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奕新(朱海彬 飾)一家在汕頭經(jīng)營一家小雜貨店,他和妹妹都在讀中學。他在汕頭金山中學就讀,和同學梁夢潔(盧倩 飾)青梅竹馬,互有好感。本來夢潔準備大學考中山大學的,奕新也跟著報了中大。誰料后來夢潔反而去了杭州一所大學,只有奕新上了中大。在大學里,兩人仍有書信往來,雖然夢潔也有了男朋友。奕新(吳啟壘 飾)被選去演話劇《暗戀桃花源》,和他搭檔的是可愛的女生,來自蘇州的蘇心蕊(楊婕 飾)。日復一日的排練中,心蕊對奕新情愫暗生。然而奕新卻對夢潔念念不忘,他無法接受心蕊的愛也有因為心蕊是外省女生的緣故。于是心蕊狠下心來到了汕頭,準備了解奕新的成長環(huán)境,更好的接近他。奕新和心蕊偶然在汕頭重逢,兩人回到了廣州,正式成了戀人。然而有一天夢潔的突然出現(xiàn),又擾亂了奕新的世界......
《鮀·戀》,在我看來,這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潮汕電影?!磅D”,意指鮀城,也就是汕頭。
很早以前就想說一說這部電影了,一直沒動筆,它折射出來的,是汕頭的年輕人與汕頭這個沒落特區(qū)的現(xiàn)實困境,對應(yīng)的主題自然就是抗爭與突圍,是年輕人的抗爭,是汕頭的突圍。
奕新在學業(yè)、事業(yè)、婚姻等方面都面臨著來自家庭的壓力。奕新的父親生病做手術(shù),奕新的母親為了送多少錢給醫(yī)生而煩惱,生活的變故讓她希望兒子能夠讀醫(yī)科,畢業(yè)后從醫(yī)。在學業(yè)上,奕新對母親的抗爭取得了勝利,他沒有選擇讀醫(yī)科。
奕新畢業(yè)后,母親又希望奕新能留在汕頭當個公務(wù)員。爺爺則指望奕新能夠光耀宗族門楣?!霸诔鄙?,宗族親戚間互相幫襯關(guān)心,是一種溫暖,可是有時候,也是一種困擾?!边@是奕新的話。
在心蕊返回蘇州后,奕新想要背著家人跑到蘇州,恰好這時爺爺中風,奕新最終選擇了妥協(xié),順從了母親的心意,留在汕頭當公務(wù)員。
蘇心蕊兩次質(zhì)問奕新:“一起長大真的那么重要嗎?”她嘗試過融入,去尋找奕新生活過的每一個足跡,然而正如夢潔所說,一切早已改變。
夢潔在給奕新的信中寫道:“你還記得南生百貨不?聽說要拆了,這樣的消息無論真假,聽起來不免有些傷感。記得小時候特別喜歡過年,一過年全家就去南生買東西。奕新,我很難過。假如所有的老街都消失了,我們上哪兒去找回我們的回憶呢?”
這座小城已經(jīng)不是奕新少年時候的那一座小城。這也是很多城市的發(fā)展困境,汕頭人將“汕頭”揶揄為“省尾國角”,年輕人大多出外謀求發(fā)展,汕頭自身的發(fā)展則破壞了年青一代的記憶。拿潮汕人特別信奉的“營老爺”來說,當越來越多的現(xiàn)代化元素加入到其中,“老爺”也就離我們越來越遠了。
心蕊說:“縈繞耳邊的潮汕話,讓我感覺置身在遙遠的異國他鄉(xiāng)。我多么希望他突然出現(xiàn)在這城市的街角,喊我的名字,讓我不再感到這么無助。”
這里還有一點必須提到的是,影片為了突出心蕊融入潮汕文化的艱難,刻意突出了潮汕人對她這個外地人的排斥,這種“膠幾人”的自我抹黑是極其可怕的,寫再多澄清的文章也難以洗白。
奕新與蘇心蕊的矛盾更多地緣于地域文化的差異,與夢潔的隔閡則是由時間造成的。奕新曾在信中對夢潔說:“每天忙東忙西,忙到最后,幾乎忘卻了忙碌的意義,唯一期待的是你的來信?!?/p>
后來,他說:“不知道為什么,我和夢潔的默契,似乎停留在了高中時代。也許橫亙在我和夢潔之間的不是距離,而是不再共鳴的世界,世俗吞噬了我的內(nèi)心,而她卻好像一直孤零零地堅守自我的樣子。”
