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遵紀守法,還是以暴制暴?
關于法律 關于正義 關于復仇的電影一直有很多 相信這也是慣用的套路 守法公民 怒火攻心等等 不勝枚舉,但我今天寫這部電影的影評,是因為我在看完這部電影之后沒有感到千篇一律的感覺。雖然這片有些缺點,但是瑕不遮瑜,閃光點也是很多的,假如你是個忠實的喜歡那種總是下著雨的關于犯罪的B級片的影迷,我相信你也會同意我的觀點。但是我在看這部電影的資料時,有人說這部電影是一部黑色電影,這一點我是反對的。導演一定喜歡黑色電影,但這不是黑色電影,黑色電影是一種沒有類型模式的電影,一種見證人性的犯罪電影,在好萊塢的黃金年代就已經(jīng)具備了后現(xiàn)代主義電影的先鋒創(chuàng)意和犀利主旨。黑色電影發(fā)展到現(xiàn)在,雖然受到后現(xiàn)代主義的影響,創(chuàng)作元素已經(jīng)早非當初那樣,但是它的基本特征始終如下
1 故事的地理位置是城市
2 有非常多的“低照度”場景
3 主要人物的善惡區(qū)分模糊,不存在明顯的好人和壞人
遵紀守法?以暴制暴?
我認為這部電影雖然基本滿足以上的判定標準,但是它還不是一部黑色電影,黑色電影是一種類型片,類型片是必須可以大量復制的,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而《掠奪者》很明顯不是一部可以大量復制的電影。再說,黑色電影必須要有最基本的橋段和角色分類,這些都是有固定模式的。比如說優(yōu)雅的偵探,落魄的偵探,瘋狂的女人,告密的懦夫等等,這些都是相對固定的,觀眾欣賞起來毫不費解,大家看的不是新鮮,而是韻味,就像欣賞京劇的觀眾品味的都是霸王上臺應該走幾步這種問題。所以我覺得這部電影還是一個導演及其個人化的創(chuàng)作,沒有這些類型橋段和角色模式,是一個借鑒了一些黑色電影成熟元素的電影而已。
這部電影描述了一伙兒瘋狂的犯罪分子進行一系列針對Hubert的銀行的劫持,不管是否必要,通常還會處決至少一個員工(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充滿血漿又用慢動作展現(xiàn)的場景還是讓人看的很酣暢淋漓的)FBI和本地警察開始查案,但是隨著尸體越積越多,破案逐漸深入,劇情逐漸變得越來越有趣也讓觀眾越來越有參與感(此處不劇透)。
這部電影聚集了很多熟悉的臉龐,我忍不住有點好奇為什么他們會聚在這里拍這部電影
Willis扮演Jeffrey Hubert,一個大銀行的頭兒,人物的塑造不是很豐滿,給我的感覺只是一個堅強,但是又足夠冷酷,為了達到目的不惜一切代價的人。
Christopher Meloni 扮演Jonathan Montgomery,一個因為臥底特工妻子被折磨并殺死而內(nèi)心被折磨的FBI特工。個人感覺Meloni這個演員演警察的時間比很多警察當警察的時間還久,所以他對人物的塑造還是比較到位的,比如自己在酒館喝酒的時候看到對面情侶忍不住黯然傷神,或者一直存著妻子死前的語音留言,忍不住拿出來聽,這些細節(jié)都豐富了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
Adrien Grenier飾演一個特種部隊退役的FBI特工,他的目的就是復仇,殫精竭慮的復仇,一開始我覺得是個很平的角色,但是隨著故事的逐漸推進他還是給了我很多驚喜,就像Mims一樣(一個妻子正在被癌癥折磨的腐敗警察)
我承認,看這部電影的主要動機就是殺時間,但是它從開頭就緊緊的抓住了我,節(jié)奏緊湊,鏡頭切換流暢而又不會或快,配樂足以營造緊張感,整體偏冷的色調(diào)我個人也很喜歡,感覺和我心目中動作片經(jīng)典—諾蘭導演的暗夜騎士前傳不相上下。
