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考慮條件設備了,單從劇情邏輯講,簡直爛的一塌糊涂,感覺像一群小學生編的臺詞。
大內200萬兩黃金,被五個毛賊偷了?這是五個奧特曼嗎?
捕快殺強盜就是萬人斬了?
簡直弱智到爆,從人物到情節(jié),真不知道是咋評到7分多,活脫脫的泡菜電影,寫劇本估計用不了一小時。
雖然看了不少老香港武俠電影,弱智情節(jié)也可以理解,但弱智之多,簡直從頭扯淡到底的,還真是第一次遇到。
冷天鷹注定是個悲劇人物,嫉惡如仇、除惡務凈的作風固然顯得他冷血無情,但這也是身為公門中人對職業(yè)的盡忠職守。 可在已經病入膏肓的清朝末年,從上到下腐爛透頂,權貴享盡榮華,百姓民不聊生,他的冷酷卻被利用,成了貪官毀滅證據的一把刀。 他對劉敬天的忠誠,對朝庭的信心也就此瓦解。在最后孤注一擲的復仇中,他應該明白自己必死無疑。但是他還是會用自己的寶刀為死去的人去尋求最后的公義。 這部充滿了悲劇色彩的邵氏電影《萬人斬》翻拍自邵氏1969年的經典武俠電影《鐵手無情》。 和以往拍攝武俠片的不同點是,這部影片邵氏選擇了沒拍過武俠片的桂治洪為導演。他擅長拍現實題材的影片。在這部武俠片里我們也能發(fā)現桂治洪試圖用“萬人斬”的刀來探討更深層次的問題。 適逢亂世,饑民遍地。為了一家老小生存而搶劫黃金的普通農夫該不該殺?官逼民反的匪徒們該不該斬盡殺絕?貪贓枉法的劉敬天該不該私下斬殺? 這些人都已經成為冷天鷹的刀下亡魂。 這些問題的答案就留給觀眾們去思考了。
誰是“暴徒”?
導演桂治洪,我不了解,聽說他擅長拍恐怖片,這是我完全不會觸碰的電影類型,因此,很可能,我第一次看并且唯一會看的桂治洪的作品,就將是這部《萬人斬》??赐曛蟠蟪鲆饬?,這是一部難得的好武俠片。邵氏電影或者說香港電影的巔峰期,還有多少這樣會讓人出乎意料的好電影被遺漏?
《萬人斬》的故事并不復雜,它翻拍自張徹的名作《鐵手無情》,二者孰優(yōu)孰劣各有評價。在我看來,應該算平分秋色,各有所長。張徹的好,好在氣勢連貫雄渾,以及難得一見的鐵漢柔情——偏偏這柔情來自對女性幾乎毫無感覺的張徹(是的,我毫不懷疑,張徹對女人沒有絲毫感覺,甚至連肉體上的感覺,都十分稀?。?,因此那份粗糲反而襯出了似無若有溫情的可貴。而桂治洪的《萬人斬》,著力點不在情感層面上,它拍出了一份獨屬于時代的蕭瑟和絕望。
從立意格局來說,《萬人斬》確有比《鐵手無情》更震撼人心的深度,來自于作者精心設計安排的氣氛和凸顯人物性格的細節(jié)。然而,從氣韻的渾然天成而言,《鐵手無情》是張徹這方面最優(yōu)秀的作品之一,舉重若輕,收放自如,而桂治洪,還沒有達到這份大師級別的自然和從容。
《萬人斬》對《鐵手無情》最大的改動,便是賦予了它一個確定無疑的歷史背景:晚清,慈禧,風雨飄搖,晦暗不明,人心混亂,正在醞釀中的時代大變局……這一點就可見桂治洪的野心,顯然,他有所投射。老佛爺認為,黃金事小,損失朝廷權威事大,還要顧及洋人的眼光和朝廷的體面……然后殺人如麻的冷天鷹登場,一上場他就面臨自己生死兄弟的指責:“你的刀沾滿了鮮血”,“你不是捕快,你是殺人的兇手?!碑斎?,在其他人看來如此,但在冷天鷹看來,恐怕未必——當這個帝國變得嗜血,將自己定位于帝國基石的自己,怎么能逃離殺手的命運?冷天鷹對此,想來深有自覺。
