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的塑造完全失敗了。迷失的年邁神父在晝夜不停的大風暴中遭遇了古代邪魔,不可言明的力量甚至可以讓人返老還童。后續(xù)"天使"在分給神父鮮血時的衣著舉止也表明了牠完全通曉人類社會的規(guī)則??墒恰疤焓埂痹趧≈凶鳛橐磺械牡湼?,不僅沒有半點高貴、威嚴、宗教的味道,反而如同一個全然的動物、一條狗、一只豬一般。念了那么多經(jīng),真正的禍根卻如同工具一般沒有一句自己的臺詞,怎么講,最起碼"天使"第一次盤旋在小鎮(zhèn)時,"他巡視地上,如同巡視他的國"這種嗑你得嘮兩句吧。
失望。
導演在眾人的疑惑和驚訝中巧妙地設置了對“人性”的考驗:
島民們在親眼目睹“天使”為這座廢土帶來奇跡和永生後,大多數(shù)人都選擇喝下“毒藥”——“天使之血”,當他們重新醒來時已經(jīng)變成了嗜血的怪物並開始追殺沒有參與午夜彌撒的其他人,在黑暗中群魔追逐生命的時候才能重新回味這個故事一開始就給出的種種“明示”:
年輕神父到來說老神父在陸地上養(yǎng)病,他頻頻創(chuàng)造奇跡,開始讓人愛戴,更讓人覺得他是神的代表。
《午夜彌撒》大量鋪墊了島上居民來到天主教堂做彌撒的過程,由於生活過得並不如意,人們也將這里作為他們心靈的寄托,但新來的保羅神父不只是表面所見的年輕且具有領(lǐng)袖魅力而已,除了扮演為居民告解過錯和帶來正向能量的心理支柱之外,也藉由他對於上帝的虔誠信仰給人們提供實質(zhì)的影響和幫助。
然而只有修女通過蛛絲馬跡猜出他就是那個早去耶路撒冷朝拜的老神父,鏡頭也同時拉回到神父擁抱黑暗的回憶中——
荒野迷途,誤入古跡,遭遇“天使”,被轉(zhuǎn)化成年輕時的自己。
最要命的是“天使”要他帶自己重返小島,神父激動地以為這是“福音”,甚至自欺欺人地在正式變成嗜血幽靈後還一廂情願地以為這就是大家最需要的“未來”。
然而有的人並不是這樣想。
其中就有開場回到島上的年輕人萊利。
他曾因為酒駕導致一位無辜女子喪命,不僅身敗名裂還要坐牢,警察在現(xiàn)場詢問他的話也讓他久久無法釋懷:
“為什麼上帝每次車禍都帶走無辜的人,而酒駕者卻只傷及皮毛?”
於是出獄後他選擇回到島上,聽從虔誠信奉的父母安排每天都去教堂參加敬拜,可當他發(fā)現(xiàn)這個教堂充滿詭異的氣息時他有些猶疑,於是他找到了曾經(jīng)的戀人艾琳,向?qū)Ψ皆V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可這些私底下的疑惑全被淹沒在島民們愈發(fā)狂熱的信仰中。
直到有一天晚上他無意間撞見了神父的秘密,神父把他轉(zhuǎn)化成同類並告訴他:
“這些都是為妳好?!?/p>
此時《午夜彌撒》最打破常規(guī)的地方來了:
萊利知道即便說出來也沒人會相信,於是他晚上把老情人艾琳叫了出來,兩人泛舟海上,等待著朝陽,當陽光出來的那一刻,萊利看著眼前的女人似乎幻化為車禍身亡的女子,他完成了救贖化為灰燼,也終於用自己的死亡讓別人相信魔鬼的存在。
之前我一直認為他作為男主該活到最後,誰知竟早早退場。
“人類值得拯救嗎?這是萊利留給觀眾的一個問題,也是《聖經(jīng)》中反復探討的命題。
《午夜彌撒》用艾琳最後的掙紮來回答:
信仰的目的是救贖靈魂,不是永活肉體,更不是靠吸食別人的生命茍活在世上。
那場教堂里集體自殺的戲無疑是全劇最耐人尋味的情節(jié)——
神父在午夜時分號召全體島民前來教堂,並向大家鄭重介紹降臨人間的“天使”時,那個身材高大、被一雙肉翼包裹著的怪物緩緩走了進來。
它當著眾人的面展開翅膀,可以看出完全沒有語言的能力。全憑神父在“解釋”:
這就是天使,它會讓妳們從此獲得永生。
人們從震驚惶恐中逐漸平復下來,立時分為兩派,一派早已如修女一樣癡狂地崇信“天使”,即便需要吸食人血也被選擇性地無視。一派則完全沒了主意,只有女主艾琳和僅剩的兩三個人選擇直面惡魔並要殺了它。
奈何愚昧的島民們蜂擁而上制服了他們,並紛紛選擇接受轉(zhuǎn)化成為同樣的惡魔。
從他們看著怪物走進教堂、到為了得到“祝?!焙认露舅?,再到死而復活後如鬼魅一般(實際上也的確是)啃食人類,整個故事才迎來了高潮。
艾琳等人頑強掙紮著怪物們的追擊,一心渴望在信徒中間建立其權(quán)威的修女則燒毀了除了她所聲稱的“方舟”——教堂旁的一個活動中心之外所有的可藏匿的住所。
她內(nèi)心里有著極強的權(quán)欲和控制欲,即便成了怪物,她也想要繼續(xù)掌控目所能及的一切。
艾琳等人在奄奄一息時用盡全力劃破試圖飛離島嶼的惡魔的翅膀,阻止它誘惑並傷害無數(shù)的更多人。這個午夜里充滿了血腥和殺戮。
然而在劇中作為審判之象征的日出前,本性善良的人實現(xiàn)了屬於自己的救贖:
被咬死後成為怪物的萊利父母選擇不去傷害其他人,他們與親朋擁抱歌唱,正直的警長和他的兒子在海邊完成了穆斯林最後的敬拜,在歌聲中他們面向太陽平靜地接受死亡。
而那些選擇黑暗的人們呢?只能一邊舔著滴血的嘴唇一邊慌亂地四下找尋藏身之處——修女留下的“方舟”早被好人們燒毀,正義在邪惡面前選擇了“同歸於盡”。
修女絕望地在地上刨洞,最後她也放棄了。僅剩的一對男孩女孩在大人們的保護下坐上了真正的方舟,在海上看著好人和壞人一起沐浴陽光並熊熊燃燒。
《午夜彌撒》的敘事很舒緩,雖然它是一部驚悚類型,但絲毫不影響觀眾在觀看時欣賞畫面中的小島和神父莊重繁瑣的宗教儀式,當然它值得稱道的還是在一座小島上呈現(xiàn)出的人間百態(tài)。
年老的說自己不怕老,卻害怕死亡。年輕的總想得到更多生命的垂青,卻無力於現(xiàn)狀,只能眼睜睜看著身邊的人和自己走向衰老。當誘惑到來時,大多數(shù)人都選擇了臣服和盲從,哪怕他們心里很清楚眼前的究竟是“神”還是“魔”。
這部劇對宗教的解構(gòu)、反思讓我印象深刻,對死亡的闡述又理性、冷靜。就像《午夜彌撒》最後,修女想要挑選登上“方舟”的幸存者卻落得全滅下場的結(jié)局,透露著這部作品背後對於極端思想的批判與諷刺。
《午夜彌撒》正是藉由這段故事探信仰的意義。
它只是借用一段恐怖的故事讓人看到其背後關(guān)於生死、神魔的辯證,以及信仰給人的心靈寄托與“過度”的後果。
至於如何在信仰與生活之間找到平衡點,相信大家看完之後多少都會有些收獲。
兩倍速看完了英劇《Behind her eyes 》,只有7集,開始有點枯燥,靠床戲撐起,最后三層反轉(zhuǎn),非常驚悚,人生毫無希望出身底層的癮君子和天生擁有一切的白富美之間不可逾越的鴻溝,只有魔鬼才能幫他實現(xiàn)跨越。最喜歡宗教恐怖片的我也覺得《午夜彌撒》非常緩慢枯燥,需要細細品味,這是一部非常特別境界很高的恐怖片,神父大段的布道我看得津津有味,演員很棒,整部圣經(jīng)新舊約都在講【被選中】,一輩子侍奉上帝的80歲神父把魔鬼帶到人間,剛出獄的酒癮青年卻愿為了拯救世人犧牲自己,穆sl警長盡職盡責從容赴死,半生在教堂侍奉的女人邪惡之極,滿口仁義,看這部劇,我腦子里出現(xiàn)了曾經(jīng)打過交道的神父和認識的教徒的形象,這部劇在為他們立傳,在曠野里在教堂里,在哪里更容易收到試探?魔鬼為什么會選中你?難道上帝已遺棄你?【你們禱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許多重復話,他們以為話多了必蒙垂聽?!?/p>