看完這部電影之后,感覺這部電影說到最后還是討論了法律與正義以及人性的關系。
人性本惡還是本善,估計這個問題在我出生之前很久就已經(jīng)被爭論不休了很久了。人或許是善的,不管怎樣起碼這是一個善良的祝愿。
當我們只討論人的個體的時候,我們常常都是惡的。物競天擇的學說是一種解釋,當人類還沒有進化到今天這樣時,面對的是猛獸,暴風天氣,火山噴發(fā),地震,食物分配等等。這種情況下必然惡人才能在高死亡率下存活從而延續(xù)自己的DNA。所以我們可以看到 我們的身上充滿了所謂的七宗罪:暴食,色欲,貪婪,憤怒,懶惰,傷悲,自負和傲慢。這些原罪展開來說,無非是為了生存,這些都是自古而來我們延續(xù)的,所以我們丑陋,罪惡,自私。
而當我們作為群體出現(xiàn)的時候,這種情況反而加重了。畢竟人類是最大的群居動物群體,我們組成的一個小群體往往會作為一個更大群體的單位,就像一個個原子組成分子,分子組成細胞一樣。就像我們還小的時候班里經(jīng)常共同排擠一個人一樣,所謂欺凌和孤立的,就是恐怖的群體。這也能解釋為什么我們會恐懼打著“公民意圖”的群體,因為那只不過是多數(shù)人針對少數(shù)人的暴力。
但是如果人就是這么丑陋,也是很反常識的一件事情,畢竟從我們小的時候開始,長輩和老師就在向我們灌輸善良的觀念。慢慢下來,外在的灌輸被我們內(nèi)化成自己的東西,我們似乎也變成了明辨是非,知書達理的人。隨著武器和生產(chǎn)工具的進化,人類生存的難度降低,人類開始發(fā)現(xiàn)一個勞力的留存帶來的價值遠遠高于死去,人口搖身一變,變成了寶貴的資源。反其道而行之地部落存活了下來,這些行為漸漸成為了共識,而每一個新出生的生命,也會得到這樣的教育。這代表著人類從自身純粹的叢林進化發(fā)展,漸漸過渡到文明社會—這一切的原因是來自于人類為了維持龐大的群體,所以有了更強的生存技能,減少了個體之間的種內(nèi)競爭。
正義這種東西,就是建立在真實基礎上,最合乎道德的行為。而道德是大多數(shù)人默認的為了保持群體生命力的原則,所以按照這種邏輯,最有助于群體生存和發(fā)展的行為就是正義。
隨著群體的漸漸增多,又出現(xiàn)了法—更明確的“善”。法的出現(xiàn)是為了制止“罪惡”,就是破壞群體生存發(fā)展的行為。法的施行也是需要支撐的,這樣才能作用到具體行為上,稍有遺憾的是,真實同樣難以找尋,所以為了法的實行,人類一直在向著追求真實的道路前進,比如電影里FBI的長官為了破案一直在找尋最真實的真相,可以說他是一個法忠實踐行者。
但是只有司法公正的時候,我們才有理由相信司法可以起到它本該有的作用,只是很可惜,電影中的人在這種制止惡上,少走了一步。公意出現(xiàn),收走了所有人的部分權(quán)力,比如殺人。這些被收走的權(quán)力匯聚在一起,成為了群體的公權(quán)力,公權(quán)力是需要代理人的。
但是問題是,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自知自覺自制的所謂圣賢,在有足夠的利益誘惑而毫無風險成本或者是風險成本很小的時候,所有人都可能成為最骯臟的娼妓,比如電影中害怕被弟弟揭露從而謀劃殺死弟弟的哥哥,不勝枚舉。所以仔細想想,其實當公權(quán)力無法為執(zhí)行人謀取個人利益時,司法才是穩(wěn)定與公正的。目前最成功的做法是將公權(quán)力拆解,分化成若干部分,把法律的執(zhí)行分離出來,盡量少受任何非法的影響,就是所謂司法獨立。
但是即使是司法獨立,也難談司法一定公正,一定接近正義,比如說電影中腐敗的警察,作為公權(quán)力的代言人,為自己謀求私利,這種行為是很難根除的。正如之前所說,人類的本質(zhì)是趨向惡的,善良也不是人類自發(fā)尋找的,而是迫于很多原因形成的,即使是司法發(fā)達到任何程度都不能根治人心的惡,只能制止阻止惡。真相又往往很難確認,正義仿佛變成了一件很難的事情。所以讓法律來替代人做決定,不管多么可惜可恨而又無情,我們只能根據(jù)法律條文和證據(jù)來判決善惡。
