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搖曳的繁華,昨日世界的傷逝,是維斯康蒂的影像里一個不可調(diào)和,不可逾越的矛盾。是孤獨驕傲的薩利納親王在那個最后的晦暗清晨里的一跪,是奧芬巴赫瀕死前視野中少年迎著霞光舒展開的身姿,是路德維希草叢里清白、濕漉漉的死者的面孔。這位米蘭城的貴族,用他唯美,奢侈,富麗到了極致的畫面,在我們眼前拉開了一道紫醉金迷的天鵝絨帷幕,去碰觸沉淪坍塌的宮殿,廢墟間的晚照,嬗變的時代的脈搏。
《詛咒》講述的是納粹時期大家族的墮落和崩潰,人的罪、絕望、瘋狂,納粹的印記,對血與死的偏愛。從《豹》開始,維斯康蒂在這部影片中依然延續(xù)了對崩潰主題的探討?;蛟S從更早的時期開始,崩潰已經(jīng)成為維斯康蒂世界那個尖銳的旋渦眼。在《威尼斯之死》里,主人公對即將逝去的世界,是懷著一種挽留的深情,他在冥想中追逐,挽留并最終保存了這個世界,他所追求的可望而不可及的美,猶如塔齊奧的喻示,影片的結(jié)尾又似乎給了這種挽留以光明的希望。而《路德維希》中,路德維希卻是以營造的真實的城堡來抵擋現(xiàn)實世界的逐漸崩潰,他徹底拒絕與外界的聯(lián)系,卻在他周圍營造了一個夢境,這種挽留終究是無奈的,虛幻的,絕望的。
維斯康蒂在每一個鏡頭中編織他的色彩和想象,他對畫面的苛刻要求達到極致?!锻崴怪馈肥峭讣{的水彩靜止地流動在馬勒的第五交響(獻給死亡)中,《路德維?!肥侵惺兰o宏美的宮殿與瓦格納的英雄史詩交相輝映,暗示了巴伐利亞國王矛盾而悲劇的性格,以及理想與現(xiàn)實的可怕割裂。
1.所謂悲劇——路德維希
所謂悲劇就是把美麗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并且知道,要挽回毫無希望。
或者說,美的撕裂和幻滅?
如同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的一生,這位狂熱的藝術(shù)愛好者和世界上最美城堡的主人,最后變成了瘋子,在盛年自殺,只留下與瓦格納的傳世友誼,以及那座傳說中獻給茜茜公主——他唯一所愛女人的天鵝堡。
人的天性中就有對美的欣賞和追求,那幾乎是一種本能。美帶來身心的愉悅與享受,美的毀滅自然在人心中引起的震動和回聲也尤其大。就個人而言,這種毀滅足以導致生命的斷絕。當把這個過程展現(xiàn)出來時,那就成為悲劇。
路德維希的一生不啻是幕悲劇。甚至他的一生最后變成了在追求這一種悲劇。因為現(xiàn)世是丑惡的,與美不相容的。
他的一生始終在渴望著他無法企及的理想:愛,美,與自由,無限的自由。然而,他是國王。他的位置決定了他不能也不應僅僅是一名藝術(shù)家。這種追求被禁錮被掐斷了,我們看到了美麗被毀滅的最冷靜也最驚心動魄的過程。
悲劇的表現(xiàn)是多樣式的,含蓄的,冷感的,沉靜的,灰色的,諷刺的,熱烈的,洶涌的,極端的,濃麗的,悲劇給人的感覺,有時如行云流水,過后但覺無限凄涼;有時令人中心欲碎,痛徹心骨,有時卻是沉默的,甚至是抗拒的,難以理解的。有時溫存,有時清冷,有時滅裂。
在維斯康蒂精致到無與倫比的鏡頭下,路德維希的悲劇是沉默的,無窮忍受的盡頭——瘋狂。
在天鵝堡幽居的宮殿里,他稱病拒絕接見茜茜,那是他們此生靠得很近卻離得最遠的一次。相距咫尺,一去永訣。他聽著她離開,他在房門背后咬牙啜泣,一遍又一遍呼喚著“伊莉莎白”——她的名字,抽搐的聲音,絕望的啜泣。
“真摯的愛和深切的仰慕以及溫馨的依附感早在我還是孩童時代就已深深埋在我的心中,它使人間變成了天堂,只有死亡才能使我解脫?!?br>