在Netflix今年發(fā)布的劇集《午夜彌撒》(Midnight Mass)中,一位新牧師的到來顛覆了與世隔絕的小漁村克羅克特島。本劇是擔任編劇兼導演的邁克·弗拉納根(Mike Flanagan)的原創(chuàng)作品,此前他因改編雪莉·杰克遜(Shirley Jackson)、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和多部史蒂芬·金(Stephen King)的作品,在恐怖類型影視劇領(lǐng)域成名。
多年來,弗拉納根一直在籌備與完善《午夜彌撒》。這部作品在不同時期從小說改編成電影,最后成了系列劇集。作品中,人物的心魔、與毒癮的斗爭和對信仰的理解都反映了弗拉納根自己的內(nèi)心,細節(jié)取自弗拉納根兒時在紐約總督島上擔任祭壇侍童的經(jīng)歷。
鑒于該項目的個人色彩,弗拉納根找上攝影指導邁克爾·菲莫格納里(Michael Fimognari)也是不足為奇了。兩人自2013年首次合作《鬼遮眼》(Oculus)以來,已在《夢醒之前》《死亡占卜2:惡靈始源》《杰羅德游戲》《鬼入侵》和《睡夢醫(yī)生》中多次合作。
隨著《午夜彌撒》上線Netflix,菲莫格納里在《Filmmaker》雜志的訪談中,聊到了從零開始建造漁村、在藍幕影棚中創(chuàng)造真實光線,以及他為尋求更平等的工作方式,去除了攝影部門嚴格等級制度的實驗。
Filmmaker:你是怎么開始和邁克·弗拉納根合作的?
菲莫格納里:我其實是在一個最后沒參與成的項目上遇到了特雷弗·梅西(Trevor Macy,《午夜彌撒》制片人),梅西在制作《鬼遮眼》時,帶我回房間見了邁克。我立刻愛上了邁克的劇本,這也是我對邁克作品最初的了解。后來我看了《永久失蹤》(Absentia;弗拉納根2011年的電影),覺得很喜歡。我發(fā)現(xiàn)他會盡力想出各種可能的方式講述一個故事。他對影像、剪輯技巧和聲音的運用都極有把握。我們很合拍,我也很感激當時能夠建立起這段關(guān)系,因為此后我們很幸運幾乎每年都有合作。這像是真實的冒險,也是極佳的合作。
Filmmaker:《午夜彌撒》是一部邁克·弗拉納根構(gòu)思了很久的項目。他第一次跟你提起它是在什么時候?
菲莫格納里:我第一次知道這個項目是在《杰羅德的游戲》(Gerald’s Game,2017)的場景中,里面用了一部偽造的《午夜彌撒》小說當作道具。在邁克的故事世界里,有很多富含深意的元素,你可能會聽到關(guān)于一些事物背后隱喻的閑聊,有時引用的是給邁克帶來啟發(fā)的更為知名的作品,比如斯蒂芬·金的書,有時則來自于邁克自己的原創(chuàng)構(gòu)想。
Filmmaker:和我們聊聊實際建在溫哥華的(影片中)虛構(gòu)出來的漁村克羅克島吧。
菲莫格納里:你看到的所有建筑都是我們現(xiàn)搭的。美術(shù)指導史蒂夫·阿諾德(Steve Arnold)帶著整個美術(shù)部門完成了本片的搭建工作,非常了不起。項目籌備期間,我們花了點時間來推敲這個島的創(chuàng)作概念,討論了在可控影棚環(huán)境拍攝和實地拍攝之間的分工比重:在實地,尤其是在溫哥華拍攝,很可能會遭遇連續(xù)幾周的雨天或雪天。對我們來說,首要要素是找到正確的景觀。克羅克島是個島嶼,所以它不可能有太平洋西北部那種山景或陡峭山丘。這為我們排除了相當多的環(huán)境設置可能。我們不斷搜索、搜索,再搜索,最終把島上環(huán)境分成了兩部分。帶水的景觀是在一個公園里找到的,我們幸運地得到了許可,得以封閉公園部分空間并在里面進行搭建。另一部分是一大塊陸地,克羅克島的大部分都建在上面:教堂、城鎮(zhèn)廣場和其他一切建筑。這里的難點是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使攝影機不管擺在什么地方360度移動,視野都始終保持在島嶼景觀中。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在這塊陸地上走,弄清城里的小路都該通往哪里??恐叫?,我們設計出了不間斷拍攝劇中漫長步行和談話場景的方案。我們還討論了拿什么鋪路,好在演員們說話時避免過多走路和移動的雜音。作為主創(chuàng),邁克·弗拉納根做事著眼具體細節(jié)。他會告訴你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還有該把時間花在什么地方。我們做了非常具體的鏡頭表——這是我們真正意義上邁出的第一步。從《鬼遮眼》開始我們就這么合作。然后我們把這些鏡頭表做成俯視示意圖,讓所有人都能看到,而此時邁克已經(jīng)編排好了走位。他非常清楚角色們移動的方位和方式。
Filmmaker:這些建筑是內(nèi)外景兩用,還是大部分內(nèi)景都在影棚里拍攝?
菲莫格納里:幾乎所有內(nèi)景都是在棚內(nèi)拍攝的。有幾場戲需要從外部到內(nèi)部的過渡鏡頭,但數(shù)量不多。雜貨店是實景拍攝。那兒的窗戶太多,我們也跟著人們進進出出,但大部分內(nèi)景都是棚拍。
Filmmaker:之前和邁克·弗拉納根合作的幾個項目你都是用Alexa65拍攝的。《午夜彌撒》也是嗎?
菲莫格納里:是Alexa,但我們選的是LF。這是一段時間以來我們第一次沒選Alexa65。之前我們在《杰羅德游戲》《鬼入侵》和《睡夢醫(yī)生》中用的都是Alexa65。我們想用更輕的攝影機拍攝《午夜彌撒》,也很樂意拿LF的移動靈活性來補償沒那么高的分辨率。LF還能搭配變形鏡頭,而65不能。所以各方面因素恰當?shù)亟M成了這個決定。我們把LF的感光度定在1600ISO,搭配Atlas Orion變形鏡頭拍攝。我們希望鏡頭邊緣有些許模糊質(zhì)感,看起來并不是完美無暇的,我們也希望(鏡頭速度快到足以讓)燭光真正發(fā)揮作用。這兩件事Atlas Orion都能做到。
Filmmaker:在《午夜彌撒》中,不少成功塑造出了漁村的真實性的鏡頭都是連接鏡頭,通常是分給B機或C機拍的——你用它們捕捉到了很多微妙的氣氛。比方說,白色柵欄邊上的小貓頭鷹裝飾物鏡頭就讓我印象很深刻,而正是這類鏡頭堆出來的效果讓你(影片中的)這個地方有了真實感。
菲莫格納里:是的,劇中的世界很豐滿。美術(shù)部門實打?qū)嵉卦斐隽艘粋€漁村。從它的外部來看,你可以去村里任何地方拍出一個(符合劇情邏輯的)鏡頭,因為它都被布置過了。所以我們獲得創(chuàng)意的機會無窮無盡。每次路過時看到任何可拍的,我都會做個筆記或者拍張照片,然后說:“嘿,我們之后可得回去把這個拍下來?!迸臄z場景間隙中,去尋找那些劇集可能會用得上的美麗瞬間,(對于我)是個不錯的小短休。
把美好悠長的漫步談話安排到一整個鏡頭里之后,我們會讓可用攝影團隊去拍漁村中之前沒讓觀眾看到的其他部分。有時我們知道我們需要一些特定的過渡元素,這些元素都在與城鎮(zhèn)地理位置有關(guān)的鏡頭表上,那種鏡頭是我們的必拍鏡頭,但是其他時候我們會讓大家(不需要拍一鏡到底長鏡頭的攝影團隊)自由走動,找出你之前提過的那類小細節(jié)。我們在那里拍了很久,久到我們拍到了漁村不同的天氣條件和不同的光線條件。
Filmmaker:既然你提到了一鏡到底的長鏡頭,那我們來聊聊第二集開始時在海灘上的七分鐘鏡頭。我沒有看到任何像是后期“縫合”出來的片段。那是個真的一鏡到底嗎?
