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10
第二季總的來說觀感略遜于第一季,也許是相比于第一季的跌宕起伏大開大合,第二季平淡了些許,從而令人更多察覺出不足。
第二季從時間線繼承了第一季的結尾,主題自然是詹姆斯和阿麗莎二人的重逢——激情瀕臨褪去后的重逢。用第三者邦尼作為切入點展開了敘事,其人物設定和動機等要素雖說合理全面,新的古怪人物形象塑造的生動,但是我覺得動機仍然不足夠強烈。第三者的切入成為了本劇的另一個線索,并且和二人重逢線索相互交織并進,我認為是挺好的手段。
一是緩解了重逢劇情可能帶來的爆炸性發(fā)展,讓二人的情感能更加委婉曲折的流露;二是推動了二人的重逢后的故事發(fā)展,劇情不僅因為二人彼此之間的關系而發(fā)展,其還圍繞著第三者做出行動一步步推進劇情。劇情在詹姆斯和阿麗莎之間的情感關系的錯綜復雜的變化與邦尼為達到目的步步為營之中達到高潮。
本劇的著重點之一在于激情逝去后的沉重、苦痛、抑郁、悲寂——總之便是“平淡”。當然,還有角色們神經(jīng)質(zhì)的性格,加重了這些方面的表達。阿麗莎內(nèi)心的掙扎,相比詹姆斯和邦尼更為復雜,而且她的精神世界是非常“古怪”的,但是全劇的筆墨大多用在新角色邦尼的身上,阿麗莎的內(nèi)心世界展現(xiàn)得有些稀少,未免令人覺得稍微無病呻吟。
每個觀眾看待激情逝去、重逢舊愛和困于過往夢魘的感受都不盡相同,在這里不再贅述。上文提到的第三者的切入,雖然意向很好,但是實際效果確實沒有令我滿意,而且縱觀全片有喧賓奪主之嫌。在此花費篇幅過多,導致后期阿麗莎和詹姆斯內(nèi)心掙扎歷程過于單薄甚至蒼白,直到結局。當然,結局是令人滿意的,顯得有些肅殺的晴天,詹姆斯阿麗莎在山坡上。讓人回歸平靜,正如本劇的主旨那樣,編劇沒有選擇相承第一季的激情而且著眼于“平靜的現(xiàn)實”,確實需要不俗的思想。
前方有劇透?。。。。?!
這部劇從高中追到大學,剛出來的時候因為這個有一點略微非主流的名字去看了,一發(fā)不可收拾!alex真的白月光了,這個男人太可愛了!
這一次看劇照什么的網(wǎng)飛太會吊胃口了吧,這張照片出來我哭了好久?。?!我不允許James出事,我還想聽他糯糯的對女主說Ok
后面確實是烏龍,這一季女主因為James的一封信以為自己被拋棄了,又想著找點事情做就和凄凄慘慘戚戚的男二結婚了,如果沒有James男二也會是一個好人!但并不適合Alyssa
Alyssa和James倆互相愛著對方,但卻又都不太堅信對方也是愛自己的,正如Alyssa說的“缺少愛的人的問題在于,她們不知道愛是什么樣的,所以他們?nèi)菀妆或_,容易看到并不存在的東西”這本來是說Bonnie的,但我覺得Alyssa和James也有這個問題,好在他們沒有被騙,只是不知道對方如此深愛著自己(強調(diào)是深愛)
記得上一季在餐廳里Alyssa回來和James牽手說的是不是你那只怪手,但是這一次Alyssa牽的就是James的怪手,那一刻我淚崩了?。?!Alyssa已經(jīng)接受James的一切了,她真的真的真的明白自己的心意了
這里James被虐的有點慘了,爸爸去世,Alyssa結婚(烏龍)
這里的OK又戳到我了,James太太太暖了
James因為母親自殺的原因,總感覺畏畏縮縮不敢表達自己的心意,悄悄地表白,在心里無數(shù)次的我愛你
好在這一次說出口也被Alyssa聽見了
中途Bonnie餐廳那一段我整個人懵了,因為她真的開槍殺了他倆,bgm也停了,遲緩了好久好久,我呆滯到開始哭泣然后聽見Alyssa叫Bonnie我破涕而笑,編劇你出來我請你吃飯?。。?!
還有最后Alyssa回到殺教授的那個地方,撲通一聲嚇得我雞皮疙瘩,James真的那一段演技絕了,哭的我上氣不接下氣,結果又是烏龍,編劇出來,我們集體想給你寄一點禮物
最后冷幽默了一下,爸爸的骨灰潮了?。。〔缓靡馑?,岳父大人,我笑出了聲。
最后最后,撒糖了
Alyssa說自己聽到James在拖車場說的話了,然后說自己也這么想
James:really?
