于晏和張家輝能夠打一場的,可惜兩個人之間的互動基本上是公式化的,沒有深入挖掘。如果這兩個人能夠在擂臺上實打實的干一場,這電影肯定會更招人喜歡。還是同樣的原因——戲沒有做透,所以總感覺這電影講了兩個故事,彭于晏一個,張家輝一個。
王寶強和彭于晏那個有男朋友的女性友人在片中不知道起了什么作用,也許都是為了撐時間?北京的411路公交車,真是全片最無厘頭的一個鏡頭。
《激戰(zhàn)》在格斗場面上基本拍出了較高的水準。幾場拳拳到肉的格斗戲,拍出了血性,讓人熱血沸騰。這幾場戲的精彩程度和好萊塢同類電影比,絲毫都不遜色,能夠看得出導演和兩位主演的確下了苦工??粗^一下一下狠狠的砸在演員的臉上,觀眾似乎都能切身感受到那種力量的沖擊。只可惜整部影片,只有短短的四場格斗戲,還沒看過癮,電影就結束了。
電影《激戰(zhàn)》緊跟著一大批國產(chǎn)爛片上檔。在看了那么多坑爹的作品之后,觀眾們急需一部像樣的電影來解渴,《激戰(zhàn)》合格的完成了這個任務。
PS. 陳嘉上導演在接受香港電影評論學會采訪時提到“我也依然是在嘗試類型混合的實驗,比如《畫壁》(2011)可以是(中國)第一部哈利波特電影,魔法電影,《四大名捕》(2012)是中國第一部喪尸電影”。也許這能解釋為什么林超賢導演要在電影里把梅婷的戲碼加的那么重,他或許是想把瓊瑤戲和格斗勵志劇進行一個混搭。星星知我心+洛基。但是這混搭弄的真是不怎么成功。
4 ) 意志,一切比賽取勝之道
最近每周都回家,難得這周留在泰順,下午去桃園影院看了一直期待很久 的《激戰(zhàn)》,正對我這種血性男的口味了,這才是男人做的事情,汗水交叉鮮血。
里面的劇情其實過氣香港拳王程輝,在拳壇沒落后,沉迷賭博,負債累累,為躲避追債人,逃亡澳門。與此同時,富二代林思齊遭遇家庭變故,他的父親生意失敗,變得一無所有,整日在酒吧糜爛。為了鼓勵落魄的父親重新開始生活,林思齊報名參加了MMA。為此,他在一家拳擊俱樂部報名,在這里,他認識了正在俱樂部打工的程輝,并拜他為師,學習拳擊。 經(jīng)過幾個月學習,林思齊在MMA中連勝幾場,成為新拳王。隨即,又遭遇了另一位高手的挑戰(zhàn),林思齊負傷退賽。同時,追債人找到程輝,打斗中,不小心傷害了梅婷母女。為此,程輝深感內(nèi)疚,不想再連累別人,便開始重新訓練綜合格斗技能,希望在MMA中贏得比賽,得到獎金償還賭債。 在MMA中,程輝以四十多歲的高齡挑戰(zhàn)拳擊,不被人看好。而他遭遇的對手,正是打敗徒弟林思齊的新拳王安志杰……
光看劇情就很勵志了,而且電影張力表現(xiàn)也非常不錯,尤其是最后大戰(zhàn),看的我熱血沸騰,最后一擊,王程輝壯士斷臂逆轉強大的對手的場面看的令人動容,當然還有前面林思齊寧可被扭斷手臂也不肯認輸,難怪最后評論員說了一句“意志,一切比賽取勝之道”,確實如此。
對于意志,我深有體會,2003年剛讀高一的我,被鼓動參加5000米和1500米比賽,結果在5000米跑道3000米的時候因為前面水亂喝,導致嘔吐不止,最終放棄比賽。之后,第二天上午又馬上要跑1500米,此時的我腳上已經(jīng)有水泡了,結果還是繼續(xù)跑,在最后一圈的時候,強行提速超了至少5個人奪了名次,導致最后走路都沒法走了。同樣,在2010年運動會,從剛開始倒數(shù)到最后殺紅眼,強超近10個人,尤其在最后沖刺的時候,估計整個人已經(jīng)殺紅眼了,遺憾的是雖然奪得小組第一,最后以零點幾秒只差無緣前八。兩次比賽,到最后體力已經(jīng)完全超出自己的身體負荷,這時候能夠帶領我前進的只有意志的。