菲莫格納里:是的,是貨真價實的一鏡到底。它沒有我們在《鬼入侵》(The Haunting of Hill House)拍的很多一鏡到底那么清晰明確,拍攝那些鏡頭的空間非常復雜,距離也得非常精確。海灘上的回旋余地則稍微多一些。和拍《鬼入侵》時的做法一樣,我們先找來些替身,用手機這類簡單工具試拍一下。等布景搭好,我們就回現(xiàn)場和演員們一起排練,確保從各個方面給人的感覺都是對的。我不想把這些說得好像是多輕松,因為這些事情做起來并不輕松,但與《鬼入侵》相比,我們更清楚自己在做什么。這些準備是在我們制作早期做的,當時大家都還在努力適應拍攝防疫規(guī)定。老實說,防疫可能才是最具挑戰(zhàn)性的部分,因為你得摸索與他人的溝通方式,與大量劇組人員一起工作,同時為新制定的規(guī)則爭論不休。
Filmmaker:這個鏡頭是在海邊的多個不同地點拍攝的,攝影機也不斷圍著角色轉(zhuǎn)圈。當時是只用了自然光嗎,因為在那布光設備根本無處可藏?
菲莫格納里:完全是自然光。拍攝時連嘗試增強一丁點光線條件的機會都沒有。同時我也相信,尤其在行走和移動時,如果(指揮布光的工作人員)沒能捕捉到陽光的正確角度,就會有小小的閃光或光束不自然反射到演員身上。冒這個險并不值得。所以我寧愿讓陰影深一點點,讓水面波光粼粼,讓一切自然發(fā)生。
Filmmaker:第五集結(jié)尾,有一個場景發(fā)生在日出時分的劃艇上,這個場景是在藍幕前拍攝的。你是如何在影棚制造出這種從夜晚到拂曉到破曉的效果的?
菲莫格納里:日出部分需要非常、非常明確的過渡,還得是可重復的。對于外景,我們確保在一天中合適的時間進行拍攝。和副導演一起安排工作日程時,我非常認真地考慮了這個問題。比如:“如果要把這場戲拍好,那么在XX時間,我們就必須出現(xiàn)在XX地方?!钡系膽蛉窃谒{幕前拍的,我們也盡力在影棚拍出同樣程度的真實感。我們用頭頂?shù)娜峁庀淠M日出時的光線過渡,從夜晚逐漸進入藍色調(diào)的清晨,然后進入日出前的狀態(tài)。然后我們用一盞20K的燈模擬太陽升起,燈放在簾子后面,架在吊臂上。燈光控制盤操作員和燈光師必須同步操作,用耳機聽著演員們說臺詞,以確保太陽在正確臺詞說出時升起。(在演員到場正式開拍前)我們已經(jīng)排練了好幾次,因為這場戲非常情緒化,一旦演員正式到場,你得避免他們?yōu)榱斯?jié)奏或光線情況一遍遍重拍。所以我們花了很多時間設計和改進這個部分。
Filmmaker:最后,和我聊聊第六集教堂戲的布光吧,那個場景完全是用燭光照亮的。
菲莫格納里:為了確保Atlas Orion變形鏡頭可以達到效果,我們的第一輪測試中的一項就是只用蠟燭布光:我們用雙燈芯蠟燭,把它們放在人臉旁,看看會得到什么效果,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鏡頭炫光,以及光圈大開地拍攝效果會有多柔和。我覺得燭光的表現(xiàn)非常出色。此外,當時教堂內(nèi)景已經(jīng)搭好,所以測試是實地進行的。我們在教堂里做測試,看看教堂的墻會反射多少光線,是否需要調(diào)整油漆顏色或調(diào)整反射值。在實際拍攝教堂戲時,我們頭頂安了六個12英尺×12英尺的柔光箱,它們都裝有馬達,可以設定角度、微調(diào)和加以控制。它們散發(fā)出的大片光亮給了我們所需的曝光,但大部分布光效果靠的還是蠟燭,因為沒有它們你是得不到那么自然的燭光搖曳感的。
《午夜彌撒》是一部由導演邁克·弗拉那根執(zhí)導的基督教題材的7集迷你劇。本劇對宗教與現(xiàn)代社會的矛盾、絕望與希望的辯證關(guān)系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哲學探討。
劇情簡介
小島教堂里年邁的神父在前往耶路撒冷朝圣的路途中迷路并遭到了生著一對翅膀的神秘生物襲擊。飲下生物的血后神父重煥青春,相信拯救自己的是天使,自己穿過死亡成為了神的使徒。于是他把天使運回小島,打算把福音傳播給島上的信眾?;氐綅u上,小鎮(zhèn)居民沒有認出恢復童顏的神父,神父布道比以往更加激進,并施展了神跡。他在圣杯里悄悄摻入少量天使的血,先后讓禁錮在輪椅上的少女重新行走,讓病入膏肓的老嫗恢復健康。人們開始崇拜神父,逐漸喪失理智,變的狂熱。然而神父每施展一次神跡就會變得虛弱,并且逐漸發(fā)現(xiàn)自己對于鮮血不斷增長的渴望。一次神父失手誤傷了一個信徒,他竟然沒有對其進行急救,反而開始貪婪的吸血,逐漸喪失了負罪感。這一幕被狂熱信教的修女Beverly撞見。然而,他們并沒有認為這是邪惡的,反而認為沒有負罪感是因為來自神的意志。之后在修女和部分狂熱信徒的慫恿和支持下,神父和修女開始按個人意志歪曲經(jīng)義,誤導人群,激發(fā)狂熱,最后招致了整個小島的毀滅。
關(guān)鍵詞探討
盲目
在觀看過程里最大的困擾就是為什么神父和島上的居民會如此盲目,善惡不分,始終沒有對神跡和背后的力量產(chǎn)生過懷疑。不過仔細推敲后,發(fā)現(xiàn)還是在情理之中的。
先從神父開始說起。
神父的盲目是由對神的堅信和絕望的心理所造成的。
神父是一個虔誠的信徒和堅定的傳教士,但是他年輕時卻私通信眾育有私生女。這是對自己所獻身的圣壇的褻瀆,嚴重違背了教義和職業(yè)道德,身處俗世欲望和教義約束的矛盾中的神父注定內(nèi)心掙扎。首先,他為自己褻瀆神職而感到羞愧,為不能盡父親的責任而感到虧欠和愧疚。想斬斷塵緣盡心侍奉圣職卻又難抑制對妻女的牽掛,想照顧妻女又迫于社會輿論和神職要求而不得不把感情壓抑心中,同時為保護Sarah而對他們的關(guān)系守口如瓶。妻女于前而不敢認,圣殿在上而愧侍神。在強烈的負罪感下,神父選擇潛心研學經(jīng)書、虔誠侍奉圣職來為自己贖罪,把自己投入宗教之中希望藉此沖淡自己的痛苦,尋找解除痛苦的方法。斗轉(zhuǎn)星移,神父年歲已高,修行亦深,逐漸成為了島上德高望重的圣人。
神父虔誠的信仰指引他走上了朝圣的道路,也正是這種信仰成為了蒙住他眼睛的紗布。神父的信仰已經(jīng)到了一種迷信的程度。“圣經(jīng)里,迫害基督徒的掃羅作為一個罪人在接近大馬士革時被強光擊倒以致雙目失明,然而他收到了基督的啟示轉(zhuǎn)變了信仰,然后重見光明,成為了使徒保羅?!鄙窀甘侨绱藞孕攀ソ?jīng)里的故事,以至于把自己的經(jīng)歷和掃羅做類比,為自己的離奇經(jīng)歷附會地尋找符合的宗教解釋而不是科學辯證的來進行分析思考:此時的他已經(jīng)狂熱了。同時,神父把自己和罪人掃羅類比,這證明他心中存有強烈的負罪感,認為自己也是罪人。而掃羅最后得到了寬恕和救贖了,這反映出神父雖自知有罪,然而依然對獲救有著強烈的渴望。然而,如果是根據(jù)教義和但丁的神曲看,身居圣職還通奸這種行徑指定是要下地獄、不能得救的。這就意味著獲救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奢求和臆想。此時在神父的心中由不能獲救的絕望導致了自己可以獲救的臆想,并且這種臆想占據(jù)了神父的心智。因此在活下來且返老還童后,他把這作為對自己獲救的證明,并進一步進行自我催眠、自我欺騙,認為我是被選中的。如果他愿意自己是被選中的、是能夠獲救的、是上帝的使徒,那救了他的他肯定就愿意認為那是天使了。所以說,認為那玩意兒是天使其實是因為神父認定了自己是上帝的使徒。因此他就不用,或者說他就不愿意用科學來解釋分析,而用圣經(jīng)來附會說明。甚至當他發(fā)現(xiàn)自己在誤殺了Joe并喝干他的血之后卻沒有負罪感時,居然還用圣經(jīng)的典故來為自己開罪,甚而還給予這種瘆人的事情正義性和神圣性?;钕聛碇螅窀笡Q定回到島上傳道,把天啟帶給島民。然而,這時候驅(qū)動他傳道的已經(jīng)不是教義本身,不是對神的贊美,而是自己渴求得救的臆想。神父傳教、施展神跡的目的除了傳授天啟,一定程度上也是為認為自己得救這件事尋找證明。