Alyssa:yeah!
希望你們在另一個維度能平安快樂,Alyssa能治療好心理疾病,我們James也是,還完女主媽媽一萬塊,你倆要好好生活呀?。?!有很多人愛著你們呢?。。?/p>
里面每個有都有自己愛人的方式,或許像James小心翼翼的保護,或許像Alyssa憋在心里,或許像男二一樣大方袒露,也或許像Bonnie一樣受到傷害,但不管怎么說愛真的是一件非非非常美好的事情,祝愿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Alyssa or James
作為年度最受期待的英劇之一,《去他*的世界》第二季已于上周正式開播。如果說,今年上半年的《倫敦生活》第二季已然使無數(shù)觀眾陷入到笑中帶淚的復雜情緒當中,那么下半年亮相的《去他*的世界》顯然同樣不會讓觀眾“好過”。
毋庸置疑,《去他*的世界》是近年來英美劇中堪稱黑馬般的存在,它和《倫敦生活》一樣沒有被低成本、小格局的制作所限制,反而憑借著英式喜劇那一股濃郁而獨特的“喪氣質(zhì)”脫穎而出,成為少數(shù)在世界范圍內(nèi)大受推崇的電視作品。
但在備受期待的同時,《去他*的世界》第二季也受到了不少觀眾的質(zhì)疑。改編自查爾斯·弗斯曼(Charles Forsman)同名漫畫小說的第一季實際上已經(jīng)將原著的內(nèi)容講完。對于一部提供了非主流的價值觀思考的電視劇集而言,第一季的開放式結局可謂盡善盡美的處理。而以原創(chuàng)為主的第二季則會面臨著更多的困難和挑戰(zhàn),稍有不慎就可能拍成狗尾續(xù)貂之作。
但正如我們所見,第二季播出后并沒有出現(xiàn)口碑下滑的惡劣情況,外界評價甚至在第一季的基礎上還略有所上漲。截至目前,該劇的豆瓣評分高達9.2,已累積近5萬用戶觀看;IMDb單集均分超過了8.5,單集最高達到9.3;爛番茄高達88%的媒體新鮮度。在今年的喜劇類電視劇集中表現(xiàn)突出。
在第一季中,因親眼目睹母親自殺而患有精神疾病、有殺生欲望的男主角詹姆斯(James)和叛逆少女艾麗莎(Alyssa)共同離家出走。兩個年歲不到18的年輕人各懷心事:詹姆斯打算在外出過程中趁機將艾麗莎殺死,而艾麗莎則不斷受到繼父的騷擾和擠兌,厭倦無法獨立的母親。
在離家出走的過程中,詹姆斯和艾麗莎兩人誤打誤撞闖進一棟空蕩蕩的別墅,他們打算在這里短暫地休憩一陣子,卻意外發(fā)現(xiàn)別墅主人克里夫(Clive)侵害女性的私密犯罪錄像。等到克里夫回到家中時,他發(fā)現(xiàn)了躺在床上的艾麗莎,便毫不猶豫地實施對艾麗莎的性侵。但最終被躲在床底的詹姆斯用鋒利的刀刺中,失血過多而亡。
詹姆斯和艾麗莎粗略地處理了現(xiàn)場之后,便開始了一段神經(jīng)兮兮的逃亡之旅。他們來到艾麗莎想念已久的父親的住所,卻因遭到父親的背叛,而被一直在尋找倆人的警察緝拿。為了保護艾麗莎,詹姆斯扮成綁架她的匪徒,他不顧身后頂著槍的警察們的警告,朝著一望無垠的前方邁開了步伐……
詹姆斯并沒有死。這是第二季播出后觀眾首先可以長舒一口氣的地方,盡管詹姆斯被子彈擊中,但只是傷及到身體的非關鍵部位,在長時間的醫(yī)院修養(yǎng)后,他最終恢復了健康。不過,詹姆斯卻被迫和艾麗莎分開了,他們已經(jīng)很久沒有見面。
比起兩年前經(jīng)歷了一番風雨的艾麗莎,被繼父拋棄的母親其實更需要被照顧。回到生活正常軌道的艾麗莎隨同母親來到姑姑家,這里人煙稀疏,艾麗莎的生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寧靜。順便說一下,今年19歲的艾麗莎就要結婚了。
關于結婚一事,艾麗莎并沒有那么激動,她信任自己結婚的對象托德(Tod),但她心里至始至終掛念的都是詹姆斯,她甚至早已經(jīng)熟記詹姆斯寫給她的“分手信”。艾麗莎只是想要變得乖巧懂事一些,想要與過去那個叛逆、混蛋的少女劃清界限。
臨近婚禮舉行的當頭,所有人都沉浸在歡樂愉悅的氛圍中,但艾麗莎卻發(fā)現(xiàn),自己附近隱蔽的地方總是??恐惠v車。結合此前艾麗莎收到的那個刻有自己(拼錯的)名字的子彈殼,顯而易見,有人正在監(jiān)視著她……
在英國的電視熒幕史上,喜劇作為最成功的文化輸出之一,已經(jīng)征服了幾代觀眾。從被奉為經(jīng)典的《請講普通話》《是,大臣》《憨豆先生》《布萊克書店》《IT狂人》再到近幾年迅速成為全球爆款的《倫敦生活》《去他*的世界》,喜劇元素始終是英國人順手拈來的法寶。
甚至是在《黑鏡》《神探夏洛克》《唐頓莊園》這些偏向其他類型的作品中,編劇們也免不了會秀上一手英式幽默。
在某種程度上,“喪”和“腹黑”是英式幽默的兩大特質(zhì),這兩種特質(zhì)是成就《倫敦生活》和《去他*的世界》的重要原因。
表面看來,“喪”和“腹黑”是對人的惡意嘲諷,是不健康的;但其實它們的內(nèi)核仍是積極的。如果我們無法認清這個世界的不美好與荒謬,我們的存在不就等同于一個“楚門”式的騙局嗎?