不管是對于個人,還是對于一座城市,一切都充滿了變數(shù)。幫奕新傳遞情書的陳曉楠在奕新的同學錄中寫道:“反正我是不會嫁給你的,你別瞎操心了?!钡呛髞硭€是讓奕新“操心”了。
心蕊對奕新說:“忽然有一天,我發(fā)現(xiàn),早已忘記了你的樣子?!?/p>
也許,這才是最好的結(jié)局。
一個星期前看完了《鮀·戀》,無數(shù)次被戳中淚點,金中明亮的自習室里的奕新和夢潔,離開時掛滿金中校服的衣柜被緩緩拉上,那緩緩駛向彼岸的輪渡卻好像駛向無盡的遠方,站在大學門前奕新那有些迷茫的回眸,母親的叮囑,爺爺送奕新離開時在田間小道的談話,老宅中奕新與母親的談話與掙扎,那朵火紅的木棉……過了一個星期了,每天醒來有些場景仍然會浮現(xiàn)在腦海,久久無法散去…… <一> 我和C的故事—少年奕新的煩惱 初見 電影中,偷走夢潔照片的奕新是自管會的成員,他在入夢潔班檢查時被夢潔的同學起哄,這是許多人印象深刻的一個情節(jié)。我和C的初見是在高一上學期的一個晚上,C是站在樓梯口的小自管,我是打球后忘帶胸卡被小自管抓住的無腦弟。當時我記的是假名,C也沒發(fā)現(xiàn)。這件事我從沒對C說過,C也應(yīng)該沒有印象。不過從那時起,我就對C有了印象,后來下學期分班,我們倆竟然被分到了一個班,自然就認識了。 心動 后來漸漸與她熟悉,是在高一暑假,大家在放假在群上閑聊,記得JJ說要組隊去圖書館自習,我剛好也想,就拉上初中好基友LB加入了,C和HH是JJ的閨蜜也加入了。自習五人組沒別的事都會早早來到圖書館占位學習,高一時大家沒太大的高考壓力,學著學著就開始扯去哪吃,去哪玩,談東談西好不歡樂。那時的我,漸漸的,我發(fā)現(xiàn)了C身上一系列吸引我的地方,電影中奕新的好基友說“潮汕女人是招牌”,確實,C身上那種潮汕女孩的溫柔卻又有自己堅持的特質(zhì)吸引著我,雖然她老說自己任性,最吸引我的是C好傻好美的笑。一天上午,其他人有事不能來,我也遲到了,當我走進自習室時,我看見C在那里坐著看書,身上穿著藍色的衣服,金黃的陽光灑在身上。她身上特有的那種安靜的氣質(zhì)瞬間深深吸引了我。我打了招呼,坐下來翻開了書,卻不再只看書了。 高二樓里的懵懂 我們的班主DJ哥喜歡換位。一次,DJ在規(guī)劃3.0版座位表,要將八列變成十列,坐在最后的我和AY被空了出來,看到C和他同桌HH后面剛好有兩個空位,我就把桌子搬了過去,記得C露出了怪怪的表情,別想歪了,這個表情是因為這樣:(后來的好長一段時間里)上課聽到無聊,我就在最后面和同學扯東扯西,結(jié)果C就會轉(zhuǎn)過身來,用她特有的口氣說“吵屎人,靜!”不知啥,老喜歡那溫柔的罵,可以說是一種小甜蜜嗎? 金中的生活總是那么愜意,在即將來到的傳說中恐怖的高三前,有著共同目標的大家,在高二樓那間西照日的教室里有點緊張地讀書,一起探討問題,聊自己的過去,一起分享帶來的零食雜志。漸漸地,我習慣了為晚修下課去觀海平臺散步或自管執(zhí)勤的C上一層樓,打好熱水,放在C的桌角,這習慣一直持續(xù)到了高三最后一天,幾百天,上千次,去我甚至練成了一個強大的技能,可以根據(jù)溫度調(diào)節(jié)和打睡的時間調(diào)節(jié)冷熱水的比例,讓C能喝上溫度剛好的水。 高二學業(yè)水平考試前的八天晚上,在與C發(fā)短信時,C突然說好奇怪,她的生活老是出現(xiàn)我的名字,沉默了一陣,然后我發(fā)了“C,我喜歡你”接下來是一個晚上C流著淚的通話。只是通話以是我們還是朋友結(jié)束。星期日晚上晚修前,我站在教室后門,C跟往常一樣在圖書館自習到晚修開始前十分鐘,出現(xiàn)在我的面前。