故事的前半段,導演的重點全都放在了“殺人”上:在追查失盜黃金的過程中,冷天鷹毫不留情的殺了所有涉案之人,哪怕有很多是被逼得窮途末路活不下去的,確有可同情之處,并非全然邪惡之人,手段酷烈讓人發(fā)指。而他的下屬也不斷死去,一行人最終只剩下他獨自一人。殺人的背后,有一個人人互相仇恨的大背景:一家都在挨餓只能鋌而走險的饑民,被剿滅的天平天國的潰民,在饑餓與死亡邊緣奄奄一息的流民,以及“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暴民……他們的眼中充滿了對萬人斬之類朝廷“鷹犬”的仇恨。冷天鷹自己也背棄了誠信和人性:在幼兒和妻子前隨手就殺死了他們的丈夫和父親;答應過要免告密之人的罪,可是轉眼間他就會說“我答應免你的罪,卻沒有答應饒你的命。”苛酷如此,只能換來更瘋狂的抵抗。
如果大家看過晚清時的相片展,大約會覺得桂治洪還不夠用力。因為真實照片中所看到的人的精神狀態(tài)更加觸目驚心。
大家都不過是亂世中的艱難求存者,偏偏要互相折磨。
——每一個亂世都如此罷。
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殺人者轉為被殺者不過一念之間:不惜告別未婚妻也要誓死追隨自己的手下,因為想把剩下的食物拿給饑民,反被折磨成殘廢,央求冷天鷹讓自己死得痛快一點時還不忘勸告他:“壞人也是人!”兄弟一個一個無辜慘死,就連冷天鷹自己,也成了他人利用,滅口的對象。這些都是陪伴自己多年全心崇拜敬仰自己的生死兄弟??!是臨時前還不忘向他叩頭,以生命保護他的兄弟?。∷麄儫o辜,但那些難民了?在越來越逼仄的大環(huán)境里,除了互相撕咬,還能有別的出路嗎?
于是任何一絲同情都會變成對自己的殘忍,類似“誰都有生存的權力,我們做捕快的真的有權利隨意處置他們嗎?”的反思,只能變成臨終的鮮血和哀號。麻痹自己“那是他們漢人的事,我們是旗人”就可以毫不留情的對對方殘忍,最后也不免只是自欺欺人……仇恨讓所有人變成了野獸,不問由來的殺人,為了生存毫無廉恥和善惡。冷天鷹深知這個時代只能釋放人性之懦弱和邪惡,但他改變不了世道,所做的只有告誡自己珍惜的人:“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比缓蟀炎约荷埔獾囊幻嫔钌盥癫卦谛牡住?/p>
這何嘗不是亂世求存的一條路?
然而這條路他也沒能走通,殘忍狠絕的他依然不過是大時代的齏粉。最深的背叛并非來自“敵人”,和這世界絕大多數情況下的邏輯一樣,真正出賣自己的,恰恰是舉薦他追繳黃金的上司,他才是真正盜黃金的人!他利用冷天鷹不留活口這一點,讓朝廷公器名正言順的替自己滅口!得悉真相的冷天鷹最終踏上了自己的復仇之旅,這一次,他賭上了一切,也失去了一切……
《萬人斬》主角絕對只有冷天鷹,不像《鐵手無情》,還有另一個主角馬威甲,構成人性善惡的復雜對比。《萬人斬》絕對是萬人斬的獨角戲,所有的情緒都只能來自于他。所以陳觀泰絕對比羅烈更有發(fā)揮的空間去展現一個人物復雜,且不斷變化的情緒。這也是我見過的陳觀泰演技最為出眾的一次,我?guī)缀跻栈匚覍λ安粔蛴袣鈭觥薄安粔蛴绪攘Α钡脑u價。面癱臉的冷天鷹內心世界的柔軟和敏感,必須依靠細膩精準的演技來展現,陳觀泰把握得恰如其分:不斂鋒芒的眼中充滿了復雜的內容,信念、珍惜、遺憾、憐憫、痛苦、絕望……
冷天鷹讓我想到了《悲慘世界》中的沙威,同樣冷絕悍然,同樣不留退路,同樣自以為是,同樣堅定刻薄。他們的身份也相似,一個是捕快,一個是警察,都是執(zhí)法者——大時代的執(zhí)法者永遠處在“仇恨”第一線。冷天鷹“刀下從不留活口”,比鐵無情只會更加無情。他的堅定只能來自于對自己信仰毫無保留的堅持:為了公義,為了國家,“為非作歹”的人必須受到懲處,無論他有什么理由。同情和仁慈不是他的責任,實際上他也看不起這個——就像今天動不動就在網上狂歡“死刑死刑”甚至“誅九族”的人一樣,對人本能的惻隱之心嗤之以鼻,以為世界上的惡人可以殺一個少一個——和狂歡網民們所不同的是冷天鷹正直,沒有私心,他也并非虐待狂(就像沙威),會享受捕獵的過程,所以他會主動分饑民食物和水,會將寒衣半夜蓋在生病的下屬身上,會斬釘截鐵因為任務危險阻止即將結婚的屬下跟從,在面對犧牲生命救自己的兄弟尸體時也會憤怒絕望……