另一方面,神父的盲目還因為人類原始的對自身渺小的恐懼和對未知的恐懼。第一,神父當時是弱小的。假如神父年輕力壯、當時頭腦清楚、精神充沛,假如他還攜帶了充足的物資,假如當時面對風沙的不止他還有朝圣隊伍里的所有成員,他還會需要黑暗里的怪物的所謂援助嗎?遇到這種面目猙獰的怪物肯定就轉(zhuǎn)頭就跑,誰還會把這玩意兒當成天使?。康诙?,天使的形象是未知的。假如萬物都是可知的,天使長啥樣圣經(jīng)里寫的畫的清清楚楚,人知道靈魂和死后去處的真相,那么神父就不會糾結(jié)洞穴里的怪物是天使還是惡魔,也就不會因此走上歧途了。在恐懼和絕望之中,人們愿意相信一切有可能拯救自己的事物:溺水的人會緊緊抱住急流中任何可以抓住的東西,失去平衡的人會竭力尋找支撐。對于神父來說,此時在將死絕望的湍流之中唯一可以抓住的就是惡魔的援助。生存的欲望壓倒了神父對善的追尋和對惡的背斥,最終使他飲下了惡魔的血,就此墮落。
從這里可以看到宗教信仰的一些特點,那就是我們愿意相信未知里是一種更高力量的存在,無論是上帝還是安拉。然而,這里也有令人迷惑不解的地方:為什么面對未知的更高力量,我們愿意相信他是善良的、是正義的、是仁愛的,而不是邪惡的、沮喪的、惡毒的呢?我想那就是希望。
希望
生產(chǎn)力欠發(fā)達的時代,正是自然崇拜產(chǎn)生且興盛的年代。人們?yōu)槭裁闯绨葑匀徊怀绨輨e的呢?因為對于當時科學技術(shù)落后的人類社會來說自然是莫測的、強大的乃至無敵的,活下去的本能使人示弱,因此人對自然有敬畏之心??墒牵幢愕卣?、海嘯、干旱帶來那么多傷亡損失,人為什么還愿意獻出家畜和糧食來敬奉自然呢?那是因為人們有生存的欲望,心中有希望:雖然摸不透老天的脾氣,但還是每年獻祭點牛羊吧,希望能夠討老天爺歡心,今年雨水能多一點。可見,人們的信仰其實都是帶有一點交換性質(zhì)的,不過是不太清楚交換能不能達到目的、被賜予的是什么、誰賜予、怎樣賜予的這些問題罷了。然而,這些問題雖然沒有答案,但是存在于人們心中的是對答案美好的、積極的猜測、希望和向往。希望使人們堅定信仰。
希望這種東西本身出自于人生存的愿望,不需要什么證據(jù)和證明。雖然沒找到原本的臺詞,但我記得有一句,“信就行,不必尋找原因”。當希望需要依靠所謂肉眼可見的證據(jù)來證明時,那么希望就不再是希望,卻墮落為附會和愚昧了。島上居民普遍過著不如意的生活,他們的能力無力改變現(xiàn)狀,心中普遍渴望能有一股拯救自己于危難中的力量,于是他們大都虔誠信教。但是,他們所信仰的真的是上帝嗎?還是說,無論是誰,只要能夠幫助他們實現(xiàn)自己的心愿的就是上帝、就為他們所信仰呢?他們信仰的是自己的欲望,而渴望在生活里尋找能夠證明愿望可以滿足的證據(jù)。這時基督教剛好是一個普適的、系統(tǒng)化的、有一定歷史積累的學說,適應了他們的需求。對宗教的虔誠不過是他們無窮欲望的外在表現(xiàn)和偽裝。于是,在不如意的生活里,因為他們愿意相信欲望能夠滿足,并且竭力使自己相信這件事(就像是催眠),生活里的一些小概率事件便和所謂神跡聯(lián)系了起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心理作用。不過,在劇中導演做了影視化的具象處理,比如輪椅少女站立行走、老人恢復神智、返老還童的醫(yī)學奇跡。妙的是,這些神跡在圣經(jīng)里都有類似的記載,例如耶穌使盲人復明。這時候,神跡、傳教和人們的自我催眠相互作用,視聽就被混淆,而一種瘋狂的、病態(tài)的狂熱和偏執(zhí)就產(chǎn)生了,形成了一種難以打破的屏障。這種屏障只有當遇到了毀滅性的標志性的例外事件時才能被打破,人們才會突然醒悟過來。這時候圣杯里傳遞的葡萄酒不是基督的血,而是瘋狂。這種瘋狂完全壓倒了人的理智,使人恢復到蒙昧狀態(tài)。當人愚昧的時候就很容易被利用,就意味著臣服和服從。
其實臣服是這種狂熱的必然結(jié)果。對更高力量的承認就以為對自身的貶低。為一個至高力量服務就意味著把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完全給出去,這時自由意志就被剝奪了,人就成了一個超然意志的容器,而服務的目的就是最后能夠回歸意志本源,即進入天堂和上帝同在?!咀ⅱ佟?/p>
如果人果真得到了上帝的召喚和啟示,即成為了上帝意旨的容器,其實也就是成為了上帝的代言人。這時個人的意志和上帝的旨意與圣經(jīng)的教義就是統(tǒng)一的、一致的。神父說的就是上帝說的,神父對圣經(jīng)的解釋就是上帝的原意。上帝的神通存在于不可見的經(jīng)文里,神父的神跡卻是近在眼前。神跡的震撼力占據(jù)了人們的感官,于是對上帝的崇拜就逐漸異變?yōu)閷ι窀傅膫€人崇拜。
《馬太福音》說,不要稱地上的任何一位為父,因為你們的父只有一位就是天父。對神的崇拜可以是宗教,而對人的崇拜就變成了邪教。神父和Beverly自認為代表神的旨意行事。當神父決定了自己是神的使者的時候,他就把決定的權(quán)利賦予了自己,實際上就把自己作為了人間的活神。從此人的善惡、事物的正邪不再是由神決定的,而取決于神父的判斷和他對圣經(jīng)的解讀。這就恰恰違背了圣經(jīng)要求。舊約里,先知以利亞與信奉偽神巴力的邪教斗法,并且最后用天罰將其摧毀。圣壇的捍衛(wèi)者反而成了瀆神者,牧羊人反而成了迷途的羔羊,這種合乎情理的荒誕就是這部劇的精彩之處。
先知是罕見的,而劇中的Beverly顯然不是先知,她完全沒有預料到船只和最后的庇護所會被燒毀??駸狎?qū)使下的人們由于神跡、傳教和自我催眠的多重作用,一路上追隨神父和Beverly的指示,然而此時Beverly的無知和庇護所的毀滅像炸雷般驚醒了眾人:原來他們一路追尋的并不是上帝的意旨,神父并不是先知。于是,神跡的誘惑、傳教的欺騙和自我催眠的形成的三重心理防線這時統(tǒng)統(tǒng)被擊潰,而這種病態(tài)的狂熱和偏執(zhí)形成的屏障就被瞬間打破。不能得救的絕望讓人們瞬間清醒過來;希望并不是靠外界施與和滿足的。
全劇主旨
一,本劇探究了宗教觀點和現(xiàn)代社會的矛盾。這個矛盾又可以細分為幾個矛盾。