大家都是人,在競爭和比賽中都會遇到不利的局面,這時候會很想放棄,就像我?guī)状闻?萬米的時候,跑到5000米,感覺自己腿快要抽筋了,而還有5000米沒有跑,總是有一股放棄的沖動,同樣在工作和事業(yè)上也是如此,越到后面面對的對手實力越來越強大,似妖更似神,感覺毫無破綻、毫無失誤,完全不可以戰(zhàn)勝,而自己就是屌絲一個,人家一擊重拳就可能把自己擊倒在地,但是沒有辦法,真正遇到這樣的情況,硬撐著吧,人家寧可手臂被折斷也不會被認輸,而我們有理由被擊倒之后就給我站起來,大不了再給擊倒一次,我再站起來,就像我在電影院所說了,大不了打打死好了。
是的,無論是體育比賽還是科技比賽,能不能拿出意志挺到最后卻是制勝之道。
推薦那些年讓我熱血沸騰的勵志電影:
1、亮劍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騎兵隊與日本軍隊對殺,最后全軍覆沒的一段。
2、鐵甲鋼拳
即便我出身不高貴,但我也能重拳擊倒所謂的名門之后。
3、舉起金剛
女漢子必看的一部電影,當含著淚舉起杠鈴時,誰不為可愛的她們而深深感動。
4、叫我第一名
就算我有先天缺陷,我依然可以做得最好
5、肖申克的救贖
自由之心永遠不死
6、奔騰年代
雖然我個頭矮小、雖然我腿腳也不太靈光,但是我的天性中卻藏著十足的執(zhí)拗和倔強。在比賽場上,我可以擊敗最強大的對手。當時看到小個子賽馬“海餅干”眼神里面透露出對勝利如此執(zhí)著,讓我淚流滿面,動物如此,人怎么能輕易放棄呢???
5 ) 向著命運,揮出組合拳
從敘事技巧看,《激戰(zhàn)》并不完美,但我愿意給它滿分。我?guī)缀趺總€月都會去影院欣賞電影,也經(jīng)常被逗樂到,煽情到,震撼到,但忘了已經(jīng)有多久,我沒有對著一部電影忘情的大笑,歡呼,于心不忍,滿懷振奮,黯然神傷,熱淚盈眶……《激戰(zhàn)》甚至讓我萌生出了影院就去旁邊健身房辦張卡的沖動。導演林超賢以槍戰(zhàn)片聞名,這次他不用一顆子彈半點煙火,只用一記記樸實的拳頭,就捶打遍我內(nèi)心每一個柔軟的角落。我像被MMA高手擊中,通體震顫,癱軟在座位上,咬咬牙,擠出力氣,向著銀幕豎起一個大拇指。
故事圍繞一對師徒拳手挑戰(zhàn)綜合格斗展開。張家輝的角色是個典型的香港市井老油子,昔日光輝拳王,如今悲催欠債王,其人刀子嘴豆腐心,人如外號的愛犯賤,甭管眼角的魚尾紋里藏了多少辛酸苦楚喜怒哀樂,愣是死不外露,求人辦事語帶調侃,承認錯誤時不情不愿,安慰起人來也帶著教訓的口吻,放不下拳王的尊嚴,還差點和大媽對罵起來,那一聲聲的對不起,即使面對萌態(tài)可掬的小蘿莉,即使在空無一人的屋頂,也要經(jīng)過了多少心理掙扎才能出口啊。彭于晏《洛奇》和《百萬美元寶貝》各占一半,上擂臺只為證明人生價值,輸贏并無所謂,因為有目標,無牽掛,所以能全力以赴,打歪鼻子,折斷脖子在所不惜,甚至還想學脫臼那一手絕活,端的是肯受虐者事竟成。兩人斗嘴的好看程度不亞于肉搏,基情澎湃,火花四射,爭貧比賤精彩紛呈,每每在不經(jīng)意間拂過我的笑穴。