——他從始至終都很清楚自己要承擔什么,并要為之付出代價。這總好過那些幾千年來都喜歡看殺頭的“看客”。在一個完全建立在踐踏與被踐踏之上的世界,人們往往同時是施暴者和被虐者,同時從踐踏他人與被人踐踏中享受“愉悅”。冷天鷹則是一個真正鐵面無私有信仰有原則的執(zhí)法者,這正是他深受部下愛戴,并愿意交付生命的原因所在。
只可惜冷天鷹固然擁有強大的信念和力量,可殺人不眨眼的他依然是一個暴徒。他殺了太多不該殺不必殺的人,也逐漸失去了殺人的底線,只能對自己說“這是我們當捕快應盡的職責”、“斬草除根,除惡務盡”的話來自欺欺人,麻痹自己的良心罷了。
連他最親近的兄弟,雖敬愛他,崇拜他,為他擔心,卻也不理解他,不認同他的生存方式,更不希望他沾染上一絲瑕疵——當然,從這一方面,這是他人性存留和人格魅力的證明,真正的施暴者只需要控制,被崇拜,被仰望,不需要勸告和反抗,能有能反抗自己的下屬,是冷天鷹的幸運。所以子義一面說著“你的手上染了越來越多的血,”一方面卻“我不喜歡你殺人,更不喜歡你被殺”,為了救冷天鷹付出生命……暴徒也分很多種,冷天鷹大約是最情理所至的那類。
只可惜暴徒的命運往往不太好,不管哪類。
冷天鷹這樣的人淪為暴徒,固然有性格原因,更因為他生活在一個無藥可救的末世——這正是燃燒著黑暗cult之魂,以拍恐怖片著稱的導演關注點所在。千年之大變局的清末,法早已徹底崩壞,冷天鷹自覺地承擔了拯救“法”的責任。導演的興趣就想塑造這樣一個最后的帝國精英,然后又以最殘酷的方式將他毀掉。
《鐵手無情》中的感情線在《萬人斬》中徹底弱化,小蘭和冷天鷹幾乎沒有情感戲份,倒是方逢甲對小蘭一片慈父之心,令人動容。他犧牲生命保護冷天鷹,不過是為了讓自己的女兒以后還能有個依靠,但冷天鷹心里早已只有恨。但僅僅憑借恨,人很難長久活在這個世上。
盲女小蘭依偎在父親懷里,無論是什么時代,無論惡人善人,大多數想要的不過是和所愛的人過安穩(wěn)無憂的生活,但在末世之中,歲月靜好不過是臆想,需要反復自我欺騙甚至做夢才能將生活繼續(xù)。
不知道這群惡人好人捕快盜賊死在一塊時是否會反思一下究竟是誰讓自己走上了末路?真的只是因為彼此的廝殺嗎?
當全片唯一的活口,徹底無辜的盲女小蘭撐著一把油紙傘獨自佇立在雨中時,枯樹,霧雨、傘和等待親人歸來的盲女失神的雙目……所有的一切落幕于絕對的陰冷和黑暗。
從風格上看,桂治洪不愧拍恐怖片的行家,在氛圍營造上有自己鮮明的風格,鏡頭的使用,人物的特寫,布景和節(jié)奏的把握,構圖的講究……都讓人難忘。最難得是桂治洪在新浪潮已經興起的1980年,依然保留了古典的底色,色調、水霧、光影、武打設計……非常純正,邵氏余韻猶存,比起同時期吳宇森的《豪俠》、杜琪峰的《碧水寒山奪命金》之類,明顯看出除了人物塑造,其他方面均遠遠勝出。再加上1980年,他已經可以來內地取景,因此意境遠也較邵氏此前武俠電影宏闊,也更突出了那濃濃的末世之感。
“以暴制暴”的不得已與荒謬之處,目前我覺得邵氏中只有桂治洪展現的最有說服力——他的確知道什么才會讓人真正感到毛骨悚然。
《萬人斬》不好的地方,個人覺得在后半段把握有點失控,失去了前半段絕不拖泥帶水的風格,再加上看了前半段滿滿的人物刻畫,后半段新意和亮點就不多了(最終導演還是格局所限)。而且桂治洪長在細節(jié)的刻畫,情緒的鋪陳,整體把握總少了點氣勢(這也是濫拍的張徹最佳之處)。但這無損該片的總體可看性。而且《萬人斬》居然比《冷血十三鷹》更不出名,呃,我想,只能怪當時武俠電影總體已是強弩之末了吧?
