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到底說了什么,到底想表達(dá)什么,真的不是很明白。
從表面來說,就是一單親媽媽被生活所迫,無奈投身風(fēng)月的故事。
這個偏遠(yuǎn)的小村,大概容納不下年輕人的夢想。
可是,齊秦也說過,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無奈。
外面的世界,對沒有生存技能的年輕人是相當(dāng)不友好的。
年輕的媽媽大概是很快被人騙大了肚子,又迷戀外面的世界,只能把孩子丟在小村,自己繼續(xù)外面逍遙。
可是,孩子總是要長大,要讀書的。
媽媽此時表現(xiàn)得很偉大,爸爸不要他了,我要。
即便是投身風(fēng)月也要。
這偉大的“犧牲精神”讓人很疑惑。
一開始,大概小三的生活還是蠻有滋味的。
可惜的是啊,人家是有家室的人,過了一段時間,總是要走的。
要說,這倆人的情話,當(dāng)著孩子的面說,是不是有點不太合適。
小三做不成,媽媽只能重回風(fēng)月場所賣笑。
看起來,里頭的少爺對媽媽還是有好感的,而且還是一副暖男模樣。
媽媽開始對少爺還是拒絕的,但人家少爺雖然只是個少爺,但條件還不錯,還能有車。
看起來,能給她溫暖。
于是,倆人就愉快的在一起了。
相較于小三時候的言語,這次可是來真的。
小孩子是看懂了,還是看懂了?
俗套的是,當(dāng)少爺嘗過了甜頭,本性就暴露出來了。
強(qiáng)迫媽媽接客,從此以抽頭為生。
小孩子,實在太礙事了,還是送回鄉(xiāng)下吧。
媽媽表示了一些堅持,但架不住兩頓打,乖乖屈服。
回到小村后的孩子,祖奶奶也很快走了。
這次,孩子是真的傷心了。
小小的孩子,大概已經(jīng)學(xué)會了麻木的看著如此生活,唯有祖奶奶的去世,會讓他傷心吧。
有意思的是,當(dāng)媽媽回來奔喪。
帶回來的,還是那個少爺,倆人好像和好了,一起合作做生意,大概日子過得很滋潤吧,爭吵少了很多。
可是,這樣的故事,有多少讓人共情的地方呢?
這個生活,是她自己選的,沒有什么好悲哀的地方,更沒有什么值得同情的地方。
如果真的愿意這么生活,那就別把自己標(biāo)榜的那么偉大。
孩子,她大概也從來沒有真心關(guān)心過吧。
最后,勉強(qiáng)可以切題的,大概是野雀吧。
生活中的你我,大概都是野雀,如果夠幸運,可以在天空自由飛翔,如果不幸運,撞到了網(wǎng)上,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你蹲在籠中,期待有一個人能買你放生,這是最大的幸運。
如果不幸,那只能被孩子抓進(jìn)紙盒。
封面圖片上的“白色代碼”,一定要注意是大寫+數(shù)字,全匹配。實在沒看懂的,請移步《本公眾號獲取資源方法》。最近發(fā)現(xiàn)微信后臺有時會刪除設(shè)定的自動回復(fù),如有后臺消息后未自動回復(fù)的,煩請告知,謝謝!
風(fēng)格有點像日本電影,我個人還有點兒喜歡。但導(dǎo)演沒拍出什么東西來。女主挺好看的。
詩意≠不真實
老男人補鳥售賣供顧客買來放生做功德,以野雀象征無法逃脫命運的女性。山中和城市兩部分有明顯的割裂感,山中的鳥叫蟬鳴與世無爭的氛圍、城市中的脫離了生活的情欲和暴力,一個是天堂一個是地獄。讓我想起最近一部長澤雅美的《母親》。
以兒童視角看女性之哀。野雀一生在“被抓-放生”的往復(fù)宿命中無法逃脫,直至死亡。女性的一生也在男人的占有、欺凌、示愛之間游蕩,直至死后化為野雀。這是無比悲哀的輪回。陳淑芳舉重若輕,李亦捷可圈可點。小男孩的部分反倒是敗筆,感覺他只是在刻意地表演寡言、無語、封閉,從他空洞的眼神中看不到任何內(nèi)心起伏。不僅是兒童演員演技和調(diào)教的問題,設(shè)定也十分做作。聲音效果做得意外地很細(xì)致。整體不及《川流之島》。
孤寂溢出屏幕。
這電影有點老舍《月牙兒》的感覺 都打這么低的分 …還陷在“歲月靜好”中呢?