再回到電影方面,我不可否認,劫匪在法律之外以暴制暴的行為確實讓我直呼過癮,感覺正義得到了伸張,從感情方面說也滿足了我惡有惡報的期待,但是從生活來看,我們得到的來自于法律制定者的最寶貴的財富,就是讓法律去代替人做決定,我們能觸及到的最接近與正義的,其實是平等。這是個中性詞,它不能有任何的偏向,否則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另一種形式的惡—維護某一群人的利益。不管怎樣,電影中做惡的人—不管是被道德譴責的惡,還是站在道德制高點的惡,最后都得到了報應。哪怕是伸張法律之外正義的人也不例外。
這部電影一開頭動作場面很有壓迫感,心想,臥槽,大片的感覺呀!怎么評分那么低呢?接著又是好幾場動作戲,也都不錯,然而,隨著劇情逐漸揭露……
銀行老板,一個老頭子,要殺他風華正茂的弟弟,人說長兄如父,年齡差那么多,且是老的殺小的,這是要多變態(tài),多不理智呀?不殺,最多分點家產(chǎn);殺了,萬一暴露,就是身敗名裂。值得嗎?
再說,在中美洲殺個人多簡單的事,卻要讓美軍去殺,再派隊美軍去滅口,這不是大炮打蚊子嗎?本來很隱蔽的小事,硬生生搞成驚天大案。
再說復仇的那隊人馬,也是同樣的大炮打蚊子思路,本來直接找老板下手,要錢要命一次搞定,卻來個連環(huán)搶劫,濫殺無辜,也不知哪得到的情報,第二次搶劫就準確找到罪證,后面還搞啥呢?
FBI連架飛機都攔不下來,讓人家飛出美國了,也是醉了。黑警察前面把老婆看得那么重,馬上就為了莫名其妙的正義感,一定要把錢追回來,簡直是故意送死嘛。
最后,一直堅持法治的FBI隊長,先義正嚴辭的數(shù)落了特種兵一通,不能私自復仇,造成很多附帶傷害,讓很多人痛苦等等,然后接著就把老板捅了!
終于明白評分為啥那么低了……
根據(jù)政府書和社會契約論觀點:
在原始社會有一群人為了最大限度維護自己利益,而把私力救濟的權(quán)力讓渡給了一個組織,讓該組織用公力救濟維護群體利益,這個組織雛形就是國家,國家的立法行政司法權(quán)力是由公民讓渡的,因而它要維護公民的合法權(quán)利,當某一天國家的公權(quán)力被別有用心者利用,不再維護個體的權(quán)利時,公民可以行使私力救濟的權(quán)利嘛,如果行使了算犯法不。
這是個法理學問題。站在國家群體自然不愿意公民有私力救濟的權(quán)利,但是對于可能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平民而言肯定是希望保留私力救濟的權(quán)利的。
注:權(quán)力power一般指國家機關的,權(quán)利right是公民的。權(quán)利和權(quán)力主體是civilian和government
公民把私力救濟的權(quán)利讓渡給了國家。國家擁有了權(quán)力,在通過立法把部分權(quán)利還給公民。
這片主要是諷刺僵化腐朽的資本主義政治制度(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尸骸是很好的詮釋)因為錢,資本家可以不顧親情,腳踏法律,買通特種兵小隊頭頭殺親弟弟,然后讓另一只小隊滅口這只小隊,簡直了。 至于為啥不用外國黑幫,雇傭軍啥的。 ??這是劇情需要啊。 何況也是在變相說 我們美國大兵戰(zhàn)斗力杠杠的,這種臟活交給美國大兵最靠譜了。交給其它隊伍不怕被黑吃黑啊。你沒聽那個fbi臥底說: 我接到命令就覺得不對勁(大概是盲目自信,不相信袍澤會叛變),但是我還是得執(zhí)行命令。 because obey the order is our natural duty,i can't reject for my anxious.