生命的斷絕不意味著美麗的終止,甚至,生命的斷絕成為了美的一種保存方式。對于路德維希而言,生是窒息的,他失去了一切。瓦格納辜負了他,茜茜離開了他,而他鐘愛的胞弟,奧特親王先他瘋狂。除了死亡,再無解脫。除了死亡,再無美麗。
他喃喃自語,自溺并不丑陋,至少毫發(fā)無損。
而茜茜說,他只是闔上了雙眼,不愿再望向這個世界。
2.記憶中的孩子——奧特
那是個多么漂亮的孩子。漂亮而憂郁。
在路德維希的加冕禮上,他是最稱職的陪伴者,舉手投足,應對得體,掩藏在哥哥的光芒下,卻依舊閃耀如明珠。第二次露面的他,剛從普奧戰(zhàn)爭的前線歸來,已經(jīng)變得疲倦。年紀輕輕就過早厭倦了生命,失望,失眠,焦慮,最后發(fā)瘋了。這個王室家族的血脈里天生浸潤著悲劇氣息,狂熱的愛最后卻什么都失去了,什么都失望了。只能選擇自我毀滅。
記得奧特回前線的那個晚上,兄弟在路德維希的房間里相見。燈光投射在天花板上如流動的云彩,變幻成光怪陸離的影子。路德維希的聲音是高亢的,而奧特卻顯得那么低沉,對戰(zhàn)事失利的憂慮,對國家的憂慮。因為長時間睜著眼睛的睡眠而畏懼了燈光。驚覺的哥哥趕緊擰滅了燈,憐惜地去撫摸他的鬢發(fā)。并不強烈的光線下,奧特回避著適應了,含笑而憂郁的藍眼睛,那其實是張尚顯孩子氣的美麗臉龐啊……
然后是別扭的路德維希去向索菲求婚,家庭聚會上,奧特笑得那么開心,他真誠地祝賀索菲,為哥哥和她的幸福欣喜,遲來的茜茜溫柔地擁抱奧特,說,奧特是個好女兒。
再然后,王太后皈依天主教儀式上,那個不斷發(fā)著抖,目光凝滯,嘴唇顫動,對觸摸畏縮的蒼白孩子。
最后的最后,快要瘋狂的路德維希來看望已經(jīng)瘋狂的奧特,奧特,還記得我嗎,我是路德維希。歇斯底里的掙扎和喊叫止歇了。那個孩子靜靜地凝視著走近的他。路德維希將弟弟擁抱在懷里,像個母親那樣溫柔地整理他被汗水泅濕的頭發(fā),臉貼著面頰,側(cè)過來的眼睛里飽含淚水。
若干年后,路德維希說,我絕不能讓他們想對待弟弟那樣對我。
奧特成為了走在路德維希前頭的死者。行走于世的死者。
3.不用承諾也是如此——茜茜
茜茜,記憶中的茜茜,無論多久看她,也改不了記憶中的熱烈和美麗。當年的茜茜公主,是那個純真明媚的少女,成為奧地利王后很久以后的茜茜,變成了這個成熟,一舉一動都有說不出的風韻的婦人,但她也不再是路德維希的茜茜,盡管依舊是他所愛的那個茜茜。她高貴依舊,美麗如昔,卻變得矜持,理智,昔日無暇的金色鬢發(fā)已經(jīng)染上了歲月磨打的嚴霜。
月夜是屬于他們的,在月光下漫步,騎馬的時候,她會吐露她永遠不會向他人吐露的苦澀,寂寞和厭倦,裹著尸布的宮廷,不如意的生活。她把自己比作看見光卻拼命躲在暗影里的飛蛾。而他則在她面前神采飛揚地述說他的瓦格納,他的特里斯坦和伊索爾德,他的歌劇,他的夢想,還有他的愛。我永遠等你,即使不用承諾也是如此。當他們在一起時,他就是高踞山巔的一只雄鷹,而她寧愿是貼著海波飛翔的鷗鳥。
但她知道什么不該去追求,虛幻的幸福和美麗只是一時。她遠離路德維希,渴望他能就此重返一個國王最好的道路。她讓他去接近索菲,讓他去愛索菲,她甚至說他們兩人都喜愛瓦格納的歌劇。但她不知道,愛就是愛,無法混同。有些人,是永遠不會改變的,要他改變,就意味著要他放棄一切。路德維希不放棄。他只是失去?,F(xiàn)在他什么都沒有了,瓦格納離開了,死去了,茜茜也離開了,不再回來,而奧特,他離開去了一個活人無法到達的世界。
他終于萬念俱灰。在華艷奢靡到極處的宮殿里,他躲進了他用想象營造的世界。他徹底關(guān)上了門,徹底拒絕了王座上的生死榮辱。但沒有曾經(jīng)讓他煥發(fā)出無限靈感和激情的一切,宮殿只是一座囚禁的死牢。世上豈無一個愛我如己之人?昏昧暗淡的深夜里,他踏過那一具具狂歡后沉睡的軀體,寂寞得已不知如何微笑。
4.世上豈無愛我如己之人?
