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喜歡里面的對打
雖然一向都不太喜歡武打片,但龍門這部電影還是拍的符合偶滴品味,動作場面很壯觀,去電影院看效果應該更好吧,在家看的,囧。。。。還是很喜歡,開場倒沒有很吸引我,越看到后面越喜歡,本以為他們卷入沙漠中的那一刻就會結(jié)束,沒想到,結(jié)果倒挺出乎意料,范曉宣演竟然是個間諜,太Too my surperise ,里面的演員陣容好,不過李貌似在里面不是很給力,沒有覺得演的趙懷安把他那種正義之后演繹的很突出
好喜歡里面拍攝的場景,給感覺很氣派,特別是他們對打的時候,覺得他們找的好帥氣,實力派的演員就是不一樣,贊一下!
2 ) 武俠背后的工作人員
我不知道這個當時是不是按照電影的形式收錢,我不太贊同這個看法,我比較鄙視張藝謀的《影》,二次撈錢,況且第一部拍得最多及格分,當然如果只看這部片子內(nèi)容,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演員還是很認真的,徐克是個工作狂,完美主義,其他演員也比較敬業(yè),武師是個非常危險的職業(yè),每行都有每行的不容易,這個電影讓我們看到了更生活化的他們。
3 ) 《龍門飛甲》:50%的徐克構(gòu)想
這片子,果然應了上一篇《轉(zhuǎn)山》影評的結(jié)束語:“或許把劇組拍點電影的經(jīng)歷拍成電影,還能比這樣的一千零一夜更勵志些呢。 ”
雖然是160分鐘+百老匯堅挺的塑料椅子+昏暗的投影屏。這配置,遠不及幾周前《龍門飛甲》的120分鐘+萬達軟綿綿的海綿座椅+IMAX 3D,但心曠神怡指數(shù)在攀升。
當年看過《龍門飛甲》,還怒氣沖沖地推薦了一篇差評,說“對于這種電影,任何分析、褒獎和批評都是某種意義的浪費時間,但對批評者更充滿敬意,因為他們無償、且浪費著時間堅持了常識?!薄俺WR”一說的怒意,來自目睹公關(guān)同僚們狂灌的好評,各種胡吹海捧,各種不著邊際,各種比肉麻還要肉麻的龍門牌肉麻。
所以在導演Q&A中,還怯生生地問了甘露一個最困惑的問題:如果您看過《龍門飛甲》的成片,您覺得它在多大程度上實現(xiàn)了徐克導演最初的構(gòu)想和思路?在您看來,成片存在著那些突破和不足呢?
甘露導演說,徐克覺得,一部電影能實現(xiàn)導演50%的想法就不錯了。
聽了這個答案挺欣慰的。如果成片僅僅代表了50%的徐克式構(gòu)想,那我們還是能夠在絕望中尋找希望的。雖然思辨地說,20年前《新龍門客?!纷鳛橐徊俊安诲e”的電影(我認為是“特別特別不錯”),可能也只實現(xiàn)了導演50%的構(gòu)想,但與《龍門飛甲》真心不在一個數(shù)量級上。如果胡金銓還在,我們也可以問問他:1967年的《龍門客?!穼崿F(xiàn)了您構(gòu)想中的多大成分?您自己滿意么?——這六個字,不知有沒有徐克導演的體己人,能夠以“是”或“不”來回答一下——不要公關(guān)稿和軟文,不要以“雖然/但是”這種沒誠意的句型。
160分鐘的紀錄片平復了很多怨氣。我相信大多數(shù)人的觀后感都是:拍戲真太不容易了,導演你太有范兒了,XXX真太逗了??催^之后,我也徹底決定不為《龍門飛甲》寫影評了,看到各位主創(chuàng)的嘔心瀝血,不忍心吐槽和刻薄。
只是,再度剖析觀畢《龍門飛甲》的那股怨氣,更多的好像是針對篩子般無邏輯的劇情,以及某些演員很出戲的心不在焉。所以,這么感人的紀錄片不是一個完整版的Q&A,根本性的怨氣并沒有解決。很期待徐克導演能闡述些更宏大的主題,譬如武俠精神,譬如電影藝術(shù),譬如什么是《龍門飛甲》的精氣神和魂魄,甚至什么是《龍門飛甲》的故事主題和中心思想——很悲慘,這么小學生的問題,獲得答案都那么困難。
紀錄片為我們完整展現(xiàn)了一群電影工作者的兢兢業(yè)業(yè)和精益求精,但這種創(chuàng)作者的匠氣融入一部沒魂兒的電影當中,呈現(xiàn)的就是炫技和討巧。譬如,陳坤被李宇春和桂綸鎂打了很多耳光的那個橋段,拍攝過程不可謂不精細,演員表演也不可謂不到位,只是——為什么要打這兩個耳光呢?放在一個云里霧里的語境當中,它就變成一個笑點了。笑點傳達得那么到位,只能更好笑。
偶爾聽到某些四兩撥千斤的導演,投資幾百萬、商業(yè)口碑雙豐收,就格外困惑那些空有千鈞之力的大師級導演們,怎么就會一記重拳出擊,船卻翻了呢?
長見識
"可能導演對星座沒什么研究"囧!!
為誰辛苦為誰甜
我也加過的啊。。
北影中放
紀錄片竟然剪成這個樣子
我只能說徐老怪的速寫功力太牛逼了
比電影本身好看。
為了看媚眼如絲的廠花而看的。這其實是個勵志片,男寵也可以自己奮發(fā)圖強有能力。陳坤真是好看,比男人味的李連杰更吸引人。韃達少女又漂亮又豪放。片中我笑場幾次??偟脕碚f武打設計還行。李宇春也蠻有意思。
記得加過的。。。
原自對人格解讀的武俠夢。
For Zhou Xun
武行
作為紀錄片來講,太不合格了。作為花絮來講,太夠了。滿滿都是奸情
李連杰解決了我一生的疑惑:原來正常人確實是看不懂你們打起來的招式的。
看他掄胳膊刷刷刷我就狂笑,想到一個段子:他把副導演叫道跟前,說演員動作不對,然后亂七八糟掄了一通,這位跟他多年的副導點頭嗯了一聲,回到現(xiàn)場耐心跟演員講要這樣要這樣打,老怪頷首(大概是接通腦內(nèi)電波,只是傳輸距離受限)
紀錄片倒是挺好看的,看完甚是期待此片。
用心感受一個導演和一部電影。
可敬可愛,萱萱2的時候簡直笑爆了
想說的東西太多了,但是一個個小的點還是讓這163分鐘比電影出彩多了。那段三根弦的吉他看得心都要融化了。還有很多讓人融化了一遍的地方。。。比如萱妹紙學駱駝的兩個鏡頭。。。美是通過很多方式來表達的,都是命啊。