首先是現(xiàn)代社會里神學觀下的認知矛盾,或者說未知和有知的矛盾??偟膩碇v,劇中篤信圣經(jīng)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用未知去驗證未知,并且用未知來作為領(lǐng)導。比如說,當輪椅女孩奇跡般的復原站立行走時,他們選擇用圣經(jīng)的經(jīng)文來解釋這一現(xiàn)象,而不是依托于有實驗、數(shù)據(jù)支撐的科學理論。當圣經(jīng)上的話以這些神跡的形式應驗后,他們就變得更加迷信圣經(jīng)的教義和神父的教誨,并把它們作為了指導行動的思想,接著變得盲從、愚昧和瘋狂。這就是第一個導演想表達的內(nèi)容,用未知去驗證未知,用未知來指導行動,只會倒向無知、愚昧和盲從。
其次是宗教與科學的矛盾。這一點和第一點有所重合,因此不加贅述。
然后是宗教和現(xiàn)代社會的制度和設施的矛盾。當司法公安法律制度與宗教發(fā)展產(chǎn)生矛盾時,在狂熱宗教信仰和信念的驅(qū)使下,宗教分子公然襲擊警察,嚴重擾亂了社會治安,沖擊著社會制度的穩(wěn)定性和人們對社會制度的信心。
接著是宗教和現(xiàn)代教育的矛盾。與宗教教育相結(jié)合的傳統(tǒng)教育很明顯已經(jīng)不適應現(xiàn)在這個多元化多樣化的社會。為防止由教育內(nèi)容不當可能招致的如種族歧視的社會問題,教育亟需把意識形態(tài)教育和中立的學科知識嚴格區(qū)別開,盡可能避免由于信仰立場不同而導致的不平等和進而引致的宗教對立和種族隔閡。
接著是宗教間的矛盾和沖突,同時也暗示著種族差異、歧視和不平等。在基督教占據(jù)主流的社會里,以伊斯蘭教為代表的異教是不占據(jù)生存優(yōu)勢的,而這種宗教間的不和諧直接影響著其信眾的生活。尤其當類似911那樣的帶有一定宗教色彩和種族意味的恐怖襲擊發(fā)生后,之前看似風平浪靜的宗教界和政治界馬上就會掀起駭浪驚濤。而生活在美國的穆斯林由于宗教上和民族上的聯(lián)系,非議、懷疑和中傷馬上會接踵而來,他們的家庭、事業(yè)都將遭到嚴重的負面影響。由于宗教上的沖突和矛盾,無辜的少數(shù)族裔的生存壓力將進一步加大,而美國種族歧視的社會問題又要進一步加深。
最后是宗教信仰造成的倫理問題。劇中,由于宗教信仰上的分歧,警察父子產(chǎn)生矛盾和隔閡,甚至彼此怨恨。在這種情況下,宗教并沒有把人們的心聚在一起,反而給家庭造成了沒有必要的分裂。
二,絕望和希望的辯證關(guān)系。小鎮(zhèn)居民生活在一種繁復的沉悶的日子里,一種可以認為是絕望的情緒里。小鎮(zhèn)居民普遍營漁業(yè)為生,然而油輪泄漏污染海水嚴重影響了漁業(yè),居民生活壓力加大。輪椅女孩的父母花光積蓄四處求醫(yī)為女兒治病,然而康復無望且負債累累;男主深陷車禍的陰影里難以融入社會;Joe在誤傷女孩后處處遭人白眼,心懷愧疚和憤恨……在這種悲觀情緒的籠罩下,人們迫切需要傾訴和壓力的釋放,于是宗教就成為了他們寄托心愿和緩解壓力的對象。當神父施展神跡治好了女孩的雙腿,醫(yī)好了臥床的老嫗,長久的絕望陰影里似乎投進了一絲難遇的光線。而正如溺水的人那樣,這群不幸的人拼命想抓住這一絲希望,并竭力使自己相信抓住的確實是希望。然而,正是他們所抓住的這看似希望和保佑的東西造成了后來一系列不堪設想的恐怖后果,帶來了家園的毀滅和墮落。當人們目睹家園燃為灰燼,一切歸于塵土,此時幡然悔悟,徹底清醒,坦然迎接日出時的終結(jié)。由此雖性命不保,卻杜絕了更深的墮落和沉淪。
絕望會使人變的盲目。絕望之中人會喪失辨別能力,變得短視,病急亂投醫(yī),把一切看上去能夠救命的東西都當作是庇佑。然而,絕望的短視中所看到的零星的唯一的希望往往是有偽裝的,稍有不慎就會招致更深的絕望。
絕望又會使人變得清醒。拋棄了一切幻想,重新審視自身,小鎮(zhèn)居民們終于認清了所謂神跡的真面目,把自身從神的幻境和束縛里抽出來。最后小鎮(zhèn)雖然隕滅了,但居民們沒有繼續(xù)墮落,這給他們靈魂救贖帶來了希望,也給小島以外的世界帶來了希望。在這里,就像破釜沉舟一樣,絕望又孕育了真正的希望。
總結(jié)一下:被視作最后希望的稻草往往引致絕望,徹底的絕望使人清醒并帶來希望。真正的希望不是幻想從外界得來的;人最后只能靠自救,只有自己去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希望的條件,希望才會到來。
三,恐怖主義??植乐髁x不是任何一種特定宗教的特定產(chǎn)物。任何宗教都有可能因為神職人員和信眾的錯誤而滋生狂熱,進而演化成恐怖主義。這意味著曾經(jīng)被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利用的宗教也許確實應該被有所提防,但是不應就此被歧視和污名化。同時,那些尚未被恐怖主義染指的宗教也不應對內(nèi)部潛在的威脅和苗頭放松警惕??植啦皇悄撤N特定教義導致的,而是宗教里普遍用未知指導下的愚昧和盲從導致的,由個人身份的剝奪導致的。由于主客觀因素的相互作用,這種對所信仰的虔誠信念導致的狂熱就成了打著宗教旗號的恐怖主義。就像酒神的傳說,彭透斯的母親在對酒神的信仰里發(fā)狂,最后竟帶領(lǐng)婦女手刃了自己不敬神的兒子。這種接近獸性、喪失人性的瘋狂和貪婪才是真正的恐怖。每一次科技對=領(lǐng)域有了新的革新時,愿宗教體系的權(quán)威必然將受到挑戰(zhàn),有時不得不為適應現(xiàn)代文明而對教義進行調(diào)整。這就給原教旨主義的復興創(chuàng)造了新的契機
四,還有就是其他一些比較零碎的觀點表達。比如性善論和性惡論。那些本性就惡的人不會因為學寫了幾句經(jīng)文和教義就變成好人,而本性善良的人也不會由于喝了惡魔的血就泯滅人性。再比如教義要求和世俗欲望的沖突,科學的心理治療和宗教傳統(tǒng)的懺悔的矛盾,由宗教差別導致的民族矛盾,等等。
總之,午夜彌撒是一部優(yōu)秀的,富有哲理的電視劇。盡管導演在敘事節(jié)奏的掌控上還需加強,但這并不妨礙它成為一部對宗教哲學進行深入探討的、發(fā)人深省的好劇。
注釋:①這種對教民的PUA在中世紀這樣的黑暗的、人們感到無力的時代無疑是行之有效的,人們普遍把希望寄托在神上。然而隨著生產(chǎn)力和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變得更加有能力和自信,更加渴望去追求物質(zhì)享受,這時貶低人抬高神的洗腦策略就遭到了挫折。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把得救和祭司的權(quán)利交還給教民,宗教隨著科學與技術(shù)的不斷發(fā)展逐漸和世俗社會相適應。如今反對宗教受現(xiàn)代主義影響的原教旨主義也正在興起。對經(jīng)典的字面解讀和反現(xiàn)代主義、自由主義使得原教旨主義更加的激進和極端,對教義的堅持使得一部分人甚至變得迷信和反科學。
And God said, Let the waters under the heaven be gathered together unto one place, and let the dry land appear: and it was so.