路德維希的一生顯示了一種驚人的浪費:造就了許多奇跡卻全部與他的愿望背道而馳。他的一生,是一種錯位的掙扎所能迸發(fā)出的最璀璨奪目的火花。不幸身為國王,使他與一切可能得到的失之交臂。在政治上,他十足失敗。登位伊始年不及十九,巴伐利亞便卷入第二次王朝戰(zhàn)爭——普奧戰(zhàn)爭的旋渦,王權(quán)既弱,君主年少,面對強大的普魯士王國,作為奧地利聯(lián)盟的巴伐利亞一方戰(zhàn)敗幾乎就是定局。然后是條約,賠款,罪責。普法戰(zhàn)爭爆發(fā)后,路德維希支持一個德意志王國的構(gòu)想,站在親族普魯士一邊,放棄了巴伐利亞的獨立地位,巴伐利亞在帝國范圍內(nèi)仍作為一個王國繼續(xù)存在。路德維希死后,弟弟奧特親王繼承了王位,不久既被堂兄路德維希三世取代,但此時巴伐利亞王國實際上已經(jīng)名存實亡。因此,有人指責路德維希實為喪國之君。的確,倘若以這樣的失敗來指責路德維希,他是不稱職的。然而,他并非不想做一位英明的君主,只是他對政治的理解是那么天真。他如何可以說出這樣的話:一個族的人戰(zhàn)爭,結(jié)婚,兄弟相殺,近親相奸,不明白到底是為了什么。王國不是以純粹的藝術(shù)來鑲嵌的。而他重金邀請了那位有著偉大天賦卻無偉大人格的藝術(shù)家瓦格納前來慕尼黑,資助他,庇護他,他修建了日后舉世聞名的拜羅伊特歌劇院,他建造了美倫美煥的宮殿,使巴伐利亞浸潤于流光溢彩的藝術(shù)芳香中,卻未能使巴伐利亞變得強大。他厭惡戰(zhàn)爭,然則豈非他厭惡就能避免。如果說路德維希是喪國之君,莫不如說是命運暴殄天物。
做個才子真絕代,奈何薄命為君王。
2005.12.29 elentari
http://www.blogcn.com/user22/elentari/blog/27483899.html歷史是串環(huán)狀結(jié)構(gòu),這注定后人難以窺其全貌。記得第一次知道路德維西這個人物,是看了部老電影《Ludwig II》,而后是巴伐利亞的風光片,娜塔莉?qū)β芬锥浪劳龅慕榻B,世界十大古堡介紹,1886年埃賓醫(yī)生的《性變記號》……每一次擦邊都加深了我對這個人物的興趣。
路德維西二世是那種充滿幻想、極度浪漫而過于敏感的人。也許正是這樣,他需要一中種多情愛戀的方式來體驗友情。而瓦格納和表姐恰如其分地扮演了這個角色,之后的馮·瓦里庫男爵、男演員約瑟夫·凱因策都沒能展現(xiàn)出如此之多的直覺和靈感。
他那個柏拉圖式的對象,應該能使他一直保有悲愴感人的幻想,同時能使之帶有一種迷惑人的情感抒發(fā)、熱情和誠意。顯然,結(jié)局都讓他失望。
國王迷失在愛情的花園里,絲毫沒有注意到《特里斯坦和伊索爾德》(Tristan und Isolde)里的二重唱只有自己獨唱,他手上只有一封親自書寫的熱情洋溢的信:“對您永恒的愛,您的路德維西,極其幸福并且永遠忠貞?!?br>
瓦格納定居拜羅伊特,暗示著和尼采的疏遠,而路易二世卻在那里為他籌建了這個凈化了的幻想所創(chuàng)造出的劇院...