相較于有原著腳本依附參考的第一季,第二季的人物形象處理變得更為棘手,畢竟在進入全新的情境后,演員們不可能始終處于第一季的表演狀態(tài)。所幸,第二季對這些人物形象的處理做到了與第一季相接壤、但又有所區(qū)別的層次感。
詹姆斯無疑是一個悲苦的形象,年幼時目睹母親自殺,這種灰色記憶對人格的影響是永久性的。因此他無法表達自我,或者說畏懼表達自我。在他看來,不得到就意味著不會失去。
對殺戮的迷戀使得他對“危險”也有著超于常人的洞察力。因此在第二季中,詹姆斯既做得到?jīng)Q絕地寫給艾麗莎“分手信”,也能在艾麗莎最需要的時刻出現(xiàn)在她的身旁。
在艾麗莎這個角色身上,我們能夠看到更多的是社會規(guī)則和時間對她的形塑。第一季中她還是一個叛逆的、憤世嫉俗的典型青春期少女,她咄咄逼人,不愿意忍讓。
而第二季中她已經(jīng)成年,她開始懂得去遷就和體恤母親,不再事事?lián)砹?。遭到性侵(盡管并未成功)的經(jīng)歷使得她變得敏感而自我封閉,這個角色的復雜心理跟《難以置信》中的女主角是頗為接近的。
新加入的角色邦妮(Bonnie),則是整部劇中最具現(xiàn)實質(zhì)感的角色。她是克里夫的情人,因撞死與克里夫有過性交易的女學生而被關進監(jiān)獄。出獄后的她,眼里只有復仇二字,為這個世界上唯一愛她的男人復仇。
邦妮生長在一個冰冷的家庭,母親接近變態(tài)般地嚴厲要求她的學業(yè),邦妮從未在母親身上獲得過愛,因不堪母親對她的冷暴力,最終離開了這個家。邦妮將克里夫施予的那點微不足道的虛假的關懷視若珍寶,她是一個“被嫌棄的松子”,對“愛”的盲目注定了她將會走向犯罪的極端。
英劇《去他*的世界》的成功可以說是意料之外,也可以說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在于,這部劇的制作始終是小氣的,沒有大型劇集的格局,沒有足夠的宣傳造勢,沒有任何強勁的話題性,也沒有明星演員的加盟。
但《去他*的世界》卻意外獲得了超乎預期的熱度,這與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高發(fā)的偶然性不無聯(lián)系。在我們身處的這個時代,語言隔閡、文化隔閡、空間隔閡已經(jīng)不再成為登天難題,優(yōu)秀的作品有了更多被人們看見的渠道,有了獲得更多觀眾的機會。
但《去他*的世界》的成功本身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它延續(xù)的是好萊塢影史上最經(jīng)典的電影文本之一《邦尼和克萊德》。
被業(yè)界譽為“新好萊塢開山之作”的公路匪徒片《邦尼和克萊德》(又名《雌雄大盜》)是整個好萊塢電影歷程中最經(jīng)典的電影文本之一。影片在當時取得巨大成功,但也遭到評論界的極大爭議,部分觀眾更將其視為骯臟的作品。
但從整個電影史來看,《邦尼和克萊德》并不是最早出現(xiàn)的“雌雄大盜電影”(Outlaw Couple Films或Outlaw Lovers Films),弗里茨·朗的《你只活一次》、尼古拉斯·雷的《夜逃鴛鴦》、約瑟夫·劉易斯的《槍瘋》等經(jīng)典好萊塢黑色電影、戈達爾拍于新浪潮時期的代表作《狂人皮埃羅》、泰倫斯·馬力克在新好萊塢時代拍攝的《窮山惡水》、羅伯特·奧特曼的《沒有明天的人》以及同志電影經(jīng)典《烈焰焚幣》等,均是這個文本架構的成功電影案例。