我拿出一罐山楂漢堡遞給了她,我們相視一笑,好像什么也沒發(fā)生過,其實,內(nèi)心不再平靜。 石頭城里的夢 學業(yè)水平測試對金中的學生來說,只是一個感受高考氛圍的過程,大家都通過了??荚嚱Y(jié)束,大家就一起搬到了高三樓,《鮀·戀》中那個墻上有“嚴謹,樸實,勤奮,進取”八個大字的石頭城。我們班在石頭城二樓樓梯旁,而我坐在了后門,一個讓全校羨慕嫉妒恨的位置——離食堂最近。每天早讀結(jié)束鈴聲一響我會飛奔到食堂,點上一碗豬肉豬肝牛肉丸加一塊錢青菜“寡條”(好吧我承認我是吃貨),速度解決,然后幫C打一份白粥(經(jīng)常會有鹵豆干)放到她的座位上,等在走廊早讀回來的C回來吃,然后聽C說“腫么又是豆干~” 高中最后一個暑假,我和C還有LL,JY參加了金中師兄師姐辦的流星輔導社,幫我們學數(shù)學是LL的表哥JD。中午我們會跑來跑去找吃的,公信路的砂鍋粥,金濤莊的炒牛肉‘寡條’,JY家的菜脯飯~~~甚至還跑到C家吃了她媽做的煎餃,那是我吃過的一頓奇怪的飯~一個月的高三前暑假很快就結(jié)束了,JD也回了中大,記得他發(fā)了一條微博,@了我和C,記得幾個字:帶著鐐銬跳舞。 開學后不久,是C的18歲生日,那天晚上的抹茶蛋糕我還記得,那是我不知為什么,不是特別開心,其實我現(xiàn)在還想不清楚那晚的心情。我送C的禮物,是一雙白色板鞋,還是堂姐先幫我還錢的。鞋是我18歲前最喜歡的,也是C喜歡的。禮物是托C的室友LL放在C的床上的,第二天早上,我收到了C的一張紙條。收到禮物C,貌似哭過,我其實也不懂那時的心情,那是一段青澀的回憶。 后來是日漸緊張的高三,大家都有規(guī)律有節(jié)奏地生活,摸底,期中,期末,統(tǒng)考,一摸,二模,三模,個中生活經(jīng)歷過的人都知道。每天晚上自修結(jié)束后,我會拎著打好的熱水等著C,然后一起穿過走廊,經(jīng)過七一樓旁,穿過七一樓廣場,來到宿舍區(qū)門口,若那天太累,一路我們會相互吐槽下,然后靜靜走過木棉花開的那段路,相互說好好休息;若那天遇到了高興的事,我們會一路笑著走過;有時,我會像《鮀·戀》中的奕新一樣問夢潔一樣問C,想考哪里,答案是不想讀師范。 那年冬天,從小不太喜歡脖子受束縛連高領(lǐng)羊毛衫都不怎么穿的我,收到了人生中第一條圍脖,第一次圍上,有些別扭,卻是暖到心的感覺。 那天春天,是一場模擬考過后,留在學校的幾個同學都感到有些累,于是我們走下了山,坐上了那艘有點破舊卻十分親切的輪渡來到了海對面,在廣場邊租了單車,沿著海邊騎了起來,天空是藍的,水是藍的,海那邊的礐石山是翠綠的,我們用力地踩著單車,歡笑著,自由地讓咸咸的海風在耳邊掠過,后面的C會罵我,讓我控制好方向,我嗯一下,然后騎得更歡了,青春,隨著車輪不斷掠過~ 我是多么希望,時間在此刻停滯。 那年夏天觀海平臺上穿著禮服的合影,永遠珍藏。 <二>再沒有那樣的山,那樣的海,能讓我們?nèi)绱烁袆?——《鮀·戀》中美麗的金中 記得這句話,是在11屆編的《學子手記》上看到的。15號和同學們通宵之后,16號我得離開珠海了。我高三的前桌JT的男友shawn陪我吃了早餐。他是HK人,他說,覺得你們這樣很好,一群同學能從不同學校來,聚在一起看一部電影,我的同學好像做不到。是啊 也只有在金中這樣的環(huán)境下,我們一個班才能產(chǎn)生這樣的情誼。依山傍海,旭日凌空,火紅的木棉開滿校園,依山勢高低相間的建筑掩映在綠樹叢中,石頭城上看到夕陽下的礐石大橋,觀海平臺上聽到輪渡的汽笛,西校區(qū)的蛙聲,昭清園的寧靜,鐘靈源自林海,毓秀集于粵東,這就是我們可愛的學校,這就是我們引以自豪的金中。 