氣憤,壓抑,渣男去死!她大概也從來沒有真心關(guān)心過孩子,自私的媽媽就是原罪呢
女主美
如果片名就叫野雀,可能會有3星。
爛的
觀影過程讓我思考了很多,關(guān)於劇本與影像之間的落差,很多場其實都可以想像劇本會怎麼寫,也能理解到編劇在劇本階段會怎麼去覺得合理,但是拍出來卻不是一回事,甚至到了令人出戲困惑的地步,我想或許是對影像的掌控力不足及經(jīng)驗上的不足導(dǎo)致劇本無法透過影像得到昇華。
留守兒童的困境 養(yǎng)育他的曾祖母去世了 再城里的媽媽掙著不體面的錢 被媽媽的皮條客當(dāng)作拖油瓶 以后怎么過? 媽媽口口聲聲地說愛我 說是我搞得你成了現(xiàn)在的樣子 可是你沒有問過我的意愿 你生了我 卻沒有養(yǎng)育我
拍的啥玩意?
按成片的素材,可以剪成一部還不錯的短片,只可惜,這是一部長片??赐觌娪?,查了資料,野雀作為一個重要的象征符號,始終不確定究竟指向的是兒子、母親還是阿祖,抑或三者兼有,導(dǎo)演在電影中的投射和寓意給得還是太多太混亂了,如果主題是女性不幸循環(huán)的話,那又為什麼不把兒子改成女兒呢?山上的戲和城市的戲,好難搭在一起,尤其是幾段祖孫畫外音,實在是矯情,拿掉會好很多,靈異和宗教元素也是毫無必要。李亦捷突破很大,之前對她的印象還停留在《當(dāng)愛來的時候》,這一次還蠻讓人驚喜,整個表演具有攻擊性又不失內(nèi)斂。
好痛,人生都好痛
190628@tff-中山堂(首映見面場):李亦捷小姊姊又演了個發(fā)揮嗓門的戲。運鏡很流暢,許多場景配合都市公寓的生活空間都很有壓抑感。不過導(dǎo)演大概自己也沒想清楚重點放在哪邊(野雀的含義太多)。開始是由山中小朋友的視角帶入,懷著新奇感張望世界;進(jìn)入城市後似乎野雀更傾向於雛妓,年少意外做母親的單身媽媽在情裡欲裡的泥淖中掙扎;最後野雀在阿祖去世後又變成去了又來的故人,加之前面鋪排了很多遙控飛機(jī)、牛排等現(xiàn)代物的入侵,好像又要懷緬山中清靜、濃厚人情。chi-eng內(nèi)嵌字幕,兩段床戲。
故事講述野鳥一次又一次被捕鳥人抓住、販賣、放生,在有限的自由里掙扎求存。女人在男人主導(dǎo)的社會中求生,不由自主的命運同樣可憐。自小跟著阿嬤在山林長大,常??带B兒飛翔、被抓、被放生、死亡,直至一天母親接他到城市的公寓同住。在局促不安的城市中與母親相依為命,但母親也不過是一只渴求愛卻受盡傷害的野鳥。為了生活,她當(dāng)上伺候男人的「酒店妹」;為了愛情,她承受暴力遍體鱗傷。山林的氤氳困住飛鳥,城市的哀號囚禁靈魂。自由只是假象,世界終究是個更大的囚籠,母子也不過求片刻安身。
人生很痛,但不是這種疼法,除了有點矯情,就都不太行。
無依無靠的女人,帶著孩子,四處漂泊,出賣靈魂,只想找一處可以休憩的地方,遇到的男人只想霸占她,可是到最后,想放手,心里卻還是只能指望這個壞男人。
2019臺北電影節(jié)- 整體都還要再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