從雌雄大盜的設定到公路片的類型敘事,再到男主角表現(xiàn)出來的性無能,從浪漫主義到反抗社會秩序的政治化解讀,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去他*的世界》對《邦尼和克萊德》這部經(jīng)典之作的重構都是顯而易見的。
同為經(jīng)典的《十二怒漢》被依葫蘆畫瓢地翻拍了許多版本,卻很少有哪個被認為是失敗的案例;而《邦尼和克萊德》也有無數(shù)個變奏,每一個變奏都能夠給觀眾帶來驚喜。事實證明,只要契合觀眾的審美,經(jīng)典的電影文本在任何時代下都不會過時。
然而,《去他*的世界》第二季已經(jīng)給這個有趣而可愛的故事圓滿地畫上了句號,這部劇將不會再有第三季。
2019年也只有一個多月時間就要宣告結束,這個十年是電視劇集發(fā)展的一個新高峰,有太多電視作品為我們療傷去痛,也有太多作品像《去他*的世界》最后不得不與我們割舍。但無論如何,離別終將會是美麗的回憶。
作者| 卡洛斯的三棵樹;原創(chuàng)| 看電影看到死
編輯| 騎屋頂少年;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個人看法??赡苡袆⊥浮?/p>
看劇的時候,被彈幕帶節(jié)奏,帶得很煩很煩。我知道大家想看什么,仍然像第一季那樣,又喪又甜的少年少女,依然滿口真相,與世界為敵,來填補和滿足我們生活中不敢做的空虛,出于我們自己的私心,希望這兩個小獸互相舔舐傷口,卻永遠不要被治愈。
現(xiàn)在的評論常常這樣,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為了反套路而反常理,簡直忽視了看待一部劇的時候應該抱有的態(tài)度。有時候會拒絕覺得俗氣的溫暖,有時候會拒絕成長的話題,有時候還會討厭那些看上去永遠樂觀積極的人。
很多人只在關注第一季中槍的空白,卻忘記了James的那句話:“我想我明白了人對彼此的意義?!彼訨ames為什么還要折騰他笨拙地努力著的爸爸?這是你們想看的嗎?這是所謂“落入俗套的劇情”,但是這是我們想要的真實。
真相就是,經(jīng)歷傷痛的我們,永遠不會輕易忘記。我們試著戲謔,試著逃避,我們建立了自己的小天地。但是這些終究是幼稚的。沒有人可以用這種方式永遠地生活下去。小天地崩塌了不是世界末日,我們被拖拽出來,無法抗拒地去面對這冗長的人生,以及無法預料的還能更cao蛋的事,這才是這世界最cao蛋的地方。我們看著人渣被殺了覺得痛快,我們覺得他們沒有錯,但是這樣他們就能心安理得了嗎?他們就能回到從前,以為自己是個小變態(tài),想殺個人的時候了嗎?邦尼一開始有點點像第一季的James,酒館老板可憐兮兮說了好話,她就放下了槍,真正面對的時候,一切都變了。和James不同的是,有了第一次,在心中重新燃起了復仇的火焰后,她就更容易地走向了黑暗。而james早在第一季就已經(jīng)不是個小變態(tài),他變得溫柔,像個天使。
殺人不是他想的那么無關痛癢的事,他發(fā)現(xiàn)了,上帝視角的我們,哪怕電影看得再多,也必須也意識到這點。他們不可能回到過去了,不可能輕易地在重逢之后就相擁然后再愛上彼此,他們殺了人,不管那個人怎么樣。然后一個人差點死掉,又失去了所有親人,另一個人帶著差點被強和滿身是血的陰影,試著融合,尋找真實的存在感。