三年時間,大家除了周末,都24小時在一起,來自潮汕各地的學子被集中在一個不大不小的封閉空間里,思想外放的途徑有限,只能向內(nèi)不斷與同學碰撞,并產(chǎn)生共鳴。還記得晨光點亮天的那一刻,擠在宿舍門口準備去早讀的同學;還記得哪個同學身體不舒服了,大家會幫他買藥,幫他打飯,寫紙條安慰他;還記得天冷的時候被子多的同學會貢獻出拿出自己的被子;還記得洗澡時大家一起在澡堂里打鬧,往別人的隔間潑冷水;還記得下課前隔空用手勢討論等下沖哪個食堂,吃面湯還是腸粉;還記得在球場上灑過汗水后,搶過同學手中的水就灌;還記得熄燈后臥談直到宿管的“同學,不要刷話”響起;還記得社辦,語多,學術(shù)報告廳,小會議室,各個機動教室,大禮堂,各個球場,大樹下,都留下了同學們活躍的身影;還記得新晚,籃球賽,排球賽,合唱比賽,辯論賽,合唱比賽,校慶,百日誓師,拔河比賽;還記得調(diào)皮同學的斗宿管,玩自管……在人生花季中最美的三年,美麗的金中有這么一群可愛的人那么在陪著你,那樣的山,那樣的海,注定終生難忘。所以《鮀·戀》開始的滿場笑聲就不難解釋了,那是年少的自己共同的回憶。 現(xiàn)在的金中經(jīng)過改造,更加逆天的美麗了,那一張張照片讓在外許多求學的學子感嘆:自己的大學太小,遠不如金中處處能發(fā)現(xiàn)美。有時會突然想到,在金中做一名老師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可以再那天堂般的地方工作生活。人生終有那一天,我們會真正離開,我希望那時我能被葬在礐石山上,花開花落,永遠與母校在一起。 <三>潮人的印記 《鮀·戀》中那三分之二的潮汕話是專屬于潮汕人的共鳴。其實關(guān)于潮語,關(guān)于電影,我們有過自己的嘗試。那年的創(chuàng)造節(jié),在石頭城204的“潮語魅影——潮汕話演繹外國電影專場”我們用鄉(xiāng)音為好萊塢大片配音,活動現(xiàn)場爆滿,還有人通過窗爬進來,潮汕話在大家心中的地位可見一般。身在省外,遇到家鄉(xiāng)朋友同學,就算身邊有其他人,大家也會先用潮汕話打招呼。潮汕話,已經(jīng)是家鄉(xiāng)刻在我們身上不可磨滅的符號,一句“膠己人”中包含著無言的感動?!鄂D戀》中奕新的妹妹問:“阿哥,在你們學校,談戀愛是不是叫做男女交往過密?”一半潮汕話,一半普通話。普通話確實有其通用性的優(yōu)點,年輕一代使用更多,有比我小的小孩已經(jīng)不能用潮汕話完整表達自己的意思。一口流利的普通話確實能促進潮汕與外界的交流,可請別忘記自己的鄉(xiāng)音,那是我們的根?。? 圣杯,燒金,問老爺,這也是潮汕印記。很多人覺得這是封建迷信,確實這其中有許多不合理的地方,但這確實大部分潮汕人的信仰。我外地常背的書包里,就有一張媽媽為我們求的符。一次和我和老鄉(xiāng)和外地同學一起出去玩,看到我翻出來得符,同學問這是什么,我們的回答是:“這是一種念心的行為”,確實念心念心,舉頭三尺有神明,只有對的起自己的良心,才能求得佑護。有了這種原始的信仰,潮汕人才可以走得跟遠更堅定。羈絆潮汕發(fā)展的鋪張拜神陋習可以必須,但這份原始的精神寄托,應(yīng)該留在潮人的心中。 除此之外,還有古樸的民居,破敗的騎樓,喧囂的農(nóng)夫市場,剛出爐的牛肉丸湯,海邊的漁船,島上的媽祖像,熱鬧的潮劇……其實這些東西與鮀有關(guān),與奕新夢潔心蕊的戀沒太大直接關(guān)聯(lián),但出現(xiàn)在《鮀·戀》中,卻無一部勾起我們的戀鮀之情,片中的奕新最終留下,除了因為家族的羈絆,難道就沒有因為他對這這些充滿鮀味的東西的眷戀? 