神說,天下的水要聚在一處,使地露出來。事就這樣成了。——舊約 -- 創(chuàng)世記(Genesis) -- 第 1 章 第九節(jié)
克羅克特島,遠離大陸的海上孤島,百許眾,漸衰落。相對孤立隔絕的環(huán)境非常容易催生愚昧的行眾。神父的到來如同火種催生狂熱宗教崇拜。宗教界限的界定無非是人的認知來決定,然后就產(chǎn)生問題,非統(tǒng)一的標準又怎么能區(qū)分邪呢。某些教義只是過于極端的宗教崇拜罷了。
萊利見到伊琳后的一次對話
伊琳:你還好嗎?
萊利:不知道。整個狀態(tài)我不明白,完全沒有思路。我是說在監(jiān)獄里生活很容易,有事可做……可是在這里,我什么都沒有,沒有前途。我只是還活著,沒有目標,只是呼吸,不知道為什么而努力,只是這樣活著而已。最糟糕的是我不該還活著 伊琳……
其實萊利從沒有和自己和解過,監(jiān)獄里出來就像是斷線的風箏,毫無控制。每次睡覺前他都能看到事發(fā)當晚的情形。然后夢到海上孤舟,等待日出。
我甚至覺得萊利和被害女孩之間產(chǎn)生了些微妙的關(guān)系。每次看到女孩畫面,似乎不再感到驚悚而是有了種安慰恬靜的感覺,就像老友再見面的一種釋然。
But let all those that put their trust in thee rejoice: let them ever shout for joy, because thou defendest them: let them also that love thy name be joyful in thee.
凡投靠你的,愿他們喜樂,時常歡呼,因為你護庇他們。又愿那愛你名的人,都靠你歡欣?!f約 -- 詩篇(Psalms) -- 第 5 章 第十一節(jié)
信與不信,隔著藩墻,或許永無破日,或許彈指之間。miracle(神跡)——展現(xiàn)神的最有力直觀的方式。普通信眾往往期待神跡的發(fā)生,因為宗教的本質(zhì)是尋求答案。
Leeza從輪椅上走下來的那刻,普通信眾徹底淪陷到狂熱的宗教情結(jié)。就此,一位新神出現(xiàn)。保羅神父的光芒將普照全島。
Every word of God is pure: he is a shield unto them that put their trust in him.
神的言語,句句都是煉凈的,投靠他的,他便作他們的盾牌?!f約 -- 箴言(Proverbs) -- 第 30 章第五節(jié) Favour is deceitful, and beauty is vain: but a woman that feareth the LORD, she shall be praised.
艷麗是虛假的。美容是虛浮的。惟敬畏耶和華的婦女,必得稱贊?!f約 -- 箴言(Proverbs) -- 第 31 章 第三十節(jié)
信眾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虔誠。當無法解釋的事實擺在面前,人們選擇投靠宗教,相信神的指示。萊利作為理智者,首先做的就是質(zhì)疑,認為其中一定是有原因可循,而非神跡。理智者和狂熱者的矛盾于是不可阻擋得形成。作為狂熱者代表的貝弗利,可謂狂熱到了瘋狂的程度,簡直不可理喻。她殘忍野蠻、無情又不講理。她可以熟背圣經(jīng),隨時引用其中數(shù)句,以此來作證自己。站在自以為高尚、神之庇護的角度批判他人,實則是對自己自私麻木的托詞,以為對上帝的無限度忠誠殊不知是道德的淪喪。但不可否認,她是全島最聰明敏銳的人。當她目睹神跡,看到普魯伊特教士年輕的照片,雖然照片模糊不可明辨,但她已經(jīng)洞察一切,接下來要做的就只有證明自己的想法——毒殺保羅神父。給保羅神父一個重生的機會,創(chuàng)造自認為的死后重生的耶和華。
Is it nothing to you, all ye that pass by? behold, and see if there be any sorrow like unto my sorrow, which is done unto me, wherewith the LORD hath afflicted me in the day of his fierce anger.
你們一切過路的人哪,這事你們不介意嗎。你們要觀看,有像這臨到我的痛苦沒有就是耶和華在他發(fā)烈怒的日子使我所受的苦?!f約 -- 耶利米哀歌(Lamentations) -- 第 1 章 第十二節(jié)
耶穌基督在最后的晚餐上說:這是我的肉,為你們舍的。這是為救贖人類而犧牲的。吃基督的肉,喝基督的血。領(lǐng)受圣體,滋養(yǎng)靈性的生命,共融在復活的基督的體內(nèi),并與耶穌基督親密地結(jié)合。獲得永生。彌撒儀式的最后環(huán)節(jié)領(lǐng)受圣體由此而來。有趣的是吸血鬼(代表惡魔)同樣讓人吸食自己血液來獲得永生的能力,傳播群體。
關(guān)于死亡的一段對話
伊琳:我們死后會怎樣?
萊利:會發(fā)生什么?
伊琳:你怎么想?我們死后會發(fā)生什么,萊利?
萊利:我不知道,有人說他們知道,我不相信,不過...我可以說一下我死后……
伊琳:那就說,你死后會怎么樣?