而且這不是他們僅有的傷疤,能看出來,深深影響著男主的還有媽媽的離開,他也想方設法從女主那里找安慰,不僅是他因為愛她而為她挨槍子的安慰,還有他失去所有親人后心里還有一個人要牢牢守住的安慰,還有媽媽離開留下的深刻影響的安慰,他渴望女主明確的回應,讓他知道他還有一個存在的意義,他想把女主變回事前那樣,那個改變了他的女孩,他試著溫柔,結果卻用力過猛,無視了女主的成長(所以不要再總是說女主然后心疼男主了,男主也不是完全純情的,不然就不是英劇了,后面兩個人都說出來而且互相道歉了,雖然一開始我也覺得虐男主虐的我心疼,但是看著看著都懂了)。而女主想要填補看著愛的人中槍的心痛,在這之中還有男主一封信甩掉她就音信全無的誤會,這使她產(chǎn)生了難以抗拒的矛盾。她想要忙一點來讓自己從無法拒絕的陰影圖像中抽離出來,而且她不自覺地仍然反抗著媽媽,想要快速結婚來給自己找存在感,但是聽到媽媽說這男孩真好的時候,她想到媽媽失敗的婚姻,她害怕了,不止因為心里還有James,而且因為她發(fā)現(xiàn)這根本行不通。女主回到James身邊后,也自顧自地開始放縱,不再假笑,沒有克制地發(fā)泄,只想找回適合自己的棱角,卻傷害了同樣還沒有痊愈的男主。這兩個人從第一季其實就開始從對方身上找答案,他們早就開始改變。我們總是向愛的人發(fā)泄,自顧自地寄托希望在他們身上,卻不知道他們有多么累,忘記了他們也有傷。當兩個人發(fā)現(xiàn)對方都變了的時候,不止是得不到愛的確定的誤會,還有一種依賴幻想的破滅,于是他們都爆發(fā)了,然后分開。直到男主返回去找女主,女主看到廚房里的男主,這時候,他們才真的找回了真心,對彼此的感情變得純粹,我的心放下了。
Plus,本來以為跟女主結婚的那個男生是個美劇典型的下半身思考憨憨,結果沒想到他是認真的,對女主也很好。但是事實是,他肯定承受不了女主的傷痕,也不是每個受傷的心靈都是需要一個老實踏實平淡的人來治愈的。愛情是真實存在的,也確有它的神奇之處。我看彈幕里有人這里說女主真幸運,不得不說,懷疑彈幕里的人抱著看韓劇的心態(tài)在看這部劇,男女主吵架了就求和好,經(jīng)歷過這些,難道都是說翻過就翻過的嗎,因為有男主和一個好人愛著所以說女主就是幸運的嗎?她自愈的屏障就是作嗎?雖然有時候我看著也生氣,不過男主視角的女主真的閃閃發(fā)光,就覺得她值得,然后反思生氣可能是來自我這只單身狗的嫉妒吧哈哈。
邦妮,從小就接受畸形教育,遇到了一個看起來不同于世俗的教授,我覺得首先是他對死板教育體制表現(xiàn)出的鄙視吸引了她,這滿足了她內(nèi)心深處從媽媽教育的影響下逃脫的心態(tài),然后病態(tài)地愛上了他。沒有上帝視角的話,被教授蒙蔽雙眼是可以理解的。大家都在罵她,她也是受害者,因為教授打醬油,所以就沒有人罵他了嗎?其實這種事情也挺普遍的,仿佛那個男人死了就脫罪了,深受影響的可憐的女人,卻成了變態(tài)。想起五十度*里面(忘了哪一部了),男主之前的一個奴隸,要傷害女主,彈幕里說這個女人恐怖變態(tài)精神病,只有很少幾個人脫去男主的主角光環(huán)責怪他??吹剿麄兙融H了邦妮,肯定有人失望極了,可是不然呢?想讓他們怎么做?再讓邦妮死掉嗎?如果第一部就是從邦妮的傷痕視角為主角開始演就不會這么想了吧。反套路是需要底線的,想一直出乎意料的話,可以去看惡搞。
不管怎么貼上喪甜愛情的標簽,這部劇從一開始就帶著家庭影響這條重要的線,我們不可能合上眼睛磕糖然后避而不談。
年輕的時候,以為自己有什么不得了的經(jīng)歷,所以給自己披上了刺猬的外衣,就像那些爭著說自己有抑郁癥的孩子。直到突如其來地撞上這世界無比cao蛋的一面,才發(fā)現(xiàn)自己之前幼稚爆了。曾經(jīng)不入世俗的怪胎,最后會被生活折騰成失敗者,抽點時間懷念懷念從前那個自己。(還在期待著的無恥之徒因為更長,所以更仔細地表現(xiàn)了這一點。他們家老二,到最后完全失去了天賦,被生活逼成了找雞湯喝的疲憊的家伙。一家人成年前后完全反轉(zhuǎn)的生活狀態(tài)也很真實。)未成年和成年,這兩個世界不一樣的。