有人說,導演對潮汕大地愛得太深,電影中出現(xiàn)太多潮汕元素,擠壓了故事主線,故事的結(jié)尾也讓人不太明白。的確,從電影敘事的角度看,多分一些時間描述奕新的心路歷程會很好。只是電影的名稱是《鮀·戀》,戀除了愛情,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對家鄉(xiāng)的愛。這座城市讓我們相戀,我們也戀著這座城市,我想這也是奕新沒有飛遠的一個原因。片中潮汕元素的出現(xiàn)還算自然,不過南生百貨 騎樓以夢潔的信的方式出現(xiàn)有些前突兀,大家都懂導演呼吁我們要保護好老市區(qū),但我覺得這適合另外拍成一個有頭尾的故事,讓騰出時間講下奕新和前桌會更好,而不是老市區(qū)有些突然地出現(xiàn)??傊?,要感謝劇組為我們展示了這么多潮汕印記,這或許也是第一部潮汕本土電影的特殊性要求的吧,希望下部片在敘事方面能有更大的提高。 <四>奕新的選擇 ——關(guān)于家族的思考 離開了大學的奕新的生活與選擇,現(xiàn)在的我們沒有親身經(jīng)歷過,卻在平時的生活中不斷看過。在巡演之前,大家都說鮀戀是潮汕版的《那些年》,但預告片中那不斷出現(xiàn)的“你是不是想說,只有相同地域文化背景的女孩,才能融入你生活”讓我預感到故事不會那么簡單。果然,影片后半部分,家族的羈絆與奕新的自我的沖突,心蕊融入的努力與遭到的排斥不斷上演的。 宗族鄉(xiāng)里,也是潮汕人心中最深的一塊感情。我們的父輩們不斷上演著這樣的故事:家族中相互扶助,在大家的幫助下,有人發(fā)展得比較好,反過來就幫助家族中其他人。家族中的人通過這種不斷交織的廣系結(jié)成一張緊密的網(wǎng)。這種網(wǎng)一緊,自然就有挺強的排外性,難以否認的是,即使是時代不斷發(fā)展,人們觀念不斷改變,自身文化特性造成的排他性還是深深存在于潮汕大地,心蕊的遭遇雖然有一點夸張,但確實表現(xiàn)出了許多外地人在潮汕的無奈。這張網(wǎng)除了讓外面的人難以進來,也讓里面的人難以走出。片中阿公的話“你是孫子里面最出色的,我讓弟妹們都要跟你學習”其實無形中就將整個家族的重量栓在了奕新身上;當母親叫奕新留下遭到反對時,生氣的母親甚至說:“不聽話還不如養(yǎng)只狗”……內(nèi)心不斷掙扎后準備出走的奕新,最終因為阿公中風的消息停下了腳步。其實奕新對心蕊“你是不是想說,只有相同地域文化背景的女孩,才能融入你生活”這個問題的第一次回答中對包含心蕊的拒絕,我更愿理解為這是對心蕊的保護,他認為身上的擔子太重,他走不出,而他也怕心蕊受不了這張網(wǎng)。 其實,奕新最后留下不能說好或壞,到現(xiàn)在這還是許多人的選擇,一次在金中食堂吃飯,竟然瞟到對面同學的胸卡上有這樣一句話;“家人,唯一的理由”;身邊就有同學已經(jīng)決定讀完大學后就回到汕頭當公務(wù)員,和家人在一起。家族除了羈絆,還有溫暖和扶助,母親的挽留,難到不代表著家族對自己孩子的呵護嗎?沒有感情,沒有對港灣的留念,奕新會留下嗎?當奕新和當年的傳紙條的前桌(電影在這兩人間的敘事太少,以至我們不明他們最終是因為什么走在一起的,是無奈,還是驀然回首那人就在燈火闌珊處?我們不得而知)走過金中的校道時,撿起那朵明艷不可方物的木棉時,他,對家庭,又會有怎樣的感慨? <五>尋找溫柔前行的力量 一直喜歡宣傳海報上的那句話:不經(jīng)意中發(fā)現(xiàn)年少的自己,在記憶中尋找溫柔前行的力量?!鄂D·戀》最后出現(xiàn)了一句話:獻給所有甘于平凡的人。是啊,其實大部分人最后會歸于平凡,但有夢的人仍不斷前行。