師徒兩人在片中大炫肌肉,貨真價實毫無PS痕跡,戲里戲外都吃盡苦頭。尤其張家輝,40好幾的年紀硬磨出那一身鋼筋鐵骨,拼搏精神比片中角色更甚。影片對于格斗的描寫最大程度貼近現(xiàn)實,例行公事的訓練過程蒙太奇,全面細致的展示了多種力量、敏捷、體能的訓練手段,那齜牙咧嘴、青筋暴突的畫面,光是看看就足夠叫人咂舌,驚呼拳手不是好當?shù)?。互?lián)網(wǎng)上有人鄙視擂臺搏擊,認為街頭格斗才是王道,無需搏擊手出言糾正,單是《激戰(zhàn)》中的訓練強度,就足夠讓他們改變成見。張家輝以一敵眾打流氓,充分呈現(xiàn)業(yè)余和專業(yè)實力的巨大差距,是現(xiàn)實再現(xiàn)。
幾場擂臺大戰(zhàn)沒有因追求視覺而偏離MMA搏擊的本真面貌,外行看來帶些戲耍意味的鎖技過招,都得到完整細膩的呈現(xiàn)。綜合擂臺上的強弱并非一目了然,選手心態(tài)、經(jīng)驗、體型,力量,拳法,步法,腿法,鎖技的優(yōu)勢和劣勢可以互相轉化,互相彌補,上下風也會發(fā)生戲劇性的起伏轉換,令比賽充滿意想不到的變數(shù)。兩主持人的解說雖只寥寥數(shù)語,卻總能點中關鍵,也在無形中強化了懸念。雖然出一腿就要挨一拳的設定未免失之簡單,但連場搏命的攻防戰(zhàn)術,已足夠叫人看的不亦樂乎。
影片很勵志,但絕非老調重彈意志必勝、精神超越物質的熱血雞湯。彭于晏訓練時間短,經(jīng)驗不夠,與對手存在技術和力量的差距,果真沒能爆發(fā)小宇宙。張家輝創(chuàng)造奇跡,靠的是經(jīng)驗充足,速戰(zhàn)速決,若是持久戰(zhàn)還能取勝,就不可思議了。扭轉敗局的關鍵一招,固然是戲劇驚奇,仍足夠讓人熱血沸騰的握緊拳頭,眼角含淚,然后,精心抖出的包袱又讓人撲哧笑出了聲。鑒于地面技動作觀賞性不夠,影片采用燃情音樂和選手痛苦表情填補張力,回合倒計時總藏在畫面外,省去了老套的緊張,換來幾個意外驚喜。
從片長來看,格斗場面并不多,張家輝和一個單親家庭的感情聯(lián)接占據(jù)了相當多篇幅,這部分并沒有淪為打斗間歇的湊戲,否則影片大可不必拍兩小時這么多。這個臨時家庭演“話劇”,切月餅,修房子,其樂融融間,伴著女聲版寂靜之聲的淺淺吟唱,令人心頭升騰起溫婉眷念。張家輝騎摩托車載著梅婷,在清風細雨里緩緩穿過街道,本來極可能流俗的悶場,因安插的恰到好處,也輕輕叩動了我的心扉。彭于晏與父親的幾場戲也是如此。這些溫情脈脈與格斗無關,但它們讓我們了解到,錚錚硬漢們到底為了什么而奮斗。
《激戰(zhàn)》不是大團圓的勵志片,情緒不穩(wěn)定的母親終究要進精神病院,有犯罪記錄的老好人終究無法得到監(jiān)護權,從絕境中站起的前富二代也并沒有和女孩確立戀情,但就像烏云散盡前露出的那抹金邊,一切都折射著滿滿的希望。人生就像擂臺,不打就不會輸,但你會在老去時懊悔什么記憶都沒留下,一旦上臺,你總會跌倒,但只要重新站起,繼續(xù)向著命運揮出一通又一通眼花繚亂的組合拳,你會證明留下的汗,灑出的血,歪掉的鼻子和脫臼的手臂,會是你此生最輝煌的獎賞。(文/方聿南)
6 ) 怕,你就會輸一輩子
