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又是待在我的硬盤里待了超過兩年的片子,這幾天趁著坐公交的時候,堅持每天一部分的看完。感覺男主很熟悉,應(yīng)該是蜘蛛俠里面的那個反派角色。演技還是可以的,就是劇本可能沒啥可以供他發(fā)揮的地方。一個好演員選擇劇本,和一個好劇本選擇好演員,都是一樣重要的。
故事設(shè)定在人類要毀滅的前一天,說是第二天凌晨的四點四十四分整個地球?qū)⒁惶柕妮椛渌鶜纭D兄骱团骱孟袷抢仙倥涞那閭H,女主是一名畫家,哪怕在人類毀滅之前,也不停的保持自己對藝術(shù)的創(chuàng)作。男主則沒有交代具體是做什么事情,就是在街上看到不少自殺的人,電視里新聞也不停的播放宗教,希望給大家以心靈的慰藉。男主還和前妻通了電話,結(jié)果女主發(fā)飆了,和他大吵了一架。男主就出去和朋友見了面,大家似乎沒有感受到末日來臨之前的恐懼,好像都還是保持著日常的生活,朋友聚會還是繼續(xù)喝酒繼續(xù)high。回來之后也和女主有了和解,大家各自都和自己的家人有了最好的告白,包括那個送披薩的小男孩。大家都似乎沒有感受到末日的來臨,直到極光的出現(xiàn),末日的來臨。
類似的世界末日的電影好像真的不少,一般的情節(jié)都是有個英雄來拯救世界的傳統(tǒng)。這次卻是從不同的角度,讓人類自然的滅亡,從故事的角度來說還是很新穎的。故事的敘事性上,如果能更深入人性的部分,就更好了。
那幅畫開始空無一物,然后黑白分明,之后色彩斑斕,但一片混亂變成了渾沌,然后又空無一物,無限循環(huán)。所謂末日,不過是一種隱憂,如今是前所未有的花花世界,色彩斑斕,卻一片混沌,我們可以輕而易舉得到任何信息,然而可用身體真切觸摸的東西少之又少。就這樣貌似生機勃勃的直至死去。 Ferrara導(dǎo)演表述一貫如此,談不上裝不裝B,至少他活著,思考著,想活得更好,用他的方式去表達,這就可以了,很真實。 至于拍攝手法,反正也把他打入獨立導(dǎo)演的大牢了,遭受非議,褒貶不一也屬正常。但我個人真喜歡他的鏡頭,平緩時的溫和親暖,緊張時的犀利尖銳,總是恰到好處。 從最慣常的戲劇規(guī)律來說,他敘事節(jié)奏一貫散亂。其實呢,至少我覺得這是個問題,作為藝術(shù)創(chuàng)作者,到底要不要和欣賞者交流?如果打算交流,應(yīng)該用一種什么態(tài)度和手法?百般迎合自然沒有尊嚴,作品也就失去了品格,反之過于自我沉溺,讓大部分欣賞者摸不到頭緒,不能進入其作品,也就失去了表達意義。這就要掌握一個度,既要揣測創(chuàng)作者和欣賞者各自的心理,還要權(quán)衡利弊,還不能缺少技術(shù)支持,沒個十年八年真拿不下來。 前些天看了看《超越套路的劇作法》,現(xiàn)在想,如果多看看獨立導(dǎo)演們的作品,也就不用看那本騙人的破書了。然而一旦打破常規(guī),就要冒風(fēng)險。難兩全。
這正是我夢想了許多年的那種末日——沒有方舟,沒有救世主,人與萬物的生命同樣輕如塵埃,一個也不能逃脫,也沒有必要逃。到4:44時,再沒什么藝術(shù)品能超越萬物共死的靜止的美了。
夜晚是毛茸茸的,燈光攪在藍色的霧里,街上有人木然走過,偶爾相互擦肩時,突然伸出枯枝一樣的手握在一起,喉嚨里擠出難辨含義的哭號。他們有的孤獨一人蹲在墻角,有的相擁而眠,有的三五群聚陷入幻境,有的結(jié)隊出門,捧著蠟燭又或者舉著斧子,對人開槍又或者跳下樓頂,到這時已經(jīng)無關(guān)緊要。末日是世上唯一的公平,因此末日是最慈悲的。