非常欣賞這部片的審美,片頭純書法的片名已經預示著它的不同凡響??上В@只是邵氏電影最后的回聲……
喜歡本片的友應該也會喜歡1969年由張徹導演的《鐵手無情》。據說,本片也是桂導演生涯唯一一部古裝武俠片,我想喜歡他導演的影迷,也不應該錯過本片。
說起來,與桂結緣,初始于《邪》,但那時只是有所耳聞,卻一直沒有行動起來。直到最近,才開始走進他的電影世界了解他。到目前為止,我只看過他80s導演及編劇的片,除了一兩部,基本都是關于靈異片,像“邪”三部曲,以及“邪”的衍生品。于是,桂導演的作品給我印象是:視覺上的沖擊與尺度的大膽。
然而,本片卻倒不怎么像出自他之手。當然這也許是我認知上的局限,80s前的作品我并沒有看過,而且聽說他師從張徹與李翰祥。這一武一文的元素在本片中也有很好體現。
由盲女出場,隨后的馬鈴聲及谷峰,我瞬間就想到了《鐵手無情》,看樣子桂導有看過“鐵手”。當然也不止于此。冷天鷹單刀赴京刺殺曹達華叔飾演的劉總管,又讓我想起了王羽叔的《大刺客》,我好像記得王羽叔最后也是戰(zhàn)死。不過說來也是,桂導的作品很少有好結局的吧?這一點倒是和張徹叔很像。另外火燒茅草房,又讓我想起了家良叔導演的《五郎八卦棍》,只不過這是比本片稍晚一點的事了(1984),也許家良叔看過后覺得不錯,于是就借鑒了吧?
我不是很喜歡這個結局,因為還有佳人等著他。冷天鷹還記得谷峰叔臨死時候的托付吧?羅列叔當時好像是沒有戰(zhàn)死,但也沒有選擇留下。如果冷天鷹沒有死,他會不會留下呢?
我喜歡另外一種結局,那就是得知真相的冷并沒有找劉總管報仇,而是將一路下來繳獲的散金運回京城,并將所有匪徒的人頭一同帶回,以向劉總管及太后匯報。太后再無追究,并嘉獎了劉總管及冷。待到太后詢問冷要什么嘉獎,冷回答說:“自己已經力不從心,而且蒙故人委托,有人需要照顧,懇請讓我辭官返鄉(xiāng),從此再不過問江湖事。”太后應允,冷離開了總鋪頭房。走的時候,沒帶走任何東西,只一人一馬,回到茅草屋。天空又下起了雨,而盲女正撐著傘站在池塘邊,像是在等人。冷朝著她的方向,說:“姑娘,我回來了。”她說,“是你嗎?冷大哥。”冷說:“是我?!彼f:“那我爹呢?他沒和你一塊回來嗎?”冷說:“你爹在返回路上遇上了土匪,被殺害了?!彼f:“怎么會這樣子。他...他說過一定會回來的,他說再也不走了,再也不走了,為什么會這樣子?”冷說:“姑娘,你別傷心。你爹在臨終前托我照顧你,你放心,我不會走的,我會代你爹好好照顧你。你別再哭了,你爹也希望你能快樂地生活,他可不希望自己的女兒哭哭啼啼的。”她說:“謝謝你,冷大哥,謝謝你,我不會再哭了,我會好好活著,我一定會好好活著,一定不讓我爹還為我擔心。”
---------------------------------------------------------------------------------------------------------------------------------
最后,想說,桂導的這部作品還是非常之用心。另外,谷峰戲路感覺還是挺寬的,亦可正,亦可邪。捕頭與土匪,兩種身份,都是人命,但既定的規(guī)則要求捕頭與土匪對立,可參與制定這規(guī)則的成員卻暗中與土匪勾結,更荒唐的是,這在那個特殊的時代,已經見怪不怪。所以說,冷留在那個地方,還有什么意義?