可能因為這樣,所以第一第二季的風格也不一樣了。第一季色彩什么的非常大膽,配樂也都很刺激,有點夢幻,是我們喜歡的少年少女,是我們想要的青春。而第二季整個都是暗淡的,氣氛低沉郁悶,兩個人很難正常溝通,憋不出什么讓人舒服的話來。Alyssa結婚,逃跑之后又回去上班,做她討厭的事,面對她討厭的人。這些都是成年人的故事了。我在看的時候也不自覺地把他們當做成年人看待,而不是那兩個在校園里無畏冷漠,特立獨行的孩子。我們能永遠逃跑嗎?就算閉上眼假裝不知道,我們也不可能脫離這一切,人生比你想象的短,但是卻很漫長。
喜歡第二季,因為給我的感覺太真實了。記得高中學校被人縱火,有的同學去世了。消防演練用處不大,因為突發(fā)情況手頭根本沒有手絹或者毛巾,把一大瓶水分給好幾個同學灌在袖子上,冒著大煙跑出來,心里并沒有什么特別的感覺,回宿舍才慢慢后怕,就像面對重擊,卻表現(xiàn)得十分冷淡的男女主,實在是一片空白。晚上坐在廣場上等待通知,看著天空,覺得自己什么都不會怕了。其實呢,以后還是連抽血都怕的要死。后來上了大學,因為理想和家里起了沖突,家庭對我的束縛和個性的忽略第一次讓我感受到恐怖,冬天光著腳在宿舍樓下的秋千上差點哭到斷氣,突然覺得自己作為人存在的毫無意義,完全喪成女主。然后掛了幾科,回家發(fā)現(xiàn)我最愛的姥姥得了絕癥,干巴巴地躺在床上期待著我,父母也被折騰得心力交瘁,那時我覺得我的靈魂都被撕碎了??捎帜茉趺礃幽兀窟€是要爬起來,用別的方法向我的理想靠近,還是要迎合著家里的想法,用力地討好他們,不想再自私地對他們殘忍。跟小時候相比,性格已經(jīng)發(fā)生了180度的轉(zhuǎn)變,而且并不是有益于自己的方向。有時候想起來,那些艱難地爬行著的時候,我并不是看開了,我沒有主動積極,我好討厭這樣的自己,好像自己低下了倔強的頭顱,有一種被灌了雞湯的難受??墒聦嵤牵瑳]人灌我雞湯,但是無法抗拒的,我們要往前走,再不低頭,就是愚蠢。這世界是個有心機的家伙,他知道怎么利用我們愛的人,來打壓我們的反抗。
James被打中的時候,18歲,他們再相遇的時候,Alyssa19歲。我執(zhí)著地想突破世俗的時候,18歲,一個巴掌打醒,精神破碎的時候,19歲。一季的時間,我看第一季的時候沒追,正好18歲,第二季緊跟著追了,現(xiàn)在19歲。然而跟他們兩個一樣,我們好像都老了30歲。
The end of the f***ing world. 世界不是一下子完結的,而是一杯不斷給你續(xù)命的慢性毒藥。
我覺得 The end 已經(jīng)不是世界末日的意思,而是我們在這個f*** ing world中,走向怎樣的結局。
但是能遇到一個,可以這樣靠近的人,成為彼此破破爛爛的天使,是多么難得的幸運??!因為相愛了,所以不再是孤僻的小孩,靈魂變得柔軟,身邊總是留著一個空落落的位置給彼此,雖然有時候很笨,看起來也變得庸俗,但是跌跌撞撞的人生,看起來好走了很多。
第二季真的愛了,james太天使太心動了~?_?希望他們好好的。雖然第二季有人覺得邦妮是個敗筆,這個見仁見智吧。也許第二季沒那么爽了,但是我覺得能夠放棄那種爽法,這樣自然地用完全相反的風格把兩季合適地串聯(lián)起來,讓我覺得更舒服一些。也別在第一季戛然而止,盡管悲劇有悲劇的偉大之處,但個人覺得第二季的結局最好。據(jù)說沒有第三季,那這樣不是最好的結果嗎?對他們放下心來,對這部劇這就可以安心地放手了。要是再爽一部,然后最后沒了第三季,我真怕我吊得難受哈哈哈。氣氛up了是需要降落的呀。
2019.11.5,最愛的英劇打卡結束。開始等無恥之徒啦~追劇什么的果然是人生之光嘎嘎嘎(*?︶?*).?.:*?