資本家因為有錢,雖然罪行暴露了但是飛到了在國外,逍遙法外。法律這時候成了擺設。
我對臥底大兵那句話印象深刻:
eyes for eyes .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FBI老探長妻子臥底販毒集團因身份暴露被折磨挖掉雙眼而死。 探長也相信法律啊,但是法律在金錢面前低頭了。鄉(xiāng)村警察收錢隱瞞證據(jù)差點使毒販頭頭逍遙法外。
探長在家里懷念自己妻子,不知不覺拿槍對著頭被搶劫團伙頭目一聲喚回人間,搶劫犯想和他合作揭露政治丑聞,伸張正義,他卻反問別人不怕下地獄嘛。 對方一句:我下地獄,把上天堂機會留給別人讓他頓時無語。FBI老探長嘴巴還挺臭說 :老子不和你們這些強盜小賊合作,我只相信法律。(他說這話的時候不知道有幾分底氣)
男主的小隊因為誤殺袍澤而憎恨買通軍官的資本家休伯特,通過制造大案引起警察注意讓警察調(diào)查休伯特。并且甩出資本家用來制約某議員鍵證據(jù),讓資本家和該議員罪行敗露身敗名裂,不得不逃往鄰國。
原本男主小隊的初心是復仇,為被誤殺的袍澤復仇,順帶劫富濟貧。當羅賓漢(這男主有點中二)想的挺好的,但是最后隊友不聽指揮殺了無辜保安,還想攜款逃走。 看到這我就知道這片在諷刺 :屠龍之人成了惡龍。 錢真不是個好東西。
后面老探長在鄰國的茶館找到了大兵,大兵正在蹲守準備干掉資本家替無辜人償命。當探長說出:那毒梟被同宿舍的犯人挖掉眼睛的事情后(這是大兵花錢做的),我就大概猜出了結(jié)局。注意這里剛好和前面大兵說的eyes for eyes前后呼應 果不其然,老探長也是知恩圖報的人,自己干掉了囂張的資本家。大兵開槍殺了資本家后知后覺的保鏢。然后甩一甩衣服,揚長而去,只留下自己那瀟灑的背影,果真配稱為羅賓漢。
Money is innocent,greedy is the original of vice. it depends on the owners' using.
本片很有教育意義:錢可殺人也可救人,關鍵看所有者怎么使用它。
注:羅賓漢是美國著名的西部牛仔,一手左輪玩的出神入化,專門行俠仗義
沒看懂的人挺多我就放心了。
亂糟糟 懵懂懂 很無聊
3.5星。冤有頭,債有主。斬草除根,美式正義。
拍攝手法還不錯
完全沒看懂!好像每個人都有故事有暗線,但是似乎沒有敘述清楚。畫面做得還是很精美的,特別喜歡全是夜雨的場景。
好多矛盾交織在一起,雖然制作成本小了點,但無傷大雅
開頭還挺吸引人的,就是,沒看懂…
人都有貪欲,人都不干凈,片中的各個角色都不是干凈的
還可以,開頭扮相挺霸氣,后來風格就變了。由槍戰(zhàn)變成文戲了。。人物塑造還可以 尤其那個悲情的墨西哥警察
動作戲可看,其余無味
非常好看,動作警匪、懸疑燒腦。
一些hardcore搶劫槍戰(zhàn)之外是各種無聊人生感慨,情節(jié)反轉(zhuǎn)的人物邏輯太過詭異……
演員很好,配樂不錯,劇情有點飄。。。特種兵小可愛的反轉(zhuǎn)恕我不能接受 囧 這結(jié)局唬弄誰呢 囧
簡直是太難看,快進都覺得慢
小布演個GAY就算了,為毛那末容易就掛了,好歹也掙扎一下下,是制片方?jīng)]付掙扎費?電影太弱了。。。。
我知道為啥叫掠奪者了……掠奪了我的時間……
沒看懂,等谷阿莫講順敘劇情
5.8/10 dvd
制作不錯,故事編的一般
挺有意思啊,內(nèi)容挺新奇的,劇情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