桂治洪第一部武俠片,唔…好像也是最后一部。雖然粗糙,卻也自有一番力量。
1.影片前面很用力也很刻意地刻畫了冷天鷹愛恨分明的人物形象,這點無趣,打斗場面也沒意思,倒是布景還可以;2.結尾處也是各種意料之外;3.最后一幕更是令人猝不及防,有點心痛。
20111224:三星,陳觀泰個面癱!尤翠玲那時候多年輕啊~20230312:一星,劇本差、表演差、服化道差、導演差
那會兒狄威還叫屠龍;老桂的片兒,唉 ~
披頭散發(fā),斬瓜切菜。
邵氏真的向日本時代劇學習了很多
絕情如刀藏于刀鞘
桂治洪這新武俠還怪好看的。除了很多外景拍攝,這一路追蹤一路辛苦的勁也拍得不錯。整個電影都極壓抑與絕望,與傳統(tǒng)邵氏武俠完全不同。雷點絕對有,狗血也很討厭,但仍然特點明顯,值得一看。
伯說直接拉到結尾,果然沒錯,早說嘛,,,
燈光和美工不錯,看到了新武俠夜景藍光,不同于邵氏夜景日拍。美工拍出了華北的破敗和人的狠勁,太平軍頭領脖上居然還掛了十字架。劇情將元兇指向統(tǒng)領,社會批判的味道很重,而且合情合理。臺詞很一般,客棧和小屋的斗智被大幅縮減。武打設計和剪輯很一般,過分專注狗血鏡頭妨礙了氛圍和境界。表演很差
把那些惡心人的蒙太奇去掉吧
拍得好啊,完全和傳統(tǒng)邵氏功夫片不是一個調調。燈光攝影十分出挑,音樂格外感性。情節(jié)上其實是個清裝的警匪片,上來就是孤膽警探勇救人質的戲碼,職業(yè)捕快對應“皇家警察”,嫉惡如仇到了濫用私刑的地步。同袍立下flag,個個忠肝義膽,又能直勸忠言。因為有太平軍,所以引入十字架也不算違和。同袍中死于慈悲心的彭萊,木釘釘掌,仍勸萬人斬不可濫殺,萬人斬因不肯留活口遭到埋伏,累兄弟慘死,也有宗教感。陳觀泰和白彪同在一部戲,還鷹鵬相爭,實在難為我。白彪暗器頗多不夠光明磊落,倒是谷峰那段《喋血雙雄》戲更有drama。下斬賊寇易,上斬佞臣昏君難
看過留腳印
鐵手無情-萬人斬-喋血雙雄,一脈相承。布景很好,整一個頹敗,堂堂大捕頭都只能寄宿在破廟之中,滿清王朝也是日落西山。
武打一般,臺詞平淡,情節(jié)出眾,人物鮮活,場景考究,攝影美觀,桂治洪的片子實在太給力了,
另一種方向的《刺馬案》。居然是那個以cult聞名的邵氏“鬼王”桂治洪,拍的一部很正統(tǒng)的古裝動作片,除了有些俯拍晦暗的死人狀像恐怖鏡頭,場景考究,格調上格外的清奇、肅殺而悲壯。一路上兄弟全死光成炮灰,本以為是決絕而悲壯的情義演繹,到頭來才發(fā)現是上級監(jiān)守自盜,這就有內味了。冷天鷹這樣愚忠的理想主義者空費情義,最后卻被精致官僚竊取果實,害人害己,根本不值得同情。隱喻太多,這讓我想起了一則笑話:銀行被搶了10W,上報被搶1000W,劫匪看到新聞說道‘操,搶一輩子也沒他們黑’。7.4
三星半,嚴重懷疑死敵在盲女面前互認朋友的橋段影響了后來的《喋血雙雄》。
80年代初 面對新浪潮的風生水起 邵氏漸入遲暮 抱殘守缺 這么好的故事也只能如此
冷爺
故事很長,但一波三折,看著不覺得累,就這么迷著猜測著看完了,似乎每個鏡頭的下一秒都有轉折,結尾處懸念層出,結尾很驚艷,裝置很帥氣,一些造型也冷中帶美,唯一活下來的就是盲女,她眼睛看不到同時也為局外人。故事框架其實還可以隱喻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