第一次好好寫長的耶,中間調(diào)過內(nèi)容,所以邏輯可能亂了,還是滿足噠~(′-ω-`)~抓緊滾去寫作業(yè)了
悶在紳士里暴躁,大不列顛島陰雨纏綿抑制潛藏的躁動。這樣陰郁的感覺很得我心。我更喜歡他們的青春喪劇,是國內(nèi)絕對偽造不出來的。國內(nèi)的片,十七八歲的都在三角戀暗戀墮胎高考與父母青春叛逆還有一貫的奮斗奮斗。好像國內(nèi)的小孩沒有思想也都不會迷茫,各種導演對于青春的認識也不過停留在祖國的花朵蓬勃生長上。這部片是最野的路子,第一季八級先是未成年人離家出走私闖民宅殺人拋尸待罪潛逃最后一個槍殺真的看到心都碎完。第二季是SM心理的完美詮釋加上復仇審判覺悟靈魂再回歸。三句四個詞臟話,暴躁老妹完虐全場。英國人那種抑郁在來回切換到語言和心理之間體現(xiàn),讓一切感覺更真實。所有的表演沒有大的動作,面部肌肉的抽搐,只是在眼睛里透露給你一點點,但情感給你的很滿。所以看英劇不可能不會大哭大笑的,但絕對是動心的。電影的配樂非常優(yōu)秀,我想英倫搖滾的豁達自然,輕松的哼唱著沉重與頹廢,是最好的畫面伴侶。
還有個感觸,就是覺得第二季沒有第一季那么過癮,總在想是不是劇本出了問題,但也沒看出哪里不對勁。劇末的一段質(zhì)問中Alyssa那句:‘我不知道,我當時才17歲。’我好像明白了。為什么第二季感覺整體很沉很悶,因為他們長大了。這兩年,James中槍傷,恢復,再行走,緩刑,喪父;Alyssa輟學,打工,早婚。不再是少年,被束縛在過去的事里面。第一季中,Alyssa一直說要逃離,沒有方向,就一直往前,沒有后顧之憂,就是隨著性子肆意妄為。這樣的任性讓人很痛快。第二季的Alyssa,提及到了要回去,要回家,要見未婚夫,告訴媽媽很喜歡婚禮。被責任義務社會規(guī)律拘束的Alyssa不再那么討人喜歡了。包括第一季的Alyssa對于死者強作鎮(zhèn)定勉強可以解決問題,第二季就剩噩夢糾纏被折磨到黯然失色。包括在第二季末的一段兩人與復仇女孩很長的質(zhì)問對話,對應了第一季與父親的對話。五分鐘緊湊的對話Alyssa回答質(zhì)問的層次多了。敘述案件,找到復仇女的痛點,揭露死者的變態(tài)傾向,灌輸給復仇女讓她接受,殺人時的無知,殺人后的折磨,面對陰影,對未知未來的安然。當初那個發(fā)覺一直依戀的父親并不愛自己只會傷心的Alyssa長大了。安定下來的人,總要更多的去發(fā)掘他的內(nèi)秀,才會覺得很美??偸且y讀懂點,但脫離了感官體驗的理解總是更深刻點。
這段迷茫無助的時刻我們真的很無能為力。我們一遍遍逃走,一遍遍回歸。聽著別人的理解,走著另一條不歸路。還沒試過害怕,胡作非為打發(fā)著自暴自棄的時光。不斷寄托希望給別人,不斷揭露失望的真相。這是一段,道理,放肆,抑制都無法拯救的時光。
每個時代的青春都是不一樣的。我常聽前輩們自豪的懷緬自己的青春過往,應和唏噓幾句。但這是我的時代,我的青春。前輩的道理只是放著我們走著彎路,卻沒辦法給我創(chuàng)造另一個終點。
我們走在跨越世紀的利刃上,往前往后都是方向。
為別人穿上婚紗,卻對我的分手信倒背如流。
下定決心繼續(xù)生活,卻對你的危險義無反顧。
被母親強迫學習的乖乖女做不了學霸,
精通存在主義的教授可能是人渣。
缺愛的人大多曾經(jīng)犯錯,因為不知道愛的模樣而被渣男騙,但更可怕的,是自我欺騙。
相愛的人難免羞澀,因為恐懼不能讓對方幸福而默默放手注視,但最甜蜜的,是終成眷屬。
為你殺人,為你挨槍子,為你逃婚,為你私奔,和你撒下骨灰,和你共生死。
你不能親了一個人,又對他不好。
我從沒有因為見到一個人,而這樣又開心又難過。
人生到最后,不過是燒成一團稀泥,骨灰撒在父母愛情開始的地方。
這個世界不需要我們這樣的垃圾。 所以,去他媽的世界,我只愛你。
我是俊俊,電影/文學優(yōu)質(zhì)答主,連續(xù)更新優(yōu)質(zhì)內(nèi)容已經(jīng)超過800天沒有斷更。
僅影評內(nèi)容在知乎已經(jīng)超過200K贊。多次寫出微信10w+和豆瓣官方轉(zhuǎn)載。
看完記得點贊+關注,禁止抄襲轉(zhuǎn)載。謝謝。
等了2年了??????終于上線了,簡直炸裂!