我特別喜歡開頭不久那段性愛場景的拍攝方式,冷靜又清晰,鏡頭瞄在“部分”上,人被拆解開來。他比常人更凸起的肋骨,她的吻落在上面,他微閉的眼和微張的嘴,脖子上堆起的褶皺,淡粉色的乳頭,皮膚上的斑點,小腹的疤痕,動作時壓扁又抻圓的肚臍,下身姜黃色的卷曲毛發(fā),她的手指在里面牽牽絆絆;她紅中帶黑的指甲油,手腕上的藍繩,毛躁的頭發(fā),內(nèi)褲勒出稍鼓起的臀肉,精致的髖骨,淺淡的汗毛,臀部的淤青,皮膚在他的手指下戰(zhàn)栗生出更多小疙瘩;還有他收攏的肩胛,粗糙的指節(jié),親吻時變形的鼻尖,揉搓她時在她腹部形成的紋路,你幾乎看得到皮下薄而柔軟的脂肪是怎樣流動。他們低聲呻吟,揉在一處,無比狎昵,鏡頭卻是割裂的。人不再是一個整體,而碎成了一片片區(qū)域、一段段肢體,“人”被賦予的“崇高”也被消解了。當(dāng)末日即將到來時,人沒了自大的資本,褪去精美的遮掩,露出深處的部分。他們的交媾那么清醒,又顯得那么疲倦。
后來他打skype,傻笑,哭泣,恢復(fù),逃避,面對;她梳妝,創(chuàng)作,崩潰,冷靜,拒絕,渴求。他們接吻,一起吃外賣,一起跳舞,一起“飛”,電視機里的人聲說說停停,他們好像在聽著,也好像沒那么在意。外面亮起了鮮綠的光,他們又躺在了一塊,望著對方的眼睛,他的皺紋與她豐潤的唇嚴絲合縫地對照著,但在此刻兩者已經(jīng)沒那么大的區(qū)別。在最后的時刻,他們看到每一個生命的面容,千萬不同的面容,都映在了對方的臉上。世上從沒有哪個人,曾這樣跨越地界、穿越古今地親密擁抱過整個世界。
坐在沙發(fā)上的男人看著鏡頭說:“我要抽我的煙,然后死去?!?/p>
然后他們死去,世界成了一團白色的光芒。誰也不害怕,再也沒有人會害怕了。
渣得有力量(這是哪位的名言。。?)!如此這番世界末日與宗教解脫或東方意境強買強賣委實太多太多,看得心煩;羅列想象中的畫面,片中人物的焦躁和絕望絲毫沒有感染到我;如果末日來臨,我只愿在黑暗中安靜歸去。
一部沒有G點的電影不是好電影...
剛開看我以為在通往末日的時間就是要做受
腦袋喝壞了拍的?
7.7;天大地大大於心不死
片子感覺挺混沌的,現(xiàn)在的末日片真是太多了,你從各種視角去看去解讀,好象都說得過去,不過我反正沒感到什么壓抑,也沒什么文藝性可言!
一次又一次被男主騙進阿貝爾費拉拉這個坑啊,簡陋也習(xí)慣了,新意也沒啥,結(jié)尾好弱逼。
所有拍世界末日的電影,都在強調(diào)一種突發(fā)性、混亂性和不可預(yù)知性,這也是大多數(shù)觀眾期望看到的。本片則反其道而行之,在世界的最后一天,沒有突發(fā)事件,沒有混亂,沒有歇斯底里,一切都和平時一樣,與父母通電話,看電視,叫外賣,前妻、現(xiàn)任隔著屏幕爭風(fēng)吃醋,做愛,吵架,做愛,最后同歸于盡。
好文藝的末日片
世界末日題材現(xiàn)在看起來真的是拍爛了。雖然前半段利用不同媒體加上不同“智者”的論述的交錯形成還可以的一種形式,不過整個影片過于的舞臺劇化,也未帶來更多新的思考。要不是威廉·達福 Willem Dafoe本身的氣質(zhì),影片走向可能更沒有章法。
寓意很深刻,文藝氣息濃,演技派
補
我杯茶(^o^)/ (It's not even Sci-Fi. 2013補記)
......
為愛而死是我的末日,因死而愛是世界的末日
影像。像黑洞一樣將我納入,實際上講述的也是黑洞。電影是一種顏色。當(dāng)然不是黑,仔細看,幾乎盡是必將調(diào)和出臟色的顏色,碰撞出了具有最深邃的純度與透度的某種恒定的東西...一種以4:44命名的顏色,凝注著幕前的我。
4:44 mon amour
地球最后一天除了繼續(xù)麻木虛無的活下去還能怎樣。導(dǎo)演立意是好的,可惜劇本太糟糕,結(jié)尾末日來臨昏天黑地一瞬間似乎是個解脫
估計很多人是被中文字幕坑了,但即使如此,我依舊對主旨理解不能。
費拉拉的這部新片就像一個與電影并無多少關(guān)聯(lián)的重金屬Music Video,它不該在屬于電影節(jié)的麗都島被評述,而更應(yīng)被供奉到威尼斯主島上兵工廠里的當(dāng)代藝術(shù)雙年展中,在那個早已模糊了電影與視覺藝術(shù)界限的場域里,一切關(guān)于質(zhì)量好壞、藝術(shù)價值的討論都是不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