《激戰(zhàn)》是一部關于MMA綜合格斗的商業(yè)電影,放眼華語電影圈這類拳擊題材的動作電影是十分少見的,加之導演林超賢一貫的實打實風格,電影中充斥著血脈賁張的搏斗場面。不過令人意外的是影片的開頭十分平實,彭于晏飾演的林思齊騎行在云南風光中,梅婷飾演的王明君因意外失去了小兒子,張家輝飾演的香港小市民程輝則沉迷于賭博,三條故事線平行展開,從一開始就彌漫著細膩的溫情。這使得影片不僅呈現(xiàn)出熱血的勵志,也有走心的感人戲,用動作激起觀眾的神經(jīng),用感情觸動心靈。
該片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彭于晏和張家輝一身健碩的肌肉。片中彭于晏為了讓失意的父親重新振作參加了格斗比賽,而張家輝飾演的落寞拳王也是在最后挑戰(zhàn)自己的極限。電影鋪陳很長的段落集中在兩人進行魔鬼訓練的場面上,讓我們能夠真實地感受到他們挑戰(zhàn)生理極限所付出的努力。當每一次畫面切換到擂臺上,鏡頭聚焦兩位男主角與對手拳拳到肉的搏斗,那一張張鮮血四溢、腫脹歪曲的臉總會讓人忍不住捏緊拳頭。
片中梅婷和李馨巧扮演的母女檔讓人眼前一亮,兩人是電影的調味劑也是催化劑,正是因為她們決定了張家輝飾演的賭徒的人生走向。片中三人住在同一屋檐下,時常會鬧出各種笑話,這與林超賢之前黑暗的警匪片大相徑庭,正是這種喜劇效果中和了影片格斗部分給人的緊張感,讓影片充滿了溫情。年僅10歲的李馨巧表現(xiàn)得相當老練,無論是表情還是動作都拿捏得十分準確,在幾位老演員面前絲毫不輸氣場,著實讓人喜歡。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結尾處理得當。彭于晏在前半段一直是勵志先鋒,他有著熱血青年的堅強意志,但是在他跌倒后卻沒在擂臺上站起來。這給觀眾留下了遺憾,而正是這樣的殘酷事實讓年近五十歲的張家輝決定繼續(xù)彭于晏的拼搏之路,最后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雙重勵志是影片擺脫故事俗套的策略,讓兩位男主角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去超越自己,此舉不顯得重復累贅,反而是加重了影片的勵志色彩。
其實影片從頭到尾都彌漫著一股悲劇的氛圍,每位主角都面對著不堪的生活,電影在塑造熱血的同時也在四處鋪墊苦情。影片最后張家輝和彭于晏沒有像以往的勵志片一樣一飛沖天,他們的生活還是歸入了平靜。這恰恰就是《激戰(zhàn)》的可貴之處,電影沒有故作煽情的口號,也沒有高調夸張的渲染夢想,只是簡簡單單地告訴我們?nèi)松牡览?。正如片中那句臺詞“怕,你就會輸一輩子”,簡潔明了地表達了全片的主旨。
梅婷和李菲兒糟糕的表現(xiàn)證明了“男人的世界里,女人都是多余的”。
太好看!太好看!不解釋,我是張家輝和彭于晏的腦殘粉,最愛張家輝!??!
林超賢還是不會講故事,摻入了太多想表述的東西。熱血的時候切煽情,煽情的時候切熱血,一個兩代勵志故事就像風箏一樣輕飄飄混不受力。唯一讓人有點想笑場的是彭于晏親張家輝:“感覺...還不錯?!薄耙灰賮硪粋€?”——可這不是該放到NG片段里的嗎?海報丑死。
人人都在與生活激戰(zhàn),與生活激戰(zhàn),你不是對手。偶爾的勝利,不過是誘惑,讓你越陷越深,勵志都是扯淡,早晚將你打殘。得瑟得越歡,殘得越狠。生活就是大BOSS,修理各種不服。
謹以此片獻給國足男隊!