這部電影的戲劇性,或許遠遠不及其本人的十分之一,但仍不失精彩地為我們呈現(xiàn)了這位天鵝散落在巴伐利亞的羽毛。
看1973的Ludwig II電影注意到了一個細節(jié):
我特別喜歡茜茜得知索菲被路二拒絕以后去開導她那段,作為一個有個性的皇后茜茜真的對她又愛又恨,那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我甚至都想把這段bgm換成ich g?her nur mir 了。茜茜對她說,你作為一個女人你為什么不首先向他證明你可以獨立,你可以周游世界而不是被關(guān)在這個小小的宮廷里,他要是拋棄你你先拋棄他好了。然后鏡頭一轉(zhuǎn)茜茜無奈又惆悵地捂住嘴望向天空,這時她無名指上的戒指閃閃發(fā)光,鏡頭再一切換兩個女人抱在一起大哭。我看得特別感慨,茜茜想要的的確是自由,但是她身為皇后實際上無時無刻不被囚禁在枷鎖里。因為她同樣了解路二和索菲,所以自己也沒有更好的選擇。作為女人,她這樣開導索菲無非是想把自由的希望寄托于她。因為事實上,他們?nèi)齻€誰也沒有獲得自由罷了。
越來越發(fā)現(xiàn)欣賞文藝電影是需要有耐心的,特別當你將一部237分鐘的作品推入碟機時。元旦假日的第一天,我便是這樣消磨了一個下午時間,終于看完了維斯康蒂的《路德維希》/《諸神的黃昏》,疲憊而又
壓抑......
一直都覺得《諸神的黃昏》這個譯名有些荒唐,難道僅僅是因為這部電影中出現(xiàn)了瓦格納,所以就一定要如此附和?整部《指環(huán)》的情節(jié)就是為了烘托那早已注定卻又是北歐諸神在竭盡權(quán)力設(shè)法避免的最后一戰(zhàn),也就是諸神的黃昏。神話的最后,眾神之宮殿瓦爾哈拉焚滅于英雄和蠻族的決戰(zhàn)之中,一個新的世界卻已在廢墟中孕育。而影片的最后,我們看到的只是Helmut Berger那張臉,頹廢與高貴交織,死一般的蒼白與病態(tài)的火紅色相映,烘托出歐洲歷史上最瘋狂,最富戲劇色彩的帝王最后的遺容。
誠然,路德維希二世絕非一位成功的皇帝,對于藝術(shù)與建筑的肆意揮霍,曖昧不明的外交政策,有著精神病史的家族血緣......使得巴伐利亞王國在他死后僅歷兩代便被普魯士吞并,只留下蒙其恩惠而得以寫就
的一部部不朽的瓦格納歌劇,美輪美奐的天鵝堡,和拜羅伊特的輝煌劇院供音樂愛好者朝圣。如同我們國家的李后主和宋徽宗一樣,只能留給后人類似記憶的君主,往往沒有太好的下場。生于帝王家可說是一種無比幸運的不幸,因為這樣的工作,根本不適合這些人。路德維希二世雖然并未遭遇亡國之君的厄運,其一生也可謂是大悲大喜,最后的死亡更是成為千古之謎,很難說,誰比誰幸運些!
故事開始于路德維希那場華麗而又繁復的加冕典禮,而在這之前我們還剛剛看到了一場這位未來帝王的懺悔。卸去皇袍皇冠修飾的臉,高貴而又敏感,略帶一點歇斯底里。Berger在我看來,始終還是屬于本色演員的范疇的,眼神中永遠充滿一份天真和頹廢,不論是在這部電影,還是在《納粹狂魔》當中都是一樣,可以說是一個絕佳的match!維斯康蒂在選角上向來是從不走眼的,最好的例子莫過于《魂斷威尼斯》中的Bjorn Andresen,久久讓人難忘!