-I am sorry. - For what? - I shouldn't have made you my answer. 愛和恨的糾葛,大多源自于把對方看成是自己唯一的答案。
評論都在誇,但是我真覺得沒有第一季好。
“第一季,找個機會殺了她”“第二季,找個機會說愛她” lld
為別人穿上婚紗,卻對我的分手信倒背如流。下定決心繼續(xù)生活,卻對你的危險義無反顧。缺愛的人大多曾經(jīng)犯錯,因為不知道愛的模樣而被渣男騙,但更可怕的,是自我欺騙。相愛的人難免羞澀,因為恐懼不能讓對方幸福而默默放手注視,但最甜蜜的,是終成眷屬。為你殺人,為你挨槍子,為你逃婚,為你私奔,和你撒下骨灰,和你共生死。我從沒有因為見到一個人,而這樣又開心又難過。人生到最后不過是燒成一團稀泥,骨灰撒在父母愛情開始的地方,所以,去他媽的世界,我只愛你。
—我也愛你。 —嗯,別再嘮叨了。
—Let's get out of here.—Okay.
A。結局太喜歡了,雖然Alyssa和James還沒有結婚,但是最后的鏡頭我覺得他倆可以天長地久!這真的是一場負負得正的愛情,兩個又喪又叛逆的人,在“私奔”的路上互相治愈。曾經(jīng)犯過的錯誤會成為噩夢,但也終于會擺脫夢魘,更美好的是他們解脫了自己也幫助Bonnie解脫,他們都是一類人啊。
你一直不知道如何說出口的話,其實她早已聽到了。
“你不能親了別人 又對他不好”
小天使只要沒死就給五星?。。?!我可以一直做一個單身狗,但是我磕的Cp要一直在一起!??!??死?。?!還是要大喊一聲:“James是什么溫柔可愛的小天使啊啊?。。。?!”??
“我原本拿著一把刀,可遇見你之后我手里捧著一簇小黃花?!蹦睦镞€有比James更甜的男孩子
馬丁靴已經(jīng)買了,第二季也終于來了~
“缺少愛的人的問題在于他們不知道愛是什么樣的,所以他們很容易被騙,很容易看到并不存在的東西,但是,大概我們都會常常騙自己。”有的愛不浪漫但足夠堅定,有的愛是“你賦無形的我以有形,將我淹沒又還我自由?!庇械膼凼菍Ψ?jīng)]有目的地地想要離開,而你只是不問緣由地陪伴。誰的人生不是麻煩不斷又一塌糊涂,但就像Allysa對于James那樣,總有一個人會成為你所有問題的終極答案,不管發(fā)生什么,不要放棄,找到這個人就對了(可這也太難了??)。
猛虎落淚,2019年完整了。
全劇最戳我的是Alyssa說出服務員要扣工資,拒絕逃單的時候。突然感受到,曾經(jīng)對整個世界豎中指的少年時代總會過去,我們只能在滾滾而來的時間和無法躲避的經(jīng)歷中被打磨,被成長。
兩年前看這劇,寫短評的時候,不知道是因為剛分手,喪的一逼,還是骨子里天生的悲觀和叛逆,滿腦子F this ,F that,F the world。但看到James和Alyssa置之死地而后生,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鏡頭,總覺得這個世界可能會好一些,會多一絲溫柔。兩年后,當你,我逐漸被現(xiàn)實五次三番壓住頭,在地上摩擦摩擦的時候,當你,我認識到這該死的時代越發(fā)崩壞的時候,希望我們即便帶著滿嘴的血水,仍舊可以對這個世界和更多人嘶吼出:F!U!C!K!
救我??!他們?nèi)龅奶强忑J死我了!?。。?!
最初詹姆斯在等一個謀殺她的時機,后來詹姆斯在等一個說愛她的時機。經(jīng)歷那么多事情之后,詹姆斯也不再那么變態(tài),艾麗莎也不再那么叛逆。倆人互相了解,互相安慰,在這個操蛋的世界彼此守護著對方?!癐 love you too” ,《去他媽的世界》就到此為止吧。不能見艾麗莎,知道她要和別人結婚,一直躲在背后默默關注;父子關系終于有好轉(zhuǎn),然而父親卻突發(fā)心臟病死去;一直抱著父親的骨灰壇…詹姆斯這季出場時太讓人心疼了。比起第一季感覺要差一點,看完沒了第一季那種刺激爽快感。少了些喪,總體上多了溫情,變成兩人的情感和自我成長認知、和解、救贖。但我依舊愛這部又浪又喪而且還有點甜的劇。PS:“那是一個恰到好處的結局,一個命中注定會失敗的愛情故事。一個完美的悲劇,然而我沒有死。”詹姆斯這回歸臺詞簡直太優(yōu)秀了。
James是我會愛上的那個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