萊利:我死以后,我的身體停止了運轉(zhuǎn),停下了,是瞬間的,或者是逐漸的。呼吸停止,心臟不再跳動。醫(yī)學上的死亡。過了一會,大概五分鐘之后,我的大腦細胞開始死亡。但在同時,在...或許我的大腦釋放出一些二甲基甲酰胺(DMT),這是一種我們做夢時會釋放出的致幻物質(zhì),于是我開始做夢了。我的夢境從未如此宏大,因為它占據(jù)了一切,所有的這種物質(zhì)(DMT)被全部釋放出來,我的神經(jīng)元在燃燒,我看到記憶和想象交織而成的絢爛景象,而我就如同嗑藥一樣,真的就如同嗑藥一樣,因為我的意識在回憶中漂流。長長短短的夢境,混雜著回憶的夢境,還有...就像是最后的謝幕,這個夢終結(jié)了所有的夢,最后宏大的夢,清空了我的意識,然后...我停下了。我的大腦活動停止了,什么都沒有剩下,沒有痛苦,沒有記憶,沒有曾經(jīng)存在過的感知,沒有曾經(jīng)傷害過別人...沒有曾經(jīng)害死過別人。所有的一切,都原樣的出現(xiàn)在我面前。 電流自我大腦中消散,直到它成為死去的組織,死去的肉體。徹底的湮滅。所有那些,組成我身體的小分子,它們,細菌,微生物和無數(shù)個其他的小分子,它們曾經(jīng)生活在我的睫毛上,我的頭發(fā)里,我口中和皮膚上,在我內(nèi)臟里,和所有其他的地方,它們還繼續(xù)活著,繼續(xù)蠶食。我的存在是有意義的,我在滋養(yǎng)生命,我腐爛了,所有的碎片都進入了循環(huán),我成了無數(shù)個微小的存在。我的原子存在于植物中,甲蟲身上,動物身上,我就像天空中的星星,閃爍過一瞬間,消散在廣袤的宇宙里。該你說了。當你死后會怎么樣?
伊琳:說我自己?
萊利:說你自己。
伊琳:不,我不說我自己。
今天死去的不是我。
Blessed are the poor in spirit: for theirs is the kingdom of heaven.
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Blessed are they that mourn: for they shall be comforted.
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 Blessed are the meek: for they shall inherit the earth.
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 Blessed are they which do hunger and thirst after righteousness: for they shall be filled.
饑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 Blessed are the merciful: for they shall obtain mercy.
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 Blessed are the pure in heart: for they shall see God.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 Blessed are the peacemakers: for they shall be called the children of God.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 Blessed are they which are persecuted for righteousness' sake: for theirs is the kingdom of heaven.
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录s -- 馬太福音(Matthew) -- 第 5 章 第三-十章
透過萊利的視覺我們看到了絕美的宇宙氤氳,如同生命的脈動。一瞬間能夠創(chuàng)造一萬生命,也能夠湮滅萬物。
for out of it wast thou taken: for dust thou art, and unto dust shalt thou return.
你是從土而出的。你本是塵土,仍要歸于塵土。——舊約 -- 創(chuàng)世記(Genesis) -- 第 3 章 第十九節(jié)
當你仰望星辰是否也曾想到,構(gòu)成我們生命肉體靈魂的,曾經(jīng)也是那星塵中的塵埃。我們的肉體也終將化作塵埃構(gòu)成新的生命……
萊利和伊琳對話
…… 伊琳:這個我無處可逃的地方要干什么? 伊琳:要告訴我你需要幫助? 伊琳:要讓我害怕? 伊琳:我沒法相信你要讓我書怕 伊琳:我不相信 伊琳:如果你真的想這樣 那 我曾被更糟糕的情況嚇到過,我不, 我不會再讓那種事發(fā)生了 我不害悺 不會怕你 親愛的 如果你病了 如果你需要幫助/我不害怕 我會給你你需要的幫助 我會和你一起做/不去評判不會恐懼 告訴我你需要什么 告訴我我們?yōu)槭裁匆獊磉@里 告訴我你想要什么
萊利:你說的我為什么 帶你來這里 帶你來這里不是為了嚇唬你 或讓你無處可逃 我?guī)銇磉@里是因為在這里我無處可逃
我沒有你堅強 從來都沒有 我想要做什么? 我想要你劃著這艘船去大陸 離開這個地方永遠不要回頭 但我知道你不會這樣做的 我知道你不會相信這一切除非你親眼看到 我想要你 逃走 但我相信你會劃船回去 盡力去救所有人 我很抱歉必須讓你看到 我愛你 伊琳格林恩 我這一生都在愛你 以某種方式愛你 伊琳:我也愛你 萊利:我盡力了 萊利:我盡力了
萊利終于與過去和解,在這個世界焚燒殆盡,在另一個世界面對日出。
萊利完成了自己的重生。
Preaching the kingdom of God, and teaching those things which concern the Lord Jesus Christ, with all confidence, no man forbidding him.
放膽傳講神國的道,將耶穌基督的事教導人,并沒有人禁止?!录s -- 使徒行傳(Acts) -- 第 28 章 第三十一節(jié)
最后一場午夜彌撒,劇情隨之最高潮。信眾集體集體服毒赴死。普通信眾最易被非言蠱惑,在狂熱信徒的驅(qū)使下,理智、迷失混作一壇。
打開門,正如門一直敞開那樣,這樣才能傳播福音。信眾重生……
The grace of our Lord Jesus Christ be with you all. Amen.
愿主耶穌的恩惠,常與眾圣徒同在。阿們。——新約 -- 啟示錄(Revelation) -- 第 22 章 第二十一節(jié)
伊琳最后的回憶
萊利:會發(fā)生什么
伊琳:什么?
萊利:等我們死去的時候,會發(fā)生什么?
伊琳:是啊,會發(fā)生什么?
萊利:所以你覺得我們死的時候,會發(fā)生什么呢,伊林?
伊琳:說我自己嗎?
萊利:說你自己。
伊琳:我自己,這就是問題所在,這就是一切問題的所在。
這個詞——自己。不應該是這個詞,這樣不對,不是的。我怎么會忘記呢?我是什么時候忘記的?身體中的細胞逐個死去,但大腦還在讓神經(jīng)元燃燒,就像發(fā)光的螺栓,像身體里的煙火。我以為我會絕望或是害怕,但我并沒有感覺,完全沒有,因為我太忙了。這個時候我太忙了,我忙著回憶,當然了,我記得我身體里每個原子,都來自星辰,這副軀殼、這個身體,幾乎就是虛無的存在。哪里有什么固體的物質(zhì)?只有能量在緩慢地震蕩,沒有我的存在,從來就沒有。我身體里的電子混合著,舞蹈著,與我身下土地的電子,還有我不再呼吸的空氣中的電子在一起。我記得,結(jié)束在哪里并不重要,我又重新開始了。我記得,我就是能量,沒有回憶,沒有自我。我的名字,我的個性,我的選擇,都跟隨著我,我曾在它們之先,卻將會在它們之后。其他的一切都是畫面,沿路被我撿起,轉(zhuǎn)瞬即逝的淺夢,印在我逐漸死亡的大腦組織上,我就是在那之間跳躍的光,我就是點燃神經(jīng)元的能量,然后,我回來了。就憑借記憶,我回家了。就好像一滴水掉落回海洋,它一直就是海洋的一部分。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一部分,所有的我們,都只是一部分。 你,我,我的小孩,還有我的母親和父親,所有曾經(jīng)存在的人,每一株植物,每個動物,每個原子,每一顆星星,每一個星系,所有這些。宇宙中的星系比海灘上的沙粒還要多,而“這些”就是我們說到“上帝”的時候,所指的。
那唯一的存在。
宇宙和它無限的夢境,我們就是宇宙的夢境,只是一個簡單的夢境,我每次都認為那是我的人生,但我會忘記的,我總是會忘記,我總是忘記我的夢境嗎,但現(xiàn)在,在這電光火石之間,在我記起來的這一刻,我記起來的這一瞬間,我一下子全然領(lǐng)悟。
沒有什么時間,也沒有什么死亡,生命就是一場夢境,是一個愿望,且不斷地重復又重復,直到永恒。
而我就是這所有的一切,我就是一切,是所有。
我就是“我”。
是和愛人擁抱,是和親人做最后的祈禱,還是狼狽的拒死……
結(jié)局只有一個。生命終將逝去。
一切的一切將在日出之時華麗殞滅。
如果天使即是惡鬼、那么神跡也是詛咒,相信重生還是選擇救贖,最終殊途同歸。Hill House講家、Bly Manor講愛、這次Midnight Mass講信仰,多場主題深刻的辯論,強調(diào)象征、符號意義。比較起來尤其結(jié)局略不如The Haunting系列的感染力那么強。即便如此,美國恐怖故事的標桿仍然是Mike Flanagan
意識形態(tài)大旗能讓人盡情施惡而無感于個體罪孽,而每個人總有一天會被割去翅膀;就像史蒂芬金改寫了《卡拉馬佐夫兄弟》,又或者陀思妥耶夫斯基改寫了《撒冷鎮(zhèn)》
“天使”出場時整部劇的表達已經(jīng)昭然若揭了:它是魔鬼也是天使,是飲血者也是供血者;可以對標的宗教也如是:是純潔的也是邪惡的,是希望也是絕望。大量密集的宗教與哲學的臺詞,文學性根基由前幾集緩慢扎穩(wěn),伴隨著片中的血漿,卻譜寫出彌留之際最浪漫的詩篇。宗教即是這個世界硬幣的兩面,可最終得以匯聚——死亡前親吻愛人,日出前結(jié)束一切,信仰/歸宿都在熊熊燃燒,重生之前必先毀滅。兩段關(guān)于死亡的談論,簡直美得要哭出來了。
劇情是真的摸,高潮是真的快,說話是真的多,畫面是真的美!