情節(jié)隨著路德維希身邊的大臣的講述一節(jié)節(jié)地展開,從瓦格納,表姐茜茜公主,沒有結(jié)果的婚約,普奧戰(zhàn)爭,弟弟奧特親王的崩潰,到最后路德維希的自我封閉與毀滅,一步步地勾勒出了這一傳奇君主的一生。
追求完美的維斯康蒂是不會放過任何一處細節(jié)的,甚至在茜茜公主這一角色上,也毫不猶豫地請出了羅密大姐來擔綱演出,雖然這一板的羅密早已不再年輕,但卻呈現(xiàn)給我們一個更加真實的茜茜:冷峻,睿智,洞察一切,萬事止于禮。也許歐洲的觀眾,也和我們這邊的茜粉一樣,早已將羅密默認成了茜茜的不二人選了吧。在布景和道具上,維斯康蒂也永遠是那個大氣的維斯康蒂,宮庭的奢華,貴族們精致的衣著,甚至路德維希鐘愛的那個溶洞,也是迤邐精工,極見功力。不過,看完后終究還是帶了一點遺憾。對于劇中非常重要的瓦格納,導演幾乎將其刻畫成一個醉心于“皇帝幾乎要向我下跪”的小丑。也沒有分配任何一個鏡頭給瓦格納的任何一部歌劇的首演,不知是出于謹慎還是別的考慮。而對于天鵝堡的描繪,全劇中也沒有看到任何一幕全景畫面,唯一的完整影像只存在于路德維希向茜茜展示的那幾張畫。
與其他維斯康蒂的影片一樣,同性戀情節(jié)仍然得到了很好的詮釋,影片中最讓人激賞的一幕便是路德維希的貼身侍衛(wèi)在月光照射下在湖中暢游的身影。維斯康蒂的攝影機也絕不會錯過他上岸后的朦朧男體,
不由讓人想到《豹》中薩利那親王的那場沐浴戲。而國王與侍衛(wèi)在火光中的媾和,又和《納粹狂魔》中的長刀之夜那一段的攝影技法神似。
在配樂上,《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的主題音樂和《唐豪塞》中的《晚星頌》被反復采用,貫穿始終。同是注定的悲劇,決定了兩者的無縫切合,正如《魂斷威尼斯》中維斯康蒂對于《馬五》的運用一樣。
藝術(shù)到底是助靈魂升華,還是令其愈加墮落?或許,一千個人,會有一千個不同的答案吧!在影片中,路德維希因癡迷藝術(shù)而毀滅,但顯然,在維斯康蒂的版本中,這位帝王對這種宿命并沒有絲毫的不情
愿......
2008-1
這部電影的每一個場景,演員的每一句臺詞,每一次舉手頭足。都充滿了古典主義美感。這當然主要得益于沒落貴族出身,擁有淵博知識,和深厚的文化修養(yǎng)的Visconti本人。{電影中的金碧輝煌的宮殿我相信是“真正”的宮殿。(我覺得這也是靠Visconti的貴族關(guān)系才能進去拍攝的)。]
如果一個人具有貴族血統(tǒng),又深具文藝氣質(zhì)和才能。他可能會成為又一個Luchino Visconti。她也有可能成為又一個Audrey Hepburn,可他千萬不要掌權(quán),甚至貴為一國之主,那他鐵定是ludwig?。ɑ蛘哒f是南唐后主李煜,宋徽宗趙構(gòu)…… )他費盡大量的國力物力把偉大的音樂家瓦格納請到國內(nèi),讓他盡情的發(fā)揮自己的才能,演出他熱愛的歌劇藝術(shù)。他的愿望是讓國民得到最偉大的藝術(shù)享受。但國民并不理解他,對于他的人民來說:“瓦格納只是一個浪費了大量國家稅收的家伙!”甚至連他的一生最愛Elisabeth也不理解他:”(我不知道你怎么想的?你以為可以利用瓦格納使自己永垂不朽嗎?不,永垂不朽的只會是瓦格納和他的音樂!”)他應該被人們所理解嗎?這確實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就像一個母親讓自己并不喜好鋼琴,也根本沒有絲毫音樂才能的,并對此感覺萬分痛苦的子女練鋼琴。我們應該理解這位母親嗎?我真的說不清楚。我只能說,作為一國之君,他的國民在他統(tǒng)治下,感覺很痛苦,所以說他不稱職,他應該被推翻。
幸福從來都是一種抽象的概念,所以瓦格納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就感覺很快樂。 Ludwig貴為一國之主,也感覺不到快樂,他希望擁有所謂“絕對的自由”。但就像他手下那位上校告訴他的,“問問那些平民百姓,這世界何曾有過“絕對的自由”?!保渴堑?,他是一個在自己的國家中得到自由程度最高的人,但還想要“絕對的自由”!真是何等的諷刺和荒謬。