阿輝親吻擂臺那一瞬間,我真的以為他是拳擊手
七夕最好看電影
看得渾身疼!對打場面調度很花心思,對于觀眾的指引很具象,能身臨其境的感受到鏡中人的熱血沸騰。而一些喜劇元素更是彈無虛發(fā),處處引發(fā)爆點。太知道觀眾需要什么了。而兩個男演員更是將男體誘惑發(fā)揮到極致,那運動著的肌肉,嘖嘖。#第十六屆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
難得在國內(nèi)看一部運動勵志類華語片。尤其還是MMA這種很熱血有激情且觀賞性很強的項目。故事是此類基本套路,先挫折再成功。不過觀感很好。遺憾的是節(jié)奏有問題,而且雙重勵志有重復。總覺得可以更好。兩位男主的肌肉很有看點。3星半
演員和明星是兩個概念,演員會努力讓自己的每一個細胞融入電影,所以他們會先讓自己成為那個角色。貝爾拍斗士一天只吃一個蘋果,張家輝用9個月(應該是吧)的時間練成那一身肌肉,這才是能感動人的電影所需要的演員。彭于晏真是新一代里少見的努力派。張家輝越來越喜歡了!
彭于晏和張家輝親了三次,前兩次是無意的,第三次是彭于晏主動的,到結局又肉搏在一起了。名副其實的“基戰(zhàn)”。
有劇情有帥哥,帥哥還是肌肉型,再加上演技派的肌肉男,沒有理由不給五星??!拳拳到肉,場面激烈,奏系看到帥哥被揍確實揪心啊。ps:蘿莉也是半個演技派。這個爛片云集的暑期檔,這個片子還是可以看看的
“我唯一做到的,都被我自己出賣了” 勵志佳作。武戲媲美《打擂臺》,文戲堪比《歲月神偷》,全部的感情分給女兒小丹,張家輝和彭于晏師徒關系的調劑主線居然是他們的kiss。2013最佳港片備選!
不得不說,林超賢在類型片中玩文藝很有一套,雖說閃回的手法有點過時,但配樂和剪輯太燃了,必須要提的是黎允文,繼《歲月之偷》之后,再次把英文經(jīng)典老歌用“妙”了。表演方面,彭于晏秀了一把漂亮的胸肌,必然漲粉;張家輝則在演技的路上繼續(xù)自我突破,一臉的影帝相;李馨巧小朋友夠潑辣,看好未來。
有張家輝,有彭于晏,我還有什么理由不給五星呢?(張家輝腦殘粉,不喜勿噴。)
港片片名不帶個戰(zhàn)會死?。。?!
劇本還是有問題啊,人物全靠狀態(tài)戲撐著,而不是靠沖突和事件。MMA場面還可以,但仍然是過去港片的頑疾:動作戲和情感戲分家,為打而打,不推進人物或劇情。
當《伊莎貝拉》遇上《勇士》,當《文雀》遇上《摔跤王》,當《野獸刑警》遇上《洛奇》,當《江湖告急》遇上《百萬美元寶貝》。熱血、有愛,簡單的快感。
前半段瑣碎無趣,后半段照搬《勇士》雞血模式,張家輝演的真不錯,比擬《斗士》里的方法派貝爾。開場前我本來在紅毯最邊上,有人大喊“彭于晏來了!“我就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拉開到5米之外,生平第一次見識到粉絲的力量,可怕。
劇本依舊是軟肋,節(jié)奏成問題,特別是后半段,一度以為是要轉向反類型片的結構,結果在敘事的情緒和節(jié)奏雙雙斷裂之后還是來了個毫無意外的結局。親情重建,自我挑戰(zhàn),敘事處理的簡單直接,文戲還是太婆媽,再打磨加重一些MMA打擂臺的花樣這片子會更精彩,當然還要刪掉王寶強那條線?!铩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