9/10,純宗教和哲學劇,熬過前兩集之后第三集開始就很好看,第六集群魔亂舞,只要能看進去,內(nèi)核很值得細品,死亡與重生,神性與人性,信仰與執(zhí)念
可能是恐怖驚悚片導演中臺詞寫得最好的一位,又是一次關(guān)于宗教,信仰,向死而生的深入討論
??91%??75%(不是你喜歡的那種;弗拉納根,質(zhì)量保證。)銀翼殺手的雨水、午夜彌撒的陽光,詩意地灑落,普渡,無論善惡。
需要用心去細品的好劇。這不是什么恐怖爽劇,而是討論人性與神性,死亡與救贖。如今的末法時期,宗教早已不是原本的樣子,如果上帝能展示神跡,魔鬼一樣也能,路西法模樣的天使就是如此利用人們的信仰,人性被曲解的教義所扭曲。宗教信仰的產(chǎn)生就是為了給人們指出生的意義,以及死亡時的安慰。當末日來臨,真正的信仰也給了人們面對死亡時的從容與救贖,一切的存在都是能量的震動,生命是宇宙中的夢境,死亡來臨的時候,將會以一個最宏大的夢來謝幕。眾人高唱著“Nearer My God To Thee”一起Dying in the sun。
死亡是浪漫的,從來就沒有“我”的存在,不過都是宇宙的簡單的夢境罷了。"Remember we are dust and to dust we shall all return." (第五集的結(jié)尾最棒,最難受絕望,撕心裂肺,比第七集的沖擊力要大不少)
一個男孩請他喜歡的女孩和他一起半夜出海劃船,一直劃到天亮。在海上他和她講了一個故事,講自己是如何被一只吸血鬼咬了。女孩問:你是想嚇我嗎?想讓我無路可逃?男孩說:不,我是想讓自己無路可逃。我知道我一直沒有你那么堅強。我想讓你親眼看見,你才會相信。我希望你能一直劃到大陸去,不要再回那個島,雖然我知道你一定會回去救所有人。他看著天上的星星,星星的光暈在他的眼睛里無比明亮和美好。天邊一點點亮起霞光,最后溫暖的陽光照在他臉龐上。這一刻,他看見女孩小時候的樣子,人生若只如初見,真美好。女孩伸出手去拉他,下一秒?yún)s發(fā)出撕心裂肺的哭聲,男孩在眼前燃成了灰燼。
看海報以為是部邪典血漿片;看前幾集以為是部話癆神棍片;看完發(fā)現(xiàn)是部主題深刻詩意優(yōu)美的神作 。對于人,最恐怖的無非是死亡,而這部劇集披著吸血鬼和宗教的外衣,以每一個“我”為本,認真地討論了死亡,并告訴觀眾該如何面對,因為“我們是宇宙的夢境” 。
七集的體量,把“塵歸塵,土歸土”寫得悲戚而高尚,很不容易了
我們來自星辰的嘆息,塵土是我們的歸處。從創(chuàng)世紀到啟示錄,七小時劇本涵蓋原初行至滅世的宗教寓言。Mike Flanagan自編自導的文本之厚重,嵌套之精巧,新世界與舊經(jīng)卷的概念召回映射,夢魘迎來日出。重獲光明,分開海水,第二次機會才是神跡?!妒ソ?jīng)》如詩亦如謎,宇宙天頂是無垠夢境的劇院穹窿,圣歌吟唱同獨白傾訴架出進入天堂的虹橋,唯有聯(lián)覺思想與情感的音樂可以超越語言形成和音走出塵世。多少邪惡假你之名行騙,多少華美會堂借你之手以群分謊言屠戮羔羊。天使一登場,撒旦就發(fā)笑。垂死重力不斷牽引我們墜向死亡黑水,徒勞劃槳無法抗衡潮汐的圈禁。Deucalion和Pyrrha的方舟駛出洪水火海,911陰影尚未驅(qū)散,午夜復蘇指控異教的鬼瞳正在你我之間睜眼,真正恐怖莫如人世。失去同理和良心的世界,德古拉將從廢墟升起。
午夜彌撒是這三個里我最喜歡的。部分原因是對吸血鬼題材長久的愛,沒想到的是利用它解構(gòu)了信仰系統(tǒng),很驚喜又很合理?;浇淘S諾了宏大的永恒,但上帝已死,世界處在虛無時代啦;吸血鬼卻能以幾乎唾手可得的永生考驗你。我們存在主義廢物能做的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在黑暗的水中央,等待日出,在晨光中燃燒自己向你證明世界已經(jīng)瘋了。最后一集(兩集 煽的有點超過,小扣一星。
沉穩(wěn)慢熱,恢宏磅礴。邪惡的天使,扮成神跡的引誘,把墮落當成飛升,把殺戮說成救贖。跪向真主的人因為信仰的不同和猶疑而得救,那些不進神門的人卻都被屠戮。最讓人動容的其實是那位醫(yī)生,寧做一個死去的人,也不當可能永生的鬼。那最后的小小方舟上留下的是世俗意義上的男孩女孩,還是宗教意義上的又一版本的亞當與夏娃呢?
有信仰的瘋比和無信仰的喪比齊聚一島,在一場偽宗教信仰復興的“狂歡”后各自覆滅。披著怪力亂神的外皮陰陽某教+探討人性,一反傳統(tǒng)的吸血鬼故事拍法是優(yōu)點。但我并不喜歡最后兩集,或者說我喜歡的東西都在前五集。有趣的是,不喜歡這劇的人說前面拖沓,我反對;喜歡這劇的人說后面感人,然而我不喜歡。“無論在哪都不合群”確實是我的日常了……如果一定要有自己的參與在里面,我的參與就到醉駕無神論者小哥存在的時刻為止 ——他是我全劇最喜歡的角色。Father Paul有種怪異的魅力……blood-sucking Nick Cave!《God in the House》也非常適合做這部劇的outro
我是沙礫,河流,森林與山川,是跳動的神經(jīng),流動的血液,躍動的原子。我飛過大海,翻過高山,走進黑夜,迎向朝陽,變成宇宙以及無邊際的夢。
要是抱著來看緊張刺激恐怖片可以直接退出去了,這部劇肯定不適合你。今年最喜歡的一部,鏡頭配樂演員臺詞絕對值9+,甚至覺得比團隊拍的其它作品更好。
導演還是喜歡做很久很久的鋪墊。感覺他要用一生來超越鬼入侵了。
人該不該有信仰?你信仰的是否就是你信仰的?從頭到尾都在讓人不斷反思,可能開啟了一種新類型片叫哲學恐怖(笑)整體節(jié)奏偏慢,劇情推進不是個典型的恐怖片。比起對鬼怪的恐懼,人們信仰的崩塌、對生命的放棄才是最深層次的心理恐怖??赡苁莻€疫情時代讓人活在當下,珍惜所有的教育宣傳片:哪有什么神拯救你?你命只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