太具文藝氣質(zhì)的人,(或者說更準確的說,一個太感性的人,幾乎不具理性的人。)有一個最大的缺點就是——軟弱,軟弱,導致不敢面對現(xiàn)實。所以Ludwig面對和同胞兄弟普魯士戰(zhàn)爭時,他選擇逃避,(一廂情愿的和對方談和平)。當面對國家被(統(tǒng)一的德意志王國)吞并的危險時,(他的祖國巴伐利亞),他又一次選擇逃避。直接導致了巴伐利亞的亡國。甚至在接近人生的終點,面對自己的一生摯愛Elisabeth時,他再一次選擇逃避。(不愿意見她)。
黑格爾說:“性格決定命運?!盠udwig的性格不適合做一國之君。但他生來是做國王的命。所以他自己和這個國家的悲劇命運也就此被注定了。
3h46min好長的片子。湖中洗澡的少年和otto親王符合納粹美學:純種雅利安teenageboy真乃人間絕色,難怪30年代前柏林是歐洲GAY都!?。?/p>
巴伐利亞版宋徽宗,袁四爺?shù)囊暯侵厥霭酝鮿e姬。瓦格納真乃吃軟飯界的大神:啃老傍貴婦,吃到君王掏空國庫。親愛的妻子,我要賜給你世上最絕妙的禮物:帶你去見瓦格納。不堪生活之重壓時,藝術(shù)是逃避的出口??缭缴琅c興衰,這才是偉大的藝術(shù)。我們是凡夫俗子,要贊助瓦格納的藝術(shù)。
這部電影的宗旨其實就是說:一個人如果太文藝了,總歸是不能在現(xiàn)實世界里生存的。君王是如此,我們普通人也是如此。
千秋萬世名,寂寞身后事。卿本多情,奈何薄命。
個人覺得Helmut Berger同時像兩個帥哥:阿蘭德龍和約翰DEEP,同時又有男同性戀特有的妖媚和優(yōu)雅。。。他將路德維??坍嫷姆浅5轿?,而且是位為了電影可以自毀形象的好演員。。。
就像是為了成全維斯康蒂,路德維希二世過完了他豐富的一生。
Helmut Berg是我心目中吸血鬼扮演者的不二人選;但其實。。。我是被這部片子里路德維希的弟弟給秒了~
如果你聽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就會明白我對你的愛。
簡而言之就是一見渣男誤終身。本來路德維希雖然不靠譜,也不算禍害。但自從遇到瓦格納,命運的齒輪就擋不住地往亡國昏君的方向狂轉(zhuǎn)了。特喜歡他在天鵝堡和一群侍衛(wèi)喝得爛醉,然后他用充滿情欲的眼神看裸體侍衛(wèi)那段。
HB那雙眼,像氤氳的藍色大海。喜歡這電影,不僅為紅顏,華景,長鏡頭,也為看出鏡頭后那些悄悄流淌的情感——脆弱,神經(jīng)質(zhì),暗夜里緊扭雙手無聲啜泣,像跌進蛛網(wǎng)的飛蛾,掙扎得讓我心疼 。路德維希是夕陽,維斯康蒂是黃昏,HB是黃昏里最后一抹余暉,然后就都寂滅了
我從來沒有覺得原來Helmut Berger那么那么帥?。∩耨R強尼戴普都弱爆了好嘛?。?!anyway……最終Ludwig還是彎的哇
Thomas Mann the writer, Visconti the director, Helmut Berger the actor, are all the King's gaymen that create great artwork. But then I am only sad. It is not that I don't understand this apparently to many people incomprehensible madness, it is perhaps that I don't want to.
4 hrs~~~, really tested my patience
祈禱你像英勇的禁衛(wèi)軍,動也不動的守護愛情
大家居然都講意大利語,這本來就夠komisch的了!字幕翻譯得就更奇怪,經(jīng)常前言不搭后語,專有名詞的翻譯尤其暈,比如林德霍夫?qū)m被譯成林塔布普城,赫爾倫基姆澤宮被譯成貝克姆,明明是伊麗莎白卻被譯成埃里查貝多,真是讓人郁悶,掀桌!整個漫長的3小時58分看下來搞得我完全沒有安全感
迷戀的藝術(shù),玩物喪志。那一個天鵝毛飄落的年代,在那新的城堡里。愛情記錄著對您永恒的愛。您的路德維希。然后慢慢暗淡下來,衰弱的神經(jīng)
字幕和畫質(zhì)略影響觀感。維斯康蒂的每部電影都流露著挽歌氣質(zhì)。
字幕爛了點兒。另:這是四個小時的悶片?。4c356b37f
我一直堅信Richard Wagner才是他的最愛
這片子里有最美的Helmut Ber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