感謝《鮀·戀》劇組所有人的付出,或許這部電影還存在這樣那樣技術(shù)上的問題,但劇組成員做到了前人沒有做到的一些事,他們將他們對潮汕大地,對自己人生的思考搬到了熒幕上,引起了無數(shù)人的共鳴與思考。劇組的演員都是業(yè)余的,但他們拍的是自己的故事,本色表演讓人更加感動。拿什么回望我們的城市?《鮀·戀》讓我們思考。當片中去奕新家鋪子買煙的大叔習慣性地問“這不會是峽山貨吧?”,觀影的人們會不會有一絲心痛,造假讓汕頭付出了多大的代價,是不是要變一變了?當奕新在居委工作后好友來看望,說windows95的電腦還不如去貴嶼賣廢鐵,觀影的人們會不會有一絲心痛,聽到被酸洗水徹底污染的練江在哭泣?當奕新和母親在有些陰暗的老宅里一次次交鋒時,觀影的人會不會有一絲心痛,如果這座城市不排外,如果這座城市有更廣闊的舞臺,這種無奈會不會少點?…… 類似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鮀·戀》以一種集中的方式向我們展現(xiàn),激發(fā)我們的思考。有無數(shù)人討論過電影究竟是什么,我想電影最重要的是記錄生活,反映特定時代特定人群的思想激蕩,帶給人們感動與反思?!鄂D·戀》做到了,它反映出了潮汕大地的許多東西,卻沒給我們明確的答案,但相信觀影的人們都感受到了一種沖擊,沖擊過后是那種有些溫柔的力量,那是對自己的思考,對這這座城市的回望,對那個答案的不斷探求…… 寫在跨越千里看看完《鮀·戀》 之后 再次感謝追夢人帶給我們的感動~ P.S如果條件允許,下部片我能當個小劇務(wù),小錄音,小攝影或小司機嗎?^_^
除了主角說普通話時特感覺像在詩朗誦的說,其他的蠻精彩,有很多笑點與淚點。
居然是在投毒事件知道這部電影的- -問老爺、八字、圣杯、金中、對父母的聽從、排外、潮劇、牛肉丸粿條湯、薄殼等等這些傳統(tǒng)的潮汕東西,外人是無法理解的。盡管劇情不足、剪輯混亂、演技生澀,但我還是被它的誠意打動。
太過于貼近生活,平淡與瑣碎,美好只停留在那個青澀的年代。
汕頭版,那些年
這部電影教會我一個深刻的道理,不要妄下定論。這是一片美麗的土地,期待有人能拍出更好的片子。
看完《戀戀風塵》之后看的,發(fā)現(xiàn)有很多向其學習(致敬)的鏡頭,例如男主角在田園中跟爺爺說話。希望有多一點用閩南話拍攝的電影。導演很用心,謝謝。電影沒有給出答案,很好。
拍得有點像潮汕版的《那些年》,看這部電影時的心情完全和其它時候不同。有機會了解到潮汕文化,電影每到對白精彩之處場內(nèi)都有人鼓掌叫好笑聲陣陣,是消除潮汕佬和外省仔之間隔閡屏障的好平臺。
對白不像電影中的語言,略顯生硬不接地氣。
沒有選擇的人生
8.4是怎么出來的
超級期待?。。?!
旁白略囧,慢鏡略裝,蘇州姑娘長得巴蜀風情,卻也有這么一些細節(jié)令我憶起一些往事,或者只是那些配樂撥動了我這銹跡斑斑的心弦吧
之前不想看,現(xiàn)在自己來到別的城市之后才發(fā)現(xiàn)對潮汕有多眷念。快快上映吧??!好歹我也在里面當過背景
給個鼓勵性的三星,除了有植入一些潮汕風俗民情外,其他都是網(wǎng)劇水平。
第一次看這個電影但是感觸好深 很多場景真的很熟悉 比如說男主角的媽媽對他兒子說找女朋友不要找外省的(其實不是指廣東省而是指只能找潮汕人)比如說那些喝茶求神的片段。最后在經(jīng)歷了不同的女孩之后男主角最后選擇的是潮汕女孩 這就是命運使然 關(guān)于某種風俗的根深蒂固 真的不是我們個人意愿能改編的
熬著看完的。
我在這兒等著你上映啊~~
好多內(nèi)容都被快進忽略掉了,不過感覺還可以,比較真實。
好有勇氣
青春時候的戀愛說多了滿滿都是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